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 [打印本页]

作者: 铁骑横夺    时间: 2011-1-16 08:56     标题: 桑兵:近代中国学术的地缘与流派

 读1933年12月陈寅恪阅岑仲勉论著后复陈垣函,中有“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河流域矣”一节,百思不得其解。以为仅仅推崇陈垣,则不免以偏概全之嫌,似与近代学术本相不合,终不能释然。偶读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关于北京学术界内情的记述,忽有所悟,知此议论实与近代中国学术的地域流派变迁关系甚大,继而证以中外学人的记载和其他相关资料,彼此贯通,于是事实之本相显现,而作者之寓意可通。
  
  一
  
  陈寅恪评语中关键概念有四,即粤人、南学、江淮与黄河流域。中外学者多已指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区域变化,中国的文化学术重心,有自北而南转移的趋势。日本京都学派主帅之一的内藤虎次郎所谓文化中心流动说,认为明以后文化中心在江浙一带,海通以还,将移到广东。此说表面似与陈寅恪语相印证,尤其在思想方面,但就学术而言,个中大有曲折。
  清代学术,朝廷虽坚持理学正宗,学者则独重朴学,且奉考据为正统,其余皆附庸。但以地域论,朴学重心在于江淮,其他各省,或仍宗理学心学,如江西、河南,“能为汉学者少”,或文风不盛,难以言学术。所以梁启超有“一代学术几为江浙皖三省所独占”的评语。据注重清学的吉川幸次郎估计,依出生地而言,清朝学者十之八九产于苏、浙、皖三省,其他各省如直隶、山东、湖南、福建、广东、贵州等合计,比例也极低。阮元督粤,创学海堂,引朴学入粤,主张折中统一汉宋,对广东文化发展,影响极大。道咸以降,粤学骤盛。清末民初,广东藏书蔚然成风,即其流风余韵。今人苏精编《近代藏书三十家》,所录江苏11人,浙江8人,福建2人(其中郑振铎生于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安徽各1人,而广东有4人,位居第三。不过,就学术贡献而言,学海堂的成就尚不足观。梁启超虽然说清中叶后“江浙衰而粤转盛”,但粤人治学足以“名家者无一焉”。如“东塾弟子遍粤中,各得其一体,无甚杰出者。”民初修《清史》,广泛征求各省入儒林、文苑人选,广东人承认“敝省著述自远不及大江南北”,所举“乡评极确,列入儒林而无愧”的“笃行朴学之士”,不过5人,另附算学1人,加上附传及入文苑者,总共提出8人,其中宋学家3人,兼采汉宋家1人,算学邹伯奇还在可收可不收之列。
  《清史稿》的编撰,取舍不当,疏失较多。就实际情形言,晚清岭南影响较大的学者有二,一为陈澧,一为朱次琦,均主汉宋不分或汉宋兼采。两人门下,各分两支。“东塾弟子分为二派,一派是陈庆笙、梁节庵辈,一派是廖泽群、陶春海辈,廖、陶颇不以陈、梁为然。”但论影响势力,陈、梁无疑大于廖、陶。尤其是梁鼎芬,为张之洞“最深倚重”,与李文田、沈曾植等“皆同时讲学契友”,相继被聘为惠州丰湖、肇庆端溪、广州广雅、武汉两湖、南京钟山等书院山长,在湖北时还赞襄学务,几乎等于张之洞幕中沟通士林的总管。光绪朝后期张之洞权倾一时,历任两广、湖广、两江等要地总督,并入值军机,又好结交名士,幕下网罗各种人才,颇有阮元再世之象。张私淑陈东塾,他的鼓吹加上梁鼎芬的作用,可谓张大学海堂影响的重要后天因素。东塾弟子不仅遍及粤中,其学风还远被京师。直到20世纪20年代,在华设专门研究室调查中国社会情况的日本学者今关天彭,于所撰关于学术界状况的书中,认为北方旧学势力最大的还是张之洞余风的陈澧一派。
  至于朱九江一脉,虽然没有官威做后台的显赫,对于中国近代思想学术界的影响却比东塾门下有过之无不及。其弟子有名于时者,一是康有为,作为维新派的精神领袖和政治统帅,是一个历史时期中国思想界的标志。不过,康在学术上走了经今文学的路子,渊源不来自乃师。而今文学在近代思想界的贡献或影响虽然极大,学术上的疑古辨伪,却是语多妖妄怪诞,得不到公认。民初马良、章炳麟、梁启超等仿法兰西研究院发起函,议论人选名单时,“说近妖妄者不列,故简去夏穗卿、廖季平、康长素,于壬秋亦不取其经说。”一贯尊师重教的梁启超也公然放弃师说。其二为简朝亮,他虽恪守师训,却颇得真传,“艰苦笃实,卓然人师,注《论语》、《尚书》,折衷汉宋精粹”。1933年他与柯劭?相继辞世,学界有“一月之间,顿失南北两大儒”之说。尤其是再传弟子邓实、黄节,后来在上海主办《政艺通报》和《国粹学报》,与江浙学者结合,一面输入西学,一面复兴古学,对中国近代思想与学术均有重大影响。邓实晚年颇颓废,黄节则长期任教于北京大学国文系。其一生学问志业,由简启发,“学简斋(袁枚)为当今第一手”,“而诗歌、书法皆冠绝时流”。
  陈、朱二门,均以岭南为根据,另外京畿也有粤人以学术名于时者。道咸以后,边疆史地之学兴盛,及至同光,擅长此学者有顺德李文田等。李历任苏浙川等省主考,做过顺天学政,官至礼部右侍郎,“直南斋最久”,弟子门生众多。光绪初元,他与号称京师士林“龙门”的工部尚书军机潘祖荫和“厨顾”国子监祭酒盛昱以及文廷式等人最为莫逆,“学问渊博,自经史、词章、天文、舆地、兵法及宋儒义理之学,以至占、筮、医、相、青鸟之术,金石、碑帖、书籍、版本之源流,皆得其要。”“精于碑版之学,覃研乙部,而于辽金元史尤洽孰,典章舆地,考索精详”,且“耄而好学,奖掖后进”,在京师学界举足轻重。清末番禺人沈宗畸等在北京办《国萃汇编》,成就虽不高,却形成一活跃小团体。入于民国,广东人赴京求学者为数不少,北京大学的广东同学会,颇具声色。“综海内二十二省,合文理法工四分科,共五百余人,而广东居全国六分之一,凡八十有六人”,不仅一时敢“称全国最”,而且被认为“自有大学以来,从四方至,执业肄习其间者,惟广东人最多,亦最勤学。”同时一批有志于学术者仰慕北京人文重心,北上问学。20年代至30年代,相继聚集京师的广东学人形成气候,不仅理工医法商等西式学科人材辈出,中国文史之学亦不乏名家,如新学梁启超,史学陈垣、张荫麟、陈受颐,诗学黄节,古文字学容庚、商承祚,版本目录学伦明,思想史容肇祖以及崭露头角的后进罗香林等,以致内部再又分别。1933年陈垣致函容肇祖,赞以“粤中后起之秀,以东莞为盛”,容复函则说:“新会之学,白沙之于理学,任公之于新学,先生之于朴学,皆足领袖群伦,为时宗仰者。然白沙之学近拘,任公之学近浅,未若先生朴学沈实精密之不可移易也。”他们在北京时与陈寅恪多有交往,所以陈推测岑仲勉为粤人,便视为南学将兴的又一例证。尽管他真正引为同调的还是陈垣。
  清代南学,本有二义:一为国子监在学肄业者之机构,一为地域上的南方之学术。江淮既是全国学术之渊薮,又是南学之代表。所谓“南通北不通”,大抵是江淮人士学术自负的表现。岭南学术,渊源于江淮,后因其人来粤为官任教经商,寄籍者众,与之关系亦多。虽然有人说“陈东塾学出仪真而精纯过之”,江淮学术正宗的看法未必尽然。唐文治受业于黄以周门下,请教汉宋兼采之儒当以何者为最,黄答道:“王白田先生是已。”虽然陈澧“门下有名者最多”,如梁鼎芬辈,号称“学问品行,博通正大”,以正学自任,章炳麟还是目为乡愿。戊戌前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大行其道,浙人呼吁“昌浙学之宗派,绝粤党之流行”,视康有为之说为“南海伪学”。入于民国,江淮仍为学术重心所在。日本东方文化事业总会的桥川时雄所编《中国文化界人物总鉴》,收录民元至1940年间在世、从事文化教育、学术研究和文学艺术有名于时的人物共4600人,其中从事中国研究者多半仍产于江淮。1948年首届中研院院士中,浙江19人,江苏15人,广东8人,江西、湖北各7人,福建、湖南各6人,山东、河南、四川各3人,河北2人,安徽、陕西各1人,其余各省缺。陈寅恪将江淮排除于南学之外,与通行所指不同。不过,陈所谓南学,当不限指岭南,至少还应包括湖南。他与杨树达交谊甚深,誉为文字训诂之学当世第一人。时人称中国学人只有冯友兰之哲学,陈垣之史学,杨树达之训诂学,足以抗衡日本。另有余嘉锡,考据目录之学极精博,与杨树达同为在京湘人治朴学者。梁启超称湘粤两省均为清初学者极少,中叶以后乃学风大盛。本来清代湘士大抵治宋学,“乾嘉之际,汉学之盛如日中天,湘士无闻焉。”后又为今文学流风所被,所以多文人而少学者。但同光以后,湖南的二王一叶驰誉海内外,尤其是叶德辉精于版本目录,连胡适也说他虽然没有条理系统,毕竟为屈指可数的旧式学者之一。陈家三代与湖南关系匪浅,而且杨树达对北京教育界的看法,很可能是陈寅恪立论的重要依据。
  
  二
  
  所谓“江淮已无足言”,其实主要指当时浙江籍人士把持北京教育界和学术界,占据要津而贡献水平不称其职。
  民初中央政府教育部人员多产自江浙,亲历其事的王云五解释道:“由于江浙为文化最发达之区,教育界的杰出人物,往往不能舍江浙二省而他求。因此,教育部此时的高级职员中,包括次长和四位参事中的三位与三位司长中的两位,都是籍隶江浙两省。”但情况之严重,甚至可以由参事司长集体辞职迫走兼署的粤籍总长陈振先,改换浙籍的汪大燮,则至少不能说是正常。而且就学术而言,江浙为人文渊薮的概念,在北京已经演变为浙江人一统天下,国立各校多由浙人控制。本来两浙皆扬州旧属,浙东浙西设立之初,“其范围殆北尽长江之滨,南极瓯闽之地,实包括今江苏、安徽之南部。若以现今行政区域之浙江省而言,此时尚无与江南文化之列也。”宋代两浙学术大盛,但主流皆非发源于浙境,其重要尚在福建之次。章学诚指清代两浙学术分别由顾炎武、黄宗羲开山,而两人学术上之影响,与其所受之影响,皆不在浙江一隅。及至晚清,浙江有俞樾、黄以周、孙诒让,或沟通吴皖,或兼采汉宋,号称三大师,俞、黄分别主持诂经精舍和南菁书院,孙则为清代小学的殿军,影响泛及江南乃至京师。因此贺昌群特意指出:“言两浙人文,似当统括于江南之自然区域,而后可以得其错综复杂之故。若以行政区域划分,为方便计固可,为考镜学术之源流,窃以为非深刻之论也。”后章炳麟“应用正统派之研究法,而廓大其内容,延辟其新径”,“为正统派大张其军”,又讲学于日本、京师,培育众多弟子门生,使浙学地位上升。入于民国,在浙人占据中央教育行政要津的背景下,章氏门生趁势夺取京师学术阵地。“从前大学讲坛,为桐城派古文家所占领者,迄入民国,章太炎学派代之以兴。”两浙取代江淮,表明浙人可以自认为居于主导江南文化的中心地位。
  东京国学讲习会听讲的留学生中,本以川、浙两省人居多,但后来继承章氏衣钵者,主要是浙人。蔡元培长校北大,奉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方针,提倡学术研究,对中国的大学教育和学术发展影响巨大。但在人事上,受主客观的制约,不免偏重浙人,尤其是中国文史研究方面,“北大国文系仍不免有被浙江同乡会、章氏同学会包办的嫌疑”。20年代,北大中国文学系、史学系主任分别由马裕藻、朱希祖担任,沈尹默一度出任文科学长,国学门主任则是沈兼士,国学门委员会除当然委员外,只有胡适一人非浙籍。北京大学季刊国学组虽由胡适主任,12位编辑员中却有8位是浙籍。牟润孙从旁观者清的角度分析:“形成这种状态,自有种种因素,不能说孑民先生存有什么偏私之心。不过必须指出,不论资格,不审查著作,办学的人不了解被请人的学术,滥竽充数的流弊,就容易产生。北大当年国文、历史两系有几位教授,不能算上等人选,其故即在于此。”
  中国为人情社会,而且实际上地缘较血缘作用更大,同乡同学又是维系人情的重要纽带,这种感情因素往往制度化为社会组织功能。绍兴师爷的独占性,据说主要便是靠组织制度的优势而非一方水土赋予一方人的特长。如果处置得宜,或无他人在侧,则至多不过被斥为学阀。照胡适的看法,北大作为最高学府是不妨做学阀的。然而一旦因此而导致负筛选,则难免武大郎开店之讥,甚至怨声载道了。章氏学派代桐城派古文家而兴,本是进步,而蔡元培长校期间,又引进新人,留用旧派,浙人的把持,还处于兼容并包的总形势之下。更为重要的是,当时的北京大学尤其是文科中的文史之学,在全国高等教育界一枝独秀。蔡元培对此十分了然,1921年7月他在旧金山对华侨演讲道:“国立大学只有四个,其中天津之北洋大学,只有法、工两科。山西大学虽有四科,惟因交通不便,学生亦仅数百人。东南大学新办预科,其幼稚可以想见……中国之私立大学,亦寥若晨星,北京则有中国、民国,上海则有大同、复旦,且经费亦感困难。此外则有厦门大学(预科)……力量较大者,惟一北京大学,有三千余学生,一百六十余教授,单独担任全国教育。”在别无分店竞争的局面下,本身学术贫乏的北大感受不到外部压力。
  冯友兰说,在不论政派政见以及年龄大小的两方面兼容并包中,“蔡先生把在当时全国的学术权威都尽可能地集中在北大,合大家的权威为北大的权威,于是北大就成为名副其实的最高学府,其权威就是全国最高的权威。在北大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全国也出现了这种局面。”这多少掺入了后来的观念,且失之笼统。还是办武汉大学颇有成就又当过教育部长的王世杰讲得较为具体客观:“用普通教育的眼光,去评量当时的北大,北大的成就,诚然不算特别优异。从思想的革命方面去评量北大,北大的成就,不是当时任何学校所能比拟,也不是中国历史上任何学府能比拟的。”1921年吴虞进北大前夕,友人告以“北大是全国文化运动中心(内容姑不必论)”;1925年鲁迅对蔡元培长校以来北大的评价仍是:“第一,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第二,北大是常与黑暗势力抗战的”。所肯定的都是思想政治方面的作用,而不及于学术。
  对北大学术成就看法的保留,与中国高等教育量的激增以及某些学科质的提高不无关系。到1926年,北京的国立大学增加到9所,地方则有南京东南大学、广州广东大学、天津北洋大学、上海南洋、同济、政治大学,云南、陕西、四川、湖北、湖南、河南、山东、河北、奉天等省均设立大学,浙江、安徽则已成议;而私立者更多,北京、上海两地各30所,加上其他各地,共80余所;另外教会大学在非基督教运动后也提倡中国化。北大的独占地位从此被打破,同类比较中学术水准高低的砝码自然日益加重。当时中国的大学足以言学术者,主要还是文科中的中国学。由于清华举办国学院,燕京加强中国化,辅仁稳步发展,中国大学树旗对垒,北大的学术权威受到严重挑战。而北大在这一领域为浙人把持的状况,较往日有增无减。
  20年代至30年代,正是中国学术界人才辈出之时,占尽天时地利的北京大学,因人为因素而不能吸引一流人才,真正形成学术中心,不仅有碍于中国学术的发展,也影响到中国学术界的国际地位和声誉。(未完)
作者: 铁骑横夺    时间: 2011-1-16 08:57

(接上)

  
  陈寅恪泛称江淮,一则历史上浙西本不限于当时的浙境,二则晚清浙学泛及江南,三则不欲显露讥评时人之旨,而另一重深意,当隐指非浙籍的其余北大派人士,特别是胡适一流。这里的北大派,并非在北大任教或由北大出身者的全体概称,而是如今关天彭所划分,主张结合清代考证学余流与西洋诸学,提倡白话文的新文化派。正如不能将所有在北京教育界和北大任教的浙江人都视为某籍某系,同是浙籍的叶瀚、陈汉章便不在其列一样,不少北大教师还是非北大甚至反北大派。张尔田便有意划清界限:“民国以后,主讲北京大学,而所谓赫赫有声之北大派,仆亦未尝有所附丽。凡我同好,如黄诲闻诸公,皆可为我证明此言。”面对北大日益趋新,他主张坚固团体,以求自保。
  自蔡元培接掌北大起,文科就有新旧两派之分,新派以陈独秀为首,胡适、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等主干,旧派以刘师培为首,与黄侃、马叙伦结合,并得到附属该校的国史编纂处屠寄、张相文等人的同情,朱希祖的主张介乎二派之间,行动则与新派关系较多。新派的阵地,原在改为同人杂志的《新青年》,向社会宣传鼓吹新文化,在北大内部,则进行宗旨课程的改革更新。在这两方面,胡适不仅是外来户,而且是迟到者。早在他入北大前,“旧教员中如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诸君,本已启革新的端绪”。1919年陈独秀在汤尔和、沈尹默等人力排之下,被迫离开北大,胡适无形中成为新派的重用代表。他进北大主要是陈独秀援引,陈去势孤,校内外两方面事业的主要合作者都是浙籍章系,双方既有不少共识,又存在复杂的人事纠葛。原来浙人把持之事,远不止于文史两系,更关乎整个北大行政。1923年度北大共有教职员286人,其中浙江籍67人,几占1/4,居首位。其余依次为直隶55人,江苏48人,广东27人,安徽20人,湖北18人,江西11人,福建、湖南各9人,四川、山东各5人,河南4人,广西、山西各2人,陕西、贵州、甘肃、奉天各1人。早期浙人包围蔡元培,旁观者就讥笑怒骂,如钱玄同常到蔡元培处,被讥为“阿世”。在此期间,先后于北大行政举足轻重的汤尔和、蒋梦麟等人,常在人事安排方面党同伐异,被指为“浙派之植党揽权”。此外,沈尹默是所谓北大“法国文化派”要员,和李石曾、顾孟余等“结党把持”,与胡适对立。胡适则逐渐培植自己的人脉,即后来鲁迅所谓“现代评论派”。到1926年,据说“北大教职员会,李派与胡适之派人数平均”。胡适自称:“我对尹默,始终开诚待他,从来不计较他的诡计,而尹默的诡计后来终于毁了自己。”陈源和鲁迅的冲突,背后即有浙、胡两派的矛盾作用。
  双方在国学研究领域也时有摩擦。胡适十分推许本派后起之秀的顾颉刚及其《古史辨》,国学门主任沈兼士则因顾与胡适亲近而颇疑忌之,顾又认为“此种人心肠真狭窄,教我如何能佩服!”并指“钱玄同辈的有新无旧一派”“仿佛以为人类是可以由上帝凭空造出来的”观念,“只成一个弹指楼台的幻境罢了”。因此,编辑《国学季刊》时为论文的排列顺序也发生争议。吉川幸次郎称吴承仕、顾颉刚等与浙人不谐,是省籍矛盾的表现。胡适推荐周作人去燕京大学任国文系主任,以图另立门户,“据所谓‘某籍某系’的人看来,这似乎是一种策略,仿佛是调虎离山的意思。”
  尽管如此,双方在提倡白话文,创作新诗,以及疑古辨伪等方面,毕竟还是同道。为了达到主要目的,不能不有所妥协迁就。特别是在校内旧派势力尚大,而社会上反对呼声亦高的情况下,一致对外便成为首选策略。与胡适矛盾最深的沈尹默,认为自己不能去法国进修而改到日本,是由于胡适的反对干扰。但胡适致函青木正儿介绍沈尹默,又称“他是我的朋友,是‘新诗’的一个先锋。”沈兼士也曾为顾颉刚所编书籍作序。胡适撰写北大《国学季刊》发刊宣言,不得不顾及看法不尽相同的浙人的意见。因此,外界看来,北大派仍为统一的整体。而浙人的把持教育,往往又和北大派的争权垄断牵扯联系,只是这一变化附上了新旧冲突的色彩。
  由于新文化运动以后北大一直是新风气的代表,针对北大派的种种批评议论,往往被斥为守旧。其实,历史的复杂曲折,并非这种简单划分所能概括和认识。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功绩早有定评,毋庸置疑。然而,包括输入新知、文学革命、思想改革和整理国故几方面,新文化运动者的“学行浅薄”,恐怕是难以一概否认的事实。胡适曾对登门请教国文讲法的吴虞说:“总以思想及能引起多数学生研究之兴味为主。吾辈建设虽不足,捣乱总有余。”这正是不少新文化鼓动者存心破坏以致从众的心理自白。因此,其兴也速,振动社会,带引风潮,声势浩大,颇有顺者昌逆者亡之势。但风头过后,内囊就不免尽了。所以,对新文化运动的全面认识,至少应包括其凯歌式行进之后。这时批评者的合理内核也会显现,不能一言以蔽之曰顽固守旧。1920年胡适批评北大虽然挂着“新思潮之先驱”、“新文化的中心”两块招牌,其实“现在并没有文化!更没有什么新文化!”他被恭维成“新文化运动的领袖”,却自称“无论何处,从来不曾敢说我做的是新文化运动”,指责“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呼吁北大同人全力切实求真学问,提高学术程度,以期“十年二十年以后也许勉强有资格可以当真做一点‘文化运动’”。在输入新知方面,胡适的实验主义比《学衡》的人文主义当然要浅而且偏,前者只笼统地拿来不论正邪的当代新思想,后者则主张从文艺复兴甚至希腊罗马时代的源头分清主流与支脉。陈寅恪特别批评从东欧和北美囫囵吞枣吸收的新理论,显然指胡适的实验主义科学方法和当时热火朝天的社会性质论战。1932年浦江清提议办《逆流》杂志,“以打倒高等华人,建设民族独立文化为目的”,得到向达、王庸、钱穆等人的赞同。“《逆流》者,逆欧化之潮流也。”这时人们已渐趋于摈除门户之见,“化中外之异端,集古今之流派”,正如早年与《学衡》同道而不排斥白话文的《湘君》所主张:“不嫉恶而泥古,惟择善以日新”。
  新文学方面,形式上的白话文和新诗,不久都遭受严重挫折。白话文虽经大众语的有意矫枉过正而得以坚持普及,新诗却至今仍有争议。今人多误信胡适对新文学运动的总结,以为反对派不堪一击,被新思潮风卷残云。其实胡适为《申报》50周年纪念册所写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作于1922年3月,正值鼓吹新文学如日中天的巅峰状态,而胡适历来讲话内外有别,在北大谈新文化和学术尚能自省,公开评价新文学的成就则不免夸张,对反对声音过早定论。他断言:“《学衡》的议论,大概是反对文学革命的尾声了。我可以大胆说,文学革命已过了讨论的时期,反对党已破产了。从此以后,完全是新文学的创造时期。”然而,世界上没有一种文学可以不经创作阶段的检验便大功告成,极盛恰是中衰的先兆。新文化浅薄的弊病很快暴露,证明胡适的预言为时过早。仅仅一年多,张闻天就对中国文坛的状况感到难以容忍,他说:“自从白话诗、白话文、白话小说流行以来,一般青年都争着做诗、做文、做小说,这并不是他们对于文艺方面有特别的兴趣,这是因为这样可以用最少的努力得到最大的效果。最近更因为做长诗不容易,所以大家去做短诗了。社会上充满了无数的青年诗人!其次是文章家,又其次是小说家!……但是我痛恨一般以文艺为终南捷径的青年!”而白话诗文小说,正是胡适一年前诩为成功、成立和进步,以证明新文学成绩大势的几个要点!
  绝非保守的朱自清综合郭沫若、成仿吾、郑伯奇、丁西林等人的评论,对此分别有形象的描述,他称“新文化运动以来的译文译书,其‘糟粕’是‘有目共赏’,‘有口皆碑’”;“近几年来‘一般的’趋向……总名之曰:‘杂志之学’!”“中国五四以来的杂志,虽也有些介绍西洋新学说的,但杂凑材料,东拉西扯的却非常的多!只看近日这些出版品已零落略尽,便可以知它们价值之如何了!”“提倡白话文,虽有人说是容易作,但那只是因时立说,并不是它的真价值。一般人先存了个容易的观念,加以轻于尝试的心思,于是粗制滥造,日出不穷。”并借他人之口说:“新诗破产了!什么诗!简直是:罗罗苏苏的讲学语录;琐琐碎碎的日记簿;零零落落的感慨词典!”白话诗如摩登小姐,既无品格,又无风韵,和八股文“同样的没有东西,没有味儿”。1922年《学衡》顶风逆流从古典立场立论的批评,如今被新文化主义者自己更加痛快淋漓地表达出来。可见与胡适的指责相反,这种反对论确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不该称为“学骂”的。
  于是许多过去新的先锋,都转而向着整理国故去深厚自己。“学术上考据之风大盛,即研究文学艺术者,亦惟以训诂历史相尚,而于文艺本身之价值反不甚注意。各大学国文系课程,往往文字训诂为重,其关于文学史之课程,内容亦多考证文人之生卒,诗文之目录,及其文法章句名物故事之类,而于文学批评与美术之品鉴忽焉。”连新文化运动源头的北京大学,历史系“应当称作中国古代史专业(先秦史专业)”,国文系也是重考古,轻创作与欣赏批评,令胡适感到“风气之偏”。不能说钱玄同、刘复是复旧,而闻一多的越来越古便是精深。此风一直持续到40年代,大学里的中国文学系都是古典文学一枝独秀,而且“充满着‘非考据不足以言学术’的空气”。“新文艺作家插足在中国文学系,处境差一点的近乎是童养媳,略好一点的也只是‘局外人’,够不上做‘重镇’或者‘台柱’之类的光宠。”西南联大中文系主任罗常培要纠正学生“爱读新文学,讨厌旧文学、老古董”的思想,声称:“中国文学系,就是研究中国语言文字、中国古代文学的系。爱读新文学,就不该读中文系!”抗战胜利后,中文系师生的认识分歧有增无减,同学认为所开课程中国学太多,文学太少,近于国学系而非文学系,有误入甚至受骗之感。
  北大新文化派的整理国故,包括胡适推许为不可磨灭的《古史辨》,也是破坏有余,建树不足。旧派的反对自然不足为据,但公开赞誉顾颉刚史学考订超过清代语文学成绩的北大同学傅斯年,背后指其“上等天资,中等方法,下等材料。”极少公开臧否人物的王国维、陈寅恪等各方公认的学者,当众与私下都有所批评。素来老成持重,又与胡适私交不错的陈垣,也隐加讽喻。他说读书少的人好发议论,牟润孙揣度其意指章学诚或章所恭维的郑樵,因为六经皆史之说,在章以前至少已有8人言及。章与郑是胡适和顾颉刚大力发掘鼓吹之人,陈垣称章为“乡曲之士”,实有讥刺力捧章、郑的胡、顾之意。
  1932年初,孙楷第致函陈垣,试为蠡测品类宇内名流,认为“今之享大名者名虽偶同,而所以名者则大有径庭,其间相去盖不可以道里计也。”他分时贤为三类,前二者一为时势造英雄,“偶因时会,奋起昌言,应社会之须要,有卓特之至论,风声既播,名价遂重,一字足以定毁誉,一言足以论高下。虽时过境迁,余威犹在。既妇孺之尽知,亦无施而不宜。”一为渊源有自,“关闽不同,扬刘异趣,都分门户,尽有师承,人慕桓荣之稽古,士归郭太之品题,学利可收,清誉易致。”前者当指胡适,其次则章门弟子。“虽成就不同,仕隐各异,然俱有赫赫之名,既负硕望,亦具威灵。足以景从多士,辐凑门闾;然而业有不纯,实或未至,其一时之声气诚至煊赫,身后之品藻,或难免低昂。即以见今而论,亦随他人所认识者不同,而异其品目”。在孙楷第看来,都不过是“凡夫庸流所震荡”的“名浮于实之闻人”而已。此意他曾向余嘉锡道及,并与王重民莫逆于心,均推崇陈垣“乃不藉他力,实至名归,萃一生之精力,有悠厚之修养……亦精亦博,亦高亦厚,使后生接之如挹千顷之陂,钻弥坚之宝,得其片言足以受用,聆其一教足以感发”。与胡派章门相较,一为“名浮于实”的“一时之俊”,一为“实浮于名”的“百代之英”。而照杨树达的评语,不能既温故又知新的胡派章门非庸即妄。
  四面楚歌之中,北大派不免草木皆兵。1928年1月,因主办《学衡》与胡适等结怨的吴宓主持天津《大公报》新增《文学》副刊,他请赵万里、张荫麟、王庸和浦江清等人相助。不久,因张荫麟与朱希祖反复辩论古代铁器是否先行于南方,马衡便“向人言《大公报·文学》副刊专攻击北大派”。其实张荫麟并无此意,他还曾撰文评论清华研究院所出《国学论丛》,因“骂得太过火”,吴宓让浦江清删改后仍不敢刊出。“北伐成功后,所谓吃五四饭的都飞黄腾达起来,做了新官僚”,吴宓得知“旧日北京大学一派人当权,则为毫不容疑之事”,与陈寅恪商量善后,表示:“清华如解散,而京中教育又为北大派所垄断,不能见容,则或者于辅仁大学等处谋一教职。”当时北京的清华、燕京、辅仁、中国等校以及北京图书馆的文史学者,不少是被北大排挤之人。 (未完)
作者: 铁骑横夺    时间: 2011-1-16 08:58

(接上)

  
  陈寅恪评语的另一重意思,是所谓南学与北学(即黄河流域)的优劣浮沉。中国南北文化差异明显,学术风格也各自不同。总体而言,南学强于北学,当是近代学术的一般态势。即以旧学而论,民初北京尊奉清代北学正宗颜李学派的,惟有徐世昌的四存学会,其余均为南学派系。直到20年代末,王重民、孙楷第、张西堂、刘盼遂、谢国桢、王静如、罗根泽、孙海波、肖鸣籁、齐念衡、庄尚严、傅振伦等组织学文学社,因社员多淮黄流域学者,向达、赵万里名之为北学派,其实不过戏言。
  南北学之分,又因依据不同而内容迥异。其分法有二,一据籍贯,一讲居处。民国时论南北学风不同,多据后者。1922年8月胡适与来访的日本学者今关天彭谈论中日史学,认为“南方史学勤苦而太信古,北方史学能疑古而学问太简陋,将来中国的新史学须有北方的疑古精神和南方的勤学工夫。”此即因居处要而言之,因为北方有不疑古而勤苦之士,南方亦有信古而简陋之人。当时东南大学的《学衡》公然树旗,与北方的北大派分庭抗礼,形成所谓“南高学派”,成为南方学术的代表声音。“学衡”派主将之一的胡先?十余年后总结道:“当五四运动前后,北方学派方以文学革命整理国故相标榜,立言务求恢诡,抨击不厌吹求。而南雍师生乃以继往开来融贯中西为职志,王伯沅先生主讲四书与杜诗,至教室门为之塞,而柳翼谋先生之作中国文化史,亦为世所宗仰,流风所被,成才者极众。在欧西文哲之学,自刘伯明梅迪生吴雨僧汤锡予诸先生主讲以来,欧西文化之真实精神,始为吾国士夫所辨认,知忠信笃行,不问华夷,不分今古,而宇宙间确有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至理存在,而东西圣人,具有同然焉。自《学衡》杂志出,而学术界之视听以正,人文主义与实验主义分庭抗礼。五四以后江河日下之学风,至近年乃大有转变,未始非《学衡》杂志潜移默化之功也。”此北大学派与南雍师生,亦据居处而分别,若论籍贯,则多为南方人士。
  由此可见,无论言中学还是西学,这时北方为新而较空,南方则旧而较实。蔡元培称尚属幼稚,胡适一派也说不曾组织完备、症结最深、最不满人意的东南大学文哲两系关于东方者,请梁启超来讲国学,任教于此的顾实、吴梅、柳诒徵等却在梁出席该校国学研究会时屡与冲突。顾实还讥讽梁摸不到《道德经》的边,“他讲的不是老子,而是‘咱老子’!”国学运动中,东南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校的国文系和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以及南方的几个国学研究会彼此沟通声气,互为声援,共同对抗北大派,这种矛盾还延伸到由北大派生的厦门大学国学院和中山大学文史学科。有趣的是,先此黄炎培、蒋梦麟等人曾一度打算将南京大学办成新派大本营,而将北大让给旧派讲老话。
  南北学既有对垒,也有对流。南方的一些学者北上,在北大以外形成据点,清华国学研究院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南学北上的会合。胡适虽然在该院筹建时参与意见,但吴宓做主任负责具体事务,其精神必然与北大派相反。由于几位导师或名高望重,或真才实学,胡适还算佩服或礼敬,对较为次要者则不大客气。他骂《大公报·文学》副刊“是‘学衡’一班人的余孽,其实不成个东西。”实际上参与其事者除吴宓、张荫麟外,均与《学衡》无缘。倒是赵万里、浦江清两位助手的东主王国维和陈寅恪,过去可算是《学衡》的同路人。
  与此同时,一些北大派成员为避难或谋生,相继南下,先在厦门大学组织国学院,夭折后再赴广州。近代闽南盛产诗人和翻译家,学术则虽有陈衍号称大家,“博闻强记,自经史子集以逮小学金石目录,山经地志,靡所不赅贯”,仍以诗文见长,“与陈散原、郑海藏一时争雄”,且整体尚不足观。而岭南虽出学者,令陈寅恪叹为将来恐只有南学,广东却并非宜于治学的居处。激进而好弄新文学的浙人鲁迅的印象是:“广东报纸所讲的文学,都是旧的,新的很少,也可以证明广东社会没有受革命影响;没有对新的讴歌,也没有对旧的挽歌,广东仍然是十年前底广东。”傅斯年等在时,一度表面似有新气象,真相却是“广州的不能研究学问乃是极明显的”,因为“书籍不够参考,商量学问又无其人”。于是南下的学者很快又纷纷北上。任教于北大却对北大派不无异词的黄节,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长,不久也挂冠而去,重理旧业。最后连粤籍小生容肇祖也不堪忍受,致函乡前辈陈垣,抱怨广东“学校经费,又值困难,教授人才,又多偏于词章,而学生风气又安于陋简而不求深造”;“南中参考书难得,每有好题目,以参考书不足故辄废然而止”;加之提倡读经复古,“故此现在广州之学风,由质朴而转空疏,由思想自由而转拘守,由驰骛新学而转高头讲章。先生等提倡朴学于外,而故乡竟颠倒其学于内”。
  浙学成为清末学术中心,因其无论就籍贯还是居处而言均已形成风气。而广东自20世纪20年代争取日本退还庚款时就提出:“广州与北京、上海,同为吾国南北中三部之中心,地位之重要既属相等,关于此项文化事业之设施,广州与上海、北京自应同等参与,与同时实现,此固为无疑义之见解”,希望日本当局了解广州在中国之地位,在广州设应用科学研究所及建广东大学图书馆。但这多少出于政治与地理考虑,而非人文环境的成熟。此后广东屡有力图证明自己为华夏文化正宗嫡传之举,却始终成效不大,岭南虽出学者却不养学问,粤籍学人往往只能做北学的干将。粤风重商,好急功近利,本不宜于非功利的学问。早年李文田以名士自认,“粤人阔老中少有学问者,师(即李文田)气焰大,往往失欢。”而其视学京畿,却令“北学可以大振”。晚清岭南学术声名鹊起,又由于阮元、张之洞等封疆大吏的提倡鼓吹。对于高位者执学界之牛耳,邓实早有定论,言宋学则“伪名道学,以谀媚时君”,言汉学则“著述虽丰,或假手于食客。是故清学而有此巨蠹之蟊贼,而清学亦衰矣。”此言不免偏激,但学术在野则盛,在朝则衰,确是通例。学海堂之于广东,开风气之功固不可没,陈垣等人,多少得到学海堂弟子的提携影响,但民国时北学中的粤人,均非其嫡传。而粤学的正宗,在全国反而沦落为旁支。南学之于岭南只能言籍贯而不能讲居处,原因至为繁复,要言之,传承稀则禁锢鲜,有助于博采众长,以树新风。浙学代兴,亦由于此。而学问之道,雍容乃大,非超越功利的无为之为不能奏功。若以急功近利和讨生活的商业市井眼光衡量要求,或如暴发户弄古玩似地装潢门面,投入与产出自然不成比例。
  1933年的京派与海派之争,再度将学分南北的问题摆上桌面。扬京抑海的沈从文和为海派辩护的杜衡,本来只是从文学创作角度立论,后来参战人多,内容也扩大到学术整体。分别的标准,仍是居处的文陋而非籍贯的都鄙,看法却与20年代截然相反。“所谓‘京派’大概可以说是抱着为学术而学术的态度,所谓‘海派’大概不免多少为名利而撰作。”鲁迅虽然深刻揭示“不过‘京派’是官的帮闲,‘海派’则是商的帮忙而已。但从官得食者其情状隐,对外尚能傲然,从商得食者其情状显,到处难于掩饰,于是忘其所以者,遂据以有清浊之分”,毕竟对京派寄予希望,因为“北平究竟还有古物,且有古书,且有古都的人民。在北平的学者文人们,又大抵有着讲师或教授的本业,论理,研究或创作的环境,实在是比‘海派’来得优越的”,“希望着能够看见学术上,或者文艺上的大著作”。并进而指出南北人互取对方的机灵与厚重之长,而去其愚与狡的弊端,为“中国人的一种小小的自新之路”。其实,十年间南北学风的逆转,很大程度上便是南人北上的结果。
  此后,随着中央研究院的南迁以及北京旧书肆在沪、宁开设分店,南北学风又有对流。而抗日战争的爆发,使之发生异变。战后更有所谓新海派。南北学风的流动,仍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之间进行,惟有南学的局面,始终没有出现。近代学术史上以居处而言岭南的几度兴盛,差不多都是北人(此为闽粤人的北人概念)或北学(亦含粤人)南下所造成。其中也包括陈寅恪自己在众人皆醉我独醒之际所承担的一柱擎天的作用。可惜由此带来成为讲居处的学术中心的大好机缘,都被人为坐失。梁启超曾诧异阮元在广东和云南同样施为,而结果迥异,此番轮到粤人来自我检讨了。*/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历史系】(未完)
作者: 铁骑横夺    时间: 2011-1-16 09:00

(接上)
   
    [1]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377页。
   
    [2]《与元九书》,顾学颉校注:《白居易集》第3册,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962页。王国维、陈垣、陈寅恪均有不议论臧否人物之誉,实则王在罗振玉面前无人不加褒贬,陈垣亦偶有一二影射之语。近代学者,罕用西式的公开学术批评,评论人物的学行,往往在二三知己之间,且多隐喻。
   
    [3]内藤虎次郎:《新支那论》,东京博文堂1924年版,第61页。
   
    [4]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361页。
   
    [5]《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专集》第9册,台湾中华书局1972年版,第3页。[6]《清代三省の学术》,《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6卷,东京筑摩书房1974年版,第3页。[7]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饮冰室文集》上,上海广智书局1908年版,学术,第79页。此时梁启超对陈澧评价甚低,后有所变化。
   
    [8]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专集》第9册,第33页。
   
    [9]谭宗浚来函三,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第73—74页。
   
    [10]汪宗衍来函,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第460页。陈名树镛,曾从学于朱次琦。
   
    [11]《清人陈毅氏より那珂通世氏にあてたる书状》,《史学杂志》第11编第8号,1900年8月。
   
    [12]《郋园学行记》,《斯文》第9编第10号,1927年10月。张之洞曾因叶德辉诋毁陈澧而与之相持不合。
   
    [13]今关寿麿:《近代支那の学艺》,东京民友社1931年版,第24页。
   
    [14]方豪:《马相伯先生筹设函夏考文苑始末》,《方豪六十自定稿》,台北学生书局1969年版,第2002页。
   
    [15]梁启超:《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专集》第9册,第33页。
   
    [16]《悼柯劭忞简朝亮先生》,《燕京学报》第14期,1933年12月。
   
    [17]尹炎武来函之39,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第105页;吴宓:《黄节先生学述》,天津《大公报》1935年1月27—29日。
   
    [18]《意园怀旧录—内藤虎次郎氏盛伯羲祭酒盛伯羲遗事译文》,《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6卷,第623—630页。文廷式与陈寅恪家同籍兼世交。
   
    [19]洗玉清:《广东之鉴藏家》,广东省文史馆、佛山大学佛山文史研究室编:《洗玉清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0—21页。
   
    [20]叶昌炽:《藏书纪事诗》卷七,中国目录学名著第1集第6册,台北世界书局1965年版。[21]《北京大学分科广东同学会序》,《北京大学分科广东同学录序》,陈德溥编:《陈黻宸集》上册,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9、650页。
   
    [22]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第270—271页。
   
    [23]清国子监南学建于雍正九年(1731),本为由内班分出学额,后只有南学长川住学,因而称在学肄业者为南学,在外肄业、赴学考试者为北学(王德昭:《清代科举制度研究》,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96页)。
   
    [24]陈智超编注:《陈垣来往书信集》,第130—131页。
   
    [25]唐文治:《朱止泉王白田先生学派论》,《国专月刊》第2卷第5期,1936年1月。晚清学术,虽然风行调和汉宋,但亦有非议者。王闿运指陈澧为汉奸,廖平则谓为“奴隶之奴隶”,“盖略看数书以资谈助,调和汉宋以取俗誉,又多藏汉碑数十种以饰博雅,京师之烂派,大抵如此。”(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上海世界书局1935年版,第55页)邓实对黄以周、陈澧均予否定:“晚近定海黄式三、番禺陈澧皆调和汉宋者,然摭合细微比类附会,其学至无足观。夫古人之学,各有所至,岂能强同。今必欲比而同之,则失古人之真。故争汉宋者非,而调和汉宋者亦非也。”(邓实:《国学今论》,《国粹学报》第1年第4期,1905年5月23日)
   
    [26]《清人陈毅氏より那珂通世氏にあてたる书状》,《史学杂志》第11编第8号。
   
    [27]参见汤志钧:《章太炎在台湾》,《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4期。章氏所说,虽含政见异同,亦由学术立论。
   
    [28] 《訄书·清儒》,朱维铮编:《章太炎全集》第3卷,第159页。
   
    [29] 刘师培:《南北学派不同论》,《国粹学报》第6期,1905年7月。
   
    [30] 《清儒得失论》,《民报》第14号,1907年6月。以上三注,参见朱维铮:《汉宋调和论》,《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55—56页。
   
    [31]陈汉第来函第7,上海图书馆编:《汪康年师友书札》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045页。
   
    [32]1940年长春满洲行政学会株式会社出版。傅增湘所写序言称:“统吾国二十八省之地域,五六十年来之人物,综萃品伦,登诸簿录,试披览而寻绎之,而近世人材之消长,风气之变迁,学术之源流,政教之演进,一展卷而得其大凡。”
   
    [33]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78页。
   
    [34]《近代学风之地理的分布》,《饮冰室专集》第9册,第3页。
   
    [35]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第57、220页。吴士鉴说:“咸同以后,湘中颇习汉学”(《艺风堂友朋书札》上,第453页),但魏源等人的影响主要在今文经学方面。王闿运号为东洋三硕学之一(另二人为朝鲜金允植,日本竹添进一郎),经学也偏于今文家言。钱基博《中国现代文学史》称:“五十年来学风之变,其机发自湘之王闿运,由湘而蜀(廖平),由蜀而粤(康、梁)而皖(胡、陈),以会合于蜀(吴虞),其所由来者渐矣,非一朝一夕之故也。”所以叶德辉说湖南“一省人物尚不如辉一家”(顾廷龙校阅:《艺风堂友朋书札》上,第558页)。叶祖籍江苏吴县,好自称吴人。
   
    [36]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的日记》,中华书局香港分局1985年版,第440页。王闿运、王先谦的学问,各有偏蔽。
   
    [37]王云五:《蔡孑民先生与我》,陈平原、郑勇编:《追忆蔡元培》,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61—62页。
   
    [38]贺昌群:《江南文化与两浙人文》,《国风》第8卷第9、10期合刊,1936年10月。是年初贺昌群在北京曾与浦江清、钱穆、王庸等人交往,当知前此浙人把持之事。
   
    [39]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版,第86页。胡适说原稿无章炳麟一节,系据其意见增加(《胡适的日记》,第36页)。
   
    [40]《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章氏弟子经学多已转向公羊学,小学或史学则传自章炳麟。
   
    [41]牟润孙:《发展学术与延揽人才—陈援庵先生的学人风度》,《海遗杂著》,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0年,第85页。在此期间先后任教于北大国文系者,除黄节、吴虞、张凤举、许之衡、萧友梅、刘文典外,沈兼士、马裕藻、朱希祖、沈尹默、钱玄同、林损、郑奠、刘毓盘、周树人、周作人等均为浙籍。
   
    [42]沈尹默:《我和北大》,政协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选集》第61辑,中华书局1979年版。
   
    [43]《苦茶—周作人回想录》,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21页。
   
    [44]《胡适的日记》,第392—393页。沈、马等人引进旁系,往往有利用(如吴虞)或借重(如王国维)之心。
   
    [45]《胡适的日记》,第238页。
   
    [46]孙常炜编著:《蔡元培先生年谱传记》中册,台北国史馆1986年版,第502—503页。[47]冯友兰:《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追忆蔡元培》,第166页。
   
    [48]王世杰:《追忆蔡先生》,《追忆蔡元培》,第80页。
   
    [49]《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81—582页。
   
    [50]《我观北大》,《鲁迅全集》第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157—158页。
   
    [51]《十五年来我国大学教育之进步》,《申报》1926年10月10日国庆增刊。
   
    [52]《吴虞日记》下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233、274页。刘复本非同籍,而被沈尹默等认作同系。
   
    [53]《留学时代》,《吉川幸次郎全集》第22卷,东京筑摩书房1975年版,第384—394页。[54]《陈代校长致马朱两教授函》,《北京大学日刊》第2237号,1929年9月23日;《蔡校长致马幼渔先生函》,《蔡校长致朱逖先先生函》《北京大学日刊》第2243号,1929年9月30日。
   
    [55]《史学系主任朱希祖致陈代校长书》,《辩驳北京大学史学系全体学生驱逐主任朱希祖宣言》,《北京大学日刊》第2515号,1930年12月9日;《史学系主任朱希祖致陈代校长书》,《北京大学日刊》第2518号,1930年12月12日。
   
    [56]《积微翁回忆录》,第25、43、45、57、63、70、72页。
   
    [57]牟润孙:《清华国学研究院》,《海遗杂著》,第411页。
   
    [58]《胡适之先生演说词》(陈政记录),《北京大学日刊》第696号,1920年9月18日。[59]独秀:《提高与普及》,《新青年》第8卷第4号,1920年12月。
   
    [60]《回顾与反省》,《北京大学日刊》第1136号,1922年12月17日;《教务长胡适之先生的演说》(陈政记录),《北京大学日刊》第1138号,1922年12月23日。
   
    [61]守常:《本校成立第二十五年纪念感言》,《北京大学日刊》第1136号。
   
    [62]《胡适日记》手稿本,1931年9月14日。是年3月,北大教授评议会决议改文理法三科为院,蒋梦麟拟聘胡适为院长,因胡坚辞,又找不到合适人选,不得已暂时自己兼任(《国民教育状况》,《日华学报》第25号,1931年6月)。
   
    [63]耿云志:《胡适年谱》,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219—220页。至于林损的学问究竟如何,则人言言殊,吴宓与之久谈,即“甚佩其人。此真通人,识解精博,与生平所信服之理,多相启发印证”(《吴宓日记》第3册,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9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国史研究室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香港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531页。原书注此函约写于1931年,误。
   
    [65]《吉川幸次郎全集》第16卷北大学院旁听证照片。吉川说他在南京拜访黄侃并向其请教,曾问过几位北京学者不得要领的问题,立即释疑,因而感叹留学三年首次见到真像学者的学者(同书《南京怀旧绝句》,第569页)。据黄侃去世后1935年11月2日吉川致潘景郑函:“幸次郎于此公私淑有年,昔江南之游,税驾金陵,亦职欲奉手此公故也。通名抠谒,即见延接,不遗猥贱。诰以治学之法,曰:‘所贵乎学者,在乎发明,不在乎发见。今发见之学行,而发明之学替矣。’又曰:‘治经须先明家法,明家法,自读唐人义疏始。’皆心得之言,可倾听也。谈次,幸次郎辄质之曰:‘谷梁释文两云释旧作某,何谓也?’公即应之曰:‘此宋时校者之词,非陆本文。释旧作某者,释文旧本作某云尔。’幸次郎蓄此疑有年,问之北士,皆未之省,得公此解,乃可涣然。于此弥益叹服,即有从游之志。第以瓜期已促,弗克如愿,遽尔再拜,依依而别。临别赋诗见赠,又致书印泉李公,使幸次郎谒之。……东归之后,音敬遂疏,然景仰之私,未尝一日废,每谓他日果得再游上国,必以此公为师。”(《制言半月刊》第5期,1925年11月16日)
   
    [66]《吴虞日记》下册,第75页。
   
    [67] 姚奠中、董国炎:《章太炎学术年谱》,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第453页。
   
    [68]汤炳正:《忆太炎先生》,陈平原、杜玲玲编:《追忆章太炎》,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459页。章太炎《菿汉闲话》:“东原云:大国手门下,不能出大国手,二国手三国手门下,反能出大国手。盖前者倚师以为墙壁,后者勤于自求故也。然东原之门,即有王、段、孔三子,所得乃似过其师者,盖东原但开门径,未遽以美富示人。三子得门而入,始尽见宗庙百官耳。前世如张苍门下有贾太傅,而贯长卿辈经术不过犹人;梁肃门下有韩退之,而籍湜辈文学去退之已远,则真所谓二国手三国手门下能出大国手,大国手门下不能更出大国手也。”(《制言半月刊》第13期,1936年3月16日)。
   
    [69]张尔田:《与大公报文学副刊编者书之五·论研究古人心理》,《学衡》第71期(1929年9月)。
   
    [70]《吴虞日记》上册,第625页。
   
    [71]《请看北京学界思潮变迁之近状》,《公言报》1919年3月18日。此文刊登后,《国故》月刊社和刘师培分别致函《公言报》,指其报道失实,称北大并无新旧之争。但所辩解主要在《国故》本身所扮演的角色。
   
    [72]《蔡元培自述》,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第44页。
   
    [73]《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6页。余英时《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传记文学》第44卷第6期,1984年6月)谓胡适进北大任教主要靠考据文字,似以社会常情代具体殊境。胡适的《尔汝篇》、《吾我篇》两旧作再刊于《北京大学日刊》,虽被视为“以新科学研究法研究吾国国学”,却有师生刘 和、毛准、陈汉章等人出而有所论难引申。参见刘鼒和:《书尔汝篇后》,毛准:《书尔汝篇后后》,《书尔汝篇后后补》,《书吾我篇后》,陈汉章:《尔汝篇卮言一则》,《北京大学日刊》第68、70,1918年2月9日,1918年2月18日、74—81号,1918年2月22—3月2日。
   
    [74]《吴虞日记》下册,第151页。吴虞误计总数为268人。
   
    [75]骂钱玄同“曲学阿世”者,周作人说是黄侃,吴虞则记为陈介石。
   
    [76]《吴虞日记》下册,第154、295页;《胡适日记》手稿本,1925年1月17日。
   
    [77]《胡适的日记》,第393页。
   
    [78] 顾潮:《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1页。
   
    [79]《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429页。
   
    [80]《顾颉刚遗札》,《学术集林》卷一,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258页。[81]《胡适日记》手稿本,1923年4月4日。
   
    [82]周作人:《苦茶》,第321页。
   
    [83] 顾潮编著:《顾颉刚年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37页。
   
    [84]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上,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87页。
   
    [85]陈以爱:《中国现代学术研究机构的兴起—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中心的探讨(1922—1927)》第三章《北大国学门“整理国故”的研究方向》第一节《国学季刊·发刊宣言—新国学的研究纲领》,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系1999年版,第222—272页。
   
    [86]《胡适的日记》,第395页。
   
    [87]黄福庆:《近代日本在华文化及社会事业之研究》,台北中研院近代史所专刊451982年版;鲁迅博物馆藏:《周作人日记》影印本,郑州大象出版社1996年版;《苦茶》。
   
    [88]《陈垣来往书信集》,第209页。1923年4月,丁文江曾致函胡适,试图联合南北学术机构团体对此事发表正式意见,提出三条原则:1、用人应绝对破除留学国界、政治党派、省界。2、评议员请有名的老先生,而所长馆长请年富力强、确有成绩的人。3、应与现有的中国机关合作。这无疑也有利于北大(《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194—195页)。
   
    [89]萧公权《落花:和雨僧空轩之作》:“灵风吹梦得归无,梦到秦楼事事殊。宝镜新状夸半面,罗襦近好系双珠。空传谢掾挑邻女,几见文君忆故夫。鹈鴂先鸣兰芷变,碧城回首隔平芜。”《国风》第5卷第5期,1934年9月1日。新文化兴盛之际,不少同道已指出主持诸人有简单表浅意气等弊病,只是有保留地同意其大方向。
   
    [90] 金毓黻:《静晤室日记》第1册,辽沈书社1993年版,第512页。
   
    [91]《吴虞日记》上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99页。
   
    [92]《胡适之先生演说词》(陈政记录),《北京大学日刊》第696号,1920年9月18日。[93]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三联书店1987年版,第69页。
   
    [94]周光午选辑:《吴吉芳先生遗著续篇》,《国风》第5卷第11、12合期,1934年12月。[95]姜义华主编,沈寂编:《胡适学术文集·新文学运动》,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69页。[96]张闻天:《生命的跳跃—对于中国现文坛的感想》,《少年中国》第4卷第7期,1923年9月。
   
    [97]《课余》;《翻译事业与清华学生》;《新诗》,《朱自清全集》第4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145、262、216—217页。
   
    [98]《清华文史周刊专号》,《读书月刊》第1卷第9号,1932年6月。
   
    [99]杨向奎:《回忆钱宾四先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无锡县委员会编:《钱穆纪念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3页。
   
    [100]《胡适日记》手稿本,1934年2月14日。北大国文系共开课31门。
   
    [101]《古史辨第四册》书评,《读书月刊》第2卷第7号,1933年4月。
   
    [102]刘北汜:《忆朱自清先生》,《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4期。
   
    [103]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第242—243页。
   
    [104]吴鲁芹:《记珞珈三杰》,《传记文学》第35卷第4期,1979年10月;李钟湘:《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始末记》,《传记文学》第39卷第2期,1981年8月。其余两位庄子,一为庄子本人,一为日本学者(疑指武内义雄)。
   
    [105]《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第467页。
   
    [106]《“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5卷,第432—433页。
   
    [107]《胡适的日记》,第222页。胡适对刘文典的学问,或有谬许之处,曾经杨树达指出。而刘文典后来据说“极端喜欢旧文学,又极端讨厌白话文,常拿某些新文学家开玩笑。他是胡适之的友好,常说:‘胡先生什么都好,就是不懂文学。’”(傅乐成:《我怎样学起历史来》,《传记文学》第44卷第5期,1984年5月)这恐怕是对早年境遇的逆反。
   
    [108]《积微翁回忆录》,第2*页。傅斯年曾写寓言小说讽刺顾的疑古,这大概是两人在中山大学矛盾冲突后,傅声言将令顾到处不能安身的举措之一,后似未公开发表。
   
    [109]《励耘书屋问学回忆—陈援庵先生诞生百周年纪念感言》,《海遗杂著》,第97页。与陈垣关系密切者当属思辨社成员。
   
    [110]《陈垣来往书信集》,第409—410页。
   
    [111]杨树达谓治学须先因后创,“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其人必庸;不温故而欲知新者,其人必妄。”前者指黄侃,后者指胡适(《积微翁回忆录》,第129页)。
   
    [112]浦江清:《清华园日记·西行日记》,第5—12页。
   
    [113]《苦茶—周作人回想录》,第381页。
   
    [114]吴学昭:《吴宓与陈寅恪》,清华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71—72页。
   
    [115]朱维铮:《清学史:汉学与反汉学一页》上,《复旦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5期。学分南北,俞樾认为始于六朝,黄以周则以子游子夏为南北学之祖,上溯至周末。武内义雄曾予以论证(武内义雄:《南北学术の异同に就きて》,《支那学》第1卷第10号,1921年6月)。[116]《饮冰室文集》上,学术,第19—20页。
   
    [117]《艺风堂友朋书札》上,第453页。
   
    [118]《陈垣来往书信集》,第621—622页。
   
    [119]傅振伦:《蒲梢沧桑·九十忆往》,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58—59页。[120]《胡适的日记》,第438页。
   
    [121]《朴学之精神》,《国风》第8卷第1期,1936年10月1日。
   
    [122]1924年4月13日、15日陈衡哲、任鸿隽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集》上册,第247—248页。陈衡哲甚至说“东大国文系之糟为全校之冠”。
   
    [123]黄伯易:《忆东南大学讲学时期的梁启超》,《文史资料选辑》第94辑,文史资料出版社1984年版。
   
    [124]《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47—48页。
   
    [125]《胡适日记》手稿本,1933年12月30日。
   
    [126]钱基博:《陈石遗先生八十寿序》,《国专月刊》第1卷第1号,1935年3月。
   
    [127]《革命时代的文学》,《鲁迅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第421页。1920年8月陈公博告诉胡适:“广东的空气,充满嫖赌及势力发财的空气,简直与新文化绝不相容”(《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108页)。
   
    [128]1929年8月20日顾颉刚致胡适,《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册,第536页。
   
    [129]黄节与吴宓及思辨社人关系密切,其高足李沧萍曾受王国维指导,又是张尔田及门,毕业后任教于中山大学国文系,1935年被古直等列名于要求惩治胡适的通电。后李声明更正,但古直说因为他“同其慷慨”才被“分之以义”(胡适:《南游杂忆》,杨犁编:《胡适文萃》,北京作家出版社1991年版,第*3—*4页),或亦属实。
   
    [130]《陈垣来往书信集》,第269—272页。
   
    [131]《广州各界对日退赔款用途宣言》,《民国日报》(上海)1924年5月19日。北京大学也认为如设第三研究所,应在广州(《北京大学对于日本以庚子赔款在中国举办学术事业意见书》,《北京大学日刊》第1455号,1924年4月26日)。
   
    [132]吴士鉴来函之6,汪大燮来函之25,《汪康年师友书札》(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284、654页。
   
    [133]邓实:《国学通论》,《国粹学报》第1年第3期,1905年5月。
   
    [134]陈垣早年写作小品,为学海堂出身的汪兆庸所见,“以为必传。当时受宠若惊,不审何以见奖至此。然因此受暗示不少。三十年来孜孜不倦,未始非老人鼓舞之效也。”(《陈垣来往书信集》,第445页)。陈受颐虽然是陈澧的曾孙,学术成就却并非基于家学渊源。[135]《论学术的空气》,《朱自清全集》第4卷,第490—495页。
   
    [136]《‘京派’与‘海派’》,《鲁迅全集》第5卷,第432—433页。
   
    [137]《北人与南人》,《鲁迅全集》第5卷,第435—436页。
   
    [138]蒋梦麟:《西潮》,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6、184页。
   
    [139]1934年4月28日傅斯年来函,《胡适年谱》,第219—220页;《胡适日记》手稿本,1935年5月4日。1931年9月14日胡适在日记中所说:“今日必须承认我们不‘大’,方可有救。”既指中国,更指北大。
   
    [140]《胡适来往书信选》中册,第214页。
   
    [141]《发展学术与延揽人才》,《海遗杂著》,第85页。鲁迅指这时的北大堕落为“五四失精神”,“时代在前面”,主要指浙、胡两派在官僚化方面合流(1933年12月27日致台静农,《鲁迅全集》第12卷,第309页)。北大理科也吸收了南方各校的优秀人才。
   
    [142]《胡适来往书信选》下册,第104页。
作者: 铁骑横夺    时间: 2011-1-16 09:01

桑兵教授的一篇旧文,刊于《历史研究》1999年第3期。对于民国爱好者,或许仍不失其吸引。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1-1-16 11:27

一把横夺过来,归历史版了。学分派,民国时期已经开出新气象,在新学、西学的大旗之下,原来地缘性的学派怎么继续生存发展的,本楼主贴作了很好的线条厘清,特推荐之。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