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大豆前车之鉴食用油行业“攘外必先安内” [打印本页]

作者: showcraft    时间: 2011-5-11 00:06     标题: 大豆前车之鉴食用油行业“攘外必先安内”

http://www.cinic.org.cn/site951/cjyj/2011-05-09/479126.shtml
大豆前车之鉴食用油行业“攘外必先安内”
发布时间:2011-05-09      
        对于本次《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征求意见稿)》加强对外资进入食用油行业的限制,有关专家认为这是基于国内大豆市场过早开放的前车之鉴。广东商学院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向记者表示,食用油、粮食等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在对外开放时理应慎重,要给国内企业留下一定的缓冲期。
        1996年,我国放开了大豆市场,大豆成为最早放开的农产品,从此便开始了与国外洋大豆的同台竞技。2001年中国全面开放大豆市场,外资企业不断涌入,跨国巨头开始染指中国大豆加工业。2004年,在遭遇国际投资基金的疯狂打压后,中国中小型大豆加工企业和本土榨油企业不堪重负,纷纷宣布破产,被外资低价兼并。1997年我国进口大豆626万吨,到2005年已增至2659万吨。2008年我国累计大豆进口总量3743.6万吨,比2007年增长21.5%。
        目前我国榨油大豆80%需要从国外进口,而国外大豆的定价权却掌握在嘉吉、美国阿丹米、邦基和法国路易达孚这四家跨国粮商手中。东方艾格农业咨询公司分析师陈丽娜认为,限制外资进入花生、棉籽、油茶籽榨油的加工市场与大豆榨油市场目前与被外资控制的现状不无关系。目前这些领域外资涉足相对较少,提早进行保护有利于给中资企业留下更多的空间。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适当对一些脆弱、承受能力较差的细分领域实行限制性进入是必须的,但限制外资进入整个食用油脂加工市场则并不利于我国粮油行业竞争力的提高。首先,外资在原材料生产、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下游产品的研发及物流配送等方面的优势都是值得我国粮油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其次,外资在食用油原料上占据优势,且在期货市场、国际粮油贸易上的影响力较强,限制其从事食用油脂加工可能会加剧我国企业的进口成本,推高原料价格继而推高终端油脂的市场价格。
        周思然还表示,在食用油供应紧张情况下,外资可能会结成联盟停工停产或压货不销,加剧紧张的市场供求关系,左右国内市场,对我国粮油安全造成威胁,因此限制外资进入粮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粮油行业的安全。她同时认为,在经济开放的环境下,一味限制外资进入并不妥当,采用科学的方式引导外资积极进入才是关键。在引进外资时,应充分考虑到外资进入对我国产生的影响,引导外资进入国内需要外来资金支持的领域,而对一些发展落后且比较脆弱的、承受能力较差的细分领域,可实行限制性进入等方式加以保护。
        中国大豆产业协会副会长刘登高则表示,即使限制外资进入,中国粮油企业的发展仍有不少障碍,具体表现为机制不活,缺乏合作,一些部门仍然在用一些计划经济的手段应对产业发展中的问题。而且,一些国有粮油企业和民营企业各自为战,无法抱团在国际大豆市场上进行联合采购并争取话语权。
        中华油脂网信息主编郭清保向记者表示,在政府限制外资进入国内市场的同时,还应加强国内油脂加工企业的合作,积极参与期货市场,理顺国内企业的关系,只有国内企业抱团,才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形成坚强防线,限制外资的渗入,争夺自己在食用油市场上的话语权。在郭清保看来,由于国际油脂原料供应的偏紧,去海外建设种植基地,控制上游原料,将成为越来越多一直在食用油领域缺失定价权的中国企业的选择和出路。

来源:国际商报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