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援孟母堂
文/悠悠无弦琴
宪法中确认了每个公民(包括子女)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但宪法并没有限定提供教育的方式,相反,宪法鼓励作为个体的公民进行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并责成相关部门给予帮助:
宪法: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办学,但是它显然是公民出于对自己子女益处的考虑,在教育事业方面进行的创造性的尝试。 因此,在家教育是属于宪法所鼓励和保护的一种公民自由,应当提倡,作为政府机构,理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对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给予帮助和规范,以推动在家教育的发展,因此,打压和遏制公民对教育模式创新的做法是对公民自由的为害,也是违反宪法。
但是,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所所长胡卫则明确反对“私塾”复古。他认为,教育要符合时代发展,体现时代特色。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是政府无力承担公共教育责任的产物。时代巨变,这种形式早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教育目标,不应提倡。
“读经教育”,在一些教育主管部门眼里,犹如“封建思想”。从教育内容的多元化角度讲,一个国家的中小学教材、教学方式,只有一个法定的蓝本,利弊孰大孰小,不辨自明。他们的大道理是:孩子们所学的应该是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的内容并达到要求,因此,“孟母堂”的教学内容属于违法。
什么是“按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的内容”,莫非教育内容的范围,莫非博大精深浩如烟海的中外文化的精华是可以凭你一个教育行政部门就可以一下子框死的?莫非读经典、尊孔孟、颂莎翁、演数理、赏雅乐、诗书画、学游泳、练瑜珈确实在你确定的内容之外?这没有具体的法律规定!
从现代教学的角度来看,古老的私塾其实是一种典型的个别化教学。大规模的学校教育、班级授课制是有贡献的。但这种大规模的流水线似的教育也使教育越来越失去了个性。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毫无个性的所谓人才越来越充斥社会,复制、克隆等成了教学的常规手段。这种失去个性的教学终将使社会失去个性意志、活力与差异、生趣。在此前提下,人们呼唤个别化教育、个性教育,个别化教育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趋势。个别化教育,也体现了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学生人少,甚至年龄也可以不同,就正好用分层分阶段的教学方式。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说:“有必要记住学校的生长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一切教材的发展必须有同儿童经验成长的阶段相应的许多步骤。”前苏联教育大师苏霍姆林斯基也说:“人在智力发展上的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应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成熟程度的特定阶段相对应。”在这种阶段性上,称之为“个人特性”。要发现个人特性,并予以正确的方向,使之形成自己的、“纯属个人”的态度。而古代中国实行的就是以私塾为主的个别化教育,这与未来教育竟然相似,因为未来的信息社会也将会带有更多的“个人特性”。如著名童话大王郑渊洁教育自己的儿子郑亚旗就是采用的个别化的家庭教育,也可以把它视为另一种私塾教学,他的儿子现在非常成功。
看私塾教学,是合乎现代教育的先进理念的。
私塾的孩子背诵经典,也许在幼年的时候尚懵懂未知(只知道一个符号,但他记住了),当他年龄慢慢长大,读书越来越多,掌握的知识量逐渐丰富,那么童年时代背诵的经典内容马上就会如泉涌般被他融会贯通,立刻转化成人生中取之不尽的宝藏。近代文史大师也都经过严格的家庭教育,从王国维、章太炎到陈寅恪、郭沫若等 莫不如此。特别是陈寅恪、郭沫若等人,虽然都是贯通中西的饱学之士,但私塾打下的国学功底是现代学校教育所无法达到的。还不用说私塾所教学的儒家经典对于培养人的道德观念,塑造其理想人格,提升其文化素质和加强其文化内涵等带来的好处。
因此,在传统文化不断丧失,道德水平日渐下滑的今日,从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方面,私塾的“复活”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有人说这是用12个孩子做实验。可是私塾教育的方法在中国实行了几千年,到了近百年前才废止,怎么反成了试验呢?一百年和几千年相比,我要反问,我们是用12个孩子做实验,还是在用12亿人民做实验?
有人说私塾教育的内容有精华也有糟粕,说的太好了,可是不要忘了,我们现行的教育何尝不是有精华也有糟粕?教育的目的是什么?除了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是我们今天的义务教育,有“教”而无“育”,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而无志向的“人材”。知识和品德,孰重孰轻,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可自行端量。我不想说中国传统的经典读物有多么好,因为实实在在的东西不需要标榜,孔子教导人们“人不知而不愠”,而曾子则说“吾日三省吾身”,论语里还讲,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相信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即使因所处时代的局限而产生一些糟粕,也很容易去除吧,反倒是不思进取、一味声讨的掩耳盗铃、讳疾忌医者,应当自省了。
“孟母堂”却面临着被取缔的命运,地方政府部门给予教育的自由之少由此可见一斑。1919年,蔡元培在《不愿再任北京大学校长的宣言》中说:“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学的通例……北京大学,向来受旧思想的拘束,是很不自由的。我进去了,想稍稍开点风气……于是来干涉了,还要我去充这种大学的校长么?”教育自由的缺失,是蔡元培的悲哀,也是“孟母堂”的悲哀,又何尝不是中国这一代教育的悲哀?公共教育是大众的,是国民教育;而私塾是小众的,是个人教育,是家庭式的,这和现在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并行不悖的,是相互补充的。让小孩子对读点经文,多受点传统文化的教育,是件大好事,是传习中华文明的大善事。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认为:学生在家读书是一种国际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的尝试在美国已经有6000万学生在家学习,而在后现代教育时代,类似于孔子、柏拉图式的小班化教育模式,因其因材施教而有其生命力。大众媒介式的方式并不是最好的方式,现行的教育方式也不是一个永恒的方式。对于全日制私塾这种教学方式,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善加引导,进行有力监管。“简单禁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利于弘扬民族文化。”
中国的道德体系和诚信社会的构建,必须从传统文化里入手。非常遗憾的是,由于多年的意识形态摧残,中国已经不是中国传统文明的最好继承者了。我们近邻韩国和日本都比我们做得好。我们使用我们的汉字却在大肆诋毁我们的传统文化!过去,我们饱受过去错误的假信仰时代的道德和理想的戕害,深深感到被欺骗、玩弄的迷惘。上世纪80年代之后,我们心里决定不再受欺骗,然而没有新的精神支柱,我们感到空虚、无助……现在的中国经济在持续增长,我们的生活也有所改善,但是现在中国人的这个族群却愈来愈迷惘的,愈来愈空虚的,处于没有信仰的时代,或者说处于又一个假信仰时代,我们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台上说人话,台下干鬼事,以至于人鬼不分,整个社会就像个假面社会,潜规则盛行,说真话的人遭殃,行潜规则的人获得金钱和权力,不公不义,贫富悬殊……老百姓在这个假面社会里被迫随波逐流,为好人好事抑郁唏嘘,对坏人坏事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甚至被动的助纣为虐,丧失了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做人的根本原则。这样的社会出来的人,也没有办法求得自己心灵的安康和宁静。我们的社会为什么人和人互不信任,为什么感到压抑重重,为什么对潜规则奉为正物,为什么对丑恶现象心安理得,我们的道德一再滑坡,我们的社会一再堕落。我们为什么活得如此的压抑,不能够走得堂堂正正?如此下去,中华民族将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哪怕经济发展如繁花似锦,里面却是腐烂如斯。如此结局,国人当思:我们的精神家园在哪里?我们现在没有信仰,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整个民族心灵的道德的重建。如果没有道德体系的重建,哪怕是经济再发展,也是空洞的、充满危机的发展-------可以肯定的说,社会如果不和谐到一定程度了,经济发展也将停滞。如果到了那个时候才去解决这个问题,恐怕为时已晚。
上海孟母堂是一个非常好的努力,是从点点滴滴的孩子教育入手,挽救中华文明和拯救民族心灵,我们可以依托的,还是我们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历史发展是有天则的,历史选择了儒家文明(当然也包括释道等)绝非偶然。它使我们曾经在历史上领先世界几千年!中国的道德体系和诚信社会的构建,必须从传统文化里入手。
中国需要千千万万个孟母堂站出来。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拯救传统文明、拯救中国人心灵的先知先觉站出来。我们的社会道德建设需要千千万万的人参与,既需要教育者,也需要被教育者。我们要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要教育我们的孩子从小就抵制那些丑陋的现象,抵制那些潜规则,我们需要仁义礼智信,我们需要忠孝,我们需要礼仪廉耻,还我们一个干净安全诚实信任的社会和国家。
一个孟母堂被取缔了,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却永远不会被取缔。因为,我们的根就在那里,中国的道德体系和诚信社会的构建,别无他途。
有关部门关掉“孟母堂”的另一个理由是它“没有获得办学许可”,这使他们关得理直气壮毫不手软,因为抓到了把柄嘛。
但事实上,是这些官老爷见不得自己数十年来殚精竭虑苦心经营的国民教育体系以外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另类。“孟母堂”全新的教育模式触动了他们处心积虑布好的棋局。事实上小棋子“孟母堂”与广大中小学校、与广大省市级示范学校在培养方式上确实是格格不入的,关系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的革新,这是个大问题,肯定会出现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并且会涉及诸多利益,如此令人头疼的问题,还不如快刀斩乱麻,拿出各种各样乱七八糟的条条框框法律法规宣布它的死刑算了。所以说,“孟母堂”为什么会被有关部门关掉?因为它没有获得办学许可;而“孟母堂”又为什么没有获得办学许可呢?因为有关部门不给他发放办学许可。这个问题似乎是在绕弯子,但事情是明摆的:我不想看到你特立独行地办起来就不发你办学许可,没有办学许可你就只能关门大吉!
现在中国的教体系几乎是铁板一块,教材与教学方式全省甚至全国几乎一样,这种没有竞争对手、家长没有选择余地的教育机制让教委获得了巨大利益。教育部门的乱收费成了国家审计的重点和社会舆论谴责的热点之一。每年新生入学时,教委允许收取的“择校费”、“借读费”、“校服费” ……等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好一点的小学“择校费”是几千或上万元,初中、高中“择校费”是数万元。除了教委允许收取的费用外,学校还要收取教委不允许收取的,但家长又不敢不交的费用,如补课费、资料费等等。虽然不知道巨额“择校费”、“借读费”最终落入了谁的腰包,但教委是最大获利者应该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民办公助学校同样要向教委申请办学许可,没有人会相信在教委盖办学许可的公章是不需要付出代价的。而“孟母堂”的出现打破了这一格局,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进入教委一统天下的垄断领域,一旦孟母堂试验成功,不但给教委、学校带来巨大压力,而且会流失很多生源。而地球人都知道生源的背后就是巨大的利益。
现在中国的教育弊端日益突出,今年即使有60%的大学生没有找到工作,但传统的应试教育却没有任何改变的迹象。按照现在的学校收费标准,据保守估计培养一个大学生,家长要花费十万左右的学费。现在的教育体系让家长花费巨大财力、孩子花费16年精力,却有60%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在传统教育体系弊端日益凸显的情况下,教委还要把教育这一高回报、零风险的产业作大做强。大学生就业率很低的严峻现实教委是视而不见,高校还在教委的“英明领导”下大肆扩招。从上海教委取缔孟母堂,并不给任何辩护机会的事件中,就可以看出中国教育体系不允许竞争、体系僵化、唯我独尊的弊端是多么严重
宪法中确认了每个公民(包括子女)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但宪法并没有限定提供教育的方式,相反,宪法鼓励作为个体的公民进行创新性的教育实践,并责成相关部门给予帮助:
宪法:
第四十六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第四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
在家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办学,但是它显然是公民出于对自己子女益处的考虑,在教育事业方面进行的创造性的尝试。 因此,在家教育是属于宪法所鼓励和保护的一种公民自由,应当提倡,作为政府机构,理应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对这种创新性的教育模式给予帮助和规范,以推动在家教育的发展,因此,打压和遏制公民对教育模式创新的做法是对公民自由的为害,也是违反宪法。
国家创建义务教育体系,并不是要剥夺家长安排子女教育的权利,相反,它只是扩展了家长进行自由选择的范围,节省了大多数普通家长安排孩子教育的成本。
现在有些地方教育部门对义务教育的理解却存在偏差,似乎孩子只能接受国家安排模式统一的教育内容。如此理解的义务教育,实际上变成了一种形式的垄断,会损害公众的福利。这种垄断取消了家长在多种教育模式之间选择的自由,也取消了孩子多样化发展的需求,让那些具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无法正常发展。
恐怕正是因为教育模式与教育内容的垄断,让现有义务教育体系走上了应试教育的独木桥,而忽略了家长的需求,忽略了教育所应承担的文化责任。应该反思的是,这个义务教育体系是否充分满足了家长对合理的、好的教育之渴望?孩子需要教育提供什么?
回想三年前的孙志刚事件,由于网络媒体的首先传播和讨论,网络的威力震撼人心。导致宪法审查,废除非人道的《收容遣送办法》。今日不过是少数人以官僚主义反对读经!错误关闭孟母堂。我们同样要有自信心。
现在“孟母堂”是媒体焦点。用google搜索,约有60,100项符合孟母堂的查询结果。用百度搜索,孟母堂相关网页约30,900篇。百度一下,找到孟母堂相关新闻511篇。搜狐网、新浪网、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大公报、中青网、北青网、光明网、解放日报等全国各大媒体都有报道,并掀起了大讨论。同样我们要有自信心。现在只要更多的网站联合,以置顶正面讨论,就能进一步扩大正面声势,声援孟母堂的结局必然如民心所愿!
想想真是好笑,我们的教育部门怎么如此高效率,对一个自古就有的私塾办学尽下杀手,还搬来恶法随意解释.义务教育那么多失学儿童几十年了也没有看你们好好解决,对一个自筹办学却发动国家机器,真是不知羞耻.如果不是恶意揣测,无非是为了维护教育垄断吧,呸!
投你一票!!
好像问题不是这般单纯,现代教育必须遵从教学大纲。再有,教材的选定,即使在西方也不是学校自己决定的,而是从通过认证或者许可的教材中选择。最近在美国就发生了宗教课的争执,现在好像在等待法院判决。
如果一个学校可以自决选择儒家体系的话,另一个学校也就可以选择道家体系,别的学校还可以选择萨满教的东西。同样,基督教的圣经也可以进入学校,伊斯兰教的可兰经也可以进入学校,甚至可以走入中世纪的教会学校或者圣战学堂。
我的问题是,这样行么?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