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
大解
夜深人静以后 火车的叫声凸显出来
从沉闷而不间断的铁轨震动声
我知道火车整夜不停
一整夜 谁家的孩子在哭闹
怎么哄也不行 一直在哭
声音从两座楼房的后面传过来
若有若无 再远一毫米就听不见了
我怀疑是梦里的回音
这哭声与火车的轰鸣极不协调
却有着相同的穿透力
我知道这些声音是北风刮过来的
北风在冬夜总是朝着一个方向
吹打我的窗子
我一夜没睡 看见十颗星星
贴着我的窗玻璃 向西神秘地移动
赏析:
如果要我列举近20年来中国涌现的有实力而又低调的10个诗人,大解肯定是其中一个。多年以来,大解写出了包括万行长诗《悲歌》在内的大量优秀作品,却从不在文坛这个名利场上招摇。仅这一点,就足以令人肃然起敬。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学工科出身——大解197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工程系——大解的短诗,语言鲜活,意境高远,像开满鲜花的大草原,博大且具有一种神秘的气质,毫无那种受过专业文科训练的“八股”与腐朽气息。捧读大解的诗歌,你即使说不清他具体要表达什么,也能够感觉到语言的美感以及浓郁的氛围。《北风》是比较能够体现大解诗歌特点的一首。
诗歌描述的是“我”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同时听到了火车开过的轰鸣声和孩子的哭叫声的情景。“沉闷而不间断的铁轨震动声”和“若有若无”、“怎么哄也不行”的小孩哭闹声,两种声音,一个生硬、有钢铁般的秩序,一个柔软、有令人心疼的炙热。两种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不协调”。但是,诗人却在诗歌中综合了它们,认为它们“有着相同的穿透力”。为什么呢?诗人没有说明。我们可以把火车拟人化,认为一列深夜开过的火车就是一个孤独跋涉的旅人;我们也可以设想火车上的形形色色的旅客,他们虽然坐在同一趟车上,甚至同一个车厢,但他们大多数互不相识,即使面对面,内心仍然是孤独的。而一整夜哭个不停的孩子之所以哭泣,可能具有同样的原因。这样,两者就达成了联系。当然,这只是外人的揣测而已,诗歌只是呈现而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答案。
既然诗名《北风》,“北风”自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我”、火车和孩子之间,全仗北风串联,“这些声音是北风刮过来的”,同时,北风本身也具有自己的声音,这几种声音的纠结,使我神游物外,“怀疑是梦里的回音”。这三种声音所对应的三种事物,有虚有实,它们在诗歌中纠缠在一起,共同搭建了诗意的大厦
这样的夜晚,一个心怀诗意的人注定是无法入睡的。诗歌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流动的画面:“我”批衣而起,透过窗玻璃,眺望远方的原野,看着火车在黑暗中“向西神秘地移动”。也许会有读者不解:“我”看见的不是“十颗星星”吗?怎么是火车呢?其实,“星星”在这个地方,不过是比喻火车车窗映射出来的灯光而已。因为火车是行驶着的,所以“星星”在移动。作者将这一排灯光比喻为星星除了修辞上的考虑,也是对周围环境的说明和渲染,——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空旷和增大了诗意的空间。
我注意到,《北风》是大解的组诗《神秘的事物》中的一首,发表于2003年的《人民文学》杂志,这组诗后来获得了《人民文学》奖。“神秘的事物”这个总标题,既暗示了作者思想的关注点,也表达了诗人对隐秘的事物的热情。《人民文学》奖的颁奖理由是:《神秘的事物》充分展示了诗人的睿智与经验,使诗人的内心律动与生存现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句话言简意赅,指出了大解诗歌的美学原则——从个人的经验出发,通过语言的构造,最终抵达一种旷远而博大的境界。
在随笔《语言和现实》中,大解写道:“在现实和语言的双重的虚构背景下,人的存在变得模糊不清了,真实和虚幻混淆在一起。我的诗歌不是要去澄清它,而是去加深它的浓度,努力展现物理的和精神世界中的全景。”(《诗潮》2005年第一期)这是大解的诗观,也是解读大解诗歌的钥匙。有的人读诗,总希望作者在字里行间告诉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诗歌中要有格言警句,或者在结尾时要总结和提升。不能说这些读者的要求毫无道理,但那仅仅是诗歌的一种写法而已。更多的诗歌是考验读者的感受力和悟性的,需要用心去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从“虚幻”发掘出真实,从“物理”进入“精神”。否则,要是诗歌像顺口溜和大白话一样通俗,它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刘春)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018139[/lastedittime]编辑过]
大解
夜深人静以后 (从)火车的叫声凸显出来
从沉闷而不间断的铁轨震动声
我知道 火车整夜不停
一整夜 谁家的孩子在哭闹
怎么哄也不行 一直在哭
声音从两座楼房的后面传过来
若有若无 再远一毫米就听不见了
我怀疑是梦里的回音
这哭声与火车的轰鸣极不协调
却有着相同的穿透力
我知道这些声音是北风刮过来的
北风在冬夜总是朝着一个方向
吹打我的窗子
我一夜没睡 看见(有)十颗星星
贴着我的窗玻璃 向西神秘地移动
--------------
我好玩,把一些感觉可有可无的去掉。既然是论坛,也就不避鲁蛮了。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020819[/lastedittime]编辑过]
谢谢楼主。[em22][em23]
俺有望通过好好学习这个贴子摆脱诗盲。
一个大诗坑,太值得期待了。刘春加油,刘春慢来。
大解,我见过,一条刚柔相济的河北汉子。曾有幸与大解等三四朋友,一块聊到凌晨二点。若非翌日另两位朋友要赶早班飞机,那晚说不定会聊到“不知东方既白”。没谈诗,也没谈文,只是唠嗑,但大解的朴实、纤敏以及那种惟诗人方能具备的柔弱(我称为“诗性柔弱”),令我难忘。
借刘春的赏析,对大解兄的了解已然更进一层。
谢谢楼上的朋友们。我至少坚持写15篇贴上来。一天贴一篇或者两天一篇是没问题的。主要是介绍我读过的好诗,至于我的解说文字,倒是可读可不读的。
兮兮你好,我不怎么认同你的改法,特别是第一节。其他几节倒可商量。
周泽雄兄:大解一直是我默默敬佩的师长,十多年前与他有过联系,后来就再没联系过了,但他的诗歌我一直喜欢。
读完诗,交个作业。[em04]
语言之美,可以转换时空
我对诗人一点也不熟,对诗歌也半懂不懂,瞎说两句。这首诗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声音、影像的巧妙转换,北风则是连接二者的桥梁。半夜总是静悄悄的,所以火车声、婴儿的啼哭声才显得格外响亮,北风本身也有声音,同时还起到传送其他声音的作用,夜里睡不着,滴水声都会觉得很响,于是只差一毫米的哭声也变得格外响亮。在吵闹的夜里,只闻其声,不见其形,心里难免毛毛的,北风送来星星飘逸的图像,让这个寒冷的、寂寥的夜晚有声音,有影像。
诗人贪婪的看着火车里的灯光,我不禁想下辆列车会在什么时候经过窗前?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030835[/lastedittime]编辑过]
萍萍简直比诗人还诗人啊:)
下一列火车很快就要开过来了!
北风
大解
夜深人静以后 火车的叫声凸显出来
从沉闷而不间断的铁轨震动声
我知道火车整夜不停
一整夜 谁家的孩子在哭闹
怎么哄也不行 一直在哭
声音从两座楼房的后面传过来
若有若无 再远一毫米就听不见了
我怀疑是梦里的回音
这哭声与火车的轰鸣极不协调
却有着相同的穿透力
我知道这些声音是北风刮过来的
北风在冬夜总是朝着一个方向
吹打我的窗子
我一夜没睡 看见十颗星星
贴着我的窗玻璃 向西神秘地移动
偶诌两句,别笑哈
我从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力量,诗人似乎一直在抗拒某种东西坚持某种东西。题为北风,不仅仅因为北风在几种声音中充当了媒介,还因为我与北风是一对矛盾关系,有同质之处也有各异之点。冬夜的北风是锐利的,诗人也内心是锐利的,北风把火车声与哭声联系在一起,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而敏锐的具有思维穿透力的诗人感受到了,或许也只有诗人才能感受到,换句话讲,是诗人的敏感的心灵把两种声音联系在了一起。
北风吹打“我”的窗子,一个冬季,诗人以窗来抗拒风,抗拒肆虐与寒冷,诗人胜利了,因为在诗尾我读出的是一种平静。如果抗拒失败,则会是犹疑、恐慌、颓废等心理表现。
赏析:
诗歌描述的是“我”在一个安静的夜晚,同时听到了火车开过的轰鸣声和孩子的哭叫声的情景。“沉闷而不间断的铁轨震动声”和“若有若无”、“怎么哄也不行”的小孩哭闹声,两种声音,一个生硬、有钢铁般的秩序,一个柔软、有令人心疼的炙热。两种声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极不协调”。但是,诗人却在诗歌中综合了它们,认为它们“有着相同的穿透力”。为什么呢?诗人没有说明。我们可以把火车拟人化,认为一列深夜开过的火车就是一个孤独跋涉的旅人;我们也可以设想火车上的形形色色的旅客,他们虽然坐在同一趟车上,甚至同一个车厢,但他们大多数互不相识,即使面对面,内心仍然是孤独的。而一整夜哭个不停的孩子之所以哭泣,可能具有同样的原因。这样,两者就达成了联系。当然,这只是外人的揣测而已,诗歌只是呈现而没有告诉我们具体答案。
既然诗名《北风》,“北风”自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我”、火车和孩子之间,全仗北风串联,“这些声音是北风刮过来的”,同时,北风本身也具有自己的声音,这几种声音的纠结,使我神游物外,“怀疑是梦里的回音”。这三种声音所对应的三种事物,有虚有实,它们在诗歌中纠缠在一起,共同搭建了诗意的大厦
这样的夜晚,一个心怀诗意的人注定是无法入睡的。诗歌的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流动的画面:“我”批衣而起,透过窗玻璃,眺望远方的原野,看着火车在黑暗中“向西神秘地移动”。也许会有读者不解:“我”看见的不是“十颗星星”吗?怎么是火车呢?其实,“星星”在这个地方,不过是比喻火车车窗映射出来的灯光而已。因为火车是行驶着的,所以“星星”在移动。作者将这一排灯光比喻为星星除了修辞上的考虑,也是对周围环境的说明和渲染,——进一步强调了地理位置的空旷和增大了诗意的空间。
接着楼主的赏析再诌两句,不好意思,不当之处请指教!
我觉得您把火车比喻成孤独的旅人很有意思,是孤独的本质把它们连接到了一起,诗人再写作时也许也是此般孤独。另外我认为,无论孤独与否,两个极不协调的事物并置在一起是极其正常的事情,城市中心直捅天顶的高楼大厦的旁边不就是低矮的居民老楼吗?菜农兄的隔壁不就是深宅大院,极有讲究的别墅吗?(见笔会帖子~~),北风在这里我认为也可以是传说中的春风:)(春天的故事)
还有,我觉得也可以把星星理解为实在的星星,也可以认为我内心的星光,“十”代表一种完满的状态。在这个斑驳的时代里,诗人向我们表现了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
实在是瞎扯哦,方家见笑!
[em04]甚好甚好,诗歌好,赏析更好。
兮兮的篡改有点味道,不过第一节的确值得商榷。改了之后,意境有所差异。
刘春GG怎么不继续贴了?这个年代读诗是很奢侈的事情,写赏析更是奢侈的事情。不过还是期待能够常常读到,期待中。
对于本诗,也胡诌几句:
此诗创作了一个任让读诗者想像的意境。这是一个画面:那样的夜晚,北风呼啸,诗人在半梦半醒之中醒来,看着窗外出神。北风所带来的声音中混杂着各种声音,而在诗人听来,是孩子的哭声混杂着火车的声音。或许在另一人听来却是另外的声音。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夜晚,让诗人难以入睡的是什么?那在车窗上快速移动的星星要把诗人的思绪带向哪里?
北风呼啸,请仔细聆听,你听到了什么?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195152[/lastedittime]编辑过]
不同的人读诗能够读出不同的感觉,温暖的唱老师读出自我修复的能力,我却只觉得诗中的孤独感,北风吹过,火车走过,婴儿不再啼哭,连星星也走远了,多寂寥的夜啊。
火车走过,星星走远去,北风呼啸,苍凉孤独的感觉,婴儿的啼哭又给人希望。
谢谢各位朋友的鼓励与批评啊,俺继续贴。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204066[/lastedittime]编辑过]
小小炊烟
李南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赏析
相对于很多青年诗人而言,李南是一个“老诗人”了,1964年出生的她,诗龄已超过23年;而在更多的人面前,李南很年轻——多年以来,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并且捧出了更为成熟的作品。
《小小炊烟》是李南备受推崇的作品之一,整首诗,写的是对小事物的关注和对崇高的仰望。这诗歌中,诗人把自己的姿态压得很低,低如民心河畔那片小草般羞怯卑微。她有些无奈,在物质上,不能给槐岭菜场“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以及“患病的昌耀”以实质性的关怀;在精神上,又还达不到“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样的光芒。她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限度和渺小——“轻如羽毛/思想、话语和爱怨/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这一切,使她“像小草那样难过地低下头来”。诗歌有一种狄金森式的宁静,而正是基于这种对生活与生命清醒而又带着自谦的理解,诗人的灵魂走向开阔。李南的这种“降低身份”的写作姿态,在当前女诗人中并不多见,有的人倾向于标新立异,以词语的新奇和内容的怪异为终极目标,有的人用语言为媒介自恋自大,把自己幻想成了招摇过市的公主,却忽视了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诗歌所应具备的功能——对人类灵魂的抚慰和提升。李南的诗歌中没有突兀之句,也不以文字搔首弄姿,而是表情平和宁静,如同老友叙旧,令你如沐春风。这种风格是诗人的气质决定的,它使诗歌获得了深邃的内涵。
在这里有必要对“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这一句稍作说明。昌耀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最受读者敬重的大诗人之一。昌耀一生历尽艰辛,复出后,他的作品获得极高的赞誉,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昌耀患重病。在患病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贫困潦倒,孤独异常。2000年3月23日,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昌耀在医院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想到,李南的《小小炊烟》应该作于这一阶段,在写作这首诗时,诗人的内心也肯定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刘春)
接着楼主的赏析再诌两句,不好意思,不当之处请指教!
我觉得您把火车比喻成孤独的旅人很有意思,是孤独的本质把它们连接到了一起,诗人再写作时也许也是此般孤独。另外我认为,无论孤独与否,两个极不协调的事物并置在一起是极其正常的事情,城市中心直捅天顶的高楼大厦的旁边不就是低矮的居民老楼吗?菜农兄的隔壁不就是深宅大院,极有讲究的别墅吗?(见笔会帖子~~),北风在这里我认为也可以是传说中的春风:)(春天的故事)
还有,我觉得也可以把星星理解为实在的星星,也可以认为我内心的星光,“十”代表一种完满的状态。在这个斑驳的时代里,诗人向我们表现了一种自我修复的能力。
实在是瞎扯哦,方家见笑!
[em04]谢谢唱先生,我就这首诗再说几句。把两个极不协调的事物并置在一起是诗歌的一种惯用写作手法,常常能取得令人震惊的效果,比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类。当我们看到或者想到这样的情景时,也许不会觉得它“极其正常”。
关于“星星”就是星星的问题,我也不大同意,因为诗歌里已经说明这“星星”是移动的,如果是实在的星星,我想它们应该不会是移动的。
当然,这样说下去就越来越没诗意了:)
谢谢回应,您说得对。好诗不易解,不小心容易把果汁兑成白开水~
很喜欢您开的这个帖子,继续学习中~
小小炊烟
李南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赏析
赏析
相对于很多青年诗人而言,李南是一个“老诗人”了,1964年出生的她,诗龄已超过23年;而在更多的人面前,李南很年轻——多年以来,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并且捧出了更为成熟的作品。
《小小炊烟》是李南备受推崇的作品之一,整首诗,写的是对小事物的关注和对崇高的仰望。这诗歌中,诗人把自己的姿态压得很低,低如民心河畔那片小草般羞怯卑微。她有些无奈,在物质上,不能给槐岭菜场“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以及“患病的昌耀”以实质性的关怀;在精神上,又还达不到“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样的光芒。她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限度和渺小——“轻如羽毛/思想、话语和爱怨/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这一切,使她“像小草那样难过地低下头来”。诗歌有一种狄金森式的宁静,而正是基于这种对生活与生命清醒而又带着自谦的理解,诗人的灵魂走向开阔。李南的这种“降低身份”的写作姿态,在当前女诗人中并不多见,有的人倾向于标新立异,以词语的新奇和内容的怪异为终极目标,有的人用语言为媒介自恋自大,把自己幻想成了招摇过市的公主,却忽视了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诗歌所应具备的功能——对人类灵魂的抚慰和提升。李南的诗歌中没有突兀之句,也不以文字搔首弄姿,而是表情平和宁静,如同老友叙旧,令你如沐春风。这种风格是诗人的气质决定的,它使诗歌获得了深邃的内涵。
在这里有必要对“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这一句稍作说明。昌耀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最受读者敬重的大诗人之一。昌耀一生历尽艰辛,复出后,他的作品获得极高的赞誉,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昌耀患重病。在患病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贫困潦倒,孤独异常。2000年3月23日,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昌耀在医院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想到,李南的《小小炊烟》应该作于这一阶段,在写作这首诗时,诗人的内心也肯定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刘春)
原来诗也可以这么容易就读懂。原来诗的解读也可以是我这样的读者正好想要知道的。
谢谢。[em23]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曾经读到过一段话,与读这段诗,一样感动:“那天下午我出去散步,回家时看见金星悬在一户穷苦人家的屋顶上,那一刻我的心里产生了许多别样的思想和情感,那种感觉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赫兹立特)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曾经读到过一段话,与读这段诗,一样感动:“那天下午我出去散步,回家时看见金星悬在一户穷苦人家的屋顶上,那一刻我的心里产生了许多别样的思想和情感,那种感觉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赫兹立特)
回刘春:出自赫兹立特《燕谈录》“谈绘画的乐趣”一文,在该书第13页。这句话是他文末的闲笔,与正文无关,但闲得那么意味深长,正见出英式随笔家的厉害。
附带一说,当时读到这句话,第一感就想到了梵高的一幅画。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287008[/lastedittime]编辑过]
小小炊烟
李南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 这确实是难得的好诗,让人平静中隽永回味不已。 诗歌是很私人的 ,所以篡改他人作品是很无礼的事情,但既然恶人开了头,就继续吧。我也谈点我所认为这首诗的微暇。 1,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偶不喜欢注意这个过于文人过于书面语的词,整首诗那么生活气息流动,一个 小小的词容易改变风味,如果我注意三个字不要是否可以?因为这一节后面已经出现我了 。 2,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大地”一词也因为海子之后泛滥而显得恶俗,整首诗我 非常喜欢“民心河畔”“槐岭菜场”这样具体的指称,它使诗歌更为进入生活化,低首而内心高昂,而内心高昂也最好不是矫情做作的 ,大地一词的出现就容易有大词之嫌,能否改成在=作者的所在城市或是区域地名?比如在北京的话,变成:我现在昌平一间民居里,我在通州宋庄一农民房里。。。。。。
-----------------
这确实是难得的好诗,让人平静中隽永回味不已。
诗歌是很私人的 ,所以篡改他人作品是很无礼的事情,但既然恶人开了头,就继续吧。我也谈点我所认为这首诗的微暇。
1,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偶不喜欢注意这个过于文人过于书面语的词,整首诗那么生活气息流动,一个 小小的词容易改变风味,如果我注意三个字不要是否可以?因为这一节后面已经出现我了 。
2,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大地”一词也因为海子之后泛滥而显得恶俗,整首诗我 非常喜欢“民心河畔”“槐岭菜场”这样具体的指称,它使诗歌更为进入生活化,低首而内心高昂,而内心高昂也最好不是矫情做作的 ,大地一词的出现就容易有大词之嫌,能否改成在=作者的所在城市或是区域地名?比如在北京的话,变成:我现在昌平一间民居里,我在通州宋庄一农民房里。。。。。。
诗的喜好,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不妨直抒己见,感同存异。
我更喜欢第二首,是女性的诗,极寻常的语言里见深意。
第一首意境在强对比中透露着苍远,但我个人以为语言有点啰嗦了。
小小炊烟
李南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 这确实是难得的好诗,让人平静中隽永回味不已。 诗歌是很私人的 ,所以篡改他人作品是很无礼的事情,但既然恶人开了头,就继续吧。我也谈点我所认为这首诗的微暇。 1,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偶不喜欢注意这个过于文人过于书面语的词,整首诗那么生活气息流动,一个 小小的词容易改变风味,如果我注意三个字不要是否可以?因为这一节后面已经出现我了 。 2,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大地”一词也因为海子之后泛滥而显得恶俗,整首诗我 非常喜欢“民心河畔”“槐岭菜场”这样具体的指称,它使诗歌更为进入生活化,低首而内心高昂,而内心高昂也最好不是矫情做作的 ,大地一词的出现就容易有大词之嫌,能否改成在=作者的所在城市或是区域地名?比如在北京的话,变成:我现在昌平一间民居里,我在通州宋庄一农民房里。。。。。。
-----------------
这确实是难得的好诗,让人平静中隽永回味不已。
诗歌是很私人的 ,所以篡改他人作品是很无礼的事情,但既然恶人开了头,就继续吧。我也谈点我所认为这首诗的微暇。
1,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偶不喜欢注意这个过于文人过于书面语的词,整首诗那么生活气息流动,一个 小小的词容易改变风味,如果我注意三个字不要是否可以?因为这一节后面已经出现我了 。
2,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大地”一词也因为海子之后泛滥而显得恶俗,整首诗我 非常喜欢“民心河畔”“槐岭菜场”这样具体的指称,它使诗歌更为进入生活化,低首而内心高昂,而内心高昂也最好不是矫情做作的 ,大地一词的出现就容易有大词之嫌,能否改成在=作者的所在城市或是区域地名?比如在北京的话,变成:我现在昌平一间民居里,我在通州宋庄一农民房里。。。。。。
-----------------
这确实是难得的好诗,让人平静中隽永回味不已。
诗歌是很私人的 ,所以篡改他人作品是很无礼的事情,但既然恶人开了头,就继续吧。我也谈点我所认为这首诗的微暇。
1,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偶不喜欢注意这个过于文人过于书面语的词,整首诗那么生活气息流动,一个 小小的词容易改变风味,如果我注意三个字不要是否可以?因为这一节后面已经出现我了 。
2,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大地”一词也因为海子之后泛滥而显得恶俗,整首诗我 非常喜欢“民心河畔”“槐岭菜场”这样具体的指称,它使诗歌更为进入生活化,低首而内心高昂,而内心高昂也最好不是矫情做作的 ,大地一词的出现就容易有大词之嫌,能否改成在=作者的所在城市或是区域地名?比如在北京的话,变成:我现在昌平一间民居里,我在通州宋庄一农民房里。。。。。。
呵呵,兮兮对诗歌总有新想法。
在水果街碰见一群苹果
卢卫平
它们肯定不是一棵树上的
但它们都是苹果
这足够使它们团结
身子挨着身子 相互取暖 相互芬芳
它们不像榴莲 自己臭不可闻
还长出一身恶刺 防着别人
我老远就看见它们在微笑
等我走近 它们的脸都红了
是乡下少女那种低头的红
不像水蜜桃 红得轻佻
不像草莓 红得有一股子腥气
它们是最干净最健康的水果
它们是善良的水果
它们当中最优秀的总是站在最显眼的地方
接受城市的挑选
它们是苹果中的幸运者 骄傲者
有多少苹果 一生不曾进城
快过年了 我从它们中挑几个最想家的
带回老家 让它们去看看
大雪纷飞中白发苍苍的爹娘
赏析
卢卫平写过很多好诗,《在水果街碰见一群苹果》也许不是最好的一首,却是最动人的一首。
标题很平实,平实得让读者去“顾名思义”都显得多余:“在水果街碰见一群苹果”。唯一需要说明的是,用“一群”而不是“一堆”、“一筐”什么的,暗示了诗歌中“苹果”的所指。
行文也很平实,无非是用拟人的手法对在街边出售的苹果进行描绘——它们的身份(肯定不是一棵树上的,但它们都是苹果)、模样(挨着身子)、气味(芬芳)、颜色(乡下少女那种低头的红)、品质(最干净最健康、善良),以及它们的表情(微笑、脸红)、它们与别的“水果”对比、它们的姿态(最优秀的站在最显眼的地方)……读者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从苹果转移到了“人”身上——诗人在写的其实是从不同的乡村进城的打工女孩们,她们朴素、善良、羞怯,干净而健康,还未被城市的灯红酒绿所污染。他给予了纯洁的她们以极高的赞美。而从“最优秀者……接受城市的挑选”是“幸运者”,更多的女孩还在乡下,“一生不曾进城”这几句,诗人表露出对城乡差距的担忧;同时,作为读者,对于这些“最干净最健康”的女孩们进城之后将会遭遇的命运,我们也无法不给予牵挂。因此,可以说诗人在写下这些诗句时,对这些和自己一样来自乡村的姐妹们饱含着深深的同情与关注。
最后三行,写的是作者的心理。作者从这些来自乡下的“苹果”进而联想到了自己的家乡以及亲人,他知道快过年了,“苹果”们也在想家,但由于种种原因,她们不一定都能回去,于是,诗人生出了带她们回家的念头。当然,这是不可能的,因此,诗人只能借买苹果回家来达成这一良好的愿望,“从它们中挑几个最想家的/带回老家 让它们去看看/大雪纷飞中白发苍苍的爹娘”。诗歌写到这里,又回归到最初的描述之物——苹果上面,如同一个放飞的鸽子,绕了一圈之后又回到原点,在形式上和技巧上都相当完美。
卢卫平的大多数诗歌都涉及到城市与乡村生活的碰撞这一主题,作为一个来自乡村而在城市站稳脚跟的诗人,他对乡村所特有的那种田园的、朴素的和真诚的精神面貌怀着深深的敬意。他的视角是向下的,捕捉普通人的酸甜苦辣,语言触角也是“向下”的,平实而自然。他的一本诗集就叫《向下生长的枝条》,“枝条”虽然“向下”,却因为它汲的是天地灵气,灵魂是“向上”生长的,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其实我们也可以这么说,《在水果街碰见一群苹果》这首诗本身就是一只苹果,具有干净而健康的品质。有人却认为卢卫平的怜悯是表象,在内心里瞧不起“苹果”,理由是:“在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始终是用‘它们'来称呼这些乡下打工妹的,可见诗人并非是站在底层劳动者的立场上,而是作为一个旁观者的角色来描述这些外来的‘苹果’。”(罗梅花:《“关注底层”与“拯救底层”》)这个批评显得武断,可以说批评者对诗歌手法缺乏理解。从上面的分析可知,这首诗原本就是在写自然界中的苹果,作者的笔触也从未离开过苹果。虽然在字里行间不乏暗示,但将“苹果”等同于从乡下进城的女孩们,更得益于读者在阅读之后的联想。所以,窃以为无论是用“它们”还是“她们”,后果并没有批评者想象的那么严重。(刘春)
罗梅花过度阐释了
快过年了 我从它们中挑几个最想家的
带回老家 让它们去看看
大雪纷飞中白发苍苍的爹娘
---------------
诗人主旨美好,但最末几句容易误解,也突然有拔高突兀的虚假。
其实,打工妹平均20岁,她们的父母早婚的 话,一般也就45-50岁。白发苍苍实在是惯性使然,不真实的 矫情。看起来豹尾,反倒露了马脚。
如果我来写,试着如此——
快过年了 我的老货车
从它们中挑几个最想家的
载回老家 让它们去看看
大雪纷飞中眼巴巴的爹娘
我是把意思改了 ,因为作者的意思容易误解。
你从她们当中挑选是何意呢?同乡姐妹?拐卖妇女?相亲?我们并不知道作者的原来生活有农村背景。虽然诗歌不好这样硬来,但生活型的 诗歌不比完全意象型的 ,起码的逻辑还是要经得起说道的 。我只是给作者捎女孩子回去一个解释,一笑~
[em01][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575592[/lastedittime]编辑过]
比较而言,卢的这首不错。
我觉得,好的诗不应该是谜,或者准确地说,绝对不能仅仅是谜。过于个性化的体验和感受,直接表达出来,那只跟写作者自己有关,那给别人看又有什么意义呢?据说〈锦瑟〉是谜,但没问题,因为你可以不管它究竟的谜底是什么,只要你同样可以产生阅读乐趣就够了。比如卢的这一首,第一眼看上去,几乎肯定不会让我产生刘春那样的对内容的解说,但,即便仅仅是苹果,它们的命运,也同样能让我感动。诗能如此也就够了。
我一直认为,写让人读不懂的、不知所云的、无法产生共鸣的诗,是最容易的,当然,也是最无聊的。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1620324[/lastedittime]编辑过]
小小炊烟
李南
我注意到民心河畔
那片小草 它们羞怯卑微的表情
和我是一样的。
在槐岭菜场,我听见了
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
她轻轻的啜泣
到了夜晚,我抬头
找到了群星中最亮的那颗
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
而我什么也做不了。谦卑地
像小草那样难过地
低下头来。
我在大地上活着,轻如羽毛
思想、话语和爱怨
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
赏析
赏析
相对于很多青年诗人而言,李南是一个“老诗人”了,1964年出生的她,诗龄已超过23年;而在更多的人面前,李南很年轻——多年以来,她一直保持着旺盛的创造力,并且捧出了更为成熟的作品。
《小小炊烟》是李南备受推崇的作品之一,整首诗,写的是对小事物的关注和对崇高的仰望。这诗歌中,诗人把自己的姿态压得很低,低如民心河畔那片小草般羞怯卑微。她有些无奈,在物质上,不能给槐岭菜场“怀抱断秤的乡下女孩”以及“患病的昌耀”以实质性的关怀;在精神上,又还达不到“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样的光芒。她真切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限度和渺小——“轻如羽毛/思想、话语和爱怨/不过是小小村庄的炊烟”。这一切,使她“像小草那样难过地低下头来”。诗歌有一种狄金森式的宁静,而正是基于这种对生活与生命清醒而又带着自谦的理解,诗人的灵魂走向开阔。李南的这种“降低身份”的写作姿态,在当前女诗人中并不多见,有的人倾向于标新立异,以词语的新奇和内容的怪异为终极目标,有的人用语言为媒介自恋自大,把自己幻想成了招摇过市的公主,却忽视了作为一种精神产品的诗歌所应具备的功能——对人类灵魂的抚慰和提升。李南的诗歌中没有突兀之句,也不以文字搔首弄姿,而是表情平和宁静,如同老友叙旧,令你如沐春风。这种风格是诗人的气质决定的,它使诗歌获得了深邃的内涵。
在这里有必要对“群星中最亮的那颗/那是患病的昌耀——他多么孤独啊”这一句稍作说明。昌耀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也是最受读者敬重的大诗人之一。昌耀一生历尽艰辛,复出后,他的作品获得极高的赞誉,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然而,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昌耀患重病。在患病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贫困潦倒,孤独异常。2000年3月23日,不堪忍受病痛折磨的昌耀在医院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走完了自己的人生旅程。由此我们也可以猜想到,李南的《小小炊烟》应该作于这一阶段,在写作这首诗时,诗人的内心也肯定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绪。 (刘春)
读了之后,我的脑袋里只留下“小草”和“炊烟”,所以,对我来说这首诗的灵魂就是“小草|”和“炊烟”。不愧是女人写的诗,细腻动人。小草是卑微的,也是谦卑的。袅袅炊烟是轻盈的,又是近乎虚的,你抓不到我,甚至我也抓不到我。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可又赋予了诗一种空灵和崇高的感情。人生有很多无奈,也会有很多自责,有的人可以解决,又有的人爱莫能助,或许,有小草和炊烟的心就也是可以的了,那就是你的谦卑和感同身受的心。
吃甘蔗
谢湘南
那些女孩子总爱站在那里
用一块钱买一根一尺长的甘蔗
她们看着卖甘蔗的人将甘蔗皮削掉
(那动作麻利得很)
她们将一枚镍币或两张皱巴巴的伍毛
递过去
她们接过甘蔗嚼起来
她们就站在那里
说起闲话
将嚼过的甘蔗渣吐在身边
她们说燕子昨天辞工了
“她爸给她找了个对像,叫她回呢”
“才不是,燕子说她在一家发廊找到一份
轻松活”
“不会的,燕子才不会呢”
在南方
可爱的打工妹像甘蔗一样
遍地生长
她们咀嚼自己
品尝一点甜味
然后将自己随意地
吐在路边
赏析
早在十余年前,20出头的谢湘南就南下深圳,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这首诗就是他对一同打工的农家女孩们的截面描述。诗歌用“吃甘蔗”这个十分通俗的词汇来指代刚刚进城的女孩们那种有点甜蜜,但短暂而迷惘的青春年华;“动作麻利”的卖甘蔗者则代表着社会上的某种权力,她们想品尝甘蔗的甜蜜,只能从他手中获得。从她们买的甘蔗是“一尺”长的,她们的钱是“一枚镍币或两张皱巴巴的伍毛”这些意象可以看出青春的困窘。
中间一节,几个女孩的对话意味深长。一个叫“燕子”的工友离开了大家,大家对她离开的原因有不同的说法,其中一种是回家结婚——这是打工妹最常见的结局;另一种是“在一家发廊找到一份轻松活”。请注意“轻松活”这三个字,在这里,它明显带着弦外之音。但此时,诗人马上安排了一个声音进行反驳:“不会的,燕子才不会呢。”这体现了初入城市的打工妹的淳朴,以及同为打工者的诗人对同行们的维护,当然,这并不能止住读者对“阿燕”的生活的猜想。
青春是易逝的,人们在年轻时品尝着它甘蔗般的甜味,但正如吃过甘蔗汁后,必然会留下甘蔗渣,如果人们对于青春没有规划,没有理想,那么当青春年华不再之后,自己也只能像甘蔗渣一样,被“随意地吐在路边”了。
《吃甘蔗》是湖南诗人谢湘南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这首诗和他的其他许多作品一样,抒写了打工生活的甜蜜与哀愁。他这种独树一帜的诗歌曾经在诗坛引起众多好评,使他在23岁时就参加了著名的“青春诗会”,成为“打工诗人”的代表;诗集《零点的搬运工》被中华文学基金会列入“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出版,并进入鲁迅文学奖复选。遗憾的是,随着后来生活的改善,谢湘南逐渐淡出了对这一题材的挖掘,转向了其他风格的探索。尽管他后来的探索性作品也在《大家》、《花城》等名刊发表,但已经不能引起更多读者的共鸣了。(刘春)
在漫长的旅途中
于坚
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见灯光
在山岗或荒野出现
有时它们一闪而过
有时老跟着我们
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穿过树林跳过水塘
蓦然间 又出现在山岗那边
这些黄的小星
使黑夜的大地
显得温暖而亲切
我真想叫车子停下
朝着它们奔去
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
都会改变我的命运
此后我的人生
就是另外一种风景
但我只是望着这些灯光
望着它们在黑暗的大地上
一闪而过 一闪而过
沉默不语 我们的汽车飞驰
黑洞洞的车厢中
有人在我身旁熟睡
于坚是近20年来最活跃的诗人之一,一直处于“诗歌江湖”的中心地带,影响十分广泛。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于坚是“第三代诗人”的旗手;90年代,他又成为“民间立场”诗人的代表性人物;而新世纪以来,于坚的散文影响日深,几乎创立了一种散文的“于坚体”。与一般的著名诗人“只闻其名不见其诗”不同,于坚创造力旺盛,每隔几年都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现,可以说,无论是才智还是日常表现,都堪称中国诗坛少数几个能够贯穿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人之一。
在于坚的短诗中,创作于1986年的《在漫长的旅途中》是我较为喜欢的一首。这首诗保持了于坚一贯的口语模式,简洁而朴实,没有惊人之语,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读懂诗人所描述的情境,以及诗人的所思所想,但读后却余味悠长。值得特别留心的是诗歌的结尾,“黑洞洞的车厢中/有人在我身旁熟睡”两句,从诗句上看并没什么特殊之处,无非是说当“我”浮想联翩时,一个陌生人在身边熟睡。表面平和,但实际上波澜暗涌。诗人至少提供了两层涵义给人们揣摩。其一,“我”身旁的人的确在熟睡,他的安静符合全诗营造的氛围,衬映了世界的美好;其二,“我”身旁躺着的是一个陌生人,他很可能是表面在熟睡,实际上是醒着的,那么,人们就不得不怀疑此人的身份,并对他的这一行为作出提防。也就是说,第一种状况是和谐的,令人放心的,第二种状况则让人担心,甚至恐慌。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解读方式。仅仅是一个人“熟睡”的描写,就勾起了我们无尽的联想,诗歌的魅力可见一斑。我相信这是一首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的诗篇,如果这样的作品蒙尘,这将是时代的悲哀——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而对优美的精神产品视若无睹了。当然,这只是部分的于坚,或者说是短暂的于坚。90年代后,于坚一度改变了风格,创作出了《飞行》、《零档案》等庞杂的长诗,虽然同样受到关注,但给普通读者的心灵冲击力已远不如早年的作品了。
《在漫长的旅途中》让我想起十多年前读到的某个诗人的作品,也是平实的口语,也是写灯光,那首诗震住了初入诗坛的我,我喜欢上了它,并且模仿它写了一首《灯光》。现在我才知道,我曾经喜欢过的那首诗不过是模仿《在漫长的旅途中》而已。有意思的是,在多年的阅读经历中,我发现很多诗人对另一些诗人的模仿,个别诗人还是“著名诗人”。我想,如果这些人不是有意模仿,那么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心的浸润是潜移默化的,你身陷其中而不自知。作为一个诗人而言,这是一种悲哀,因为他永远被别人的光环笼罩着无法自拔;而作为一个读者,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意思的是,于坚的这首《在漫长的旅途中》也曾被人指责为模仿了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名作《未选择的道路》。在我的印象中,《未选择的道路》写的是“我”经过树林时,在两条分岔的路口犹疑不定,最后选择了其中人迹较少的一条;最后“我”终于明白,是当年的选择不同,导致了整个人生格局的差异。而《在漫长的旅途中》也出现了“选择”:“我真想叫车子停下/朝着它们奔去/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都会改变我的命运/此后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种风景/但我只是望着这些灯光/望着它们在黑暗的大地上/一闪而过”。立意上的确有相似之处,至于是不是模仿,我想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结论。(刘春)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2164394[/lastedittime]编辑过]
埋头忙了几天,又回来啦。能不能悄悄地提一下?
[em04][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011873[/lastedittime]编辑过]
谢谢刘春兄,我细细读。
楼主赏析的这几首诗,我都认真读了,有的读了多回,奇怪的是,都非常好懂。
不知道后面解读的会是什么样的诗呢?期待中。
那就先贴一个有点怪的上来。很多人都觉得难懂,不过我觉得挺简单的。随后再把我的想法贴上来。
余怒:《守夜人》
钟敲十二下,当,当
我在蚊帐里捕捉一只苍蝇
我不用双手
过程简单极了
我用理解和一声咒骂
我说:苍蝇,我说:血
我说:十二点三十分我取消你
然后我像一滴药水
滴进睡眠
钟敲十三下,当
苍蝇的嗡鸣:一对大耳环
仍在我的耳朵上晃来荡去
在漫长的旅途中
于坚
在漫长的旅途中
我常常看见灯光
在山岗或荒野出现
有时它们一闪而过
有时老跟着我们
像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
穿过树林跳过水塘
蓦然间 又出现在山岗那边
这些黄的小星
使黑夜的大地
显得温暖而亲切
我真想叫车子停下
朝着它们奔去
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
都会改变我的命运
此后我的人生
就是另外一种风景
但我只是望着这些灯光
望着它们在黑暗的大地上
一闪而过 一闪而过
沉默不语 我们的汽车飞驰
黑洞洞的车厢中
有人在我身旁熟睡
于坚是近20年来最活跃的诗人之一,一直处于“诗歌江湖”的中心地带,影响十分广泛。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于坚是“第三代诗人”的旗手;90年代,他又成为“民间立场”诗人的代表性人物;而新世纪以来,于坚的散文影响日深,几乎创立了一种散文的“于坚体”。与一般的著名诗人“只闻其名不见其诗”不同,于坚创造力旺盛,每隔几年都有代表性的作品出现,可以说,无论是才智还是日常表现,都堪称中国诗坛少数几个能够贯穿80年代和90年代的诗人之一。
在于坚的短诗中,创作于1986年的《在漫长的旅途中》是我较为喜欢的一首。这首诗保持了于坚一贯的口语模式,简洁而朴实,没有惊人之语,我们从字里行间可以读懂诗人所描述的情境,以及诗人的所思所想,但读后却余味悠长。值得特别留心的是诗歌的结尾,“黑洞洞的车厢中/有人在我身旁熟睡”两句,从诗句上看并没什么特殊之处,无非是说当“我”浮想联翩时,一个陌生人在身边熟睡。表面平和,但实际上波澜暗涌。诗人至少提供了两层涵义给人们揣摩。其一,“我”身旁的人的确在熟睡,他的安静符合全诗营造的氛围,衬映了世界的美好;其二,“我”身旁躺着的是一个陌生人,他很可能是表面在熟睡,实际上是醒着的,那么,人们就不得不怀疑此人的身份,并对他的这一行为作出提防。也就是说,第一种状况是和谐的,令人放心的,第二种状况则让人担心,甚至恐慌。当然,还可能有其他的解读方式。仅仅是一个人“熟睡”的描写,就勾起了我们无尽的联想,诗歌的魅力可见一斑。我相信这是一首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人遗忘的诗篇,如果这样的作品蒙尘,这将是时代的悲哀——人们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而对优美的精神产品视若无睹了。当然,这只是部分的于坚,或者说是短暂的于坚。90年代后,于坚一度改变了风格,创作出了《飞行》、《零档案》等庞杂的长诗,虽然同样受到关注,但给普通读者的心灵冲击力已远不如早年的作品了。
《在漫长的旅途中》让我想起十多年前读到的某个诗人的作品,也是平实的口语,也是写灯光,那首诗震住了初入诗坛的我,我喜欢上了它,并且模仿它写了一首《灯光》。现在我才知道,我曾经喜欢过的那首诗不过是模仿《在漫长的旅途中》而已。有意思的是,在多年的阅读经历中,我发现很多诗人对另一些诗人的模仿,个别诗人还是“著名诗人”。我想,如果这些人不是有意模仿,那么只能说明一个事实——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人心的浸润是潜移默化的,你身陷其中而不自知。作为一个诗人而言,这是一种悲哀,因为他永远被别人的光环笼罩着无法自拔;而作为一个读者,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幸福。
有意思的是,于坚的这首《在漫长的旅途中》也曾被人指责为模仿了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名作《未选择的道路》。在我的印象中,《未选择的道路》写的是“我”经过树林时,在两条分岔的路口犹疑不定,最后选择了其中人迹较少的一条;最后“我”终于明白,是当年的选择不同,导致了整个人生格局的差异。而《在漫长的旅途中》也出现了“选择”:“我真想叫车子停下/朝着它们奔去/我相信任何一盏灯光/都会改变我的命运/此后我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种风景/但我只是望着这些灯光/望着它们在黑暗的大地上/一闪而过”。立意上的确有相似之处,至于是不是模仿,我想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结论。(刘春)
我感觉读起来很舒服。很奇怪地,我晚上坐车从不会不舒服。点点灯光给人希望,但对我来说,黑暗中的灯光就好像是萤火虫发出来的,煞是可爱动人,挑起你心底的童趣。在车上,你所看到的都被甩在了身后,就如同卸掉了包袱般那么轻松,至少,那i刻是如此。身边那熟睡的人,就如诗人自己那般,过去的都熟睡吧,到达终点的时候,那总会醒的。熟睡只是积蓄。我还是偏向诗人该是乐观的,他希冀改变,相信他会改变。诗的格调是沉闷的,但沉闷之下,蠢蠢欲动。俺凑两句哦。。。。。。。。。。。
余怒是女性啊?自己打自己一巴掌,在12点凑成13响,把蚊子拍了 。
这种无意义诗歌,实验下好,玩多了 ,诗歌完全沦为生活琐碎。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391422[/lastedittime]编辑过]
原帖由 兮兮 于 2007-7-2 23:48 发表
余怒是女性啊?自己打自己一巴掌,在12点凑成13响,把蚊子拍了 。这种无意义诗歌,实验下好,玩多了 ,诗歌完全沦为生活琐碎。[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391422[/lastedittime]编辑过]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