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真名原创首发]经济学小小说:老梁家的改革史 [打印本页]

作者: 钱皮    时间: 2006-7-11 03:00     标题: [真名原创首发]经济学小小说:老梁家的改革史

  子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民谚道:家中有粮心不慌;民以食为天。今天钱皮就给各位钱迷(钱皮fans之时髦称谓)说一个和粮食有关的、农民家庭经济改革的故事。
  话说当年改革时代,李梁沟一户人家姓梁名有余,夫妻二人育两儿一女,长子梁大柱次子梁二柱,乡邻都呼为梁大梁二。梁家日子过得十分平淡但安逸。话不多说,星转斗移,女大外嫁,两房儿媳也一前一后娶在两厢。
  在二媳妇进门之后不久,老梁开始考虑这个状况和之前大不相同的大家庭的管理问题了。在和妻子一番商议之后,这个原本实行家庭共产主义的家庭被主人自我分解为具有私有制因素的三个小家庭了——两个儿子都分灶吃饭,自己独立一家。
  但是,老梁这个家的分法比较特别,没有像小妞吃瓜子一嗑两开,而是有所分有所不分:两座厢房并房中家具归两子各自所有,两厢分灶吃饭。老两口虽说是独立一家占据上房,但不再开伙做饭,而是由两厢按月轮流承担老两口的饭食;而家中的土地依然由老梁统领耕种,收获的粮食依然由老母亲统管;两厢媳妇谁家吃粮都要向婆婆领用,以防东厢多西厢少地闹出弟兄矛盾来。这种粮食分配方案也是老母观察两房儿媳已久得到的结论:老大家丰腴健壮狼吞虎咽,小儿媳纤细婀娜食若家猫。
  那年秋后梁家余粮十担,都存在梁妻保管的后院粮仓里,是梁家人今冬明春的生命所系。忽一日,老汉令两儿把后院粮仓里的粮食悉数搬到老大住的东厢房里,老二家正心存疑惑,第二天老梁又令将之留下一担搬回老二小两口住的西厢,第三天又留下一担后搬回东厢……
  如此折腾几天之后,两儿累得是牢骚满腹,以为老父年迈神经有了问题,但是老梁却心满意足。对两子说:从今天起,东厢的粮食归老大所有,西厢的归老二所有,但若动用时要告诉你娘一声。老梁捋着胡须看着两厢里的粮食满意地嘟哝道:咱梁家的现在有N担存粮了。两子听父亲说出这个比两厢存粮多得多的数字,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然而,友邻李老汉十分理解梁家的做法,直夸梁老人家高明。李老汉在村子里是少有的几个有点墨水的人物,发妻早亡膝下只有一女。老李家里不知哪年哪儿弄来一本《经济学》,每逢有发小乡亲来访必见之置于堂屋桌上,久而久之,村里无人不知他老李在研习一门叫做“经济学”的学问,并以经济学家相称。李老汉也十分乐意乡邻这样称呼自己。其实当初老李并没有认真看那本书,后来经济学家的称呼落到了头上,才仔细研读起来,从此以乡绅自居。
  “经济学家”给友邻老梁头率子搬粮的行为起了个文绉绉的专业术语名字,叫做“存粮创造”。不仅如此,还进一步称赞梁有余顺应时势,家庭市场化进程引领全乡经济。但赞赏之余老李对老梁能够采取这个做法感到十分好奇,不知老实巴交的老友梁家是如何悟出这个高深的经济学原理的。梁老头也毫不隐瞒如实相告:之前到你那里寻你对弈,你不在家,我顺便看了一眼你那本《经济学》。老李心中暗惊:这老梁头看似老实巴交其实不简单,自己看了这么多年经济学都只是嘴上功夫,这老东西只是“顺便看了一眼”就学而致用了。
  可是,这个事儿到此还远没有结束呢。又过数月,两儿媳都抱怨说粮食放在自家房里太占地方,生活起居不便,晚上还招引老鼠做乱影响睡眠,而后院粮仓却空闲着。于是,梁有余经过一番独立的思虑后,采纳了两厢媳妇的意见,召集两子令将余粮悉数搬回粮仓。
  两厢媳妇看着自己宽敞便利的房子都满意了。但之后两厢都收到了由母亲发给的一叠纸条,说这叫“领粮券”,每张领粮券上面都写着“粮壹升”字样,是老梁亲笔所为,落款“梁有余”三字之上还按着老梁的手印呢。两子被告知,两厢分得的领粮券数量是公平相等的,现在你们记住了:老大在老二那里有存粮N担、老大也欠老二N担粮食。手中的领粮券是以后到粮仓里取粮时的凭证。如果两厢自己的粮食吃不完或者不够吃时可以互相借让。
  至于互相欠着的N担粮食,大儿媳思忖既然是和老二家互欠的一样多,不就是互不相欠吗?田间找老二家一通气,老二家也一口说是,两厢欠帐私下里一笔勾销。至于婆婆是怎么记账的,咱管她呢,咱公公婆婆准有神经病。[em01]

  老李家由于膝下无儿,没有足够的劳力耕种,家境不如家丁兴旺的梁家殷实,看到邻居无师自通的家庭经济建设措施之后也按图索骥把粮食分在了两个厢房里。李经济学家膝下只有千金没有儿子,怎么个分法?不愧人称经济学家,他给自己的两座房子分别建立了个“虚拟帐户”。不过经济学家没有像老梁当初那样把粮食不停地搬来搬去,而是直接将粮食之一分为二地放在两个厢房里,搬运工作只是在帐面上进行着,最后帐户上写明的是东厢欠西厢粮M担、西厢欠东厢M担粮,家里存粮共有2M担。这样做法,一则是老李深切领会“存粮创造”机制的奥秘所在,二则是也没有壮劳力可供他差遣搬粮。
  由于经济学家假定的每次帐面划转时的留存数只有一升而非老梁家的一担,最后,尽管当年李家实际收粮不如梁家多,但走在街上,李经济学家已然村中第一富户的自豪神态。不过,经济学家并不知道邻居梁家已经把粮食又从两厢搬回粮仓的事情,也还不知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梁有余已经在家里实行起粮食票证化管理了。
  此后一段时间,老李常常羡慕梁有余家丁兴旺,为自己只有一女而叹息。看来李家是无家可分了,想搞私有化也搞不成了,如此只有无可奈何地继续实行效率不如梁家的家庭共产主义了。早知如此,当初管它什么计划生育政策和罚款不罚款,多生几个儿子,分家之后让他们形成高效率的完全竞争局面该多好?书里可不就是这样说的吗?[em06]

  不过,数年之后的今天境况使得老李有所庆幸了。
  数年后,梁有余决定进一步加快家庭经济私有化进程,粮食彻底分开,不再由婆婆掌管。梁有余老婆早就私下抱怨这样无聊地整天记帐不胜其烦,除了几年来老大家欠老二家粮食已达五担之多外,粮食也没见增加一斗。这回梁有余决定彻底分家,原先由自己亲自领种的土地也分给两个儿子。这次土地分配没有再来个什么“土地创造”,但也不像当年分配粮食时那样按照人头平均分配,而是把大部分土地和好地块分给了聪明伶俐擅长农耕的老二。这种分法其实还是李老头在和梁老头一起钓鱼时给参乎的主意,说这叫做MBO,城里的工厂现在都在搞这个,据说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私有化方法。如果不这样搞,老二家定会缺乏种好地多打粮的恒心,闹起情绪来,梁家今后恐怕连种地的顶梁柱都没有了。
  梁家东厢起初坚决不同意这个M什么O,但是西厢举八只手赞同(西厢喜添了一对龙凤胎),谏言说与其把土地分给老大而荒废掉,还不如交给能干的老二耕种,并且承诺老二多打粮食一定会分一部分给大哥大嫂。梁有余平日里虽说对两个儿子没有厚薄彼此之分,尽量一碗水端平,但心里实际上更加偏爱聪慧能干的老二,田间农活但凡有点农技的多是以老二为主。从梁家可持续发展的大局考虑,梁有余以三分之二赞同三分之一反对的局面果断拍板,家庭土地改革方案也就这么敲定了。
  老二家果然在来年把打出的粮食分给了大哥大嫂一部分,但是第三年就出了变故。第二年间,梁大柱媳妇又生下一个儿子,便说今年要老二多分一些粮食给梁大,这下老二媳妇不乐意了,嚷嚷说凭什么把梁二辛辛苦苦种出的粮食分给老大?如老大家这样一直生下去,哪还有个头?果不其然,秋后老二只是把溢出粮屯的几斗粮食交给了父母掌管。于是乎,兄弟二人在两个媳妇的鼓动助威之下大打出手,尽管梁有余把老二交来的几斗粮食悉数给了老大家平息了事端,但是梁家兄弟之情从此已是荡然无存。
  看到梁家此情此境,老李此时又开始暗自庆幸自己只有一个千金了。招上门的女婿勤劳孝顺,爹前爸后,不亚于左邻右舍的亲生儿子。[em10]

  梁家“土改”几年之后,梁二家境已是明显胜于老大,于是重新买地置院盖起了新房小洋楼,成为富甲乡里的大户。梁家旧宅就丢给了老大独居了。
  自从老二建起小洋楼之后,梁有余夫妻免除了梁大家的供养之责(不免也不行了——每每轮到老大媳妇供养,总是粗茶淡饭倒也罢了,还敲敲打打指桑骂槐),随梁二家迁入新居楼房。除了逢年过节老大家的两个孙子前来拜年索要压岁钱之外,梁有余和大儿子家已是稀有来往。
  值得梁有余庆幸的是,老二家心中感恩老梁头当初的土改政策英明,知恩图报还算孝顺,梁有余夫妻在老二家晚年也衣食无忧,坐享清福。
  梁家此番变故乡亲都看在眼中,都评价说梁家老大太愚钝老二歪心眼太多,便有“大梁不中二梁歪”之说辞流传坊间,后演变成为“大梁不正二梁歪”的谚语,那已是世纪后话了。

  后来又有什么事?后来政府修城际快车轻轨,从此乡间穿过,设计路线直穿梁家老宅。梁家院落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砖雕木刻颇具建筑艺术研究价值。当年李老头给梁有余献上MBO之家庭经济改革大计之后,看到梁家和睦安逸不再,心中一直愧疚于梁大友侄,尽管梁大柱并不知情。此番机遇,便背着乡邻到梁大家给如此这般地点拨了一番,经李老头指点后梁家大媳妇便到县文化局诉说拆了文物太可惜,目的不过是想要多要点拆迁费。
  事随人愿,县政府派人考察之后也认为如此古典民居一推了之实在是犯罪,便将之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并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原样搬迁于村外交给村委会管理。县里给了一大笔拆迁费供梁大另建新居,之外还给了梁大一笔保护文物有功的奖金。
  但就为了这笔拆迁费和奖金,梁二家把梁大告上法庭了。
  结果?据说法庭审理结果好像是梁大柱拿不出梁家老宅属于自己独有的任何字据,梁二柱则一口咬定当初根本没有把老宅留给老大的任何约定。梁有余看到儿子们如此兄弟相残,痛心疾首,拒不出面表态。最后法庭判决梁大必须把为数不小的拆迁费分给二弟一份。
  此后,听说梁大柱丢下几亩薄田,用剩下的拆迁费在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子连同户口迁到城里定居下来,做起了小买卖,从此再也没有回过村子。
  再后来?后边的事还多着呢。梁大柱经商暴富后携巨资回村投资农家游,誓把李梁沟变成旅游胜地;大柱儿子经济学院研究生毕业回李梁沟找到爷爷对当初土地分配的不公讨说法,梁有余一气而病不久仙逝;梁二搞蔬菜大棚;李老汉把身边事用经济学理论如此这般总结一番投稿发表在省《田野改革报》上,此后受各经济学院校及各经济论坛频频邀请讲座,也收入丰厚……
  暂且歇息,我今日还有事儿要办。这话一时半刻说不完,其中细节胜读十年经济学经典,回头再给各位细细分解就是了。
  谢谢各位赐耳,改日再会。[em05]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