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吴清源的人生棋局 [打印本页]

作者: 菜籽    时间: 2014-12-16 17:03     标题: 吴清源的人生棋局

吴清源的人生棋局2014-12-10 15:27 作者:李菁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隐身于东京闹市区一狭长小巷的一座寺庙,清幽而静谧。12月5日下午,在这里举行的一场特殊的告别会,作别20世纪黑白世界最伟大的棋手之一。

隐身于东京闹市区一狭长小巷的一座寺庙,清幽而静谧。12月5日下午,在这里举行的一场特殊的告别会,作别20世纪黑白世界最伟大的棋手之一。
根据吴清源子女的意愿,告别会不向公众开放,只有家属和亲朋好友参加。作家阿城、《吴清源》制片人刘小淀与江铸久、芮乃伟夫妇以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王汝南等人专程从国内赶来,参加这场告别会。
纪念室正中,穿中山装的吴清源颔首微笑,立于洁白的鲜花之中。烟雾袅袅,磬声清脆,身披袈裟的僧人做完法事后,最后告别的时刻到了。家属和亲友们拿起鲜花,静静走过来,俯身摆放在老人周围。没有大声的哭泣,只有隐忍的啜泣声。老人安详地睡在洁白的鲜花之中,嘴角轻轻上扬,仔细端详,竟然有点微微含笑的意味。陪同他的,除了他生前常用的一把扇子,就是有暗绿色格纹的纸,这是围棋的记录纸,老人带着他毕生所爱,去到了另一个世界。

1956年3月,42岁的吴清源有了第一个孩子
11月29日晚上,老人家像往常一样,吃完晚饭洗过澡之后上床睡觉。他所在的老人院每两小时查一次房。工作人员上一次去查的时候,老人还在安安静静地睡觉,一切正常。两小时后,等再进入房间,发现老人家已经停止了心跳。养老院马上联系到吴清源的女儿吴佳澄,把老人送到医院抢救。到医院后,医生正式宣布死亡,此时是11月30日凌晨1点多。
“师父走得很安静,没受什么罪。以前说这是修不来的福……想到他走得不痛苦,我心里还好过一点……”芮乃伟一次又一次捧起鲜花,放在师父身旁,虽然一直在努力忍着,但泪水最终还是扑簌而下。
今年6月12日是吴清源100周岁生日。吴清源的家人及弟子等,在养老院为他办了一个小型庆祝会。当时,芮乃伟与江铸久也专程赶来为恩师祝寿。那一次,吴清源的精神还好。几个月后,同样的航班,同样的目的地,心境却大不一样。“来的飞机上我还一直有一种错觉,感觉还像上次一样,和几个朋友、家人一块约好去见吴老师的。尽管心里知道,他已经走了,但潜意识里还是不愿意接受。直到今天见到他,才意识到真是到了分别的时候了……”芮乃伟眼圈又红了起来。
对身边的亲友来说,虽然从理智上讲,这样一位走过一个世纪老人的离去,他们或多或少也早有心理准备,但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他们还是不忍。
“过去他一直说自己要活到100岁,也不往多了说。很多年前,有一次我跟他开玩笑说:‘咱是先活到100岁,别说只活到100岁。’他也开玩笑地回我:孔子说,老而不死是为贼。”为吴清源做了21年助手的牛力力有些伤感地回忆。
11月23日,北京的一群朋友为他举办了一个百岁纪念活动。牛力力在日本提前为吴清源录了一段视频。当时吴清源顺嘴说了一句“阿累嘎多”,牛力力提醒了一下,老人家马上用中文说“谢谢大家”。当天的庆祝会,当这一段视频放出来的时候,现场掌声雷动。大家都为能听到“棋圣”真实的声音而兴奋。
“当时策划北京的活动,也没有想太多,就是想为吴老庆祝一下。没想到一周后吴老就走了。再晚一个星期这个活动都流产了。冥冥中真是成全我们。”活动的策划人、电影《吴清源》的制片人刘小淀也感慨,尽管伤感,但这是一个圆满的离去。
几年前,牛力力与吴清源合作,在《读卖新闻》上写“棋谱”一栏,介绍一些经典棋局的时代背景、分析棋局和一些趣闻故事,专栏断断续续写了6年,而11月16日,牛力力恰巧完成了最后一篇文章。“我一直在想,他连‘走’都要成全大家,像他在世时的性格一样,不愿意让大家失望。”联系起其他片断,牛力力宁愿相信这是吴清源“神”性在世间最后一次闪现,
吴清源的一生有很多令人惊叹却又难以理解的“神迹”。即便他已退隐江湖半个多世纪,但关于他的种种传奇从未消失,甚至随着时间流逝而更增加其神秘性。他成长于中国,成就于日本。在日语中,“吴”与“碁”(棋)同音,有人说他天生就是要来下棋的。而博大悠远的中国文化,更是他超越一流棋手的思想资源。
围棋是一项竞技运动,同时也是一门艺术、一项思想活动。吴清源一生历尽坎坷动荡,却在他所主宰的时代里,不仅创造了几乎空前绝后的辉煌战绩,也构建了一个凡夫俗子难以理解、更无法诠释的精神世界。我们所能做的也许只是描述他的“神性”,他的传奇,而对他的任何解读、剖析,都有点不自量力。
茨威格在《人类群星闪耀时》说:“真正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时刻——一个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刻出现以前,必然会有漫长的岁月无情地流逝。”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处在那漫长的等待期,我们有幸与创造这个传奇神话故事的人有了时间上的交集。

28


更多详细内容请关注本期杂志:
作者: 菜籽    时间: 2014-12-16 17:10

无法定义的吴清源2014-12-16 10:15 作者:陆晶靖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吴清源经常写在扇子上的一句话来自《中庸》:“暗然而日章。”这大概是他的人生观,而在棋里,他经常如狂风般呼啸而过。

许多人在谈论围棋的时候也把武侠小说一块儿谈了,其中最有名的大概就是金庸。陈家洛、袁承志都会下围棋,《天龙八部》里甚至摆了一个珍珑棋局,让不会下棋的虚竹用自杀的方法解开了。反过来,因为棋手对围棋的理解不同,表现出来的棋风也很不一样,因此爱好者们都喜欢把他们比附成各种不同的武林高手。金庸觉得吴清源像风清扬,大概写的时候心里是想着他的,但吴清源自己根本没看过《笑傲江湖》。有一次中央台“五环夜话”节目采访吴清源,问和答完全错位。他谈不了武侠,也谈不了传奇,主持人问他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十番棋中把这么多日本高手打到降级,他只说运气好。

1972年5月,吴清源与弟子林海峰在一起http://www.lifeweek.com.cn/2014/1216/45432.shtml
作者: 菜籽    时间: 2014-12-16 18:04

吴清源与《易》 (2014-12-08 07:55:49)[url=]转载[/url]

标签: 杂谈

因为李菁赴日本的突破能力,周刊这一期的封面决定做吴清源。
  其实,直到周五下午,图片总监问我的时候,我还说,袁越的斯里兰卡考察记是现成的,吴清源我不存太多奢望,一切以做好为准。没有独到核心的材料,我不会选它做封面。它的概率只占30%
  但周末下班,在车上与李菁通电话,得知她见到了芮乃伟、江铸久、牛力力,电话那头她那么自信地说,“我明天再去几个重要的地点看看,你放心吧”,我马上打了三个电话,第一个电话就打给陆晶靖。惭愧是我一点不懂围棋,因此没有积累一点相关知识。陆晶靖的专长是德语与德国文学,哲学也能客串。吴清源选题初议选择人选时,李菁告诉我,陆晶靖在微信上的发言“好像懂围棋”。于是我找他,他说,“我是三段呢。但吴清源我写不了,他的棋我完全看不懂。别人的棋都好懂,就吴清源看不懂。而且他说,这个周末他要回南通给他爷爷过一百岁生日。给老人过百岁生日,百岁的沧桑,子孙满堂,这确实不应再把写稿任务压给他了。于是我说,“你去吧,别写了”。
  也正因此,确定要做吴清源封面后,我首先要给他打电话。我问他,爷爷的寿宴做过了吗?他说,明天,周六。我说,寿宴结束,你还有两天时间,还必须写一篇稿子。周刊做吴清源,必须有人是懂围棋的,所以你必须写这篇稿子。就写你自己对吴清源的理解,就写你对吴清源棋的看不懂,就在南通写完再回来,散漫些都行,两三千子都行。他沉默了一会说,可我的棋谱都在北京啊。我说,棋谱现在在网上都可以找到。他又沉默了一会才说,好吧,我现在乡下,周日我到南通写。
  随后,第二个电话给图片总监商园,告诉他确定吴清源的封面,一定要尽最大可能找他的照片,但千万别让土摩托知道,以便他能按时交稿,如稿件不够,可以应急。第三个电话给蒲实,因为她在负责写吴清源在国内的部分,叮嘱她:一定要搜到独到的材料,如果都是大路货材料,我宁肯不要。
  现在,周一截稿日,稿件情况都是未知。估计今早不会有特别多得稿件,我把闹钟定在5点,陆晶靖的稿子已经在信箱里,发稿时间是426分。只有2300字,却做到了相对的专业性。他说吴清源的棋是,“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深谋远虑,还是随机应变的能力太超乎想象”,说他的棋“难就难在经常发现他此前已经弃掉的棋子,随着局势的变化不知怎么的又枯木逢春了,之前看似随意的布子也能呼应上了”。说他的布局法就是“快速展开、追求效率思想”。这使我想到昨天下午在编辑部,我问吴清源的图片准备,商园说,已经很不错了。我看到其中照片,老先生的扇子上写着“易”字。http://blog.sina.com.cn/s/blog_46fc810b0102vikt.html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