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千古谁识刘项情(改进稿) [打印本页]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6-8-1 00:30     标题: [原创]千古谁识刘项情(改进稿)

 

当刘邦想起项羽的旧情来

千古奇情数刘项

菜九段/菜九愚

在刘邦的帝王生涯里,有一件事非常值得玩味,这就是刘邦杀丁公事件。在楚汉两军的对垒中,楚占压倒优势,有几次都差点将刘邦拿住,但最终都没能拿住。其中有一次季布的异父兄弟丁公基本上就要将刘拿下了,也被刘说了几句软话就给放了。刘邦战胜后,那个放跑了刘邦的丁公前来讨赏,刘居然下令将丁公处死。这种做法与刘的一贯为人不符。刘邦于人之功无所忘,其功臣中有人仅仅因刘邦逃跑时提供了一匹马,就得以封侯。诸如此类的还有开个门,指条路,都得以封侯。而丁公的功劳可远不止此,但活该他倒霉。因为刘邦处死丁公的理由,对于其它叛将也适合。比如项伯在鸿门宴上以身遮蔽项庄舞剑的行为,就与丁公没什么两样。刘邦杀丁公的理由也让人理解不了,《季布栾布列传》称,高祖以丁公徇军中:“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遂斩丁公。曰:“使后世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对此,后人论之甚众,如《致堂读史管见》“起义兵,诛暴乱,而自为无道者,项羽也。既伏其辜矣,枝属何责焉。恶恶止其身,忠厚之至也。高帝以丁公二心而杀之,乃侯项伯何也。项伯所以免帝于危者,明为羽讲解,此公道也。丁公刃已及沛公而纵之去,此私情也。岂可比而同之乎。若夫以己之姓,易人之姓,则前贤已论其失矣。”诸如此类的言论甚多,但都取了刘邦言论的一个方面,而忽略了另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什么呢?就是刘邦说的“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刘项二人为了得天下拼得你死我活,使项王失天下,对刘邦来说岂不是件天大的好事?为什么还要表现得如此痛心疾首,好像非杀了丁公才能解气解恨。这里面应该是有隐情的,这个隐情就是,刘项二人既是生死对头,又是结义兄弟,在不共戴天的同时,还有个惺惺相惜的问题。而活该丁公自寻晦气,他前来讨赏之时,正是刘邦想起项羽的旧情来的时候。刘邦正念及项羽好处的时候这个当年放了刘邦一马的丁公,却撞到刘邦因怀旧而起的怒气上来,于是尚方宝剑一挥,这个丁公就莫名其妙地送了命。所以说,通过这件事,我们可以说在当了皇帝无限风光的刘邦心里,还会时不时地泛起对项羽的缅怀之情。

在我们后人的眼里,无疑以刘邦项羽因争天下而成生死对头的印象最深,而很少考虑到两者之间还会有其他关系。但生死对头只是两者关系的一个方面,而非全部。他们的关系远非一个死对头可以概尽。他们还有兄弟、战友之情,且同为当时最具战力的军事家,有惺惺相惜之情。怎奈既然是一时瑜亮,就难免有既生瑜何生亮之慨。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两人联袂上演了一出激越千古的爱恨情仇大戏。

司马迁在《史记》里记载的张耳、陈馀为刎颈交、忘年交,人们没有注意到的是,也就是在同一时段,这层关系在刘项之间也存在,并结局也同样是闹翻了。刘项两人初识时,刘的年纪大出项羽一倍,联手击秦,无坚不摧,捷报频传。他们与黥布一起成为楚国的最尖利爪牙,离开他们几个,项梁基本上没戏。而项梁正是在这几个人不在身边时,被秦军偷袭身死。这几个军事天才居然重兵在握,却方寸大乱,相约退守彭城。所以,人才的成长是要有一个过程的。明明已是才华盖世,但在他人麾下作战时,还是以他人为主心骨。一旦这个主心骨不在了,便不知所措。如果刘项二人能封锁项梁战死的消息,挥军痛击章邯,秦国的这只最锋利的爪牙就可能提前一年折断,也会加速秦灭亡的进程。但历史不容假设,时光无法倒转。两个盖世之才,表现得像菜鸟一样,开始寻求新的依靠。这时楚怀王挺身而出,成为了二人及楚地其它将领的主心骨。刘项二人在楚怀王治下结为兄弟,这与张陈的刎颈之交也差不多。由于有共同作战的经历,我们说他们的友情是鲜血凝成的也不算出格。

但刘邦这个大哥可能除了照料项羽外,并不能托大,没什么架子好摆。因为项羽不仅仅是个兄弟,而且还是项梁一脉的传人。刘邦是在得到项梁的资助后,才拿下丰,出了一口鸟气,并结束动荡不安的作战模式,渐渐羽毛丰满。菜九做《千古谁识鸿门宴》时曾说过,这层关系是刘项关系的基础。所以刘项的兄弟关系有点畸形,即哥不像哥,弟不像弟,但关系不赖是可以肯定的。楚怀王派项羽随宋义援赵,项羽还不高兴。理由我们不难想象。在项羽看来,宋义算哪棵葱,凭什么领导我。所以他情愿在刘邦的领导下西行击秦,但这个请求被楚怀王驳回而未能如愿。从这一件事也可以看出,两人的关系非常亲密。由于两人在怀王帐下,一为沛公,一为鲁公,地位基本上是平等的,关系非常融洽。到了项羽取得了楚上将军及诸侯上将军之后,原先的兄弟关系便淡出了。所以,在鸿门宴冲突的回合中,刘邦也没好意思提这层关系。为什么不提,是因为提了尴尬。当时两人已临近翻脸,提出这层关系会使项羽难堪,而让项羽难堪,会有什么后果就难说得很,可能是会使刘的处境更凶险。之后也一直没提,是因为刘邦打出了关开始讨伐项羽,这在刘邦也不是理直气壮的事,毕竟受封汉中巴蜀是你自愿的事,以分封不公的名义,总会给人出尔反尔的印象。项羽没提此事,是因为此前取消刘王关中的权利也够黑的,哪像个做兄弟应该做的。再说了,兄弟之间大动干戈并不是一件什么光彩的事,所以尽可能不要声张,于是,夫妻关着门吵架----闷着干。如果不是项羽抓住了刘邦老爹要烹要剐,想来刘邦也不会主动揭开这层关系,我们后人也就无从知道这个秘密。而知道了这层关系,对刘项冲突也会多了一层理解。

项羽在鸿门宴上放过刘邦,是有比兄弟关系更深的考虑,但这个关系或多或少也会起一定的作用。以项羽的识力,他也不会不知道,日后能对他构成威胁的只有刘邦。但以其势其情,杀刘不妥也不忍,两全之策就是让刘邦到一个不能造成危害的地方。这个地方给项羽找到了,就是先前被刘邦占领的巴蜀之地。只要以三秦军拦住刘邦的出川之路,就可以万事大吉了。记得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接受小师妹的临终嘱托要照料小林子,而这个小林子又是杀害小师妹的凶手属于非杀不可的人,为了对得起师妹的遗言,就将小林子打成残废终身监禁在西湖底下的水牢里,让他生不如死。项羽要做的事,与令狐冲所为异曲同工,也是既要让刘邦活下去,又不能让刘翻了天。把他安置在四川这个地方非常适合。但天要亡项羽,让戴侯赵衍指了一条偏道,让刘邦逸出川中,占领三秦,继而争夺天下,这就非项羽所能逆料。

为天下者不顾家。刘邦定三秦后,东向争天下。而此时他的父亲、老婆、孩子还都在彭城一带项羽的掌握之中。但项羽一直没对刘的家属采取任何措施,这一点上,项羽做得还是不错的。兄弟间的事,两人单独解决,不牵涉他人。所以,项羽对刘邦部将王陵之母采取了监押,却对更为要害的刘邦家属任其逍遥法外。直到刘邦打下彭城,项羽反攻倒算成功,才将刘邦的老爹、老婆实施监押。而在我们后人看来,这种监押只是失去人身自由的软禁,没受太大的苦。因为监管期间,审食其作为刘的家臣还能在旁照料,并与吕后搞出了不清不楚的苟且之事。所以,项羽管制刘邦家属的事,看上去更像是应付差事,而不像是使刘邦有所忌惮。

从项羽对刘邦家人的松散管制一事,也可以看出为什么在战场上也不对刘死死相逼的合理逻辑了。人们也容易理解那个放跑刘邦的丁公,事后似乎也没受到项羽的追究的原因所在。为什么会是这样?大概在项羽看来,真正抓到刘邦也不是太好办。所以有点达尔文主义,让他适者生存了。所以日后武涉说韩信的说辞中有:“且汉王不可必,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然得脱,辄倍约,复击项王,其不可亲信如此。”从这个记载来看,刘邦有跑脱的,也有通过立约脱身的。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楚汉战争远非如今记载的那么单纯,其复杂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不过材料缺乏,我们也只能认可目前的记载模式。

如果我们认可刘项的兄弟关系,那么这两人之间的争斗就纯属兄弟对掐。即使是好兄弟,一旦对掐起来,可是一点兄弟情谊也不讲了。如果有哪一方要讲点兄弟情谊,那一定是占上风的一方。为什么,他有这个资本,他有力量操纵这个掐的力度与时间长短,于是,他可以在掐的时候手上少使点劲。而弱的一方则不然,一定会全力以赴。在我们看来,刘与项的关系很不对称,不是势均力敌,项强刘弱,项放过刘的次数肯定多过刘放过项。这可能是力量对比造成的。被指认数度放过刘邦的项羽属于势力超强者,而占优势者总会显得大度一点。在刘邦就没有这种好心情了。《史记索隐》引《三辅故事》曰:“楚汉相距于京索间六年,身被大创十二,矢石通中过者有四。”这个记载当然也只是一种传闻,并不一定真实。但可以肯定,刘邦在与项羽的对敌中吃足了苦头,而每吃一次苦头都只会加强他对项羽的怨恨。所以轮到项羽落败逃跑时,刘邦一发觉就派了灌婴带五千精骑追赶,并放出话来,得项王者赏千金,封万户侯。如果当年项羽有类似号令,估计刘邦也不容易跑脱。从这一点上,刘邦对兄弟之情的顾念明显不如项羽。

但刘邦对项羽的感情也不尽然全是怨毒。《项羽本纪》载:“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诸项氏枝属,汉王皆不诛,乃封项伯为射阳侯。桃侯、平皋侯、玄武侯皆项氏,赐姓刘氏。” 有人以为,刘邦是不是太喜欢哭了。对此,《致堂读史管见》卷二有精彩评论,其曰:“或谓高帝之围项羽,无靳智,无遗力,唯恐毙之不速也。羽死,封以本国而葬之,哀哭乃去,诚欤?曰,诚也。帝与羽俱起布衣,受命怀王,约为兄弟。鸿门之隙,自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为之,亦既讲解矣。及羽背关怀楚,放杀义帝而自立,汉王假仁仗正以讨罪人。于是雌雄之势分。然而云扰风驱,电轰雷击,龙蛇交斗,山岳振摇一时,角逐胜败,智伸力屈之迹既已消散,无事则追念当时,杖剑并起,相与图秦,兄弟约言,辅车敦好,慨然有动于中而不遏者。此固英雄之人,心事落落之态,而史称其大度者也。诛则诛之,哭则哭之,道并行而不相悖,其斯之类欤!” 《史记菁华录》卷一说得也非常妙,其曰:“羽以鲁公终,义帝命也。刘以汉为有天下之号,羽所置也。岂非天乎?”项羽杀了义帝,但其最后享用的葬礼却用了义帝当年授予的鲁公;刘邦杀了项羽,但他享用的国号,却是当年项羽授予的汉。真是天道好还。

《汲郑列传》记有这样的事,可能对理解刘项的复杂关系也有帮助:“郑当时者,字庄,陈人也。其先郑君,尝为项籍将。籍死,已而属汉。高祖令诸故项籍臣名籍,郑君独不奉诏。诏尽拜名籍者为大夫,而逐郑君。”也就是说,刘邦将归顺了的项羽部下全都改称项羽的名字,并全都封了官。这种做法到底是为了纪念项羽,还是凌辱项羽,以出那口受项羽凌辱的恶气。可能兼而有之。总之,刘邦是个爱才之人,项羽这个小兄弟才气比他高得多,处处压刘一头,刘对项爱恨交并也非常正常。因为不如项羽,所以要折辱死者;因为曾经是好兄弟,所以要纪念他。但这个记载可能也是传说之一种,并不那么靠得住。因为高祖功臣陈婴、项伯、吕清、项它等人,就没改名嘛。联系到刘邦听说韩信的死讯后且喜且怜的表现,其对项羽之死也应该有类似的心情。既高兴看到项羽的死,又表现出真切的惋惜,并且一点都不矛盾。

以上所引胡致堂的那段话说得真好,非常有助于我们理解刘邦项羽的不世情缘,让我们再来重温一遍:“智伸力屈之迹既已消散,无事则追念当时,杖剑并起,相与图秦,兄弟约言,辅车敦好,慨然有动于中而不遏者。”是啊,如菜九这样一生平淡之人,还动不动来个遥想当年,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像刘邦这样经过激越杀伐而有天下者,缅怀自己一生走过的路,为其惊心动魄处而感叹唏嘘不已,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何况刘邦总体上是个公私分明的人,分封功臣时,以灭秦为首功,灭楚次之。因为灭秦总体上是为天下,而灭楚总难脱为一人之责。那么,项羽在灭秦战事中的盖世奇功,正是非常值得缅怀的。如果加上两人原本交好,同功一体,这种缅怀之情更是如滔滔江水,一泄如注,正是“慨然有动于中而不遏者”。刘邦是个真性人,所以“诛则诛之,哭则哭之”,没什么不可以;“诛则诛之”,念则念之,更是人之常情。于是我们可以更好地检讨丁公之死,原来这位仁兄前来讨赏之时,正巧赶上刘邦 “无事则追念当时,******慨然有动于中而不遏”的当下,他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不用脑子都能想得出来。我们可以想象,丁公前来讨赏,却不曾想撞到了刘邦因怀旧而悲从中来,正想找什么人来撒气而无法可想的时候。刘邦一见此人,就想我那好兄弟就是因为你这个家伙不争气而送了命。于是,皇帝一发怒,可怜的丁公就不明不白地死于非命。丁先生死得不明不白,后人也因此弄得一头雾水,引发了无数口水大战。菜九自以为懂项羽也懂刘邦,掺合进来,此其时也。

千古谁识司马迁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7-8-7 16:23

 

中国人最不认真——千古忽悠鸿门宴

菜九段

老共产党人菜九段有言: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中国人就最不讲认真。

一般来说,只要给出一个说法,中国人往往就认了这个说法而不去较真。所以伟大领袖说得好,中国的事常常是挂起来,不行的话,可以挂个一万年嘛。(此话是针对罗瑞卿事件而发)但伟大领袖又说了,一万年太久。那么,中国的事老是这样挂着,也总不是个事。如果像菜九一样,不轻易认可现行说法,而想较个真,就可能发现事情并不像人们以前认定的那样。于是那些本可挂上万把年的事,或者也挂不下去了。

有一天刘三正在路上走着,突然闪出个持刀大汉,让刘三交出钱来,否则就要他的命。刘三情知不敌,就乖巧地将钱包交出去了。日后,刘三又带警察将劫匪绳之以法。这件事到了让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评论时,多半就会众口一词地笑话这个劫匪留下了后患,当时一刀把刘三干掉,钱不就都是你的了吗,后面不就什么都不会发生了吗。各位看官可能会说啦,菜九把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当白痴啊。菜九当然没狂妄到如此地步,他们当然不是白痴,不过有时有点拎不清倒是真的。比如鸿门宴这件事,与上述情况就很相似,但那个劫匪一样的项羽不是让他们嘲笑了几百几千年。鸿门宴的结果难道不就是项羽拿到了钱,刘邦保住了命吗。到了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嘴里就是项羽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同理,在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的眼里,被抢了钱的刘三显然占了大便宜,而抢了钱的劫匪却是缚手缚脚吃了大亏。看来,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要么是范增的同党,要么就是拿了范增的钱,否则怎么要教唆项羽把刘邦干掉不可。也许是人性之一的强人所难在这里起作用了。本来人家只是想抢钱,可那些不相干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非要人家去杀人。还一个劲地提醒劫匪,你不把他干掉,你抢到手的钱可能会保不住。作为斗争对峙中的弱势一方,我们总难免会碰到劫匪,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感谢那些个劫匪幸亏不是什么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调教出来的好学生,如果劫匪们都听了大人们的教诲,既要钱也要命,岂不糟糕之极。

 

鸿门宴是刘项斗争的一个眼,其包含的变数最多,根本没有预伏下日后胜利者的胜机,刘邦从一个最风光的战胜者,变成了仅仅保住命的失意者,又在什么地方占到便宜了。他又何尝能像阿Q样,钱被抢了还要自我陶醉一番。大概那些专家教授老师大人可以陶醉,反正刘邦和我们这些被抢劫的菜鸟肯定陶醉不了。

 

鸿门宴其实真不适合作课文来教学,如果象菜九这样简化为抢劫说,就没什么可讲了。但真要从前前后后盘根错节的背景上讲,显然也不是课堂上讲得了的。而且这个前前后后盘根错节的背景专家教授老师大人们从来就没搞清楚过,却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还自鸣得意。菜九倒是比大人们清楚一点,但也不想细说,因为他们听不进去。早年菜九作《千古谁识鸿门宴》,就被一些教师骂得狗血喷头。原因很简单,不是菜九说得一点不靠谱无非是跟他们不一样,当然啰,仅凭这一点也确实就该骂。试想,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或者几十年一贯,或者辛辛苦苦备了半天课,正准备云里雾里、唾沫横飞在课堂上神侃,误己误人并快乐着,给菜九和,就索然无味了。因此上,菜九被骂得狗血喷头不亦宜乎。菜九为什么与大人们的见解相左呢,这还是要看鸿门宴的事实。简单地说吧,鸿门宴之后项王、范增不让刘邦王关中,还“又恶负约,恐诸侯叛之”呢,又如何能一杀了之呢。显然,诸侯叛之是一个很大的可能性,杀刘邦只会增大这种可能性。从结果上看,鸿门宴之后,项羽既负了约,又风风光光地主持了分封,显然他是鸿门宴的大赢家。鸿门宴上如果不是项羽,而是我们那些专家教授老师大人掌握局面,肯定先杀了刘邦,至于诸侯叛之,分封不了,大人们根本不予考虑,留给项羽考虑可也。于是乎,燕雀安知鸿鹄志,水平的高下,一下子就分出来了。但项羽水平高又有什么用呢,留下了隐患,最后不还是死在刘邦手上了吗。人生哪能步步算到呢?总不能早知百岁死,不如不出生吧。世局如人生,也是走一步看一步。因此项羽在鸿门宴的处理上根本没错,他又不是神仙,怎么知道后事。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们也不是神仙,但他们知道后事。只是从结局上立论,也没有什么高明可言。

菜九可能对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刻薄了一点,这是因为菜鸟也有好生之德,刻薄刻薄无非是想让此类误人之说早日休矣,以便从劫匪大人的刀下活更多的人。至于拂了我们的专家教授中学老师大人的意,大人们人多势众,一人一个口水就足以淹死菜九,不在考虑也。孔夫子不是说过,虽千万人吾往矣。菜九自忖对鸿门宴知道的多一点,只好领着孔夫子的教诲,凭着对司马迁的忠诚,冒着大人们的口水前进。

 

有关鸿门宴参见

古史杂识之  千古谁识《鸿门宴》

古史杂识之  汉书辨误二则 

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

千古谁识曹无伤

有关项羽参见

古史杂识之  项羽分封新论

古史杂识之  项羽败亡原因新探

古史杂识之  解读项羽

千古谁识刘项情

军事天才属刘项

千古谁识汉张良

中国人最不认真——霸王如何别虞姬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7-8-10 17:55

千古谁识曹无伤

作为历史公案的鸿门宴,其始其终都与一个人物挂上了号,这个人就是曹无伤。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刚刚出场就立即谢幕的人物、却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后世甚至以为,因为曹无伤才有鸿门宴。菜九以为,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是,无论有没有曹无伤,都会有鸿门宴。

除曹无伤外,刘邦所部的左司马尚有三人,他们是蓼侯孔,费侯陈贺,斥丘侯唐厉。但一提到左司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无伤。比如,沛公初起兵时斩秦泗川守壮的功臣就是左司马,《高祖本纪》记此事曰:“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索隐》引颜师古云:“得,司马之名。非也。按後云左司马曹无伤,自此已下,更不见替易处,盖是左司马无伤得泗川守壮而杀之耳。”这一来二去,就将这一桩大功落实在了曹无伤的名下。只是这种认定不是没有争议的,《史记会注考证》引周寿昌曰:“沛公此时左司马尚有孔聚、陈贺、唐厉、不止曹无伤一人。《功臣表》可证。”但菜九以为,这个功劳可能还真应该归之于曹无伤。因为另几人是汉之功臣,如果是他们中某人所为,直接说就是了,何必只保留官职而不提姓名。可能的原因是曹无伤已成了罪人,不便提。而击杀秦郡守之功又是反秦战事之最可称道者,不容没去,故有此种记载方式。当然,记不住人的姓名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考虑到沛公部此时刚刚起兵,部队的建制尚属草创,是否有官衔名号还很成问题,此官职极有可能是日后追记的。

非常奇怪的是,考查追随刘邦起兵的几个亲信: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周绁的早期官职,竟与司马之职无一丝一毫的联系。司马之职更像是楚制,而刘邦部沿用的官职更多的是参照了秦制。比如樊哙、曹参等人均是由七大夫而五大夫,继而为执帛或执圭,再没见司马之职。菜九以为,此职或者非刘邦主干部队的官职,更可能先为刘邦的兄弟部队吕泽部所专有,因为吕泽所部用楚制更多。司马官职可能不低,灌婴击楚最后一战的功劳薄上还特意记了“降左右司马各一人”,说明此官职的重要。有鉴于此,曹无伤至少是个立有战功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参加过秋收起义及万里长征的老红军。像这样一个追随刘邦或吕泽反秦出生入死的人,到了两军对峙的节骨眼上,怎么会暗中向项羽一方去搬弄是非呢。现在有些教案将曹无伤说成是项羽在刘邦阵营中的内应,这个看法不对。刘项两军长时期联手作战,曹项原本认识也很正常。此时曹只是主动投靠,是否为项氏接纳尚属未知数,又如何内应得起来。何况,曹无伤所说并不是什么重大机密,与其说是通风报信,不如说是政治表态。其所作所为更像是为自己留个后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自从项羽破关而入,两军的态势敌意甚浓,项强刘弱,一目了然,所有的人都清楚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不仅是刘邦,其所部稍有头脑的将领也能判断出局势的危急,曹无伤的告密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像曹无伤这样经过浴血奋战数年立有大功的人,此时有安享胜利成果的心理状态也很正常。而一旦重新开战,享受胜利的前景就会完全泡汤。当然,如果能站在胜利者一方,则又将另当别论。曹无伤所为,就有点向下一个胜利者投靠的倾向。也就是说,曹无伤做了两军将打起来的准备,而根本没想到两军有可能打不起来。一旦打不起来,曹氏所为将为两边所不容。所以古人说,祸莫大于欲利,岂空言哉。

曹无伤传递的情报内容是:“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此言不得完全视之为进谗,而应当作具有某种可信程度的史料。曹无伤通风报信的内容,从几个方面刺激了项羽。刘想王关中,尽管他有这个权利,但这是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的。人性中有一特点,即看高自己的努力,看低他人的努力。在项羽及联军看来,他们在黄河以北消灭了秦军野战军主力就是盖世奇功,他们就理应享有对战利品的最大支配权。如果让刘邦如约王关中,就表明项羽的功劳要大打折扣,何况秦政权的金银财宝还都让刘邦霸占了。这口气是项羽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在项羽的灭秦计划中,应该将秦宗室斩尽杀绝,他显然也不想让秦王子婴活下来。因此,刘邦立子婴为相一事,也为项羽所不能容忍。其实无论有没有曹无伤的密报,项羽都不会让刘邦王关中的野心得逞,只是有了这个密报,加大了项羽打击的决心与打击准备力度。刘邦方面所遇到的尴尬是,曹无伤之进言完全属实。刘邦的打算并非隐蔽,其所部将领对此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曹无伤大小也是个官,完全有可能知道刘邦的真实意图。

 

刘邦的护身符是怀王之约,只是这个约定此时也不能保证其权利的落实。应该说怀王之约是在灭秦形势非常渺茫的情况下作出的,而这个约定本身也有模糊之处。比如王关中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是旧秦的全部地盘,还是其核心数郡。秦政权的财富怎么处理也没有明确交代,不过也不好明确交代,只能是走着瞧。谁也没有想到形势发展得如此迅速,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灭秦目标居然一下子实现了,并出现了超强的项羽及诸侯军事集团,使得原本就不容易执行的约定更难落实了。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刘邦决心武力维权之举,接着有了项羽决心武力毁约之举。而刘邦情知不敌,为求自保,决意拱让王关中的权利,就等于把怀王之约搁置了起来。这一来,也等于把处理灭秦后局面的难题交给了项羽处理。曹无伤因料想不到刘项之间完全有化解的余地而作出的告密之举,到了这个时候就显得多余了。

鸿门宴就是项羽处理这个局面的第一回合。在鸿门宴上,刘邦肯定提出了自己利益的底线,即只要巴蜀两块地方,其他由项羽发落。这个内容没有被记载下来,是从常理上推测出来的。因为无论是刘邦对项伯所说的话,还是在鸿门宴上对项羽所说的话,都没有什么涉及利益交换的实质内容。而缺少了这些内容,就很难设想项羽盛起的杀心如何能平息,也很难设想刘邦如何敢只带百余人深入项羽的龙潭虎穴。因此,刘邦的表态应该是在其动身前往项营之前就作出了,时间应该是与项伯的会谈。因为也只有这样,项伯才能保证刘邦在项营的安全,才会敦促刘邦第二天早一点来。如果项伯没有十足的把握保证刘的安全,又岂能促刘早点送死呢。有关刘前往项营一事,项伯所用之词为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为谢罪谢过之意。谢什么过与罪呢?就是刘邦派人把住了函谷关不让诸侯联军进入一事。刘邦率先灭秦夺了头功,犯了众人之嫉,又派兵阻函谷关不让联军进入,犯了众人之怒。这样的失误是要受惩罚的,因此在两军火并在即的当下,就不是仅仅口头上表示承认错误就能解决的,一定要拱让出某种利益。比如刘邦就会拱让出王关中的权利。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不王关中,让谁来王啊?你不王关中,又该如何安置你啊?先不谈后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只要刘邦向项羽当面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要打要杀之类的事就绝不能容许其发生。至于项庄舞剑一事,菜九以为属于节外生枝,并非出于项羽本意,是老糊涂范增在帮倒忙。对项羽而言,一切OK,又何必再干蠢事,成为亡秦之续呢。尽管刘邦是项羽日后称霸天下的心腹之患,但在那个时候杀刘的风险之大也是可以预期的。一旦杀刘造成刘部及项羽部属或者诸侯军队的不服,出现的大乱,非项羽所能控制。何况两人原本相交甚笃,至于在一方愿意让步的情况下把事情做绝吗。项羽的这些盘算与顾虑,曹无伤是不可能算到的,因此他的悲惨下场是不可避免的。

鸿门宴上刘项之间只对了一句话,仅仅这一句对话,项羽就把刘邦部给他通风报信的曹无伤给卖了。据《项羽本纪》:刘邦天一亮就带了百馀随从至鸿门见项王,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经过推敲,我们就会发现,刘邦一番话说得含含糊糊,但却含含糊糊得非常有效用。他在这个时刻绝对不会有任何指责项羽的意思,其出发点是解释与自责。他是来谢罪的,在这个时刻他只能自责,话里自责的内容,是指自己听信了小人之言而闭关不让诸侯入内一事。当然,刘邦所说的小人也含双关,不仅是自己听了小人的话,就是项羽准备大动干戈,也并非出于本意,而是由不相干的人在其中起了作用。换言之,刘邦不仅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也把原本应该由项羽承担的那份责任给开脱了。应该说在原本要起的冲突中,刘项二人都犯了错,刘犯的是小家子气的错,项犯的是绝情的错。而刘邦则把所有的错承担了下来,一下子就在境界上高出项羽。刘邦所言虽然仅寥寥数语,却起到了解开项羽的心结、并使自己脱困的作用,这就是刘邦的厉害之处。这段话首先就提到的两人并肩作战情景,自然会让项羽的思绪回到艰苦作战的年代,从而念及两人原本存在的战友情谊;次及战略分工,也有战争时期两人相互配合默契的情分在其中;再及无意立下大功,表明不是自己有多大本事,完全是运气好;终及不详其名的小人尽出馊主意,让原本关系非常好的两兄弟产生矛盾。这番虚虚实实的话,基本上覆盖了项羽复杂的心理状态——战胜的豪情、立了大功的自负、失去灭秦机会的懊恼、拥有空前实力的狂妄、准备对兄弟动粗的自责心理,林林总总,在这里都受到照应。确实,对秦作战是最为艰苦卓绝的事,无数先烈壮志未酬、饮恨而终。而他们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后胜利,这个战友情份正是弥足珍贵的。有了刘邦的这番表白,再加上没被记载下来的利益交换,项羽肯定也动了真感情,觉得自己之前准备消灭刘邦的冲动太过分了,他也作了自责,他的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即“要不是你那个曹无伤过来搬弄是非,我又怎么会想起来要做如此绝情的事。” 这样的回答固然有项羽把刘邦的话给听岔了的因素,但更多的是,项羽已知道刘邦决意归顺的底,便觉得先前准备火并一事太过绝情,也做了自责。不自责也不合适,本来嘛,人家只是想把住胜利果实,怕别人来抢;你可是一下子就要抢走一切,还要要人家的命。后者的错显然比前者要大,且不可挽回。只是这个自责的后果,是将曹无伤当了垫脚石,让自己下得台阶来。后人以为,项羽如此轻率地把刘邦部给他通风报信的曹无伤给卖了,实为一大损失。此时项羽已完全知道刘邦彻底让步的底线,便没有必要与刘邦闹翻。既然不打算撕破脸,此时将曹无伤抛出来,正好可以减轻自己道义上的压力,让自己下得台阶来。曹无伤是你刘邦的人,让你自己去杀好了,与项羽无关,根本谈不上什么损失。确实,在不打算与刘邦撕破脸的情况下,曹无伤的死活对项羽来说根本无所谓。我们不妨想象一下项羽当时的心态,可能听了项伯的转达,及看到刘邦恭敬地来访,项羽一下子觉得自己此前做得太过了,脸上有点下不来。是呀,人家也是千辛万苦,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功劳,让自己省了不少劲。而自己情况不明,就准备一步做绝,真到了那一步,情何以堪。在这个面子上下不来的时候,有个现成的曹无伤,不把他拖下水分担一点岂不愚蠢之至。所以项羽对刘邦的答话,就有很大的为自己开脱的成分。在化解危机方面,这哥俩的处事方式非常相似,自责+委过于人。细分析一下,刘邦的意思是,这事是我的不对,都怪那些不懂事的小人尽出馊主意,造成现在兄弟失和,我有责任哪。刘邦这么一坦白,项羽也说了,我做得也不好,不过要不是你那个曹无伤说事,我也不会这么做啊。看来这两个人是要维持关系的,全是外人在捣鬼。是啊,原来两人关系很好,都结拜为兄弟了,怎么居然发展到都准备火并了。噢,原来是曹无伤这小子使得坏。所以项羽供出曹无伤很正常,而将曹无伤通风报信一节瞒过不说,才不合情理,毕竟在这万分尴尬的局面下,当局者都要过关嘛。刘邦过关的办法是放低身段,低声下气,出让利益;项羽显然不能如此丢份。怎么办,把曹无伤拿过来搪塞,得其所哉。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一事,与其说是除奸,但更多的是撒气。因为无论曹无伤是否通风报信,只要刘想王关中,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结果还是当不成,有没有曹无伤,结果都不会有什么两样。但一下子亲手把差不多吃下肚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刘邦这个心里啊,怎一个痛字了得。这个曹无伤的死于非命,实实在在是自找的。司马迁引用古人的话说是“祸莫大于欲利”,那么,这个曹无伤之死就是欲求利的结果。如果仅仅是想活命,双方打起来临阵投降也可以活下来嘛。其通风报信的目的,无非是想在事后从项羽阵营为自己谋个有利地位。谁知刘项两家之间的疙瘩并非解不开,而一旦战云消散,水落曹出,不死何之。

当然,有些事不到最后是看不出结果的。如同买卖股票,哪个人不是经过百般思索、反复比较权衡,认定百分之九十九会看涨,才会持有,但事与愿违的情况多了去了,欲益反损、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我们自己就经历过或身边就不时发生,但这是生活的严酷性所决定的,谁也没有办法。只可惜了曹无伤这个老革命,为了过上理想中的好日子,将一生名节押在了刘项必火并一事上,不仅是送了老命,而且其反秦的功劳就此一笔勾销。因此,也用不着说曹无伤是什么内奸,他不过是个财迷心窍、自以为精明的人,只不过是人算不过天,到头来却栽在自己手上,死都死得没名没份。

 

有关鸿门宴参见

古史杂识之  千古谁识《鸿门宴》

古史杂识之  汉书辨误二则

中国人最不认真——千古忽悠鸿门宴

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

有关项羽参见

古史杂识之  项羽分封新论

古史杂识之  项羽败亡原因新探

古史杂识之  解读项羽

千古谁识刘项情

军事天才属刘项

千古谁识汉张良

中国人最不认真——霸王如何别虞姬

 

 


作者: 菜九段    时间: 2007-8-10 17:55

千古谁识曹无伤

作为历史公案的鸿门宴,其始其终都与一个人物挂上了号,这个人就是曹无伤。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个刚刚出场就立即谢幕的人物、却让历史永远地记住了他。后世甚至以为,因为曹无伤才有鸿门宴。菜九以为,可能更接近历史真实的是,无论有没有曹无伤,都会有鸿门宴。

除曹无伤外,刘邦所部的左司马尚有三人,他们是蓼侯孔,费侯陈贺,斥丘侯唐厉。但一提到左司马,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曹无伤。比如,沛公初起兵时斩秦泗川守壮的功臣就是左司马,《高祖本纪》记此事曰:“沛公左司马得泗川守壮杀之。”《索隐》引颜师古云:“得,司马之名。非也。按後云左司马曹无伤,自此已下,更不见替易处,盖是左司马无伤得泗川守壮而杀之耳。”这一来二去,就将这一桩大功落实在了曹无伤的名下。只是这种认定不是没有争议的,《史记会注考证》引周寿昌曰:“沛公此时左司马尚有孔聚、陈贺、唐厉、不止曹无伤一人。《功臣表》可证。”但菜九以为,这个功劳可能还真应该归之于曹无伤。因为另几人是汉之功臣,如果是他们中某人所为,直接说就是了,何必只保留官职而不提姓名。可能的原因是曹无伤已成了罪人,不便提。而击杀秦郡守之功又是反秦战事之最可称道者,不容没去,故有此种记载方式。当然,记不住人的姓名的情况也是有可能发生的。但考虑到沛公部此时刚刚起兵,部队的建制尚属草创,是否有官衔名号还很成问题,此官职极有可能是日后追记的。

非常奇怪的是,考查追随刘邦起兵的几个亲信:曹参、周勃、樊哙、夏侯婴、周绁的早期官职,竟与司马之职无一丝一毫的联系。司马之职更像是楚制,而刘邦部沿用的官职更多的是参照了秦制。比如樊哙、曹参等人均是由七大夫而五大夫,继而为执帛或执圭,再没见司马之职。菜九以为,此职或者非刘邦主干部队的官职,更可能先为刘邦的兄弟部队吕泽部所专有,因为吕泽所部用楚制更多。司马官职可能不低,灌婴击楚最后一战的功劳薄上还特意记了“降左右司马各一人”,说明此官职的重要。有鉴于此,曹无伤至少是个立有战功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参加过秋收起义及万里长征的老红军。像这样一个追随刘邦或吕泽反秦出生入死的人,到了两军对峙的节骨眼上,怎么会暗中向项羽一方去搬弄是非呢。现在有些教案将曹无伤说成是项羽在刘邦阵营中的内应,这个看法不对。刘项两军长时期联手作战,曹项原本认识也很正常。此时曹只是主动投靠,是否为项氏接纳尚属未知数,又如何内应得起来。何况,曹无伤所说并不是什么重大机密,与其说是通风报信,不如说是政治表态。其所作所为更像是为自己留个后路。为什么会是这样?自从项羽破关而入,两军的态势敌意甚浓,项强刘弱,一目了然,所有的人都清楚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不仅是刘邦,其所部稍有头脑的将领也能判断出局势的危急,曹无伤的告密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发生的。像曹无伤这样经过浴血奋战数年立有大功的人,此时有安享胜利成果的心理状态也很正常。而一旦重新开战,享受胜利的前景就会完全泡汤。当然,如果能站在胜利者一方,则又将另当别论。曹无伤所为,就有点向下一个胜利者投靠的倾向。也就是说,曹无伤做了两军将打起来的准备,而根本没想到两军有可能打不起来。一旦打不起来,曹氏所为将为两边所不容。所以古人说,祸莫大于欲利,岂空言哉。

曹无伤传递的情报内容是:“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此言不得完全视之为进谗,而应当作具有某种可信程度的史料。曹无伤通风报信的内容,从几个方面刺激了项羽。刘想王关中,尽管他有这个权利,但这是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的。人性中有一特点,即看高自己的努力,看低他人的努力。在项羽及联军看来,他们在黄河以北消灭了秦军野战军主力就是盖世奇功,他们就理应享有对战利品的最大支配权。如果让刘邦如约王关中,就表明项羽的功劳要大打折扣,何况秦政权的金银财宝还都让刘邦霸占了。这口气是项羽无论如何也咽不下去的。在项羽的灭秦计划中,应该将秦宗室斩尽杀绝,他显然也不想让秦王子婴活下来。因此,刘邦立子婴为相一事,也为项羽所不能容忍。其实无论有没有曹无伤的密报,项羽都不会让刘邦王关中的野心得逞,只是有了这个密报,加大了项羽打击的决心与打击准备力度。刘邦方面所遇到的尴尬是,曹无伤之进言完全属实。刘邦的打算并非隐蔽,其所部将领对此应该有一定的心理准备。而曹无伤大小也是个官,完全有可能知道刘邦的真实意图。

 

刘邦的护身符是怀王之约,只是这个约定此时也不能保证其权利的落实。应该说怀王之约是在灭秦形势非常渺茫的情况下作出的,而这个约定本身也有模糊之处。比如王关中的范围到底有多大,是旧秦的全部地盘,还是其核心数郡。秦政权的财富怎么处理也没有明确交代,不过也不好明确交代,只能是走着瞧。谁也没有想到形势发展得如此迅速,看起来不可能实现的灭秦目标居然一下子实现了,并出现了超强的项羽及诸侯军事集团,使得原本就不容易执行的约定更难落实了。正因为这样,才有了刘邦决心武力维权之举,接着有了项羽决心武力毁约之举。而刘邦情知不敌,为求自保,决意拱让王关中的权利,就等于把怀王之约搁置了起来。这一来,也等于把处理灭秦后局面的难题交给了项羽处理。曹无伤因料想不到刘项之间完全有化解的余地而作出的告密之举,到了这个时候就显得多余了。

鸿门宴就是项羽处理这个局面的第一回合。在鸿门宴上,刘邦肯定提出了自己利益的底线,即只要巴蜀两块地方,其他由项羽发落。这个内容没有被记载下来,是从常理上推测出来的。因为无论是刘邦对项伯所说的话,还是在鸿门宴上对项羽所说的话,都没有什么涉及利益交换的实质内容。而缺少了这些内容,就很难设想项羽盛起的杀心如何能平息,也很难设想刘邦如何敢只带百余人深入项羽的龙潭虎穴。因此,刘邦的表态应该是在其动身前往项营之前就作出了,时间应该是与项伯的会谈。因为也只有这样,项伯才能保证刘邦在项营的安全,才会敦促刘邦第二天早一点来。如果项伯没有十足的把握保证刘的安全,又岂能促刘早点送死呢。有关刘前往项营一事,项伯所用之词为谢(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为谢罪谢过之意。谢什么过与罪呢?就是刘邦派人把住了函谷关不让诸侯联军进入一事。刘邦率先灭秦夺了头功,犯了众人之嫉,又派兵阻函谷关不让联军进入,犯了众人之怒。这样的失误是要受惩罚的,因此在两军火并在即的当下,就不是仅仅口头上表示承认错误就能解决的,一定要拱让出某种利益。比如刘邦就会拱让出王关中的权利。接下来的问题是,你不王关中,让谁来王啊?你不王关中,又该如何安置你啊?先不谈后两个问题如何解决,只要刘邦向项羽当面确定了自己的立场,要打要杀之类的事就绝不能容许其发生。至于项庄舞剑一事,菜九以为属于节外生枝,并非出于项羽本意,是老糊涂范增在帮倒忙。对项羽而言,一切OK,又何必再干蠢事,成为亡秦之续呢。尽管刘邦是项羽日后称霸天下的心腹之患,但在那个时候杀刘的风险之大也是可以预期的。一旦杀刘造成刘部及项羽部属或者诸侯军队的不服,出现的大乱,非项羽所能控制。何况两人原本相交甚笃,至于在一方愿意让步的情况下把事情做绝吗。项羽的这些盘算与顾虑,曹无伤是不可能算到的,因此他的悲惨下场是不可避免的。

鸿门宴上刘项之间只对了一句话,仅仅这一句对话,项羽就把刘邦部给他通风报信的曹无伤给卖了。据《项羽本纪》:刘邦天一亮就带了百馀随从至鸿门见项王,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经过推敲,我们就会发现,刘邦一番话说得含含糊糊,但却含含糊糊得非常有效用。他在这个时刻绝对不会有任何指责项羽的意思,其出发点是解释与自责。他是来谢罪的,在这个时刻他只能自责,话里自责的内容,是指自己听信了小人之言而闭关不让诸侯入内一事。当然,刘邦所说的小人也含双关,不仅是自己听了小人的话,就是项羽准备大动干戈,也并非出于本意,而是由不相干的人在其中起了作用。换言之,刘邦不仅承担了自己的责任,也把原本应该由项羽承担的那份责任给开脱了。应该说在原本要起的冲突中,刘项二人都犯了错,刘犯的是小家子气的错,项犯的是绝情的错。而刘邦则把所有的错承担了下来,一下子就在境界上高出项羽。刘邦所言虽然仅寥寥数语,却起到了解开项羽的心结、并使自己脱困的作用,这就是刘邦的厉害之处。这段话首先就提到的两人并肩作战情景,自然会让项羽的思绪回到艰苦作战的年代,从而念及两人原本存在的战友情谊;次及战略分工,也有战争时期两人相互配合默契的情分在其中;再及无意立下大功,表明不是自己有多大本事,完全是运气好;终及不详其名的小人尽出馊主意,让原本关系非常好的两兄弟产生矛盾。这番虚虚实实的话,基本上覆盖了项羽复杂的心理状态——战胜的豪情、立了大功的自负、失去灭秦机会的懊恼、拥有空前实力的狂妄、准备对兄弟动粗的自责心理,林林总总,在这里都受到照应。确实,对秦作战是最为艰苦卓绝的事,无数先烈壮志未酬、饮恨而终。而他们好不容易熬到了最后胜利,这个战友情份正是弥足珍贵的。有了刘邦的这番表白,再加上没被记载下来的利益交换,项羽肯定也动了真感情,觉得自己之前准备消灭刘邦的冲动太过分了,他也作了自责,他的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即“要不是你那个曹无伤过来搬弄是非,我又怎么会想起来要做如此绝情的事。” 这样的回答固然有项羽把刘邦的话给听岔了的因素,但更多的是,项羽已知道刘邦决意归顺的底,便觉得先前准备火并一事太过绝情,也做了自责。不自责也不合适,本来嘛,人家只是想把住胜利果实,怕别人来抢;你可是一下子就要抢走一切,还要要人家的命。后者的错显然比前者要大,且不可挽回。只是这个自责的后果,是将曹无伤当了垫脚石,让自己下得台阶来。后人以为,项羽如此轻率地把刘邦部给他通风报信的曹无伤给卖了,实为一大损失。此时项羽已完全知道刘邦彻底让步的底线,便没有必要与刘邦闹翻。既然不打算撕破脸,此时将曹无伤抛出来,正好可以减轻自己道义上的压力,让自己下得台阶来。曹无伤是你刘邦的人,让你自己去杀好了,与项羽无关,根本谈不上什么损失。确实,在不打算与刘邦撕破脸的情况下,曹无伤的死活对项羽来说根本无所谓。我们不妨想象一下项羽当时的心态,可能听了项伯的转达,及看到刘邦恭敬地来访,项羽一下子觉得自己此前做得太过了,脸上有点下不来。是呀,人家也是千辛万苦,一刀一枪拼出来的功劳,让自己省了不少劲。而自己情况不明,就准备一步做绝,真到了那一步,情何以堪。在这个面子上下不来的时候,有个现成的曹无伤,不把他拖下水分担一点岂不愚蠢之至。所以项羽对刘邦的答话,就有很大的为自己开脱的成分。在化解危机方面,这哥俩的处事方式非常相似,自责+委过于人。细分析一下,刘邦的意思是,这事是我的不对,都怪那些不懂事的小人尽出馊主意,造成现在兄弟失和,我有责任哪。刘邦这么一坦白,项羽也说了,我做得也不好,不过要不是你那个曹无伤说事,我也不会这么做啊。看来这两个人是要维持关系的,全是外人在捣鬼。是啊,原来两人关系很好,都结拜为兄弟了,怎么居然发展到都准备火并了。噢,原来是曹无伤这小子使得坏。所以项羽供出曹无伤很正常,而将曹无伤通风报信一节瞒过不说,才不合情理,毕竟在这万分尴尬的局面下,当局者都要过关嘛。刘邦过关的办法是放低身段,低声下气,出让利益;项羽显然不能如此丢份。怎么办,把曹无伤拿过来搪塞,得其所哉。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一事,与其说是除奸,但更多的是撒气。因为无论曹无伤是否通风报信,只要刘想王关中,项羽及诸侯联军肯定不会答应,结果还是当不成,有没有曹无伤,结果都不会有什么两样。但一下子亲手把差不多吃下肚的胜利果实拱手让人,刘邦这个心里啊,怎一个痛字了得。这个曹无伤的死于非命,实实在在是自找的。司马迁引用古人的话说是“祸莫大于欲利”,那么,这个曹无伤之死就是欲求利的结果。如果仅仅是想活命,双方打起来临阵投降也可以活下来嘛。其通风报信的目的,无非是想在事后从项羽阵营为自己谋个有利地位。谁知刘项两家之间的疙瘩并非解不开,而一旦战云消散,水落曹出,不死何之。

当然,有些事不到最后是看不出结果的。如同买卖股票,哪个人不是经过百般思索、反复比较权衡,认定百分之九十九会看涨,才会持有,但事与愿违的情况多了去了,欲益反损、令人啼笑皆非的结果我们自己就经历过或身边就不时发生,但这是生活的严酷性所决定的,谁也没有办法。只可惜了曹无伤这个老革命,为了过上理想中的好日子,将一生名节押在了刘项必火并一事上,不仅是送了老命,而且其反秦的功劳就此一笔勾销。因此,也用不着说曹无伤是什么内奸,他不过是个财迷心窍、自以为精明的人,只不过是人算不过天,到头来却栽在自己手上,死都死得没名没份。

 

有关鸿门宴参见

古史杂识之  千古谁识《鸿门宴》

古史杂识之  汉书辨误二则

中国人最不认真——千古忽悠鸿门宴

鸿门宴结论与两个凡是的关系

有关项羽参见

古史杂识之  项羽分封新论

古史杂识之  项羽败亡原因新探

古史杂识之  解读项羽

千古谁识刘项情

军事天才属刘项

千古谁识汉张良

中国人最不认真——霸王如何别虞姬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