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真名原创首发]有感于农民进城卖枣难 [打印本页]

作者: 真理如风    时间: 2006-8-30 23:24     标题: [真名原创首发]有感于农民进城卖枣难

82410时许,在忍受一天多的白眼后,市场不让进,路上有人撵,河南省洛阳市枣农李年红一怒之下,将满满一车的金丝大枣,一捧一捧含泪撒向河中。农民卖枣难与此前出现的卖桃难、卖瓜难可谓如出一辙。

当你看见夜幕下卖水果蔬菜的大哥大嫂,你的心里是否升起一股酸楚?当你看见疲惫的乡下大哥大姐被城管撵得到处乱跑,你是否感到有些愤怒?当你看见乡下的农民工乘车遭受的白眼与冷落,你是否感到这社会的无情与冷漠?

他们就是我们中国最多的一群人:他们起早贪黑默默耕作,他们一个汗珠摔八瓣,他们一口干粮就生水,一干到天黑!他们种出了果菜,打下了米粮,盖得高楼平地起!他们进不得城卖不了果菜,讨不到工资,交不了学费,买不起房,进不了医院看不起病!他们就是我们中国最可爱的人民!他们就是我们中国最可敬的农民!

他们卖个瓜,卖个枣,被人追,被人撵,还要被人赶!它就是没人管!

进个城咋就这么难!难于上青天?

没有他们,那些所谓的城市人住不了房,买不了菜,吃不到饭!没有他们,城市垃圾如山!没有他们,城市道路不平坦!没有他们,城市人就玩完!

他们憨厚可爱,他们博大胸怀,他们任劳任怨,他们实属无奈!

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你们吃啥?没有劳动者的辛勤劳动,你们穿啥?吃穿都没了,你们还臭美啥?

[此贴子已经被邱晓云于2006-8-30 15:48:56编辑过]


作者: 真理如风    时间: 2006-8-30 23:27

第一次原创,好激动呦!差点找不到键盘,摸不到电脑,上不了网,打不开真名。

真要命!!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06-8-30 23:46

真理如风原创得好!移到经济论坛我想也更为合适些!

继续期待你的原创哦

[em02][em07]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06-8-30 23:50

欢迎原创!
作者: 边走边唱    时间: 2006-8-30 23:52

流动的乡下商贩进城会给城管以及市场管理带来不便,但这种只堵不疏的做法怕更不是良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30 15:52:41编辑过]



作者: 金丝铁线    时间: 2006-8-31 12:31

[转贴]对小摊小贩的围剿是对当年改革的忘本
文章提交者:萧木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萧剑

  8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小商小贩本就是城市的“宝贝”》。文章说,在国内许多城市把小商小贩当成城市秩序的“麻烦”而到处撵时,远处西北的乌鲁木齐,态度却截然相反。在那里,由小商小贩唱主角的“夜市经济”已成为这个城市的品牌。这些合法夜市多达70多处,每处几百家商户,进入门槛极低。除了夜市,乌鲁木齐对街边小摊也很宽


  



容,很少查处没收。

  对城市居民而言,小商小贩其实是一种“福利”,因为他们的存在降低了城市生活的成本,提高了生活的便利度。乌鲁木齐因此也尝到了甜头,在全国个体户数量下降的背景下,乌鲁木齐个体户数量却有增无减,现在,平均每3天该市就有一个新个体户诞生。去年,乌鲁木齐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4.4亿元,占当地生产总值59%,这个比率超过了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名列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初期,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街头小商贩的崛起,那时全国各地都大张旗鼓地鼓励小商贩。当年我所在市的市委书记在促进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会议上,甚至鼓励县长书记周末亲自上街去摆摊,不仅仅是为了增加一两个摊点,而是要起那么一种示范表率作用。

  中国的个体工商户从1978年起步,到1999年左右到达高峰,之后则江河日下。以河南为例,河南个体工商户从1978年起步,在1999年达到历史顶点的204万户,之后连续3年回落,到2002年缩水几乎一半。国家工商总局的数据表明,1999年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下降为2350万户,6年间净“缩水”810万户,平均每年减少135万户。国家工商总局的另一组数据显示,截至2005年底,全国内资企业实有350万户,比上年净减少30.1万户,下降7.9%。这些是登记在案的个体工商户数据,没有登记的个体工商户的消亡,速度可能比这还快。

  这种现象在全国具有普遍性,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各级工商部门在个体私营经济统计上撇去“泡沫”。二是随着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大量路市、街市门店被整顿拆迁,造成部分经营者失去经营场所而停业、歇业和注销。三是国家加大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力度,对粮食、医药、娱乐服务等行业进行了重点监管,并对小水泥、小造纸等“五小”个私企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清理。

  中央党校研究室副主任周天勇教授认为,造成个体工商户大量消失主要缘于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登记审批制度繁琐;融资难成为“瓶颈”;1/3的税,2/3的费,创业“油水”几被榨干;城市现代化与创业之争,片面的城市建设让创业者无处创业。

  周教授所说的几个原因里,前面几个原因都是“历来如此”,而最后一个原因才是最关键的原因。理由是:1998年,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城管”,清理整顿各种街头摊贩。而其效应,1999年开始显现。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今天对小摊贩的“围剿”,其实是对当年改革开放的“忘本”,我们忘了今天的繁荣和富裕是从当年的自由和草根创业中来的,刚刚坐了两天汽车,就以为不要脚也能走路了!而自由的草根创业,才是经济活力、社会发展与和谐的源泉,才是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成长的摇篮!而现在,许多城市对小商贩的围追堵截,不是在断我们自己的根吗?

  如今,城管和小贩之间已进行了“八年抗战”,而城管的地位依然尴尬。比这更尴尬的,则是几百万小贩的生存,以及更多市民的生活便利。
作者: barke    时间: 2006-8-31 16:08

酸楚!

对地方政府这种无耻的行为表示愤慨。

都说要以人为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为什么连人民的生计都不让满足,只堵不疏,蛮横的如同暴君。


作者: 真理如风    时间: 2006-9-1 20:07

    就如山东菏泽的地方官员说的一样“政府养猪,就是为了杀猪!”。赤裸裸的剥削关系!

    难道zf是屠夫?

   


作者: 章启晔    时间: 2006-9-3 23:01

瞎扯淡,中国农民出路少,恰恰在于城市购买力不足,而且4亿多所谓的城里人至多1亿多真正“脱离”了农村(即第二代移民),绝大多数人根本在近50年来才走出农村的,恐怕不少于1个亿的人还要承担在农村的父母的生活费用,搞工农对立并散布社会仇恨的人该死。
作者: 金丝铁线    时间: 2006-9-4 02:35

这不是个工农对立的问题啊,是个管理不当,或者税收过高,妨碍交易的问题。


作者: 章启晔    时间: 2006-9-5 05:46

可是作者的意图并不在于论述如何管好城市,这个人的心态如同在重庆放火的人,可以从他发的帖子中轻易得出这个结论。即便从管理的角度看,依然有尚欠发达的城市地区无法消化那么多农产品的问题:假设这个农民进城了,他一定能以合理的价格卖掉东西吗?牺牲城市就能救活农村?可以说没有“十恶不赦”的城管和警察倒是作者有没有可能在这里高谈阔论会是个问题。
作者: 小儿科    时间: 2006-9-5 19:18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值!

 现在连半匹红纱一丈绫也没有了。


作者: 小儿科    时间: 2006-9-5 19:20

“牺牲城市就能救活农村?”

牺牲农村就能城市?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