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亚里士多德提出,人如何行动决定人有什么样的德性,而人的行动开始于对行动的选择。选择是实践理性的审思活动。由于实践理性的参与,行动是自愿和自我负责的,从而证明,人最终是自我成就的,成为什么样的人由人自己决定。对亚里士多德的著名论点-实践理性只是审思行动的手段,而不审思行动的目的,有着普遍的工具理性的误解。本文说明,实践理性并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性的达到既定目的手段,而是和人的德性、情感、欲望一起,共同构建出具体情境下行动的目的并筹划达到目的的途径。实践智慧是人在行动中揭示真理的方式,它总是和情感一起出现。人的自我决定包括了行动和情感两个方面。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科伦理学》中提出,人的德性是通过实践行动(praxis)形成的。他说,我们首先通过实际地运用德性而获得德性[2]——人通过做正义的事而成为正义的人,通过节制的行为成为节制的人(NE 1103b1)。我们知道,人总是以某种方式来行动,而以某种方式行动能使人产生如何行动的习惯(ethos)。亚里士多德认为,习惯是某种类似于本性自然的东西,人形成了某种行动的习惯,就有了这样一种禀性或性格(hexis)。不但好的行动能够成就人的德性,使人成为具有美德的人,而且不好的行动也可以毁坏人的德性(NE1103b9),比如,如果人习惯于放纵自己的欲望,就成了不节制的人。这就像在技术中,没有人天生具有某种技艺,而是通过制作产品而具有了技艺,并且,通过优良的制作活动而具有好的技艺,粗劣的制作活动形成坏的技艺。甚至这也是一个国家立法的目标,国家立法致力于训练公民使之形成正确行动的习惯。如果达到了这个目标,这就是成功的法律。
关键词:实践行动,德性,实践理性,目的,手段, 道德脆弱
1.行动的自我选择体现了人是自我成就的人行动的方式使人成为怎样的人[3]。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人行动的方式呢?有人将原因归于人所处的环境,有人则说是教育的结果。这些原因没有错。但质言之,亚里士多德说,行动的始点(arche)在人自身(NE1102b32-33),行动来自人自愿进行的选择(prohairesis)。人有选择而后才会行动,除非他为痛苦或快乐所蒙蔽无力作出选择(其实这种状况也是他的一种选择)。而选择所作出的决定是审思(boule)的结果(NE1112a15)。审思的特征恰恰体现了人的实践活动对人自身的塑造作用。
2.恰当理解实践理性作为达到目的的手段的意义亚里士多德提出,在人的实践行动中,德性和性格保证行动的目的正确,而审思提供达到目的的手段。为行动提供目的的是意愿,而达到目的的手段通过审思和选择获得。(NE1113b3)在他看来,人的性格或德性决定了人的欲望和意愿,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就有好的欲望和意愿,而无良恶人则充满了邪恶的欲望。审思不会涉及到目的的善恶,只会考虑如何实现这个目的。这无疑会引起一种看法,认为审思只是一种工具性的或者技术性的思维过程,它要以最有效的方式达到已经确定的目的。尤其是亚里士多德一再强调“我们意愿目的,而选择达到目的手段”( NE1111b26),又说,“行动的始点是行动要达到的目的,但一个由于沉溺于快乐、畏惧痛苦而败坏了的人,完全不能够分辨始点,不能看到他应当选择和实践的作为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东西。”(NE1140b11-20)由于亚里士多德的这种说法,一些学者因此认为,目标是单独由德性决定的。而德性是欲望的功能状态,不是理性的。这样,亚里士多德就和休谟(Hume)一样是情感主义的。[7]另外有近似的看法,认为,“有德之人无须运用实践智慧就能够使行动富有德性。实践智慧的作用只是筹划达到眼下目的的手段,比如,筹划如何复仇。所以大部分情况下,实践智慧的筹划是对手段的技术性审思,它没有独立的道德价值。[8]
3. 情感和道德品格的形成我们同时看到,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所涉及的不仅是行动,而是行动和情感二者。如果德性关注的是行动和情感,并且每一个情感和每一个行动都伴有快乐和痛苦,那么,德性就同快乐和痛苦相关。性格是同情感相关的或好或坏的形成的状态[21]。由此看来,对亚里士多德而言,不但行动对人的自我构建起着决定作用,同行动息息相关的还有情感,这一个因素在德性形成中不可忽视。一方面,亚里士多德说,只有行动还不能构成德性,必须有相应的恰当情感相伴的行动才构成德性。面对危险,行动者必须是伴有不过分也无不及的恰如其分的害怕才是勇敢的。如果过分害怕,就成了懦弱,如果害怕不足,就会鲁莽。勇敢的德性和恰如其分的害怕的情绪相伴而生。另一方面,情感也会导致相应的行动,快乐会使人做坏事,痛苦会使人逃避做好事。因此德性是在行动和情感相伴的意义上是关于行动和情感的。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