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习史的路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2-20 22:43
标题:
习史的路
茅海建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2月08日 10 版)
这是一本十多年前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旧书,其中的一些文章写于二十多年前。
由此再追至三十多年前,我刚进中山大学历史系,便听到了这样的说法:只有年轻的物理学家、年轻的数学家、年轻的文学家,绝没有年轻的历史学家。历史学家的“黄金”时代是55岁至65岁。后来又放宽条件,说是从50岁开始。由此前推到他的“白银”时代,也要从40岁开始。这对刚刚入学的我,产生了一种矇眬的困惑:对于一个愿意研究历史的学生来说,在他的“黄铜”时代、“黑铁”时代甚至“垩铝”时代,又该做些什么呢?
话虽是这么说,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中山大学历史系很鼓励学生进行研究。我不知道这一做法始于何时,但我却因此有了一些习作发表。尔后到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做研究生,导师陈旭麓先生尤其强调写。我刚上第一个学期,在上海第六人民医院做一小手术,同学潘振平来告我,陈先生让我们每人写一篇论文,题目自己定。此时我正在看《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于是写了《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跟陈先生学习的两年,我几乎不停地写,大约写了十多万字,我也在懵懵懂懂之中进入了史学。本书中《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与英、法军兵力》、《第二次鸦片战争清军的装备与训练》两篇,即是硕士论文中的主要部分。
我由此知道有两种培养历史系学生的方法:最常见的是让学生们先经过严格的方法训练,熟悉主要或大部史料,方才动笔。这也是我现在经常训练学生的方法。另一种不常见,主张学生尽早进入研究的阶段,通过研究来学习历史,即陈先生当年带我们的方法。我自己也不知道哪一种方式更好,很可能各有利弊,但我确实是从后一条道路上成长起来的。也因为如此,我知道后一条道路的全部缺点。史学确实不是年轻人的事业,不管你用何种方法,都不可能速成,而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熟悉史料并了解学术史,且动笔越早,就越有可能悔其少作;然而,年轻时若不勤于动笔,又何来成熟?又何能思畅笔顺?很可能会长久地涩于写作。这几乎是一种悖论。
从第一篇文章《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经《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苦命天子:咸丰帝奕詝》,到本书的最初结集出版,十八年的时间,就这样无声地过去了。
我还必须说明,我在这一成长过程中得益于许多编辑。作为一名大学生、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当时投出的稿件都得到了认真的处理,竟然没有被退稿,而被各种刊物所采用。让我至今都感动的是,我在研究生时期的习作《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自行投到《历史研究》,资深编辑左步青先生给我回了一封长信,详细说明要求,提供修改意见。我因在校期间学习过于紧张而未来得及修改,毕业后来北京,他还多次询问。当我最后将修改稿交给他时,时间已过去了一年。由此而成忘年交,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他对我都多有帮助。除了左步青先生外,助我甚多甚力的编辑还有:夏良才先生、冯士钵先生、张亦工先生、阮芳纪先生、曾业英先生、许医农先生、朱金元先生、陈达凯先生……他们现已离开编辑岗位甚至已经去世;至于现今还在编辑岗位上的诸多朋友,我还不愿说出他们的名字。对于他们和他们所从事的行业,我的心中有着一份感谢,更有着多量的敬意。与二三十年前相比,我们的学术刊物、出版社增加了几十倍,但年轻人的发表机会似乎并没有相应的增加,反而经常听见他们说起各种各样的“版面费”、“补助费”。我以为,编辑部也是培养人的地方,编辑也可以成为史学青年成长的导师。
正因为如此,这次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所出的增订版,与十多年前上海三联书店版相比,增加了《鸦片战争时期的中英兵力》(原载《历史研究》1983年第5期)一文,以表示对陈旭麓先生与左步青先生的敬意与谢意,尽管其中的主要内容已被我写入《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此外,重新核对了史料,改正了错字,某些篇章设立了小标题,并为读者之便,增加了“征引文献”和“人名船名译名表”。本书其余各篇最初于1985年至1998年发表在《近代史研究》、《历史档案》、《历史研究》、《档案与史学》(上海)等刊物上;只有《公使驻京本末》一文,原投于广东某刊物,后因该刊被撤销而未能发表。由于搜集材料、论文写作与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还有一些时间差,以上这些文章大多可谓是我在“黄铜”、“黑铁”时代的作品,现在看来显然有着许多不足;但使我稍稍心安的是,此中也不尽是废铜烂铁。
由此而回想起在华东师范大学做研究生的日子,不浓不淡地全在记忆之中。从丽娃河到东川路,人生已是一周。此文史楼已非彼文史楼。坐在此处,重校当年的旧稿,心情自然殊样,就像大树看见了自己的年轮一样。
(本文为作者为其《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增订本]所写的序言,本报发表时略有修改,该书将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2-20 22:54
史学确实不是年轻人的事业,不管你用何种方法,都不可能速成,而需要用大量的时间来熟悉史料并了解学术史,且动笔越早,就越有可能悔其少作;然而,年轻时若不勤于动笔,又何来成熟?又何能思畅笔顺?很可能会长久地涩于写作。这几乎是一种悖论。
==================================
历史是一个累积的酱缸,年轻的时候多的是想法,时间一长,看的东西越来越多,想法就越来越少,到了后来往往就被前人的看法讲法淹没到酱缸里,于是渐渐的沉浸下去,再也没有想法,或者就是拿了别人的看法说法当作自己的想法,或者专门去纠缠别人的看法和说法来当作自己的想法。
作者:
半醉汉
时间:
2011-2-20 23:33
多读史书,独立思考,不信一家言。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11-2-21 00:12
2#
老木匠
杨宽先生的第一篇大作,据他自己说,是作于高中时期。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