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是我想象中典型的作家的模样:从照片上看一脸书卷气,儒雅的冲着你笑;而从文字上看,风趣而博学,似乎古今中文无所不知——事实似乎也如此。
这本《吾国与吾民》是一本纯粹关于中国的书。这本书是一个中国作家或者说中国知识分子试图去描述中国为何物、生活在中国的人又是怎样的书。在自序中,林语堂说自己是在描述自己心目中的祖国,也知道这本书,势必冒犯很多阐述中国的作家。这是必然的,所有想要将一件事情说清楚的人,必然会招来许多自以为深深知道这件事情的人的指责。
这本书的论述范围既然为“吾国与吾民”,自然就无所不包的从中国人内在的心灵、德性论述到中国人对于公共事物的态度、男女地位的差距、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然后再到非常具体的中国文学、艺术、生活、建筑。
林语堂对笔下的中国和中国人大抵态度是端正的,并没有带有一些揭示民族劣根性作家所有通有的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境。他是平和而风趣的。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而尤能做到平和而风趣,这对于一个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是非常不容易的。
林语堂所认为的中国人,自然亦有南北之分,南人和北人只有各自的特征,这点中国作家论述非常多。这样一个大民族的形成,其实是无数次的刺激与反应的结果,每每当这个民族的既有成分已经疲惫而慵懒之时,就会有新的血液加入混合,这种加入有时是通过异常残忍的方式来进行的,比如蒙古的入侵和清军的入关,必然伴随着针对原有民族的无数血腥的屠杀,而其后的通婚则使新的血液和激情得以注入一个古老的民族。维系这样一个老大民族的,自然是那种无数次血液混合之后,仍然没有消逝的文化。这种文化以儒家学说的教育为基础。这也是无数作家和历史学家津津乐道的文化同化。
《吾国与吾民》
林语堂/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6月第1版
这种文化的根基是复杂的。它也造成了中国人的宗教观的混乱。这种文化并非单纯以儒家学说为基础,它混杂了法家的治国术、道家的无为清休之术和唐时进入中国的佛教的轮回报应学说。林语堂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大概在得以的时候,都是儒家和法家的实用主义,讲求入世,而失意的时候,则都是道家或者佛家的信徒,讲求出世。
这种混合的文化下产生了他所论述的中国人的德性和心灵:处世圆滑,讲求忍耐,缺乏原则,无可无不可,容易满足而缺乏上进心,从而非常保守;而在思维方式上,则由于长期文学和伦理的教育而崇尚直觉,缺乏逻辑——林语堂称之为女性型思维,中国人则大都是女性型思维。
中国人对于公共生活的热心程度也和此种文化有关。遵从儒家学说的教导,中国人培养起了对家庭的异常重视——奇怪的是,儒家也有强调公共精神的一面,却被另一面的强大所淹没。中国人是一盘散沙。但是每一粒沙粒都不是个人而是一个家庭。这是一种奇怪的中国精神,一种集体主义的个人主义。
这位博学的作家的论述几乎无所不包,我的知识范围几乎难以跟得上他的写作,从中国的散文、中国的文字、中国的戏剧、诗歌、绘画、书法一直到中国的建筑、饮食、家居布置等日常生活习性。
不过很显然,他不是他书中所描述的典型的中国作家。这些“中国名家作品的集子中,所受的材料总是宝石样的短诗,精细小品文,替有人著作捧场之短序、墓志铭、简短游记等等”。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