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现在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缺少人文关怀、只认钱不认人等等,北大清华也不会例外。
同意楼主对北大清华的质疑,但认为分析缺乏说服力。
北大和清华垄断了中国各地成绩“最优秀”的学生, 但从78年恢复高考到今天,28年过去,北大和清华为中国贡献了多少一流人才?如果一流是指:横向比——在当代世界名列前茅、纵向比——超越三、四年代的前辈们,很不幸,一个都没有。
这就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北大和清华招来的学生,真的是中国最优秀的学生?一般的看法是,一流人才或尖端人才的匮乏,证明北大清华的教育是失败的。这是从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方面找原因。但是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思考,今天北大清华的教育方法或手段,不如一千年前、两千年前的中国教育?如果不是,为什么今天反而出不了人才?如果这种怀疑是有道理的,那么,进一步的怀疑是,当代中国教育的问题,不是最好的学生给了最差的教育,而是最好的教育给了最差的学生。
硫酸泼熊一类的事情,属于道德事件。应当注意到,在举证这类事件质疑北大和清华时,人们往往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中国教育不重视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按这个逻辑,北大清华的才子们只是有缺陷的人才,但仍然是人才,至少在智能和知识方面是无可非议的人才。这种观念与事实不符。28年来,北大清华为中国贡献了科技领域的世界级人才了吗?如果没有,那就要进一步质疑,即使是从知识和智能方面看,北大清华的学生也可能是最糟糕的学生。
楼主批评有关部门把老百姓的教育热情称之为“教育的高消费”,其潜台词是“穷鬼还想做人上人,白日做梦!”我认为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穷鬼还想做人上人”,这是楼主的概括。但如果这句话说的是一个事实,那么这个事实有两部分组成:一是对穷人的歧视,二是不论是穷是富,大家都想做人上人。
歧视穷人是恶劣的。不过我不认为这是事情的本质,我也不认为这是今年两代会上有关发言人的讲话中所蕴含的真实意思。那个讲话是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学费问题的,而学费问题,并不是清华北大特有的问题。现在中国哪所高校不收学费?我不是赞成收高额学费,我只是想说,高考成绩好、能交得上学费,这是今天上大学的两个必要条件。相对来说,高考成绩好是更重要的条件,它直接决定一个学生有没有机会上北大清华,而交学费,不管怎么说,政府至少还有这样的表态,不能让学生因为交不起学费而上不了大学。当然,这种承诺究竟有没有兑现?兑现到什么程度?解决了多少穷人的上大学问题,这里面有很多问题可以追究。但这个问题不是我在这个回贴里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就我的论题来说,我只需要指出,能交学费和能考出好成绩是同等标准。
那么现在就可以追问第二个问题,为什么不论是穷是富,大家都想做人上人?如果我说想做人上人是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这没什么意思,因为人人都知道。我要说的是,为什么任何人,不论他是穷人还是富人,都想做人上人?在我看来,这种出自我们文化传统的观念,本身是值得好好研究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我要问的是,它是合情合理的吗?是可以理解的吗?
这个观念出自对穷的不满,对富的向往,它从经济学角度去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观念也出自对穷、对低下社会地位的厌恶和蔑视,以及对富、对上层社会地位的趋之若鹜,它发生在富人身上是不奇怪的,但发生在穷人身上却是令人难以理解的。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想做人上人的人,不仅仅是要通过教育致富,而且他要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它在本质上是对自己的轻蔑,是穷人对自己的轻蔑!
这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本质,也是中国教育的本质。在这种文化背景里,在这种教育里,知识是致富的手段,学历是往上爬的阶梯。向这种教育要学贯中西的大师,要国际顶尖的专家学者,这怎么可能?
乌龙茶所言,既有道理,也没道理。
下面这段话说得精彩:
这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本质,也是中国教育的本质。在这种文化背景里,在这种教育里,知识是致富的手段,学历是往上爬的阶梯。向这种教育要学贯中西的大师,要国际顶尖的专家学者,这怎么可能?
但是在有贫富差距的地方,就会有这个问题。中国贫富差距如此大,自然是这样,西方也是这样。现在是这样,过去也是这样,将来一段时间内仍然会这样的。
都有贫富差距,为什么在1949年前的中国大学教育取得很不错的成就?
相信邢斌先生的问题,能使讨论进一步深入。
为这个问题,我专门写了一篇论文,因为学报已经答应发表,但还没有发表,暂不贴出来。
另,前面回帖的第一句话不够谦虚,请邢斌先生海涵。
没有大学怎么吃苦!苦是吃了,出来工作就又哭了!苦海无边啊!
废了它们吧
[em13][em13]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