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日本电子帝国的衰落:从iPhone占领日本说起 [打印本页]

作者: mp586    时间: 2013-3-4 19:00     标题: 日本电子帝国的衰落:从iPhone占领日本说起

间:2013-02-22 15:10:49  来源:cnbeta  作者:
2012 是龙年,这一年,iPhone成了日本最畅销的手机。对于iPhone来讲,在一个国家地区,排名第一,是个小事情。而对日本来讲,这是个大事情。一个世 纪前,日本梦想变成亚洲的帝国,失败了。但在过去的半个世纪,在电子产业,毫无疑问,日本成功建立了一个帝国。不只是在亚洲,在全球的几乎每个角落,从随 声听、录像机、到电视、游戏机、手机、相机、打印机,日本,成了电子产品的代名词。

2012年,关于日本电子产业,坏消息很多。

庞大的日本大公司军团,攻城掠地,肆无忌惮的抢占了全球的消费电子市场,可以说是战无不胜。而在日本本土,近半个世纪以来,基本没有任何外来电子产 品,能够成为主流。而现在,在移动时代,在最重要的产品,智能手机阵地,日本本土终于开始沦陷了。而就在十年前,全球所有的厂商,都还在排队去日本,去学 习日本的智能手机业务模式。

这一年,关于日本电子产业,坏消 息还很多。松下、夏普、索尼等公司,都产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亏损。每家公司一年的亏损,都接近百亿美金。从亏损数字,也可以看到,这些电子帝国的军团,瘦 了的骆驼,到底有多大。环境所迫,这些奉信员工终身制的企业,开始大规模裁员;曾经被誉为管理典范的工厂,逐个被关掉。而这些,恰好发生在电子产品智能化 的高潮阶段:苹果如日中天,三星高速膨胀,中国厂商开始崛起。市场,仍在高速发展,不过,这一波浪潮,日本并不是主角。换个角度说,这一波浪潮的本质,就 是一个不断瓜分日本电子帝国市场版图的过程,在瓜分的过程中,其他公司获取的巨额利润,就是来源于日本公司巨额亏损的转移支付。而如果看清楚日本电子帝国 的结构,容易得出结论,衰退,仅仅还只是开始。

日本电子帝国的基本架构,由四道防线组成。

第一道,最前线的,是消费终端产 品。播放机、手机、电视、游戏机、相机、打印机等,这些消费者直接使用的产品。50年前,日本以制造起家,靠廉价的终端产品,迅速占领全球市场。同时,不 断提高产品品质,靠高性价比,几乎垄断终端产品的市场。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了精密制造技术,支撑了整个终端制造产业。这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日本。

第 二道,是IC元器件产业,这个产业,是终端产品攻城掠地的武器。iPhone是最成功的手机,但内部很多关键器件如屏、电池、内存、摄像头,还有电路板上 密密麻麻分布的电阻电容,都来自日本公司。在这个可以说是技术驱动源动力的产业,日本拥有最全的产品线。随便拆开一部尼康的单反相机,或是索尼的游戏机, 会发现,里面几乎所有的芯片、元器件,都是日本公司的产品。做摄像机,你很难和索尼竞争,因为里面最关键的光电转换芯片,是索尼自己做的,技术远远领先, 而且,不外卖。现在的智能手机,在拼处理器,而十年前索尼发布的PSP掌上游戏机,其处理器从很多方面来讲,都超过现在最新手机的处理器,而这个处理器, 是索尼自己开发生产的。在终端产品制造格局形成之后,往上游产业发展,是个自然的过程。到90年代,日本的IC元器件产业格局已经形成,产业链中,全球没 有哪个国家,能有日本如此全的产品线,所有的都可以自给自足,源源不断的支撑终端产品,保证终端产品的性价比领先。

第三道,是精密制造设备 产业。精密的武器,要靠更精密的设备,才能生产出来。尼康除了生产相机镜头,还生产顶级的芯片生产关键设备:光刻设备,就是如何把数以十亿计的电路元件, 象刻光盘一样,刻到一厘米以内的晶片里的设备。如果谁想投资几十亿美金,建一条最先进的芯片生产线,其中最关键的设备,很有可能需要从尼康购买。其他的电 子产品的各个环节的各种生产设备,日本都占着重要的市场份额。在中国无数的电子制造工厂里,巨大的设备固定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日本的产品。

第 四道,是材料相关技术。制造武器,除了要有精密的生产设备,还需要有精良的材料。比如稀土,日本在这方面的技术全球领先,而在芯片及元器件高端制造上,都 离不开稀土。即便不使用日本的关键设备,在从沙子到芯片的漫长生产环节中,仍然离不开日本生产的各种辅助材料。正是因为这些材料技术,日本才能够在电子领 域产生那么多的新产品发明,从磁带到蓝光碟,从镜头到光刻设备,等等。

这四道防线环环相扣,相互补给:前线的终端销售,带动后端的器件精密 制造;后端的上游制造,给终端销售带来更好的产品优势,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闭环。半个世纪时间,日本形成了电子产业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只要给日本最基本的 自然原料和能源,就能够生产出全线的最终电子产品,不需要从外界进行任何采购。这是和全球化完全相反的一条道路:对日本产品,只是销售面向全球,产业链所 有的开发和生产,都由日本企业完成。正是这个环环相扣的产业链,成就了日本的电子帝国。而调度这些防线资源,为这个电子帝国开拓疆土的,则是一个个庞大的 企业军团:索尼、松下、夏普、东芝、日立等。每个军团,都有自己庞大的产业链:索尼不仅做游戏机,还做游戏,还做游戏机里的芯片,还做芯片的材料。每个军 团都能征善战,甚至被称之为经营之神。各军团联合作战,产品形态虽然有竞争,但更多的是相互合作。

庞大的军团,坚固的防线,看似牢不可破。但历史一再证明,越强大的帝国,越容易走向衰落。

这 一电子帝国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的封闭性,各防线、各军团一荣俱荣,同样的也会一损俱损。如果苹果倒闭,受最大损失的,将是分布在全球的各种上游企业。而如 果日本的一家大公司倒闭,由于产业链的传导和放大作用,整个产业,都会伤筋动骨。也就是说,一旦防线被撕破一道口子,将可能产生多米诺效应,整个行业因此 全面衰退。

商业产品的竞争,关键是性价比。电子产品,因为是消费品,用户没有对品质绝对的要求;因为是技术产品,所有的参数,都容易被量 化,可以直接计算出性价比。20年前的索尼随声听和现在的iPhone一样,都是性价比最高的产品,因此卖的最好。过去几十年,日本的电子产品,正是依靠 高性价比,所以能风行全球。现在,日本仍拥有最好的电子技术,但技术的边际效应,在迅速递减。当中国有一千家公司能开发出手机的时候,手机的技术门槛已经 消失,成本就成了竞争的关键。过去的十年里,日本电子产品的性价比优势,正在不断丧失。越来越多来自韩国、中国的产品,抢占了日本产品的市场,因为它们有 更好的性价比。性价比优势变为性价比劣势,不仅体现在终端产品,在上游产品同样是如此。来自韩国、台湾、大陆的IC元器件,包括屏、处理器、通信芯片、连 接器、电阻电容等,正在逼近日本产品性能品质的90%,而在市场上,却以日本产品50~70%的价格进行销售,日本上游产业链也受到巨大的性价比的冲击。

而 电子帝国的封闭性,决定了日本企业在降低成本方面,完全无能为力。日本产品的制造,都优先采购上游的日本产品,这已经成了一种固有的体制,一种没人能改变 的体制。带来的问题,是成本的居高不下。对其他产品而言,要降低成本,就把制造的工厂,搬到中国来。而对日本企业来说,光搬自己,不解决问题,因为它的供 应链上游,都在日本,你搬了,上游不搬,只会提高成本,没用。要搬,就要把所有的产业链,都搬到中国。

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市场竞争,已经变得 非常残酷。残酷竞争的结果,是大部分企业,只能依靠微利生存,而盈利的关键,是成本的控制能力。过去几年,从终端产品到上游器件,日本企业在不断的收缩产 品线,虽然这些被关闭的工厂,所制造的产品,仍然是非常好的产品。市场价格的竞争,导致这些产品已经无从获利,产线一开动,就要亏损,再好的产品,也难逃 被淘汰的命运。电子产业,虽然有技术含量,但本质仍是制造业,竞争的核心仍将会是成本。半个世纪以来,日本依靠成本优势,建立了电子帝国,现在,在韩国、 台湾、大陆都开始具备技术能力,而成本优势更明显之后,所占领的市场版图被瓜分,其实并不奇怪:这只是技术制造业的一次产业自然转移,和几十年前,这个产 业转移到日本一样。

移动时代,产品变化越来越快,除了成本,比拼的是市场反应速度,是创新。今天的日本电子产业,在市场上战斗的,仍然是三 十年前的那些公司,没有一家新的公司,能够有规模的成长起来:军团体制下,也不可能有新公司能成长起来。这些垂暮之年的公司,用着几十年前的那套打法,无 法赢得机动时代的战争,只能眼睁睁看着电子帝国的疆土,一步步被苹果、三星、中国公司所蚕食,各条防线,逐个被击破。由于连锁效应,各大军团,将没有一个 能够独善其身。赤壁之战中,曹操将所有战船首尾相连,看似铜墙铁壁,但被周瑜用火攻,全军覆没,这就是封闭系统的最大风险。

iPhone领军日本本土手机市场,只是个开端,在防守最严密的城墙,攻破了一小段。等待日本电子产业的,将是血流成河的残酷现实。庞大的电子帝国,将束手无策,没有选择,只能逐渐撤退。下一个十年,日本很多产品依然可以领先,但体系已不复存在,电子帝国必将瓦解。
作者: fdwyx    时间: 2013-3-20 09:45

很有见地,值得学习。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