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中国家长: 访英归来话教育----我们可能已经输了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6-11-10 22:53     标题: [转帖]中国家长: 访英归来话教育----我们可能已经输了

中国家长: 访英归来话教育----我们可能已经输了

张建平
  因為女儿的关系,我到英国做了為期20天的参观考察,主要是英国的学校、教育,颇多感慨。发出来与大家共同探究。

  之一:

  早上九点左右,听到敲门声。抬头看到两个男孩儿,一个10来岁,一个12岁,拎著水桶,拿著抹布站在门口。与女儿交谈后,送走了他们,才知道这是一对兄弟,想利用周日时间打工。他们挨家挨户地揽活儿。為别人擦车,擦一次五英镑(约合65元人民币)。看到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不由生出无限感慨。

  非常想追上去与他们交流交流。想到我们的家长往往利用星期天逼著孩子上各类所谓的“培训班”,哪位家长也不会让十一二岁的孩子周日去挣钱。这种东西方家教观的差异,造成了中国与西方孩子不同的发展方向与发展结果。也直接作用于社会,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社会现象。结果我们的孩子学上的越多,创新精神、独立精神越弱。而西方的孩子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并不多,创新精神、独立意识却很强。

  我们的家长过多的呵护,过多的干涉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的锻炼机会,把他们变成恢械镍B,手中的风箏。纵然有蓬勃的活力和才气,也被我们家长扼杀在萌芽中了。我很难判定那对小兄弟在学校是否是优秀学生。但我敢肯定,将来这弟兄俩一定会是一对能够自立于社会、不让父母為其操心的人。他们要比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孩子幸福。
  我久久沉思:我们的教育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吗?

  中午,到街心花园看到一些年轻的父母带著自己2、3岁的孩子在这里玩。孩子个个长的都很漂亮、可爱,洋娃娃似的。与我们不一样的是,他们没有把孩子抱在怀中的。全是让孩子随便跑。一些不会跑的孩子在地上爬,父母开心地看著,没有人怕弄脏了孩子的衣服。

  今天,女儿与老师约好,让老师写一封推荐信,拿著这封信和大学本科成绩单就可以直接报读研究生了。通过互联网报名。

  尽管我早就听说,英国研究生的录取方法,但是仍感到意外。深感惊讶。如果这种制度放在国内,当研究生拿到大学本科分数与推荐信时,首先想到的是这分数可靠不可靠,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否有后门关系。这种对别人的不信任,每个人都有。我在招生中也一样。对每一份老师的推荐信与熟人的介绍我都持怀疑态度(当然,也因為我常常上当的缘故),信任只是一个装饰性口号。人与人失去了真诚,有什麼友谊、关系可保持呢?

  人们分析西方文明,其实更多的是包含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关系。遵守社会规则,象空气和水一样渗透到人们的生活生产乃至生命中去。人们象遵守自己的生活规律一样遵守这些社会公德,象维护自己的生命一样维护别人对自己的信誉。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又会怎样对待别人呢?

  中国孩子出去留学一部分通过各类考试出去,例如雅思、托福、GRE等。而更多的是一部分在国内学习情况不好,考大学或者上好大学希望不大,通过中介走出去的。对孩子出国,我一直心存疑虑。害怕被西方开放的风气给带坏了。确实也有不少孩子因出国不会独立安排生活,而变得颓废、乃至堕落的。女儿周围的一些有钱人家的孩子确实不象话。我一直在替这些孩子的父母感到委屈。

  我感到欣慰的是我的女儿和在家相比,独立意识增强了,不论选研究生院还是找老师写推荐信,出门办事,都会向我解释自己為什麼这样。面对我提供的几个熟人的电话,她说:“这是在英国,不需要关系,不开后门。他们办事讲的是原则。凭的是自己的大学本科成绩。”拒绝与我提供的这些人联系。

  正是有了这种意识,她才有了一种靠自己奋斗成才成功的精神。四月份,她将完成5篇论文(约三万字)。每篇论文被学校评比打分。為了能进入一个好大学,她每天学习时间都在14个小时以上。靠自己的奋斗,不靠父母的提携,我觉得这是她出国的最大收获。

  昨天晚上,女儿向我谈了一件事:上学期考试,她前两门考试成绩是BB+,在外国学生中属领先地位。

  第三门考试是合作项目。即2~3人完成一个课题。她与一位中国学生合作,两人做了分工,她也用了一周时间积极准备。没想到在临交论文前一天晚上,那位中国学生突然提出不愿合作了。

  女儿只得用一晚上时间将另一部分补上。由于时间太紧,论文质量水平比较欠缺,所以只得了D级。三个成绩為B、B+、D,下午1点是午饭时间。餐厅里坐满了学生,互相说笑著,嗓门很大,与中国学生一样,热烈地交谈著。这与在国内听到的所谓“外国人交谈都是悄声细语”的传说不同。

  离开鲁顿中学,感受最深的是,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对活动空间的需要。把活动场地建得那麼豪华,这是我在国内参观过的任何一所学校里没见到过的。

  从鲁顿中学回来路过一个小学。从外表看,教室很一般,几幢破旧的二层楼很不入眼。但教室后面就是一块占地几十亩的绿草地。孩子们象一群欢快的鸟儿,唧唧喳喳地在草地上玩耍。很多学生躺在草坪上打滚。

  从这里可以看出,英国的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自由活动的空间。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有充分的时间、广阔的空间、场地去尽情地活动,自由地玩耍。我想:这才称得上一所真正的学校。因為学校除了给学生以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学生提供与同伴交往的场所,学生生性活泼爱动,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天地,能让他们充分展示自我,发展个性,这才是真正的优质的教育资源。

  与女儿前往伦敦。来到伦敦繁华的牛津大街,从表面看,不比上海南京路、北京王府井好到那里去。商店摆设装饰也与国内高档商场关不多。街上的行人也有乱扔果皮、纸屑的。对我来说,除了满大街的白人、黑人、棕色人与中国有所不同,没有太大的新鲜感。但是,仍有一些情景,却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这里的现代化程度高。从地上街道看与北京、上海差别不大。但进入地下,十三条地铁蜘蛛网似的布满了城市的角角落落。女儿也是第一次乘坐这里的地铁,走进迷宫一样的地铁站,按著地图跌跌撞撞地化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了大英博物院。也许是我对北京、上海比较熟悉的缘故,我感到这应该是伦敦与北京上海的一个不同之处。

  二是这里的人表现出的在传说道德标准下的明显的两面性。

  哈佛大学教授在一次演讲中指出:西方十六七岁的青少年90%有性经历。英国公开出版发行的杂志封面上许多刊登有不堪入目的少儿不宜的画面。英国的报纸上也经常可以看到徵友(类似国内徵婚)婚示:与国内不同的是,除了徵异性,还有徵同性朋友的同性恋者。伦敦的地铁站张贴有不少“少儿不宜”的广告。这些现象都与我们的东方文明和伦理道德观念大相径庭。我认為,这是不健康的。肯定会影响青少年的成长,影响社会风气。

  但是,在这个表面现象的背后,我却看到了另外一种现象。从踏上英国土地以来,我听到的出现频率最多的用语今天没有事,想到山上看看,便顺著山坡往上走。发现越往上房子越豪华。在最高处看到了占地约1000多亩的高尔夫球场。这个被中国人称為富人娱乐场所设施,在英国则是免费进去的。一望无际的绿草地,点缀了几棵参天大树和几丛灌木丛。我不是文学家无法把当时的那种愜意的心情写出来。但,却知道自己深深地陶醉在难以言喻的心旷神怡中了。1000多亩的场地上,只有十几个人在那里活动。

  由此想到我们学校搞活动,每次都為场地发愁。在开封郊区找不到能让我们全校师生玩乐活动的场地。有一次,体育老师找到了黄河滩,我高兴地对体育教师说:要代表全校师生给他发奖。

  令人沮丧的是,三年级学生去黄河滩玩了,到一点多钟,遮天蔽日的黄沙滚滚而来。学生回家时,只有两只眼睛的白眼球是白的,其他全是黄土色的了。

  而在这里却到处是宽阔的任人踩踏、翻滚的绿地。从高尔夫球场往回走,天渐渐地黑下来了。所有别墅灯火辉煌,与中国不同的是大多数人家都不拉窗帘,据说这也是西方人思维方式——把自己美好 的一面展示给别人是一种享受。

  通过玻璃窗,可以一揽无余地看到房内的陈设,装修及设施家具并没有想象的那麼好。开封许多人家也可以达到这个效果。且大多数人家的客厅极小(10平米左右)。

  来了一段时间,我经常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人们為什麼对西方发达国家这麼向往?论吃,真不如国内。去伦敦一天,我饿的眼冒金星,就是吃不下西餐。去超市买菜,也没我喜欢吃的青菜豆腐,其它蔬菜价格也在10元人民币一斤,吓得我也不敢多买。

  国内象开封这样的城市,大多数家庭基本上达到了天天有肉,不少家庭也能达到想吃什麼就买什麼的水平。论住,开封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面积与他们的小别墅面积基本相近。许多家庭的装修比英国居民不差。论穿,英国也不比中国好到哪里去。我女儿非逼我买一些衣服,至今一套没相中。在国内,乡里乡亲,亲亲热热。為什麼还要拼命地往国外跑呢?

  我想,国内许多人向往西方发达国家,不顾一切地往外跑。吸引他们的是环境。一个人追求高层次的生活,吃穿只是取低层次的需要。关键是一种精神享受。英国社会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给人们提供了这种享受。仅我女儿住处一公里内,就有高尔夫球场一个,绿草地花园一个(占地500亩),街心花园三个,儿童游乐场两个,而且全部免费。

  下午5:30分在超市买完东西,正准备回家,听到教学传来悠扬的钟声。在国内从未接触过宗教。就有了想看看的念头。于是循著钟声走过去。

  教堂里坐满了人。对于我这个新来的人,神职人员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主动向我问候,并给宣传材料。今天教堂好像是一场特殊的演出。

  台上有精心装饰的6个人,一个小乐队。在优美的歌声中,人们合著乐队的韵律,闭著眼睛,伸出双手,自然扭动著身体,忘情地歌唱著,一位老人跪在地上,双手伸向前方,虔盏纳駪B所感染,被肃穆的场面所感动。

  我思索著:我们许多教育為什麼不起作用呢?缺乏撼人心魄的感染力,恐怕是一个因素。如果,我们老师的教育能让学生达到如此忘情的程度,那麼,这种教育也一定会使学生终生难忘的。

  中间,不断有人上去演讲。听不懂他们演讲的内容,可是体会得到他们全身心投入的慷慨激昂,演讲不时获得台下人的呼应和掌声。所有演讲的人,都没有文稿,即兴演讲。早知道西方竞选者的演讲可以起很大作用。所以,他们的教育也把说话当作重要素质加以培养。在学生上学的路上,我也发现他们的学生比我们的有活力,一路上唧唧喳喳说个不停。语速特快,显得格外流畅。

我想,其实语文作為一门基础学科,应该培养孩子与别人的交往能力。

  為此,在求实小学创办时,我对学生这方面的培养寄予很大期望。為了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我要求教师回家不得留书面作业,回家的作业是看电视,并把电视中的内容第二天向小伙伴说出来。这样来培养学生几个方面的能力:

  1.注意力。因為第二天要向别人说,所以他需要专注(这种专注是自觉的,不是在课堂上强制要求下的专注)地看;

  2.记忆力。看的时候,要注意情节顺序,要向小伙伴讲完整个故事,他需要认真地记忆;

  3.观察能力,电视是一个个画面,学生必须善于观察,才能讲得更生动,更丰富;

  4.语言组织能力,把画面变成语言,锻炼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5.口头表达能力。把看到的东西说给别人。不仅要说出来,说完整,而且要说得让小伙伴愿意听,要讲得活灵活现,有感染力。每天坚持10分钟,6年小学毕业会是一个什麼样的口才?

  但,据我了解,坚持的很少。不少家长更是撵著老师要书面作业。认為只有书面作业才是作业。看电视会耽误时间。个别老师也存在著分数第一思想,不想在这方面下大功夫。(尽管我对小学考分早就失去了兴趣,但大家还是对分数乐此不总想在分数上争第一)。这次回去后,准备用强制性方式开展此项改革。每天拿出10分钟时间说电视故事,作為一节课排到课程表上。

  来英国十几天了。十几天来,发现他们许多与中国的不同之处。

  是这里的老人风度翩翩。

  不论是在伦敦大街上还是鲁顿小城,我都发现一些打扮怪异、无所事事的年青人。不少年青女孩儿会吸烟。中学生也有不少吸烟族。昨天,从报纸上也看到英国家庭对青少年教育也表现出了无奈。青少年出现了厌学、逃学、吸毒、未婚妈妈及逆反心理现象。于是一些人开办了类似中国的家长学校。让这些家长去学习,并参加讨论。所以英国年轻人中的问题与中国一样,甚至比中国更严重。

  但是英国的老年人却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首先是衣著。由于年龄关系,大多数老年人体态发生了衰老性变化。但是不论怎样变化,这些老年人都穿著十分得体。三月份天气还很冷,不少老年人都穿著刚过膝的短裙,上著休闲装。给人一种自然随和亲切的感觉。

  其次是风度。每位老年人都给人以慈祥、和蔼的感觉。走在冷冷清清的街上,迎面走过来一位老人,一般他会先向你打招呼的。

  最后是气质。每位老人都显示出内涵的文化品味,好像个个都是学者、教授似的。我常常会悄悄注视著街上漫步的英国老“美女”,享受她们带给我的美感。对照中国街头行走的老人,不由感慨万分。老人打扮在中国的传统意识中是不被肯定的。实际上,整洁、漂亮的衣著,不仅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自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老年人先天的青春活力已去,如果再不注意修饰打扮,不仅对不起自己辛劳的一生,一副邋遢、衰朽的不堪形象,也是对大眾视觉的“污染”啊。我希望我们中国的老年人能够穿出风采、穿出特色来。

  二、 是这里充满安全感。英国除伦敦以外,一般城市到晚上5点以后各商业区都关门了。街道上到5点以后也没人了。许多中国人刚到这里很不习惯,说真没劲儿。

  昨天,女儿因有事上同学家,8点半了没回来。在国内,我一直很担心她的人身安全。所以,马上借同楼一个人朋友的手机给她打电话,让她赶快回来。同楼人说:阿姨,您放心吧,在这儿是不会有事的,很安全。

  后来我实在不放心,就出去接她。走到街上,空无一人。只有我一个人的脚步声,偶尔有一辆汽车开过。好象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但是我不再耽心了。

  三、是高效利用人力资源。所有商业街的作息时间為9:00~17所以一开门,各商店非常热闹,老年人居多。与中国不同的是,每个商店里只有少数收银员 (3~4人)。货架上的衣服顾客随意去选购,去试穿。没人盯著你试衣、劝你买衣。為了防盗,每件衣服上都有磁性标识。在交钱时把磁消掉,才能出门。

  所以,每个商店都有排队交钱的现象。少则3~4人,多则10余人。这种人力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我国不少商店顾客没有营业员多的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服装的价格相对于工资收入的比例很低,例如一般国际名牌服装一件价位在50~100英镑左右(约合人民币650~1300元,但仅占他们月工资的1/15~1/20),这比在中国一件名牌要花去一到两个月的工资便宜的太多了。其它服装也仅5~20英镑左右。所以英国人特别爱买衣服。在商店常常发现有人一下子买3、4件衣服,买3、4对靴子的现象。由于衣服更新快,大街上常常可以发现垃圾箱里扔有成色不旧的旧衣服。

  四、是物质生活和人际关系的简单化。早上去买菜,经常看到英国人在店里吃早餐:一小杯牛奶,一小碟点心。门口的垃圾箱好象是专為中国人设的,天天满满的。而英国人的垃圾箱里总是空空荡荡的。酒吧是人们交往的场所。从外往里看,可以看到一般都是两三个人在一起聚会。每人一杯酒或饮料,桌上放著两三个小碟子,里面有少量点心。有中国学生说:这才是情调,真正以交流思想為主。比起我们中国的餐桌文化——面对满桌油腻腻的大鱼大肉,人们各自心怀叵测,不把人灌醉誓不罢休的景况来,这确实显得高雅宁静。

  但是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背景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习惯。西方的聚宴方式在中国是行不通的。很难想象,我请教师聚餐,只让每一个老师喝饮料和酒,老师们不骂我拿大家开涮才怪。

  我们的祖先原来其实也是主张人际关系简单化的,尤其是读书人不是都赞扬“君子之交淡如水”吗?但是,现在完全没有这种意识了。也不知道是人们不愿意在做“君子”了呢,还是君子们不愿意“淡如水”了。

  我知道,其实许多人对我们这种餐桌文化十分反感,认為我们应该向西方学习。但是,无论是请客或者是被请者,却谁都不敢越雷池一步。大家还是按照几千年祖先的规矩走。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改变一些不良的习惯的。不过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罢了。

  英国人际关系的简单化,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有人向我探讨过求实成功的经验,我真盏卣f要想让老师全心全意為求实工作,必须净化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私狭隘的一面,这无妨大局,关键是不能把人的经历流失在无為的人事纠纷上,根据我在学校所感受到的一切不利于工作的因素,我认為人為的评比所谓先进等对每个老师负面作用很大,往往评上少数人得罪一大片,因為在不规范的咦髦?校?藶榈囊蛩靥?嗔耍?荒苁勾蠖鄶等朔?猓?Y果每年评职称、评先进、评出了牢骚,评出了怨气,评出了忌妒心,评出了复杂的人际关系。

  当初,我出来办学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為了摆脱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我认為只要有一个规范的机制,每个人都会百分之百投入。所以,求实从创办至今,从来没对老师进行过任何评比,也没向老师授予过任何光荣称号,每个老师拿一个标准工资,不管原来是高级、中级、初级,只要在求实工作付出一样的劳动,就可以得到一样的报酬,拿一样的奖金。我认為,作為知识分子老师最珍爱的是自己的人格与名声。而各种评比,等于给老师脸上贴上各种标签,分為三六九等,这极大地伤害了老师的自尊心,不符合人性发展,损伤了老师的人格和自信。

  今天我与女儿的指导老师谈到了这个方面的问题,他与我的看法是一致的。他说:“英国从没搞过类似中国的各种评比。”对这种评比,他感到不可思议。英国老师流动性比较大,一个单位往往走对面也不认识。每个人不必為人际关系操心。可以心无旁鶩地把精力用在工作上,所以,他们同事之间很少有来往,自己私人空间很大,避免了许多矛盾。

  其实,人际关系本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在中国搞的异常复杂,我认為这中间人為因素太多,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不顾人的心理承受力,在不规范的制度下,搞所谓的各类评比,只能起到让老师的精神更紧张,心理压力很大,把本来可以用到教学上的精力不得不分散一些去搞自己反感的人际关系。

  教师工作是一个良心工作,无法用量化来考核,中国老师比起其他国家的老师,尤其是发达国家的老师,付出的太多太多。他们大多数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毫无怨言地為学生奉献了自己的一切,我们不应该对他们进行一些毫无必要的品头论足。保护他们的尊严、给他们以自信,这是不难做到的。


我们可能已经输了!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1 00:21

不会输,除非关门自守,封建主义复辟,那彻底亡国灭种。

只要开放国门,所有教育差异都将成为交换的财富。

中国的家长让孩子读书,外国的家长让孩子打工,到底哪种方式更好,不知道的,家长们的预测往往是错的。


作者: 乌龙茶    时间: 2006-11-11 09:24

    不是可能输了,是肯定输了,而且这一输,不是输一回两回的问题,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好过来,难说。我没菜农那么乐观,在我看来,在基础的基础上犯错,不容易医治,也不容易纠正。国家、民族,也像一个人的品行,品行坏了,要改,没那么容易。
作者: psyzjs    时间: 2006-11-11 10:56

顶楼上的.

所以我才强烈建议菜农把女儿送出去,不知道他还在犹豫什么?

救救孩子吧?!

[em03]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1 11:53

以下是引用乌龙茶在2006-11-11 1:24:00的发言:
    不是可能输了,是肯定输了,而且这一输,不是输一回两回的问题,是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的问题。什么时候能好过来,难说。我没菜农那么乐观,在我看来,在基础的基础上犯错,不容易医治,也不容易纠正。国家、民族,也像一个人的品行,品行坏了,要改,没那么容易。

输赢论本身就是狭隘的封闭意识,以自己的封闭意识去论述开放的事件,结果是不正确的。

当我们第一次打开国门,当我们稍微深刻地观察先进国家,我们深感自己落后,楼主就是处于这个阶段。但是再仔细体验外部世界,参与一个交流循环,又发觉事情并不是那么糟,只是我们原来的落后的意识所带来的偏见。

国外的孩子给与独立的教育,甚至是象富爸爸那样的新财富观教育,而国内的孩子进行应试教育,凭我们现有的知识判断,我们的孩子将来在竞争中会高分低能,这是家长以目前的知识经验判断,不适应将来变化的世界。

中国的家长,英国的家长,种种努力都是徒劳的,当一种新经济模式出现,谁具备优势,谁具备劣势,完全不可预测,孩子到达社会以后,漫长的人生生涯,一切的竞争都是从头开始。最后成功的让谁也猜不到原来是稍微有点白痴的阿甘。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1 12:23

我强调,我们过去落后的根本原因是闭关锁国,只有锁国才带来彻底的输。

现在开放了,开放的世界中,我们同别人的差异成为交换的优势,例如英国人应试教育成绩不好,那么英国人毕业后做蓝领、个体户、或者老板,我们的孩子擅长于应试教育,那么中国的小孩毕业后当老师、白领、软件公司的老板。

中英的教育方式肯定有差别,但是将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知识经济,我们不得而知,未来环境不确定性导致我们不知道用何种能力作储备,例如带领孩子信仰某种宗教,孩子的心灵得到宁静,宗教圈子里的人互相帮助,孩子将来可能是充满幸福的人生。给孩子学习科学知识,孩子运算能力特强,将来搞科技发明,也不错,就算搞不出发明,在国外大公司的科研机构作一般实验员,也是很好的,这条道路是二十多年中国出国留学生已经大量实施的道路,看不出有什么问题。至于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致富的能力,这不是说能培养就可以培养的,老板是培养不出来,应试人才也是可以当老板的。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1 12:57

我们二十年同学会聚会,充分证明了教育和未来职业生涯不确定性,输赢根本无法判断,同学之间无法比出一个输赢,只有合作的机会。

一个学生时代尖子女生,出国留学,读了博士,由于专业是夕阳工业,不甘心贫穷,另起炉灶,先是创业,后来失败,到大公司做高级白领,现在做到一个小规模的外国咨询公司的总裁,不过她和同学老公离婚,夫妻反目成仇,女强人把儿子藏起来,不让甘居平庸的前老公探望,因为老公会灌输不求上进的思想,老公向我们老同学哭诉,同学会最后研究决定让我去说服那个尖子女生,实在说服不了,就把孩子的地址打听到告诉前老公。毕业后二十年,让我做这个行当,真是搞笑。我实在搞不懂这位女生是否成功。

一个学生时代的差生,曲线救国,考了普通一点的院校的博士,现在研究钓鱼竿模具,大家哄堂大笑,其实钓鱼竿也是很有学问的,我们也是乱取笑。

还有一个女生就怪了,去法国留学,生了三个孩子,在家做全职妈妈,对人口众多的祖国只贡献人口,不贡献科学知识。

一个去美国留学在硅谷工作的同学也很搞笑啊,在硅谷创业一度很成功,主要在网络泡沫期间,给我们展示别墅、宝马汽车,这个家伙成绩不怎么样,好像成为首富,羡慕死我们这些平庸者,可是不久他从美国跑到中国,要我给他介绍工作,我以为他是留学生回国带项目回来振兴中华,愉快地介绍给大老板,大老板一听硅谷回来的,立刻委以重任,年薪百万,高高在上做我的领导,可是工作一段时间发觉这个老同学很怪,出去吃饭从不买单,都是我们国内的同学请他,后来发现他没有真才实学,搞不定项目,老板把他炒了,我这个介绍人在公司里脸面扫地,这位老同学灰溜溜地回美国了,但是境况并不好,又回中国找工作。

官场的同学还要搞笑,这里不一一列举。

这个漫长职业生涯中,世界形势变化太快,每个人似乎只能辉煌一时,何种技能有用不得而知,这是不确定性,而在开放的市场中,差异是可以交换的,比不出优劣。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1 13:01

楼主最大的问题就是价值观矛盾,一方面强调我们的孩子会输,另一方面又批评中国的教育评比。
作者: 乌龙茶    时间: 2006-11-11 19:55

    菜农呀,要是中国学生并不读书,你还会说:所有教育差异都将成为交换的财富?

    你认为中国学生在读书。但什么是读书?读书要有收获,必须是主动的,不能是被动的;必须是确有兴趣的,不能是没兴趣的,否则就是假读书。假读书并不等于读书。因为读书的目的是要求知,说得再高点,是要求真,假读书并不为了求知,更不为了求真,这怎么能算是读书呢?范进读书吗?好象是读过,但他读出什么来了?这样的人只有一条路走,除了这条路,他什么路也没有,这与中国开放不开放没关系,真要是开放了,这样的人更惨,他连唯一的那条路也没有了。

    我说中国学生不读书,一点都不夸张,我说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是大多数学生。这个,只要看看今天大学生头三年的学习生活就知道了。第一年是要玩的,这不能怪他们,他们在中小学就几乎没玩过,第二年还是要玩的,不过可能多一点恋爱,这也是正常的,到这个年龄了;第三年是惶恐不安的,因为突然发现大学生活已经过了一半,自己还不知道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第四年开始满世界找工作,应付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时才发现,什么书都没读,连自己论文的主题,涉及哪些书、文章都不知道。

    菜农的比喻不恰当。一个人只要在学习,不管学了什么,他总是学了一种知识、一种本领。如果这知识、这本领,将来竟发现是没有用的,或用处不大,那是教育出了问题,也就是我们的专业和课程出了问题。但无论如何,一个人受教育,他并不只是在学知识、学本领,最重要的是,他在形成自己的品性或素质,这品性和素质应能足以让他立身处世,应能足以让他再学习。中国教育,最失败的地方不在人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品质。自私、懒惰、好逸恶劳、媚俗、意志薄弱、情感麻木、心理脆弱、人格畸形、这种人能干什么?未来可以变,品性不变,好的品性以不变应万变,坏的品性也以万变应不变。这就是差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1 11:55:59编辑过]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6-11-11 22:29

往回退二十五年,就是老木匠读书的年代,那时读书的后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了。那是最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和学而优则仕的士读书的文化时代最后尾声。中国的士文化随着老木匠一代的老年化而老去,或者可以说,中国的士就到老木匠他们这一代。

由于社会阶层层次上的变化,中国再也不需要士了,中国教育也就没有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文化原动力了。代之而起的就是金钱原动力,而“书中自有黄金屋”已经变成“学校自作黄金屋”,学校从冒着劲地培养人才变而成为冒着劲地捞进钱才,对于每个学生来讲,学校的“换了人间”意味着一个榜样,那就是学校不捞钱就得玩完。同理,学生不能动手动脑挣钱就得玩完。

但是传统并非就那么快的过去,至少在人们的脑子里还是那老的传统,加上独生子女政策,受教育的孩子实际面临的问题就不是他们一代人造成的问题,而是几代人造成的问题,不公的是,社会要现在受教育的孩子承担几代人造成的问题。有钱的要从不能动手变成能动手的,没钱的则要从不知如何挣钱到学会动脑挣钱,同时还要求他们像老木匠读书时一样读书。不就太难为他们了吗?

楼主的输赢观念实际是不存在的,她看到的也是很狭窄的一部分,英国她认为已经赢了的一部分和中国她认为已经输了的一部分;被她关心的中国受教育者的那部分和英国教育中(她认为)对这一部分受教育者有益的那部分。不错,全世界教育都将逐渐走向高级走向普及。教育已经并将越来越趋向于与就业脱钩的纯教育化,问题就在于,教育的这种纯化趋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纯化程度,教育因此而应因于社会的发展水平。在一个社会如何才能生存下来与在一个社会如何平静地生存,明显地是两回事,相应于这两回事的教育也就应该有所不同侧重。况且英国也不至于真的发达到可以放弃生存教育。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2 02:07

答乌龙茶:

我们只是视角不同,无法进行对错判断。

乌龙茶:中国学生不读书,将来会输。

菜农:不是所有中国学生不读书,不读书的那部分学生,只是输在没有读过的那几本书上,将来来到企业,全部必须从新读书,读书和不读书的人起点几乎平等,输赢难定。而不读书的学生,如果玩出名堂也可以成功。

乌龙茶:中国被动式读书不好,范进中举式的应试教育不好,这类学生在中国这个体制还行,开放了更不行。

菜农:被动式读书对于科技发明创造、经营管理没有用处,但是,并不是在市场中一点用处都没有,市场上一部分人主动型创新,另一部分需要假家读书的经历,有点范进式习气的人,后一部分人中可以是平庸的蓝领,也可以取得非常大的成功,如美国阿甘属于后一部分人,阿甘肯定不是主动求知的一类,在学校成绩不好,混个毕业,参军,随遇而安,平凡中也很成功。对比我们班的女尖子生,一生拼命竞争,都不知道在竞争什么,就算弄一个老总的名堂,财富上亿,可是我们觉得她很可怜,这是价值观差异吧。

乌龙茶:中国大学生不读书的过程。

菜农:乌龙茶描述的这部分大学生是最普通廉价的教育产品,企业需要这批普通产品,都是菜鸟,这些人进入企业后急剧分化,在情商、财商层面拉开距离,通过跳槽从新排列组合,三、四收入差距已经非常大,收入贫困者或者变成粪青,或者改弦易辙重新找到自己的优势。

特别要声明的是,大学里认真学习的并不等得到成功。

乌龙茶:大学里学的知识发觉没有用,教育出了问题。

菜农:大学无法包罗科技社会飞速发展的有用知识,可以说大学的知识全部无用,也可以说,对于一个企业无用的知识,对于另一个企业有用,关键在于寻找和选择。由于市场经济不确定性,所以,很有用的知识有时找不到工作,没有用的知识反而得到高收入,这是非常不合理,却是事实。

至于教育的品质问题,还是一个多元价值判断问题,如自私,本来不可能学校能教出完全自私或者完全不自私的学生,万一有自私的学生,去做股票交易很好。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6-11-12 02:14

回到主题:

英国的教育模式形成有它的历史原因,中国的教育模式也有自己的历史原因,英国的教育模式在西方世界中也不是很成功,属于日趋衰落的老式正规教育,而美国的教育模式更具有现代经济活力,美国培养出世界上顶尖的创新人才。日本教育模式和中国应试教育十分相似,造就了非常成功的产业大军。

各国所有的教育模式都在改革。

中国的教育有过去计划经济传统,也有中国人特有的书包翻身的民族传统,加上不成熟的教育产业化改革,整个中国的教育是世界上最混乱最难以概括的模式。认定中国教育模式会输,在开放性、交易性的世界中,结论不成立。


作者: 乌龙茶    时间: 2006-11-12 03:42

    菜农的成功感太强了。什么叫成功?如果不算阿甘(因为他的成功只能在电影里),你自己不是也说,殊难预料?如果读书的与不读书的,进入企业后都得从头做起,那不正说明,素质是最重要的吗?教育并不给人成功,教育能做的事不外乎两个,一是教给人知识和技能,二是发展素质。如果成功与否甚至不取决于自己努力还是不努力,那么对教育来说,剩下的,也只能提高素质了。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6-11-12 05:42

主帖作者就差把标题改成《英国真好》了。[em05]

英国和英国人真那么好,而且找不出什么不好吗?[em07]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6-11-12 06:17

以下是引用自觉的梦游人在2006-11-11 14:29:00的发言:

往回退二十五年,就是老木匠读书的年代,那时读书的后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了。那是最传统的书中自有黄金屋和学而优则仕的士读书的文化时代最后尾声。中国的士文化随着老木匠一代的老年化而老去,或者可以说,中国的士就到老木匠他们这一代。

这个老木匠自己都不知道居然成了末代士大夫?

老木匠的同学情况是经常统计的:100个同学仍然在当中学教师的20个左右,在国外大学当教授的有5、6个人,在国内大学当教师的有20个左右,在国内外做买卖的有20多个,大多是小生意或者是高级职员,做到亿万富翁的一个没有。其他的在出版社的、在研究所的、在机关的大约也有10多个。——这好象离栋梁还很远。

当到了正部级干部的1个,当到了正局级的1个,副局的2个,正处的也有2、3个——当了栋梁的不到1/10。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6-11-12 10:32

不对,不是非做官才能叫士。老木匠这记是在装糊涂。士农工商,老毛时理论上改成工农商学兵,实际上还是读书做官论。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局面依旧。这还是说明老毛搞的结构还是士农工商。现在是精英社会,士再也不能代表社会的良心了。所谓的精英包括从前的一部分士。这帮士力的“精”还能代表社会的良心吗?木匠自己最清楚。也最酸楚。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