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回忆多年前唱过的红歌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00     标题: 回忆多年前唱过的红歌

[原创]回忆多年前唱过的红歌

donne 于 2011-5-12 11:16:38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昨天发了一个关于小时候唱红歌太多而落下病的帖子,回帖还算不少,可惜翻到第四页的时候让编辑给结扎了,不知为何。
现在回忆一下我唱过的红歌,期望编辑开恩放行。
对于红歌的定义及分类没有研究过,哪些歌曲可归类为红歌,我也说不清楚。如果有学音乐史(音乐门外汉,不知大学里是否有这门专业)的同学,将此作为毕业论文的选题,感觉还是有的可写的。不过凭自己的感觉,从自己懂事起一直到改革开放,我唱过的歌曲大概都可归入红歌之列。下面回忆一下自己唱过的红歌,因事过多年,很多歌曲只记得一两句了,或许不太准确,还望同龄人加以补充指正。
我唱过的第一首红歌当属儿歌,那时虽处于懵懂时期,但大脑基本是一张白纸,各种信息一旦侵入,便会留下清晰的印记,因此歌词至今记忆犹新: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吃人,
专吃杜鲁门。
那是只知道老虎是很厉害的动物,搞不好要吃人的,所以要上山去打。至于为什么这老虎却又不吃人,而且非要吃一个叫杜鲁门的东西,就不知道是何原因了。
其实,时至今日,想必也有不少的年轻人也不知道杜鲁门是个啥东西。

刚上学时正赶上四清,那时流行的一首歌叫《谁养活谁?》。歌词的第一句是“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后面的词已经记不得了,大意就是不是地主富农养活了贫下中农,而是贫下中农养活了地主富农,目的当然就是阶级教育了。生产队里四清工作队教社员们唱,学校里自然是老师教学生唱。
在我们老家的方言里,“养活”一词是生养的意思,如“养活孩子”就是生孩子的意思。因此这歌一唱,人们就产生很大的歧义。社员们一听这歌就调侃地说“谁养活谁呀?当然是娘儿们养活汉们啦!”“娘儿们”一词在我们那里的方言里毫无贬义,泛指妇女,尤其是中年妇女。而“汉们”一词泛指成年男性,相当于东北话里的“爷们儿”。
我们小学生一唱这歌首先联想到的也是生孩子,所以每当唱到“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的时候,女生无不掩面,男生则坏笑不已。

回帖人:北极夜光
最红的歌莫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嗨,就是好,就是好呀就是好嗷,就是好……
回帖人:donne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折受个好像是75年出炉的。那是老邓出山整顿,人们纷纷回忆五十年代的繁荣。因此中央就开始批判今不如昔论,反击右倾回潮,为了配合这场运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好》就出炉了。感觉这是一首最不讲理的歌。
回帖人:donne   
四清时,还有一首最为流行的歌就是《忆苦歌》:天上布满星,月牙亮晶晶,生产队里开大会,诉苦把冤申

回帖人:donne   
说到红歌,语录歌是必须要说的。李劫夫和于会泳真是两位神奇作曲家,愣是把讲话稿里的大白话谱成了歌曲,也算是音乐史上的奇迹。流传最广的当属《下定决心》这首语录歌,歌词是“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记着那时我们村西边有一个兵营,当兵的每到吃饭前总要集合起来一起唱歌。唱得最多的就是《下定决心》。以致与村民们戏称,“看这帮当兵的,一说吃饭,马上就下定决心了。”
回帖人:donne
那时候不光毛泽东语录被谱成了歌曲,连他那最亲密的战友林副统帅的语录也谱成了歌曲,记着唱得最多的是那段关于学习《老三篇》的语录:“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读,哪一级都要学,搞好思想革命化”。还有林彪写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整篇文章都普成了歌曲。

回帖人:突出高大全
这首“林副主席语录”谱成的红歌,后来变成了知青们的“黄歌”:“包谷饭,不但群众要吃,干部也要吃,包谷饭,最容易吃,真正消化就不容易了,要把包谷饭作为细粮来吃,哪一级都要吃,吃了就要拉,搞好农业现代化,搞好农业现代化……”
突出高大全   
还有一首反苏红歌,通篇由乏味的口号构成,充满“革命杀气”和粪青的暴戾:
反帝必反修
坚决打倒苏修
反帝必反修
坚决打倒苏修
苏修老混蛋
你睁眼看一看
中国人民不好惹
滚你妈的蛋!!!!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6-13 10:09

[原创]回忆多年前唱过的红歌

那时候不光毛泽东语录被谱成了歌曲,连他那最亲密的战友林副统帅的语录也谱成了歌曲,记着唱得最多的是那段关于学习《老三篇》的语录:“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读,哪一级都要学,搞好思想革命化”。还有林彪写的《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整篇文章都普成了歌曲。

现 ...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6-13 10:00
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哪一级都要学~~,学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搞好思想革命化。”
大家回忆回忆,是不是这样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10

老三篇最容易读,真正做到就不容易了。要把老三篇,作为座右铭来学,哪一级都要学~~,学了就要用,搞好思想革命化,搞好思想革命化。”
大家回忆回忆,是不是这样的?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6-13 10:09
老邱记得对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14

刚上学时正赶上四清,那时流行的一首歌叫《谁养活谁?》。歌词的第一句是“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

——————————

这个歌的沪语版可以拿来做沪语教材的,不过歌词开头好像是这样的

大家看一看呀大家想一想呀,地主(忒子)农民啥人养活(子)啥人呀!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11-6-13 10:20

刚上学时正赶上四清,那时流行的一首歌叫《谁养活谁?》。歌词的第一句是“谁养活谁呀,大家来看一看”

——————————

这个歌的沪语版可以拿来做沪语教材的,不过歌词开头好像是这样的

大家看一看呀大家想一想呀,地主(忒子)农民啥人养活(子)啥人呀!
老木匠 发表于 2011-6-13 10:14
大家看一看呀大家想一想呀,地主(忒子)农民(到底)啥人养活(子)啥人呀!
后面好像是:没有我伲来劳动,地主哪能吃白米,半夜困,五更起,出(?)水夯地都要靠我伲啊。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6-13 10:22

我记得两句不知是不是这首里的:地主佛劳动啊~啊·~啊,顿顿吃白米啊~啊。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28

木匠单位里前一阵子要唱红歌,还比赛,没有人报名,只好强行规定45岁以下党员全部参加

有时走过他们的排练场,唱的是“让我们荡起双桨”。

据说这次红歌凡是冲冲杀杀的红歌都不许唱,连国际歌也不唱的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6-13 10:30

语录歌可以唱吗?
作者: 就这样风雨兼程    时间: 2011-6-13 10:32

三个大老爷们太可爱了,一个劲在那儿回忆到底谁养活了谁。要不你们三个聚一下,放开嗓子唱一曲顺便吃顿忆苦饭?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40

语录歌可以唱吗?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6-13 10:30
当然不许上台的

据说让我们荡起双桨是指定歌

现在语录歌不全了,卡拉OK里只有钱柜有几首:下定决心,我们共产党人,被退休的老人们翻来覆去唱得都一片糊涂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11-6-13 10:44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好》乐谱抄袭《我为祖国献石油》。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11-6-13 10:47

给太祖语录谱曲的李劼夫后来怎么样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53

就和你作对4    | 2011/6/13 11:01:08 猫眼看人   第 139 楼

袁世凯对段祺瑞有知遇与培育之恩,但袁同样知道段这人“大事不糊涂”,在称帝一事上,段祺瑞果然坚持反对。当袁世凯主意已决时,段祺瑞开始闭门不出。段祺瑞曾对自己的心腹谈起为何反对袁称帝,他说:“我不能服侍了老子又服侍儿子”。

对段祺瑞反对袁称帝的这个理由,我感同身受。我之所以反对唱红,也是这么想的:我不能歌颂了老子,又来歌颂他们的儿子。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56

12# 猪头猪智慧

http://baike.baidu.com/view/106483.htm
作者: 阿吕    时间: 2011-6-13 10:56

对段祺瑞反对袁称帝的这个理由,我感同身受。我之所以反对唱红,也是这么想的:我不能歌颂了老子,又来歌颂他们的儿子。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10:57

个人轶事
简述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劫夫创作的歌曲传唱甚广,如《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沁园春·雪》等。然而,自1972年初起,突然听不到这些歌曲了。这是什么缘故?
   李劫夫

流传的消息是:与林彪有关。 劫夫是一个非常勤奋的音乐创作家。从他在抗日根据地开始创作歌曲时起,一生中,他竟写就两千多首歌,如《我们走在大路上》、《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唱二小放牛郎》等。“文革”中,他的创作更是进入一个特别的时代,李劫夫为毛泽东公开发表的所有诗词,都谱了曲,写下了大量的所谓“语录歌”,并被广为传唱。

  然而,自1972年初起,在其后长达十年的时间里,不论是广播电台中,还是电视里,却突然听不到这位红色音乐家所作的那些歌曲了,只因李劫夫“与林彪的事有关”而“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1976年12月17日,李劫夫因心脏病发作猝逝,终年63岁。
与黄永胜往来  李劫夫有“红色音乐家”之称。他1937年5月奔赴延安,1938年入党。到“文革”前,劫夫担任了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文革”一开始,劫夫就很害怕。因为他是个音乐天才,在音乐
   李劫夫作品

方面无师自通,但在其他方面则常显幼稚。尤其是他不懂政治,不知道政治游戏中的潜规则。李劫夫受到红卫兵的批斗、抄家。然而幸运的是,他受到“中央文革”的力保。因为他们认为,劫夫所作的歌曲是符合革命文艺路线的。那时,李劫夫大多数时间留在了北京。除为《毛主席语录》谱曲外,他还加强了与黄永胜一家的往来,这是导致劫夫陷入万劫不复的人生黑洞的开端。劫夫1943年就与黄永胜认识。上世纪60年代初,李劫夫将黄永胜年仅12岁的三儿子黄春跃招到沈阳音乐学院学音乐,并让他住到自己家中。后来,黄永胜的妻子项辉方还让黄春跃做了劫夫的干儿子。
为林豆豆做媒  “文革”一开始,劫夫其实就很害怕。因为他不懂政治,不知道政治游戏中的潜规则。对政治运动,他常常害怕会整到自己头上来。但身为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像成千上万的领导干部一样,没有逃脱被批斗、抄家的厄运,但后来他被“中央文革”力保留在北京。李劫夫1967年
   李劫夫作品

在北京期间,常住黄永胜(1943年李劫夫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下属的文艺机构“冲锋剧社”的副社长,当时三分区司令员是黄永胜,两人是上下级关系。———编者注)家里。后来两家人在往来中变得非常亲密,劫夫的夫人张洛与黄永胜夫人项辉芳更是以姐妹相称。1968年初的一天,项辉芳告知张洛,叶群委托她帮林豆豆找一个非干部子弟做对象。因此,她问张洛能否在文艺界找找。后来张洛还真在文联给找了一个小伙子,经带给项辉芳与叶群先后“目测”合格后,叶群便让项、张带给林彪看。于是,叶群便安排了一个由林彪接见革命音乐家李劫夫的政治活动,让那小伙子冒充劫夫的随行人员。这是劫夫惟一的一次受到林彪接见。回家后,夫妇两人连忙给林彪写了一封感谢信,表示要“永远忠于毛主席,永远忠于林副主席”等等。这封信,日后便以向林彪表忠心的“效忠信”名目,成为劫夫的一桩罪行。
“紧跟林主席向前进”  除此以外,劫夫还有两个“投靠林彪集团”的问题。 其一,1970年的一天,张洛在李作鹏家里,偶然看到了林彪写的那首《重上井冈山》,便将它抄下,回沈阳时带给了劫夫。为毛泽东诗词谱曲谱上瘾了的作曲家,情不自禁地为林彪这首《重上井冈山》谱了曲。黄永胜与吴法宪、叶群后来听到这首歌时,都很满意。其二,1971年9月下旬的一天,劫夫从偷听到的蒙古电台中得知,中国有一架飞机飞到蒙古时坠毁了,飞机上有许多文件,是中国内部出了事,毛泽东病危了。到“十一”国庆那天,劫夫又看到北京没有举行庆祝活动,便胡猜可能是毛泽东病重,已由林彪战胜了江青集团而接了班。于是,他想提前创作一首庆祝林彪接班的歌,因而在一张纸上写出了《紧跟林主席向前进》的歌曲题目,后被张洛看见了,让他赶快别写了,这张写了歌题的纸也给烧了。此事后来被张洛在“学习班”说了出来,成为他们长期受审并在政治上永无翻身之日的关键。
“学习班”里受折磨  劫夫两口子是1971年10月20日从锦州押到沈阳,尔后,被关进了地处沈阳
   李劫夫

的“学习班”进行审查。凡经历过“文革”中那种所谓“学习班”的人,都能明白“学习班”的厉害,“学习班”虽然不是正式监狱,但其精神摧残力度,却大大强过正式监狱。据张洛后来回忆说:她被关进“学习班”后,1972年春节左右的一天晚上,吃过饭后,她突然觉得脑袋里轰的一下,随后,她便感到自己的头盖骨变得像木头一样了。她便问“学习班”的人,是不是给她吃了什么药?自那以后,她就控制不住了,什么都讲。因此,劫夫两口子之间的一些话,也被掏了出来。
平反  1976年12月17日,因心脏病发作,李劫夫猝逝于“学习班”中。1979年,辽宁省纪委于11月20日作出决定:“李劫夫积极投靠林彪反革命阴谋集团,问题性质是严重的,但考虑其全部历史与全部工作,定为严重政治错误,并因其已死,对其处分不再提起。”这是官方对李劫夫问题的正式结论。1981年7月,时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的吕骥为他说话:“劫夫同志写的那些好歌可以唱,今后应该继续唱。他生前的后期有过错误,但他写了不少好歌,有的可以说是我们音乐创作中的珍品。”从此,《我们走在大路上》等歌曲也得到了“平反”。 1994年4月1日,辽宁及全国文艺界等方面人士,在沈阳回龙公墓,为他举行了一个有数百人自发参加的骨灰安放仪式。4月3日,《人民日报》刊发新华社记者为此采写的文章《深深的怀念》,给了他很高的评价:“人民送英灵,英灵垂千古!劫夫终于安息在‘回龙岗’了。”

  1981年后,被封禁十年的李劫夫的歌,又可以唱了。
作者: 孬歪甭    时间: 2011-6-13 11:17

胡哥说:不折腾~~~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11-6-13 11:32

谢谢老木匠。
作者: 老程    时间: 2011-6-13 16:37

给太祖语录谱曲的李劼夫后来怎么样了?
猪头猪智慧 发表于 2011-6-13 10:47
他还给林副主席语录谱了曲,林彪一倒他就靠边儿了,文革结束又受了一段时间审查,最后不了了之。他有两个女儿都在中央歌剧院,我在那儿帮腔跑龙套时和他小女儿较谈得来。
作者: 菜农    时间: 2011-6-13 20:42

乌没我呢来劳动,天上不会落白米,半夜困,五更起,车水夲地全要我呢呀啊——

我记得这段快节奏的。
作者: 菜农    时间: 2011-6-13 20:46

真要比红歌,老子还不会比反党集团走资派薄一波的狗仔子差多少,娘的,要搞文革,索性搞够透。
作者: 穆里哀    时间: 2011-6-13 21:37

我记得两句不知是不是这首里的:地主佛劳动啊~啊·~啊,顿顿吃白米啊~啊。
邱晓云 发表于 2011-6-13 10:22
我记得有这样两句:地主勿劳动啊~~啊,住了高楼洋房里啊~~啊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11-6-13 22:00

重庆红歌会为何在京受冷遇?

丁咚 文

近日,重庆市“红歌会”高调出现在京城舞台上,连续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部队、北

京朝阳剧场、北京民族文化宫以及清华大学举行专场演出五场,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亲

自参加了其中的三场。接下来,“红歌会”还将继续在全国政协礼堂和中央党校演出。

按照中国的官场伦理,重庆市如此隆重其事地将自己精心制作的节目拿到京城亮相,而

且由薄熙来这样资深并带有深红色背景的政治人物亲自坐镇,无论如何都会有现任政治

局委员以上的高级官员给个面子,出来捧捧场。在公众的心目中,很久以来,重庆方面

就大力宣扬红歌会如何受民众欢迎,也受到高层的重视和支持,如今,这么好的节目到

京城了,似乎人人都应幸有与焉。

然而情况大为出人意料,如果用凄凉来描述它的遭遇,显得过甚其辞的话,那么至少可

以称得上受到冷遇。在薄熙来亲自出场的多个场合,均只有他一个重量级政治人物形单

影只,陪衬的只是他手下的如许官员,因此颇为引人注目,以致鹤立鸡群,但同时也映

衬出他的单调落寞。京城高官多如过江之鲫,却没有像样的高官愿意躬逢其盛,对于这

场官方色彩深重的进京演出来说,无疑是十分难堪的事。以薄熙来这等具有令人骄傲的

政治资本的人物,能够撑持下来,而且笑靥如花,确实不容易。

反过来也印证了其境遇之糟糕。原来这么长时间以来,重庆官方所鼓吹的红歌会的华丽

景象,不过是一个虚构的幻景。

这是个意味深长的信号!

而其之所以如此,大概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红歌会浓厚的政治色彩,特别是“极左”倾向,受到国内外的广泛质疑,对十分

注重公众形象的高官来说,避之唯恐不及,是理所当然的,就是那些曾经表态肯定它的

,在听到公众的反应之后,恐怕只能慎之又慎,否则其一世令名将毁之一旦,并给他的

仕途蒙上阴影。

其次,红歌会所宣扬的理念,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高官参与其事,实质上也表明了其

对这种理念的认同。中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强化“色彩”,红色拯救不了中国,只能引起

历史的倒退,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重庆市捡起这个烂西瓜,想雕出一朵花来,

无疑是异想天开。而它力图以展示虚假繁荣景象,遮蔽现实的不如人意,更是虚妄的想

象,对中国的进步和发展进程纯属误导。

重庆市高官反驳说,批评者都是形而上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过来说,鼓吹精神也是

生产力,落入了唯心主义的窠臼?
作者: 李大兴    时间: 2011-6-13 22:26

少年时被认为记忆力超群的标记之一就是能够唱全本《战地新歌》。
作者: 孬歪甭    时间: 2011-6-14 06:37

少年时被认为记忆力超群的标记之一就是能够唱全本《战地新歌》。
李大兴 发表于 2011-6-13 22:26
my oh my
http://shiq8.blog.163.com/blog/static/1102933632010612114657752/
.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