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中国小皇帝的复仇
[打印本页]
作者:
什么都略懂一点
时间:
2011-6-10 17:15
标题:
中国小皇帝的复仇
中国被宠坏的年轻人拒绝接受传统价值观,而这个国家在目前还来得及的情况下,能让毛或孔子再次显得至关重要吗?
伟大的英国作家塞缪尔·约翰逊曾调侃说:“爱国主义是恶棍最后的托词”。然而,在当今的中国,具有法定约束力的爱国主义并没有被看作托词,而仅仅被视为执政党急于推销的一套价值观准则,以替代过时的马列毛教条。
当然了,在如今,一个政府寻求阐明其国家的价值观一点都不稀奇。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希图将“英国国民性”的含义传承到21世纪(对于英国人来说和往常一样,其结果仍然是一堆乱七八糟的拼凑物,包括宽容、自由、公平竞争和公民义务)。在法国,尼古拉斯·萨科齐投身到一场持续的关于法国人价值观,特别是该国所热衷的世俗主义的辩论中。
这种努力说明了普通英国人和法国人,对于移民,特别是穆斯林移民未能同化到国家文化中所日益感到的不安。而促使中国寻求价值观的恐惧感,纯然源自国内:在互联网聊天室中,年轻一代在疯狂的民族主义和忽视传统家庭责任的全球化物质主义之间摇摆不定。
如今“小皇帝们(他们是该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产物)”的行为令人忧虑,这让中国正在立法,希望以法律义务强迫年轻人看望和照顾他们年迈的父母。真的,这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修正议案将允许老年人打官司,以主张自己受到子女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照顾的权利。
孝道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信条,并且是儒教的核心思想。然而当今,许多年轻人不仅逃避这种责任,还坚持认为父母实际上有义务尽己所能照顾他们,即使他们已经成年。那么就难怪人们普遍将中国这一代年轻人轻蔑地称之为“啃老族”了——这一代人吮吸父母血液,也被称为“吸血族”。
那么该如何激发中国这一代年轻人的积极性呢?爱国主义就是可能之选。但是只要有迹象表明中国操纵民族主义情绪,中国的邻国就必然会绷紧神经,因此这种兜售给年轻人的爱国主义通常是媚俗之物,并没有仇外的暴戾之气。例如重庆市委书记薄,就一直在学校和公共场所推行毛主义文化复兴。人们被要求唱毛时代红歌,而且薄本人也频繁给下属发送带有红宝书语录内容的短信。这些努力产生了宗教圣事般的效果,受到大力追捧,更有甚者重庆电视台和报社将红歌视为治疗抑郁症和其他精神疾病的良方。
档首们为驯服现代化所释放出来的强大力量——道德和认同感缺失、实利主义甚嚣尘上——所采取的另一个手段就是儒学。领导层曾相信儒学的复兴是未来前进的方向,是以于一月份在天 门广场紫禁城前树立了孔圣人的纪念像。该铜像高31英尺,端坐于毛纪念堂正对面。遥想当年,毛曾将这位圣人和其所主张的传统价值观无情地妖魔化。
从一开始,这场由国家发起的儒学复兴运动在档内高层就不乏贬损者。孔子的格言强调社会秩序、家庭和谐和敬服既有政治体制,无疑深得当今档内元老(无论他们在意识形态方面有何倾向)的赞同。但是孔圣人的思想也有一些不便之处——他强调善政和失去“天命”(统治者借由天命获得了统治权的合法性)的可能性,那么当知识分子探究儒家思想全貌,而不只限于档给出的只言片语的时候,这个问题就不断地浮现出来。于是在本月初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孔子的铜像就从天门广场消失了,而公众未得到任何解释。
虽然爱国主义和儒教在档的眼中有明显的局限性,但是相对于一些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倡导的价值观体系(即普世价值)来说,它们仍然是不二之选。中国在过去的五年中,在意识形态领域其实一直在不温不火地进行着一场关于普世价值——自由、民 主和人 权——是否在今日的中国获得一席之地的讨论。
那场讨论在2008年达到高潮。那年四川地震之后,一家广州的报纸《南方周末》发表社论,对政府应对灾难的行动表示称赞,并特别称赞其“向自己的人民,向全世界兑现自己对于普世价值的承诺”。该报对普世价值的提法令档内强硬派大为恼怒,他们害怕在北京奥运会筹备期间会因此而爆发民 主抗议活动。奥运会结束以后,该档官方喉舌《人民日报》公开指责普世价值的支持者试图将中国西化为不再拥护“中国特色的社会 主 义”的国家。
因此中国还会继续在价值观寻觅之路上苦苦摸索,在这条路上充满着不确定性,而且并无先例可循。即使领导层对于前路的方向似乎还不确定,但是即将就任的国家主席习在其近来的重庆之行中,对薄的毛主义复兴运动大加称赞。寻觅之路到底终止何方非常重要,要知道中国未来最终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于整个世界都具有重大干系,因为这些价值观——不管它们包含何等内容——将有助于决定这个亚洲新霸主的行为方式。
作者:
showcraft
时间:
2011-6-11 08:19
看着像翻译的文章。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