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胡适怎么就那么相信马歇尔的“眼力” [打印本页]

作者: 闵良臣    时间: 2007-7-24 10:37     标题: 胡适怎么就那么相信马歇尔的“眼力”

胡适怎么就那么相信马歇尔的“眼力”
闵良臣
  胡适一生写了大量日记和无数书信,其中颇为著名的就很有一些,如1960年11月18日那篇有3000多字的日记,如他1936年12月回复苏雪林的信,还有他1947年2月6日致傅斯年的那封书信,都颇有名。
  其实我并不研究胡适,因此屋中虽也有他一些著作的版本,也只是有选择地读读而已。之所以现在提起这个话题,是因为在读一位友人寄赠的著作时,为了对照,又重温了胡适1947年2月6日致傅斯年的那封信。
  后人,尤其是胡适研究者,大都非常看重胡适的这封信,认为它足以表明胡适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独立性。研究者们在谈到这封书信时,常提到胡适在信中的这样一些话,如:“我因为很愿意帮国家政府的忙,所以不愿意加入政府。”“我在野,——我们在野,——是国家的、政府的一种力量,对外国,对国内,都可以帮政府的忙,支持他,替他说公平话,给他做面子。若做了国府委员,或做了一院院长,或做了一部部长,……结果是毁了我三十年养成的独立地位,而完全不能有所作为。结果是连我们说公平话的地位也取消了。——用一句通行的话,‘成了政府的尾巴’!……”“这个时代,我们做我们的事就是为国家,为政府,树立一点力量。……”(均见《胡适全集》第25卷,第220页~221页,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不过,晚年的胡适还是应招从美国到台湾做了“中央研究院”的“院长”,按他这封信中说法,就是自己毁了自己多年养成的独立地位,“成了政府的尾巴”。
  胡适这封信1000余字,所以他自己也认为算得上“长信”了。胡适在这封长信的倒数第二自然节,忽然提到马歇尔,提到他对罗隆基的看法,并且显然是极赞成这位美国将军对罗隆基的评价。信的原文是这么说的:“外国人对我国的观察也有未可一概抹杀之处,例如老兄不喜欢马帅,但我曾听一个美国朋友说,马帅对中国人士向不下明白坦率的判语,惟对于罗隆基,则曾坦白的说此人一无可取,且不可靠。此可见马帅不是瞎眼人也。”(同上,222页)
  在友人的新著中叙述到闻一多交友这一章时,大约为了证明罗隆基这个人确实不是那么讨人喜欢,或说他身上的确有不少毛病,便引用了胡适信中的这节话。
  就我零零碎碎读到有关罗隆基的一些往事、资料,估计罗隆基身上很可能有不少坏毛病坏习气,但哪怕是“世人皆欲杀”,甚至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中期在延安谈判时弄得连中共代表李维汉也气得大骂:“罗隆基,你不是人”(转引自谢泳著《血色闻一多》第161页),但我们也还是要客观看待历史人物,而况马歇尔的那句话不说实在难成“定论”,就是随口说说都站不住脚,然而不知怎么竟得到了胡适先生的青睐。想来,或许因当时罗隆基不仅成了民盟常委,且已“左倾”,而这些都令胡适反感,于是也就忘了他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忘记了与罗隆基一同战斗过的历史,说出了这种极不客观极不负责任的话来。
  闻一多、罗隆基的当年同学浦薛凤在回忆其清华国文老师赵醉侯的一篇文章中告诉世人,罗隆基是一个了不起的学生。当年赵醉侯告诉浦薛凤说:“我一生教过的学生,不下万人,但真正让我得意的门生,只有四人。”(同上,11页)而罗隆基就在这四人之中,并且是“清华甲第首推罗”(同上,12页)。一位先生一辈子教的学生不下万人,而最喜欢的四人中又首推罗隆基,可见罗的聪明才智,也可见马歇尔那句所谓对罗的评价是信口开河,或说他根本就不了解罗。马歇尔说罗“一无可取,且不可靠”,只能说明他“不识货”。即使是罗的那些同事,又有多少能像罗的老师那样对罗了解之深呢?这些不说,就算“世人皆欲杀”,就能证明罪在此人吗?汉文帝时代,著名的“清君侧”,就是因为“削藩”的力主者晁错也是“世人皆欲杀”,而后来也不能不杀,然而,历史证明这个世人皆欲杀的人的主张没错。
  据说,“当时,很多不赞成罗隆基的人,差不多都说他是投机分子”(同上,154页),但有人不赞成,而这人就是梁实秋先生,他说:“如果一个人在许多样政治理论当中挑选一种比较的他认为最合理的、最适宜的、最有实现可能的、而加以宣扬鼓吹,如果这样的人叫做投机分子,那么我说罗隆基是一个投机分子。如果一个人朝秦暮楚以做官为目的,‘有奶就是娘’这样才是投机分子,那么我可断然说罗隆基不是投机分子。”(转引自《血色闻一多》第154页)还有,“梁实秋认为,二十年来,罗隆基一向是站在反对国民党的立场,这不是投机。如果在北洋军阀时代国民党局促在两广的时候而反对国民党,那也许是投机。罗隆基和国民党对立,是在国民党北伐成功之后,在朝者弹冠相庆、在野者阿谀逢迎的时候。罗隆基一介书生,胆敢与在朝的革命政府相抗,果所何恃?果所何求?这算什么投机?”(同上,155~156页)“如果说罗隆基有罪,那便是,他的话说早了一些,在‘以党治国’、‘党高于一切’、‘党外无党’的时候,他反对一党专政,在人民遭受迫害、自由毫无保障的时候,他提倡人权;在亲贵当国炙手可热的时候,他纠弹贪污;在通令‘敦睦邦交’、‘自由贸易’的时候,他鼓吹抗日。这些都可以证明罗隆基这个人不是投机,而是不合时宜。”(同上,157页)梁实秋又说,“罗隆基始终不曾低头,他对政治的热情从来不曾减退。他写的无数篇社论,归根到底,不外民主、自由两大要义。”(同上,155页)对于别人说罗隆基想做官,梁实秋认为,“一个人若忠于他的信仰,若坚持他的抱负,是否出仕,并不重要。”(同上)说实话,笔者先前对梁先生并无多大好感,但读了这些文字,也感觉到了梁先生那可爱的一面,而这可爱之处,便是他不人云亦云,而是实事求是。梁实秋先生的这些文字最好地证明着罗隆基是怎样一个人。我不知道胡适是否看到过梁先生对罗的这些评价,更不明白,同样一个人,为何在梁实秋与胡适这样两个信仰几乎相同的人的眼中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呢?
  由上面这些,又让我想到近年来看到的一些资料: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在特务密布的闻一多、李公朴的公祭大会上,罗隆基对着话筒吼道:李闻两位先生倒下去,千千万万同胞在他们的血泊中站立起来!而在南京晓庄学校为陶行知先生举行的追悼大会上,罗隆基几乎就在蒋介石的眼皮底下说:“‘晓庄’的晓字,就是天亮了的意思……陶先生真的死了吗?不!陶先生死不了,埋不了,有他满山满谷的论语,而陶先生的论语,正是医治中国的良方。陶先生埋葬的地方,就是天亮的地方。我们要用陶先生的一部论语,把中国变成晓庄,变成天亮的地方!”此外,1946年,美国马歇尔将军来华调处国共内战,曾征询罗隆基意见:民盟能否先参加政府,新政府调停内战后,再请共产党参加政府。罗隆基告诉马歇尔:共产党不参加政府,中国的问题解决不了;而内战不停止,共产党决不会参加政府。这一点是民盟一贯坚持的一个大原则,不是我、也不是民盟任何一个领导人可以改变的!
  这样说,不能就看做是因为罗隆基左倾,而是当时中国的实情。当时能与国民党进行抗衡的,只有中共。
  我不知道,之所以有马歇尔对罗隆基那句在胡适看来简直就要算是“知人论世”的“明眼人”的评价,是否与这次罗隆基同马歇尔接触却不合作有关呢?
  而在罗隆基死后,尤其到了后来,人们对罗隆基的评价更接近客观。在章诒和女士《一片青山了此生——罗隆基素描》这篇长文中就有这么一个细节:1986年10月14日,民盟中央召开了“纪念民盟创建人、著名爱国主义战士和政治活动家罗隆基诞辰90周年座谈会”。在纪念座谈会上,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做了总结性、评估性的发言,而印象最深的,却是千家驹的即兴讲话。他坦言,从前自己一向看不惯罗隆基,所以反“右”时很积极。“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如今,才认识到罗隆基在大节上,始终是没有错的。为此,他一直愧疚……
  那个座谈会之后又过去近二十年,连《血色闻一多》的作者谢泳先生在他的书中也这样写道,“多少年以后可以发现,那些在学术上或政治上表现出杰出才华的清华学者,当年差不多都是清华校园文化中的活跃分子”,而在这“杰出才华”的清华学者中,作者点名的就有这位令人可敬的罗隆基先生。
  如此说来,胡适怎么就那么相信马歇尔的“眼力”呢?
                2005年10月3日修订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7-7-24 10:40

因为除了信任,他别无选择。
作者: 云的南方    时间: 2007-7-24 12:00

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消炎比发言更重要!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07-7-24 12:25

我发现老闵最近发贴的目的就是要证明胡适的不宽容, 方法是: 凡是被胡适批过的人, 老闵就千方百计把他推高.

比如罗隆基,尽管"罗隆基身上很可能有不少坏毛病坏习气,",“当时,很多不赞成罗隆基的人,差不多都说他是投机分子”.但是只要胡适也参与批评了, 老闵就设法找些材料来拔高罗隆基.然后最后的结论就是:你胡适不是讲究宽容吗, 你怎么可以批罗隆基呢? 你批了,就说明你的宽容是假的,自由主义也是假的.

我想提醒老闵的是:讲究宽容不是不要自己的价值判断,做一个没有脑袋的糊涂虫.


作者: 闵良臣    时间: 2007-7-24 16:21

一个一个地来

云的南方,别一直装作不正经,老闵不吃你这一套。如果要辩,请说人话。如果一味地扯淡,除了充分暴露你丑陋的人格,别无益处。


作者: 云的南方    时间: 2007-7-24 16:25

老闵让我狠批私心一闪念,回到了40年前。老闵你不听我的话,也要听邹医生的话啊!大热天的,攻击什么不好攻击云就失策了。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