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胡佛研究所】汉密尔顿会如何处理美国国债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showcraft    时间: 2012-9-3 16:57     标题: 【胡佛研究所】汉密尔顿会如何处理美国国债问题?

http://select.yeeyan.org/view/189333/210044【胡佛研究所】汉密尔顿会如何处理美国国债问题?2011-08-06 13:24:015834浏览 | 3评论   

美国开国元勋的金融智慧对解决今日的债务危机仍有借鉴意义,通过翻译这篇文章,我也重新认识了汉密尔顿,重新唤起了对于政治的热情。
st1\:*{behavior:url(#ieooui) }




美国开国元勋的金融智慧对解决今日的债务危机仍有借鉴意义

      

我们很容易忘记,1787年召开制宪会议的主要理由是为解决一场金融危机——一场甚至比我们今天的危机还要严重的金融危机。

美国独立战争胜利之后,美国政府债台高筑,濒于破产。当时我们欠欧洲债主(主要为为法国政府和荷兰银行家)1170万美元——这在当时可是真金白银,欠美国债主4040万美元,另外在战争期间举借了2500万美元国家债务。单纯利息一项就超过当时美国政府年度预算的7倍以上。




这种情况会引发国家灾难。美国宪法的创立主要就是为了给这个年轻国家的财政困境提供制度性解决方案,而其他单一目标要相对次之。

1787
年的核心问题是,根据邦联条例(Articlesof Confederation)美国政府有借款权,但没有征税权。这是一种恼人的组合条款,联邦税收因而每况愈下,美国政府终于没钱了。
***

1772
年,当真正的奇才亚历山大汉密尔顿从西印度群岛移居纽约的时候,他还是一个身无分文、举目无亲的年轻人。约翰亚当斯曾称之为苏格兰小贩的私生子
他在26岁那年成了一名全职的炮兵军官和乔治华盛顿将军的侍从武官。时值独立战争中途,战事吃紧,而汉密尔顿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写了两封信函。
一封信函写给他的朋友、众议员詹姆斯杜安,提议通过美国宪法——这比制宪会议的召开还要早六年。第二封写给新晋财务总长罗伯特莫里斯,为新政府的经济计划建言。研究这两封信函对于理解宪法制订和金融改革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汉密尔顿认识到,要想获得独立必须解决财政危机,而要想解决财政危机必须进行宪政改革。他在给莫里斯的信中写道,公共信用的恢复,而非战争的胜利,可以为我们的金融活动引入秩序,最终使我们实现目标

汉密尔顿认识到要想获得独立必须解决财政危机。



汉密尔顿在这方面领先于他的时代。如今,当经济和军事史家回顾英法两国绵延多年的战争的时候——法国拥有3倍的人口,2.5倍的GDP,更宜人的气候,更肥沃的土地和科学文化上的巨大优势——他们得出结论,英国的军事优势全然仰赖于其优越的金融系统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应对金融战争的能力。
汉密尔顿认识到这一点,也想让美国享受到这种益处。
但是汉密尔顿的计划要更加雄心勃勃。在战争胶着之时,他却在为战后的和平作着计划,并且希望这种和平能够带来力量和繁荣。汉密尔顿认识到,如果新国家能将公共信用置于应有的位置,那么不仅能够在短期内避免财政危机,也能在将来为新国家带来巨大的商业、军事和政治利益。
汉密尔顿写道,妥善管理的国债“如果没有过度,会变成国家的福音
他认识到,国债的另一个好处是如果国家适当资助债务利息,它就没有必要偿还本金。债权人将很乐意展期投资于收益稳定并有利可图的政府债券。
再者——这也是汉密尔顿的远见卓识之处——如果定期支付利息,并且每个人都认为会如此,那么基础证券将获得稳定的价格。它将成为一种流动资本——由于金银交易在运输和使用方面费用高昂,国债不失为一种福音
因此汉密尔顿希望为美国带来经济历史学家所称的金融革命
此时,在欧洲大部分地区,国王和王子靠自己的信用借款,将之主要用于个人奢侈品、战争和海外投机。他们对还债无所顾忌,反而通过违约和货币贬值的方式应对债务问题,他们也经常攻击持有皇家证券的贪婪投机商。例如法国曾在163416481661170817201770年的时候,拖欠皇家债务,并且在这些年份之间滥发货币,这不过是在一步步拖欠债务。
这些诡计自然让债权人不愿借钱给政府。
接着发生了金融革命。1688年的光荣革命之后,英国国会特许成立英格兰银行。首相和第一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爵士(Robert Walpole)在抗议声中开始实行稳健而中庸的政策,全额支付利息并逐渐偿还本金,而抗议者认为他在支持有钱有势者和投机商。截止到1730年代中期,国王终于能够借款了,其长期借款利率只有3厘。
汉密尔顿打算把英国的筹款制度带到美国。要这么做,就必须废除邦联条例,通过使联邦政府能够提高税收和偿债的新宪法。


妥善管理的公共债务确实像汉密尔顿预想的那样,是国家的福音。

7
年后,汉密尔顿如愿以偿。宪法第一条第八款指明了赋予国会的权力,其中第一项指出,国会有权规定并徵收税金用以偿付美国国债
美国立国之初,宪法就将最丰厚的公共收入,即进口税的专有权赋予联邦政府,同时还赋予它第二丰厚的附加权利,即消费税。除给予联邦政府最可宝贵的实物资产——西部的土地——之外,宪法还给予联邦政府在货币、州际和对外贸易以及破产方面的控制权。这些都是构成共同市场和现代商业共和国的要素。

新宪法一经公布,甚至在正式批准之前,纽约和海外投机商们就开始大量买进美国证券。17883月,一名荷兰的顶级银行家以37.5%的票面价格购买了20万美元的美国证券,八月份他又将订单增加到100万美元,截止1789年初荷兰投资者已购买了大约400万美元——大陆证券的价格朝着票面价格迅速上升。


后来,身为财政部长的汉密尔顿将他的经济计划付诸实施,这项计划已在1781年他给莫里斯的信中得到概述,也在宪法中有所涉及。他的公共财政计划具有3个关键因素和2个重要影响。


首先,他仿照英格兰银行创立了由私人投资者管理的国家银行。考虑到最近发生的一些事件,该银行的结构值得我们稍稍关注一下。



汉密尔顿坚决要求私人投资者管理国家银行,美国政府仅充当小股东。他解释说,如果由政客管理银行,将失去投资者的信任。但他认识到激励措施也是重要的,他要求该行必须以金银赎回纸币和存款,这意味着如果银行所有人让银行信用下滑,他们将会亏损。


此外,他给予财政部长(他自己)查账和每周听取银行经营活动汇报的权力。让我们看一下这样做达到了怎样的结果:政府成为了银行账目透明和诚信的保证人,但私人投资者掌握了银行的投资决策权,它们将会自负盈亏。


其次,汉密尔顿将税率设定在可承受水平,这样就不会阻碍贸易和生产。他认识到过高的税率不仅不利于经济,而且会影响税收。


再次,他将某些税源专门用于偿债,其优先权高于其他支出。这样就将偿债剥离于年度拨款的政治活动。


汉密尔顿经济学就谈这么多吧:我们的国债增速过快,形同脱缰野马。




汉密尔顿的计划在极短时间内就收到成效。截止1792年,联邦债务利率首度缓慢下行到6%,继而达到5.25%,然后又达到4.25%。截止1797年,美国证券的风险溢价甚至曾一度低于英国证券。诚如汉密尔顿所言,妥善管理的公共债务确实是国家的福音,因为它让美国能够以世界最低利率借款,让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


那么,如今的我们又做得如何?


首先让我们考察一下银行系统。如今,即使私人投资者做出非常不靠谱的决定,联邦纳税人也将承受部分或全部的损失。想想房利美和房地美吧,这些银行都太大而不能倒闭。


其次,近来的金融改革草案并未涉及财务账簿的透明和诚信,它反倒成立新的政府机构,赋予其对投资决策风险进行事后劝告的权力。这两处变化在本质上与汉密尔顿理论截然相反,因为汉密尔顿认为我们应该采取合理的激励措施,然后放手让私人投资者自主经营。


公共债务又如何呢?在过去两年中,国债占GDP的百分比已经达到除二战外的历史峰值。我们的债务将在短短5年中翻番。世界各国已开始纷纷表达对美国国债增速失控的忧虑。


汉密尔顿教导我们,妥善管理的国债如果没有过度,将会是国家的福音。在2010年,联邦债务规模已达到GDP62%,仍在迅速增长。


汉密尔顿经济学就谈到这里。汉密尔顿的宪法设计思想又怎样呢?



汉密尔顿怀疑经常面临选举考验的政客不会为社会利益做出长期而必要的牺牲。在制宪会议上,汉密尔顿甚至建议总统和参议员职位应该实行终身制,避免他们为迎合大众需求而实行短视的政策,如今日花钱明日买单。除此之外,他希望行政主管官员的任期更长,能够跨过总统任期,这样他们在工作中就会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他的这些想法多半遭拒,而代之以更为民主和负责的管理制度。


奇怪的是,正当汉密尔顿经济开始崩溃崩溃之时,新汉密尔顿主义管理方式却东山再起。联邦政府越来越仰赖非经选举和不负责任的监管机构来管理我们的经济生活:总统任命的“沙皇”,独立机构和独立的美联储。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现任非经选举和任期较长的联邦官员就是当前给我们带来金融危机的那些人。他们受到国会议员的鼓动,而后者经常看似有权终身供职。


以此同时,那些成群结队涌入市政厅、挤满城市广场、摇旗呐喊的杰斐逊平民粉丝,却早已成了汉密尔顿智慧的拥趸。他们要求,不要将我们没有赚到的钱花到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上。他们还呼吁,不要再让后代承担更多的债务。重拾汉密尔顿的梦想吧,让无名的穷光蛋全凭自己的才智、辛劳和无畏就能在看重机遇而非权力的美国脱颖而出、功成名就,让失败的企业倒闭,成功的企业大把赚钱。


这些平民论者的远见令人感到奇怪,不过他们真地怀有这种打算吗?当预算缩减开始较劲儿的时候,他们还会坚持他们的原则吗?


如果汉密尔顿关于国家福音的梦想,恰好由他所摒弃的那种民主而难驾驭的政治重拾,那么这将是多么出人意料啊。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