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侠骨柔肠——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4-7 05:35     标题: 侠骨柔肠——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

侠骨柔肠——辛亥革命烈士林觉民作者:南帆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为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够?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日:‘与使吾先死也,无宁汝先吾而死。’ 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卒先汝而死乎!吾真不能忘汝也! 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回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势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尤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善抚之,使其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象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甚幸甚幸!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傍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尽。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摹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亥三月念六夜四鼓,意洞手书。   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其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林觉民《与妻书》


1
  
  许多历史著作记载了辛亥年三月份广州的那一阵密集的枪声。那时的广州是搁在中国南部的一座发烫的活火山,革命家和志士仁人穿梭往来,气氛紧张诡异。旧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五时许,总督衙门附近砰砰地响成一片,流弹嘘嘘地四处乱飞。枪声并没有持续多久,但是,大清王朝的历史已经被打出了许多窟窿。

  一个敢于惊扰大清王朝的书生当场中弹就擒。林觉民,字意洞,二十四岁,福建闽侯人。如今人们只能见到一张大约一个世纪之前的相片:林觉民眉拙眼重,表情执拗,中山装的领口系得紧紧的。他被一副镣铐锁住,当啷当啷地押进总督衙门的时候,这件中山装肯定已经多处撕裂,缠在手臂上作为记号的白毛巾也不知去向。腰上的枪伤剧痛锥心,林觉民还是心犹不甘地环视四周。终于跨入了戒备森严的大门,然而,他是一个阶下囚而不是占领者。

  时过境迁,不少人都可能表现出了不凡的历史洞见。哪怕仅仅提供三五十年的距离,历史的脉络就会蜿蜒浮现。反之,身陷历史的漩涡,种种重大的局势判断有些像轮盘赌。一种理论,几场骚乱,若干激动人心的口号,还有报纸、杂志和传单,这一切足够说明一个朝代即将土崩瓦解吗?然而,林觉民坚信不疑。他义无反顾地将自己的生命押在这个结论之上——林觉民决定用一副柔弱的肩膀拱翻一个王朝的江山。不成功,便成仁,他完全明白代价是什么。起义前三天的夜晚,林觉民与同盟会的两个会员投宿香港的滨江楼。夜黑如墨,江畔虫吟时断时续。待到同屋的两个人酣然入眠之后,林觉民独自在灯下给嗣父和妻子写诀别书。《秉父书》曰:“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搁笔仰天长叹。白发人送黑发人,心碎的是白发人;可是,自古忠孝难以两全,饱读圣贤书的嗣父分辨得出孰轻孰重。林觉民的《与妻书》写在一方手帕上:“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句话落在手帕上的时候,林觉民一定心酸难抑。孤灯摇曳,一声哽咽,两颊有泪如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又恐汝不察吾衷,谓吾忍舍汝而死,谓吾不知汝之不欲吾死也,故遂忍悲为汝言之。”《与妻书》一千三百来字,一气呵成,娟秀的小楷一笔不苟。两封信,通宵达旦,呕出了一腔的热血,内心一下子平静下来。生前身后的事俱已交割清楚,二十四岁的生命一夜之间完全成熟。
  
 《秉父书》和《与妻书》是人生的断后文字。必须承认,相对于如此坚决的姿态,总督衙门的战役显得过于短促,甚至有些潦草。林觉民与同盟会员攻入督署,不料那儿已经人去楼空。他们打翻煤油灯点起了一把火,然后纷纷转身扑向军械局。大队人马刚刚涌到东辕门,一队清军横斜里截过来。激烈的巷战立即开始,子弹噗噗地打进土墙,碎屑四溅。突然,一发尖啸的子弹如同一只蝗虫飞过,啪地钉入林觉民的腰部。林觉民当即扑倒在地,随后又扶墙挣扎起来,举枪还击。枪战持续了一阵,林觉民终于力竭不支,慢慢瘫在墙根。清军一拥而上,人头攒动之中有人飞报:抓到了一个穿中山装的美少年。

  审讯常常是大规模骚乱的结局。要么统治者审问叛逆者,要么叛逆者审问统治者。现在,主持审讯的仍然是两广总督张鸣歧。林觉民和同盟会的人马抵达的时候,张鸣歧已经越墙而去。一种说法是,张鸣歧手脚利索,望风而逃,他抛下的老父张少堂和妻妾三人瑟缩于内室的一隅,哀声苦求饶命。另一种说法是,张鸣歧事先得到了细作的密报,督署仅是一幢空房子,四面伏兵重重,同盟会中了圈套。不管怎么说,骚乱并没有改变既定的格局。

  当然,张鸣歧和林觉民共同明白,大堂上的吆喝、惊堂木、刑具以及声色俱厉的控告都已丧失了意义。身负镣铐的林觉民心怀必死之志。老父牵挂,娇妻倚门,二十四岁的人眼神清澈,步履轻盈,但是,林觉民还是坚定地往黄泉路上走去——那么多的福州乡亲已经在鬼门关那边等他了。半个月之前,林觉民潜回福州,召集一批福州的同盟会会员秘密赴粤。他们在台江码头分搭两艘夹板船抵马尾港,随后换乘轮船出闽江口,沿海岸线南下广州。总督衙门一役,殒命的福州乡亲多达二十余人。林觉民深为敬重的林文已经先走了一步。东辕门遭遇战,林文企图策反李准部下。手执号筒的林文挺身而出,用带有福州腔的国语向对方高喊“共除异族,恢复汉疆”,应声而至的是一枚刻薄的子弹。子弹正中脑门,脑浆如注,立刻毙命。冯超骧,“水师兵团围数重,身被十余创,犹左弹右枪,力战而死”;刘元栋,“吼怒猛扑,所向摧破,敌惊为军神,望而却走,鏖战方酣适弹中额遽仆,血流满面,移时而绝。”还有方声洞,也是福州闽侯人,同盟会的福建部长,曾经习医数载,坚决愿意留守日本东京同盟会:“义师起,军医必不可缺,则吾于此亦有微长,且吾愿为国捐躯久矣”,双底门枪战之中击毙清军哨官,随后孤身被围,“数枪环攻而死”。林尹民,陈更新,陈与燊,陈可钧,还有连江县籍的几个拳师,他们或者尸横疆场,或者被捕之后引颈就刃,林觉民又怎么可能独自苟活于天地之间?
 
  想用囚犯的演说打动审讯者,这无异于与虎谋皮。但是,林觉民的灼灼目光与慷慨陈词还是震撼了在座的清军水师提督李准。世界形势,清朝的朽败,孙中山先生的伟大事业,林觉民血脉贲张,嗓门嘶哑,激烈的手势将身上的镣铐震得当啷啷地响。即使是一介武夫,李准也能够明显地感受到林觉民身上逼人的英气。他挥手招来了衙役,解除镣铐,摆上座位,笔墨侍候。林觉民揉了揉僵硬的手腕,坦然地坐下,挥毫疾书,墨迹淋漓飞溅。刚刚写满一张纸,李准立即趋前取走,转身捧给张鸣歧阅读。大清王朝忽喇喇如大厦将倾,蝼蚁般的草民茫然如痴,革命者铤而走险,拳拳之心谁人能解?林觉民一时悲愤难遏,一把扯开了衣襟,挥拳将胸部擂得嘭嘭地响。一口痰涌了上来,林觉民大咳一声含在口中而不肯唾到地上。李准起身端来一个痰盂,亲自侍奉林觉民将痰吐出。

  目睹这一切,张鸣歧俯身对旁边的一个幕僚小声说:“惜哉!此人面貌如玉,肝肠如铁,心地如雪,真奇男子也。”幕僚哈腰低语:“确是国家的精华。大帅是否要成全他?”张鸣歧立即板起脸正襟危坐:“这种人留给革命党,岂不是为虎添翼?杀!”命运的枷锁并没有打开。林觉民被押回狱中,从此滴水不肯入口。数日之后,一发受命于张鸣歧的子弹迫不及待地蹦出枪膛,准确地击中了他的心脏。刑场传来的消息说,就义之际,林觉民面不改色,俯仰自如。林觉民死后葬于广州的黄花岗荒丘,一共有七十二个起义的死难者埋在这里。风和日熙,黄花纷纷扬扬,漫山遍野;阴雨绵绵,那就是七十二个鬼魂相聚的时节。坟茔之间啾啾鬼鸣,议论的仍然是国事天下事。

  五个多月之后,也就是辛亥年九月,公历一九一一年十月,武昌起义成功。辛亥革命推翻了千年帝制,民国成立。
 
2
 
  即使是结识历史人物,也是需要缘分。我长期居住在福州,几度搬家,每一处新居距离林觉民纪念馆都没有超过一公里。尽管如此,我对于这个人物从未产生兴趣。纪念馆是清代中叶的建筑,朱门,灰瓦,曲线山墙,三进院落。附近的高楼鳞次栉比,纪念馆还能在玻璃幕墙之间坚守多久?我对这一幢建筑物命运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它的主人。一个有趣的历史问题始终没有进入我的视野:一个仅仅活了二十四年的人有什么资格占有一个偌大的纪念馆?现在,历史已经被一大批骚人墨客调弄成下酒菜。他们或者钟情于帝王及其皇宫里的金枝玉叶,或者努力修补富商大贾的家谱。林觉民这种“拼命三郎”式的革命家显然太没有情趣。可是,在我四十八岁的时候,那个仅仅活了二十四年的人突然闪出了历史著作站到跟前。林觉民这个名字鬼魅般地撞开了我的意识大门,种种情节呼啸着在脑子里横冲直撞,令人神经亢奋,夜不能寐。

  生当人杰,死亦鬼雄,我终于从福州的子弟身上也看到了这种掷地有声的性格。

  福州是东海之滨的一个中型城市,两江穿城,三山鼎立,长髯飘拂的大榕树冠盖如云。这里气候温润,物产富庶,江边的码头人声如沸,鱼虾的腥味随风荡漾。市区小巷纵横,炊烟弥漫于起伏错落的瓦顶之上。历史记载证明,福州人的祖先多半来自北方的中原。魏晋时期开始,北方的中原烽火连天,一些富庶的名门望族扶老携幼仓皇南逃,其中一部分陆续落脚在这里。可以想像,这些逃跑者的后代性情温和,血液的沸点很高,不到万不得已不会破门而出。据说福州许多女人的日子很惬意。她们戴着满头的卷发器到菜市场指指点点,身后自然有一个拎菜篮的男人跟上付账。另一种更为夸张的说法是,这些男人连涮马桶、倒夜壶也得亲自动手。总之,这些男人的骨头软,胸无大志,撑不起历史的顶梁柱。我在这个城市的一条巷子里长大,打架毁墙揭瓦片无所不为,但是,这种市井无赖的形象无助于证明福州男人的高大。现在,林觉民如同一颗耀眼的流星划过这个城市的漫长历史。仰天长啸,壮怀激烈,福州也有这等顶天立地的好汉。我母亲也姓林,一样的闽侯人,我或许可以大胆地将林觉民视为母亲这个谱系的一个先辈。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相形之下,福州人似乎有些心虚。为什么他们享受不到这种美誉?肯定存在某种偏见。当年林觉民从福州召集了一批乡亲赴粤,他们多半刚烈豪爽,精通拳棒。这些人的种子仍然撒在福州的肥沃土地上。他们的后裔常常四处奔走,抡起一对拳头打遍天下不平事。不少人通过不正规的渠道踏入日本岛国,或者漂洋过海来到美国。他们隐居在东京和纽约的唐人街,只听得懂乡音而不谙日语和英语。某些时候,他们会突然出现在街头,挥拳将不可一世的日本鬼子或者美国佬打得鼻青眼肿。美国的警车冲入唐人街哇哇乱叫,回答他们的一概是福州话。据说,纽约的警察局贴出了一条广告:招募懂得福州方言的警察。当然,我不愿意人们将我的乡亲想像成一伙莽汉。我的另一些乡亲文采斐然。牺牲在东辕门的林文工诗文,音节悲壮,沉郁顿挫:“极目中原事,干戈久未安。豺狼当道路,刀俎尽衣冠。大地秦关险,秋风易水寒。《雪花歌》一曲,听罢泪漫漫。”如果不是用福州方言诵读,人们肯定会将作者想像成一个关西大汉。

  林觉民是一个风流倜傥的才子。他二十岁的时候东渡日本留学。谙熟日语之外,他还懂得英语和德语。林觉民比鲁迅小六岁,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可以从容地出入国际性舞台。我的心目中,林觉民的形象将英雄与乡亲有机地统一起来了。

3
 
  辛亥年三月份广州的那一阵密集的枪声夹在厚厚的历史著作之中,听起来遥远而模糊。然而,时隔近一个世纪,这一阵枪声奇怪地惊动了我的庸常生活。我开始在历史著作之中前前后后地查找这一阵枪声的意义。

  黄花岗烈士殉难一周年之后,孙中山先生在一篇祭文之中流露了不尽的悲怆之情:“寂寂黄花,离离宿草,出师未捷,埋恨千古。”时隔十年重提这一场起义,孙中山先生的如椽大笔体现了历史伟人的高瞻远瞩。他在《黄花岗烈士事略》序言之中写道:“……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之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大革命以成。”

  多年以来,清宫戏在电视屏幕之上长盛不衰。康熙、雍正、乾隆和慈禧太后带上他们的臣子和后宫登陆每一户人家的客厅,“万岁爷”、“娘娘”、“ 奴才谢恩”的声音不绝于耳。我常常在电视机前想起了辛亥革命。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带来的历史巨变,这些皇帝老儿肯定还要从电视屏幕的那一块玻璃背后威严地踱出来,喝令我们跪拜叩首。辛亥革命如此伟大,以至于开始介绍福州乡亲林觉民的时候,我肯定要证明他在辛亥革命之中的位置。

  令人遗憾的是,这个意图始终无法完整地实现。我似乎找不到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之间的历史阶梯,二者之间不存在递进关系。没有证据表明,广州起义曾经重创清廷的统治系统,从而为武昌的革命军创造了有利条件。林觉民们的枪声响过之后,两广总督张鸣歧还是人五人六地坐在审判席上发号施令。

  广州起义是孙中山先生在马来半岛的槟榔屿策划的。庚戌年十一月,他秘密召集南洋各地的同盟会骨干开会,决定再度在广州起事,并且指定由黄兴负责。会议之后半个月,孙中山先生即远赴欧洲、美国、加拿大筹款,他在起义失败的次日才从美国芝加哥的报纸上得到消息。总之,广州起义不像一场深谋远虑的战役镶嵌在历史之中,有时人们会觉得,这更像一件即兴式的行动艺术。

  起义的导火索必须追溯到清政府的“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清政府强行接收粤、川、湘、鄂四地的商办铁路公司,各地的保路运动沸反盈天。四川尤为激烈,成都发生血案。清政府急忙调遣湖北新军入川弹压,湖北的革命党乘虚奋勇一击,长长的锁链终于哗地解体。总之,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属于两个不同的段落。孙中山先生所说的“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云云,陈述的是舆论、声势或者气氛造成的影响——正如孙中山先生在另一封信里说的那样:“广州起义虽失败,但影响于全世界及海外华侨实非常之大。”

  但是,我时常觉得“影响”这个评语不够过瘾。林觉民应当有更大的历史贡献,他付出的代价是自己的生命。一个二十四岁的生命仅仅制造了某种“影响”,就像点一根爆竹一样?我期望能够论证,林觉民是辛亥革命之中的一个齿轮——哪怕小小的齿轮也是一部机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然而,我的虚荣心遭到本地一位业余历史学家的批评。在他看来,将历史想像成一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匀速运转的机器是十分幼稚的。历史是由无数段落草草地堆砌起来,没有人事先知道自己会被填塞在哪一个角落。古往今来,多少胸怀大志的人一事无成。如果不是历史凑巧提供一个高度,即使一个人愿意将自己的生命燃成一把火炬,照亮的可能仅仅是鼻子底下一个极其微小的旮旯。广州起义之前,孙中山还在广东策划了九次失败的起义,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九次的起义队伍之中可能藏有一些比林觉民更有才华的人,可是,他们早就湮灭无闻。广州起义再度受挫,然而,这是武昌胜利之前的最后一次失败——林觉民因此成为后来的胜利者记忆犹新的先烈。可以猜想,如果还有九十次失败的起义,林觉民恐怕也只能像落入河里的一块瓦片无声无息地沉没。这个意义上,他已经是一个幸运者。这位业余历史学家劝我,不要为“历史贡献”这些迂腐之论徒增烦恼。我们的乡亲林觉民有血有肉,有情有义,他会心高气傲,会口出狂言,会酩酊大醉,也会愁肠百结。心存革命一念,他就慷慨无私地将自己的一百多斤豁了出去。做得到这一点的人就是大英雄。至于有多少历史贡献,这笔账由别人去忙活好了。
4
 
  我曾经说过,林觉民是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现在,我又有些怀疑。林觉民的性格之中保存了不少侠气。豪气干云,一诺千金;仰天悲歌,击鼓笑骂;一剑封喉,血溅五步——这是林觉民的形象。

  现代知识分子很少有这种颐指气使的性格。鲁迅对于正人君子的虚伪深恶痛绝。他的内心存有深刻的怀疑。既怀疑他人,也怀疑自己。他很难与哪一个人成为刎颈之交,并肩地挽起手臂临风而立。“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这种孤独的确是鲁迅的精神写照。美国回来的胡适当然有些绅士风度,温和,大度,自由主义式的宽容,主张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他与陈独秀共同提倡白话文的时候流露出些许霸气,后来就是一个好好先生,闲暇时吟一些“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之类的小诗。徐志摩呢?“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这个浪漫多情的诗人骨头轻了一些。当然,还有“我是一条天狗呀!我把月来吞了,我把日来吞了,我把一切星球来吞了,我把全宇宙来吞了”——那是一个沸腾的郭沫若,尽管他的激情有余而刚烈不足。另一些打领带的教授就不必逐一细数了吧。他们或者擅长背古书,或者擅长说英文,懂些理论,有点个性,不肯盲从或者迷信,推敲过“to be or not to be”,偶尔也不可避免地有些小私心、小虚伪、小猥琐或者小怪癖,总之都算现代知识分子。但是,他们身上统统删掉了林觉民的侠气。

  所以,我倾向于将林觉民归入游侠式的知识分子形象系列。白袍书生,负一柄剑,沽一壶浊酒,行走于日暮烟尘古道,轻财任侠,急公好义,胸怀大志。他们肯定善于歌赋,荆轲当年信口就吟出了一曲千古绝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很难猜测他们的剑术如何,但是这些人无不因此而自夸。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龚自珍“一箫一剑平生意”,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一身中山装的林觉民手执步枪,腰别炸弹地闯入广州总督衙门的时候,人们联想到的多半是江湖上的大侠。

  “少年不望万户侯”,这是林觉民十三岁时在考场写下的七个大字。光绪二十五年,林觉民的嗣父命他应考童生。这个桀骜不驯的小子挥笔在试卷上写了七个字之后就扬长而去。他自号“抖飞”,又号“天外生”,显然是展翅翱翔的意象。他想去哪里?嗣父有些不安,只得安排他投考自己任教的全闽大学堂。然而,全闽大学堂是戊戌维新的产物,思想激进者大有人在。林觉民有辩才,纵议时局,演说革命,私下里传递一些《苏报》、《警世钟》、《天讨》之类的革命书刊。嗣父管不住他了,指望校方严加束缚。当时的总教习有一双慧眼:“是儿不凡,曷少宽假,以养其浩然之气。”一个晚上,中学生林觉民在一条窄窄巷子里演说,题为《挽救垂危之中国》,拍案捶胸,声泪俱下。全闽大学堂的一个学监恰好在场。事后他忧心忡忡地对他人说:“亡大清者,必此辈也!”中学生林觉民竟然在家中办了一所小型的女子学校,亲自讲授国文课程,动员姑嫂们放了小脚。尽管周围的亲人渐渐习惯了林觉民离经叛道的言行,但是,他们怎么也想像不到,五年以后的林觉民竟然敢手执步枪、腰别炸弹地闯入总督衙门。

  至少在当时,周围的亲人并未意识到林觉民身上的侠气。他在福州结交的许多同盟会员都喜欢行侠尚武。黄花岗烈士之中,林文为自己镌刻的印章是“ 进为诸葛退渊明”;林尹民擅长少林武术,素有“猛张飞”之称;陈更新能诗词,工草书,好击剑,精马术;刘元栋体格魁梧,善拳术;刘六符目光如电,曾经拜名震八闽的拳侠为师;方声洞有志于陆军,冯超骧成长于军人世家。总之,这一批知识分子不是书斋里的人物。驳康有为,斥梁启超,林觉民与这一批知识分子崇尚行动,不仅用笔,而且用枪。如今,许多历史著作提到陈独秀、胡适或者鲁迅、周作人的启蒙思想,另一些风格迥异的知识分子群落往往被忽略了。

  侠肝义胆的一个标志就是随时可以赴死。这种人往往不再儿女情长。真正的大侠只能独往独来;如果后面跟一个女人,一步三回头是要坏事的。缠缠绵绵只能消磨意志,多少英雄陷入温柔乡半途而废。英雄手中的长剑,一方面是格杀敌手,另一方面是挥断自己的情丝。儿女情长是柳永、张生、梁山伯或者贾宝玉们的故事,与行走在刀尖上的革命者离得很远。

  然而,没有想到,福州乡亲林觉民同时还是一个情种。他不仅一身侠骨,而且还有一副柔肠。
5

  现今我已经无从考证滨江楼位于香港何处,也没有这个兴趣。我愿意将滨江楼想像为一幢二层的小楼,楼上听得见隐隐的江涛和不时的虫鸣。辛亥年三月的一个夜晚,一个血气方刚的男子临窗独坐,他在同伴的鼾声里总结自己的情爱历史。

  林觉民的大丈夫形象已经得到了历史著作的公认,他的情种形象来自《与妻书》。“意映卿卿如晤”,林觉民的《与妻书》是给他的妻子陈意映做政治思想工作。他要离开自己至爱的女人赴死,他希望陈意映明白他的心意,不要怨他心狠,不要悲伤过度;即使成为一个鬼魂,他也会依依相伴,阴阳相通。天下为公,坦坦荡荡;两情相悦,寸心自知。林觉民的《与妻书》既深情款款,又凛然大义,既刚烈昂扬,又曲径通幽。一个女作家深有感触地说,读《与妻书》犹如一次精神上的做爱,一波三折,最终达到了革命与爱情的双双高潮。我丝毫不觉得这种比喻有什么亵渎的意味。相反,这说明了革命的情操动人至深。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自遇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福州的林觉民纪念馆即是林觉民出生的原址。这座大宅院坐西朝东,四面有风火墙,内分南院和北院,北院有一幢二层楼房和一座小花园,大门边即是福州著名的“万兴桶石店”。这座大宅院的主人最早可以查到的是林觉民的曾祖父。林觉民居住大宅院之内的西南隅,一厅一房,一条狭长的小天井,天井的角落种一丛腊梅。
许多人习惯于用恒久的时间证明爱情的不朽,海枯石烂,忠贞不渝。但是,真实的爱情要有一个存放的空间。如今,大宅院之中林觉民与陈意映的居室陈设如故。出双入对,同栖同宿,当年这里的一切都曾经烙上两人的体温。林觉民的记忆之中收藏了如此之多陈意映的细节:笑靥,步态,娇语,嗔怒,凝神,含羞……想不到,这里即将成为伤心之地。物是人非,情何以堪?

  “汝忆否?四五年前某夕,吾尝语曰:‘与其使吾先死也,毋宁汝先吾而死。’汝初闻言而怒,后经吾婉解,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辞相答。吾之意盖谓以汝之弱,必不能禁失吾之悲,吾先死留苦与汝,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吾担悲也。嗟夫,谁知吾率先汝而死乎?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回忆后街之屋,入门穿廊,过前后厅,又三四折有小厅,厅旁一室,为吾与汝双栖之所。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汝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又忆六七年前,吾之逃家复归也,汝泣告我‘望今后有远行,必先告妾,妾愿随君行’。吾亦既许汝矣。前十余日回家,即欲乘便以此行之事语汝,及与汝相对,又不能启口,且以汝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大宅院里住着林觉民父辈的七房族人。从曹雪芹的《红楼梦》、巴金的《家》、《春》、《秋》到曹禺的《雷雨》,人们可以在文学史上读到一批大家族的故事。那个时候,生活在大家族之中的年轻一辈压抑,无助,未老先衰。通常,他们只能像土拨鼠似的在长辈之间钻来钻去,竭力找到一个可以自由呼吸的缝隙。由于没有直抒胸臆的机会,这些年轻人往往多愁善感,神经纤细。如果套上一个不称心的婚姻,他们的下半辈子再也产生不了任何激情。大家族内部的不幸,林觉民都看见了。

  林觉民的嗣父林孝颖是林觉民的叔叔。他饱学多才,诗文名重一时。考上秀才时,福州的一位黄姓富翁托媒议亲,招为乘龙快婿。不料林孝颖根本不乐意接受这一门父兄包办的亲事。他第一天就拒绝进入洞房,并且因为心灰意冷而从此寄情于诗酒。大宅院之中,黄氏徒然顶一个妻子的名分煎熬清水般的日子,白天笑脸周旋于妯娌之间,夜里蒙头悲泣,嘤嘤之声盘旋在几进院落的墙角。为了安慰黄氏,排遣她的孤单和寂寞,林孝颖的哥哥将幼小的林觉民过继给黄氏抚养。

  随着年龄渐长,上一代人的嘤嘤悲泣始终缭绕在林觉民的耳边。他一辈子感到幸运的是娶到了陈意映。也是父母之命,也是媒妁之言,但是,老天爷却让他遇到了情投意合的陈意映:“吾妻性癖、好尚与余绝同,天真浪漫女子也!”

  但是,情种林觉民就要离开这座大宅院,远赴疆场,九死一生。嗣父一定感到林觉民神色异常,再三询问。林觉民推说日本的学校放樱花假,他约了几个日本的同学要到江浙一带游玩。生母一定也察觉到了什么,但是问不出原因。死何足惧,真正割舍不下的是陈意映,然而她茫然无知——是不是八个月的身孕转移了她的注意力?林觉民肝肠寸断,欲说还休,惟有日复一日地借酒浇愁。所以,《与妻书》之中的这几段话既是说给陈意映,也是说给自己——不说服自己怎么能走得动?

  “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第以今日事观之,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时无地不可以死?到那时使吾眼睁睁看汝死,或使汝眼睁睁看我死,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即可不死,而离散不相见,徒使两地眼成穿而骨化石,试问古今来几曾见破镜能重圆?则较死为尤苦也。将奈之何?今日吾与汝幸双健,天下人人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此吾所以敢率情就死不顾汝也。吾今死而无余憾,国事成不成,自有同志者在。依新已五岁,转眼成人,汝其盖抚之,使其肖我。汝腹中之物,吾疑其女也,女必像汝吾心甚慰。或又是男,则亦教其以父志为志,则我死后尚有二意洞在也。幸甚,幸甚!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净过日子而已。

  吾今与汝无言矣,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吾平日不信有鬼,今则又望其真有;今人又言心电感应有道,吾亦望其言是实。则吾之死,吾灵尚依依伴汝也,汝不必以无侣悲!

  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吾不是处,然语之,又恐汝日日为吾担忧,吾牺牲百死而不辞,而使汝担忧,的的非吾所忍。吾爱汝至。所以为汝谋者惟恐未及。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卒不忍独善其身。嗟夫!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汝可以模拟得之。吾今不能见汝矣,汝不能舍吾,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一恸!辛亥三月二十六夜四鼓,意洞手书。家中诸母皆通文,有不解处,望请指教,当尽吾意为幸。”

  “巾短情长,所未尽者尚有万千”,无限的牵挂和负疚,可是林觉民不得不动身了。没有一个至爱的女人,林觉民的内心一定轻松许多;可是,没有一个至爱的女人,生活还值得喷出一腔的鲜血吗?“汝幸而偶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吾幸而得汝,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长吁短叹,家国不可两全。就是在这一刻,历史无情地撕裂了这个男子。

6
  
   黄花岗烈士之中,福州乡亲有名有姓的计十九名。林文、林觉民、林尹民号称“三林”,林文为首。“独来数孤雁,到处总悠悠”,“露枯野草频嘶马,水满荒塘不见花”,写得出这种诗句的人一定是不凡之辈。可是,除了些许零散的诗篇,林文不再为历史留下什么。福州已经找不到他的故址。他的亲戚后人杳无音讯。林觉民追随孙中山先生,秘密奔走于日本、福建、香港、广州之间,最终手执步枪、腰别炸弹地杀入总督衙门,然而,现在许多人记住他的原因是《与妻书》。

  至少在网络上,革命家林觉民已经成为一个没有温度的称号,情种林觉民仍然炙手可热。我利用搜索引擎查到了虚拟空间的一次圆桌讨论,登录网络的众女士曾经深入研究“我生命中的男人”。林觉民榜上有名。当然,许多男人的名字都出现在这个圆桌讨论之中。曾国藩据说适合当父亲,因为他家教甚严;肖峰 ——金庸小说之中的人物——豪情磊落,适合当大哥;李白做一个浪漫的小弟挺好;周润发风度翩翩,是男朋友的理想人选;至于丈夫当然要找胡雪岩,因为这老儿有的是钱;如果有可能,再要一个比尔·盖茨做儿子,这娃娃脑子好使,孺子可教也,当妈的省心;也有人提出喜欢贾宝玉,原因是公子听话;另一个女士爱上了孙悟空,因为这猴儿能够七十二变,好玩。这些意见多少有些俗。只有一个识见不凡的女士发来一个长长的帖子,她提出了三个理想的男子:项羽,林觉民,关汉卿。项羽显然不仅因为他破釜沉舟的豪迈,这个敢作敢当的男人与虞姬的生死之恋永垂千古;林觉民单凭一封《与妻书》就可以征服无数的芳心;关汉卿这家伙落拓不羁,是一粒“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铜豌豆”,顽劣而又风流,叫人如何不想他。这份帖子赢得了不少掌声,尽管另一些女士表示了某种无关紧要的分歧,例如这些男人都过于霸气,如此等等。

  必须承认,这些意见视野开阔,一些妙想甚至匪夷所思。即使林觉民再有想像力恐怕也料想不到,多年以后他可以在这种场合与曾国藩、周润发或者比尔·盖茨同台竞技。抱怨播下龙种而收获跳蚤肯定有些自以为是,但是,这至少可以证明,凡人很难预料,神秘莫测的历史会给未来孕育出什么。

  大半个世纪之前,人们曾经从鲁迅的《药》读出了深刻的悲哀——革命者上了断头台,一批无知的庸众竟然在兴高采烈地当看客,甚至吮他的血。可是,历史上的大英雄什么时候躲得开寂寞和孤愤?也许,是大英雄自风流,没有必要为这种遭遇而伤感。这时,我又想到那位业余历史学家的观点:人生一世,有幸来到天地之间走一遭,能够认定什么是真理,甚至可以将自己的头颅潇洒一掷,长笑而去,这就是幸运的一生,壮烈的一生。那些蝇营狗苟的凡夫俗子并不是天生猥琐——因为他们找不到值得豁出命的事业。一辈子能够有一回惊天地,泣鬼神,如此快意,夫复何求!做了就做了,至于红尘滚滚之中的后人如何指指点点,褒贬引申,那只能随他去了。留下的历史无非是一些印刷品或者象征符号,笑骂由人,没有必要斤斤计较。
 
  可是,林觉民身后的陈意映呢?林觉民慷慨就义,功德圆满,他是不是将无尽的痛苦抛给了陈意映?这是躲不开的一问。

  网络上有一篇文章说,林觉民不负天下,但负了一人;他不知道天下人的名字,却恨不得将这人的名字记到来世。陈意映愿意追随林觉民上天入地,林觉民却深挚而残酷地替她选择了独生。铁肩担道义,无论什么时候,林觉民都是一个堂堂男子汉。但是,他挥挥手将陈意映抛在彼岸——他有这个权利吗?
  
  道理说得出千千万万,痛苦依然尖锐如故。即使霓虹灯闪烁的歌舞厅、富有磁性的嗓音或者重金属打击乐也无法覆盖这种人生难题。童安格,这个绰号“学生王子”的歌手居然幽幽地唱起了林觉民,唱起了香港滨江楼的《诀别》:

  夜冷清独饮千言万语
  难舍弃思国心情
  灯欲尽独锁千愁万绪
  烽火泪滴尽相思意
  情缘魂梦相系
  方寸心只愿天下情侣
  不再有泪如你

  是吗?“不再有泪如你”齐豫——齐秦的姐姐——用一个女人的心情回一首:《觉——遥寄林觉民》。她要问的是,刹那是不是永恒——能不能“把缱绻了一时,当作被爱了一世?”

还能说什么呢,林觉民即使知道一切如此沉重,即使满心负疚,依然生离死别,能够握在手里的仅仅是一管笔——《意映卿卿》。许乃胜一曲轻吟如诉: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今夜我的笔蘸满你的情
  然而
  我的肩却负担四万万个情
    钟情如我
  又怎能抵住此情
  万万千千
  意映卿卿
  再一次呼唤你的名
  曾经我的眼充满你的泪
  然而
  我的心已许下四万万个愿
  率性如我
  又怎能抛下此愿
  青云贯天
  梦里遥望
  低低切切
  千百年后的三月
  我也无悔
  我也无怨
 
7
  
  一个作家对我说过,她很喜欢“意映卿卿如晤”这句话。我想了想,的确,这句话具有私语性质。“意映卿卿如晤”,一个小小的、温暖的私人空间就会随着文字浮现。 陈意映,一个女人的名字,一个收信人,一个林觉民的倾诉对象。现在,她要从纸面上活起来了。那么,她能够走多远呢?

  这时,我的叙述半径急剧地收缩。陈意映可能离开她的一厅一房,出去给公婆请安;偶尔也会走出大门,“万兴桶石店”总是那么热闹;是不是还会到门前的那条街上走一走呢?这是福州著名的南后街。一直到今天,这条街上还完整地承传了古街的格局。裱字画的,裁衣服的,卖寿衣的,编藤木器具的,做鞋的,各种小店一溜排开。正月十五过元宵,这条街上的灯笼糊得最好,带轮子的羊、马、牛、鱼,关公刀,小飞机,品种繁多。当然,大多数时光,陈意映肯定是呆在她的一厅一房和狭小的天井里。儿子嗷嗷待哺,她离不开多长时间。陈意映出身书香门第,能诗文,父亲陈元凯是一个举人。所以,林觉民留在家里的几册书籍报刊已经足够她打发空闲的日子。她是不是零零星星地听到了革命、共和、光复这些概念?完全可能。但是,她抬起眼睛只能看到天井上方窄窄长长的天空。这是她的世界。历史在很远的地方运行,由丈夫林觉民以及他的一帮朋友操心。陈意映丝毫没有想到,突然有一天,历史竟然不打任何招呼就将如此沉重的担子搁在她的肩上。

  辛亥年的三月初,林觉民意外地从日本回到福州。他竟日忙于呼朋唤友,或者借酒使气,但是,陈意映从不问什么。林觉民是一个做大事的人,白天属于他自己。她已经习惯了将大日子搁在那个男人肩上,自己只管小天井里面的琐事,还有腹中八个月的胎儿。陈意映恐怕永远也不知道曾经酝酿的一个计划:林觉民本来打算让她运送炸药到广州。林觉民在福州西郊的西禅寺秘密炼制了许多炸药。他将炸药藏在一具棺材里,想找一个可靠的女子装扮成寡妇沿途护送。如果不是因为八个月的身孕举止笨拙,陈意映可能与林觉民一起赴广州,并且双双殒命。我猜想陈意映一定不会拒绝林觉民的要求。她甚至会认为,能够和林觉民死在一块,恐怕比独自活下来更好。

  不知道摧毁她平静生活的凶讯是如何传递的?我估计只能是口讯而不是电报。广州起义的日子里,林觉民的岳父陈元凯正在广州为官。得到林觉民被捕的消息,他急如星火地遣人送信。赶在官府的追杀令抵达福州之前,林家火速迁走,偌大的宅院一下子空了。

  避开了满门抄捕,陈意映与一家老小隐居于福州光禄坊一条秃巷的双层小屋。秃巷里仅一两户人家,这一幢双层小屋单门独户。陈意映惊魂甫定,巷子外面传言纷纷。一个夜晚,门缝里塞入一包东西,次日早晨发现是林觉民的两封遗书。“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阴间一鬼。”天旋地转,泪眼婆娑。最后的一丝侥幸终于崩断。更深夜静,独立寒窗,一个女人的低泣能不能传得到黄花岗?

  一个月之后,陈意映早产;五个多月之后,武昌起义;又过了一个月,福州起义,闽浙总督吞金自杀,福建革命政府宣告成立。福州的第一面十八星旗由陈意映与刘元栋夫人、冯超骧夫人起义前夕赶制出来。当然,革命的成功将归于众人共享,丧夫之痛却是由陈意映独吞。两年之后,这个女人还是被绵长不尽的思念、悲痛噬穿、蛀空,抑郁而亡,终于追随夫君林觉民而去。
 
   武昌起义成功之后的半年,孙中山先生返回广州时途经福州,特地排出时间会见黄花岗烈士家属,并且赠给陈更新夫人五百银元以示抚恤。至于陈意映是否参加,史料之中已经查不到记载。这个女人的踪迹此时已经淡出了历史著作。她只能活在林觉民这封注定要千古流芳的《与妻书》之中。

8
 
  我站在马路对面的一座天桥上,隔着车水马龙遥看那一幢建筑物:朱门,曲线山墙,曲折起伏的灰瓦曾经遮盖那么多的情节。主角早已谢幕离开,舞台和道具依然如故。民国初期,这幢建筑物旁边的巷子辟为马路,如今是福州最为繁闹的地段。这幢建筑物仿佛注定要留下来似的,它顽强地踞守在两条马路交叉的拐角,矮矮地趴在一大片高楼群落之中。人来熙往,这里始终是一个安静得有些蹊跷的角落。周围的精品屋一茬又一茬,这一幢建筑物忠心耿耿地监护历史,一成不变。

  林家仓皇撤离之后,一户谢姓的人家旋即购下了这座大宅院。谢家有女,后来出落成一个大作家,即谢冰心。冰心七十九岁时写成一篇忆旧之作《我的故乡》,文中兴致勃勃地记叙了这座大宅院: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大厅堂,前房后院,祖父书架上的《子不语》和林琴南译著,每个长方形的天井都有一口井,各个厅堂柱子上的楹联,例如“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如此等等。两个近代的著名人物一前一后出入这座大宅院,犹如天作之合。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冰心丝毫没有提及林觉民。先前读过《我的故乡》,丝毫想不到冰心说的就是林觉民的故居——仿佛是另一座大宅院似的。冰心对于这里上演的悲剧一无所知吗?对于一个如此渊博的作家,好像不太可能。这是我心里的一个小小的谜团。

  林家这一脉后来也出过一个女作家,是林觉民的堂弟林长民的女儿。她就是后来嫁到梁启超家的林徽因。林徽因出生在杭州,但是回到过福州。她的文字里也没有提到这一座大宅院,不知为什么。

  历史的沧桑,世态炎凉,有些事就不必再费神猜想了。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4-7 09:53

自辛亥革命以来,多少仁人志士视死如归,惊天地,泣鬼神,没有这种境界勿妄言革命!
作者: 雨冷香魂吊书客    时间: 2011-4-10 21:30

“冰心对于这里上演的悲剧一无所知吗?对于一个如此渊博的作家,好像不太可能。这是我心里的一个小小的谜团。”

“林徽因出生在杭州,但是回到过福州。她的文字里也没有提到这一座大宅院,不知为什么。”

介个,应该弄清楚才是啊?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4-10 23:18

“冰心对于这里上演的悲剧一无所知吗?对于一个如此渊博的作家,好像不太可能。这是我心里的一个小小的谜团。”

“林徽因出生在杭州,但是回到过福州。她的文字里也没有提到这一座大宅院,不知为什么。”

介个 ...
雨冷香魂吊书客 发表于 2011-4-10 21:30
记得冰心回忆童年的文章里是提过的。林徽因有没有写过,就没印象了。
作者: 闲云    时间: 2011-5-4 08:21

(转贴)风萧萧兮易水寒 — 黄花岗90周年祭


傅国涌

  一

  90年前的今天,1911年4月27日(也就是辛亥三月二十九日),
一个同样美丽的春天,一个和今天同样灿烂的日子,风和日丽,鲜花烂漫,在
满清专制统治下的广州,响起了一阵阵枪声、炸弹声、冲杀声,和尸体倒下的
声音,黄兴等一百多个志士,在强弱悬殊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地向总督衙门发
起进攻,史称广州起义(或黄花岗起义)。成败的结局其实早在意料之中,意
料之外的是志士们赴义时的从容与慷慨,这些人大部分是一介书生,并不是久
经沙场的战士,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勇敢、坚韧和那纷飞的血肉足以惊天地、泣
鬼神。谭人凤说:“是役也,死者七十二人,无一怯懦士。事虽未成,而其激
扬慷慨之义声、惊天动地之壮举,固已碎裂官僚之胆,震醒国民之魂。”罗家
伦把这一幕称为“壮烈的开国序幕,灿烂的碧血黄花”。主帅黄兴右手被打断
两指,足部也受了伤,他能幸免于难纯属偶然。当他从死亡线上逃出来,遇见
从香港带二百多志士连夜赶来赴难的赵声时,一切都已不可挽回了,两人相抱
痛哭,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一代雄才的赵声不到三星期悲愤
呕血而死。受伤而疲乏的黄兴,相见时也晕过去了!”

  有人不惜牺牲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也有人冒险为牺牲者找到了埋骨的
青山。没有暴露身份的同盟会员潘达微挺身而出与广仁善堂商量葬事,共有7
2具死难烈士(无论是阵亡还是被处死刑的)遗骸埋葬在广州白云山南麓的红
花岗(红花冈也从此改名黄花岗),统称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其实牺牲的人
数远不止这个数,据调查确认的至少还有14人,黄花冈烈士起码有86人,
这还不包括受牵连被杀的,据时在广州新军任管带的革命党人应德明回忆,“
三月二十九日起义失败后,清军戒备森严,下令闭城三日,搜查革命党人。凡
属没有辫子的、穿黄军衣的以及来路不明白的人,一律格杀勿论,制台衙门前n
伏尸累累,被杀的人约有二、三百人之多。所谓七十二烈士者,是有根据可查
的烈士,其余殉难的人无可稽考,约在二倍以上。”此外新军各营中以革命党
人名义被杀的人数约等于黄花冈的烈士数,“死于非命,惨不忍言”。“其处
死之法是用七寸长钉,对准头脑,一钉致命,随即用蒲包一裹,弃尸海中,惨
酷形状,令人酸鼻。”(《黄花岗起义前后杂忆》,《辛亥革命回忆录》二,
324页,325页,中华书局1962年版)这些死难者,无论是革命党人
还是被无辜牵连的,90年来,又有多少人想到过他们呢?黄兴,还是孙中山
所悲痛的都是“吾党菁华”的丧失,其他被杀者并没有进入伟人的视野。在想
起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同时也想起了这些几乎已被历
史遗忘的死难者,因为他们的生命也同样宝贵。

  黄花岗一役,赵声气死,胡汉民心灰意冷,黄兴悲痛之极决心暗杀清廷官
僚为死难同志复仇。在以后的岁月里他一再想起那些年轻的殉难者,他们的热
血多少次模糊了黄兴的双眼,他曾写下《蝶恋花.哭黄花岗诸烈士》一词和“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春云湿黄花”一联,献给死
难的同伴。事隔十年孙中山先生还悲痛不已,认为“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悲痛与惋惜之情长久地埋藏在他的心灵深处。

  英烈的音容笑貌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风尘中,但他们慷慨赴义,浩气凛然,
毫无畏惧地面对比他们强十倍、百倍、千倍的专制暴政,这一勇于赴死的精神
风貌,90年后依然震撼着我的灵魂,使我感到生命的价值所在,生命的意义
并不在于长短,有的人活着他永远死了,多少帝王将相、达官贵人都不过是一
杯粪土而已。有些人死了,却永远活着,他们长存在人类的记忆里,成为人类
不畏暴政、追求理想的精神丰碑。

  二

  90年前那个黑暗的春天,他们在广州街头或郊外的刑场上倒下,罪恶的
满清专制政府为他们年轻的生命画上了句号。他们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死去的
,他们只是为了做一个人,像人一样有尊严地活着,而不是奴隶一般佝偻在权
势的脚下,一个不愿做奴隶的时代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曙光初露,他们知
道,一个人生命的结束,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和人生意义的终结。因此谭
嗣同才那么勇敢地面对了死亡,秋瑾才那么坦然地迎接了死神。菜市口和绍兴
,乃至整个中华大地至今仍飘荡着他们不灭的英魂。为了做一个人,就是这普
普通通的理想激荡着多少青年的灵魂,使他们勇于就死,一点也不犹豫就走向
了90年前的广州,黑云压城,难道成败会在意料之外?这是知其不可为而为
之,是精卫填海、是夸父逐日,他们浩浩荡荡,写下绝命书的时刻,让我无可
抗拒地想起了那些远古的神话,那些足以传诵千秋万代的史诗般的神话。我完
全相信他们决不是想要成为神话才踏上腥风血雨的征程,他们都是些普通的人
,为的是过上更美好的普通生活,自由、幸福的生活,不仅仅自己,也是整个
民族都能摆脱奴役、压迫和不平等,为了寻求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他们义无
返顾。人人都有追求生命、幸福和自由的权利,他们刚刚朦胧地懂得。砸碎暴
政的锁链,缔造一个前所未有的共和国,就是他们牺牲的初衷。林觉民写与妻
书时,方声洞、李晚他们写绝命书时,这一切都表达得清清楚楚。

  由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广为人知的林觉民《与妻书》曾经感动过一代代
年轻的心灵。

      其他英烈志士的绝命书同样感人肺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
复返”,久违了,这样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这样真诚无悔的理想
主义!久违了,能如此打动人心的文字!他们的生命虽然早已结束,但当我们
重读那些用鲜血写下的绝命书时,他们鲜活的生命仿佛就在眼前——

  林觉民在与妻书中说:“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
自遇汝以来,常念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
几家能够?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
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
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涕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
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汝其勿悲!……”

  正因为真情毕露,豪气冲天,在慷慨赴义之前写下的这些文字才如此感人
,我始终相信世上一切能够传世的文学都是因为它包含了人类最真实的感情,
呈现了一个没有装饰的内心世界。这些文字本来就不是书斋里皓首穷经刻意创
作的,然而,却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们。生命有时候只能在死亡中找到真正
的价值,死亡也因此变得光彩夺目。一部数千年的中国史,有如此多的人在赴
义时写下如此大气磅礴而又儿女情深的绝命书,恐怕只有黄花岗起义这一次。
这些人不是为了成为英雄而死的,甚至有些人本来完全就不必赴义。

  林觉民的福建同乡方声洞曾两次东渡日本,学军、学医。1905年加入
同盟会,是同盟会的福建支部长。他和哥哥方声涛以及一姐两嫂都是同盟会员
,还亲自介绍妻子入会。当初在日本讨论赴义名单时并没有他,但在林觉民等
回国后,他经过深思熟虑,毅然告别妻子,离开日本。慷慨赴义前的一天,他
在广州写下了给父亲与侄儿的两封绝笔书,它们和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样是用生
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主义的乐章,是血性男儿的真文字!

  方声洞在禀父绝笔中说:“此为儿最后亲笔之禀”,表示这次因念祖国之
危亡,与海内外同志起义于广州,“祖国之存亡在此一举,事败则中国不免于
亡,四万万入皆死,不特儿一人;如事成则四万万人皆生,儿虽死亦乐也。只
以大人爱儿切,故临死不敢不为禀告。但望大人以国事归心,勿伤儿之死,则
幸甚矣。夫男儿在世,不能建功立业,以强祖国,使同胞享幸福,奋斗而死,
亦大乐也。且为祖国而死,亦义所应尔也。儿刻已念有六岁矣,对于家庭本有
应尽之责任,只以国家不能保,则身家亦不能保,即为身家计,亦不得不于死
中求生也。儿今日极力驱满,尽国家之责任者,亦即所以保卫身家也。他日革
命成功,我家之人,皆为中华新国民,而子孙万世亦可以长保无虞,则儿虽死
亦瞑目于地下矣。惟以此以往一切家事,均不能为大人分忧,甚为抱憾!”

  在给侄儿方和生的绝笔中又说:“此举如能成功,则吾虽死,亦瞑目于地
下。盖祖国已强,吾同胞已能享文明之幸福。如事败身死,则吾之责已尽,而
吾侄则有无穷之责任在。”殷切地期望他为国尽力,善事祖父,教导弟妹。

  广东的李晚从南洋回国,过家门而不入。在攻打两广总督衙门时饮弹身亡
,前一天他写下了《与家兄诀别书》,“此行成败不可知,任其事而怕死非丈
夫也,余明知无济,只在实行革命宗旨,决以生命为牺牲。推倒满清,建设中
华民国,事成则汉族光明,或败身殉,愿毋我念。”


  黄兴也写下了多封大义凛然的绝命书。他在给邓泽如的信说:“本日即赴
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望。……绝笔于此,不胜系
恋”。同一天他给梅培臣等人的信和上面内容一致,也说“书此以当绝笔”。
此外,他还有一封致孙中山、冯自由的绝笔书,“今夜拟入,成败既非所逆睹
,……幸各人挟有决死之志,或能补救,亦未可知”,“绝笔上言”。(这封
绝笔《黄兴集》没有收,见中华书局《孙中山藏档选编》20页)

  作为起义的组织者、领导者,黄兴当时也是抱了从容赴义之心的。所以,
起义失败后盛传他已战死(实际上他只是负了伤,幸免于难,在香港养伤),
他的朋友杨笃生还为此忧愤交加,在利物浦蹈海自杀。

  宋教仁从上海赴广州前,有人劝阻他,他回答说:“无恐。事成,为四万
万同胞造幸福;不成,则送我一颗头颅已矣!”当广州事败的消息传到上海,
《民立报》的同人都以为他也真的献出了“一颗头颅”。

  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是文弱的书生,并不是人人都象黄兴那样能够上马杀贼
,只凭着一腔热血,却表现出如此的大勇,他们大部分都是海外留学生或华侨
,却有着如此执著的理想主义情怀,能够如此无畏地面对死亡,这才是中华民
族希望之所在,是这些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最宝贵的精神资源。壮哉,黄花岗!
世纪末的中国人真应该去读一读黄花岗志士们的绝命书!读一读那些闪烁着人
性中最美好光芒的宣言书!

  三

  他们都是那样年轻,林觉民24岁,方声洞、喻培伦25岁,林文26岁
,所有已知道的烈士平均年龄只有29岁!就是作为领导者的黄兴也不过37
岁、赵声31岁。历史学家罗家伦以饱含激情的语言写下——“他们有理想,
有信仰,有热忱。我们现在重读黄兴在发难以前写下的绝笔,真是坚绝悲壮,
心雄万丈;林觉民留别他父母和爱妻的遗书,则情文并茂,一字一泪,这都是
千古不磨,光芒万丈的文学。这种热忱的情感,最蕴藏在光明纯洁的青年胸中
!”没有青年的理想,没有对生活的信念,没有追求理想的热忱,这个民族是
没有前途的。

  据罗家伦统计,在烈士名单中有9个留学生,28个海外侨胞(其中有华
侨学生、商人、工人),3个记者,2个教师,12个工人,14个农民,1
4个军人,他们来自社会各界,完全超越了某个阶级的局限,都轰轰烈烈地牺
牲在一起。由此可见,自由、幸福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并没有阶级、职业、贫
富的界限。对我们来说,他们都是人类追求美好理想的先驱,不管他们生前是
学生、工人还是教师、农民,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共同书写了一个民族的历史。
他们的英名镌刻在黄花岗纪念碑上,也镌刻在所有后来者的心中。

  如林觉民曾是福建《建言日报》主笔,1906年留学日本,精通英、德
等国语言。林文曾任东京《民报》社经理,李文甫是香港《中国日报》总理,
还有四人是新加坡《中兴日报》、《星洲晨报》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犹豫就
以拿笔的手拿起了枪、拿起了炸弹,抱着必死的决心踏上90年前的羊城三月
,勇敢地面对死亡。他们是真的猛士,是民族的精华,他们用他们的热血谱写
了一曲最动人的理想之歌。90年之后,这歌声依然感动着后来的人们。

  黄兴“因出血过多,头部时为昏眩”,勉力用左手写下了《致海外同志书
力赞林文、方声洞、喻培伦、李文甫等先烈,称未死的朱执信“奋勇争先
,迥非平日文弱之态”,受伤之后,仍“其勇有加”。由黄兴口述、胡汉民执
笔的长篇报告中,他们痛悼同伴死事的壮烈,通篇饱含着真挚的感情。称李文
甫“非常猛烈”、受伤被俘“从容谈笑以死”,在提到他和朱执信、陈与新时
,说虽以他们的“温文,而敢先当敌,无丝毫之怯懦,盖义理之勇为之也。”
“此次死者多英才”,多“仁勇俱备之同志”。

  他们的殉难使黄兴悲恸不已,终生难忘。一年后,他在南京黄花岗一周年
纪念会上说:“七十二烈士虽死,其价值亦无量矣。且烈士之死义,其主义更
有足钦者,则以纯粹的义务心,牺牲生命,而无一毫的权利思想存于胸中。其
中如林觉民先生,科学程度及其高深,当未发动之先,即寄绝命书与其夫人,
又告同人:‘吾辈此举,事必败,身必死,然吾辈死事之日,距光复期必不远
矣。’其眼光之远大,就义之从容,有如此者!又喻君培伦最富于爱国思想,
……至方声洞,以如花之年,勇于赴战,……身中数弹,犹以手枪毙多人。他
如窦鸿书、李君荣诸君,虽系工人,然皆抛弃数百元之月俸,从事于革命事业
,捐躯殉国,犹足钦佩。总之,此次死义诸烈士,皆吾党之翘楚,民国之栋梁
。”对他们“品格之高尚,行谊之磊落,爱国之血诚,殉难之慷慨”予以极高
的评价。

  那是一个鲜花盛开的春天,一个碧血横飞的春天,一个绝望的春天,一个
希望的春天,一个死亡的春天,一个再生的春天。90年前先烈们倒下的那一
幕,不仅过去,现在,还有将来都会感动着人性未泯的人们,让我们在他们曾
经流淌热血的土地上,抬起头来,仰望苍穹,他们的眼睛就是那布满夜空的星
星,遥远地注视着我们,激励着我们,教我们学会勇敢,懂得谦卑,在通往人
类自由、幸福的路上继续跋涉、前行。
作者: 爬坡王    时间: 2011-5-4 09:10

近在咫尺,确未曾进去过的故居。方声洞故居倒是寻访过,躲在一个小巷子里,无人问津,破败不堪。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