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燕凌:不能忘记本原的开国大典
[打印本页]
作者:
showcraft
时间:
2011-1-20 19:21
标题:
燕凌:不能忘记本原的开国大典
http://book.ifeng.com/lianzai/detail_2010_12/01/3293395_5.shtml
不能忘记本原的开国大典
亲历记:走向1949
中国当代历史纪实第一刊《炎黄春秋》十年精华本
[url=]
收藏本书
[/url] [url=]
[/url] 字号 [url=]
-
[/url]
[url=]
+
[/url]
不能忘记本原的开国大典
燕凌
六十年了,不禁回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是在哪一天举行的?在什么地方?
这还用问吗,现在,一般都说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和广场上。国庆节不是10月1日吗?那幅有名的、随着政治风云的变幻几次修改最后又还原了的油画《开国大典》,画的不是新中国的领导人在天安门城楼上举行庆祝仪式的情景吗?
是的,这已经习以为常被认为当然了。可是,这并不符合历史真实。“国庆”和“开国大典”并不是一回事。把天安门城楼上那个场景叫做“开国大典”其实是个误解。
有《人民日报》当年发表的全部有关报道为证。
请看1949年9月22日《人民日报》第一版头条新闻:
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协开幕
【新华社北平二十一日电】中国人民所渴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盛典--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已于今日下午七时在北平开幕。中国人民政协筹备会主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向大会致开幕词,中国共产党代表刘少奇、特别邀请代表宋庆龄、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何香凝、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张澜、中国人民解放区代表高岗、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陈毅、民主建国会代表黄炎培、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李立三、新疆代表赛福鼎、特别邀请代表张治中、特别邀请代表程潜、华侨代表司徒美堂等十二人在今天的会上相继发表讲演。
在会议开幕前,中国人民政协筹备会副主任周恩来报告了会议各类代表的名额和已经到达北平的代表人数。周恩来代表筹备会提出了关于大会主席团八十九人的名单和秘书长人选的提议,得到全场一致的通过。主席团八十九人包括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代表、中国民主同盟代表各七人;民主建国会代表三人;无党派民主人士代表四人;中国民主促进会代表、中国致公党代表、九三学社代表、台湾民主自治同盟代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代表各一人;各地区代表九人;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十一人;中华全国总工会代表三人;解放区农民团体代表二人;中华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代表二人;其他全国性人民团体代表八人;上海人民团体代表二人;产业界民主人士代表三人;国内少数民族代表二人;华侨民主人士代表二人;宗教界民主人士代表一人;特别邀请民主人士十一人。会议的秘书长是林伯渠。
当被通过的主席团登上主席台后,主席毛泽东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开幕。在这个庄严的时刻,军乐队齐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同时在会场外鸣礼炮五十四响,全场代表一致起立,热烈鼓掌至五分钟之久。
毛泽东主席的开幕词生动地扼要地叙述了会议召集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任务。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毛泽东主席的充满说服力量和乐观情绪的演说,几乎每一句都引起了会场雷鸣似的鼓掌。
在毛泽东主席的开幕词在长时间掌声中结束以后,全场起立为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静默三分钟志哀。
十二位讲演者的讲演都受到会场的热烈鼓掌欢迎。他们代表着新中国的各方面力量,说明了关于新中国光明前途的共同信念。……
这里面列举的许多人名、单位名称和代表人数看起来似乎很枯燥,不厌其烦照抄在这里,是希望过去看过的读者从中重新温习一下当年人民大团结的风貌,而希望没有看过的比较年轻的读者也能够细细品味其中包含的重大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名词和数字是枯燥的,而其中代表的那些人和事,放在当时的环境中看,却是活跃生动、丰富多彩的。
不能忘记,毛泽东主席的名言:“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就是这一天在人民政协第一次会议开幕词中说的。也就是在这篇开幕词中,他宣告:“我们团结起来,以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大革命打倒了内外压迫者,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了。”
同时发表的《人民日报》社论的题目,就是:《旧中国灭亡了,新中国诞生了!》社论开头就旗帜鲜明地揭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开幕,是中国光辉灿烂的人民的新世纪的开端。这是全中国人民空前大团结的会议。这个会议宣告了旧中国的永远灭亡和新中国的伟大诞生。这个会议,在全世界进步人类为世界和平民主事业与人类美好的未来而进行的伟大斗争中,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永远不可磨灭的贡献。”社论中回溯:“一九四八年的五月一日,正当(蒋介石集团召开的)伪'国大'完结的那一天,中国共产党中央,代表着全国人民的愿望,发出了对时局的口号,号召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民主人士,迅速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伟大的号召,配合着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民主运动的前进,立即得到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国内外爱国民主人士的热烈响应。我们今天终于看到了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民主运动胜利地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胜利地召开了人民自己的政治协商会议。这是一个翻天覆地的伟大胜利。”社论最后殷切地期望:“从此,全世界的人都将看到中国人民以空前英勇的姿态站起来,成为有高度文明的新社会新国家的光荣的主人。”
政协会议决定新中国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名称,并明确规定: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体会议,即本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并付之以行使国家权力的职权。
政协会议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图案,决定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以北平为首都改名北京,以公元纪年。
9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政协会议全体一致通过的《共同纲领》。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的意志,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组织人民自己的中央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一致同意以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的政治基础”。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依法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有思想、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讯、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及示威游行的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均有平等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政权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一切国家机关,必须厉行廉洁的、朴素的、为人民服务的革命工作作风,严惩贪污,禁止浪费,反对脱离人民群众的官僚主义作风。
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国家应在经营范围、原料供给、销售市场、劳动条件、技术设备、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等方面,调剂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
《人民日报》的头条大标题把《共同纲领》称为“人民大宪章”,10月1日的社论中称之为“国家的根本大法”。
10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民政协会议于9月30日闭幕的消息:
【新华社北京三十日电】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它的最后一天选出了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六人为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五十六人的选举结果如下:陈毅、贺龙、李立三、林伯渠、叶剑英、何香凝、林彪、彭德怀、刘伯承、吴玉章、徐向前、彭真、薄一波、聂荣臻、周恩来、董必武、赛福鼎、饶漱石、陈嘉庚、罗荣桓、邓子恢、乌兰夫、徐特立、蔡畅、刘格平、马寅初、陈云、康生、林枫、马叙伦、郭沫若、张云逸、邓小平、高崇民、沈钧儒、沈雁冰、陈叔通、司徒美堂、李锡九、黄炎培、蔡廷锴、习仲勋、彭泽民、张治中、傅作义、李烛尘、李章达、章伯钧、程潜、张奚若、陈铭枢、谭平山、张难先、柳亚子、张东荪、龙云。
今天的会议的其他结果是:选举了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一百八十人(见另电),通过了人民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见另电),通过了给全国人民解放军的致敬电(见另电),通过了竖立“为国牺牲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决定和纪念碑的碑文(见另电)。在今天的会议议程完毕以后,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闭幕式。……
这个名单初看也未免有些枯燥,但从其包含的时代风云来看,就并不乏味。
同时报上发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宣言》,也值得再次精读。宣言宣告:“这次会议,包含了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代表了全国人民的意志,表现了全国人民的空前的大团结。”--当时,是把中国共产党包括在“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之内的,不像后来,只把共产党以外的民主党派称为“民主党派”,似乎中国共产党不是一个民主党派,而是一个非民主党派。
宣言中说:“一百多年以来,中国人民的先进分子,其中杰出者有如领导辛亥革命的伟大革命家孙中山先生,为了推翻帝国主义和中国反动政府的压迫,领导广大的人民,进行了不断的斗争,百折不挠,再接再厉,到现在,终于达到了目的。当着我们举行会议的时候,中国人民已经战胜了自己的敌人,改变了中国的面貌,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现在是站立起来了,我们民族的前途是无限光明的。”
宣言告诉全国同胞:人民政协会议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同时,发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朱德副主席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闭幕典礼上的闭幕词。闭幕词宣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工作,已经胜利地完成了。我们全体一致,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欢呼:“庆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完满成功!庆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这一天《人民日报》社论的题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开宗明义:“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开国盛典已经举行过了,那么,10月1日天安门的盛大集会,又是什么性质?
也请看看当时《人民日报》上是怎么说的。
10月2日的头条大标题是:
首都三十万人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庆祝典礼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很清楚,这是宣布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盛典。
那一天,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的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已于本日成立了。”
曾经有不少人认为那天他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的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显然是把他在政协开幕词中的话搬到这里来了,而且字句也不完全准确。
由新华社统一发布的10月1日庆典消息是这样开头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毛泽东主席,今日在新中国首都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这是在北京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的典礼上宣布的。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前举行……”
毛泽东主席宣读的《中央人民政府公告》,正式公布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政府委员会委员名单,然后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于本日在首都就职,一致决议: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本政府的施政方针……同时决议:向各国政府宣布,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特此公告。”
10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中说:“在中央人民政府业已宣告成立的今天,我们中国人民可以确信:我们已是一个不可被战胜的国家了,我们要迅速动员全国的一切力量,有步骤地实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实现中国人民革命的大宪章。”
放宽尺度,也不妨说:从1949年9月21日第一届人民政协开幕,到10月1日举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可以统称为“开国盛典”,但是决不能只把10月1日的集会称为“开国大典”,而把真正的开国盛典(9月21日的政协会议开幕)抹杀了。
也许由于当时人民政协会议是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而中央人民政府庆典是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的,比较起来,后者比前者更容易引起众人瞩目;也许由于国家和政府这两个概念在不少人的脑子里分不大清楚;或者由于后来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而人们容易把开国盛典与国庆日混为一谈;也许由于人民政协和《共同纲领》后来被有意无意地淡化了……种种因由,使得当年本来讲得很清楚的“开国盛典”和“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庆典”,后来渐渐被混淆了,以至于把本原的真正的开国盛典遗忘了。
然而,这是不应该被遗忘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还需要大力推进和深化的时候,我们还需要从作为开国盛典的人民政协会议中吸取不少有益的成分。因为,改革开放,在某种意义上是继续完成尚未完成的共同纲领的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共同纲领所体现的那个社会阶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血管里,流动着的相当大的成分还是共同纲领所体现的毛泽东创立的新民主主义。
当年那些日子里,在《人民日报》编辑部编发这些稿件、组织版面的时候,我每一天心情都是兴奋激动的,兴高采烈的,几乎天天彻夜工作不知疲倦。10月1日那天清晨更是刚把报纸大样付印就同报社参加庆典的同志们一起到天安门去,直到晚上8点多钟才在游行的灯笼火把丛中回到报社,立即又投入庆典版面编辑工作。内心涌动着的就是新民主主义新中国的美好前景、人民民主力量大团结的和谐气氛。只想着“前途是光明的”,而不想“道路是曲折的”。曲曲折折到了80年代,进入老年,才又感觉到渐渐恢复了一些当年的青春气息。也就越来越想念,当年本原的开国大典是不能忘怀的。(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原副总编)
作者:
showcraft
时间:
2011-1-20 19:40
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78505/5447793.html
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不是在开国大典上徐邦治
2007年03月07日13:27【字号大中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不少报纸、杂志刊登的回忆开国大典的新闻报道和纪实散文中,常常看到这样的说法:在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篇关于李敖访问北京的报道也这样写道:“来到天安门城楼上,当年毛主席宣布‘中国人民站起来’的地方,李敖赶紧在此留影……”
实际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经典性和具有重大政治历史意义的名言系出自1949年9月21日毛泽东同志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原文是:“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毛主席的这篇讲话后来被收入《毛泽东选集》第5卷,标题就是《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而开国大典有关纪录片、录音以及1949年10月2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中,只有“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和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的情节,并无“宣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这一极重要的细节。
对待历史必须尊重它的本来面貌,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即使是细节也不容失真。从新闻宣传角度说,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细节,更应做到确凿无误,完全符合事物的本来面目。“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已成为丰碑式的经典名言,对这句名言的出处来源也不能继续以讹传讹了。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