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原创] 助汉后,张良去哪儿了?
[打印本页]
作者:
金丝铁线
时间:
2016-7-10 14:30
标题:
助汉后,张良去哪儿了?
汉高祖去世后,张良还活了好几年,几年呢?《史记》与《汉书》说法有点不一样:
《史记》:
………………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留侯本招此四人(商山四皓)之力也。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雠彊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於良足矣。原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穀,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彊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彊听而食。
後八年卒
,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
留侯不疑,孝文帝五年坐不敬,国除。
《汉书》:
………………上起去,罢酒。竟不易太子者,良本招此四人之力也。
良从上击代,出奇计下马邑,及立萧相国,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道,欲轻举。高帝崩,吕后德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之过隙,何自苦如此!」良不得已,强听食。
后六岁薨
。谥曰文成侯。
…………
子不疑嗣侯。孝文三年坐不敬,国除。
《汉书》基本全抄《史记》,就是“后八岁卒”改成了“后六岁薨”,让张良早死了两年,还有就是把袭了张良留侯爵位的张不疑丢爵位的年头也改早了两年。这无关紧要,但张良到底比汉高祖晚死六年还是晚死八年,是有点要紧的,要不然班固也不会暗暗使劲硬要张良早两年死。
咱们再来看《资治通鉴》他是同意《汉书》的,说张良死于汉高祖之后六年,甚至给出了具体时节
:汉惠帝六年夏天
六年壬子,(公元前一八九年)
冬,十月,以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
齐悼惠王肥薨。
夏,留文成侯张良薨。
惠帝六年夏,这几乎是张良能死的最早时间了,他无论如何要死在齐悼惠王(汉高祖庶长子刘肥)之后,因为刘肥死后,是张良一把年纪,奔波两千里,跑到齐国去册封刘肥的儿子刘襄为齐哀王(当然立的时候不叫哀王,后来呜呼了才叫哀王的)
《史记--齐悼惠王世家》:
齐遂举兵西攻吕国之济南。於是齐哀王遗诸侯王书曰:「高帝平定天下,王诸子弟,悼惠王於齐。悼惠王薨,
惠帝使留侯张良立臣为齐王
。惠帝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高帝所立,又杀三赵王,灭梁、燕、赵以王诸吕,分齐国为四……
到底后六年,还是后八年?《史记》《汉书》各持一说,悄悄较劲了两千年,就有教授出来打圆场:2013年8月5日光明日报《张良在哪一年去世?》:
“《
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和《汉书卷四十·张陈王周传第十》中,有以下关于留侯张良去世时间的记载:
“留侯从上击代,出奇计马邑下,及立萧何相国,所与上从容言天下事甚众,非天下所以存亡,故不著。留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振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子不疑代侯。”
这段叙述没有明确时间。只能根据“后八年卒”的基点来推算。基点有两种可能:一是上一句话的“会高帝崩”,刘邦于“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去世,推算出张良去世于公元前187年。二是上一自然段开头的“留侯从上击代”,查阅《史记》中“留侯从上击代”的时间是“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推算出张良去世于公元前189年。
若涉及时间问题,编年体比纪传体更为明确和可信。查阅《资治通鉴卷第十二·汉纪四·太祖高皇帝下》中“孝惠皇帝六年”栏目里有以下记载:
“夏,留文成侯张良薨。””
所以呢,他认为《资治通鉴》是对的,怎么解释《史记》的“后八年卒”呢?不要从汉高祖去世算起,从两年前的“留侯从上击代”算八年后,就好了嘛:。
他对自己这个发明很得意,说
有助于我们纠正当前的一些常见的误读和错误:
“
一是中华读书报“国学”版《张良的“知止”不值得称赞》(2012年10月17日,第15版)。中说“幸运的是,张良退隐不久,汉高祖刘邦驾崩。”“留侯‘不得已’,又重食人间烟火,活了八年之久。”这里认为刘邦死后八年张良去世,根据以上考察,这是望文生义的误解。”
其实教授自己才是望文生义,强作解人:司马迁在《史记》里写“后八年卒”从哪年算起,当然要按司马迁自己的算法,你可以说他搞错日子,但不能随便说他写的“后八年卒”是歧义句:司马迁在《史记-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里明明白白记下了
留侯张不疑,
高后三年丙辰(公元前185年),不疑元年。
孝文前元五年丙寅(公元前175年),侯不疑坐与门大夫谋杀故楚内史,当死,赎为城旦,国除。
留侯张良是高后二年(汉高祖去世八年后)(公元前186年)死的,儿子张不疑继位,次年(公元前185年)改元不疑元年。
有很具体的年份记载,司马迁的
八年后卒
,一点没有歧义。
《史记》《汉书》较劲这两年干什么呢?我猜,要紧的是这段:
(惠帝)七年秋八月戊寅,孝惠帝崩。发丧,太后哭,泣不下。留侯子张辟彊为侍中,年十五,谓丞相曰:「太后独有孝惠,今崩,哭不悲,君知其解乎?」丞相曰:「何解?」辟彊曰:「帝毋壮子,太后畏君等。君今请拜吕台、吕产、吕禄为将,将兵居南北军,及诸吕皆入宫,居中用事,如此则太后心安,君等幸得脱祸矣。」丞相乃如辟彊计。太后说,其哭乃哀。吕氏权由此起。乃大赦天下。九月辛丑,葬。太子即位为帝,谒高庙。元年,号令一出太后。
惠帝死于汉高祖之后七年。如果张良死于汉高祖之后六年,那么张良就死在惠帝之前,那么,让丞相交出军权给吕氏的,就是神童张辟疆自己;如果张良死于汉高祖后八年,那么惠帝去世时,张良其实还活着,张辟疆向丞相传达的,其实是张良的意思,帮助吕氏专权的是张良!
《汉书》和《资治通鉴》是为了维护张良的正面形象,才一定要让他早死,但我想司马迁对张良绝无恶感,没必要编着张良晚死来让他背锅,司马迁其实也是很维护张良形象的,才在写历史写到张辟疆时,写了个年十五,仿佛记叙的重心,是在记一个神童的故事,但用词还是很清晰的:
留侯子
张辟疆
,如果惠帝六年张良已经去世,此时的留侯该是张不疑了,那就该是
留侯弟
张辟疆。
班固与司马光有为张良讳的可能,司马迁却没有丑化张良的动机,其实张良就是一直在帮吕后、帮太子:出主意请出商山四皓是一件,高祖出征时,劝高祖让太子掌兵留守又是一件:
《史记-留侯世家》於是上自将兵而东,群臣居守,皆送至灞上。留侯病,自彊起,至曲邮,见上曰:「臣宜从,病甚。楚人剽疾,原上无与楚人争锋。」
因说上曰:「令太子为将军,监关中兵。」上曰:「子房虽病,彊卧而傅太子。」
是时叔孙通为太傅,留侯行少傅事。
也是由于张良的威望,张辟疆的话才有分量;相信也是由于张良帮了吕氏这个关系,功臣集团和刘氏诸王都怀恨在心。汉文帝坐稳江山之后(照《史记》的说法是五年后,照《汉书》的说法仅三年后)就废掉了张良传下的那个留侯,不知道张不疑是不是真有罪,就算张不疑真有罪,一般也可以另立张良其他儿子继承留侯位,很多功臣后代都有这样复封的机会,樊哙、周昌、郦商的后代都是,萧何的后代更是多次复封:萧何的鄼侯传到第二代萧禄无后国除,吕后另封了萧何夫人南阳郡,但后来又让萧禄的弟弟萧同当了鄼侯,萧同有罪,又让萧同的弟弟萧延当鄼侯,往下传到萧则,有罪,又传萧则的弟弟萧嘉,再传到萧胜,有罪国除,已经是汉武帝中后期的公元前127年了,过了七年,公元前120年,汉武帝复封萧何的曾孙萧庆为鄼侯……《汉书》汉宣帝四年(公元前70年)春二月,封故酂侯萧何曾孙建世为侯。
但张良的儿子张不疑,前175年丢了的那个留侯,后来再也没有复封。
至于教授,他大约根本搞没明白人家几千年在争什么。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