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sinnungsethik’是一个非常难以妥当翻译的字眼。在英译中,有译作‘ethic of ultimate ends’(终极目标的伦理)者(Gerth & mills),有译作‘ethic of conviction’(信念伦理)者(Bruun),有译作‘ethic of intention’(意图伦理)者(Runciman & Matthews),有译作‘ethic of single-minded conviction’(专心致志的信念的伦理)者(Roth)。西岛芳二、胁圭平的两个日译本皆作‘心情伦理’。Freund的法译本则作‘ethique de conviction’(信念伦理)。在中文中,现存的译法有三:李永炽先生根据日译取‘心情伦理’、林毓生先生根据Runciman 与 Matthews作‘意图伦理’”、高承恕先生则译作‘信仰伦理’。……韦伯在区分‘心志伦理’与‘责任伦理’的时候,主要的着眼点,似乎是行为本身的价值和行为的可预见后果(后果不一定等于目的或意图)之间的不同意义。若干德国学者曾径直称‘责任伦理’为‘后果伦理’(erfolgsethik)。前者属于主观的价值认定,主要涉及意图或动机,后者则牵涉到客观世界及环境中的现实运作。至于‘Gesinnungsethik’一字,其字根是‘gesinnt’,泛指某种心态、心境、看法(用英文表示,就是如何如何disposed或minded)。我们非常勉强地用‘心志’一词来移译‘Gesinnung’这个字,不用目前较为通行的‘信念’或‘意图’,用意即在于强调韦伯心目中主观价值与客观后果之间的对比。”(《韦伯作品集I: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60-2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