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中国人想象力很丰富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人一名    时间: 2006-12-6 03:36     标题: [转帖]中国人想象力很丰富

科幻作家倪匡接受本报专访
中国人想象力很丰富(独家专访)
 
本报驻香港特约记者 戴 平
 
     《环球时报》  2006-12-01 
 

 
  倪匡今年71岁了,却仍精神矍铄。以他的剧本拍摄的《精武门》(图一)和卫斯理系列(图二是《蓝血人》的剧照)都很受欢迎。
  戴平摄
 
  华文科幻作家倪匡自从1963年发表《钻石花》,误打误撞开启了“科幻小说”新风潮后,多年来一直书迷众多,小说主人翁卫斯里、白素、原振侠的冒险遭遇更是为人津津乐道。今年3月底,已宣布封笔的倪匡在自我放逐美国13年后,返回香港定居。《环球时报》记者特地前往倪匡位于铜锣湾闹市的住宅,专访了这位华人科幻名家。
  《蜀山剑侠传》启发我的科幻创作

  记者:听说您写卫斯里很偶然,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倪匡:是啊。当年是1963年初,我在《明报》副刊已有两个连载,由于十分精彩,报社希望我再多写一篇。为了避免“自己打自己”,我就取了一个新笔名——卫斯里,尝试撰写所谓的“现代武侠”。一年下来,写成了《钻石花》与《地底奇人》两个故事。

  由于现代武侠和传统武侠本质上换汤不换药,其后我为了求新求变,就开始在卫斯里故事中掺入科幻元素。卫斯里的第三个故事《妖火》就成了标准的科幻小说,灵感来自冬虫夏草这种古怪的中药。

  不过,当时我只是以写武侠小说为读者所熟悉,大部分出版社对科幻小说都没有兴趣。直到后来明报出版社的负责人突然想到出版社有一批废弃的纸张没用,扔了太可惜,就拿来出版我的科幻小说。自此之后,越来越多的读者看我的科幻小说,我也开始与科幻结下不解之缘。

  记者:您写作科幻小说前后长达40余年,笔下的科幻构思陆续有许多梦想成真的例子,您对此怎么看?

  倪匡:这可是我自己当初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像原振侠系列第一本书《天人》中的设定:外星人从远方发射能量,令地球人体内的微量金属元素向脑部聚集,最后在脑中“长出”一片集成电路板。故事发表于1981年,但20年后,由于纳米科技的发展,这种“自我生长、自我组织”的科技,竟然由地球人自己实现了,简直跟我的假设不谋而合!哈哈。

  记者:您这些灵感从哪里来的?

  倪匡:人脑和计算机一样,必须有输入,才会有输出。我从小就爱看各种书,无论多么通俗、多么深奥都能读得津津有味。古典小说如《水浒》、《聊斋》,都对我的写作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但如果说有哪本书曾经启发过我的科幻创作,大概非《蜀山剑侠传》莫属。这套书真是天下第一奇书,希腊神话与之相比,也是小巫见大巫。

  不爱看外国的科幻小说

  记者:您写科幻小说有什么心得?

  倪匡:第一,所有创作人一定要有自己的风格,不然肯定成不了大器。叶李华帮我写卫斯里系列续集,第一本书口碑不好,就是受我影响太深;到了第二本,终于有了她自己的风格,读者才开始接受她,销量也不错了。第二,写小说是天生的本事,如果有能力,根本按捺不住,早晚会跑出来的。像我早年来香港,根本没有写作训练,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有人说写小说之前一定要有草稿,我说这根本是多余的事。这一点金庸也同意。

  记者:您怎么看外国的科幻小说?

  倪匡:我不太看也不喜欢。近年热卖的悬疑推理小说《达·芬奇密码》,倪震(倪匡的儿子)买了一本给我看,说很好看,但我看了一下,就不想看下去。至于英国作家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无论是电影和小说,我统统没有看过,原因是不想浪费生命。哈哈!外国人的这些东西,中国一早就有了,《蜀山剑侠传》比他们的精彩多了。或许正是如此,我才能写出纯粹中国风味的科幻小说。

  记者:相比外国,中国的科幻作品及科幻小说家很少,这是不是意味着中国人缺少想象力呢?

  倪匡:话不能这么说。中国人的想象力一向很丰富。你看《山海经》、《淮南子》等古书,其实就是想象类型的科幻书。有个古代小说是这么记载:三千多年前周穆王坐着八匹骏马拉着、日行三万里的车子,风驰电掣来到了西王母居住的地方。其实那辆车子就是现在的宇宙飞船,西王母就是外星人,呵呵。

  至于后来中国的科幻小说少了,原因主要是跟中国人不重视科学有关。因为不重视科学,就不讲求证据与推理,这样下去,科幻小说自然也不行了。

  内地好的作家多了

  记者:您的那一代港台作家,如古龙、黄霑、金庸及蔡澜等,都是一代大师,影响深远。与之相比,现今的港台文学创作有些气势不足。您对此怎么看呢?

  倪匡:香港现在写文章好的文人也有很多呀,譬如陶杰、古德明等人学贯中西,对社会很有影响力。不过小说方面,香港近几年写的人是少了,也不见得有人写得好,只有深雪和李碧华还可以。我觉得主要是市场环境问题,现在选择多了,看小说的人也越来越少,以前报章副刊还有小说,现在几乎全没了。

  记者:您怎么评价近年内地的文人?

  倪匡:内地好的作家多了,像陈忠实和莫言的作品就很有深度。最近碰到多位内地作家,其中一位是余华,他写的《兄弟》真好,是一流的作家。很多人说《兄弟》的上部比下部好,我觉得不对,他的下部写得非常好,足够荒谬滑稽……每当我在电视上看到那些没有真才实学的公司主席,便笑指他是李光头,好玩得不得了。

  最近我在内地网络上看了一下,大陆网络上很多小说也写得不错,有个叫周祥的写手风格很像古龙,一篇小说写了120章,就算古龙在世也不可能写这么多。

  记者:您看书有什么习惯呢?

  倪匡:一本书头一千字不好看我就不看了。还有新诗,我最讨厌现在所谓的新诗,这种新诗我一天可以写几百首,随便把一句话砍成几段就行了。有些新诗诗人邀请我参加讲座,也统统被我拒绝了。

  李小龙是“电影工作狂人”

  记者:除了金庸、黄霑及蔡澜等才子,据说您跟李小龙也很熟络,是这样吗?

  倪匡:对,我跟他很熟。1970年,李小龙在好莱坞碰壁回香港发展,接拍香港功夫片导演罗维的电影《唐山大兄》,那部电影的剧本就是我帮他写的。之后他拍《精武门》,也是我写的,里面的人物陈真也是我想象出来的,现在居然还有人以为真有其人。真好笑,哈哈!

  记者:您怎么评价李小龙?

  倪匡:他是一个很不正常的“电影工作狂人”。在拍完《精武门》后,李小龙请我吃饭,说准备拍第三部电影。结果他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连怎么配音也说了。我就说,你都说完了,还要我编什么剧本啊!李小龙当场气得想打我,幸好给在场的何冠昌喝止,说倪匡是玻璃造的,不能打。于是李小龙就坚持我打他一下,倪太这时候也过来,打了他两下。妈呀,李小龙的身体真的好强壮!像桌子般硬,痛死我了。后来很多朋友听到这个故事,都羡慕我打过李小龙,哈哈!

  但话说回来,李小龙也是个正常人。当年《精武门》上映,我们一起去看首映。由于之前他已经因为《唐山大兄》而红透香港,戏院里的一千多名影迷一见到他都大声地尖叫,这时候李小龙就很紧张地捉住我的手,手心不停冒汗,问我该怎么做。我就胡乱说那你扬手啦。结果李小龙一扬手,全场影迷立即大叫起来。

  记者:许多编剧都“编而优则导”,您写了这么多剧本,干吗不去做导演?

  倪匡:哈哈,说起这我记得有件趣事。当年罗维用了足足一个晚上教我怎么做导演,但我毫无兴趣,反而对他说了一句天下最混账的话,那就是“我前世做了什么错事,要沦落到今世做导演呢”,结果气得罗维说不出话,哈哈!

  你知道么,我觉得天下有三种职业最辛苦,一是煤工,二是盐工,三是导演。导演要有领导欲,天天要跟几百个人合作,我这人自主性很强,根本做不来,做了也很痛苦,所以别搞我。▲

 

    图一

    图二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