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颠覆的“隐忧”
作者:温儒敏
基本提示:在新近出炉的《金瓶梅前传》中,武大郎成了身家千万的暴发户,对寄人篱下的小保姆潘金莲一见钟情,致使小保姆与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小学徒西门庆的纯真爱情受到严峻考验,而武松则成了作风严谨的警察。在市场上很畅销的《Q版语文》中,孔乙己偷东西是为资源共享,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促销女郎,少年闰土摇身变成“古惑仔”,等等。这些作品对原著历史人物的颠覆性“解构”,以及在写作中过多注入人性化、生活化甚至于“无厘头”化的元素,引起了一场应该如何解读、发展和丰富“经典”的社会大讨论。可以说,近年来文坛最热闹的事莫过于对“经典”的颠覆了。“经典”被颠覆的深层原因是什么?这种颠覆是否具有 “合理性”和“合法性”?它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潜在影响?对此,我们又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开始了采访。
您好!
以上是我报题的的一个简要材料,请您从以下几个方面表述您的观点。这些问题只是我一些粗浅的看法,您在阐述您的观点时不必受这些问题的约束。
非常感谢您!
学生:曹建文
一、近年来,“经典”的解构和颠覆成为文坛的一股热潮。这股潮流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可能跟目前粗鄙化的社会空气与浮躁的学风有关。这些年强调“多元标准”,本来也是一种解放,但由此产生的相对主义又来添乱,放弃了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似乎可以包容一切,结果呢?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权威呀,经典呀,也就被放逐,甚至成为颠覆解构的对象了。这颠覆本身如果有其标准,那还可以讨论,问题在于颠覆往往就是为了颠覆,为了显示对权威的蔑视和嘲弄,或者干脆是为了借此扬名。而读书出版市场以及某些传媒出于牟利的目的加进来炒作,所谓解构经典的风气就刮起来了。
二、“经典”的颠覆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经典的颠覆也是常有的事情。如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先驱者首先向孔孟之道开炮,许多传统的经典也是被颠覆的。但他们并非只是为了显示自身的反叛,不是为了牟利炒作,他们这种颠覆是有选择、有标准的,目的是要通过这种颠覆来打破封建牢笼和旧思想的束缚,唤起革新社会的激情,颠覆者负有强烈的使命感,这种对经典的颠覆是有历史理由的,也是合理的。现在我们看到的对经典的颠覆,在促进思想解放这一点上,也许可以理解为不无道理,但成为一种普遍炒作的风尚,一种造成无标准混乱的不负责任的行为,那就谈不上什么合理性了。
三、事实证明,“无厘头式”的“经典”对于尚不具备分辨美丑能力的学生而言,确实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许多学生表示,“这些文章比原著好看多了”,“好多人只记得改编的文章,原文反而记不请了”。您怎样看待这种现象对学生成长乃至整个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经典一般都是和学生有些隔膜的,因为其间有历史距离,语言和形式可能很陌生,当然也有年轻人理解力限制的问题。学生不太爱读经典,这是常见的很自然的现象。加上年轻人比较好奇,有叛逆性,喜欢读那些“无厘头式”的“经典”也就不奇怪了。我倒是赞成尽量想办法让学生以某种更加生动亲切的方式接近经典,拉近他们和经典的距离,但这不应该以歪曲或者调侃、拆解经典作为代价。现在有些所谓“大话”、“水煮”古典小说之类,还有什么“Q版语文”之类,虽然很吸引人,但对学生没有好处。他们看了这些“无厘头”作品,可能更加不会去读经典了,甚至由此产生某些玩世的思想。这对学生的身心成长有负面影响。现在许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读书很少,对经典作品接触相当有限,他们只是读一些好玩的轻松的东西,包括那些颠覆经典的“垃圾出版物”,这怎么能养成健全的人格与高尚的情操?实在令人担忧。
四、有人认为,经典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总带有时代的烙印,古代的名著更是包含许多封建的糟粕,因此,对“经典”进行解构甚至“颠覆”是完全可以的。您对此怎样看?这种解构或者颠覆的“度”在哪里?我们又应该秉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
我们需要经典,是因为经典作品积淀了人类的智慧,这也是经典所以能够传世的原因。经典还有一种作用,就是能不断注入不同时代人们的理解,成为寄植民族精神的某种象征,显示某种文化价值的存在。据说英国人宁愿失去英伦三岛,也不能失去莎士比亚。这是极而言之。说明经典作为一种文化积淀存在物对于民族精神建构的极端重要性。当然,经典都会带有她特定时代的烙印,甚至可能有不适应现在社会发展需要的成分。我们接受经典,要有感情,还要有理性,对经典的某些不适合当今社会的部分,采取同情的理解,主要是吸纳那些体现人类智慧的部分。如果没有这种感情和理性,对经典就不会珍惜,就会随意颠覆、解构。我想,所谓“度”就在这里。
我的感觉,这是一个过程,无论学者专家在书斋里如何振臂疾呼,可能也无济于事。非得等这拨无厘头热潮把大家的胃口彻底败坏了,才会停止。而经典的魅力就在于:具有抗击打性、抗干扰性。泥沙俱下之后,经典依旧头角峥嵘。
还有一个现实比较讨厌,似乎不可忽视。即中国的图书购买者中,年轻人、少年人占据了大半的份额,而那些似乎文化程度更高、辨别能力更强、审美能力更靠得住的人,说来扫兴,恰恰是很少买书的。这导致出版商为了自身的商业利益,不得不过多地向这批年轻人投诚。而希望年轻人能够自发地形成阅读经典、拒绝媚俗的习惯,近乎天方夜谭。
我以前也常常对着书市上那些花花绿绿斑斓缤纷的“商品”不知所措。之所以不称它们是书,是因为书籍在俺心目中是近于圣洁的东西。那些“商品”怎么当得起这个称呼。
就我周围的人群,同事中能买书的,有买电视上正热播的电视剧读物,有买畅销畅销小说的,也有买小说休闲文摘类期刊的。
别人的事我管不着,头疼的是我女儿读什么书的事,她也不听我的指挥。[em06] 逛超市时,她瞅到《沙僧日记》拿起一翻,就乐呵呵放不下手了。西游记动画她看过多个版本,漫画也看过不少,但就是看不进去原书。我不想让这种书先入为主,反对她看。但都拖不走她。后来的情况是,她在我们转超市的时间,分次读完了那本书。
小时候,父母给我读书,记得叫《你看见了什么?》,苏联的,封面是一个小孩坐在南瓜上,但是他们总是从头读,读到那个“我”上了火车就没了下文。小学二年级,我终于连蒙带猜的把这书读完,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厚书。看我自己会读书了,母亲就给我借书,有全套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那时候,好像孩子们除了做作业和玩以外,总有很多看书的时间。
与现在的书比较,那时的翻译水平是迷人的——我没倒过胃口。可能是从小看的书基本都是经典,所以现在的儿童读物在我眼里就惨了点儿。原本挺好的书换成了劣质的译文,还有什么缩写本……
我也曾笑话弟弟的孩子爱看《机器猫》,但我在书市上转过几年后,知道不是孩子出了毛病。如果孩子们听到过孙敬修的〈西游记〉,谁还能颠覆?
如果孩子们听到过孙敬修的〈西游记〉,谁还能颠覆?
不知道现在市场上有它的MP3没有?我想孩子一定愿意听的。
是呀,是连播,估计市场上没有。没听见孩子们念叨。有个朋友想找当年的〈森林报〉,找了好几年了,他的孩子都该上大学了。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