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联拾趣
向大林
茶是中国的一种特产,对联则是为陈寅恪称为“最具中国文学特色”的一种体裁,品茶吟联,赏联啜茗,茶韵联趣妙趣横生,是一种精神和文化享受。扬子江心水蒙山顶上茶此联见于明代陈绛《辨物小志》,最早挂于蒙山天盖寺茶馆,至今四川不少茶馆仍挂此联。
水是茶之母,水为茶之神。茶滋于水,茶性发于水。唐代茶人张又新首开饮茶用水理论的先河,有专著《水经》。
巴蜀是茶的发源地,蒙山有我国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蒙山茶主要产于山顶,故称蒙顶茶。蒙顶茶始于西汉,从唐代一直到清代,年年岁岁皆为贡品。历代吟咏蒙顶茶的诗词有300多首,如,“若教陆羽持公论,应是人间第一茶”(唐·黎阳王)、“琴里知闻惟渌水,茶中故旧是蒙山”(唐·白居易)、“饭囊酒翁纷纷是,谁赏蒙山紫笋香”(宋·陆游)等名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 从来佳茗似佳人
清末民初,西湖之滨涌全门码头有藕香居茶室,更妙的是茶室还挂着这幅东坡居士的集名茶联。茶联将美丽的西湖和芬芳的茶香都拟人化了。如今杭州的茶室、茶馆都喜欢挂此妙联。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此联挂于台北陆羽茶艺中心,出于明代大儒陈白沙(名献章)。茶性淡,淡中见味,使人淡然自适,韵高致静,静则无为,保持一颗平常心,遇茶吃茶,遇饭吃饭,随性适意,知足常乐。联语境界崇高,是立身处世的格言,虽无一个“茶”字,却隐含茶的神髓。从一杯茶悟人生,陶冶情操,宁静养性,淡泊修身,有耐人寻味,回肠荡气之趣。
诸君能知味者 此地可避秦无
此为桃源茶馆联。上联判断句,称赞茶客都是善品茗、知茶味的人。下联设问句,化用“寻得桃源可避秦”的诗句,暗扣茶馆名,称此地为世外桃源,一壶在手,万事全丢。甚为得体,有巧思趣。
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青城山天师洞斋堂联,为郑燮所题。青城山产茶,寺内苍松森森,翠竹万竿。就地取材,扫来竹叶足以烹茶,劈碎松根可煮菜根。清茶粗食美,淡泊菜根香,毫无藻饰,平淡写出道士简朴生活风貌,颇有山林野趣。
坐,请坐,请上坐茶,泡茶,泡好茶此联出于一段茶事趣闻,流传甚广,作者有苏轼、郑燮之说。据《新世说·宠礼》,出于阮元。位同宰相的阮元大学士偶游扬州平山堂,寺僧正据案书联。阮旁立观看,僧见阮布袍葛履,便冷冷地说了声“坐”,并向小沙弥挥了挥手:“茶”。书罢,如问其姓,告以姓阮,僧以为是阮氏族人,态稍恭,延入内室,呼曰:“请坐”,并令“泡茶”。坐定请名,对曰:“阮元”。僧大惶惧,连声曰:“请上坐”,再令“泡好茶”。将辞,就所备纸笔,乞为题对。阮即书联如上。从此,“茶与坐”成为讥讽势利小人,痛砭世俗流弊的妙对趣联,不径而走,广为流传。
得与天下同其乐不可一日无此君此为杭州“茶人之家”迎客轩门联。此联措辞含蓄,不见“茶”字,寓茶于联,读来有“无茶胜有茶”之感,茶趣盎然。以茶会友,品茗述怀,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兴会淋漓,共饮同乐,乐趣无穷。乾隆嗜茶成癖,不可一日以无,下联就是出自乾隆的故事:平生嗜茶的乾隆活到88岁,是寿命最长的一位皇帝,他85岁让位于嘉庆时,一老臣不无惋惜,道:“国不可一日无君”,乾隆大笑,曰:“君不可一日无茶”。
最后,让我们消受山中茶一杯,共同欣赏两幅茶联,在香清味甘中享受茶韵联趣,自得其乐:茶事是事,事到无心皆可乐;茗品须品,人非有品不能闲。
佳茗回味无穷,人情可也;雅趣随心不俗,本色自然。
来源:《解放日报》
我有一幅清翁方纲手书的对联(拓片):
客来翠竹茶烟外
人在幽阑(有草头)雪意间
很养眼的字和内容。
偶也喜欢茶,只是最近连续摔坏了两个茶杯,很是郁闷……
“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
“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