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史学社情况[转]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06-7-11 01:15     标题: 华东师范大学青年史学社情况[转]

 

 光辉的历程,火红的青春
青年史学社是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学术团体,是我校名牌学术社团之一。创建于1980年9月,迄今已有22个春秋。22年岁月中,社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青年史学社的活动从未中断,至今已出版54期(55期正在筹备中),已发表各类文章近1000余篇,包括同学们自己写的学术论文、人物采访记、历史古迹考察报告,历史档案和文献介绍、外国历史研究摘译、读史札记、史学研究动态和信息等内容。其中,仅学术论文就有600余篇,包括对古今中外通史,社会史等的研究。这些文章虽还稚嫩,但虎虎有生气,其中不乏有独到见解的佳作,不少作品发表后都获得了前辈专家的好评,有的还被国家和省市级学术刊物正式采用。此外,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还把这个非正式的印刷简陋的刊物列为指定收藏品。更令人欣喜的是,一批批青年史学人才从这块学术绿地走出,茁壮成长。当年的社员中,有一百数十位成了其它学科的硕士、博士,相当一部分人成绩斐然。
办史学刊物,坚持十多年如一日,在国内高校里,尚不多见。同学们的求学精神、治学态度和写作成果受到了学术界前辈的肯定和厚爱。1980年,上海历史学会会长周谷城教授来信说:"诸位热爱史学,令人钦佩,与各方青年史学朋友相互竞赛,最有益处。"吴于广教授也来函称:"据我听到的瓜,这份朴实无华但支颇有生气的刊物,已经得到史学前辈的称许,社会舆论的注意,在有志于史学的青年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北京大学张芝联教授致函称:《青年史学》是"全国创办最早、时间延续最长、出版期数最多的大学生历史学术刊物!"上海师大程应缪教授也高兴地称赞这本杂志在国内是"罕见的"、"令人为之雀跃的",著名书法家、文物鉴赏家谢稚柳先生热情挥毫,特地为《青年史学》题写刊名。在《青年史学》创刊一周年之际,周古城教授为刊物题词"博大精深"四字。同时,姚依林、侯外庐、白寿彝、胡华、罗荣渠、苏渊雷、汤志钧等前辈大家,都曾先后以不同方式给《青年史学》及青年史学社以勉励,提出了很多具体希望和要求。
经过十多年的艰苦跋涉,青年史学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它的影响已越出校园,它已不再仅仅是华东师大自己的学术刊物,它已经属于全国史学界,成了中国史坛成长着的一朵新葩。
青年史学社及《青年史学》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它的成功在于反映了变革时代青年学子的所思所想。刊物创办之初,正是"四人帮"粉碎不久,历史学不仅要从文革中一度出现的影射史学、阴谋史学的阴影中走出来,而且还要求有脱胎换骨的发展,适应改革开放大形势的需要。它在一群富有理想、热情、才华的青年手中诞生,正因为那群青年,或许也正因为那个时代,青年史学社充满活力,欣欣向荣。
我们的成功还有赖于学校党政领导的有力支持和一批史学前辈、老师的教诲和指导,以及每一届编委的出色工作。
当然,成就只代表过去,新一代史学社成员并不满足于过去的辉煌,又于1997年11月创办《青年史学通讯》作为《青年史学》副刊,它虽是一份小报,但内容丰富,包括新闻记载、评论、史学讨论以及同学们写的文学作品,成为外界了解历史系的窗口,展示出我系同学是怎样学习、生活,如何思考的,成为我们系同学自己抒写自己的"活历史"的记录本。2000年,史学社又制作了自己的主页,除了在主页上通知公布我们的日常活动以外,还在2001年推出了《青年史学》和《青年史学》通讯的电子订阅版本,利用互联网扩大了我们的发行范围。
新世纪史学的发展,需要有理想、有抱负、有思想、有激情的热心治史者。青年史学社社员都是有这样敬业和奉献的精神,他们正直、无私、高尚,敢于并且善于提出问题,他们明白要办好一个刊物,要做一个好的史学工作者,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只有大写的人,正直的人,才是高尚无邪之人,才能直面人生,纵论千秋,对万载青史直抒已见。
新世纪对史学发展有更高要求,新世纪史学的发展也将呈现前所未有的迅猛态势,将更贴近现实社会发展需要,更注意吸取和融合古今中外史学精华和长处,着眼于揭示社会发展规律,对现时社会前进起前瞻导向作用,以具有更丰富的历史思想内涵。青年史学社愿在这史学改革大潮中学习、锻炼、成长,我们一定会珍惜这非同寻常的传统,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把青年史学社工作做得更出色,把《青年史学》《青年史学通讯》办得更好。
史学社人的承诺
22年前,作为一个以历史为专业,又偏好历史的年轻人的团体,青年史学社成立了。22年里世事流转,物是人非,许多类似的团体兴起过。鼎盛过,又消失于寂静当中。青年史学社又是以怎样顽强的生命力走过这22年的呢?
我们不认为这是必然的。青年史学社依托的专业本身不是它的生命力来源。22年里,中国的历史学如同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少年一样走向他的中年时代。青年人的靴气方刚会使世界轰轰烈烈。而中年人的稳重沉着则多带着一些甘守寂寞。如果这22年青年史学社按着这样的步骤,很快也会圆滑融通,老于世故,它的生命力也就几近萎缩。
青年史学社的精神所寄,是在于史学社人的精神。在一届社团刊物《青年史学》的发刊词上,当年的史学社人写着:"接力棒稳稳地,重重的传到我们手中……我们没有理由沉眠于她昨日的荣光。"青年史学社人就是这样传递着他们之间的约定:坚定,开创和追求。
史学社人对他们社团的第一个约定是坚定。坚定意味着坚持,也意味着苦守,更意味着一种荣誉。是的,要坚持,章开沅先生曾引用楚国南诗勉励史学社人:"为学不作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媚后人"就是坚持,在史学轰轰烈烈时坚持,在史学归于寂寞是更需坚持。是大,要苦守,实干就是苦守,花开花落,校园里的文化热点一变甚而三变四变,但史学社人不变,实干不变。是的,坚持是一种荣誉,没有人会怀疑一群坚持自己的看法,苦守自己信仰,拼命苦干的人是这个世界,这个社会,这个校园中一道美丽的风景。
史学社人对他们社团的第二个约定是开创。历史学是太古老的科目,中国史可以远追至先秦,世界史可以回溯到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希腊。历史学是一个太需要革新,太需要注入新的灵魂的科目。逝者已矣,可逝者的影子还投在现时现刻人们的心中。历史不的生命在寻于求新的突破,史学社人的使命在于突破。18年来,史学社人因为他们的朝气蓬勃,因为他们的血气方刚,甚而因为他们的毛糙,因为他们的不成熟,正是努力在为历史学辟出一条新路。史学社人的眼睛不光投身在先逝者们留下的影子里,他们把自己的观照范围拓宽到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诸多领域。令人击节的是,就是这样一群看世界还略推拙的年轻人,居然让不少老前辈由衷感佩,1980年周谷城先生来信:"诸 位热爱史学,令人钦佩。"1982年吴于廑先生来函称赞《青年史学》是"朴实无华,但颇有生气的刊物"得到了"社会舆论的注意","在有志于史学的青年中也产生了良好的影响"。有的老先生老前辈在来信中还使用了"为之雀跃"的字眼,在老前辈和后继者之前无言的对话所达到默契,愉悦溢于言表。
开创也是把得到历史学训练的头脑用之于观察人们实在生存状态,并用史学独特的视角抽丝剥茧,鞭辟其里。史学社人的独有资本就是历史系这个学科高地,把这个高地蕴藏的知识势能加以释放,就形成了史学社面向社会开拓视野的源源动力,史学社人在讲座中在沙龙里,在刊物里,走向社会,同时透视社会,观照社会,上至国际风云,下至转型社会中的种种现象,大致社会文化的或传袭、或断裂,小至一事一物一人。这就是史学社所能提供的思考空间。
史学社人的第三个约定是追求。22年里史学社人能坚定的开创,其根本就在于一种追求。或者换言之,22年史学的生命力所在就是这一种追求,它之能继往开来,端在这种追求在史学社人心里在一代代的传承中保留了下来。
追求来自信仰,这不是对一时一世的某种所谓不可避免的理念的信仰。而是相信人类社会,这个民族需要克服自身某种痼疾的希望。需要这样一些人,需要这样一些苦口逆耳的良言良药。所以史学社人坚持,所以史学社人守望,所以史学社人开创,所以史学社人能够走到今时今日。
史学社人追求有力,但拒绝媚俗。史学要普及,要成为校园文化中的主流,但史学社绝不"贱卖式的自我轻蔑",绝不在为要普及史学危害历史学的严肃的学术定位。为了这个史学社人宁愿寂寞,宁愿社团在清贫中砥砺成长。这或许可以用社团某位社长的话说,叫做"清静有为"。
史学社人追求超越,但拒绝浮华。超越是追求的基本内涵,新的一代史学社人要赶超前几代,并且真的能够赶超,这是史学社基本的活动节律。但史学社人在真正意义上的赶超和浮光掠影之间选择前者。讲座要最好的,沙龙要最精的,刊物要最过硬的。22年里,史学社的生命就是这样一个一个坚实有力的脉动的组成的。
一代史学社人的生命流程就是在社三个约定中完成的。史学社22年的生命流程就是在这三个约定的重复践行中不知不觉流逝的。每年都有新社员带着好奇走进这个社团,每年相应地都也有老社员毕业,每年这些新社员看到的社团肯定是不一样的,但它有三个基本约定,只有当这些人完成他们作为史学社人的完整的生命流程后才能体味,它们是:坚定、开创、追求。
史学社活动五部曲
为同学们营造一个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良好氛围,永远是我们青年史学社的重要任务之一。青年史学社每学期都会请一些国内外的名家做讲演,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课余时间举办学术沙龙。这些努力促成了一种把课堂书本上理论学习和观察分析社会历史现象的研究实践结合的浓厚气氛,使得大家能够更多的切磋探讨.此外,青年史学社还为同学们开辟了崭露才华,交流情感的园地,那就是:迄今已出版50余期的系刊--《青年史学》,《青年史学通讯》 。
我们青年史学社的活动历来以关注学术、专研学术为己任。在2001~2002年度里,我们继续办好了"讲座-沙龙-实践-刊物-网站" 五大活动板块。


一、 讲座
学术讲座是历史系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几年随着各高校之间的联系日益频繁,我们也有越来越多的机会邀请校内外知名学者和教授来历史系讲学,增加了同学的史学知识,开拓了同学们的思路,开阔了同学们的视野。
一、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本系校友陈兼先生“冷战与当前国际关系”讲座
10月17日 邀请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教授,本系校友陈兼先生为我系同学作了“冷战史研究与当前国际关系”的报告。在冷战史与美国近现代史研究领域中,陈先生是一位站在十分前沿的著名学者,他的报告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对于“冷战”,陈先生认为它是一个中性词:冷战并非简单地指两强对立的大国争霸,而是含有许多复杂关联,并产生综合性影响的历史事件,或者可以说是一段历史时段。为了说明这个问题,陈先生接着论述了冷战的四个特点。随后,陈先生又谈到了当前的国际政局。自“9.11”事件以来,美国政府已经采取了激烈的行动,但陈先生又尖锐地指出了这种反应背后美国政府的弱点。美国无法自立,它只有通过战胜敌人才能证明自己。自“东欧巨变”以来当美国越来越认为“天下无人”时,这个弱点就越发的明显。另一点,在美国越来越成为世界领袖的同时,美国的政策却越来越显示出了地方性。布什总统的单边主义政策便是此点的一方面反映。最后,陈先生回顾了冷战中中国对外政策的得失,对关于“国家主权——结盟政治——战略全局”这三者的关系如何处理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对APEC的中美首脑会晤进行了展望。

二、 易惠莉教授“中国近代对外关系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讲座
11月20日,历史系易惠莉教授应我们史学社之邀为我们社员做了一次题为“中国的对外开放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1860~1870)”的讲座。此次讲座的内容摘要如下:
首先,讲座涉及的时间段是自1860~1870的十年。60~70年间,西方列强仍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仍有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之呼声,而与大炮一齐涌入的西方文明与西方思潮,无疑是一股活水冲刷着中国社会。这段时期,西方仍然试图与清政府合作,但如此有利之条件,70年以后逐渐荡然无存了。至于清政权内部的分裂其间又包含着两层矛盾:即中央政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以及满汉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主要体现在中央大员(奕忻等)与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之间的矛盾。
另一层矛盾是满汉矛盾。中国社会正是由于自身社会的矛盾,阻碍了自己的“对外开放”,没有抓住时机跟上近代社会变革。讲座之后同学提问讨论相当热烈,取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三、 北京师范大学刘家和教授“中西史学史比较”讲座
刘家和教授长期从事世界古代史与中国先秦秦汉史研究,对中外古史比较研究作了长期的艰苦努力,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中西史学史比较”。刘教授在讲座中分析了中西史学发展的源流以及演变,对双方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比较,不时的赢得了听众的阵阵掌声。
四、《冷战的结束以及对二十世纪国际格局的影响》讲座
5月23、24日,史学社组织了本系社员参加收听《冷战的结束以及对二十世纪国际格局的影响》讲座。讲座由历史系邀请的美国弗吉尼亚大学梅尔文·莱夫勒教授主讲,并由本系校友,紫江学者陈兼老师作了精彩的翻译。
二、 沙龙
学术沙龙是青年史学社日常活动形式之一。沙龙由志同道合的史学社社员自由组合而成,不定期举行。每次沙龙都预先确定主题,并邀请在这一方面学术上波有造诣的教师进行指导。近几年来,史学社举办学术沙龙不下数十次,累积参加人次更是达数千之多。学术沙龙主题涵盖史学研究的方方面面,有不少涉及当今学术研究的前沿。
沙龙一、10月24日  会员大会,史学学习方法经验交流会
本次活动主要是针对招收到的新会员。我们邀请了历史学系二年级、三年级的学习优异的同学向会员们传授了历史学习的理论与*作方法。内容主要涉及了读书笔记的写作,课堂笔记记录方法,参考阅读书籍的选购,专业英语学习方法的介绍,以及历史学的网络资源利用等等问题。还特别邀请了北师大前来交流学习的陈宇同学为社员介绍了北师大历史系的基本情况。
沙龙二、11月29日  与停云文学社、东华大学文学社联合举办文史读书会沙龙
本次活动在听雨轩书吧举行,会场气氛良好,文史学社的社员们以书会友,畅谈各自读书的喜悦与收获。听云的张春田同学谈了他对张爱玲的理解,史学社的田润同学则谈了周作人的悲喜故事,并对周作人的心路历程做了剖析,来自东华大学文学社的同学则给大家讲解了关于书籍封面装帧的设计艺术。青年史学社还想参加沙龙的同学赠送了最新一期的《青年史学通讯》会刊。整个活动大概持续了3个小时。
沙龙三、12月20日  邀请历史系系主任余伟民教授参加“经济全球化的影响纵横谈”学术讨论沙龙
全球化这个词汇本身没有主语,很模糊;如要加上一个主语,这个主语实际上也是多元的,变化不定的。全球化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类生活的一切领域,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模式,也还没有一个普遍认可的定义。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完全被甩到全球化进程的外面。真正谈得上全球化的主要是金融市场,资本流动实现了全球化。全球化的活动主体主要是西方跨国公司,它们的全球化发展战略正在付诸实施,并且从中获取超额利润。金融市场的全球化对于跨国公司和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趋利避害的问题。经济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对于我们是“双刃剑”,所以这个问题的讨论意义也就显而易见了。讨论中有同学赞成全球化,认为全球化的整体趋势是好的,逆全球化的趋势是不可能的,全球能够为世界带了更多的融洽与和谐。但是,也有同学指出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着发达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利用现有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所进行掠夺,因此全球化从总体上看是不利发展中国家的。余伟民教授也谈了自己的观点,并指出以冷战式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化的趋势是否合理,他强调教育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作用,不能以非友即彼的眼光来看待全球化。

沙龙四、3月20日  北师大交流学习归来同学学习经验交流沙龙
上学期,历史系99级的5名同学赴北师大进行了一个学期在北师大的交流学习,这次,他们为我们带回来了在北师大的所见所闻。他们说,北师大的讲座氛围特别好,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就是讲座的海报,而且讲座的质量也特别的高,基本上都是名家讲坛,当然,这与北师大处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有利位置是分不开的。另外,北京的图书市场也十分的发达,有许多上海已经买不到的现前出版的好版本的学术书籍。总的来说,北师大的学习氛围是十分的浓郁的。

沙龙五、邀请本系指导老师、社团联余佳老师、本校学术类人文社团社长、复旦大学历史系、上海师范大学史学社同学进行“当前学生史学社团的发展”学术研讨沙龙。
4月26日青年史     学社在历史多媒体教室举办了题为“新时代、新史学、新青年——学生史学社团研讨沙龙”活动。参加此次研讨会的有:历史系主任余伟民老师、党委书记胡逢祥老师、团委书记徐继琳老师、社团联指导老师余佳及停云文学社、兰心哲学社社长,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史学社代表。 本次研讨会的主旨在于商讨学生学术社团发展道路。与会者就此议题积极发言,各抒己见。在研讨会后期,余佳老师、胡逢祥老师纷纷建议史学社应定位于纯学术类社团,应立足学术,提倡史家关注社会,社会关注历史。 讨论会结束后,来自各个社团和学校同学相互交换了自己的刊物。通过这次活动,大家在一些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明确了发展方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待于在以后实践中继续摸索的问题。大家在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谋求共同发展。

沙龙六、5月23日  赴复旦大学,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就“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趋势”问题开展学术讨论沙龙。
全球化与民族主义都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全球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民族主义作为与全球化互动的力量,也开始复兴。在全球化尚未建立一种确定的秩序的情况下,民族主义对于现代民族国家的现代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在追求现代化的同时,民族主义自身存在着深刻的悖论,这个悖论的解决,需要将民族主义引导成一种健康的力量,并在全球化过程中建立全球政治制度。为此,我们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同学进行了此次“民族主义与全球化趋势”的讨论,尽管在讨论中双方还都有着一定的分歧,但是讨论加深了我们双方对于全球化的进一步的深入理解。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次讨论的意义不仅仅是学理的,而且也是实践的。因为作为青年学生,我们的某些立场需要有着更加理性的思维来加以指导。
三、 刊物
青年史学社的特色刊物《青年史学》是定期出版的学术刊物,迄今已达54期,内容涉及中外通史、社会史、经济史、政治史、军事史、国际关系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诸多领域,累计发表文章近1000篇,取得了十分喜人的成绩,已引起了史学界前辈的关注,如著名历史学家周谷城,中山大学端木正教授,武汉大学吴于廑教授,北京大学张芝联教授等都来函致词。此外,《青年史学》还被列为上海图书馆和北京图书馆的指定的学生学术收藏品。
青年史学社的所有活动中,最重要的便是编辑出版《青年史学》杂志,迄今已坚持20年之久,成为全国高校中创办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学生史学刊物。今年恰分建社、创刊20年纪念,在系领导的支持关怀下,我们邀请了史学社前辈工作人员给我们作讲演报告,并出版纪念专号。在办好《青年史学》的同时,我们也加强对《青年史学通讯》的编辑工作。《青年史学通讯》创刊于1997年,他不再有传统的历史系的沉闷色彩,而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具有灵活多变的内容版面,主要刊登历史系大事记、校内外罪行报道以及同学的一些杂感随笔。
如今,《青年史学》与《青年史学通讯》已成了我社的"镇社之宝",我们将一如继往的办好这两份刊物,为一切爱好史学、关注史学社的师生服务。
四、 考察实践活动
在这一年里青年史学社不但以讲座沙龙等形式将专家学者请进来,还大胆地走了出去,在这个有着百年历史文化沉淀的城市和千年历史文化沉淀的过渡中来探询遥远的回响,在历史中发掘现实。正所谓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只有有开阔的眼界才会有析万物之理的恢宏气度,才能领悟历史真谛。
实践一、无锡南泉镇考察
口述史是当代史学发展的一个新分支,口述史资料则具有普通文字资料所无法替代的功能。本次口述史资料采集的对象主要是针对苏南农村,目的是调查取得有关当前苏南农村社会生活情况第一手资料。访谈的对象从菜市场上的卖菜人到菜市场边的乞讨者,从烤南瓜饼的阿婆到脚有残疾的外来打工者,从卖衣服的到开饭店的,从从美术教师到村委书记,从高三女生到家庭妇女,从寺庙里的大师到公安局局长,从种粮大户到采石场的工人,几乎无所不及。有时候一天要走好几个村,还有几次搭车去太湖边采访渔民,一天走上个几十里是常事。12个村,几乎个个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而镇上的人,两三天后也习惯了我们来来回回的身影,由开始时明显的好奇和怀疑变成了善意的询问和交谈。
以往对苏南农村的了解无非是通过电视新闻、报纸等媒体,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我们虽然不敢说南泉就是苏南农村的典型,但是我们确确实实最直接的接触到了中国的农村。
我们此行的目的并不是要对当前的苏南农村做什么评论,仅仅是为了取得关于当前苏南农村人民社会生活的第一手资料,看看人们是怎么谈论,怎么看待他们的生活的。数十年或是数百年后,当人们开始回首探寻苏南社会生活变迁的时候,或许会感谢今日的这一群大学生为他们留下的那一卷卷充满了杂音的磁带。
应该说,我们的资料采集还是具有一定的覆盖面的:
就官方而言,我们走访了镇政府、镇派出所、村委;就务农者而言,我们采访了种粮大户、种水果的专业户及普通务农者等;就副业而言,我们采访了太湖边上的打鱼者,鱼类养殖专业户,狗类饲养专业户等;另外我们还走访了外来打工者,书店的老板,鞋匠,僧人等等。前面已经说了,我们的工作不是对苏南农村作什么技术性的概括,也不是对苏南农村的成功或灰暗之处作什么有意义的总结,而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留下供后人使用的资料 。我们要感谢给了我们这次机会并为我们的活动提供各种帮助和方便的各位老师,在暑假他们休息的时间里,他们提供了我们许多有益的指导,特别是李宏图和李月琴两位老师,他们不但耐心地听了我们的原始想法,而且提供了我们活动经费,在这个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时代帮助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计划。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根本不可能成行。
实践二、书画之中看历史——参观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暨瞻仰宋庆龄陵园活动
2001年10月31日,史学社组织同学参观了辛亥革命90周年书画展,并瞻仰了宋庆龄陵园。此次活动揭开了历史系青年史学社"从沉沦到觉醒--中国近代史回顾"实践-讲座-沙龙系列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突破了以往就历史而历史的单一模式,巧妙的把书画艺术与社员们的历史学习结合了起来,让社员们从书画之中品味史诗的韵律。
这次在宋庆龄陵园二楼展馆展出书画佳作共有90余件,其中有张晓明、王伟平等书画名家,杜宣、吕其明、孙道临等文艺界前辈及各界知名人士的精到之作;也有已故孙中山秘书田恒以及孙中山外孙王弘之、国民党元老程潜之子程元等辛亥后裔的艺术精品。从书画家们的精品佳作中,我们看到他们对于辛亥革命这段令人振奋而又痛心的历史的感悟,苍劲的笔力与皴法无不讲述着历史的沧桑与悲凉。艺术充满着灵气与感悟,这些恰恰是我们这些只在字里行间求考据的人所欠缺的。之前,我们还向宋庆龄墓敬献了花圈。并在本系退休教授、现宋庆龄陵园顾问傅老师的引导介绍下,参观了宋庆龄纪念馆。
实践三、11月2日   12月5日   组织外系会员参观上海博物馆
11月到12月,上海博物馆进行了玛雅文化精品展示。为了不失去这次千载难逢的观摩南美文明的机会,我们特别组织了外系会员参观玛雅文化精品展。玛雅人的建筑与天文学相结合,气势恢弘,设计精巧,建筑的外观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装饰,展品主要有人像柱和作为建筑物一部分的刻有各种图案和象形文字的石刻。“各古代文明在初始阶段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比如图腾崇拜、丧葬文化、雕塑铭刻等等。我国与古老的玛雅分别位于东西两个半球,但在陶艺制作、崇尚玉器、陪葬品的选择等,都有许多共同点。

实践四、2002年3月27日  本系会员与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结对活动启动仪式
为了使社员们能够更好的得到历史学系的指导,我们组织了本系会员与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结对活动。一名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与2名本科生结对。本次活动获得了历史系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的热情参与,也得到了历史系系领导的大力支持。
2002年3月27日结对活动的启动仪式正式在历史系会议室举行。20名博士生、博士后、青年教师代表与40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历史系领导也特地参加了我们的仪式并致词,学校有线台的同志也前来拍摄了活动的实况。

实践五、4月   历史课件制作大赛
4月,历史系本科生历史教学课件制作大赛,活动围绕中小学历史教学要求,体现多媒体教学优势,并邀请《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李月琴老师担任评委,就课件的主题选材等方面展开公开评议,并进行了课件讲解演示。

实践六、4月2日  组织会员参观一大会址
兴业路76-78号,旧为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两幢具有20年代上海市区典型民居风貌的砖木结构石库门2层楼房。1921年7月23日,代表全国53名共产党员的建党大会就在76号楼客厅举行。大会期间,由于发现密探窥视,会议即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继续举行。大会通过了党纲和工作决议。选举了中央局成员,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

实践七、4月3日  组织会员瞻仰龙华烈士陵园
上海市龙华烈士陵园地处上海市西南的龙华镇,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原址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内有军法处、警卫室、男女看守所、刑场等,是一个杀人魔窟。其中刑场即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许多共产党员、仁人志士、爱国将士为了缔造新中国,被国民党囚禁、杀害于此。同学们怀着无限敬仰的心情,在雄壮的国歌与国际歌旋律中,向镌刻着江总书记"丹心碧血为人民"题词的烈士纪念碑敬献了花篮,并致三鞠躬表达崇高的敬意。随后,参观了"龙华烈士纪念馆"、龙华监狱遗址和革命烈士就义殉难地。

实践八、4月 华师大周边菜场流动人口调查活动
一般的说,一个地区人口增长变动,决定于自然增长、迁移增长和行政区划变动三大因素。分析近代上海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可以看出主要是人口迁移的结果。迁移人口带来了智力资本、金钱资本、信息和劳动力,这极大地增强了上海自身发展的动力与能量,以及上海与外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为上海各种产业的兴起和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进一步了解现在上海外来人口的基本状况,尤其是处于中下层的个体工商户的情况,我们选取了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中长综合市场(位于华东师大大门前中山桥下)为个案,对其中50位经营者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这些外来个体工商户的就生活在我们身边,但他们的生活又似乎离我们很远。经过这几个月在市场里的调查与访谈,我们对这些个体工商户逐渐由陌生到熟悉,他们对我们也渐渐从隔膜到信任。这里我们力求客观的记录下他们最真实的生活和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展现给大家。这次对中长综合市场外来个体工商户的调查虽然结束了,但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将会继续下去。他们作为外来者处在这个城市的边缘,作为个体工商户处于社会的中下层,他们将何去何从体现了一个特殊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这次社会调查也使我们产生了许多思考,为此我们特地撰写了《上海市普陀区长风街道中长综合市场外来个体工商户调查报告》一文来展示我们的成果。

实践九、5月1日  参加上海市大学生社团节开幕式巡礼
5月1日是今年上海市大学生社团节开幕式巡礼仪式在上海图书馆智慧广场举行。史学社与其它我校另外三个社团一起,代表学校参见了此次社团节开幕式的巡礼。为了本次活动,我们特地制作了我们的展板,印刷了我们宣传资料,并准备了一些邀请参加开幕式的群众参与历史问答题。
在5月1日下午的整个活动中,我们共发送宣传资料100余份,赠送会刊100余份,并与不少前来参加活动的群众进行了史学方面的讨论,并与不少同志互换了联系方式,以期今后的进一步交流,以为老先生还特意写了一副对联赠与我们。

实践十、5月23日  与学术类社团共同举办“智力大考场”活动

实践十一、七月中旬  史学社社员参加山东泗水地区教育考察,
对山东农村所存在的教育误区有了深刻的认识,社员都对自己献身教育的决心有了提高。
五、 网络建设
青年史学社不但关注学术,而且紧跟时代潮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普及,青年史学没有放过这一契机,在系领导的支持与关怀下,及时地走向了网络世界,是我校最早"上网"的学术社团,在史学社的历史上又添加了光辉的一笔。
在我们的主页上,您不但可以查阅到有关史学社和历史系的资料与最新消息,还可以阅读与下载我们最新的《青年史学》杂志与《青年史学通讯》。除此之外,史学社的社员们还制作了自由主义、孔子研究、直击美国、美国史研究等不但学术性强,而且制作精美的专题研究项目,更加充实了我们的网页,并且我们还将不断推出新的专题研究。无论天涯还是海角,只要您打开电脑,就能得到我们的服务。
由于我们的主页制作精美,技术高超,内容充实,自从推出以后,浏览量总计已近万人,不但受到了社员们的好评,还经常收到外地网友的来信,其中不少是打听有关我校与历史系消息的,我们总是热心的解答网友们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我们通过网页加强了史学社的宣传力度,更加方便了社员与社员、史学社与社会的交流,网络为我们网聚更多的志同道合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青年史学社主页的推出堪称是继《青年史学》、《青年史学通讯》之後的青年史学社历史上的又一里程。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06-7-11 01:17

《青年史学》目录索引   
(第一期——第五十三期) 
史学理论研究 
忻平、徐洪兴 试论资产阶级反封建及思想的人民性 第三期1981年 
吴晓建 民主、科学和反封建 第三期1981年 
魏承思 专制主义与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 第三期1981年 
金良年 停滞的中国封建社会与地理环境 第三期1981年 
葛壮、陈章 中国封建基层政权组织初探 第三期1981年 
沈祖炜 抑商政策与封建主义生产目的 第三期1981年 
陈士涵 论民族精神 第五期1981年 
李小路 亚细亚生产方式:非原始社会论——就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观的形成 第七期1982年 
 与“原始社会论”者商榷 
陈士涵 试论自然法学说的人民性 第九期1982年 
陈士涵 我对史论关系的探讨(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季永桂 《支那通史》对清季通史编纂的影响 第十二期1983年 
倪华强 历史学面对挑战的对策 第十八期1985年 
王建军 第三次浪潮与史学 第十八期1985年 
浩旻 对“史”与“论”关系问题争论的一点看法 第十八期1985年 
阳启明 论经学与近代史学的关系 第十八期1985年 
昭昭 我们时代社会存在的脉络的追寻与解决今天实践问题的道路 第十九期1985年 
廖舒力 史学、史学研究与现实 第十九期1985年 
张艳国 史学与历史文学 第十九期1985年 
周学军 现代自然科学方法运用于中国历史研究之现状与展望 第十九期1985年 
丰兵欢 中国史学发展趋势之浅见 第二十二期1986年 
任汝平 光明的前景与曲折的道路——对史学的思考 第二十二期1986年 
陈宏对 史学发展预测 第二十四期1986年 
郭长刚 斯多葛主义断想 第二十四期1986年 
蒋连华 留日学生与二十世纪初中国新史学思潮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霍平珏 论建立起人的主体地位及意义 第三十二期1987年 
伟克 历史的想象和想象中的历史研究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吴杰 裸猿·人·及其动物性 第三十五期 
计慧真 民主和政府 第三十五期 
周湖北 在政治的旋涡中 第三十七期 
嘉雨(东北师大) 历史的主体与人格的主体 第三十七期 
李殿勋 论“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模式 第三十八期 
韩永强 相对主义观念关照下的克莱奥形象——历史可知性散论 第四十一期1991年 
许晓青 把历史还给历史——从“胡适研究”论史料的特点对史学研究的影响 第五十一期1997年 
章益国 谈学术宽容 第五十二期1999年 
 
中国古代史 
李明坤 试论半坡史前居民的图腾崇拜 第三十三期1988年 
陈坤 半坡建筑随想 第三十三期1988年 
解永健 从《山海经》看原始先民的精神追求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郑小同 从婚俗看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赵杰 夏代在中国国家形成中的作用 第十七期1984年 
李骥秋 试论周代的婚令问题 第七期1982年 
成岳冲 周代高利贷剥削形态管窥 第十三期1983年 
章义和 赎刑与奴隶解放 第十四期1983年 
梁小延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刑法制度的形成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金良年  春秋时期的商业(摘要) 第十期1982年  
蒋明宏 试论先秦时期“和”的思想 第十期1982年  
冯常丽 先秦儒家义利观——从孔子到孟子的发展 第二十一期1985年 
王东 秦国奴隶制社会不分封原因论——向林剑鸣先生请教 第十五期1983年 
王刚 从汉初政治看“汉承秦制”问题 第五十二期1999年 
吴修艺 试论汉武帝时期盐铁官营的经济效果 第二期1980年 
魏承思 略论汉代农民的流亡和起义 第二期1980年 
胡铮 汉代刺史制度述论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秦凌 “《春秋》决狱”和汉代法律的伦理化走向——以董仲舒为考察中心 第四十二期1991年 
姚渊 汉末早期道教集团的兴起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张艳国 西汉骠骑将军与大将军官职地位相等 第十九期1985年 
刘明高 论西汉初期的私营工商业政策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周靖 浅论东汉社会家族宗法关系 第十二期1983年 
李小路 萨尔浒战役参战双方兵力考实 第八期1982年 
黄跃民、吕宫 洪门起源试探 第八期1982年 
杨天亮 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关系(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马丽明 北魏社会文化雏形的形成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吉家友 试论后周二主的改革与统一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章义和 部曲和部曲制度的历史考察——魏晋南北朝阶级关系研究之一 第十七期1984年 
宗霁 府兵制的出现与部曲制度的衰落 第十八期1985年 
陈龙章 魏晋南北朝门阀士族的特权及其影响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陈宏对 南北对峙中寿春的战略地位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朱世强 隋代的大陆和台湾 第五期1981年 
周存安 历史的多面性——隋朝短期而亡原因杂谈 第二十三期1986年 
魏承思 唐代长安与佛教 第六期1981年 
魏承思 唐代经济和佛教的兴衰 第十期1982年 
陈丽菲 试论唐玄宗开元年间的法制设施(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魏承思 论唐代商人和割据势力的关系 第十四期1983年 
俞莹 晚唐科举与士林风气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周学军 宋初主和是妥协投降吗? 第二十二期1986年 
蒋明宏 “正论”可贵——宋代太学生反专制斗争                  第三期1981年  
刘丹鲁 略谈宋代的“客户”及其人身依附关系 第十期1982年 
张海青 从商品经济的发展看宋代社会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周学军 宋太宗两次北伐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十九期1985年 
陈龙章 从“均贫富”的口号看北宋初期封建生产关系的新变化 第二十三期1986年 
丰兵欢 略论两宋农民起义的新特点 第二十三期1986年 
王辉 北宋“不抑兼并”“田制不立”谈 第二十三期1986年 
刘明高 简析北宋的兵制及其影响 第二十三期1986年 
付为群 北宋交子的产生 第二十三期1986年 
李荣生 “靖难之役”朱棣取胜原因之我见 第二十三期1986年 
王道一 民族问题与金的灭亡(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唐关胜 元代主要矛盾之我见 第二十三期1986年 
严文儒 明初人口自然增长率初探 第十三期1983年 
罗震 历史没有重演——南宋重建及南明速亡原因之比较研究 第四十五期1993年 
李小路 明代里甲组织中“甲首”之我见 第四期1981年 
李小路 明代里甲制研究(摘要) 第十期1982年 
秦沪鹰 明代中叶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与“倭寇海盗”运动 第二十一期1985年 
王璞 明代丽江木氏土司与丽蕃战争关系之浅见 第四十六期1993年 
王志明 嘉靖年间海禁之争性质初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李晓辉 冲破樊笼——从明末话本小说看中晚期市井生活 第四十四期1992年 
俞莹 明代宦官的来源规模及其它 第十六期1985年 
陆建安 从郑和下西洋看明初对外政策之变化及其得失 第二十三期1986年 
周黎民 定都关中的种种因素 第十九期1985年 
王宝山 论清初“海禁”政策的实施及其社会后果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金春兰 试论康熙以蒙古为长城的政策(摘要) 第十期1982年 
章义和 论清朝初期人口遽增的原因 第十六期1985年 
魏承思 清代人口增长和地丁制 第四期1981年 
陈麟辉 浅论清代大运河淤塞原因 第十三期1983年 
蔡桂英 清朝实行金奔巴瓶掣签制之原因初探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马平 从马戛尔尼使华看清朝中叶的闭关政策 第二十二期1986年 
韩本来 清代闭关政策及其影响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任汝平 试论杨玄感起兵 第二十三期1986年 
宗霁 略论侯景之乱 第二十四期1986年 
王志明 “澶渊之盟”非妥协投降吗?——向金石先生请教 第二十四期1986年 
金铸 蜀国北伐及失策之举 第三十七期 
吴杰 商品经济和非平等性竞争机制——明代 第三十八期 
房芸芳 论佛道之争与北魏太武帝灭佛 第五十期1996年 
常跃勤 小农经济在中国古代社会 第二十八期  
王宝山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其意义 第二十九期 
李远涛 宋史学片论 第四十七期 
邹莉 两汉后妃多自微贱浅析 第四十八期 
赖林青 “兵民是胜利之本”释论 第十六期1985年 
章义和 评价浑天说和盖天说的新观点 第十六期1985年 
李立华 阳夏战争失败的战略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中国近代史  
浩旻 从中国近代化进程看怎样对待传统文化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杨强 我国封建经济形态解体特点、方式之研究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万祥放 清末外交与国际法问题论略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李忠兴 世界走向中国略论——论近代中国的世界观念变迁 第四十二期1991年 
刘学祥 民族意识与近代中国散论 第十三期1983年 
龚连娣 近代社会后期价值观变化初探 第十九期1985年 
浩旻 “民智低下”辨析 第十九期1985年 
冯绍霆 打入近代中国政府的第一个外籍官员 第一期1980年 
邓绍辉 论咸同年间清政府挽救财政危机的措施 第四十六期1993年 
章友德 试论中国通商银行的创办与运作方式 第四十六期1993年 
李晓辉 走不出的迷惘与困惑——对中国近现代农业问题的一些断想 第四十六期1993年 
陈忠信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与近代中国(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顾羽 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 第二十七期 
忻平 谁最早主张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九期1982年 
李志茗 传教士在近代中国传教方式的变更 第四十一期1991年 
朱伟华 试论天主教关于中国的礼仪之争及其影响 第十七期1984年 
赵人俊 中法战争期间南北洋水师是否应当援台 第九期1982年 
吴育人 浅述十九世纪中后叶中国民族商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林声秋 近代第一次留学潮流的波折 第二十五期1986年 
陈忠信 清末留日学生运动 第六期1981年 
邓绍辉 浅析清末留日热潮的起因 第四十四期1992年 
邓绍辉 论清政府对回国留学生的奖励 第四十五期1993年 
朱旭 清朝华侨政策演变及其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陈叙通 试论近代华工出国的原因和性质 第三十四期1988年 
李其勋 关于“猪花”——近代中国女性移民的血泪史(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陈明 近代德国在华航运业初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向邦勇 中国铁路的诞生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赵茜 十九世纪中晚期外国资本对中国航运的垄断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唐琼 近代中外移民的相异比较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倪华强 试论列强在华领事裁判权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贺水金 洋务运动初期“剿内寇”与“御外侮”的关系 第十八期1984年 
寸言 “全盘西化”刍议 第十九期1985年 
梁荣灿 也谈洋务运动发生的目的——与贺水金同学商榷 第十九期1985年 
贺水金 早期洋务运动“剿内寇”与“御外侮”关系辨析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唐关胜 试评洋务思潮及其流向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王桂林 对洋务运动内核与外壳的再认识及其理论意义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任汝平 萍乡煤矿的创办及其社会效应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周湖北 洋务教堂与外国教习 第三十二期1987年 
施诚 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工业化 第三十三期1988年 
黄庆鸿 简论官督商办的积极作用 第十三期1983年 
肖潜辉 洋务运动下限商榷 第十二期1983年 
姚生芳 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第二十一期1985年 
丰兵欢 略论洋务福州船政局的历史作用 第二十五期1986年 
罗震 论水军实力之消长与太平天国兴亡——太平天国后期军事失利 第四十三期 1992年 
 原因新探 
李晓辉 太平军安庆失守之战略检讨 第四十三期1992年 
张东苏 关于太平天国成败的两个问题 第四十三期1992年 
章友德 浅议太平军北伐粮食的缺乏 第四十四期1992年 
李晓辉 对太平天国性质的思考 第四十五期1993年 
肖寒清 美国与太平天国 第三十三期1988年 
任荣龙 太平天国余部在漳州 第十六期1985年 
王春来 《资政新编》的资本主义经济特色 第十九期1985年 
徐伟民 太平军土营略论 第十七期1984年 
吴伟铭 太平天国“男女平等说”质疑 第二十二期1986年 
于素林 略论太平天国的对外贸易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周湖北 太平天国意识形态结构演变及作用 第三十三期1988年 
张乐天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的决策过程(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徐碧薇 再析“东南互保”的社会成因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张艳国 纪念《天朝田亩制度》一百三十周年 第十四期1983年 
杨春满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的政治制度思想 第二十七期 
赵人俊 试析中法战争军事上胜利的原因(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陈忠信 官僚政治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三期1981年 
董英申 “北京十二月政变”质疑 第十八期1985年 
王志俊 运动的时代与时代的运动——论自立军运动之性质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李仲实 晚清绅士:社会功能与价值的歧变 第四十四期1992年 
 ——对湖南新政(1895-1909)的考察 
王志明 从徽商资本的流向看晚清社会风气的演变 第二十七期 
朱榕 从清末官制改革、立宪运动看辛亥革命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陈国良 1905年论战中革命派战胜立宪派的原因 第十八期1985年 
洪布华 “新军”与清朝的覆灭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茅擎天 清末立宪与辛亥革命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张波 论辛亥革命都督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王桂兰 辛亥革命与山东独立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崔淑芬 辛亥革命时期华侨革命思想的形成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师季梅 辛亥革命前无政府主义对近代中国的进步影响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姚荣涛 关于孙中山让位原因再探讨 第六期1981年 
朱华、魏承思 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学生 第六期1981年 
俞玲玲 法国大革命对中国辛亥革命的影响 第十七期1984年 
丰兵欢 法国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的若干比较——兼论两次革命中的资产阶级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李桦 辛亥革命中的福建都督府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孙本芳 关于辛亥革命时期革命派有关土地问题的历史札记之一—— 第四十一期1991年 
 以孙中山为考察中心 
王建军 革命派内部的分裂与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十六期1985年 
黄庆鸿 收回路权运动与立宪派 第十七期1984年 
张文虎 辛亥革命前后“实业救国”浅论 第十七期1984年 
陈章、虞建新 上海光复后下层人民社会要求的历史意义——兼论中国“主观社会 第六期1981年 
 主义”的命运 
宋明 浅论一九一二年到一九一八年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第十七期1984年 
盛东浩 略论北洋军阀集团产生形成的内因和外因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朱顺玲 关于北洋军阀的阶级性问题 第三十一期1987年  
余建华 英布战争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 第二十一期1985年 
王兴周 中国近代人口剧减原因初探 第三十五期   
曾峰 试论革命的彻底与不彻底 第三十七期 
胡卫清 近代教会学校的儒学教育  第五十期1996年 
张连国 中现代化运动最早的自觉反思 第五十期1996年 
伍茂春 清末新政时期社会垂直流动的多元化趋势 第五十期1996年 
孟钟捷 中国政治现代化之初的臆想与比较 第五十一期1997年 
姚军 近代中国人仇教思想初探——以“兖州教案”为例试析 第五十一期1997年 
吴琦 苏商总会与苏州地方自治运动 第五十一期1997年 
刁学崙 如何看待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五十一期1997年 
王会军 论总理衙门 第四十九期 
杨强 宗族、会社的选择和应用——小议林爽文义军组建之得失 第二十三期1986年 
徐光寿 中国托陈取消派形成原由初探 第二十五期1986年 
向邦勇 中国铁路的诞生 第二十八期 
陈明 德国在近代中国的航运业 第二十八期 
朱榕 清末官制改革、立宪运动与辛亥革命 第二十八期 
朱顺玲 关于北洋军阀的封建性问题 第二十八期 
项翔 从中国经济史的悖论现象看现代化启动的动因 第四十八期  
 
中国现代史 
蒋伟国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章慧 无政府主义在五四时期的两次兴起 第三十一期1987年 
万祥放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与“五四”运动  第十八期1985年 
苏智良 中国共产党为何在上海成立 第二期1980年 
钱江 抗战时期国民党军远征缅甸 第二期1980年 
朱华 评新文化运动中的改造国民性思潮 第三期1981年 
洪布华 实验主义在“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影响大的原因探讨 第十八期1985年 
唐果 关于五四时期中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思考 第四十三期1992年 
杨敏 走出误区——继承五四的求实精神 第四十三期1992年 
朱华 马林与共产国际十三条指示 第四期1981年 
李雪萍 马林与中国革命 第十七期1984年 
游国斌 略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中间势力 第十七期1984年 
赵传河 从大革命失败谈我党初期领导人选问题 第十八期1985年 
刘望云 关于国民党新生活运动 第十七期1984年 
高伟敏 对第二次反共高潮发生原因的一点认识 第十九期1985年 
吴红 试论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的国际因素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顾正钟 一二·八抗战与爱国华侨 第二十六期1986年 
虞京海 从“九·一八”到“八·一三”国民党政府对日政策的演变  第十七期1984年 
黄跃民 抗战前夕民族工业的发展及其原因 第十二期1983年 
王少如 抗战时期日寇对中国的财政侵略—日圆军用票发行始末 第四期1981年 
徐光寿 略论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政府的内讧 第十九期1985年 
斯阳 国民党抗战初期失败原因初探 第十九期1985年 
张世萍 抗日战争初期国民政府对日的战略策略 第二十一期1985年 
王勇 抗日战争爆发前后中间势力的动态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斯阳、虎山 试论国民党在抗战初期的军事地位 第二十二期1986年 
罗震 论抗战时期日军为何未对陕甘宁边区发动大举进攻 第四十四期1992年 
黄庆鸿、宋明 抗战中的经济新流——工业合作社运动 第十四期1983年 
陈麟辉 三十年代初期民族资产阶级的抗日动向 第十六期1985年 
苏智良 试探共产国际《五月指示》实行的可能性 第五期1981年 
朱华 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农民问题的认识(摘要) 第十期1982年 
李开弟 宣达战役与川陕苏区的迅速发展 第六期1981年 
蒋明宏 1931-1937:唐氏丽新纺织印染厂的“黄金时代” 第六期1981年 
梁长宁 “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发表日期考订 第九期1982年 
朱华 也谈“停战协定”签定的时间 第九期1982年 
夏德志 黄桥之战 第四十三期1992年 
樊飞 百团大战与华北解放区的困难 第十九期1985年 
崔永清 旧政协是怎样召开的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蔡国辉 共产国际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张玉梅 试论抗日战争时期苏联对华政策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段星 战后中国民主同盟在国共谈判中的活动及其影响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张菁 论中国国民党的改组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韦世强 太平洋战争前罗斯福与中国抗战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宫杰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产国际与中共的关系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抗战中国民党的军事地位(笔谈四则) 第二十四期1986年 
杭国芳 西安事变前夕的西北大联合 第十七期1984年 
李小玲 美国在华主张“国共联合”的动因初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梁长宁 国民党政权与上海资产阶级(1927-1937)(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孟昭上 1937-1943年前后大后方工业发展简述 第十七期1984年 
郑红 试论武汉国民政府蜕变的原因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陈红辉 论国民参政会产生的历史背景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马莉 论民盟政治路线的转变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卢红飙 中国的解放战争与苏联 第四十一期1991年 
夏德志 七十四师在苏北 第四十五期1993年 
 陈光 政治与武力——宋案解决与重庆谈判之比较 第四十六期1993年 
卢福毅 上海解放前夕我地下党统战工作初探(摘要) 第十期1982年 
王妮利 试析共产国际在中共创建时期的活动 第十三期1983年 
冯敏强 从“审蒋”到“放蒋”——中共在西安事变中对蒋的处置过程 第十三期1983年 
李月琴 试论党的联蒋抗日政策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杨坚 从马歇尔使华看美国对华政策 第十三期1983年 
李泗桥 从土地革命时期党对富农政策的演变看“左”倾的干扰 第十七期1984年 
赖林清 试论中央革命根据地早期地方知识分子干部问题 第二十一期1985年 
缪正华 略述中国民主同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作用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董建平 共产国际与大革命失败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徐光寿 共产国际与陈独秀主义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高璐 论霍邱保卫战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周步兰 从台尔庄战役析抗战初期国民党正面战场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林声秋 1937-1941香港在抗战中的经济作用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方文正 1936年岩寺江南新四军整编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王助民 中央在皖南事变前处理项英错误的历史教训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卞成才 国民党“干校系”的形成及其活动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朱睿 评五育并举 第三十五期 
杨进 论陕甘宁边区的精兵简政 第三十七期 
徐增兰 略评昆仑关战役的战略意义及历史作用 第三十七期 
孙竟昊 第一次国共合作动因之剖析 第二十八期  
徐临江 “安内攘外”畅论 第四十八期 
 
中国当代史 
陈坤 “八大”方针没有实施下去的原因初探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吴伟铭 我国过渡时期社会性质的三个问题——与王元年同志商榷 第二十四期1986年 
吴伟铭 我国过渡时期社会性质之浅见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陶瑞虎 中国式道路的初步探索与人民公社的发生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瞿峰 对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回顾  第三十八期 
楼利明 冷战·热战·台湾分割(上) 第三十八期 
 
中国历代人物研究 
中国古代人物研究(上古——清) 
杜小悌 孔子思想中的合理因素 第三期1981年 
仲伟民 试论孔子天命思想的矛盾性 第十五期1983年 
吴传清 范蠡 第三十二期1987年 
夏毅辉 试论桓温 第十二期1983年 
武跃华 司马迁史学方法论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张艳国 司马迁下狱、宫刑年代考辩——兼与李开元同志商榷 第十三期1983年 
张艳国 谈《司马迁行年三事考辩》——与文章作者周诚鉴同志商榷 第十二期1983年 
王建军 司马迁撰写少数民族列传的指导思想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谢定琨 江藩的《汉学师承记》 第一期1980年 
张艳国 试评李陵 第十五期1984年 
张艳国 汉征和三年李陵未带兵南侵考 第十六期1984 
卫辰 两汉流民的流向及其归宿 第二十七期 
葛壮 试论王导的历史作用 第八期1982年 
葛壮 评诸葛亮北伐——兼与陈克华同志商榷 第十期1982年 
张德鹏 曹操性格蠡测 第十七期1984年 
陈立群 前秦符坚以汉化为中心的统治政策及其评价 第十七期1984年 
曲春杰 试论北魏道武帝拓拔硅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武克洲 石勒再评价的几个问题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吴剑 魏晋玄学的祖师——天才少年王弼 第二十七期 
赵斌 高颍与隋王朝 第十三期1983年 
周润东 试论唐太宗早中期的无神论思想 第十八期1985年 
周润东 试论唐太宗无神论思想在贞观后期的变化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张可荣 论唐太宗用智囊(外脑)政治的经验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陈伟 李渊其人 第二十二期1986年 
许斌 评《李渊其人》 第二十二期1986年 
王建仁 武则天用人谈 第二十三期1986年 
王建仁 唐高宗、武则天时代人事更动初析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丁德义 论杜牧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徐佩燕 王安石变法成果 第四十三期1992年 
丁昱 浅谈王安石变法 第四十三期1992年 
丁德义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历史教训 第二十三期1986年 
虎山 评王安石均输市易法——兼谈大商人的历史作用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曹治怀 略论李林甫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许翔 谈欧阳修的正统观 第十五期1983年 
李立华、胡铮 刘伯温与《百战奇略》 第十六期1984 
陶瑞虎 岳飞“忠而不愚” 第二十三期1986年 
罗骅 对秦檜在宋金议和历史活动中的钩现 第二十二期1986年 
金志浩 评《对秦檜在宋金议和历史活动中的钩现》 第二十二期1986年 
王璞 复杂矛盾的性格,褒贬参半的一生——记十六国时期的 第四十五期1993年 
 大夏国主赫连勃勃 
魏刚 戴震政治思想初析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叶大伟 朱元璋评价问题初探 第二十三期1986年 
李亚泉 浅谈朱元璋的重农抑商政策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俞莹 张居正籍没案由 第十九期1985年 
徐作生 明惠帝出亡穹隆山新证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李晓钟 张居正与明代政治 第三十一期1987年 
任荣龙 郑成功驱荷复台原因略析 第十四期1983年 
陆兴龙 陈宝箴与戊戌维新 第八期1982年 
陆兴龙 陈宝箴简论(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陈德伐 略论康熙皇帝的法制思想及其实践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邓苏 论康熙皇帝用人政策的局限性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朱政慧 试探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第一期1980年 
田成刚、吴剑 关于李陵的评价 第二十八期 
卫辰 析崔浩之死 第二十八期 
胡耀木 从隆武帝杀陈谦说起——兼评隆武帝的政绩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中国近代人物研究 
梁荣灿 时代的挑战与挑战的时代——试论姚莹在鸦片战争时期的贡献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谢娟 论西太后在中法战争期间的态度和表现 第四十一期1991年 
钱肖云 洋务运动前期的奕訢 第十三期1983年 
朱高荣 论林则徐的货币改革思想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王周欢 龚自珍人才思想论略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顾洪辉 魏源与中国近代化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朱月白 关于《海国图志》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忻平 王韬为何上书太平天国 第五期1981年 
忻平 笔名引得——从王韬的名号观其坎坷的一生 第八期1982年 
忻平 论王韬(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忻平 王韬与《循环日报》 第十四期1983年 
许云钦 试论王韬“恃商为国本”的经济思想 第十四期1984年 
徐刚 洪秀全早期思想的形成 第十八期1985年 
秦维宪 也论石达开大渡河覆灭的根本原因——兼与刑凤麟先生商榷 第十三期1983年 
梁荣灿 拜上帝教与石达开远征失败 第十五期1983年 
李林川 韦昌辉“矫诏杀杨”说质疑 第十二期1983年 
裘争平 中法越南交涉中的曾纪泽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刘娴 仓卒珠盘玉敦开、待凭口舌利河山——略论曾纪泽的治国之道 第四十三期1992年 
张卓帆 论曾纪泽的外交(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张勤华 略论曾纪泽对西学的认识问题 第二十一期1985年 
余美吾 略论曾纪泽外交思想的转变 第二十五期1986年 
刘丽红 刘永福被招抚和回国居官的主观原因 第四十二期1991年 
杨琼芳 左宗棠的洋务思想及其渊源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邵燕婷 走入近代化——李鸿章与洋务运动 第五十二期1999年 
曾维义 李鸿章与戊戌变法 第四十三期1992年 
易文君 1890年前李鸿章的对德观 第四十六期1993年 
赵亚鸣 李鸿章浅论 第五十一期1997年 
周明 试论郭嵩涛的洋务思想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孙健 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中的郭嵩涛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沈大明 略论张之洞与日本 第四十五期1993年 
周延 张之洞与粤汉铁路(摘要) 第十期1982年 
朱又文 浅析张之洞“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 第十七期1984年 
陈伯毅 严复对中西法律的比较研究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刑志华 如果严复去的是法国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吴建春 薛福成思想发展简论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谭新华 郑观应与轮船招商局 第三十三期1987年 
汪继东 郑观应设议院主张的思想分析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张志刚 论陈炽的经济思想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刘国保 文祥略论 第二十六期1986年 
胡文华 浅议琦善 第三十六期 
熊兆伟(湖南师大) 试论曾国藩的人才思想 第三十八期 
李燕华 张之洞在潮北创办工业活动述评(下) 第三十六期 
姚军 圣俗、中外——略论马相伯在中国教会本土化中的位置 第五十二期1999年 
周兆栋 试论马建忠的商务思想 第四十五期1993年 
郜虎林 从徐润看买办与中国早期近代化 第二十一期1985年 
余美吾 关于李世贤入闽的几个问题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田成刚 外国资本主义侵华的重要人物赫德 第二十七期 
董守诲 康有为与孔教 第二十六期1986年 
杨青满 康有为与尊君得皇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王霞 试论甲午战前康、孙变革思想的异同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朱政惠 胡思敬与《戊戌覆霜录》 第七期1982年 
朱政惠 胡思敬的《盐乘》 第九期1982年 
朱政惠 胡思敬史学思想初探(摘要) 第十期1982年 
朱政惠 梁启超对封建史学的批判 第三期1981年 
李必胜 梁启超的人才思想 第十四期1983年 
盛懿 梁启超史学思想一瞥——读《中国历史研究法》 第十四期1983年 
胡建民 梁启超对民族学的研究 第十六期 1985年 
胡华亮 论梁启超的新民思想 第十七期1984年 
王东 梁启超史学方法初探——读《中国历史研究法》及《补编》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陈国良 试论梁启超的爱国主义思想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赖成森 梁启超眼中的李鸿章 第四十九期 
李明坤 梁启超与护国运动 第二十八期 
方洪波 梁启超政治思想的演变 第二十八期 
邓珊荣 论新文化运动中梁启超的思想文化观 第五十期1996年 
邬国义 秋瑾与“十人会” 第六期1981年 
梁长宁 李烈钧同盟会籍辨 第八期1982年 
郑瑛 论孙中山的引用外资政策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王德靖 孙中山教育思想初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窦永和 论进步党与袁世凯的关系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马西红 袁世凯与戊戌变法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程培余 试论辛亥革命时期黎元洪的政治转变(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冯敏强 大革命时期的冯玉祥 第十七期1984年 
陶列英 姊妹花——辛亥革命中的尹氏姐妹 第二十二期1986年 
程培余 杨士奇的胸怀 第四期1981年 
周延 略论张謇的实业救国思想和实践 第五期1981年 
朱世强 张謇与临时政府财政 第七期1982年 
田成刚 浅论张謇的实业思想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苏永华 张謇与大生资本财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孙明丽 张謇与南通近代化 第四十二期1991年 
王正华 试论张謇对外的经济思想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张卓帆 评民国初年宋教仁的政治活动 第四期1981年 
朱世强 “为中国一块土”——宋教仁与《间岛问题》 第八期1982年 
朱世强 宋教仁民主法制思想初探(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黄永利 论宋教仁的民主共和思想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马志勇 清学精神的余音与变奏——陈寅恪、钱穆以诗入史述评 第五十期1996年 
陆甦颖 简评胡适实用主义方法论 第五十期1996年 
陈宏对 李泌退隐衡山的原因 第二十三期1986年 
邓苏 可悲的一对伟人,可贵的君子之交 第二十三期1986年 
周全华 析夏言之死 第二十三期1986年 
朱高荣 略评孙可望 第二十三期1986年 
格桑、吴剑 邓中夏对早期工人运动的贡献 第二十五期1986年 
王辉 师复无政府主义思想初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俞宏标 何启、胡礼垣思想初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陈叙通 论胡文虎捐助学校教育的功绩 第三十七期 
中国现当代人物研究 
卢福毅 李大钊反封建思想点滴 第三期1981年 
王东 李大钊论青年 
苏智良 略论陈独秀的家长作风 第三期1981年 
苏智良 陈独秀与辛亥革命 第六期1981年 
苏智良 陈独秀与五四运动 第八期1982年 
苏智良 试论五四前夕的陈独秀 第十期1982年 
苏智良、朱华 陈独秀在上海的建党活动 第七期1982年 
肖明娟 “虽千万人,吾往矣”——陈独秀悲剧命运诠释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徐光寿 从第五次被捕看大革命失败后的陈独秀 第二十二期1986年 
严国鑫 陈独秀:学者与政治活动家双重社会角色的冲突  第三十七期 
李磊明 陈独秀和普利汉诺夫的比较研究 第三十八期 
吴修艺 汪士铎人口理论剖析——兼与谢忠梁先生商榷 第六期1981年 
秦葆平 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蔡和森 第六期1981年 
宫栾鼎 蔡和森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 第九期1982年 
宫栾鼎 试论蔡和森同志在大革命时期的理论贡献 第十期1982年 
杭国芳 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原因略论 第十五期1983年 
梁长宁 向忠发叛变质疑 第四期1981年 
梁长宁 疑义相与析——《向忠发自供》初析 第五期1981年 
李开弟 试论川陕革命根据地后期张国焘逃跑主义的形成(摘要) 第十期1982年 
李其勋  “老垂国泪述遗篇”——刘禺生先生革命和著述轶事 第九期1982年 
赵波 抗战后期的蒋介石与史迪威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周明学 也论冯道(上) 第三十三期1988年 
周明学 也论冯道(下) 第三十四期1988年 
赵立彬 一个时代与一个人 第三十四期1988年 
李磊明 “周作人悲剧”的历史反思 第四十一期1991年 
谢娟 邓演达关于中国国民党的政治思想 第四十三期1992年 
华启新 邓演达被害原因初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唐果 关于梁漱溟的断想 第四十五期1993年 
吴修艺、邬国义 刘师培著作系年目录(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陈麟辉 黄炎培传略 第十四期1983年 
陈麟辉 试论黄炎培前期的职业教育思想及其历史进步作用 第十七期1984年 
徐光寿 罗荣光 第十六期1985年 
林文彪 论陶成章 第十七期1984年 
徐刚 论抗战中的宋哲元 第二十四期1986年 
蔡旭阳 黄兴与武汉保卫战 第十七期1984年 
刘雪明 瞿秋白“左”倾冒险主义剖析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杨寿新 曾铸与一九0五年反美爱国运动 第十七期1984年 
王晓云 高崇武、陶希圣出走汪伪集团原因初探 第十七期1984年 
赵传河 毛泽东的军事实践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形成 第十九期1985年 
徐伟民 论航王唐正财 第十二期1983年 
张可荣 对易白沙蹈海殉难的思考——兼评易白沙的一生 第十九期1985年 
廖舒力 略论赵世炎早期思想发展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朱榕、吴兴农 陈嘉庚近代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十四期1986年 
卢爱华 杜聿明思想轨迹初探 第三十八期 
赵远刚 试析刘兰芝、陈芸的家庭悲剧 第五十一期1997年 
李忠兴 时代·制度·伍廷芳 第四十九期 
 
中国文化史 
魏承思 我国历代考课制度的演变 第一期1980年 
吴修艺 《易言》续考 第一期1980年 
邬国义 《马氏文通》作者为马相伯说质疑 第二期1980年 
金良年 《感时伤悲记碑》小考 第二期1980年 
冯绍霆、魏承思 明清科举制度对人才的摧残 第三期1981年 
邬国义、吴修艺 关于康有为《大同书》成书年代 第四期1981年 
魏承思 我国历代监狱制度述略 第五期1981年 
邬国义 关于严复译《天演论》的时间问题 第五期1981年 
金良年 我国历代帝王陵园制度概述 第六期1981年 
魏承恩、冯绍霆 我国古代的人口普查制度 第九期1982年 
姚荣涛 试论礼与刑(摘要) 第十期1982年 
赵昌伟 夏族龙“图腾”考略(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张学中 浅议我国古代科研中的缺陷及其原因 第十二期1983年 
李新强 黄河灾难之管见 第十三期1983年 
王东 靺鞨先人古代文明概述 第十三期1983年 
蔡毅 中国民乐的产生及初步发展 第十三期1983年 
顾卫民 北朝佛教艺术溯源——兼谈城外风 第十三期1983年 
李伟凯 从山水画兴起所想见 第十三期1983年 
秦颖 东西方文化传统之比较 第十四期1983年 
胡建民 孔子的“爱人”和墨子的“兼爱”之比较——兼论孔墨显学 第十五期1984年 
盖军 语言起源的逻辑与历史——运用多种学科综合解释语言起源的 第十七期1984年 
 一次尝试 
胡安全 试论《礼运》的大同小康思想及其历史渊源 第十七期1984年 
胡建明 论楚文化发展的区域性特色 第十七期1984年 
石云 探《史记》纪传体产生的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王周欢 浅谈紫禁宫殿的建筑艺术 第十八期1985年 
卢海生 士族地主的盛衰与中国封建社会之分裂统一 第十八期1985年 
孙竟昊 浅析平均主义的性质 第十八期1985年 
仲伟民 论中国商业的起源及早期中国的商业特点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周黎民 儒家思想对宗教的抵制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陈可畏 中国近代变易思想发端初探 第二十一期1985年 
曾学文 皇相权之争与宰相制度 第二十二期1986年 
杨强 天妃之归属——民间神教与道教的区分及其它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楼嘉年 文化移动及其规律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付为群 我国货币起源新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周全华 《庄子》对自由的探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央珍 佛教正式传入西藏应在松赞干布时期 第二十七期 
蒋连华 近代中国的文化冲突与史学发展 第二十七期 
央珍 关于西藏佛教研究的两个问题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罗骅 明清陨落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三十二期1987年 
黄明杰 论中国近代“新人格”的崛起 第三十二期1987年 
李殿勋 文化结构与社会特征及其演变 第三十二期1987年 
赵立彬 中西文化的交融与汇合 第三十三期1988年 
吴传清 近代西学东渐轨迹初探 第三十三期1988年 
徐立新 西装热,西方学术热 第三十三期1988年 
李殿勋 最后的选择:让历史告诉未来 第三十四期1988年 
方虔东 论士 第三十三期1988年 
王兴周 三种文化观 第三十六期 
计慧真 从孔孟之学评述新儒学 第三十七期 
赵金松 孔孟之学与中国现代化 第三十七期 
樊洁 兴盛与衰落 第三十七期 
周吉林 新儒学:中国现代化的绝境 第三十七期 
王健 西北风——中国文化重建中人的建构的艺术语言 第三十八期 
赵立彬 中国文化呼唤科学精神 第三十八期 
李忠心 崇黄风俗简论 第四十一期1991年 
彭华 佛教艺术在敦煌(节录) 第四十一期1991年 
侯勐 土家族吊脚楼文化 第四十二期1991年 
曹义铭 堕民——中国历史上的贱民 第四十三期1992年 
詹倩 春秋史话——中国古民俗一瞥 第四十四期 1992年 
李斌 墨海书馆与西学传播 第四十五期1993年 
陈渊 风韵千古——东晋士人的审美理想 第四十五期1993年 
张东苏 中国古代家训中的读书观 第四十五期1993年 
马志勇 关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宋明儒家人格的思考 第四十五期1993年 
章毅 无梦到徽州——关于徽州文化的描述 第四十六期1993年 
田兆元 佛教的鬼神信仰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第四十六期1993年 
李代友 从西汉的墓冢壁画看当时的信神风俗 第四十六期1993年 
胡文华 明人婚恋观刍议 第四十六期1993年 
梁严冰 陕北转灯 第四十六期1993年 
唐庚水 顽石间的生命草——中国佛教的演变 第四十八期 
樊海涛 东晋佛教的兴盛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关系 第四十八期 
李源涛 从《思与学》到《食货月刊》—社会科学史学由支流成长为主流 第四十九期 
陆蓉 从中国古代消费生活看传统文化之特质 第四十九期 
王璞 历史文化名城宗教现状考察 第四十九期 
仇峥 盛唐隐逸文化及时代特征 第五十一期1997年 
冷波 中国佛教的二劫二生 第五十一期1997年 
李孝迁 中国传统文化人文主义再探讨 第五十一期1997年 
陈其珏 清前画史浅识 第五十一期1997年 
郎净 论六朝游寺诗中“尘”的社会意味及其文学意味 第五十二期1999年 
王宝山 中国封建政治经济文化比西方相应阶级先进原因初探  第二十七期 
 
地方志 
朱华、虞建新 齐卢之战 第二期1980年 
虞建新 万航渡路沿革及其它 第四期1981年 
朱华  第二次江浙战争及其对上海地区的影响 第五期1981年 
虞建新 伊斯兰教在上海 第五期1981年 
冯绍霆 旧日上海的灯彩 第六期1981年 
冯绍霆 上海县城里的“高层建筑” 第七期1982年 
虞建新 宗教与早期印刷事业 第七期1982年 
朱华  第三次江浙战争及其对上海的影响 第八期1982年 
冯绍霆 关于“保卫浦江水利总局” 第八期1982年 
杨天亮 宝山·宝山城·宝山县 第八期1982年 
卢汉超 章学诚的方志学思想与上海修志 第九期1982年 
冯绍霆 清代上海的书院 第九期1982年 
虞建新 一次大战名人与旧上海法租界路名 第九期1982年 
冯绍霆 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期间上海城厢的变迁(摘要) 第十期1982年 
虞建新 近代上海道路建设初探(1843-1937) 第十期1982年 
 上海地方名胜介绍 第十二期1983年 
陈永兴 古代常州的经济 第十五期1984年 
李必胜 帝国主义对上海五四运动的镇压和破坏 第十六期1984年 
史晴 明清嘉兴市镇概述 第十七期1984年 
陈永兴 试论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奴变”的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任荣龙 侍王李世贤经略浙江 第十七期1984年 
张海英 明清江南农村生活和生活水平蠡测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张海英 明清江南农村生活和生活水平蠡测 第二十二期1985年 
李荣生、王助民 明清江淮地区圩田水利结构一瞥 第二十五期1986年 
王辉 赣东北民间社公渊源小考 第二十五期1986年 
孙竟昊 山东省费县农村考察报告(附作者与山东省省长李昌安的通信)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沈飞德(复旦) 明清吴江市镇经济浅析 第二十五期1986年 
陆建安 六朝江南经济崛起及其原因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付本良 试论近代青岛港的对外贸易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陈先春 上海金融业改造的动因 第四十八期 
邹莉 明清江南风俗文化变迁散论 第五十期196年 
 
世界史研究 
肖琦 神权在政权中的作用——阿蒙荷捷普四世宗教改革之我见 第八期1982年 
路新生 罗马公民大会的质变与衰落 第九期1982年 
路新生 罗马军队的质变和它的城邦共和制的灭亡 第十期1982年 
胡果文 试论中世纪西欧的寺院制度(摘要) 第十期1982年 
万利 布尔人的悲剧(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卢柏军、陈洁范 西班牙内战 第十四期1983年 
秦一鸣 希腊大殖民中的人口因素 第十五期1894年 
徐国利 试析意大利法西斯兴起的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贺水金 东方社会发展的独特形式——从亚细亚生产方式讨论所想到的 第二十二期1986年 
袁新(复旦) 印度原始佛教和存在主义的共同世界 第二十二期1986年 
胡巧 15-19世纪柴明达尔的演变 第二十六期1986年 
许斌 从基马尔革命看现代化与传统文化 第二十七期 
徐子 论马基雅弗利主义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季惠群 试析天主教会在西欧封建制度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许育新 何谓城邦?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邓春莲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罗志文 世界近代史上三次重大改革经验论 第三十四期1988年 
许斌 试论十六-十八世纪中叶太平洋航海贸易 第三十五期 
王荣军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比较 第三十六期 
郭峰 论雅典民主政治 第三十六期 
吴爱群 论雅典民主政治 第三十七期 
杨敏 论早期基督教 第四十一期1991年 
酒井达夫 新选组 第四十四期1992年 
陈恒 略论城邦存在的条件及政体类型 第四十八期 
李柏青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 第四十八期 
蔡蕾喆 从牛顿到爱因斯坦——近现代科学哲学变迁之一 第四十八期 
谭敖 斯巴达是城邦的一种类型 第四十九期 
金德根 信仰时代的悖论——浅论经院哲学与理性神圣化之关系 第五十期1996年 
 
美国史研究 
刘恩 美国历史的起点——初期探险时期 第二期1980年 
刘恩 扫除封建残余,促进经济发展——美国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第三期1981年 
刘恩 关于门罗宣言的几个问题 第四期1981年 
胡果文、王少如 重评道威斯计划——兼论二十年代美国经济战略 第五期1981年 
徐洪兴 十九世纪初叶美国的南北分裂运动 第七期1982年 
刘恩 美国“民族熔炉”论质疑 第八期1982年 
王少如 两次大战间美国唐人街政治风潮述略 第八期1982年 
王少如 美国华人的抗日救亡运动 第九期1982年 
胡果文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南北战争时期美国反对“两个美国”斗争 第九期1982年 
刘恩 美国民族性的形成与西进运动 第九期1982年 
刘恩 西进运动对近代美国的影响(摘要) 第十期1982年 
王少如 试论美国华人的抗日斗争及其历史地位(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马可倩 绥靖政策在美国 第十一期1982年 
丁贤勇 罗斯福新政与民主政治 第十六期1985年 
何亚平 美国劳工运动和罗斯福新政 第十六期1985年 
李文承 十八世纪美国资本主义农业迅速发展的若干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杨丽萍 美国1787年制宪的社会背景初探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张伟 重建时期的南方黑人 第二十一期1985年 
何亚平 论新政的社会福利政策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崔永清 宅地法与美国式道路 第二十二期1986年 
张承伟 从詹姆斯敦到波士顿——殖民公司在北美民主共和实践中的作用 第二十四期1986年 
陈红辉 二战后美国称霸全球的战略态势及其演变 第二十八期 
张立新 试论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陈薇 近代美国华侨的出国原因及其贡献 第三十一期1987年 
王春来 从邦联到联邦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张女欢 洛杉矶奥运会与美国华侨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张承伟 美国冷战政策与介入越南战争决策分析 第三十五期 
周吉林 评美国“纵容和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第三十五期 
吴红 关于战后宗教在美国的复兴断想 第三十五期 
袁鹤 新政:成功还是失败 第三十五期 
樊洁 三权分立与美国政治 第三十八期 
朱晓罕 第二次独立战争——1812年美英战争及其后果 第四十五期1993年 
陆甦颖 从美国西海岸城市发展看远西部开发的成功经验 第四十九期 
林广 浅论美国纽约城市形象 第五十期1996年 
 
法国史研究 
陈章、吴端 评拿破仑战争——兼论拿破仑与世界主义 第二期1980年 
陈章、吴端 教育史上的一场资产阶级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中教育战线的破与立 第三期1981年 
陈章 十八世纪下半叶法国的社会主义思潮——兼论其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第五期1981年 
 运动的关系 
胡果文 论本尼迪克派修道院的兴起及其影响 第七期1982年 
沈坚 从对抗到绥靖——三十年代法国对外政策演变初探(摘要) 第十期1982年 
陈章 圣西门与法国革命史研究(摘要) 第十期1982年 
董小萍 法国为何走上绥靖道路 第十一期1982年 
陈洁范 试论1848年法国革命中的农民 第十七期1984年 
赖建国 农民与巴黎公社工农联盟的失败 第二十二期1986年 
许斌 法国农民与拿破仑 第二十四期1986年 
王剑 高伟翔 重评拿破仑帝国的历史地位 第二十七期 
李治国 《富尔顿报告》与富尔顿改革 第四十八期 
曾力雄 小论法国大革命农民运动的伟大精神意义 第五十二期1999年 
 
英国史研究 
黄慰堂 简述英国一八三二年议会改革(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孙虹英 绥靖思潮为什么在三十年代英国泛滥 第十一期1982年 
封海青 英国霸权主义的孪生子——均势外交和绥靖政策 第十一期1982年 
孙颖 试论英国“自由大宪章”的阶级实质 第十五期1984年 
孙颖 英国近代农业革命发生的原因及它对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十七期1984年 
余建华/李桦/何亚平 墨守成规,盲目自满的苦果——对英国经济发展缓慢地几点看法 第十九期1985年 
杨琼芳 英国与冷战 第二十八期 
吴杰 也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彻底性问题 第三十三期1988年 
林文伟 十七~十八世纪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比较 第三十三期1988年 
 
俄国史(苏联)研究 
王少如 个人迷信与斯大林时代的悲剧 第三期1981年 
周敏凯 斯大林何故禁刊恩格斯一文 第四期1981年 
瞿向真 粮食税与战时共产主义 第五期1981年 
沈坚 试论一九四O年苏联合并波罗的海三国 第六期1981年 
杨德林 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两种选择——浅析新经济政策在理论和实践上 第八期1982年 
 的意义(摘要) 
周敏凯 关于沙俄传统外交政策的问题(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张根华 从新经济政策看生产关系变革 第十三期1983年 
丁松泉 农村通向社会主义之路——斯大林模式与布哈林模式及他们的失败 第十九期1985年 
郭长刚 列宁的民族思想与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第十九期1985年 
胡巧 农民是十月革命中的中间阶层吗 第十九期1985年 
谁惊 通向社会主义之 路——论苏俄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第二十五期1986年 
丁松泉 新经济政策短暂命运的思考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陈伟 和平的努力——《布列斯特和约》始末 第二十七期 
方洪波 略论一九二0年前后列宁外交思想的演变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刘凤效 东斯拉夫人跨过奴隶制阶段发展的条件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彭文 赫鲁晓夫时期的经济改革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张海忠 社会主义经济学与斯大林模式 第三十六期 
计慧真 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论斯大林模式产生与发展趋势 第三十六期 
林文伟 斯大林模式——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再实践和再发展 第三十六期 
余琳 苏联的东亚政策 第三十八期 
许晓青 斯大林模式评价问题试析 第五十二期1999年 
  
德国史研究 
沈坚 普鲁士与日尔曼人 第九期1982年 
成岳冲 一八四八年革命前夕的德国雇佣工人 第六期1981年 
王炳啸 浅析魏玛共和国覆亡的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王志娟 一个散型的极不稳定的系统——14至16世纪的德意志 第二十四期1986年 
方洪波 德国法西斯产生的民族历史渊源 第二十四期1986年 
张林华 评拿破仑战争在德国的影响 第二十六期1986年 
黄晓明 拿破仑战争与德国近代化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卢海生 十九世纪德国政治近代化诸问题初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赖建国 德国魏玛时期小资产阶级心理与纳粹宣传初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李明坤 军国主义和德国近代化 第三十二期1987年 
王健 对普鲁士道路的再认识 第三十三期1988年 
杨飞 彼得改革的特点 第三十四期1988年 
陈煜骅 和平式的战争经济——对法西斯德国经济体制的再思考 第五十三期2000年 
陈其珏 纳粹主义渊源再析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张蓉 浅析魏玛共和国短命的原因 第五十三期2000年 
 
日本史研究 
沈祖炜 略论日本明治初年的官营企业 第九期1982年 
忻平 日本皇族无姓 第九期1982年 
钱江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基本国策及海军战略之关系(摘要) 第十期1982 
周黎民 儒家思想与日本经济 第十八期1985年 
谢邦俊 解散财阀与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十八期1985年 
赵传河 技术引进与日本经济的崛起——兼论日本历史的第三次飞跃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吴建春、王霞 试议尊王攘夷运动 第二十二期1986年 
学军、黎民 儒家传统的自我更新与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二十四期1986年 
于莲 德川时代的朱子学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吴杰 从个人社会看日本为什么会成功 第三十四期1988年 
瞿峰 明治维新——传统与近代化的畴形统一 第三十四期1988年 
严运龙 “舶来”的日本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吴爱群 儒家资本主义与日本现代企业 第四十一期1991年 
冯林海 略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技术引进问题 第四十八期 
 
国际关系与世界大战 
王少如 也谈德苏互不侵犯条约 第一期1980年 
王少如 和平主义与绥靖 第二期1980年 
沈坚 亚、美何处扶桑地 第二期1980年 
李小路 一次大战中比利时参战性质辨 第二期1980年 
张乐天 日俄战争后的美国对日政策(1905-1908) 第九期1982年 
吴端 论苏联远东战略和苏日中立条约(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徐洪兴 评二战初期苏联的欧洲政策(摘要) 第十期1982年 
吴晓健 试论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美日关系(摘要) 第十期1982年 
贾同跃 均势耶,绥靖耶——英国二十年代对德政策实质浅析 第十一期 1982年  
李伟凯 凡尔塞和约埋下的祸根 第十一期 1982年  
陈奕望 实力配置与战争 第十一期 1982年  
张学中 绥靖政策与西方民主制度 第十一期 1982年  
刘国庆 总体战争经济政策推动德国走向战争 第十一期 1982年  
樊卫国 略论二战前的德国经济 第十一期 1982年  
黄煌 优势的易手 第十一期 1982年  
陈琳 殖民地问题的提出是希特勒抛出的一个和平圈套 第十一期 1982年 
商为民 希特勒的外交政策:反共、炮弹、橄榄枝 第十一期 1982年 
王妮利 战争良机——德国在实力对比上居于优势 第十一期 1982年 
郭中原 军力估计要综观战略战术素养 第十一期 1982年 
赵犇 德国无意在三九年九月发动战争 第十一期 1982年 
翁波 危急中的正确抉择 第十一期 1982年 
李朝远 从一张时间表看苏德签约的背景 第十一期 1982年 
范冶 苏联的外交动向——从“集体安全”到“一国安全” 第十一期 1982年 
杨德林 评斯大林签约的主观动因 第十一期 1982年 
房鑫亮 苏德条约提前引爆了二战 第十一期 1982年 
王敏华 苏德谈判何以成功 第十一期 1982年 
潘卫东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羁绊 第十一期 1982年 
赵斌 历史的责任该由谁负 第十一期 1982年 
张根华 英法苏三国外交转向及其后果 第十一期 1982年 
成岳冲 德国经济需求与苏德条约  第十一期 1982年 
姚晓光 苏联社会沙文主义的产物——东方战线 第十一期 1982年 
庄志龄 无可指责的行动 第十一期 1982年 
夏毅辉 苏联的选择具有决定意义 第十一期1982年 
杨坚 判断失误导致的后果 第十一期1982年 
华国清 不是因果关系,而是时间先后关系 第十一期1982年 
陈长华 苏联的利益何在 第十一期1982年 
肖潜辉 一个站不住脚的立论 第十一期1982年 
章恒龙 虎视眈眈日军急欲北上,小心翼翼苏军重点设防 ——三十年代 第十一期1982年 
 苏日关系评析 
汪智和 一条并不存在的远东战线 第十一期1982年 
周铭扬 朝鲜战争与美国远东政策 第十七期1984年 
孟宪尧 试论战后初期(1945-1953)苏联对法国的政策 第十七期1984年 
高寿平 论史迪威事件与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第十七期1984年 
张敏 抗战胜利前后美国对华政策的抉择 第十七期1984年 
卢柏军  浅析三十年代波兰对外政策的两个特点 第十七期1984年 
汪忠平 试论“奇怪战争” 第二十一期1985年 
王缇萦 从“第二战场”看丘吉尔的战略思想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韩晓燕 苏联在德黑兰、雅尔塔和波茨坦三次会议上的外交战略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陈英德 苏联参战与日本投降的关系 第二十一期1985年 
韩林 苏伊士运河事件中的美国和苏联 第二十一期1985年 
吴强 经济因素是马歇尔计划制定的第一出发点 第二十二期1986年 
楼嘉军 国际共运中的老年化问题 第二十二期1986年 
丁松泉 英国绥靖的集体安全之失败 第二十二期1986年 
胡诤 世界的责任——国际因素对纳粹上台的影响 第二十四期1986年 
吴建春 论纳粹党纲 第二十四期1986年 
唐关胜 第二次世界大战起点之我见 第二十五期1986年 
茅擎天 简析珍珠港战役和中途岛战役日美胜败的原因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朱荣华 从心理因素看冷战的起源 第二十八期 
吴建春 欧洲的欧洲化 第二十八期 
赵波 新的冷战 第二十八期 
常跃勤 雅尔塔体制形成初探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高平 拿破仑时代法奥关系的演变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梁茜 论纳粹德国“闪击战”战术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十一期1987年 
陈伟 1929-1933:危机谱写的历史 第三十二期1987年 
赵立彬 德国,它不是美国! 第三十二期1987年 
王健 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与希特勒上台 第三十二期1987年 
周湖北 三十年代大危机与垄断资本 第三十二期1987年 
郝生茂 三十年代大萧条和凯恩斯革命 第三十二期1987年 
徐存福 一个没有理论的时代的到来 第三十二期1987年 
肖杨昆 危机:绥靖的前提(上) 第三十三期1988年 
肖杨昆 危机:绥靖的前提(下) 第三十四期1988年 
韩永强 二战期间美英分割德国的政策嬗变 第四十四期1992年 
周远 德俄关系的变化与法俄同盟的建立 第四十五期1993年 
官蕾 纳粹民族主义与种族主义浅析 第四十八期 
周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第四十八期  
金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样式 第四十八期 
袁方 二战初期德国为何屡屡取胜 第四十八期 
陈其珏 二十世纪的神话——论纳粹党的超阶级性 第五十二期1999年 
陈煜骅 纳粹德国的对苏政策(1933-1941) 第五十二期1999年 
陈其珏 纳粹主义渊源再析 第五十三期2000年 
邵颖 从科索沃危机看世界格局的走向 第五十三期2000年 
瞿骏 从科索沃战争看冷战后世界的两大矛盾 第五十三期2000年 
潘静文 科索沃危机的反思 第五十三期2000年 
 
世界历史人物研究 
陈章 拿破仑与宗教 第一期1980年 
吴晓健  略论凯末尔的文字改革 第四期1981年 
邹瑾辉 古斯塔夫·瓦萨——近代瑞典的奠基者(摘要) 第十期1982年 
杜小悌 伟大的战略家——林肯(摘要)——兼谈对林肯的评价问题 第十期1982年 
李新强 论马克思主义的辨证逻辑在史学研究中的作用 第十二期1983年 
陈伟中 作为历史学家的马克思 第十二期1983年 
王志德 马克思的“亚细亚形态”学说 第十二期1983年 
严文儒 学习马克思论第一次鸦片战争起因 第十二期1983年 
姜建勤 马克思关于小农问题的原则和俄国十月革命初期的实践 第十二期1983年 
成岳冲 谈马克思论述东方社会迟滞原因 第十二期1983年 
谭承英 马克思向往的真正“自由王国” 第十二期1983年 
余建华 亚历山大远征获胜的军事原因 第十四期1983年 
胡安全、杨彪 从《路易十四时代》看伏尔泰的史学思想 第十四期1983年 
鲍盛钢、刘望云 傅立叶的历史观 第十六期1984年 
王东 彼德一世——近代中国人学习的榜样 第十六期1984年 
秦一鸣 也评格拉古兄弟改革 第十七期1984年 
盛懿 论塔西佗在西方史学史上的地位 第十七期1984年 
秦颖 从马基雅弗利的《佛罗伦萨史》看文艺复兴时期 第十七期1984年 
 人文主义史学的特点 第十七期1984年 
曹力奋 卢梭主权在民思想对罗伯斯庇尔的影响 第十七期1984年 
杨彪 论米涅对法国革命史的研究 第十七期1984年 
万建伟 论杰佛逊的外交思想与实践 第十七期1984年 
陶经俊 试论联邦初期汉密尔顿的财经经济政策 第十七期1984年 
倪伯良 福泽谕吉启蒙思想浅析 第十七期1984年 
鲍盛钢  布哈林与新经济政策 第十七期1984年 
唐阿祥 评布哈林“和平长入社会主义”的理论 第二十一期1985年 
蒋连华 希特勒——一个着了魔的人 第二十四期1986年 
秦颖 试论马基雅维里的史学思想 第二十五期1986年 
马平 汉密尔顿的制宪思想初探 第二十六期1986年 
严运龙 略谈斯大林对托洛茨基的胜利 第三十五期 
辛淑玲(东北师大) 贝多芬及其时代精神 第三十五期 
唐果 略论恺撒 第四十一期1991年 
 
 
外国史论摘译 
邹瑾辉  译 约翰·昆西·亚当斯和门罗宣言:一个新证据   [美]爱德华·P·格拉波尔 第一期1980年 
吴晓健  译 历史的观点   [美]帕屈立克·加德纳 第二期1980年 
杜小悌  译 德黑兰会议目击记    [英]乔治·格林费尔德 第二期1980年 
路新生  编译 恺撒评述(上) 第四期1981年 
邹瑾辉  译 雅各宾俱乐部的成立及其基层组织的发展(上)[美]迈克尔·L·肯尼迪 第四期1981年 
路新生  编译 恺撒评述(下) 第五期1981年 
邹瑾辉  译 雅各宾俱乐部的成立及其基层组织的发展(下)[美]迈克尔·L·肯尼迪 第五期1981年 
杜小悌  译 政治革命 第六期1981年 
忻平       编译 近年来日本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第六期1981年 
万利      译 法国在南非 第六期1981年 
万利      译 何谓“世界历史” 第七期1982年 
杜小悌  译 荷兰的黄金时代 第七期1982年 
周敏凯  编译 国家法西斯主义与孙逸仙的革命民族主义 第七期1982年 
陈伟忠   译 二十世纪的展望 第八期1982没 
李其勋  译 评可尔弘明《近代中国的苦力与“猪花”》(书评) 第八期1982没 
杜小悌  译 政治革命的原动力 第九期1982年 
吴端       译 欧文主义 历史中的公社 第九期1982年 
程念祺  译 关于《全球通史》一书的说明——译自《全球通史》第一篇 第十二期1983年 
程念祺  译 商 第十三期1983年 
王敏华  译 古典文明盛衰论 第十三期1983年 
李立华  译 中国之开放 第十五期1984年 
杨彪       译 历史学的性质、对象和目的 第十六期1985年 
俞玲玲   译 评帕·尤拉赫切米尔的《法西斯主义的起源》 第十六期1985年 
丁松泉  译 新军 第十六期1985年 
王緹萦、余建华  译 麦哲伦 第十八期1985年 
张林华   译 罗伯斯比尔与他的朋友和敌人 第十八期1985年 
刘国保  译 朝鲜族的来源及民俗点滴 第二十五期1986年 
张林华   译 清代管理成为西方研究的一门学科 第二十五期1986年 
杨琼芳   译 德国武装力量的复活 第二十五期1986年 
董必荣   译 苏联在二战中的作用 第二十五期1986年 
顾晓英   译 一个修正的观点 第二十七期 
陈明、周明   译 1905-1914年的俄罗斯人民联盟 第二十七期 
袁鹤、茹风   译 “一架手风琴”:意大利法西斯党的弹性结构 第三十二期1987年 
胡崇军  译 塞斯门茨和他的《意大利共和国史》 第三十二期1987年 
立心       译 通向亚洲航路的开辟 第三十三期1988年 
罗晓红   译 波兰的德国史研究 第三十三期1988年 
施诚       译 均势与国际关系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倪侃、周丹   译 美国革命中的“暴民”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彭华     译 《佛学的彻语:亚历支斯·威曼论文集》 第四十二期1991年 
刘娴     缩译 维多利亚时代的自信 第四十二期1991年 
彭华  译  诠释学循环的诠释  附录:“诠释学循环”(译文) 第四十三期1992年 
 
史学动态 
苏智良  光绪皇帝评价综述 第四期1981年 
金良年 建国以来夏史研究简述(1949-1979) 第五期1981年 
李其勋 “美洲发现说”综述 第七期1982年 
刘恩 门罗宣言评价综述 第八期1982年 
毕进 三校学术讨论会综述 第十八期1985年 
陶列英 师大-复旦学术讨论会综述 第十九期1985年 
施生观 严复文化观述评 第三十一期1987年 
苏生文 黄乃爱国思想述评 第三十一期1987年 
周明学 近年来我国(大陆方面)五代史研究综述 第三十六期 
孟钟捷 近五十年“安史之乱”研究综述 第五十二期1999年 
 “东亚发展模式再认识”课堂讨论综述 第五十二期1999年 
 “中国资本主义产生”大家谈 第五十二期1999年 
刘君 近二十年来光绪皇帝研究综述 第五十三期2000年 
王海燕 新经济现象课堂讨论综述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孟钟捷 “社区教育”研究动态 第五十三期2000年 
 
读史札记 
金良年 “猛火油”小考 第一期1980年 
冯绍霆 刘秀诸将好掳掠 第二期1980年 
朱政惠 严复译《法意》 第二期1980年 
陈士涵 历史和它的舞台——读黑格尔《历史哲学》 第二期1980 年 
张永平 《1682-1845费城与中国的贸易》 第二期1980年 
黄慰堂 评《中国思想意识的危机》 第三期1981年 
金良年、冯绍霆 关于《复生录》记载的几点疑问 第四期1981年 
朱政惠 治史当切人事 第四期1981年 
蒋明宏 读欧阳修《朋党论》有感 第五期1981年 
吴修艺、邬国义 关于谭嗣同的两首诗 第五期1981年 
刘恩 为国争主权的梁诚 第五期1981年 
吴晓健 爱因斯坦与犹太复国主义 第五期1981年 
陈士涵 历史讽刺的形成 第六期1981年 
王少如 历史与历史学家——读卡尔《历史是什么》札记之一 第六期1981年 
邬国义 司马迁译古文 第七期1982年 
魏承思、朱华 关于《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的囗剑侯 第七期1982年 
魏承思  典当起于寺院 第八期1982年 
陈章 本质的揭示,深刻的启迪——读马克思的四篇短文 第八期1982年 
陈章 先有灵魂崇拜,还是先有自然崇拜——宗教史札记之一 第九期1982年 
葛壮 三国时年号的选择 第九期1982年 
张永平 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 第十期1982年 
忻平 “振兴中国”的口号是谁最先提出的——也谈这一称号的由来 第十二期1983年 
黄煌 从变法的成败所想到的 第十二期1983年 
王敏华 结盟、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它 第十二期1983年 
贾同跃 “以论带史”可以休矣——读史断想 第十三期1983年 
李立华 《军政》《军志》论略 第十四期1983年 
朱又文 三彩马佣 第十四期1983年 
陶列英 漫谈“咸亨酒店” 第十四期1983年 
尚宁 佛塔浅说 第十四期1983年 
李文成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读克劳塞维茨的《战争论》 第十五期1984年 
王炳啸 国际联盟与普遍和平 第十五期1984年 
徐光寿 一次青年人的革命——读《十月革命史》杂感 第十八期1985年 
李桦 “铁血政策”之我见——读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十八期1985年 
秦沪鹰  试论普鲁士党      冲突实质——读恩格斯《暴力在历史中的作用》 第十八期1985年 
仲伟民 思想史上的老子与老莱子是同一人? 第十八期1985年 
余建华 离宫溯源 第十八期1985年 
常跃勤 《在历史表象的背后》读后 第十九期1985年 
寸言 中国文明之持续 第二十二期1986年 
顾晓虹 为了和平——读《慕尼黑——悲剧的序幕》 第二十七期 
常跃勤 读史感想二则 第二十七期 
孙竟昊 时代·思索·厄运 第二十七期 
张菁 顾晓英 惨痛的教训 第二十七期 
吴剑 谈德国农民战争的失败——读《德意志农民战争》 第二十九期 
孙竟昊 时代、思索、厄运 第三十一期1987年 
江上 “世界在倒退”——《熵:一种新的世界观》 第三十二期1987年 
江弋 历史学往何处去——《当代史学主要趋势》 第三十二期1987年 
肖寒清 宗教的力量——《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三十二期1987年 
微言 解开甘地之谜——《圣雄甘地》 第三十三期1988年 
张承伟 梦想与奋斗——《美国与美国人》 第三十三期1988年 
徐存福 也说“合力” 第三十三期1988年 
芮乃夫 “述评”的述评——读《人心中的历史》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吴传清 政治文化:又一新的研究领域——读《比较政治分析》 第三十四期1988年 
林毅 权术与改革 第三十四期1988年 
樊洁 猛回头 第三十四期1988年 
吴红 一意孤行,自食其果 第三十四期1988年 
严运龙 进步运动(上) 第三十六期 
袁鹤 教育与兴国——读《激荡的百年史》随感 第三十六期 
吴杰 从《河殇》看学术问题电视化的障碍及其克服 第三十七期 
罗小红 小议《几何原本》书名的由来 第三十七期 
严运龙 进步运动(下) 第三十七期 
倪靖武 对联的启示 第三十八期 
秦凌 “那旧皮袋装不得新酒” 第三十八期 
李远涛 《稽古录》与通鉴学 第四十一期1991年 
吴郁 独辟蹊径,自创一格——评田余庆氏《东晋门阀政治》 第四十一期1991年 
韩永强 关于历史哲学的一次对话——《历史是什么》述评 第四十二期1991年 
张建平 酒香也怕巷子深——由“蔡志忠旋风”所想到的 第四十二期1991年 
彭华  张建平 人类文化的镜子——读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 第四十三期1992年 
王长华 墨学的悲壮与可悲 第四十六期1993年 
李 果 烛照那一层生存意蕴 第四十六期1994年 
安晏 夜航船中学问难 第四十六期1995年 
王璞 再评李渊——读《大唐创业起居注》有感 第四十七期 
樊海涛 治学严谨    独领风骚——评《楚灭国考》 第四十七期 
 感觉·知觉·历史 第四十九期 
刘卫忠 历山观想 第四十九期 
王恺 历史的感觉(四则)玛丽·安尔瓦内特和面包(外一则) 第四十九期 
谢谦 浅谈反腐败的社会机制 第四十九期 
孙如立 读书笔记二则 第四十九期 
刘柱 台湾想象 第四十九期 
王才清 遇僧闲笔 第四十九期 
杨小霞 墙志铭 第四十九期 
项翔 《从法兰西内战》谈即时史写作 第五十期1996年 
潘德重 谁自作聪明——读《君主论》随感 第五十一期1997年 
饶斌 权·术·国家·道德——《君主论》读后 第五十一期1997年 
陈玲清 漫谈文化怪杰辜鸿铭——读辜著《中国人的精神》中译本有感 第五十二期1999年 
孙敏震 从历史代价问题想到“老三届”——读卡尔《历史是什么》有感 第五十二期1999年 
朱可 激情与“保守” 第五十二期1999年 
许晓青 历史仍将继续——读巴勒克拉夫的《当代史导论》谈起 第五十三期2000年 
赵波 在过去与现实之间——读《历史是什么》有感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周保巍 历史感悟录 第五十三期2000年 
张丽荣 何处是归程——散论“犹太弱民” 
 
参考资料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一):法兰西王室 第一期1980年 
 《治学篇》(9)(23)(51) 第一期1980年 
 新书介绍《民主政体和古典希腊》 第一期1980年 
洪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口号最早见于何处 第二期1980年 
赵昌伟 《周易》的占筮方法  第二期1980年 
忻平 纹章 第二期1980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二)英国王室 第二期1980年 
周延 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 第三期1981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三):西班牙王室 第三期1981年 
金良年 读史小知识(一):史料学 第四期1981年 
忻平 新书介绍《佛教史(印度、东西亚)》 第四期1981年 
苏智良 装裱溯源 第四期1981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四):德意志王室 第四期1981年 
姚荣涛 “跪拜礼”的起源与消亡 第五期1981年 
程培余 中国皇帝之最 第五期1981年 
金良年 读史小知识(二):历史编纂法 第五期1981年 
朱政惠 章太炎读史日程 第五期1981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五):俄罗斯王室 第五期1981年 
吴修艺 华人·秦人·汉人·唐人 第七期1982年 
杨天亮 中东铁路的沿革 第七期1982年 
姚荣涛 辛亥革命时的旗帜 第七期1982年 
金良年 读史小知识:民族学 第七期1982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七):瑞典、挪威王室 第七期1982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八):荷兰王室 第八期1982年 
金良年 读史小知识(五):历史地理学 第五期1981年 
金良年 读史小知识(九):历史档案学 第九期1982年 
 《各国王室世系表》选登(九):卢森堡王室 第九期1982年 
 党史之最 第十二期1983年 
 历史上第一名的种种美称 第十二期1983年 
 杜撰·斧正·腹稿 第十二期1983年 
 国外出版消息 第十二期1983年 
石剑波 哈勒欣河战役 第十三期1983年 
 中国婚姻家庭制度史论文目录索引 第十三期1983年 
张仁玺 “不孝罪”的历史考释 第十五期1984年 
秦颖 何谓“村落” 第十五期1984年 
章义和 释“伊水” 第十五期1984年 
张敏 说“九州”道“方圆” 第十五期1984年 
陈麟辉 黄炎培为国服丧 第十六期1985年 
仲为民 王国维遗书 第十六期1985年 
 李大钊墓碑文 第十六期1985年 
江海 我国第一所传播马列主义的党校 第十六期1985年 
张艳国 黑格尔《历史哲学·东方世界·中国》篇注疏 第十八期1985年 
张艳国 宫刑别称小议 第十九期1985年 
张艳国 皇帝·年号·公元纪年 第十九期1985年 
高中伟 痛心的穆罕默德 第三十二期1987年 
 系统分析控制论 第三十二期1987年 
 科学哲学结构——功能主义 第三十二期1987年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6-7-11 01:41

想必旧苗兄是从华师大历史系网站上下载的。

这个是78级搞的。

在1979年,77级搞了一个《新史学》杂志,先后搞过两期。

历史系77级当时搞期刊成风,一度有过4、5个学生自己搞的杂志,有的是打字油印,有的是刻钢板油印的,甚至还有过一份一个人独自办的、用复写纸手写的杂志。其中有关学术的先是有《荧光集》,好象有过四、五期。刻钢板油印的。

《新史学》是打字油印的,厚厚一大本,在当时满象样的。不过上峰很不喜这个学生刊物的独立独行,不听从组织召唤,非但不予以支持,还想方设法要整顿。找到里面几篇文章,说是有自由化的“倾向”——当年自由化一顶帽子也挺沉的,不比现在“自由”居然还成了“主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压制的同时,就要树立一个听从组织召唤的学生刊物,于是通过正统的学生组织发动并成立了这个学社,办了这个杂志。以后就成为全系学生期刊了,不过没有一个77级的在上面发过文章。

《新史学》的编者、作者后来很有一些被这个期刊里发的文章所累,甚至在毕业后还曾被追查办刊的“经济问题”。

多年过去,回头看,实际上当时《青年史学》的文章锋芒不弱于《新史学》,只不过一个是体制外、一个是体制内而已。

所以在中国,观点往往大家是不注意的,注意的是你站在哪一边,即所谓“立场”。大到政治社会,小到小小真名,似乎都是如此。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06-7-11 07:24

蒋伟国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原因 第十七期1984年

蒋伟国,华东师大历史系硕士毕业,老木匠兄认识此人吗?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