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亚洲金融危机会否重来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7-7-4 12:12 标题: [转帖]亚洲金融危机会否重来
作者:乔新生
亚洲金融危机会否再次爆发,取决于中国的金融政策。如果中国的金融政策仍然建立在居民储蓄增长基础之上,政府确保庞大的外汇储备不会迅速贬值,那么,危机就不可能爆发。相反,如果中国快速消耗外汇储备,或者对美国的外汇投资不当,从而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一旦国际投机者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展开决战,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政府手中的外汇,中国普通居民将会因金融机构的重大亏损而蒙受损失。
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6月通过的《对成员国政策的双边监督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两次发表声明,表示遗憾和保留。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双边监督决定将操纵汇率的构成要件进行了重大修改,只要成员国“汇率根本性失衡”,或者“大规模、长期的经常账户逆差或者顺差”,即被认定为操纵汇率国家。换句话说,不管成员国主观上是否有操纵汇率的恶意,只要汇率根本性失衡,或者经常账户出现大规模、长期性的逆差或者顺差,既可认定为汇率操纵国。
尽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官员反复声明,此项规定不针对某一个国家。但由于中国经常账户存在着事实上的顺差,所以,外界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点名地将中国视为汇率操纵国家。在制定这项决定的时候,中国乃至亚洲其他国家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意见,但由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按照投票权的多少产生决议的,所以在少数拥有投票权的发达国家推动之下,这项决定仍然出笼。
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开放本国的金融市场始终持慎重态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国家在金融监管方面存在诸多缺陷,对国际货币市场的变化缺乏必要的应急措施。他们在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指导、逐步改革本国金融监管制度的同时,采取一系列隔离措施,防止本国经济体系因为国际汇率的变化而受到严重冲击。
但是,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早已对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大量的出口顺差表示不满,他们一方面采取强硬的外交手段,迫使这些国家改变自己的汇率政策,并且通过美元贬值,减少自己的债务;另一方面则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制定更加自由的金融交易规则,确保发达国家的金融资本能够长驱直入,进入到新兴的工业化国家。
种种迹象表明,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投机资金正在大举涌入亚洲市场,亚洲的许多国家股票市场暗流涌动,外汇交易异常活跃。这种情形不能不让人联想起十年前那场罕见的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亚洲各国经济异常繁荣,外汇交易非常便捷。就在一些亚洲国家沉浸在经济持续发展喜悦之中时,美国的投机基金悄悄地进入这些国家的金融市场。当这些国家的外汇存底出现短缺,或者经济政策出现失误,美国的投机基金便开始大规模的金融炒作,很短的时间内在亚洲金融市场刮起了腥风血雨,许多亚洲国家的经济因此倒退十年。
中国作为亚洲的重要国家,为了帮助亚洲其他国家摆脱金融危机,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伸出了援手,并且在加强本国金融监管方面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美两国的贸易不平衡现象越来越严重,美国的一些投机家们鼓动美国政客向中国施加压力,试图迫使中国完全打开金融市场大门。
事实上,中国政府已经放宽了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投资规模限制,实行了经常项目下外汇自由流通,并且对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作出了重大修改。这些举措为国际投机者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他们正在通过各种渠道将资金汇入中国的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期货市场。
如果中国经济政策出现漏洞,那么,国际投机者将可能在中国掀起巨浪。现在他们唯一担心的是,中国庞大的外汇储备,这既是防范亚洲金融危机的最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产生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如果中国不改变外汇储备结构,或者对美元贬值不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那么一旦国际投机者阻击中国的人民币,中国政府很可能抱薪救火,从而使亚洲金融风暴更加猛烈。
所以,中国人民银行应在充分掌握金融信息的前提下,对频繁进出中国金融市场的热钱保持高度的警惕,并且建立高效能的预警机制,对重要的资金流向采取跟踪监视的策略,防止这些资金突然汇集在一起,从而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产生灾难性的冲击。不仅如此,中国人民银行还应当从战略的高度谨慎调整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政策,对那些配合国际投机者在中国市场炒作人民币汇率的外国金融机构发出严厉警告,同时堵塞各种地下金融活动,防止国际对冲基金快速进入中国。
亚洲金融危机是否会再次爆发,取决于中国的金融政策。如果中国的金融政策仍然建立在居民储蓄增长基础之上,政府确保庞大的外汇储备不会迅速贬值,那么,亚洲金融危机就不可能爆发。反过来,如果中国快速消耗外汇储备,或者对美国的外汇投资不当,从而造成重大损失,那么,一旦国际投机者在中国的金融市场展开决战,中国损失的将不仅仅是政府手中的外汇,中国普通居民将会因金融机构的重大亏损而蒙受损失。所以,笔者建议,政府鼓励储蓄的政策不应轻易改变,对金融市场要严加监管。在逐步调整贸易政策的基础上,建立必要的外汇储备经营机制,确保金融风险在国家的可控制范围内。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防范全球金融危机方面作用有限,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到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转型国家开出的改革药方,仍有待商榷。所以,中国政府面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潜在压力,应该坚持自己的金融政策。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此帖子已经被作者于[lastedittime]1183539934[/lastedittime]编辑过]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