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老帖新晒] 魔中自有天籁 [打印本页]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7-10-24 00:33     标题: 魔中自有天籁

魔中自有天籁

生命本起源于混沌,使人类张皇失措的除了大自然外,还有生命本身。吾侪向上的吁求每被下坠的欲望所羁绊,摩顶放踵的宏愿常深陷为泥淖深处的挣扎,因此,当头顶的星空摇曳我们心中的道德律时,迷乱便是不可避免的,蛊惑也具有宿命的意味,并在文化的年轮上刻下印痕。

浮士德博士如是说:

有两个灵魂住在我的胸中,
它们总是互相分道扬镳;
一个怀着一种强烈的情欲,
以它的卷须紧紧攀附着现世;
另一个却拼命地要脱离世俗,
高飞到崇高的先辈的居地。
(《浮士德》第二场,钱春绮译)

上帝的深藏不露与魔鬼的无处不在,使人类思辨如为风所左右的纸鸢,常常沦为盲人摸象式的游戏。阿波罗神谕“认识你自己”,注定了将与人类同生共朽。然而,我们仍有必要面对这一假说——上帝与魔鬼同源。

上帝化生万物,但魔鬼未与之列。人类正是听信蛇的引诱并偷吃了智慧树上的禁果,才擢升为“万物之灵长”。在人类之前知道“禁果”可食且大有裨益者,除了上帝本身,便是魔鬼阁下,亦即那条蛇。那么,据此认为魔鬼和上帝一样先在于创世纪,似不容证伪。光明与黑暗的存在并不自上帝擘划白昼与黑夜始,神性与魔性乃是一股原生合力,共同参与对宇宙洪荒的开辟运作。魔鬼的存在构成对上帝全知全能属性的弹劾和限制,上帝的存在也成为一种制约,使魔法无以遮天蔽日。揆诸现象界,则善恶并峙,阴阳消长,恰是我们目验身受的当下观感。

附带提一下,创造蛇的上帝不等于创造魔鬼。魔鬼与上帝一样具有潜迹销行的本领,此外它还有一日千变,寄身万类的殊能。正如靡菲斯特可以凭一条丧家犬的身份赢得浮士德的怜悯,他的“婶母”(即那条蛇)同样可以借助长长的蛇信来传情达意。

对上帝的崇敬起于对魔鬼的畏惧,对邪恶的惊骇转形为对神明的膜拜。原初,上帝和魔鬼同样是不可知的,正如天际滚过的焦雷,只是人类因此产生了两种感受,这声焦雷才被分别赋以“上帝”和“魔鬼”的内涵。印度教主神湿婆的形象益人心智,他繁复对立的神格属性既折射出人类情感的混杂,又为“上帝与魔鬼同源”下了一个充满表现主义色彩的注脚。湿婆既金针度人,又殄灭苍生;既执着苦行,又色欲无边;既是牧养生灵的兽主,又是四海追杀的魔王。

善恶交杂,正邪参半恰是人性的特征。精神分析家告诉我们,几乎每一个在镜子前刮脸的男人,都萌生过谋杀或自戕的瞬间念头,而我们梦中的斑斑劣迹则是一笔连终极审判都无法严格清算的罪恶。法国神学家加尔文和耶稣会创始人圣依纳爵•罗耀拉都是神性焕然之辈,但两人性格中的阴鸷又都可圈可点。加尔文曾把杰出的西班牙神学家塞尔维特送上火刑柱,而罗耀拉除了“在赌博、玩女人和决斗等方面更是放荡无度”外,更对手下会士说:“如果修会认为白的是黑的,那么,我们便必须把白的说成黑的。”

无所逃于上帝的仁慈和垂爱,无所逃于魔鬼的蛊惑和加害,这不多不少,正好就是人类的境遇。“上帝与魔鬼同源”,事实上正被每一颗孤寂的心灵悄焉印证。

当牧师用平和的口吻祝祷“上帝与你们同在”时,上帝正与魔鬼同在,而且,在三位天使长的簇拥下。

保罗•蒂利希说:“如果你怀疑上帝,你将永远达不到上帝;如果你肯定上帝,你将距上帝更远。”而他本人拈出的所谓“超越上帝的上帝”(The God above God)又未必意味着对上帝的逼近。犹太人反对偶像崇拜的信念多半源于这样的认识:上帝不是某个有形实体,某张标有金额的期票,而是一种终极寄托的象征。弥赛亚没有如期归来不应被视为上帝的负约,而只能表明人类尚不配救赎。人类与魔鬼的争斗还没有完结,西奈山上自然不会有辉光出现。人类与魔鬼同在,构成上帝与人类同在的前提,因为,上帝与魔鬼同在。人类作为“迷途的羔羊”,上帝和魔鬼都想攫取,上帝靠的是启发人性之良善,魔鬼则凭着煽惑人性之邪恶。

威廉•詹姆斯认为,一个全能上帝的一元世界,是一个死寂静止的世界,因为它使“真正的自由、奋斗和行动”沦为虚幻。上帝的全能意味着人间的昏聩和百无聊赖,伊甸园作为充满禁忌和压抑的所在,留给我们的只是苦难的记忆,一种旧石器时代的荒凉,它泯灭荣辱,消弭智愚,挥斥喜怒,它从根本上褫夺了理性的萌芽:一个厌世者的天堂。人类曾经生活在天堂这一事实,除了敦促我们反省(或珍视)原初罪孽外,还表明天堂并非高不可及:我们都是天堂的过来人。何况,失乐园的主题又未始不可以显影成人类对天堂的胜利大逃亡。

渴望天堂的人常常又拒斥天堂,贬抑尘世的人往往又眷恋人间。奥林匹斯山上美女如云,宙斯却热衷于在人间拈花惹草,逃往蟾宫的嫦娥体验的只是凄清的孤寂,所谓长生不老徒成虚度岁月。对凡夫而言,“天上多尊官大神,新仙者位卑,所奉事非一,但更劳苦”,故“天堂愿同去,但今夜且缓”。天堂只是一个提供安息的场所,她的美好必须以无聊和厌倦为代价。一个整饬有序,花木扶疏的世界无益于人类自性显现和心智发展。人之为人,适在脱离天堂之后。

正是魔性与神性或曰善与恶的合为一体,方使人类领略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没有魔鬼的上帝是凡俗的,因为它宽广的正义与仁慈将无从兑现;没有上帝的魔鬼同样是可怜的,《失乐园》中那支骁勇善战的撒旦大军将失却其矛头所向。卑鄙使高尚变得崇高,傲慢使谦卑显出美德,嫉妒使宽容成为追求,争斗使和平成为祈愿,丑恶繁殖出对美的向往,瘟疫烘焙出卫生的习俗。如果上帝是阳光,魔鬼就是空气,天堂和地狱的交相辉映,生成了人间的氛围。

上帝创造的人类只是一个物种,它天真未凿,朴拙无识,与别种脊椎动物并无判然之别。我们得感谢那条蛇的引诱,感谢夏娃脆弱的耳根和亚当的女权意识。由是,我们初尝禁果,智慧始获,站立为人。

人性的起源,源自受蛊惑的那一刻。黑格尔说得好:“罪恶是人类历史的杠杆”。夏娃(Eve),一个堕落的女人,预示着文明的除夕(eve)。

我们应该规避性善性恶的争论,公堂既无,所谓两造对质不过是自说自话而已。何况,人类即便孕育于善,却又是生成于恶的。如此,则性善性恶之别便如法学家探讨个体生命的认可期限一样,属于不可究诘的悬论。

但魔性,乃是人类的本质特征。

巫觋的出现,第一次证明了人类乃魔鬼的传人。《金枝》的作者弗雷泽爵士将巫师视为后世科学家的祖先之所以受到非议,在于他没能把见解更向前迈进一步。巫师除了是科学家的祖先,还应是哲学家、诗人和工程师的原型。在一个喃喃作法的女巫体内,涌动并混杂着对上帝的敬畏,对魔鬼的挑战,对自然的亲情,以及对于“天人感应”思想的朦胧信仰。人性的高贵在于承袭了巫觋的血液,巫觋的力量来自魔鬼(或邪恶)的挑逗和启蒙。巫师们用火止雨,用血祈雨的努力只是因其失败而显得愚蠢,但想到只有人类才能面对这样的失败,我们便应体会这份失败中的悲壮和伟大。何况,那些炼丹士们虽然没有从黄金中提炼出长生不老丸,但他们充满魔性的举止毕竟为后世的化学奠定了基础。富兰克林如果没有从闪电中找到能源,他庞大的名声里会不会杂入妖道的成色呢?

世界有其固有的魔性,人类有其固有的好奇。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打赌,像一颗琥珀,孕结了人类心灵的全部历史。从夏娃听信诱惑的那一天,我们就注定了对魔鬼的追随,即使为了重归天国。

文明大多毁于天堂般的氛围。约五千年前印度河畔的哈拉帕文明,在其被雅利安人践踏过的遗址中不仅发现规模巨大的浴场,还有着其完善性足以和古罗马媲美的下水道设施。在尼尼微的废墟上,除了有华丽的廊庑、闺房和高塔,还有一座巨大的“莫愁餐厅”。至于罗马帝国的灭亡,我们知道有一种说法是,由于过多地贪恋杯中物,酒器上的铝制成份终于瓦解了整个元老院的智力。另一方面,地狱般的环境又每每催生了文明的昌盛和成熟:印度文明曾被人恰当地称为“炎土文明”,黄河流域也不是沃野千里之乡,希腊则建立在一片岩石嶙峋的土地上。对文明而言,天堂的境界,正等于海市蜃楼的境界;历史的车轮,借魔鬼的挑战而发轫。

在我们礼拜上帝之际,也应从神龛上匀出几枝蜡烛去叩谢魔鬼。魔鬼引导我们逃离天国藩篱,脱去吾辈半人半神的暧昧袈裟,踏上那仅仅属于人的漫漫长途。天堂的岁月只堪昏睡,人的道德和历史使命都在下界。只有在这个区区星球上,人类才有望成就伟大。魔鬼用困顿使我们探索转机,用邪恶使我们寻求拯救,魔鬼仿佛卢梭笔下爱弥尔的老师,正用全部苛刻的课业催趱我们前行。今天,伊甸园的大门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在人类被逐出天国之后,似乎连上帝的背影都不曾瞥见过,我们也许永远找不到回归之途。然而,上帝还在,因为魔鬼还在。上帝的存在表明希望尚没有沦为绝望,魔鬼的存在则意味着人类在人间的事功尚未完成。

造化生万物并非供人声色之享,上帝无思无欲,淡泊人事,所谓“灵修浩荡,不察民心”。较之人类对上帝历数千年不衰的虔心侍奉,上帝对人间之不闻不问,韬光养晦,着实令人心寒。“瞧,这个人!”——难道十字架上的基督可以冲抵人间全部苦难而有余吗?上帝眷顾人类,孤证难凭;魔鬼钟情人间,凿凿有据。魔鬼较之人类,似乎是一位更彻底的人道主义者;至少,魔鬼从不曾将自己的智慧移向人类之外。

虽然传说不可一一坐实,但“荒唐言中每蕴博物识性之学”,神话不妨直解,曲语常可传真。准此,则《创世纪》中那惊心动魄的一幕,值得每一个善于忘恩的人惊心动魄地记取:蛇魔乃是为了人类的智性利益而遭致上帝的贬黜和诅咒:“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

在面对受难的十字架以“参与上帝的痛苦”(朋霍费尔语)时,我们难道不是更应该面对那条蛇以分担魔鬼的悲戚?

——载《读书》1992年12期
作者: zoufeng_1234    时间: 2007-10-24 07:17

从文字到新意, 都是绝顶好文, 谢谢泽雄兄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7-10-24 10:14

谢谢邹峰兄鼓励。
那属于俺的处女作之列。一晃,十五年了。重新读它,既会不避自美地发现若干“孺子可教”的地方,但也发现大量幼稚之处,比如好为大言,以气御文,等等。
作者: 城骁    时间: 2007-10-24 10:59

魔鬼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从历史看,恶可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从个人看,召唤生命力就是召唤魔性。如浮士德召唤出靡菲斯特。“上帝与魔鬼同源”,“上帝正与魔鬼同在”,诚然。突然联想一下,爱中总有恨、嫉妒、折磨、痛苦等等,似乎也是上帝与魔鬼同在的示例。没有痛苦就没有爱了,没有魔鬼就没有上帝了。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7-10-24 12:55     标题: 说到气,我搬来《苏东坡传》一段谈“气”的话。今早翻到那里,所以记得。网上搜来的。

我们论到苏东坡,我们就不能避免“气”这个字。因为每个文学批评家综括苏东坡的个性,必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字。“气”本是普通字,是空气,是气体,是大气,是精神,是力量,是运动,是闷在心里的恼怒。在《孟子》里,“气”是哲学的概念,类似柏格森所说的“生气勃勃”,是人格上的“元气”。使伟人和匹夫显然不同的,往往是精力元气上的差异。在孟子的哲学上,“气”是伟大的道德动力,更简单说,就是人求善、求正义的高贵精神,这种精神,人人皆有,是与生俱来的。人在世界上生活下去,这个“气”可因得其陶冶营养而增长强大,亦可因消减而衰弱。以苏东坡的情况而言,其意义正同于伟大的精神,一个人高升到无极限的精神,至大至刚,激烈冲动,因其本身充沛的无力必要发之于外而不可抑制。佩服苏东坡的人和批评苏东坡的人,就常说到他这种至大至刚之气。孟子在自己本身觉察到有此力量,这种力量著辅以正义真理,便在天地之间无所畏惧。

  孟子的一个弟子问:“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孟子回答道:“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道与义,无是,馁也。行有不嫌于心,则馁矣。”

  苏东坡既然天赋这样生气蓬勃的精神,他自然常遭遇到道德的矛盾,一方面要保持英雄本色,不失其与生俱来的大无畏精神,另一面又要顾到同样重要的明哲保身这一人生的本分。在苏东坡一生的官宦生涯中,有某些时期此种冲突特别尖锐,往往他宁愿保持他的英雄本色。所以他内心中的冲突总不会太大的。他那伟大的天才不断自由流露而一发不可抑制。正是:

  猿吟鹤唤本无意,
  不知下有行人行。
作者: 林泉    时间: 2007-10-24 18:54

啊呀呀,92年的《读书》呀,那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我在朋友的书架上翻看过几眼,但肯定没看过这篇大作。佩服一把。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7-10-24 22:31

猛然想起了周实大哥的那些文字片断,他们问他,又是血盆大口,又是穷追不舍,还有拼死相搏,更有死犹未死,喂,这到底是谁在跟谁搏斗哪?他好像说,是他身上的神和魔在自斗!哈哈。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