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两岸情缘——茶传两岸 [打印本页]

作者: 弱水过客    时间: 2006-6-29 12:00     标题: 两岸情缘——茶传两岸

 

[center][mp=600,420]mms://winmedia.cctv.com.cn/taiwan/300K/114740hxla0211-300k.wmv[/mp][/center]


作者: 弱水过客    时间: 2006-6-29 12:02


[center][face=黑体]两岸情缘——茶传两岸[/face][/center]
[center][face=楷体_GB2312]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11日 18:10)[/face][/center]

  [face=楷体_GB2312]主持人李红:茶是两岸民众都非常喜欢品位的一种日常饮品,据考证台湾有很多品种的茶都源自福建,近年来更有众多的台湾茶商到他们的祖籍地福建兴办制茶企业、开办茶叶连锁店,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小小的茶叶,既连接着两岸同源同种的文化,也传递着两岸几代茶人割舍不断的情谊。请看本期《两岸情缘——茶传两岸》。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人饮茶,注重一个“品”字。在百忙之中泡上一壶茶,找一个安静幽雅的地方,自斟自饮,可消除疲劳,又可振奋精神。根据茶的焙制方式不同,茶可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和花茶。绿茶为不发酵的茶,红茶是全发酵茶,而乌龙属于半发酵茶。中国南方省份福建省和台湾省是乌龙茶的主要产地。

  福建和台湾有着割不断的茶缘。据史料记载,早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安溪乡民就开始移民台湾,他们选择有山有水,地形与安溪相似的地方拓荒种茶。清代嘉庆三年,大量的安溪人移民台湾,带去了茶苗,也带去了安溪的茶俗。清代咸丰五年,安溪人林凤池率先把乌龙茶引入台湾,种植在台湾冻顶山,相传这就是台湾冻顶乌龙茶的起源。如今在台湾2300万人口中,60%以上的台湾同胞有饮茶的习惯,并且以乌龙茶为主。

  乌龙茶也被称为青茶,具有鲜明的特色。乌龙茶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风味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既有红茶的浓郁鲜爽,又有绿茶的清香和芬芳,品尝后齿颊留香,回味甘甜。乌龙茶包括很多品种比如铁观音、武夷岩茶、台式乌龙茶和冻顶乌龙茶等等。台湾和福建一样,人们喜欢用小杯品饮乌龙茶。由于乌龙茶的冲泡颇费工夫,因此称它为功夫茶。功夫茶以其自然、素朴、雅静、和谐的情趣,充分体现了泡茶艺术的内蕴和文化内涵。一般来说泡功夫茶有以下几个步骤。饮茶时,先备好茶具,即泡茶前用滚烫的开水把茶壶、茶杯、茶盘等淋洗一遍,使茶具保持清洁和相当的热度,俗称备具。冲茶时, 盛水壶需要在比较高的位置循边缘不断地缓缓冲入茶壶,使壶中茶叶打滚,形成圈子,俗称“高冲”。接着是“刮沫”。也就是冲茶时,冲入的开水要溢出壶口,再用壶盖轻轻刮去浮在茶汤表面的浮沫,使茶的原味得以保存。接下来就是“洗盏”。“刮沫”,立即加上壶盖,再用滚烫的开水淋一遍, 称之为“内外夹攻”,与此同时,用开水冲泡茶杯,使之清洁,以便待用。然后是“斟茶”。待壶中之水静置两到三分钟后, 茶之精美真味已经泡出来了,“斟茶”时,注汤不宜高冲,需低斟入杯。茶汤要轮流注入几个杯中,每杯先注一半,再来回倾入,周而复始,渐至八分满时为止,这叫“关公巡城”。如果一壶的水正好斟完,就是恰到好处。讲究点的,还将最后几点浓茶,分别注入各杯,此谓“韩信点兵”。最后就是“品饮”了。品茶时,一般用右手食指和拇指夹住茶杯的杯沿, 中指抵住杯底,先看汤色,再闻其香,然后再饮。如此品茶,不但满口生香,而且韵味十足,这才是真正领会到品乌龙茶的妙处。

  乌龙茶最早产于福建省。一千多年前福建武夷山一带就已经盛产乌龙茶。俗话说:好山好水出好茶。最早生长在武夷山岩石壁上的“大红袍”茶经过多年的人工培育,现在已经是名扬中外的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清朝乾隆六年,安溪举人王仕让奉召进京,将精心培育的茶叶请乾隆皇帝品尝,乾隆饮后大喜。因为这种茶叶乌黑似铁,而且产自安溪南山观音岩下,乾隆便赐名为“铁观音”。“大红袍”和“铁观音”都是享有盛名的乌龙茶品种。

  清代后期,台湾茶叶生产逐渐崛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台湾年均产茶量都达到两万多吨,绿茶红茶乌龙茶在台湾都能生产,其中尤以乌龙茶产量最大。冻顶乌龙茶被视为台湾乌龙茶中的珍品,传说冻顶乌龙茶与福建乌龙茶之间,有着一段动人的佳话。如今,在台湾冻顶乌龙茶的产地南投县鹿谷乡,人们对此还如数家珍。相传,在清咸丰五年,台湾南投鹿谷乡的书生林凤池到福建考举人,由于旅费不足,族人林三贤接济了他。林凤池科举及第,为报答林三贤的慷慨,林凤池特地从武夷山带回茶苗赠送给林三贤。回忆那段历史,林三贤的后裔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农会的林光演先生娓娓道来。

  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农会 林光演:(林凤池)特意从武夷山带回36棵茶苗回来,12棵给林三贤,他的朋友,就是我的太祖父,由他就慢慢地繁殖,种在冻顶山上。

  无独有偶,清光绪22年,即公元1896年,从小师从福建茶师的台湾茶人张乃妙返回家乡时,带着12颗纯种铁观音茶苗,种在台北附近的木栅地区。这便是后来著名的“木栅铁观音”的起源。台湾台北县坪林茶业博物馆是一处洋溢着闽南古建筑风韵的美丽建筑群。在这里展出的详实资料,展示了台湾茶叶引种和产业开发的历史。坪林茶业博物馆馆长梁祥田先生为记者讲述了台湾茶引种武夷山的那段历史。

  台北坪林茶业博物馆馆长 梁祥田:大概200多年说有一个柯朝先生,从武夷山取回的茶籽,种到瑞芳鲒鱼坑,从那个时候到现在有200年,从此以后,茶对台湾的影响非常大。

  建省福安市社口乡的这家茶叶研究所,现在是中国著名的茶叶研究机构之一。张天福老先生曾是这里的首任所长。祖籍福州的张天福老先生,被海峡两岸茶叶界共同尊为“世纪茶人”。张天福1932年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系,毕业后回到家乡福建从事茶叶的研究和教学。1935年张天福在福建东部的福安创办了福建第一所茶叶专科学校。现在台湾茶叶界的元老吴振铎先生正是这所学校早年的毕业生。2002年初夏的一天,张天福老先生带着吴振铎的学生、来自台湾的阮逸明博士来到福安的这个茶叶研究所故地重游。阮逸明博士此行福建的最重要目的,就是考察闽台茶叶发展及其相生相伴的渊源。武夷山区建瓯市的东峰镇桂林村,—片占地15亩的矮脚乌龙茶树又吸引了他的目光。据说,这方已经有150年历史的茶园,与他在台湾的老师吴振铎以及台湾茶中珍品青心乌龙茶之间,有着一段不寻常的故事。在这个茶园里竖立着一个碑,碑上记载着吴振铎先生1990年考察这个茶园的故事。

  台湾茶学博士 原台湾茶叶改良场场长 阮逸明:1990年9月,参加闽台茶叶学术讨论会的台湾代表吴振铎教授一行为台湾乌龙寻根访祖,经考察证实:桂林村的百年矮脚乌龙老树,正是台湾的青心乌龙品种,为保存闽台乌龙茶树品种历史渊源的见证,特将该片茶园列为保护区,永志海峡两岸茶叶亲缘相依的关系。

  初冬的一个中午,在福建闽侯县大湖乡海拔1000多米的雪峰上,台商林圣光和妻子陈秀卿正在茶叶生产车间的一角共进午餐。由于福建的气候和土地与台湾非常相似,劳动力价格相对比较低,所以近年来许多台湾茶商在福建投资兴办茶场,生产开发清香型的浅发酵精制高山乌龙茶。同样的环境、同样的语言和文化,让林圣光夫妇在城外的茶山上仍然感到快乐和舒心。雪峰高山茶现在在中国大陆各大城市卖得很火,林圣光在上海和北京的茶叶连锁店常常供不应求。

  台湾茶商 林圣光:喜欢福建这个地方,尤其是乌龙茶类,它生长带就是这么窄的一个地方,我也毫无作别的地方的选择。所以,我还是。我自认为我是雪峰人了,现在。我蛮喜欢这个地方。你不觉得这个地方蛮好的嘛!

  林圣光夫妇一样,台湾茶叶专家李瑞河在选择自己大陆战略第一着棋的时候,同样看中了自己的祖籍地福建。福州市郊外北峰的优山茶场,是李瑞河在大陆创办的第一家茶场。1992年,在台湾遭受经营挫折的李瑞河从台湾跨过海峡来到大陆,在福建成立了天福集团。凭借着对海峡两岸茶叶市场和闽台人文地理的了解,到2002年年底,李瑞河仅用十年时间,就在大陆开办了近400家连锁门市和五家制茶企业,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200年前,李瑞河的第七代世祖从福建漳浦县渡海来到台湾种植茶叶,在台湾开始了薪火相传的茶事业。200年后2002年初,李瑞河又怀着感恩的心情,回到他的祖籍地,在这里建成了世界最大的茶博物院之一——天福茶博院。身为两岸茶叶交流的实践者、身为立志重振中华传统国饮的一代茶文化传人,李瑞河常常以“芳草茶心”四个字自勉。他说,做茶人要有一颗茶心,要像茶一样,有一颗清纯质朴之心,一颗厚重包容之心。然而最最重要的是心怀旷远的志向,拥有一颗振兴中华文化的赤子之心。

  李瑞河特意在茶博院修建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取名“曲水流觞”。碰到风和日丽的天气,又恰逢来了贵宾,李瑞河就在小溪边以茶代酒,宴请宾客。其实“曲水流觞”是一个典故,说的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兰亭举行饮酒赋诗的活动。“曲水流觞”的“觞”字,是指古代盛酒的器具,也就是酒杯。公元353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绍兴修建了兰亭,在举行修葺祭祀仪式后,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将酒杯放在溪中,由上游徐徐而下,经过弯弯曲曲的溪流,酒杯在谁的面前打转或停下,谁就即兴赋诗并饮酒。如今在南方许多城市,“曲水流觞”这种饮酒咏诗的雅俗历经千年都盛传不衰。李瑞河说,他修建这个“曲水流觞”,并不是附庸风雅,而是发自肺腑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现在李瑞河的天福集团已经成为了大陆茶业经营领域屈指可数的台资企业。不只是种茶卖茶,开发新产品,而且延伸产业链,扩大在大陆的经营规模。李瑞河还在福建、云南、四川、江西、江苏五省建立了天福高速公路服务区,又在福建漳浦天鹅山开发区又购买了300亩土地开发无公害茶园,並拟建一座亚洲最大的乌龙茶工厂。台湾茶商李瑞河在大陆的事业越做越大。

  台湾茶尚 李瑞河:不是我爱台湾太少,而是我爱中国更多。因为在商言商,说实在话,台湾才有2300万的市场,大陆有13亿,这么大的市场。当然做生意的人,我真的,现在的时间都放在大陆了,因为要赶快找这个商机,赶快打下基础。

  茶,一个只有中国人能够理解和感悟最深的字眼。茶有茶的品性,茶有茶的韵味。千百年来,海峡两岸的华夏子孙已经把深邃久远的中华茶文化逐渐推向美的极致。正是那片片清香和无穷的回味,将五千年的文明和智慧溶于一杯,润泽了千千万万龙的传人。

  主持人 李红:茶的清纯质朴、芳香醇厚常常被赋予为中华文化的一种象征,难怪有人说哪里有中国人哪里就会飘着茶香。好,感谢收看今天的《海峡两岸》,下期节目我们再见。[/face]


作者: 安然    时间: 2006-6-29 18:04

闽南人爱喝茶,不仅家家户户都备有整套的茶具,就连办公室里的茶具都是备齐全的,来了人就泡茶,不紧不慢的.厦门的茶庄、茶馆随处可见。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6-6-29 20:16

谢谢弱水过客!速度还可以.

多日不见你的茶贴了.很喜欢看你贴的这些.

[em23]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