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路人漠视被撞女童,这也是人性? [打印本页]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0-20 07:40     标题: 路人漠视被撞女童,这也是人性?

本帖最后由 zoufeng_1234 于 2011-10-20 07:45 编辑

作者 科学家种太阳

2011年10月13日下午,广东佛山某五金城内,一名2岁女童小悦悦先后被2辆汽车碾过,其间先后有18个人路过,竟无一人伸手援助,直到一位捡垃圾的阿姨呼救。

看到这则令人发指的新闻,人们不禁感到愤怒:如果说那2个司机没有人性,难道18位路人也都这么没有人性吗?社会道德已经沦丧到这种程度了吗?

对于这种事情,人们确实有理由感到愤怒。实际上,在遇到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时,人们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愤怒。根据心理动力学理论,这种愤怒一般是由于对某一情景不理解而产生认知失调所导致的。不过,相比于单纯的愤怒和谴责,如果我们能渐渐平静下来,尝试着去理解可能导致这一情景的原因,或许更能避免此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下面,就让我们暂时把目光从血肉模糊的照片中移开,把情绪从拷问良知的煎熬中平复下来,从心理学角度为这种悲剧的发生提供另一种可能的解释。

必须强调的是,我从未想过要为谁辩护,也从未想过站在某个道德高度去做批判。不论是科研工作者,还是科普人士,我们要做的永远都是保持客观中立,而后陈述事实及其可能的成因。让更多的人知道必要的信息(而不是灌输结论),并且让所有人都自己去做判断(而不是引导舆论),而且尊重所有人的声音(而不是打击异己),才是真正的科学态度。

责任分散:三个和尚没水喝

其实此类“冷漠路人”的事件并非第一次发生。早在1964年,美国就曾经发生过一起轰动一时的案件,《纽约时报》报道:在纽约某小区,一个男人在半个小时内反复袭击一名女性,有多达38人听到了受害人的呼救,但无一报警。后来发现报道失实,其实是有围观者报警了的。但是由于该案件情节恶劣、影响重大,且最初报道并不准确,此事在美国舆论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甚至引起全世界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使一个概念从此深入人心——“责任分散(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即由于有他人在场,导致个体在面对紧急情境时所需承担的责任相应减少。换句话说,当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在某种程度上抱着“即使我不管,也会有其他人管”的念头时,就会出现这样的悲剧。

中国古训中早有关于“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寓言,说明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人多力量大”。可能有人会觉得所谓“责任分散”,只不过是一时一地的特殊情况罢了,然而残酷的事实表明,在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下都会出现这种让人感到痛苦和惋惜的情况。

从众效应:不确定时的选择

可能会有人有这样的猜测:是不是路人越多,遇到一个有良知而又有行动力的“活雷锋”的概率就越大?从社会心理学的经典研究结果来看,我们只能遗憾地表示无法得出这样的结论。

甚至恰恰相反,有时可能会出现人越多越没有人肯帮忙的情况。除了由于人数增加带来的责任进一步分散之外,在不确定性情境下的从众行为也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悲剧出现的可能性。

心理学家约翰•达利(John Darley )和比博•拉坦(Bibb Latane)曾经做过以下经典实验:被试在一个休息室里等待实验正式开始,突然房间里某处开始冒出浓烟,似乎有着火的迹象。如果此时只有被试一人,几乎所有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前去呼救;而如果此时被试是和其他几名伪装成实验参与者的实验助手在一起,若那些人不动,被试也很少会立刻做出反应。

另一个实验中,当被试以为自己在和一个人打电话时,如果对方癫痫发作,被试会立刻报告。但如果被试以为自己同时和几个人在打电话,当有人癫痫发作了,他就不会立刻采取措施。

在这种搞不清状况的时候,身边他人的行为是我们最好的参照物。因此大家互相都在等待那个可能会站出来的“其他人”,导致最后大家彼此参照,反而没有一个人会站出来。上万年的进化史,使得任何群居动物都具有了这种参照身边同类来做决策的本能,人类也不例外。

匿名效应:都市人的面具但这同样无法解释此次事件中路人的表现。他们并不是站在人群中观望,而是一个个地冷漠地从受害小女孩身边走过。难道这也是责任分散或者从众效应吗?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津巴多(Philip Zimbardo)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景研究。他们把一辆外形同样抢眼的敞篷包车拉下敞篷、取下车牌分别放到繁华的纽约和西海岸城市帕洛阿尔托(Palo Alto)。
结果发现,在纽约这个繁华都市来来往往的行人就像展开了一场拆车大赛,纷纷停下来卸走车上之前的东西,甚至有的全家总动员,爸爸拆电瓶,妈妈清车厢,孩子负责后备箱。而在帕洛阿尔托这个人口稀疏的地区,实验人员的摄像头整整监视了一个星期都没有人“下手”,有一天下雨,还有人将车盖关上了。最后当津巴多不得不把车开回去时,竟然热心人报警说有人偷车。于是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经济发达程度和道德发展水平真的是成反比么?

研究者认为,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并非是纽约的居民比帕洛阿尔托人更冷漠,而是其在长期生活情境下形成的固定行为模式。虽然当时的路人数量相当,但事实上,对于纽约这样人口密度大的城市来说,其中的居民已经习惯了长期处于“责任”高度“分散”和匿名的情景中,形成了特有的行为习惯。即使在围观人群不多时,也会由于其长期身处的社会大环境,而更容易萌生“我不做也会有其他人做”的心态。
推人及己:怎样避免悲剧再次发生?

理解路人为何冷漠,并非几个心理学研究就可以解释的。在不了解案情的情况下,这些不同背景的研究更不足以替他们的行为做辩护。但是,如果相信路人冷漠的背后并非因为他们冷酷无情,而是责任分散、匿名和从众导致的旁观者效应,就能在以后出现类似情况时采取相应措施增加施救的可能性。

所以,当你遇到危险时,如果希望尽快得到周围人帮助,可以遵循以下建议:

1 当自己需要帮助时,一定要让周围人明白情况。不明确地指出自己遇到了困难,路人很难判断到底是小两口斗嘴还是遇到坏人,是受伤了还是本来就腿脚不好,是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还是迷路的老人。

2 明确责任,让人产生责无旁贷的感觉。明确责任时首选穿制服的,比如警察、解放军,因为他们的制服会产生身份上的约束,赋予他们更多的责任。还可以考虑和自己相似的人,他们更容易产生同情心。即使这样的人都没有,喊“大哥,抓小偷啊!”也比只喊“抓小偷啊!”更好,同时注视着对方的眼睛进行目光交流,或者触碰对方身体请求帮助,更容易让对方无法回避本应承担的责任,出手相助。

3 作为生活在拥挤的都市中的路人,不要总是用别人作为自己的参照物,无论是衡量现在的行为、态度,还是经济地位和生活水平。多一份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感,不要继续做一个生活的看客。
作者: 老西安    时间: 2011-10-20 08:31

无论如何,从一个血肉模糊的小丫头身边走过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这个时候哪怕承担误解和委屈也得先实施救助,哪怕事后再发牢骚,再澄清事实。有些人借口没有看见,难道耳朵也他娘的聋了吗?看见的人就没有一个喊出声的吗?
作者: 老西安    时间: 2011-10-20 09:01

不知道联合国的那一票算不算见死不救?说落井下石可能也没错吧?
作者: 竹南    时间: 2011-10-20 09:01

漠视 一词是含有价值判断的,所以标题本身就已经完成审判了。
作者: WIND    时间: 2011-10-20 09:26

主贴作者神经错乱。谁有资格担当道德的审判者?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10-20 09:31

凭什么说第二个司机没人性?他是肯定没有看到。我认为他的责任比那对父母小得多。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1-10-20 09:46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1-10-20 09:50 编辑

大家都说18个路人,我也觉得奇怪,你们都数过了,真有18个人路过?我看到的视频怎么数也只有9个人路过。
流传的视频被剪接过,时间短了,光线做了加强,现场是在一个大棚内,时间是五点半,外面下着雨,大货车司机打着灯也没看到倒在地下的小孩,路人能看清?要说明路人见死不救,应该保留尽可能多的路人经过的画面,为什么要删掉路过的另外那九人?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11-10-20 11:41

主贴作者神经错乱。谁有资格担当道德的审判者?
WIND 发表于 2011-10-20 09:26
风兄,你自己有些错乱吧,主贴没有作道德审判,而是恰恰相反,在做科学的分析。
作者: 竹南    时间: 2011-10-20 11:53

风兄,你自己有些错乱吧,主贴没有作道德审判,而是恰恰相反,在做科学的分析。
zoufeng_1234 发表于 2011-10-20 11:41
主帖绝对是在做道德审判,作者丝毫没有质疑路过的人到底是“没有看到”还是“视而不见”,而是对所有路过的人直接扣上“冷漠”的帽子,全文一直在围绕 冷漠 做文章。
作者: WIND    时间: 2011-10-20 12:55

说真的,主贴我是看不太懂的。我试着来说一下:
第一,对他人的灾难视而不见,这确实是不太正常的。但是,这是否要跨进法律的领域,对视而不见者进行惩罚?我看到本坛有好几位已经跨过去了,包括老爷叔。我认为这是比视而不见更糟糕的。
第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这种强烈的反差?如果一个美国人或一个澳洲人,遇到这种情况通常的反应是施以援手,而中国人普遍的是漠然处之。我拜托在国外的网友问问自己,他们会不会有国内这诸多的顾虑。“宁肯放过十个有罪的人,也不冤枉一个好人”,国内是宁肯冤枉十个好人。在美国,在澳洲,如果一个被救者说施救者是肇事者,那么施救者只要走向法庭就行了,指控方需要提供证据证明,尤其是在所谓的大庭广众之下,对施救者有利的证据非常容易获得。这样反咬一口的事情很难得逞,几乎也就没人会这样了。在中国不一样,一旦赖上,你需要赔进你的时间和金钱,你的生活会被打乱。
第三,无论人们怎样麻木,我都相信这糟糕的社会制度无法抹除人性中善的一面,只是暂时沉睡或者出于经验避开而已。
作者: ironland    时间: 2011-10-20 14:24

这篇在果壳上也看到了。
我不觉得作者有在评判,只是撇开地域因素,提出一些心理学概念而已。

责任分散维基条目http://zh.wikipedia.org/zh/%E8%B4%A3%E4%BB%BB%E5%88%86%E6%95%A3

旁观者效应维基条目
http://en.wikipedia.org/wiki/Bys ... 6.82.A6.E6.82.A6.29

人性并不总是褒义词,也有黑色、灰色的部分。


附一些作者在果壳和其他人的讨论

布熊小人人:
对你的分析我不能完全赞同。昨天和一位朋友讨论过。我们觉得这个主要不是责任分散的问题,从视屏里可以看出大部分的路人是独自经过这里的,理论上来说只有你一个人的话就没有太大的责任分散问题了。我觉得主要还是个conformity的问题。 集体主义社会的人比较容易和社会同步,比较不可能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现在我们的社会的主流思想是遇到这种事少管微妙,这也给大众设了一个标准。

关于美国Kitty Genovese的案子,其实几乎所有的所谓目击者都没有目击到任何事情,他们只是听到一些争吵。由于被害人没有大声明确的呼救。大家以为是夫妻吵架。其中还有一位居民喊了一声‘不要吵了’,暂时把行凶人吓走了。
我觉得这个案子其实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些路人是否真的发现这个是个受伤的小孩?从视屏上看,周围环境很暗,他们走的很匆忙。如果发现了,总是应该有一些惊讶的表现。其中有一个大人带小孩的走过,小孩往伤者这里看了一下,并没有停下来,或和大人说,或被吓哭。 就算是那个捡垃圾的婆婆也是在放好了第一个垃圾袋以后,四处环顾才发现这个小孩。
我也不是为他们推脱,只是我觉得这个太不符合逻辑,看到这么血腥的一幕,不可能18个人都想没事人一样停都不停。希望警察或媒体能够采访一下这些路人,搞清楚当时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科学家种太阳:
你的问题在“匿名效应:都市人的面具”这一段中有所论述~即“旁边观效应”或“责任分散”并不一定需要有真实的他人在场才会出现,作为一行为模式,它同样容易受到个人之前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即使身边没有出现他人,但如果个体抱有“反正会有其他人来管”这样的心态的话,有没有其他人其实可能影响不会特别大~
当然这全部都是纯理论的探讨,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从这个案子来看,最后的结论仍然取决于具体的取证和调查。LS有位同学“何以袖手”针对视频的内容作出了一些可能合理的猜测(比如雨天可见度低,小孩躺在地上可能是在玩耍,或者只是摔倒并没有被碾压等等),也都只是猜测~
其实这个新闻只是一个引子,文章的本意在于希望能够说出一些可能某些人不太了解的东西,便于大家更公正地去讨论这件事。而更重要的,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也说到了,希望我们每个人在遇到这样的情况时,都能够更好的自救~


---------------------------------------------------------------------------

某骑的回应:
这件事放在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里,按照楼主的分析一点问题没有,但是放在一个扶人都要担心被讹诈,然后被依法判罚的畸形社会里,我想说楼主真的想多了

科学家种太阳:
其实我也有这样的担心,但是怎么说呢,如果按照“自我实现的预言”来看,大家都这么想的话,天朝真的会变成一个恶心的地方(虽然现在也并不是一点儿都不恶心)
如果眼前总是黑暗,不妨抬头看看阳光,哪怕阳光不太好找~这样的思维方式可能更有助于我们的个人幸福感,同时也会对整个社会氛围有那么一点积极作用:)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