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包养作家?
作者:邵建
●工资本是一种劳动报酬,作家的报酬已经体现在版税上了,为什么在版税之外,还可以每月再拿上固定的一笔?这一笔和他的劳动毫无关系,是纯粹的不劳而获。
●文学惯被视为意识形态,用作协把作家圈起来并发给工资,最初也是意识形态的需要。不过几十年的一贯制,时至今日,也需要改革了。让文学退出官养状态,让作家重新回归自由。
邵建:现任教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著有《文学与现代性批判》等。
在作家日益淡出公众视线的今天,沈阳市文化局在编作家洪峰爆出的新闻,吸引了人们的注意,也唤起了一些人的议论热情。这不妨是一种抗议,洪峰以上街乞讨的方式,抗议自己的单位连续几个月不给自己发工资。从报道的情况看,沈阳市文化局并无扣发工资的理由,我个人对洪作家这种亚似“行为艺术”的抗议,抱同情之理解。
但,以下言论不是针对洪峰个人,而是针对他的身份。就他个人而言,我毫无保留支持他伸张自己的权利。然而,他伸张的权利却是他作为作家的工资,念及此,我心里又有点老大不情愿。若问,你有什么不情愿呢?又不是让你拿钱。答曰,我虽没有直接掏钱,但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专业作家的工资里,毕竟有着无数个你我他的一份。这一份,于我个人,虽然几乎小到不计,但凡事都得有个理,从道理上讲,就是拔一毛我也感到很不公平。
作家是以写作谋生的人,它当然是一种职业,而且很高雅。但,我们知道,高雅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都是靠版税生活,没听说他们还拿什么工资。就是民国时代,鲁迅、巴金、曹禺也是吃版税,不会吃工资,除非他有另外的职业。这本来是天经地义,可是,到了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作家,待遇却比前人优越,他们既有版税,又有工资。版税固然来自市场,他们的工资,却直接来自国家。这就让人奇怪,工资本是一种劳动报酬,作家的报酬已经体现在版税上了,为什么在版税之外,还可以每月再拿上固定的一笔?这一笔和他的劳动毫无关系,是纯粹的不劳而获。一份劳动,双份报酬,甚至不劳动亦报酬(作家一年不出作品,工资却照样)。莫非作家果然是斯大林所说的人类灵魂工程师,因此要厚待?
今天的社会中还存在着另一类作家,即自由作家。后者即靠版税吃饭,咸淡自理,和国家不擦。因此自由作家对专业作家多拿的那一份,心里很不平衡。洪峰事发,韩寒即尖刻地给那些作家送上一个雅号“二奶”,即为国家所包养。我不想尖刻,但我得承认包养是个事实。写此文前,和本地一位文化工作的朋友电话,即谈此事。他绕开今天,大谈古代,谈古代文人如何被皇帝豢养(所谓“倡优蓄之”),需要时吟风弄月,不需要就一脚踢开,像李白那样赐金放还已属大幸。于是电话两头都笑。我问他前两天去哪里,他说陪作家下去采风。我玩笑说,哪里是采风,分明是作家家里呆腻了,下去打秋风。是的,作家协会反正不缺经费,还美其名曰体验生活。
其实说作家由国家包养,并没到点子上。最后出钱的还是我等纳税人。想想心里就叹苦,纳税人交了这么多钱,够重了,我喜欢哪个作家,买他的书就对得起他了,我凭什么还要给他开工资?这世界上没有哪一国的作家能有中国作家这么宠幸,这个世界上也没有哪个纳税人像我们还要多负担这一块。实在不公平呵。
文学惯被视为意识形态,用作协把作家圈起来并发给工资,最初也是意识形态的需要。不过几十年的一贯制,时至今日,也需要改革了。让文学退出官养状态,让作家重新回归自由。今天不是已经有那么多的自由作家了么。其实,就是专业作家,他们自己未必要包养,我就听过作家明确地说:我靠版税并不愁生活,愁的是那些管我们的人。国家每年拨给作协那么多钱,作家用的只是一少部分,大部分都给管作家的人用了。是的,中国作家协会以及各省分会也是一个行政级别,科、处、厅,层层相因,一级不少。从作家到管作家,一层层上去,真是一种奇怪的衍生,他们都活在纳税人的身上(尽管他们也纳税)。纳税人不但要额外地给作家发工资,还得再额外地给管作家的机构拨款。想想看,这对我等纳税人来说,到底算什么事呵。
邵建说:“我们知道,高雅的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托尔斯泰,都是靠版税生活,没听说他们还拿什么工资。”
我摆渡到的一个资料却说:“莎士比亚写一个剧本所得不超过8英镑,他的朋友、剧作家和诗人本·琼生估计,莎氏创作剧本的总收入不超过200英镑。”——难道莎士比亚就靠这200英镑创作收入“生活”了一辈子?
莎士比亚是剧院老板之一。
为什么养作家?那还不简单,唱点自己爱听的小曲啊。不爱听的乌鸦嘴就喀嚓了。
这是老体制的遗留问题,当初老毛为了打败蒋介石,建立了两支部队,一支是拿枪的,另一支是拿笔的,既然是部队编制,当然要靠税收养活。
既然是政党保养的,自然为政党说话,不得胡说。
现在连网络上都要养专门的“评论员”,更不要说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了。
开创这个伟大的时代的是枪杆子和笔杆子,既然枪杆子要吃皇粮,笔杆子如何可以让其自生自灭?
应该养、必须养、理直气壮的养、义无返顾的养!
[em05]在中国,笔杆子完全脱离保养时,不仅是双轨制消亡,而民主政治改革也彻底完成之日,但是这是否需要1万年时间?
在城管这些发誓与摊贩为敌的吃纳税人钱的疯狗存在的情况下,谴责哈巴狗文人是不厚道的。
窃以为“作家”一词的本意中并没有“领固定工资”的成分,以写作为主业并著称的,算是作家。实际上,一位素喜写作且经常发表作品的人有没有地方可按月领取固定工资,与他是不是作家无涉,与他人格是否高洁也无涉。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作家是可以兼容其他职业行当的,比如俺以前帖子里提到过的美国律师格里森姆,就同时是一名狠狠赚钱的畅销书作家,再比如武侠大师金庸同时也是一名知名的报人,管理着一家大报社,工资高着呢。此类例证不胜枚举。
受雇写作本身跟受托做裁缝、受托搞室内装修一样,没什么可耻的。除了义工,任何职业都离涉及报酬,为什么只有不收钱的活计才是高尚的和正义的呢?当今之世,有工资可领、有报酬可拿的营生可多了去了,俺坚决不同意把“领薪水”和“被包养”划等号,一如俺绝不会认为街口那家食品店的营业员都是被集体经济组织包养的,即使对于已经赋闲在家的退休工人,我们也不能指着人家说“你是单位包养的”。
所以,韩寒把中国作家比作二奶,暴露出他的年少无知和缺乏礼貌,蠢,当然,如果他坚定地主张他自己一直被掏钱买他书的读者包养着,那就算了。人喜欢包养或被包养,关旁人何事?
问题的另一面是作家只能靠作品立身,没人给发固定工资并不意味着作家人格必然独立,思想必然深刻,身心皆自由的人,不见得就能写下千古传诵的篇章。
[em05][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4 19:08:21编辑过]
我全部的主张就是四个字“解散作协”,不过这意思被删去了。
和美国人相比,我(们)作为纳税人,不仅要养一个政府,还要养一个党。不仅要养一个党,还要再养十来个政协党。另外还要养本来属于民间性质的工青妇,甚至还有什么处科级之类的和尚、道士、牧师等,最后还要摊上个所谓的专业作家。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纳税人要奉养那么多。
如果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税钱养作家,我没意见,他最好是自掏。我作为纳税人(之一),我可不愿意养这个闲。
我全部的主张就是四个字“解散作协”,不过这意思被删去了。
和美国人相比,我(们)作为纳税人,不仅要养一个政府,还要养一个党。不仅要养一个党,还要再养十来个政协党。另外还要养本来属于民间性质的工青妇,甚至还有什么处科级之类的和尚、道士、牧师等,最后还要摊上个所谓的专业作家。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纳税人要奉养那么多。
如果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税钱养作家,我没意见,他最好是自掏。我作为纳税人(之一),我可不愿意养这个闲。
邵兄:
随便聊几句不同看法,管见——
(1)作协没搞好,白养了不少不够格的写作爱好者,应该是个不大不小的事实,但俺的进一步观点是重组之而非解散之。若有了解散的可能和机会,邵兄还是附议一把重组的提议为上。
(2)中国绝大多数百姓只是纳税义务人而非实际纳税的人,因为一般来说,纳税的多少是跟着收入走的,而中国百姓可怜,并不富裕(偏偏富人又不怎么纳税),所以要说是纳税人在养着政府养着党,恐怕与事实不符。至于满世界的和尚、道士,据有刀所见,基本上不是靠佛教协会或道教协会拨款维持生计的,他们顶多骗些世俗银子罢了。那些掏香火钱祝祷祈福算命的人,基本上还是甘愿付款的。
(3)为钱而动笔的作家从来就不缺,有刀的态度比邵兄更彻底:即使有人用赃款养作家,俺也没意见。
[em05]“我们”是谁?
“我们”交上去的血汗钱,过去支援了、现在又要继续支援亚非拉,养了“一世”还要养“二世”,养的杂种多了去了,而作家花钱不多,要养也就养吧,总比给官员们去养二奶的好。
“我们”是谁?
“我们”交上去的血汗钱,过去支援了、现在又要继续支援亚非拉,养了“一世”还要养“二世”,养的杂种多了去了,而作家花钱不多,要养也就养吧,总比给官员们去养二奶的好。
差不多这个意思,作家拿了人民的钱,写歌颂人民的作品,也说不上坏事,只是他歌颂人民歌颂得不够得力,却拿了人民的钱歌颂某些人和组织,这有点问题。
这点问题也是小问题。
一个村里,村长叫泥瓦匠垒了一个黑板,叫测字先生写写红白喜事,年底乡亲们给泥瓦匠一块肉,给测字先生几袋米还是说得过去的,养一个写字的先生,毕竟给村里人做事,你说一个村里修路造桥确实也都要用钱,但用钱搞点文化建设也是正道,有些村民确实有意见,因为他们不识字,也没有办法了。测字先生老是写村长伟大,这个、这个、……嘿,有点恶心,只是没有办法。
也不能一概而论, 西方国家虽然不发工资,但也有许多包括政府基金在内的对艺术家赞助的机构。
是的,但是西方国家不会像我们一样冒出来一个写起文章来连句子还没法捋顺的家伙给作家们作什么重要讲话,让他们可怜兮兮地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据我看到的情况是:
1,现在在作协拿工资的专业作家,基本上都是很能写的,绝大部分不是走后门拉关系搞贿赂弄来的那个职位。但也确实有个别不能写的,比如当年俺的单位里一个刊物副主编,因为改革下来了,又没有别的位置可以安排,只好给了个专业作家的身份以便顺利混到退休。
2,绝大部分专业作家在成为拿工资的专业作家之前,都是有正当职业的,他们有一手技术挣工资养活自己,比如作家方方之前是电视台的记者编辑,邓一光、李修文、董宏猷是报社编辑记者,池莉据说是医院的护士或医生……
3,绝大部分作家虽然拿着工资,公平地说,并非就是唱颂歌的,据说政府官员也有取消“专业作家”的议论,理由就是:我们给他们发着工资,凭什么他们还要说我们的坏话?冒险说个百分比:“写伟大”的专业作家不会超过全体专业作家的10%。
4,可以比较一下,如韩寒一样的不拿工资的自由作家,我们真的从他们的作品中看到了比专业作家更深刻更猛烈的社会批判力了吗?
我的基本考虑是:
1,作家协会令人生厌,关键不在专业作家,而在于这个协会作为国家的一级机构确实没有存在的必要,应该说,它的存在并没有给作家们的创作带来什么正面的影响,反倒是由于它的厅局级性质诱惑了一些作家不能专心创作,而是去拉帮结派争权夺利。
2,同意有刀的提议,作协不是解散而重组,也就是,去掉官衙性质,回到民间团体。到时候,拿工资的“专业作家”自然不会继续存在。
我全部的主张就是四个字“解散作协”,不过这意思被删去了。
和美国人相比,我(们)作为纳税人,不仅要养一个政府,还要养一个党。不仅要养一个党,还要再养十来个政协党。另外还要养本来属于民间性质的工青妇,甚至还有什么处科级之类的和尚、道士、牧师等,最后还要摊上个所谓的专业作家。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纳税人要奉养那么多。
如果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税钱养作家,我没意见,他最好是自掏。我作为纳税人(之一),我可不愿意养这个闲。
据新华社电
中国作家协会第七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昨日在北京举行,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铁凝当选新一届中国作协主席。王安忆、丹增、叶辛、刘恒、李存葆、张平、张抗抗、陈忠实、陈建功、金炳华、高洪波、蒋子龙、谭谈等13人当选为新一届中国作协副主席。
据新华社电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昨日在京举行,选出新一届领导机构,孙家正当选新一届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被推举为中国文联名誉主席。
丁荫楠、才旦卓玛、丹增、白淑湘、冯远、冯骥才、刘大为、刘兰芳、李牧、李维康、杨志今、吴贻弓、吴雁泽、张西南、陈晓光、赵化勇、胡振民、段成桂、夏菊花、覃志刚、裴艳玲等21人当选为副主席。
今天,看到报上登出了一个湖南作家,请记者帮他在报端公开呼吁:征富婆包养他,以便让他安心写作,并且能够在写作中获得一定的休闲,比如每天喝一杯咖啡。他可以提供包括性在内的交换条件。
要质问的是:一个准作家在没有能够出书、成名前,靠什么养活自己?
我的观点是,作家最好有自己的一份工作,赚取基本的生活费同时再进行创作事业。否则,假如他们既没有生活来源,又没有机构包养,你叫他们怎么创造哺育人类的精神产品?
况且,穷困潦倒的作家,其精神境界也不会健康的;那么人间岂不又多了一些变态的悲哀!
[em06]
顺水推舟,假若“国家包养作家”成为全民共识,那么,“民间资助作家”便可忽视。
既然,统一调配于国家组织体制内,那么,同“为人民服务”之职,也该是公务员编制。
。。。将来,必有厅长级、部长级,乃至总理级作家等大小官衔诞生,好比是“人民功勋演员”艺术家的头衔。
天下大势,包养资质,都由官僚意志统一抉择。该养的,与该弃的,也都有一个理由吧。偏偏不需要的,恰是民众的选票。
可见,此论之重,此理之歪,非村长其人鸡心莫测。(参考:陈村致×××公开信一事。)
大概地说,政府的正常开支中,理应包括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可以有软件、硬件之分,类似造公共图书馆,即为硬件投资,对于一部分优秀作家给予经济上的扶持资助,则为软件投资。当然,后者如果由私人基金会来充当,更好。可惜这样的好事,在中国我还没有听说过。
但是,这与是否成立一个名叫作协的机构,不是一回事。依我这门外人瞎猜,仅仅维持作协日常运转所需的工作人员及行政费用,就相当庞大了。要说这些分别对应于某个行政级别的工作人员有能力促进文学写作,打死我也不信。作家的写作,是纯私人的事,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作家有权利拒绝任何人的指点,有权利拒绝任何来自政界人士的“重要讲话”。
假如,作协改组成一个类似文学基金会的机构,它没有指导作家写作的义务和权利,但可以给予作家一定的经济恩惠,以避免个别未来的曹雪芹们不至于因为“举家食粥”而使文学创作难以为继,则我看不出这件事有啥不好。至于那些拿到了经济恩惠的作家,必须通过一定的文学成果来证明自己没有白拿纳税人的钱,也说得过去。
事情就是这样,一个作家越伟大,他的作品也就越难用经济来衡量。所以,即使在那些社会福利做得最好的国家,也仍然可能存在落魄文人。这事儿的确不容易找到好办法。何况,作家中的骗子,历来不比别的行当来得少。
没有人逼着谁非要去做作家,如果他坚持要走这条路,他应该多少具备些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的意识,他不应该过于自恋地把自己想像成某种优选的精神权贵。
这个世上还有好笑的事情:不是一个人如何立志当作家,期待诞生不朽的作品,而是另一个人期待当作家的“公仆”,期待一世官禄的荣誉。
这两类人在一起,偏偏真正的作家害羞难言(因其“纯文学”浓度不纯),而作家的“公仆”慷慨陈词,大义凛然。。。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18 22:57:02编辑过]
我全部的主张就是四个字“解散作协”,不过这意思被删去了。
和美国人相比,我(们)作为纳税人,不仅要养一个政府,还要养一个党。不仅要养一个党,还要再养十来个政协党。另外还要养本来属于民间性质的工青妇,甚至还有什么处科级之类的和尚、道士、牧师等,最后还要摊上个所谓的专业作家。世界上有哪个国家的纳税人要奉养那么多。
如果有人愿意用自己的税钱养作家,我没意见,他最好是自掏。我作为纳税人(之一),我可不愿意养这个闲。
邵兄:
随便聊几句不同看法,管见——
(1)作协没搞好,白养了不少不够格的写作爱好者,应该是个不大不小的事实,但俺的进一步观点是重组之而非解散之。若有了解散的可能和机会,邵兄还是附议一把重组的提议为上。
(2)中国绝大多数百姓只是纳税义务人而非实际纳税的人,因为一般来说,纳税的多少是跟着收入走的,而中国百姓可怜,并不富裕(偏偏富人又不怎么纳税),所以要说是纳税人在养着政府养着党,恐怕与事实不符。至于满世界的和尚、道士,据有刀所见,基本上不是靠佛教协会或道教协会拨款维持生计的,他们顶多骗些世俗银子罢了。那些掏香火钱祝祷祈福算命的人,基本上还是甘愿付款的。
(3)为钱而动笔的作家从来就不缺,有刀的态度比邵兄更彻底:即使有人用赃款养作家,俺也没意见。
[em05]有刀兄,我所以反对包养作家、解散作协,是因为从作协诞生那天起,它就是一种意识形态。体制是出于思想控制的需要才把作家包养/组织起来的。在某种意义上,这是创作自由的丧失。当年老舍写《龙须沟》,就是体制布置的作业,他不写还不行。
另外,体制包养作家,作家提供作品,作品又表达作家的思想价值倾向,这当然是体制赞同或能够接受的思想倾向。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一个宪政国家而言,体制在思想文化上秉持价值中性的立场,它不支持某一种思想,更不压制另一种思想。否则它就不公正。可是,当它用所有纳税人的钱去供养有某种价值倾向的作家,这本身就意味着它在思想文化上的介入。以权力的方式介入思想文化,是有违宪之嫌的。因此,为了避嫌,宪政国家不会有官办作协之类。相反,只有专政国家才会有,因为它本来要的就是思想控制。
这才是我主张解散作协的真正理由。如果在宪政国家,我在思想倾向上不认同《龙须沟》,我不买这本书就行了。可是,在专政国家,我明明不认同这本书,我却必须从我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去供养这个我不认同的作家。请问,这对我,公平吗?
支持橙橙!作协应该民间化,它只是作家的联谊组织,也可以作为维护作家权益的机构。只是它的费用应由作家自己缴纳,当然也可以有民间赞助。
那个“发达国家”,严谨地说就是宪政国家。宪政国家无作协。
也不能一概而论, 西方国家虽然不发工资,但也有许多包括政府基金在内的对艺术家赞助的机构。
真的不能一概而论。政府可以对某一个文化项目赞助,但不会对作家或艺术家包养。两者不同质。
是的,但是西方国家不会像我们一样冒出来一个写起文章来连句子还没法捋顺的家伙给作家们作什么重要讲话,让他们可怜兮兮地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唯有一笑,尤其是这个坛子里写贾作家表现的帖子。白玉为堂金作马,不知此人是真假(贾)。
但是,这与是否成立一个名叫作协的机构,不是一回事。依我这门外人瞎猜,仅仅维持作协日常运转所需的工作人员及行政费用,就相当庞大了。要说这些分别对应于某个行政级别的工作人员有能力促进文学写作,打死我也不信。作家的写作,是纯私人的事,除非他自己愿意,否则,作家有权利拒绝任何人的指点,有权利拒绝任何来自政界人士的“重要讲话”。
回泽雄兄,上天和朋友喝茶,朋友带来一位作家朋友。据这位朋友介绍(如果我没记错):省作协每年行政拨款一千四百万。也就十多个专业作家吧。比如这位是国家一级作家,每年从省作协开支六万,那么,十多个作家也就一百多万。连四百万的零头都不到。其余都谁用了,不言而喻。
其实,我们不仅在养作家,更在养管作家的一个庞大的官僚机构。作家心理并不平衡呵,尽管他们也时常国内国外打秋风。
请以上赞成养作家的兄弟明鉴!
严重邵先生所言.
有什么不公平呢?有多少惊人的浪费,养作家能花多少钱?
一切都是荒唐,为什么单单在作家头上要求公平、要求不荒唐呢。
公平是需要前提、需要基础的。
作家原本已与乞丐差不多。__尽管自己跟作协之类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总在内心尊敬那些写作者。总觉得他们好歹还在创造。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21 18:52:34编辑过]
一切都是荒唐,为什么单单在作家头上要求公平、要求不荒唐呢。
公平是需要前提、需要基础的。
作家原本已与乞丐差不多。__尽管自己跟作协之类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总在内心尊敬那些写作者。总觉得他们好歹还在创造。
怎么能够这么说呢,世界上的不公平永远都存在,无论从哪下手是不是都不可取呢?
惭愧!才知道作协里的作家是发工资的。鉴于“作家”这个概念本身是不能官定的性质,第一步应该要求作协更改名称,至少应该在“作家”前面加上“国家”二字,以便与一般意义上的“作家”名称有所区别。
如果觉得“国家作家”有碍名声的话,也可以考虑改成“中国枪手协会”或者“中国写手协会”之类的,总之不要玷污了“作家”这个本来属于自由性质的概念。
第二步再探讨“中国枪手协会”或者“中国写手协会”使用税收发工资的合理·合法性。
顺便查了一下“中国佛教协会”的章程什么的,虽然还没有发现“和尚科长”“和尚处长”等名称的实存,但是知道了在中国,作家比和尚要自由一点,不知道应该高兴还是应该庆幸。
“中国佛教协会”的章程不是会员制,所以只要是和尚,就自动被划入管辖的范围。看来和尚甚至比作家更被国家所防范。悲乎!
“惭愧!才知道作协里的作家是发工资的。”
——这个“作协里的作家”比较含混,其实被“发工资”的只有作家协会里的“驻会专业作家”,这部分工资是国家财政拨款;“作协里”还有其他各种“作家”,比如“合同制作家”,他们的编制不在作协,一般是拿生活补贴的,聘一届拿一届,不像第一类那样是“铁饭碗”。一般来说,省市作协可能还有的“文学院”,有时这个院也招“合同制作家”,那只会象征性地给点补助,因为这类作家一般是有发工资的工作单位的,有了这个名义方便他们向单位请“创作假”。
为钱而动笔的作家从来就不缺 看香港 台湾的作家如何生活 就知道谁和谁是一伙的
除了作协的问题 还有出版界 文联(这个组织也算是庞大的官方组织之一) 说到底还是意识形态
再多说也难以表达清楚 因为自己水平太低 建议大家看看1957年初的言论 今天我们讨论的问题 傅雷 徐铸成他们早就说了 而且说的更持平深入
伊丽莎白一世可以安然坐在剧院里看莎士比亚在舞台上上演讽刺她这个君主的戏剧
喜欢看《大国崛起》的朋友们啊 想必你们不必为此发愁了
长沙作协全国首纳17名网络写手 肯定其作家身份
11月30日,长沙市作家协会吸收了首批17名网络写手入会,正式肯定他们的作家身份。据长沙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唐樱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将网络写手吸收作协当中。
《三湘都市报》11月30日消息: 今日,长沙市作家协会吸收了首批17名网络写手入会,正式肯定他们的作家身份。据长沙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唐樱介绍,这是我国首次将网络写手吸收入作协当中。
门槛低、融入快、传播速度快、自由度高、更年轻、更富有激情是众所周知的网络特点,长沙市作协正是看中了这一点。网络鱼龙混杂,但是暗藏高手,有很大一批网虫的作品饱含情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是一位作家应具备的品质。长沙市作协从长沙市的网络文学中,吸收了这样一批二十五六岁的年轻人,为作协增添新鲜活力。这样也可以更规范网络文学,也可以适当的保护青年作家在网上的版权、知识产权。
长沙作协吸收的网络写手(笔名)
匡瓢大哥 彼铭 柳堂 沙金 霜天晓 可可 陈树 陋室斋主 范范 意而 南宫浩 目木 海燕 乐乐 唐亮 木碗 何不归
11月30日晚,长沙市八一路某网络会所,市作协为17名网络写手举行加入协会仪式记者童迪摄
□网络写手感言
陈树:偶遇擦出火花
陈树是长沙市作协吸纳的网络写手中的第一个正式接到通知并领取会员证的会员,他在网络写手圈里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
在11月30日晚的长沙市作协领导与长沙网络作家恳谈会上,陈树向记者介绍了成为会员的经历,“我们这些网络写手经常聚在一起切磋写作心得,在一次交流会上偶然遇见了长沙市作协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唐樱,我们表露了加入长沙市作协的想法,正好作协也十分关注网络文学,所以我们便一拍即合。”
今年7月,以陈树为代表的网络写手向长沙市作协递交在网络上发表过的作品,经过长沙市作协主席团审定,于8月份陆续吸纳这些网络写手入会,而晚上的恳谈会就是这些网络写手正式入会的仪式了。
匡瓢大哥:提了问题才被发现
“网络是无意识的,是情绪化的东西,但到一定程度后就希望有所提升!”
见到记者,从事医药行业的匡瓢大哥开始滔滔不绝起来。匡瓢大哥被这群吸纳到长沙市作协的会员们比喻成“领头羊”式的人物,在整个采访过程中,匡瓢大哥情绪一直都很激动。
将写作视为自己的爱好,1982年匡瓢大哥就在诗刊上发表自己第一篇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匡瓢大哥觉得自己文学创作以及思想的艺术性有必要提升一下,而长沙市作协正好可以成为提升自己的一个平台。
一次偶然的机会,匡瓢大哥进到了湖南作家网发表一篇内容为“向长沙市作协提出的十个问题”的帖子,问题包括:长沙市作协在哪个地方?领导又是哪些等。碰巧的是,这个帖子被长沙市作协的有关人员看到,作协工作人员随即在网上与匡瓢大哥交流,回答了这些问题,看了匡瓢大哥作品之后,大家觉得他是一个写作的好苗子,接下来他便成为这次被吸纳的17名会员之一了。
对于长沙市作协这一举动,匡瓢大哥告诉记者他们都是被当作特例来批的,在全国都实属罕见,“当时批准的只有10个名额,在我们不断争取下,长沙市作协在那基础上加了几个名额,刚开始长沙市作协主席团在开会时颇有争议,要不是何立伟主席,我们根本加入不了!”据匡瓢大哥介绍,这次新加入长沙市作协的17名会员,享受的权利和作协会员一样。
最后,匡瓢大哥告诉记者,网络威力不可小觑,通过网络他现在还成为毛泽东文学院的学员。
目木:获得更多交流的机会
以前也在纸媒发表过一些文字,然而更多的是在网络上的写作。加入市作协不冲名不冲利,只是希望获得更多与读者交流的机会。作家协会通常会举办很多的座谈会、读者交流会等,这与我们在网上的交流不一样,更贴切,可以让我学到更多的东西,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现在网络也还不健全,网上的文字也是很随意的,加入协会,有了一定的规范,也能有更多的好作品出来吧。而且,这对我们在网上的版权保护也有一定的益处。
彼铭:感受到作协在不断改进
一直听闻加入作家行业,有很高的门槛,许多台阶。一直是要求用在平面媒体上发表的作品才能申请入会,这次对于我们这些网虫入会,只要求了网络作品,是明显地为我们改变了一些,感觉到作协也在不断地改进吧。心里有一丝暖意。希望通过入会,多与传统文学的作家交流、学习,在将来的网络作品中给自己定一个文学的标准,即何主席说的,把欣赏水平提到一个更高层次。
声音:
著名作家喊“好!”
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了本省的一些著名作家,他们都表示,能将网络写手吸收成为作协成员是件好事,更加丰富了今后的文学创作角度。何立伟:文学没有网络非网络之分
省作协副主席、长沙市文联主席何立伟表示:“这是我一直呼吁的事情,
如今市里走在了省里的前面。”何立伟提到,自从网络出现之后,写作进入了一种全民写作的状态,一批有活力、有冲力的年轻写手的出现给作协注入新鲜血液是好事。同时,他表示,省作协也有很多作家呼吁吸收网络写手。
网络写手被吸收进入作协,意味着我们可以将网络写手定义为作家,关于这一点何立伟表示,狭义上作家是一个职称有一级作家、二级作家等等的区别,但是广义上,写出好的作品的写手都可以自称为作家,“像安妮宝贝、慕容雪村,他们都写出很多优秀的作品,我没有听说他们是哪个作协的,但是你能说他们不是作家么?文学只有好坏之分,没有网络非网络之分。”王跃文:写在哪里都没关系
王跃文认为长沙市作协吸收网络写手是件好事,他认为只要是合乎作协成员标准,不管他是在纸上写作还是在网上写作,“哪怕是在树皮上写,都应该被作协吸收。”王跃文指出有相当一部分作家都有自己的博客,“这不也是在网上写作嘛。”何顿:他们会发现更多的角度
何顿在电话里就高兴地说:“这是好事,好得不得了的事。”何顿表示,网络文学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良莠不齐,那么现在有这么一批对文学有爱好,愿意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感受写成文学作品的网络写手愿意加入作协,这当然再好不过。“我们现在的社会是多元化发展的社会,他们(网络写手)创作的角度恰恰是多元化的,有很多都是我们这些作家看不到的角度,不论他们从哪个角度写,都是好事。”
作者:李芳明 李鹏 尹洁
读42楼闲人兄转的帖子,我只是相信有这么一回事,但对记者转述的各位网络写手的发言(基本上是欣喜若狂和感恩戴德),我持谨慎的怀疑态度。那些入会感言,不少都表达得有点错乱。
人跟人不一样。据我所知,各省的作家协会每年都会收到大量的入会申请,其中不乏大学教授、地方官员,有些人还要通过关系跟主席团的成员们打招呼,以便能顺利通过审核被批准入会。
事实是,大多数人在入会之前都不是名家,于是希望有个“作协会员”的名头来撑撑门面——这个名头在一些小地方能糊弄一些人也是事实,但一旦成为“名家”了,这个名头也就没什么用了。
老童说的是。以我为例,我经常被人问及是否是作协会员,在老实回答“不是”之后,我也经常收获些同情,有些人会鼓励我说:“没关系,慢慢努力,早晚会加入的。”当然,也有人当即流露不屑之色,眼神里的意思是:连作协会员都不是,还写个什么劲。
在大多数国人心目中,作协会员依旧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向他们解释我是否需要这种荣耀,是一件非常累人的事,一般我就不解释了。
严重邵先生所言.
任兄在第35楼的发言是不是丢东西了?到底是“严重同意”邵先生呢,还是“严重反对”?
[em05]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