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保险中介公司美女高管疑携5亿潜逃加拿大 [打印本页]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3-8-15 15:37     标题: 保险中介公司美女高管疑携5亿潜逃加拿大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8-15 15:38 编辑

据《北京商报》8月15日报道,上海滩保险中介市场龙头老大企业泛鑫保险总经理陈怡,涉嫌携款5亿元潜逃加拿大,创下保险史上高管携款潜逃案之最。泛鑫保险随后的公开回应并没有否认跑路传言,但否认卷款金额高达5亿元的说法。目前保监会和公安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据新浪财经表示,泛鑫保险相关负责人对新浪财经称,公司总经理已经变更,陈怡已不再担任该职位,公司网站的高管信息还未更新



公开资料显示,泛鑫保险成立于2007年7月,公司自2010年起才开始主营个人寿险代理业务,2011年,该公司完成新单保费1.5亿元,业务规模在上海保险中介市场排名第一;2012年新单保费超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业内人士透露,泛鑫保险保费规模增长迅速不假,但其存在贴现、误导等违规销售行为也属实。今年3月1日,保监会就曾因其旗下的销售人员存在销售误导问题而对其进行5万元的处罚。
上海滩保险中介市场龙头老大企业的美女高管携款5亿元潜逃海外的消息昨天传出,并震惊了保险市场。这起跑路事件也牵出了保险中介代理市场的重大漏洞,更敲响了保险业渠道整治的警钟……
美女高管携款跑路
据之前与泛鑫保险有代理合作的某保险公司负责人透露,该公司确实收到了关于陈怡携巨额款项潜逃国外的通知,并且保监会和公安部门已经开始介入。
陈怡为何出逃?其到底带走了多少钱?关于这些疑问,目前外界还不得而知。泛鑫保险的公开回应并没有否认跑路传言,但否认卷款金额高达5亿元的说法,至于具体金额以及陈怡的去向,工作人员表示,公司总经理陈怡因个人原因出国已有一段时间,但公司目前运营正常。目前上海保险圈内正热传泛鑫保险代理公司资金链断裂。
泛鑫保险官网显示与其合作的保险公司包括光大永明人寿、泰康人寿、昆仑健康保险、海康人寿等险企。
与泛鑫保险有合作的几家保险公司表示,他们也是刚刚接到关于泛鑫保险代理公司携款潜逃的通知,并在焦急地等待监管部门的回复,巨额损失肯定不会允许由消费者承担,但是由此引发的群体退保和资金窟窿可能会对保险公司产生不小的震动。
关于陈怡到底带走了多少钱,分析人士表示,该案能够惊动保监会,真实的涉案金额“肯定少不了”。

高智商的骗局
对于泛鑫保险奇迹般的发家史,知情人士透露称,泛鑫保险利用保险公司给予的高额佣金和渠道费用来迅速提升公司规模,并用这些代理所得以新客户名义购买新保单,继续套取保险公司返还的代理费用,达到短期内扩容保费规模的目的,并且以此为由要求保险公司给予更多的佣金和渠道费用,如此循环操作,直到资金链断裂。
有消息称,泛鑫保险从保险公司拿的佣金最高可达100%-150%。不过泛鑫保险对外回应佣金并没有那么高,但对于具体比例,外界并不知情。
也有保险界专家认为,陈怡卷走的资金也可能是泛鑫保险从截留的保费中提取的。他分析,泛鑫保险在与客户签订代理合同后,客户的保费并没有按规定及时打入保险公司的账户,而是被保险中介方截留了下来。
敲响渠道整顿警钟
不管上述哪一种推测属实,很显然,与泛鑫合作的保险公司是最大的受害者,而在业界看来,这起案件敲响了保险业整治渠道的警钟。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陈秉正表示,为防止保险中介套取保费、骗保等问题,保监会早于2009年就出台了见费出单的政策。因为此前中介单方面压保费,或者与保险公司达成“共识”允许压保费,已经影响了保险市场的健康发展。
但是在中介管理上仍旧有许多漏洞,首先,保险公司与中介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给见费出单的实施带来了困难。有些中介在与保险公司谈合作条件时,直接要求延长结算周期。但是,有些保险公司对中介的依赖短期内不会改变,比如像4S店这样直接接触客户的中介,对保险公司来说是可贵的资源。因此中介市场还是需要正确的引导,使其经过大浪淘沙之后更加规范。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guancha.cn/economy/2013_08_15_165900.shtml
作者: 叮咚    时间: 2013-8-15 22:08

我在想这个美国女高管有什么背景,偶好龌龊啊~~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3-8-20 00:05

新华网北京8月19日电(记者邹伟、史竞男)公安部19日晚通报,在中国驻斐济使馆的大力支持下,中国警方与斐济执法部门通力合作,日前在斐济成功抓获涉嫌经济犯罪的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并于8月19日晚将陈押解回国。

  2013年8月12日,上海市公安局接到报案,上海泛鑫保险代理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陈怡涉嫌经济犯罪且已潜逃。上海市公安局立案调查发现,陈怡在案发前已潜逃境外。公安部接到情况上报后,立即展开境外缉捕,并发布国际刑警红色通报,向有关国家和地区提出协助查找犯罪嫌疑人请求,经全力工作,查明陈怡已逃往斐济。公安部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渠道与斐济执法部门开展密切合作,并派出工作组赴斐济开展缉捕工作。日前,在斐济执法部门及中国驻斐济使馆大力支持配合下,工作组成功抓获陈怡。

  近年来,中国公安机关通过国际执法合作,成功将一批潜逃境外的犯罪嫌疑人缉捕回国。公安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任何企图逃避法律制裁的犯罪嫌疑人,无论潜逃到哪里,公安机关都有信心有能力将其缉捕归案并绳之以法。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8-20 08:37

抓个跑路的美女保险高管还是容易  抓个跑路的高官就难了  嘿呵
作者: 雨季    时间: 2013-8-21 08:45

不知道迅弟儿的那笔钱赚得怎么样了,略有担心。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3-9-30 12:12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13-9-30 13:44

本帖最后由 邱晓云 于 2013-9-30 14:16 编辑

上海泛鑫案真相:客户陷入不高明骗局 退保方案未解

34岁的上海女子陈怡卷巨款出逃南太平洋(601099,股吧)岛国斐济后被抓,掀起上海金融市场的一场持续至今的风暴。在这场席卷上海滩的风暴中,保险代理人、保险公司、银行、数千市民裹挟着数亿资金卷入其中,成为摆在监管层面前一道待解的难题。

  陈怡是谁?她何以能撬动如此庞大的资金市场?她又如何能做到让众多精明的上海人甘心掏钱陷入她的“套钱游戏”?陷入理财骗局的人们还能要回自己的钱吗?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赴上海连日采访,试图解开缠绕在泛鑫保险理财骗局头上的众多谜团。

  现场探访

  保安只准员工和客户进营业部大门

  8月22日,北青报记者来到地处上海繁华地段的兆丰世贸大厦,两辆警车醒目地停在大厦的楼下。这座大厦的26层既是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下称泛鑫保代)的办公地址,也是其江苏路营业部的场所。一走出26层电梯,马上就能感觉到紧张气氛,多名身着黑衣的保安在楼道里巡视,并紧盯着出现在楼道里的每一个人。

  在泛鑫保代营业部门口,两名保安守在玻璃门前,盘问每一个想进入门内人员的身份,只准公司员工和手持理财协议的客户进入。

  “干什么的!”正当北青报记者想拿起手机拍照,一名保安随即上前制止,要求马上离开,并返身迅速关上了玻璃门。

  在蹲守泛鑫保代附近的数小时内,北青报记者看到不断有该公司的客户进入门内,和泛鑫的员工讨论着什么,其间伴随着偶尔的争吵。

  出入公司的泛鑫员工则对记者保持着警惕:“我们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也是受害者,都不知道这个月的工资还能不能拿到呢。”

  多数前来交涉的客户也出语谨慎,不愿过多交谈。一名脖子挂着粗大项链的年轻男子说,泛鑫的人告诉他,现在只能等待保监局的调查结果,他自己也不知道还能不能要回钱。

  泛鑫客户

  “我陷入了一个并不高明的套钱骗局”

  在兆丰世贸大厦一楼的星巴克,泛鑫客户张先生说,自己的心情就和杯子里的咖啡一样苦涩,他称自己“聪明一世,糊涂一时”,陷入一个并不高明的套钱骗局。

  去年5月,一个在泛鑫做业务员的熟人找到张先生,向他推介说公司有一种年收益率8%的一年期保本理财产品在售,保证资金安全。出于对朋友的信任和对高收益的渴望,他一口气买了5份总共100万元的理财产品。今年协议到期后,泛鑫公司顺利如约返还了本金和承诺的收益,于是他又续期了一年,没想到不到三个月,就发生了泛鑫老板卷款跑路的事情。

  在看到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后,张先生急忙来到泛鑫公司咨询,却拿到了5份分别出自不同保险公司、交费年限不一的保单。

  “明明买的是理财产品,怎么就变成保险了。”张先生说,之前从未见过这些保单,保单上的签名完全不是自己写的,保单上还伪造了自己的家庭住址、收入、家人名字等虚假信息。

  而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泛鑫客户则表示,他也是在泛鑫的熟人的推荐之下买的年收益10%的理财产品,只不过事先他是知道自己买了保险,但是熟人却对他说,不用去管保单,只要能拿到本金和固定收益就行了。为了证明理财产品的可靠,该业务员还向他表示自己也拿钱买了公司的理财产品。

  事实上,为了让自己推销产品的理由更有说服力,大多数的泛鑫业务员都买了公司自制的理财产品,尽管他们知道保险代理公司并不具备售卖理财产品的合法资格。

  8月15日,上海保监局发布的官方消息称,在检查中发现上海泛鑫擅自销售自制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上海市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

  随后,泛鑫保代的疯狂“套钱游戏”开始逐步浮现出其真实面目,而这样的方式就像一场经典的“庞氏骗局”:泛鑫保代自制了年收益8%-13%的固定收益理财协议,以此吸引客户“投资”,同时利用和各保险公司的代理关系,以客户的名义去向保险公司投保,获得高额销售佣金,以此向客户提供高收益,再吸引更多的见有利可图的人来购买所谓的“理财产品”,并以此循环操作。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一些中小保险公司面临业绩压力,往往过度依赖保险中介这一销售渠道,也因此给出了高比例首期保单的返佣。不过,由于保险业续期保单的佣金远低于首期保单的佣金,因此当不能再吸引到足够多的人继续购买“理财产品”时,泛鑫无法继续向保险公司缴纳续期保费,也就意味着这种“借新还旧”的运营模式无法持续。

  而这样的操作手法只是泛鑫运作模式的其中一种,由于公安机关和监管部门对此案的调查尚未结束,更多的真相仍然有待公布。

  业内揭秘

  美女老板是如何“炼成”的

  六年前,当泛鑫保险代理公司在崇明岛城桥镇西门路799号405室刚刚注册时,尚是一家只代理财险业务的籍籍无名的小公司,湮没于上海百余家保险代理公司中。

  而至事发之时,这家公司在短短数年之内,已经如火箭升天般地扩大了自己的业务规模,成为了上海保险中介市场的龙头老大,而改变源于一位名为陈怡的女保险代理人2009年的加入。

  对于陈怡的早期经历,记者采访的多位上海保险圈人士均表示并不清楚。不过,有自称其大学同学的知情人士称,陈怡出生于1979年,曾就读于上海东沪职业技术学院高计98三班,计算机应用专业,于2000年毕业。其在校期间家庭条件并不好,父母离异且分居两地,没想到工作后能发展成这个程度。

  上述人士称,陈怡在校期间就挺能来事,还有男老师主动送其手机。这次出事后,同学们一片哗然。知情人士推测,以陈怡的家庭背景想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很难,可能是毕业后搭上了什么后台,因此她要求公司员工注重打扮,以求能搭上有权有势的客户。

  就上述说法的真实性,记者曾试图向泛鑫保险的有关人士求证,但未获回应。

  2004年后的陈怡则被上海保险圈所熟知。当年,此前没有过相关工作经验的陈怡加入建信人寿的前身太平洋安泰人寿,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随后凭借其特有的销售策略,很快成长为该公司的业绩精英,佣金收入也远超平均水平。2009年,陈怡从太平洋安泰人寿离职,和其他五人组成创业团队加盟泛鑫保代,泛鑫也从此转变成一家主营寿险代理的公司。

  随后短短两年间,陈怡完成了从“新人”到实际控制人的转变。2010年7月5日,上海泛鑫江苏路营业部获批成立,保监会核准了陈怡营业部负责人任职资格;2011年10月19日,陈怡成为了上海泛鑫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截至事发前,陈怡虽然已不再是泛鑫的总经理,但工商注册资料的出资情况显示其绝对控股上海泛鑫,是泛鑫的实际控制人。

  在一位泛鑫保代前员工看来,女老板陈怡年轻、聪明、漂亮,开一辆法拉利上下班,平时说话轻声细语,外表看上去娇柔文静,有较强的亲和力。

  也就在陈怡上任的2011年,泛鑫完成了自身的业绩大跃进。根据保代行业报告,2010年三季度的全国代理业务排名中尚无泛鑫的名字,而到了2011年上半年,泛鑫保代业务收入已挤入全国前十。当年,泛鑫完成新单保费1.5亿元。2012年,泛鑫的新单保费更是达到惊人的4.8亿元,同比增长超200%。

  对于这一超常规发展,陈怡曾于2012年11月由泛鑫承办的“第五届保险中介论坛”主题演讲中提到,泛鑫借助合作公司的支持开发了多款专属产品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基于中高端客户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泛鑫2010年起全面改变了公司的经营策略,改变了原先大众化的发展方向,主攻中高端客户的个人寿险业务。

  员工自曝

  没有“超短裙见客户” 但一定得“高端洋气”

  泛鑫业绩的大幅提升引来了外界的诸多联想,在“跑路事件”发生后,曾有媒体这样评价陈怡的经营之道:其手下有一群“黑丝袜高跟鞋”的美女业务员,她们没有保险从业经历,但是大多有着模特身材,穿着超短裙见客户,件均保费都在几十万元甚至百万元,业务超好。

  多位泛鑫业务员对此进行了否认。其中一名女业务员称,从未有过穿超短裙见客户的经历,上述说法是在抹黑泛鑫。不过,她承认公司对选人要求很高,陈怡平时要求员工形象上要显得“高端洋气”,公司对男生的发型和女生的化妆都有一定的规定。

  该业务员称,多数同事自身家境不错,但也大多是从其他行业转行而来,对保险了解有限,公司鼓励大家发展客户从自己的亲朋好友入手,由于产品收益高,也一般比较好销售出去。

  陈怡自己也在去年年底的一次主题演讲中提到:“我们发现中高端客户有着其特定的交流人群,所以泛鑫从团队搭建到人员招募,从职场选择到装修布置,都紧紧围绕着中高端客户的特征来做整体设计。正是基于这样一套整体差异化的经营策略,泛鑫在上海中高端客户市场中逐步建立起了良好的口碑。”

  也正基于这样的考虑,陈怡在塑造公司形象的投入上不计成本。在2012年7月份的泛鑫五周年庆活动上,泛鑫不但在上海的超五星酒店开席,还花费巨资邀请著名歌手张靓颖现场助阵。

  一位与泛鑫有过合作关系的保险公司高管推测,所谓从2010年开始改变经营策略主攻高端客户,很可能就是从那时候起开始违规销售自制理财产品,利用这部分人群追求高收益的心理需求快速扩大业务规模。后来,公司在合作过程中发现泛鑫提交的保单保费很高,普通人身险保费一般是年交几千或几万,而泛鑫提交的保单则有年交十万甚至上百万。由于担心风险,公司随后逐步停止了与泛鑫的合作。

  在保单出售之后,保险公司按规定需做电话回访,不过一些保险是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购买,因此在电话回访中面临着露馅儿的风险。而泛鑫的应对之道是在保单中填写了虚假的电话,以应对电话回访。

  尽管如此,泛鑫保险的做法仍然“百密一疏”。保监会今年3月发布的一则消息开始揭开了泛鑫违规销售的冰山一角。通报称,泛鑫从业人员胡明豪在向投保人胡某介绍海康人寿的“喜洋洋”两全保险附加产品时,未说明该产品是保险产品,且有20年的缴费期限;胡明豪违规代投保人签名并抄写了风险提示。

  案件热点

  同时被抓的男伴是谁

  在被监管部门处罚的消息公布之后,泛鑫保险的经营模式开始被保险业界所重视,部分与其合作的保险公司开始注重风险排查。

  不过,泛鑫并未马上因此陷入困境。泛鑫保代的副总经理朱皓曾对记者表示,就在出事前几个月,陈怡还曾在公司宣扬上市的计划,说跟私募洽谈了股权的事宜,甚至已准备进入尽职调查阶段,形势看起来很乐观。不过,到了7月底,公司却突然联系不上她了。

  直至8月8日,有网友在网上爆料,“因为无法兑现跟客户承诺的收益,目前泛鑫两个负责人已经跑路了,涉及金额预计近10亿。”随后的消息称,陈怡携款的金额为5亿元。但最终该数字被多方质疑。截至目前,公安机关和监管层均未公布具体涉案数字。

  8月19日,公安部的通报称,在斐济成功抓获涉嫌经济犯罪的陈怡,并于8月19日晚将陈怡押解回国。而斐济警方的消息称,陈怡及男性同伴于当地时间8月18日被两国警方抓获,当时两人正准备离开斐济。

  随后,与陈怡同时被抓的“神秘男伴”引起外界关注。8月20日,朱皓曾在电话中向记者证实,该男子是泛鑫公司的副总经理江杰。江杰于一年前由陈怡招到公司,和陈怡的关系较为密切。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江杰曾是与泛鑫有过合作关系的光大永明保险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分管公司的中介业务,并因此与陈怡相识。去年初,江杰离开光大永明,进入泛鑫担任副总经理职务,在泛鑫公司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消息称,两人系情人关系,但该说法并未获得证实。

  善后难题

  退保方案仍然待解

  6月22日晚上,部分泛鑫客户和购买了“自家产品”的泛鑫业务员来到和泛鑫有代理关系的昆仑健康险上海分公司,要求保险公司将其投资本金全额退还。这期间,双方一度发生了争吵,随后昆仑健康险的员工关上了公司的门。

  昆仑健康险未对要求全额退保的投保人作出更多承诺,只是强调以此前声明为准。该公司此前的声明称,从未授权泛鑫代表我公司给予或者承诺给予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将积极配合司法机关及有关部门的调查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如保险合同真实有效,将认真履行保险合同义务等。

  投保人王先生表示,自己虽然签了保单,但是经泛鑫销售人员的误导,本意是想获取理财产品10%的固定年收益,现在出事了,只求能够拿回自己投资的全部本金。但是如果从保险公司退保的话,只能拿回三到四成的现金,这是自己无论如何也不会接受的。因此,他期待公安机关和保监局能就此事尽快得出调查结论,挽回自己的损失。

  同样引人关注的是,目前已被押送回国的陈怡的命运也仍然待解。这一次,她所面临的将不仅仅是行业监管部门的行政处罚。有消息称,陈怡和江杰目前已经被上海检察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批捕,而这一罪名最著名的案例当属曾引起轰动的浙江东阳本色集团董事长吴英。

  至于陈怡的涉案金额、目前追回了多少金额、投资人和保险公司有多少损失等问题,记者曾试图向上海相关部门求证,但被告知目前此案正在调查中,无法披露更多消息。

  现身说法

  受害人谈如何防范“高回报骗局”

  泛鑫保代事件让近年屡见不鲜的理财骗局再度进入公众视线,今年以来,就曾在苏州、连云港(601008,股吧)等地发生过牵涉众多投资者的理财骗局事件。那么,该如何防范自身陷入理财骗局呢? 一名泛鑫事件的受害者在总结自身的教训后认为,切莫被一些虚假理财产品的高收益所诱惑,也不能被现在市面上各种各样送小礼品等促销手段所吸引,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作为消费者,需分清自己所购买的到底是保险产品还是理财产品,同时也要注意销售理财产品的机构和人员是否具备资质,如泛鑫作为保险代理机构,其实并没有售卖理财产品的合法资质,同时需查看销售人员的工作证件和职业资格证明。其次,要留意合同说明,自己看清合同文本的内容,而不能只听销售人员的忽悠。此外,还应尽量了解理财产品的期限、收益率、资金投向、产品发行方等具体信息,比如在泛鑫事件中,其收益率等由销售人员随口说定,在合同上也是用手写,而资金投向也未能说清楚,事后回想起来存在很大风险隐患。


  本版文并摄/本报特派记者孙昌銮上海报道




作者: 天马行空    时间: 2013-9-30 16:36

都是钱惹的祸的啊  嘿呵
作者: psyzjs    时间: 2013-10-1 07:23

http://debt.lawfirms.homolo.net/file/upload/20130925/image/20130925164450_7ff5e4f2c4b1414b8866b10122f7a0a1.jpeg
邱晓云 发表于 2013-9-30 12:12
这个工作组有古怪,有点当年专案组的味道。而且还专门刻了一个公章,却不写上级主管部门的头衔。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