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食品安全:谁的危机? [打印本页]

作者: tangju66    时间: 2011-4-21 08:56     标题: 食品安全:谁的危机?

本帖最后由 tangju66 于 2011-4-21 08:58 编辑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让人瞠目结舌:三聚氰胺奶粉,咸鸭蛋含有致癌苏丹红,人造蜂蜜,红枣、蜂胶、鸡蛋,假葡萄酒,假阿胶,紫砂煲由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地沟油,水银蒸虫草,硫磺蒸人参,福尔马林泡海参,大头娃娃奶粉,双氧水泡鱼翅,植物油涂大米,金华火腿敌

敌畏,血旺掺甲醛,石膏制豆腐,石蜡火锅底料,还有刚爆出的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灌水银的长江刀鱼……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名单还会变得更长。我们每天会担心下一个“定时炸弹”炸响,只是不知道下一个爆炸地点。
  以前,我对中国企业造假的印象停留在抄袭、假冒品牌等,再后来蔓延到有毒玩具等领域,而最近蓦然惊觉食品领域问题之严重。一些中国企业没有沿着“微笑曲线”向价值链的高端(品牌、技术等)攀升,而是往阴沟里钻。
  食品造假与其他造假相比,危害程度更甚,因为它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今年两会时表示:“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如果说环境污染还可勉强辩解为经济发展的“副产品”,而往食品里如此蓄意添加有毒物质,则当属天理不容、令人发指的行径。
  食品安全危机愈演愈烈,不夸张地说,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正面临瓦解,只能以练就“百毒不侵”的身体来自我安慰度日。我以为,食品安全出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看不到终结食品安全危机的希望。
  为何发生如此严重的、如此不断上演的悲剧,而公众如此愤怒的声讨和谴责,仍不能阻止那些造假者的胆大妄为?
  我以为,食品安全危机的背后隐藏的,是法治危机和信仰缺失的危机。
  假定不考虑道德因素,从经济学角度看,食品造假者也有个体理性,如果违法收益大于成本,则将为之。违法成本又取决于被查处的概率和惩罚(包括罚款和刑事处罚)。应该说,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并非无法可依,规章制度也够多了,关键是执行环节出了问题。
  在执法上,有五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基层执法人员只“管”不“监”,因为“管”是权力,可以从中捞取好处,“监”是责任,容易得罪人。由于执法人员薪酬低,被造假企业收买是比较容易的事情。结果,执法人员成为了造假链条中的“分利者”。有了执法人员的保护,造假者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二是法不责众的现象。当造假成为一个行业公开的“潜规则”时,执法人员就会变得麻木或感觉无能为力,既然惩罚一个无济于事,还不如放他一马捞点好处。
  三是选择性执法,也就是说当问题暴露后,“擒贼只擒王”。这样做无疑是在纵容其他违法者,也是为何三聚氰胺不断重现江湖的原因所在。
  四是“象征性惩罚”。《食品安全法》规定赔偿上限为10倍于食品价值,而对于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之类的安全事故,10倍赔偿当然不会被疯狂逐利的商家认真看待,也与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在一个数量级别。只有当公民能够通过诉诸法律获得巨额赔偿的时候,食品安全体制才可能真正影响生产企业的所作所为。
  五是只惩罚企业、不惩罚官员。要知道,食品安全屡爆危机,负责质量检验的部门要么是严重失职,要么是与造假者勾结在一起。如果不对失职的官员严厉惩处,造假的保护伞还将长期存在。
  改善食品安全的执法效果,必须多管齐下:首先,监管部门必须要敢于揭丑,而不是以“这只是个案”来自慰。其次,对违法者决不能姑息,不能只惩处个别违法者,要避免选择性执法。再次,要给予媒体更大自由度,对造假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最后,对执法者的失职或与不法企业勾结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确保执法者不沦为“分利者”。
  执法不力,也反映了地方政府GDP至上的发展哲学。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力放在执法和完善制度环境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面。但现阶段,地方政府却热衷于经济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房地产热潮,再到招商引资,搞项目俨然成了政府的主业,却忘记了原本的使命:维护公平竞争、严惩造假和污染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食品造假的追究屡屡让位于GDP目标是不难想象的。
  能够威慑人作恶的,除了法治还有信仰。在佛教等很多宗教中,都有善恶之报的教导,使得人们心存畏惧之心,去恶扬善。
  道德来自信仰。但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使得人们彻底地实现了“唯物主义”,只注重追求财富的积累。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物质顶礼膜拜,而信仰日益淡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信仰,这在食品安全危机、贪官包养情妇等现象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食品安全与通胀一样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甚至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必须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要吓破食品造假者的胆,或靠法治的严厉惩罚,或靠信仰的精神力量。舍此并无捷径。
  遗憾的是,从瘦肉精、毒馒头等一系列危机的处理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大事化小”(把行业性现象归咎于个别企业的个案)的遮丑心态、选择性执法(擒贼只擒王)、象征性惩罚(“双汇”犯下如此劣行居然还能继续活着)、政府官员的推卸责任(缺乏足够严厉的官员问责制度、缺乏监管者的自我检讨)。
  在CCTV播出的毒馒头事件画面中,一名生产馒头的工人的原话是:“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
  问题是,对普通百姓而言,我们可以放心吃什么呢?难道都要像丁磊那样去自己养猪、自己种菜,回到田园式的生活?
  没有人希望发生,但危机还将继续上演。

作者: tangju66    时间: 2011-4-21 08:58

字体咋这么小(⊙o⊙)?
作者: 孬歪甭    时间: 2011-4-21 11:27

 中国人的“创新”能力让人瞠目结舌:三聚氰胺奶粉,咸鸭蛋含有致癌苏丹红,人造蜂蜜,红枣、蜂胶、鸡蛋,假葡萄酒,假阿胶,紫砂煲由泥土与化学物质混合而成,地沟油,水银蒸虫草,硫磺蒸人参,福尔马林泡海参,大头娃娃奶粉,双氧水泡鱼翅,植物油涂大米,金华火腿敌敌畏,血旺掺甲醛,石膏制豆腐,石蜡火锅底料,还有刚爆出的双汇“瘦肉精”、染色馒头、灌水银的长江刀鱼……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名单还会变得更长。我们每天会担心下一个“定时炸弹”炸响,只是不知道下一个爆炸地点。

  以前,我对中国企业造假的印象停留在抄袭、假冒品牌等,再后来蔓延到有毒玩具等领域,而最近蓦然惊觉食品领域问题之严重。一些中国企业没有沿着“微笑曲线”向价值链的高端(品牌、技术等)攀升,而是往阴沟里钻。

  食品造假与其他造假相比,危害程度更甚,因为它直接威胁到消费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参加今年两会时表示:“很惭愧啊,刚吃饱,就出现了食品安全的问题。”如果说环境污染还可勉强辩解为经济发展的“副产品”,而往食品里如此蓄意添加有毒物质,则当属天理不容、令人发指的行径。

  食品安全危机愈演愈烈,不夸张地说,国人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正面临瓦解,只能以练就“百毒不侵”的身体来自我安慰度日。我以为,食品安全出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看不到终结食品安全危机的希望。

  为何发生如此严重的、如此不断上演的悲剧,而公众如此愤怒的声讨和谴责,仍不能阻止那些造假者的胆大妄为?

  我以为,食品安全危机的背后隐藏的,是法治危机和信仰缺失的危机。

  假定不考虑道德因素,从经济学角度看,食品造假者也有个体理性,如果违法收益大于成本,则将为之。违法成本又取决于被查处的概率和惩罚(包括罚款和刑事处罚)。应该说,我国关于食品安全并非无法可依,规章制度也够多了,关键是执行环节出了问题。

  在执法上,有五点特别值得注意:

  一是基层执法人员只“管”不“监”,因为“管”是权力,可以从中捞取好处,“监”是责任,容易得罪人。由于执法人员薪酬低,被造假企业收买是比较容易的事情。结果,执法人员成为了造假链条中的“分利者”。有了执法人员的保护,造假者就会更加肆无忌惮。

  二是法不责众的现象。当造假成为一个行业公开的“潜规则”时,执法人员就会变得麻木或感觉无能为力,既然惩罚一个无济于事,还不如放他一马捞点好处。

  三是选择性执法,也就是说当问题暴露后,“擒贼只擒王”。这样做无疑是在纵容其他违法者,也是为何三聚氰胺不断重现江湖的原因所在。

  四是“象征性惩罚”。《食品安全法》规定赔偿上限为10倍于食品价值,而对于三鹿奶粉、双汇瘦肉精之类的安全事故,10倍赔偿当然不会被疯狂逐利的商家认真看待,也与对公众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在一个数量级别。只有当公民能够通过诉诸法律获得巨额赔偿的时候,食品安全体制才可能真正影响生产企业的所作所为。

  五是只惩罚企业、不惩罚官员。要知道,食品安全屡爆危机,负责质量检验的部门要么是严重失职,要么是与造假者勾结在一起。如果不对失职的官员严厉惩处,造假的保护伞还将长期存在。

  改善食品安全的执法效果,必须多管齐下:首先,监管部门必须要敢于揭丑,而不是以“这只是个案”来自慰。其次,对违法者决不能姑息,不能只惩处个别违法者,要避免选择性执法。再次,要给予媒体更大自由度,对造假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最后,对执法者的失职或与不法企业勾结的行为必须严厉打击,确保执法者不沦为“分利者”。

  执法不力,也反映了地方政府GDP至上的发展哲学。在市场经济中,政府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把精力放在执法和完善制度环境等公共产品的提供上面。但现阶段,地方政府却热衷于经济建设,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房地产热潮,再到招商引资,搞项目俨然成了政府的主业,却忘记了原本的使命:维护公平竞争、严惩造假和污染者。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食品造假的追究屡屡让位于GDP目标是不难想象的。

  能够威慑人作恶的,除了法治还有信仰。在佛教等很多宗教中,都有善恶之报的教导,使得人们心存畏惧之心,去恶扬善。

  道德来自信仰。但在中国,“文化大革命”的噩梦使得人们彻底地实现了“唯物主义”,只注重追求财富的积累。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人们对物质顶礼膜拜,而信仰日益淡薄,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没有了信仰,这在食品安全危机、贪官包养情妇等现象中都有充分的反映。

  食品安全与通胀一样影响到每个人的利益,甚至可能威胁到社会稳定,必须引起政府足够的重视。要吓破食品造假者的胆,或靠法治的严厉惩罚,或靠信仰的精神力量。舍此并无捷径。

  遗憾的是,从瘦肉精、毒馒头等一系列危机的处理中,我们看到的仍然是“大事化小”(把行业性现象归咎于个别企业的个案)的遮丑心态、选择性执法(擒贼只擒王)、象征性惩罚(“双汇”犯下如此劣行居然还能继续活着)、政府官员的推卸责任(缺乏足够严厉的官员问责制度、缺乏监管者的自我检讨)。

  在CCTV播出的毒馒头事件画面中,一名生产馒头的工人的原话是:“我不会吃的,打死我都不会吃,饿死我都不会吃。”

  问题是,对普通百姓而言,我们可以放心吃什么呢?难道都要像丁磊那样去自己养猪、自己种菜,回到田园式的生活?

  没有人希望发生,但危机还将继续上演。
作者: 孬歪甭    时间: 2011-4-21 11:30

中华民族到了
最缺德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
发出最后的叹息!
作者: why2282001    时间: 2011-4-21 20:40

呵呵,2012不是虚的啊。人类自相残杀。阿弥陀佛。
作者: 静女    时间: 2011-4-22 09:07

中国人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一颗胃!因为,它负责消化一切:胶面条,皮革奶,镉大米,石蜡锅,毛酱油,牛鸭血,药火腿,双氧翅,陈化粮,碘雀巢,增稠蜜,红心蛋,糖精枣,氟化茶,铝馒头,硫银耳,农药菜,瘦肉精,三鹿粉,箱子馅,甲醇酒,人造蛋,纸腐竹,地沟油,罂粟汤,塑料米,避孕鳝…

早起,穿冒牌运动服出门,买地沟油炸油条,切个苏丹红咸蛋,冲杯三聚氰氨奶,上班。中午,在食堂要一注水肉炒农药韭菜,有毒猪血和瘦肉精的双汇,来碗翻新陈米饭,泡壶香精茶叶。下班,买条避孕药鱼,尿素豆芽,膨大西红柿,开瓶甲醇酒,吃个硫磺馒头。饭后在地摊上买本盗版小说盗版光盘,晚上钻进黑心棉被,睡了..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