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培养文学名家的新途径
2006-09-22 作者:杨剑龙
——我观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
■杨剑龙
●重要的并非作家研究生班该不该开设,重要的是作家研究生班如何开设如何教学,即如何精心设计课程、安排学习,作家研究生班的课程应该以如何提高作家们的文学素养、创作水平为主,与一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有区别。
●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硕士学位,如果仅仅是为了改变目前的生活环境,因此而降低了文学创作的水准,那将会是与作家研究生班创办的目的背离的。
杨剑龙: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著有《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中国现代乡土文学论》《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等。
近来,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面向全国招生,成为了文学界的重要新闻。对于作家进研究生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文学创作与文学研究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写作境界,作家进研究生班会扼杀作家的创作能力;一种意见认为作家进研究生班,经过几年系统的学习与创作实践,会使其创作登上一个新的台阶。我是赞成后者的,作家走进学堂专门从事写作与研究,成为探索培养文学名家的新途径,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曾多次举办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莫言、余华、刘震云、毕淑敏、徐星、迟子建等许多活跃于中国文坛的名家就曾进过该研究生班,这对于他们创作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作家研究生班并非一般作家的学习班,而是作家的提高班深造班,因此其招收对象为已经发表和出版过较高质量文学作品、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作家,而非仅仅是一般热衷于文学的青年,已有相当创作实绩的作家进入作家研究生班,在一段时间内比较系统地阅读分析经典名作,聆听名家讲座,展开专题研讨,集中精力创作,经过系统学习与研究会使作家们的创作更上一个台阶,应该说这是一条培养文学名家的新途径。多年前,文坛就曾经有人提出作家学者化的倡议,大概也是感慨于作家缺乏文学素养而造成创作的浅薄浮泛。
甘肃作家雪漠以长篇小说《大漠记》《猎原》等引起文坛瞩目,以其作品丰厚的生活、西北的风情等构成其创作的特色。我曾经与雪漠聊天时说道,作家的创作倾向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一种主要以生活创作,作家丰厚的生活积累形成其创作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一种主要以思想创作,作家对于人类的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形成其创作深邃的思想内涵;一种主要以技巧创作,作家对于文学技巧的探索与运用形成其创作的形式追求,虽然此三种类型并非截然割裂的,但是作家的基本倾向是存在的。我当时指出雪漠基本属于以生活创作的作家,认为他应该努力向以思想和技巧创作的作家学习,小说创作能够将生活、思想、技巧融合起来的是最佳境界。我想已有一定创作经验的作家经过系统的学习与研究,是走向将生活、思想、技巧融合的途径。
英国作家阿诺德·本涅特在谈到小说家的素养时认为,“第一,是美感,这对创造性的艺术家是必不可少的”;“跟任何艺术家一样,小说家应该具备的另一素养,是对于生活视野的强烈热情”;“除了美感和对生活的强烈热情以外,小说家还必须具备美好的心志。”(《论小说写作技巧》,见汪培基等译《英国作家论文学》,三联书店1985年10月版)已有创作实绩的年轻作家大多对于生活视野有强烈的激情,但是他们往往在美感与美好的心志方面有所缺憾,研究生班的系统学习必定会提高他们在此两方面的水平。
我认为重要的并非作家研究生班该不该开设,重要的是作家研究生班如何开设如何教学,即如何精心设计课程、安排学习,作家研究生班的课程应该以如何提高作家们的文学素养、创作水平为主,与一般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有区别,上海首届作家研究生班的课程内容包括经典作品赏析、名家讲座、体验生活、写作实践、作品指导、文学活动、专题研讨等,每学期根据培养计划和教学安排穿插进行,在对于经典作品的赏析中学习与借鉴创作技巧,在名家讲座中体悟文学创作的经验体会,在专题研讨中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在作品指导中发现自己创作中的长处与短处,这对于提高学员的创作水平,使他们逐渐走向文学名家之途,有着重要的意义。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需要通过毕业作品和论文答辩、外语考试合格,才能被授予硕士学位。我想作家研究生班的学位论文应该与提高作家创作水平密切相关,而非一般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或文艺理论专业研究生的论文,应提倡作家班学员研究世界名家名作,在研究与总结名家名作过程中,对于自己的创作有所启示与借鉴。
对于申请进作家研究生班学习的作家们,首要的目的应该是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准,寻找通往文学名家的道路,如果仅仅是为了获得硕士学位,如果仅仅是为了改变目前的生活环境,因此而降低了文学创作的水准,那将会是与作家研究生班创办的目的背离的,对于作家本人来说,也是得不偿失的。如果通过作家研究生班似的举办,多了一批批评家,而少了一批作家,那并非文学的幸事。
当下社会呈现出一种浮躁的心态,急功近利、迎合读者、关注市场等等,都影响了当下文坛的创作,许多作家已没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降低品位粗制滥造金钱至上等,快餐式的读物走俏市场,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文学精品力作的产生。作家研究生班的开设,让一些作家在两年中可以潜心学习埋头创作,对于探索培养文学名家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效益和意义。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2006年9月22日
“学历越高创作的作品越好”当然不是个值得肯定的判断,但硕士博士创作的“世界名著”还是不少的,如果算上死前有博士头衔的,就更多了。
“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曾多次举办文学创作研究生班,莫言、余华、刘震云、毕淑敏、徐星、迟子建等许多活跃于中国文坛的名家就曾进过该研究生班,这对于他们创作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
——进过某种班,只是一种人生履历,与是否“对于他们创作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不是一回事,两者不能划等号的。每一位优秀的作家,其精神履历往往都是独特且不可复制的。——参考一下,当然可以。如果上述六位作家自己承认“起到了关键性的重要作用”,我才会没话可说。
“作家研究生班学员需要通过毕业作品和论文答辩、外语考试合格,才能被授予硕士学位。”
——可叹,大量已经证明为是名家的作家,很可能是通不过这道槛的。比如,要求赵树理“外语考试合格”,就非常残忍。用中文进行写作的作家,为什么非得“外语考试合格”呢?这还是为了“培养文学名家”吗?
“……在对于经典作品的赏析中学习与借鉴创作技巧,在名家讲座中体悟文学创作的经验体会,在专题研讨中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在作品指导中发现自己创作中的长处与短处,这对于提高学员的创作水平,使他们逐渐走向文学名家之途,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类预支意义、透支意义的思维习惯,真是非常要不得。就像领导话甫出口,到底是否正确还八字没有一撇,就经常被抢先宣布为“发表了重要讲话”一样。在我看来,这类举措,充其量只是一种有益的尝试,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意义”云云,还是交给后人来说吧。
“作家研究生班的开设,让一些作家在两年中可以潜心学习埋头创作,对于探索培养文学名家的产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效益和意义。”
——又来了,除了意义,竟然还出现一个经济类名词“效益”!不知是笔误,还是不慎流露出真实的想法。在我看来,开设这样的班,培养出几个文学小家,还是可能的,且不说有资格报考的,本身已有“文学小家”的地位了。若能培养出“文学名家”,管见所见,至今尚无先例。除非,按照某种政治式的捆绑认定法,把所有的个人荣誉都归结为党或领导的重视、栽培之类。那样,只要曾经进入过该研究生班的学员中有一个日后有了大出息,哪怕完全取决于个人努力,有关方面一定会毫不手软地把功劳归到自己身上的。假如曹雪芹在世,他们把《红楼梦》的写作归结为自己的重视和领导有方,也绝不会脸红。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5 13:00:52编辑过]
“学历越高创作的作品越好”当然不是个值得肯定的判断,但硕士博士创作的“世界名著”还是不少的,如果算上死前有博士头衔的,就更多了。
真是这样?世界名著有多少是博士写出来的?这个“不少”究竟是多少?愿闻其详。[em07]
接着要做的工作是:1、对“世界名著”的定义,带引号的世界名著恐怕很别致。2、对“博士头衔”的定义,童兄没用引号。
[em09]俺觉得名家是可遇不可求的,现代工业化生产线弄出来的产品长得都差不多,作家要都写差不多的东东,得多没劲啊。
老童大哥,学历和写作好像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呵呵,我看老童未必认为“学历和写作”存在“必然联系”。
再来看看这段话:
“在对于经典作品的赏析中学习与借鉴创作技巧,在名家讲座中体悟文学创作的经验体会,在专题研讨中提高对于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在作品指导中发现自己创作中的长处与短处,这对于提高学员的创作水平,使他们逐渐走向文学名家之途,有着重要的意义。”
——表面上看,这段话句句入理,似乎依法施为,果然就会有“名家”应时而出。其实,这么做是把作家平庸化了,也昧于作家的职业特性。正如一个虚怀若谷的教练未必是好教练一样,对作家来说,一定程度的偏执、自恋、幽闭和狭隘,也未必是缺点。作家学者化固然好,作家非学者化,也未必就不好,关键在于:他属于何种类型的作家。举例来说,对王蒙这样的作家,我希望他最好再学者化一些;而对马原、刘亮程这类作家,他一旦读得太多,并养成谦虚好学的习惯,整天想着“借鉴创作技巧”,我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坏事了。
“学历越高创作的作品越好”当然不是个值得肯定的判断,但硕士博士创作的“世界名著”还是不少的,如果算上死前有博士头衔的,就更多了。
怎么没见童版举例说明啊?童版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来,实属罕见。
“学历越高创作的作品越好”当然不是个值得肯定的判断,但硕士博士创作的“世界名著”还是不少的,如果算上死前有博士头衔的,就更多了。
怎么没见童版举例说明啊?童版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来,实属罕见。
不举例就是不负责任?比如说,例子都摆在那儿干吗非让俺来举,你就不能自己翻书查一查?
先举几个(手头没有书,如果需要我再查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名字,他们写的书算不算“世界名著”再商量。
1902年,特奥多尔·蒙森(Theodor Mommsen 1817-1903) ,德国,法学博士。
1910年,保罗·海泽(Paul Heyes,1830-1914),德国,1852年大学毕业时获博士学位,
1981年,伊利亚斯·卡内提 Elias Canetti (1905-1994),保加利亚,1929年在维也纳大学获得化学博士学位。
2003年,约翰·马克斯韦尔·库切,南非,1965年至美国奥斯汀德州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
不举例就是不负责任?比如说,例子都摆在那儿干吗非让俺来举,你就不能自己翻书查一查?
谁主张谁举证。[em07]
请问金网友:你说的“世界名著”曾经有过“文学创作”的限定吗?(麻烦你再回头看看楼上你的帖子)
我参加过北京师范大学作家班,给我们上课的是教莫言、余华那拨的博导。
事实证明,我没有被培养成作家。
请问金网友:你说的“世界名著”曾经有过“文学创作”的限定吗?(麻烦你再回头看看楼上你的帖子)
回童版:我说的世界名著指的是文学名家的文学作品(麻烦您回头看看主贴的题目)。
如果写论文,肯定是学历越高写得越好,这还用说啊?
认可金秋关于她的“世界名著”就是文学名家的文学作品的解释。
现在需要金秋来举证证明上述博士们的作品不是“文学创作”以及诺奖发错了。
《罗马史》写得再好,也不能称为文学作品。而且这位蒙森先生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文学才能不是博士学习阶段学到的,这我可以肯定。
请问金网友:你说的“世界名著”曾经有过“文学创作”的限定吗?(麻烦你再回头看看楼上你的帖子)
如果写论文,肯定是学历越高写得越好,这还用说啊?
这话大错,显然还非得说不可。钱穆先生(著书75部,累计1600万言)连大学学历都没有,当然更谈不上硕士博士了,但他的“论文”比那些博导都强了不知道多少。
《罗马史》写得再好,也不能称为文学作品。而且这位蒙森先生在作品里表现出来的文学才能不是博士学习阶段学到的,这我可以肯定。
认可金秋关于她的“世界名著”就是文学名家的文学作品的解释。
现在需要金秋来举证证明上述博士们的作品不是“文学创作”以及诺奖发错了。
回童版:主贴说的是培养文学名家的新途径,不是培养科学名家、历史名家的新途径呀,所以我举的例子肯定不包括论文。
俺也不能确定您的那些博士们的作品有没有文学创作在里面,俺只是有点怀疑。
这话大错,显然还非得说不可。钱穆先生(著书75部,累计1600万言)连大学学历都没有,当然更谈不上硕士博士了,但他的“论文”比那些博导都强了不知道多少。
俺的意思是,是……如果钱穆学历更高点,他会写得更好。难道您不承认?
这下俺逮着真的了:太常寺博士好象只是个官职。
这下俺逮着真的了:太常寺博士好象只是个官职。
这本来就是当真的提供给你逮的.
如果“文学名家”的解释,是指追求与拥有“文学知名品牌”的作家身份。
那么,主帖的意义,才能在文艺作品步入商业化市场潮流的方向上有一定的效益。
ps 有些东西的字面解释,需要拓展一些眼光。
这没关系,可以做居士的,比如易安居士。
创作程序化,是件大大的好事捏。过去说,天上掉下砖头,砸着十个,有九个是经理,自即日起,砸十个,有十一个是作家了。
再提供几个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著名作家的名字——各种书本上对作家的学历学位并不重视,或者写作者对有关情况了解有限,所以资料比较难查。我相信事实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著名作家的数量远远多于下面这个名单。当然,这些人的作品是否够得上进入金秋的“世界名著”的名单就不知道了。
儒勒·凡尔纳:法国,1852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罗曼·罗兰:法国,1895年考上国家博士学位。
莫里哀:法国,据说有个硕士文凭(1640年),但那是他父亲花钱给他买来的。
亨利·巴比塞:法国,1894年考取哲学硕士学位。《炮火》获得龚古尔奖。
让-保尔·萨特:法国,192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海涅:德国,182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S·茨威格:奥地利,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
卡夫卡:奥地利,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安娜·西格斯:德国,1924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
G·米斯特拉尔:智利,1925年接受博士学衔,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屠格涅夫:俄国,1842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S·B·里柯克:加拿大,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T·S·艾略特:美(英)国,在哈佛学习,因一战爆发而未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托马斯·沃尔夫:美国,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康梯·卡伦:美国,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B·马拉默德: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F·奥康纳:美国,1947年获得硕士学位。
约翰·巴思:美国,1952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
约瑟夫·海勒:美国,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
乔·卡·奥茨:美国,1961年获得硕士学位。
菲利普·罗思:美国,1955年获得硕士学位。
作家中当然不乏博士硕士,但区别是,作家获得的博士学位,与他们成为“文学名家”没有必然联系,且不说(参照老童提供的大量例子)他们获得的学位,往往与文学无关。
我们这代人,都读过高尔基的三部曲之一《我的大学》,也可能过于受高氏的影响,认为当作家只要在社会这所大学里经风雨见世面就行了。进入二十世纪后,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范围普及,这类情况事实上在急遽萎缩。在今天的欧美,想要找到一位完全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作家,已经不容易了。但这仍然不等于作家可以经由有意识的培养产生。另外,在二十世纪,确实出现了一些纯学院派的作家,如英国人戴维·洛奇之类,写《围城》的钱钟书也大致属于此列,但他们仍然不是按照某种特定的学科培养方式产生出来的。——唉,说实话,这道理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简单到都有点不好意思说,所以我完全不明白上海作协为什么要这样做。计划经济都落伍了,他们竟然觉得计划文化、策划名家还不妨一试。名家不同于明星,包装之道是行不通的。
按照过去的说法,莫泊桑好像是福楼拜手把手教出来的(类似于老单提到的沈、汪),其实肯定不是这样。福楼拜若没有看出莫泊桑的惊人潜质,他才不会费心指点呢。就像我们可以说中国跨栏王刘翔是孙海平教练辅导出来的,但谁要是以为随便把个孩子递到孙教练手上就会前途无量,那才叫笑话呢。你不是这个料,再给你开小灶也没用;你是这个料,老话是怎么说的:是金子就会发光。——当然,这句话就不适宜用在竞技体育上了。
我觉得周兄的推理方式,是否过于拘谨于字面含意的理解?
“文学名家”如何进一步的定义拓展?
在目前文学成为书市的年代,是否应该有一种作者的培养机制,以促成商业运作的经济或人文效益?
这种思维方式,实际上是主帖的本义。也容易被人理解。
相反,如果一味错觉“文学名家”只能是个别天才的成就,倒是一种违反常识的精神崇拜现象。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画坛名家”(国画)、“音乐名家”(比如钢琴演奏家)的背景介绍,传媒多数会指出他们的师承关系。
显然,这种师承关系的含意,本身就意味着一种教学体制的效益存在。
为什么,还会迟钝的理解,“文学名家”就不能在一种教学体制中产生呢?
回海上兄:
“我觉得周兄的推理方式,是否过于拘谨于字面含意的理解?”
——首先围绕对方用词的正经意义进行理解,是我的习惯。如果对方另有他意,他有义务给出明示,否则,我是一定会“拘谨”的。
““文学名家”如何进一步的定义拓展?在目前文学成为书市的年代,是否应该有一种作者的培养机制,以促成商业运作的经济或人文效益?”
——你说的这类事,早有人在做了,无需在主帖里加以拓展。出版社给作家签约,就像唱片公司和歌手签约一样,目的正是为此。但是,你不必把自己充满策划意识的想法强加给我们富有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作者。你要谈论这个话题,可以另行展开,但最好不要为作者虚构一个正好符合己意的想法。
“我们再来比较一下,“画坛名家”(国画)、“音乐名家”(比如钢琴演奏家)的背景介绍,传媒多数会指出他们的师承关系。”
——抱歉,这段话外行了。是的,传媒多数会指出画家与音乐家之间的师承关系,但为什么“传媒”(这个词不准确,算了,随你凑合着用用)极少指出文学家之间的“师承关系”?难道文学家是个新兴行业,以至传媒还来不及发现这类情况?
想清楚了,你应该会发现,为什么““文学名家”就不能在一种教学体制中产生呢?”是一个多余的问题,你越是拓展,有可能离题越远。信不信?
再提供几个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著名作家的名字——各种书本上对作家的学历学位并不重视,或者写作者对有关情况了解有限,所以资料比较难查。我相信事实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著名作家的数量远远多于下面这个名单。当然,这些人的作品是否够得上进入金秋的“世界名著”的名单就不知道了。
儒勒·凡尔纳:法国,1852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罗曼·罗兰:法国,1895年考上国家博士学位。
莫里哀:法国,据说有个硕士文凭(1640年),但那是他父亲花钱给他买来的。
亨利·巴比塞:法国,1894年考取哲学硕士学位。《炮火》获得龚古尔奖。
让-保尔·萨特:法国,192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海涅:德国,182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S·茨威格:奥地利,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
卡夫卡:奥地利,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安娜·西格斯:德国,1924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
G·米斯特拉尔:智利,1925年接受博士学衔,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屠格涅夫:俄国,1842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S·B·里柯克:加拿大,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T·S·艾略特:美(英)国,在哈佛学习,因一战爆发而未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托马斯·沃尔夫:美国,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康梯·卡伦:美国,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B·马拉默德: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F·奥康纳:美国,1947年获得硕士学位。
约翰·巴思:美国,1952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
约瑟夫·海勒:美国,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
乔·卡·奥茨:美国,1961年获得硕士学位。
菲利普·罗思:美国,1955年获得硕士学位。
有中国的吗?现在讨论的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能不能教育出“大家”,这种借西打东,有何意义?大家也应该明白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本身很难教授的文学创作再遇上不会教授的人,不让人误入歧途才怪?
“名家”可以媒体加文凭打造,“大家”不可造,对存在的探索不是他人能代替的,而不生活在“本真的存在”里的人根本与“大家”无缘。
按照中国中文系教授模式教授出来的博士们大多只是个评论家,且是没有操守可言的评论家。你看看所谓的名牌大学的几个名评论家的文字和嘴脸,就可明了。
大胆猜测一下,如果泽雄兄,现今也在中国大陆读了一个文学博士,那他写出来的文字肯定就不会再受我们的喜爱了。起码我确信,“周博士”的文字绝对得不到我的认同。
处于“本真的存在”状态,个人所使用的是“原初性思考”(originative thinking),他并不像笛卡儿哲学那样,将自己想象是和客体对立的主体,相反的,他会开放自己,放松自己,让世界中的事物降临到自己身上,和自己融为一体,这种境界海德格尔称之为“与物同游”(in play within the matter itself).在这种境界里,个人是他真正的自己,他人也会如其所是地展现自身,人与人之间有一种互为主体性的了解,他们之间的关联,也有一种时间上的连续性和延展性。
“非本真的存在”则不然。在这种存在状态里,个人把自己想象成是和外在世界对立的“主体”,并且企图用“技术性思考”(technical thinking)或“形而上学思考”(metaphysical thinking)来掌握或操纵外在世界中的客体。当他用这样的方式和他人互动的时候,他会选择“不是自己本身”,努力地把自我隐藏起来,并且尽量变得跟“常人”一样。如此一来,他既不需要作任何的道德抉择,也不需要担任任何责任,因而也丧失了所有的自由。在这种“非本真的存在”状态里,时间观的表述方式是“现在-现在-现在”,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没有什么值得回忆的;未来的尚未到来,也很难有所期待。个人所能做的唯一事情,就是“把握现在”。
海德格尔认为:对于“死亡”的理解,是使人由“非本真的存在”,超拔到“本真的存在”的唯一途径。每一个人都会死,而且在任何一个时刻都可能突然死亡。可是,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随时会死,而宁可相信:自己还有无数日子可以活。这样的信念使个人致力追求“常人”的价值,并且变成一个终日使用“技术性思考”的盘算者。
死亡的意义是个人永远不再生存在这世界上。“面对死亡的存在(being-towards-death)”使所有现世的东西都丧失掉原有的价值。这时候,人才会定下心来,严肃思考存在的本质,而去追求“本真的”存在状态。正如马斯洛在其第一次心脏病发作后所言:“死亡,和它终将现身的可能性,使得爱、热情的爱,成为可能。倘若我们知道自己将不死,我怀疑我们是否还能如此热情相爱,是否还能经验到这等狂喜。”
大家不妨数落数落,中国那几个作家是处于“本真的存在”状态,个人所使用的是“原初性思考”(originative thinking)的?
再提供几个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著名作家的名字——各种书本上对作家的学历学位并不重视,或者写作者对有关情况了解有限,所以资料比较难查。我相信事实上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著名作家的数量远远多于下面这个名单。当然,这些人的作品是否够得上进入金秋的“世界名著”的名单就不知道了。
儒勒·凡尔纳:法国,1852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罗曼·罗兰:法国,1895年考上国家博士学位。
莫里哀:法国,据说有个硕士文凭(1640年),但那是他父亲花钱给他买来的。
亨利·巴比塞:法国,1894年考取哲学硕士学位。《炮火》获得龚古尔奖。
让-保尔·萨特:法国,1928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海涅:德国,1825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S·茨威格:奥地利,1903年获得博士学位。
卡夫卡:奥地利,1906年获得法学博士学位。
安娜·西格斯:德国,1924年获得海德堡大学博士学位。
G·米斯特拉尔:智利,1925年接受博士学衔,194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屠格涅夫:俄国,1842年获得哲学硕士学位。
S·B·里柯克:加拿大,1903年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T·S·艾略特:美(英)国,在哈佛学习,因一战爆发而未能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托马斯·沃尔夫:美国,1922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康梯·卡伦:美国,1926年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B·马拉默德:美国,获得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
F·奥康纳:美国,1947年获得硕士学位。
约翰·巴思:美国,1952年获得(新闻学)硕士学位。
约瑟夫·海勒:美国,1949年获得硕士学位。
乔·卡·奥茨:美国,1961年获得硕士学位。
菲利普·罗思:美国,1955年获得硕士学位。
有中国的吗?现在讨论的是中国的研究生教育能不能教育出“大家”,这种借西打东,有何意义?大家也应该明白中国目前的教育状况,本身很难教授的文学创作再遇上不会教授的人,不让人误入歧途才怪?
“名家”可以媒体加文凭打造,“大家”不可造,对存在的探索不是他人能代替的,而不生活在“本真的存在”里的人根本与“大家”无缘。
按照中国中文系教授模式教授出来的博士们大多只是个评论家,且是没有操守可言的评论家。你看看所谓的名牌大学的几个名评论家的文字和嘴脸,就可明了。
大胆猜测一下,如果泽雄兄,现今也在中国大陆读了一个文学博士,那他写出来的文字肯定就不会再受我们的喜爱了。起码我确信,“周博士”的文字绝对得不到我的认同。
这位陈先生也算稀奇,自己拿着海德格尔一通狂说,却不许别人“借西打东”;更何况,我提供名单仅仅是为了回答金秋女士的问题:“世界名著有几篇是硕士博士创作出来的?”她要求的是“世界名著”,已经把话题从中国引向了世界,我当然不便于拿莫言博士做例证,开列一份名单也就是想说明:“世界名著”还真不仅仅是只有“几篇”是“硕士博士创作出来的”。
还有,陈先生举周泽雄为例,似乎表达的是一种逆向的“以文凭取文章”的观点,我对此很是不以为然的。为什么会出现周泽雄一旦成为博士,他的文字就被“确信”将得不到陈先生的“认同”了呢?就“肯定不会再受我们的喜爱了”呢?以我的了解,如果泽雄先生愿意,他完全可以凭现有的几本书去申请一个(论文)博士学位,而且我确信,周泽雄即便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的文字绝对还会是我所喜欢的。
呵呵,为了得到寿文兄的重视,我决计不去读什么“文学博士”了——尽管本来也没这想法。
寿文兄的阐释很精彩,俺记住“与物同游”了。暂且,先拿论坛试验,争取做到与网同游。
“可是,大多数人都不认为自己随时会死,而宁可相信:自己还有无数日子可以活。”
——塞涅卡说过类似的话:
“决没有一个人会年老得这样,竟至于他希望再多活一天都是非常不近人情的”。
——塞涅卡说过类似的话:
“决没有一个人会年老得这样,竟至于他希望再多活一天都是非常不近人情的”。
最后那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塞涅卡说过类似的话:
“决没有一个人会年老得这样,竟至于他希望再多活一天都是非常不近人情的”。
最后那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看来不读博士还是不行。
——塞涅卡说过类似的话:
“决没有一个人会年老得这样,竟至于他希望再多活一天都是非常不近人情的”。
最后那个句号应该放在引号里面。
看来不读博士还是不行。
幸亏没读,不然他整天研究那个句号是放在引号里面还是放在引号外面,我敢保证他没精力写《文人三才》,最多写出个《文人三“点”——试论标点的用法》什么的。
“——你说的这类事,早有人在做了,无需在主帖里加以拓展。出版社给作家签约,就像唱片公司和歌手签约一样,目的正是为此。但是,你不必把自己充满策划意识的想法强加给我们富有文学理想主义精神的作者。你要谈论这个话题,可以另行展开,但最好不要为作者虚构一个正好符合己意的想法。”
-----------------------------------------------
【评:】与其说是主帖作者的帽子好看,倒不如说是周兄式样的“名家”有其冠冕堂皇的心理欲望。
若放在美国、日本的书市中考察,难道“文学理想主义”的红帽子没有人喜欢吗?
===================================================
“——抱歉,这段话外行了。是的,传媒多数会指出画家与音乐家之间的师承关系,但为什么“传媒”(这个词不准确,算了,随你凑合着用用)极少指出文学家之间的“师承关系”?难道文学家是个新兴行业,以至传媒还来不及发现这类情况?
想清楚了,你应该会发现,为什么““文学名家”就不能在一种教学体制中产生呢?”是一个多余的问题,你越是拓展,有可能离题越远。信不信?”
-----------------------------------------
【评:】这里说出了一种名家心目中的“大白话”,就是对“文学笔法”的迷信。
所谓名家的“风格、技法”近似无形,虽然有“流派”的概述,但“师承”脉络却不能直白承认,因为与“绘画”、“琴艺”相比,“文字抄袭”的罪名总是让“名家”丧失了“独立”至尊的地位。
另外,还有一种“无知”的缘故,就是中国式的文科生与理科生之间存在一道难以沟通的门槛--文学作品的诞生,很难理解为一种流水线上制作的观念产品。
这也是“文学名家”需要刻意罩上的神秘面巾。
尽管当代书市上已经屡见不鲜各种各样的“精神娱乐产品”,但许多信徒们仍然在翘首等待未来的“戈多先生”--名家名作,用来填充一座痴迷精神崇拜的艺术圣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9-26 12:13:54编辑过]
这位陈先生也算稀奇,自己拿着海德格尔一通狂说,却不许别人“借西打东”;更何况,我提供名单仅仅是为了回答金秋女士的问题:“世界名著有几篇是硕士博士创作出来的?”她要求的是“世界名著”,已经把话题从中国引向了世界,我当然不便于拿莫言博士做例证,开列一份名单也就是想说明:“世界名著”还真不仅仅是只有“几篇”是“硕士博士创作出来的”。
还有,陈先生举周泽雄为例,似乎表达的是一种逆向的“以文凭取文章”的观点,我对此很是不以为然的。为什么会出现周泽雄一旦成为博士,他的文字就被“确信”将得不到陈先生的“认同”了呢?就“肯定不会再受我们的喜爱了”呢?以我的了解,如果泽雄先生愿意,他完全可以凭现有的几本书去申请一个(论文)博士学位,而且我确信,周泽雄即便拿到了博士学位,他的文字绝对还会是我所喜欢的。
是我疏忽了你贴那份名单的“语境”了,对于这点,我说声对不起。
不过,你似乎也忽略了我举周泽雄的例子的“语境”,我是有个限定的。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很关注的关于“交流”(communication)的意义,思索的结论是:对话和交流固然重要,但完美的交流全然是幻想,是乌托邦。交流失败是正常的,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彼此之间的关爱。
在现代文学和现代思想中,孤独的主题和交流的失败,常常被当作人类兄弟情谊的根本障碍。社会主义的同情心在永恒的巴士底狱撞的粉碎,每个人都是他自己的囚徒;欢聚结束,各奔东西,火矩熄灭,人人又回到自己的囚笼中。因为不能交流而感到的绝望······标志着一切怜悯、慷慨和爱心的局限······然而,如果说交流打上了这种失败和不真实的烙印,那是因为人们把交流作为融合来追求而引起的。交流失败正好允许怜悯、慷慨和爱心冲破边界,喷涌而出。这样的失败促使我们不但了解他人,而且吸引我们去寻求发现别人的办法。因此,交流失败是对自我狂妄的有利的制衡。如果把交流当作自我(或自我的思想)在他人身上的复制,那么它就活该粉身碎骨,因为这样去理解交流,实质上是对人的殊异性的大屠杀。
承认一切生灵美妙的他者特性,它们与我们共享这个世界,但是它们并不像我们那样悲叹,我们无力挖掘它们的内心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认识他者的特性,而不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形象去改造他人。正如阿多诺所云,交流的理想是一个这样的境界:超越丢人的意见分歧的唯一出路,是从这种分歧中得到欢乐。
交流是没有保证的冒险。凭借符号去建立联系的任何尝试,都是一场赌博,无论其发生的规模是大还是小。我们怎么判断我们已经做到了真正的交流呢?这个问题没有终极的答案,只有一个讲究实际的答案:如果后续的行动比较协调,那就是实现了真正的交流。。。。。。我们的问题不应该是:我们能够交流吗?而是应该问:我们能够相互爱护,能够公正而宽厚地彼此相待吗?
陈先生问:“有中国的吗?”
如果主帖中说的那些毕业生也算,那有硕士学位的中国作家可就多了去了。
比较正规的即拿到硕士或博士学位再成为“著名作家”(文学创作方面)的,好像不多,但也能数出一些来(下面的名单很不完备)。
辜鸿铭:文学硕士。
冰心:文学硕士(美国)。
许地山:(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
林语堂:文学硕士,语言学博士。
洪深:(哈佛大学)文学硕士。
章克标:数学博士。
钱钟书:B.Literature(有人认为这是“副博士”学位)。
穆旦:英美文学硕士。
余光中(台湾):艺术学硕士。
白先勇(台湾):硕士(原来学英文的,什么方向的学位不详)。
张曼绢(台湾):文学博士。
林燕妮(香港):文学硕士(读古典文学博士学位,不知拿到没有)。
严歌苓(华人):文学硕士。
唐浩明:文学硕士(可能当年历史系出来的也授文学学位)。
叶兆言:文学硕士。
张承志:历史学硕士(历史语言系)。
毕淑敏:文学硕士(据说另有个“医学硕士”学位,还心理学博士方向课程结业)。
王小波:文学硕士。
阿成:比较文学硕士。
李龙云:文学硕士。
洪峰:文学硕士。
徐坤:文学硕士。
易中天:文学硕士。
阎真:文学硕士。
柳建伟:文学硕士。
葛红兵:文学博士。
张者:法学硕士。
幸亏没读,不然他整天研究那个句号是放在引号里面还是放在引号外面,我敢保证他没精力写《文人三才》,最多写出个《文人三“点”——试论标点的用法》什么的。
还是错了。不是读了硕士或博士就得成天研究标点符号的使用问题的,只有俺们当编辑的才需要研究。
而且读不读那么个学位也同样不重要,就那个“文人三‘点’”,周泽雄比大部分编辑都研究得清楚。
原以为老童只是抬杠,哪里晓得越往后瞧越觉得老童是有备而来滴。
嘿嘿。[em05]
原以为老童只是抬杠,哪里晓得越往后瞧越觉得老童是有备而来滴。
嘿嘿。[em05]
这个童版大大的狡猾,先给俺设个陷阱,等俺一头钻进去他就使出杀手锏,让你哑口无言。他还搬出个“太常寺博士”滥竽充数,这不明摆着欺负人么?差点让他给糊弄过去。俺虽然没学过文学,但是那个汤显祖还是知道一点的。他是不是塑造过一个什么杜十娘?别以为别人都是傻子。
反正都差不多,只要不是扈三娘就行。
反正都差不多,只要不是扈三娘就行。
差很多的,杜丽娘是大家闺秀,杜十娘是风尘女子。
原以为老童只是抬杠,哪里晓得越往后瞧越觉得老童是有备而来滴。
嘿嘿。[em05]
不许将心比心。本来确实只是抬杠,说“不少”的时候差不多只有一个卡夫卡博士垫底。但查着查着,发现有硕博两士学位的著名作家还真是不少,过两天整理个资料贴出来,我觉得有点意思。
大致的规律是,越后来有学位的越多,发达国家有学位的作家比发展中国家的多。
无须特别声明的是(这是泽雄的句子吧?):老童并不认为学位与作家的成就有必然联系,但现象值得我们玩味。
大致的规律是,越后来有学位的越多,发达国家有学位的作家比发展中国家的多。
无须特别声明的是(这是泽雄的句子吧?):老童并不认为学位与作家的成就有必然联系,但现象值得我们玩味。
这种现象的发生可能跟高等教育的逐渐普及及知识专业化很有关系。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