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文景之治的故事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19 22:51     标题: 文景之治的故事

检拾旧稿,发现前年在CCTV12做节目时顺便写的一些文字。曾经在百家试讲了一次,讲了两小时,据说反映不错。不过因为已有一位讲汉朝的先生打算通吃两汉,这个题目就被淘汰了。想想反正没用,贴在本坛供大家笑笑。

为了自顶,每天贴一段,请大家耐心。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19 22:53

1、推上宝座

本系列我们讲的是“文景之治”。

这是一个在中国政治史上一直被称道的、作为榜样的时代。文,是指汉文帝刘恒,景,是指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这两个皇帝先后统治了整整40年,正好是两代人的时间,这两个皇帝的统治时期,后来被当作了中国传统政治的典范。

这个时代从汉文帝刘恒以代王身份被推上皇帝宝座的公元前180年开始。

那么为什么这个皇帝是被“推”上皇帝宝座的呢?

京城喋血

公元前180年,汉朝的京城长安发生了一场流血政变。

阴历7月间,掌权15年之久的吕太后病死。这个生性残忍、但又具有政治才干的女人一死,原来被她的残酷屠杀威吓政策压制下的刘姓皇族立即开始行动,齐王刘襄在外起兵,他的弟弟朱虚侯刘章虽然是吕禄的女婿,却是在长安给自己哥哥通风报信、出谋划策的内应。

原来吕后家族及其亲信也是建立汉朝的功臣集团的组成部分,可是吕后掌权的时候3扩张本家族的势力,甚至违反刘邦当年和功臣集团的盟约“非刘姓不得为王”,这就影响到了功臣集团的既得利益。等到吕后一死,原来被吕后控制住的功臣集团立即发生新的组合,尤其是过去对吕后很服从的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暗中串联了一批功臣大臣,又和刘姓皇族暗中联手,开始组建反吕的统一战线。最典型的是受吕氏控制的朝廷命令开国大功臣之一的灌婴带了军队去讨伐齐国,可是这位统帅一离开京城就自说自话了,居然和齐国暗中停战。

才过了一个多月,反对吕氏的势力就在京城开始了行动。周勃等人设置圈套,迅速夺取了京师驻军的指挥权。

原来西汉在建都长安后,根据“强干弱枝”的国策,在长安附近部署了强大的军队。这支军队一部分驻扎在长安城南部的皇宫附近,另一部分驻扎在长安城北地区,因此分成“南军”和“北军”两大集群。这两支军队的指挥权是一直分离的,显然是为了防止军队的倒戈政变。

南军也称“兵卫”,一般由朝廷九卿之一的“卫尉”指挥,总兵力约有上万人。负责皇宫内的警卫戒备,以及宫殿门口的出入、公文的递送,实际上是皇宫的卫戍部队。还有一批号为“郎官”的皇帝的随从,由郎中令指挥。

北军平时可视为是京师地区警备部队,战时则为战略预备队。一般由九卿中的“中尉”指挥,士兵主要从关中地区征发正卒,每年轮换。同时关中地区的郡县地方驻军也归中尉指挥。北军的总兵力没有明确的记载,平时员额大约是数万人。关中地区所有适役男子实际上都是北军的预备役军人,紧急情况下可以动员组编为一支大军。

吕太后病重的时候,布置侄子赵王吕禄为上将军指挥北军,另一个侄子吕产统帅南军,企图以中央军力量威慑全国服从吕氏当政。临死前又让吕产为相国。

吕太后死后,周勃与陈平诱骗吕禄交出上将军印符,前往自己的封国。周勃通过熟人关系拿到了皇帝的符节(皇帝使者的象征),得以进入军营,谎称说是奉皇帝命令接管北军。周勃一进军营,就发布命令:“愿为吕氏的右袒(露出右肩膀),愿为刘氏的左袒(露出左肩膀)!”全军将士都“左袒”。周勃于是直接指挥北军。吕产就任相国后,移交了对于南军指挥权,被陈平派人把住南军营门和皇宫大门,不准吕产进入南军,也不让他进皇宫。吕产也不知道周勃已经掌握北军,正在感觉奇怪,被朱虚侯刘章率领的号称“入宫护驾”千余名北军赶到后被杀死在皇宫外的厕所里。周勃派出军队把京城里所有吕氏家族的人,无少长全部杀了个精光。

可是灭了掌握实际权力的吕氏家族,杀了这么多人,这些大臣以及皇族怎么来收拾政局呢?

这个统一战线的目标是反吕,这个目标一达到,他们各自都想扩张自己的既得利益,那么如何来达到一个平衡点呢?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19 23:12     标题: 木匠的历史文章人读得放心



庆幸又有精彩故事看啦。
这一段读得人不过瘾,真想求木匠师傅多贴些,不过,我要出门两天,还是贴慢些吧。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0 09:04

善后关键
       
他们发动政变的理由有两个:一个是吕后封了自己的侄子为“王”,违反了汉高祖刘邦“非刘姓不得为王”的“白马之誓”;另外一个理由说是吕产、吕禄等吕氏家族的人准备造反,推翻汉朝。

可是从理论上讲,京城里还是有一位皇帝的,就是被吕太后当作自己孙子扶上皇位当傀儡的那个小男孩刘弘、历史上称为“少帝”的。这两项政变的理由严格意义上是不成立的,因为只有在皇帝的命令下才可以处置违反“非刘氏不得为王”、以及处置反叛朝廷的叛逆。因此,如果政变的参与者不另外立一个皇帝,怎么来证明他们政变的合法性呢?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另外立一个皇帝,越快越好。

那么,下一个问题是,找谁来当这个皇帝呢?

于是政变后的第二天,大臣们就开始秘密集会,讨论如何善后处理。

他们达成的第一个共识是,把政变进行到底。现在坐在皇帝位置上的“少帝”,以及在京城里几个被吕后封为“王”的所谓的皇族,都是被吕后找来的孤儿,养在宫中冒充汉惠帝的儿子,封王只是吕后为了给自己子弟封王而找的借口,是为了壮大吕氏的力量。如果让少帝保留皇位、或者挑这几个人中的一个来当皇帝,等到他们羽翼丰满了。那么我们这些参与发动政变的大臣就都要被斩尽杀绝了。所以就必须把这些吕后封的皇帝、国王全给废了杀光。

第二个共识就是要从分封在外地的刘氏诸侯王里挑一个最好的来当皇帝。不过至于哪一个是最好的,这就有了分歧意见了。

中国古代并没有关于皇位继承的明确法律。西周的“礼制”规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可是在已经没有了长子的情况下,是由次子、还是由长孙来继承,是没有定论的。

当时刘邦的嫡系子孙分封在外地的诸侯王并不多。刘邦死的时候还有8个儿子,后来被吕后杀了3个,两个已经病死,吕后自己的儿子惠帝也早已去世,只剩下代王刘恒和淮南王刘长。下一代的诸侯王有好几个,其中就有起兵反吕的齐王刘襄。

从对消灭吕氏集团的功劳来说,应该是齐王刘襄。从皇室的血缘名分来说,他是汉高祖刘邦的长房长孙,而且又是这次反对吕氏的“首义”,第一个打出反吕的旗号。他的兄弟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在京城的这次政变中也是关键性人物。因此就有人建议说:“死去的齐悼惠王刘肥是高祖的长子,现在的齐王就是高祖的嫡长孙,因此可以请齐王进京来当皇帝。”

可是这个意见居然并没有得到大家的一直同意,那么有名分的、有功劳的齐王为什么不被看好呢?
作者: 李大苗    时间: 2008-3-20 09:30

嘿,这材料,听起来有紫檀的味道。木匠,好好刨!
作者: 竹南    时间: 2008-3-20 09:32

木匠师傅多贴点吧,呵呵。
另外,2楼第一段里的“中尉”貌似是“执金吾”一类的官,印象中并不在九卿之列,可能是享受同等待遇的官爵?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08-3-20 14:29

搬个小板凳,听偶像讲故事~~
8要太吊偶们胃口。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3-20 14:48

吊足胃口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0 14:49

历史版又要热闹一下了,为老哥厅里掌灯,山外点上松明子一哈,慢慢写,慢慢帖,让他们等到肚肠根都痒了再贴也没有关系,好东东都是这样叫人心里发痒的说。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0 17:21

原帖由 竹南 于 2008-3-20 09:32 发表
木匠师傅多贴点吧,呵呵。
另外,2楼第一段里的“中尉”貌似是“执金吾”一类的官,印象中并不在九卿之列,可能是享受同等待遇的官爵?
啊,这里确实是写得不够严谨。当时是在宾馆里写的,完全凭印象,有好多乱语的。

当时应该还没有“九卿”这样的列法,是写错了。

中尉在当时是指挥驻军的军事指挥官,这是没有错的。但文帝吸取了大臣发动政变的教训,以后就将这个指挥职务逐步架空,改为负责京城治安、以及办理皇帝交办案件的职务——就好像文革时毛一度将北京军区、北京卫戍区作为文革指挥以及办事单位一样。所以到了武帝时就将它改为“执金吾”,专门负责京城治安,不再是野战军指挥机构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0 17:22

感谢版主加精!“谢三爷提拔!”
作者: 竹南    时间: 2008-3-20 17:33

居然抓到木匠师傅的bug,窃喜中,
建议木匠师傅每天多贴点,从早上到现在等得脖子都酸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1 08:09

众推代王

当提出齐王后,立即就有人出来反对。这个反对者却也是皇族的诸侯王,他就是琅邪王刘泽。

琅邪王刘泽在皇族里辈分很高,他是汉高祖刘邦的远房堂弟弟,参加过秦末战争,立有战功。可是在西汉初年分封诸侯王时,他因为是远房宗亲,只受封了个营陵侯。吕后掌权后,对刘姓皇族采取拉一派打一派的手段,有意扶植这位元老皇族,在大封自己的兄侄为王的时候,把刘泽封为琅邪王,但是他的封国却是从原来最强大的齐国割出十几个县来设立的。由此得罪了齐王刘襄。

这次齐王刘襄起兵的时候,首先和琅邪王取得联系,派了自己的内史祝午去联系。说;

“齐王起兵征讨吕氏,齐王考虑到自己还是晚辈,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而大王是皇叔辈分,跟着高皇帝打天下,所以齐王想请大王来当这个总指挥,齐王愿意把自己全国的兵力都交给大王来指挥。不过齐王自己不敢离开军营,请大王到临淄军营,一起商议大计,统帅全军西征平定关中的诸吕之乱。”

琅邪王刘泽听了当然很高兴,立即动身前往临淄。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他一离开,他的琅邪王国就被祝午控制,所有的军队都被齐军兼并。他自己一到临淄就被软禁。琅邪王刘泽也知道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好见风使舵。对齐王刘襄建议,说:

“你父亲齐悼惠王是高皇帝的长子,你就是高皇帝的嫡长孙,应该当皇帝的。消灭了诸吕后就应该换皇帝位置。不过朝廷里的大臣首鼠两端,狐疑不决,在这件事情上没有个定论。我现在反正在临淄也没有事情,而在皇族里辈分算是高的、年龄也算大的,不如让我进关上京去帮大王说一说,大臣们一定会尊重我的意见的。”

这个齐王刘襄也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居然就同意让琅邪王刘泽上京。他也不想想自己刚夺了琅邪王刘泽的王国,能指望琅邪王刘泽为他讲什么好话!

果然,在这个群臣密商会议上,琅邪王刘泽明确提出反对齐王当皇帝。当然他也不能明确说这是为了自己的私怨,他就从这个功臣集团的利益来入手。他说:

“齐王是高皇帝长孙,论名分也是应该的。不过他的舅舅驷钧,性格暴戾,为人凶狠,简直如同‘虎而冠’(就是个戴了帽子的老虎的意思)。刚刚因为吕后而天下大乱,现在立了齐王,有这么厉害的太后家族,那就等于是又出来一个吕氏家族了。”

这里说的这个驷钧确实也是个厉害角色,在齐王起兵的时候逼死了朝廷任命的齐国丞相,自己当了丞相,指挥齐军和朝廷大军对峙。琅邪王刘泽这一说,扭转了会议的方向,大臣们第一考虑的是皇帝的太后家族是否势力强大、会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利益。

后来有人提出立淮南王刘长的时候,也很快被否决,第一是因为这个刘长年纪还比较小,第二个理由也是他的母亲一族势力较大。

于是与会者的意见逐渐统一,唯一的选择是代王刘恒。代王的母亲是汉高祖的妃子薄姬,家族不是功臣大族,兄弟薄昭为人也比较厚道,是个“君子长者”。而且听说这位代王为人“仁厚宽孝”,又是现存的汉高祖儿子中的年长者。结果形成的一致意见是“推立高皇帝的儿子名正言顺,推立善良之人大臣就可以安心。”

显然,这些参与会议的大臣的主要出发点都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不受触动,能够保持皇族集团与功臣集团这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势力平衡。并没有什么为了国家、利于天下的公心。

而且这个秘密会议的决议还有一个最大的漏洞:

他们并不知道代王究竟愿意不愿意当这个皇帝?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1 12:49

历史的惊人相似之处,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简单:吕这只雉就是太祖的那个青,不同之处,青还没有成过功就失败了,雉有过成功,但是还要死的,死了,就要被人家粉碎四人帮了,再不同之处,那是没有一个郭沫若拿着汉代长安腔,迎着黄土风尘唱道:大快人心事兮粉碎吕雉帮。今天这一段呢,就有点像江代王的产生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2 09:53

宋昌决计

和一般人想法不一样的是,代王本人对于这个“君临万人之上”的位置并不怎么动心。

当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秘密派来的使者来到代国的晋阳(位于现在的山西平遥县西)后,代王的反应是极其谨慎。

代王刘恒召集了自己的亲信左右一起商议。他的幕僚中的大部分提出的意见是要谨慎从事。郎中令张武提出的意见具有代表性,他说:

“汉朝朝中的这些大臣都是过去在高皇帝时带兵的将军,会打仗,多谋诈,都不是习惯听从命令的人,只不过是畏惧高皇帝、吕太后的威势而已。现在他们灭了吕氏,刚刚喋血京师,就派了使者来迎接大王进京,实在是不可相信。请大王对他们说身体不好,敷衍一下,静观其变。”

这时只有一个人挺身而出,建议代王果断答应大臣的邀请。这个少数派的声音,是由中尉宋昌发出的,他是这样说的:

“刚才诸位的议论都不对。当年秦朝因为政治失败,群雄并起,豪杰自立,以为自己可以得到天下的人数以万计,可是最后登上皇位的只有刘氏,几十年来天下人已经不再有自己称皇称帝的野心了,这是第一。高皇帝分封子弟为王,诸侯国各自犬牙相制,刘氏犹如磐石一般强悍,天下人只能服从,这是第二。汉朝建立后,废除了秦朝的苛刻政治,简化了法律,实施惠民政策,老百姓个个都安居乐业,任何人不能动摇,这是第三。况且即使是吕太后那样的恐怖手段,把自己的子侄封了三个王,擅权专制,然而当太尉周勃仅仅凭借一个代表皇帝的符节(没有正式的调兵指挥的虎符)进入北军军营,一声号召,所有的士兵都袒露出左肩,来表示愿意效忠刘氏,脱离吕氏,终于得以消灭吕氏。这是上天的授命,不是单靠人力能够实现的。现在即使是这些大臣企图叛乱,老百姓不服从他们的命令,他们的那些党羽难道能够专一效忠吗?现在朝内朱虚侯、东牟侯这样的亲属,朝外有吴、楚、淮南、琅邪、齐、代这样的诸侯强国。而高皇帝的儿子只有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年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因此我认为大臣是顺应天下之民心而真的打算迎立大王,希望大王不要怀疑。”

宋昌这段话陈述的4大理由:刘氏当皇帝已是天下认可的惯例,刘氏诸侯国势力的制约,民心的向背,上天对于刘氏的授命,因此无须惧怕这是大臣们的阴谋,可以相信大臣们的诚意。

理由似乎很充分,可是代王刘恒并不马上下决心。和幕僚们商量完了,他又去找母亲商量。母亲薄太后的意见好象也没有明确的记载。

我们只知道这位三思而后行的代王还曾找来了卜师,用一块烧烤过的乌龟壳上的裂纹来帮助自己作出决策。说来奇怪,那块乌龟壳上的裂纹是一个横向的大裂纹,卜者解读:“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是个吉兆,预兆得到王位。代王说:“寡人原来就已经为王了,还要得什么王位?”卜者说:“所谓天王,就是天子的意思。”

看来卜卦的结果给了代王刘恒更大的信心,他终于决心采取一个实质性的行动:派遣了他的舅舅、薄太后的弟弟薄昭赶往长安,去见太尉周勃,打探一个确实的信息。这次周勃仔细向薄昭说明了迎立代王为皇帝的真实意图。薄昭连忙赶回来报信,说:“确实是要迎立大王,没有什么可疑的了。”

代王刘恒听了舅舅的回报,才笑着对宋昌说:“果然和先生说的一样。”

一旦下定了决心,代王就毫不犹豫,立即行动。他在听取了舅舅薄昭的回报后,当天就动身赶往长安。他让宋昌和自己坐同一辆车,向着长安疾驶。要张武等六个人“乘传”(利用政府驿站提供的4匹下等马拉的政府马车)随后赶上。

那么这位行动起来“静如处子,动如脱兔”的代王能够顺利到达长安、登上皇位吗?

那些发动政变的大臣是如何来拥戴这个只有一车一侍从的“光杆国王”来登上皇帝宝座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2 10:21     标题: 有关图片

有关的图片

[ 本帖最后由 老木匠 于 2008-3-22 20:12 编辑 ]
作者: 章星球    时间: 2008-3-22 14:31

好看好看,抢个板凳
作者: 李酒苗    时间: 2008-3-22 15:09

看吊胃口的章回体说部啦~~~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08-3-22 19:01

俺准备报考老木匠的研究生。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2 21:44

原帖由 猪头猪智慧 于 2008-3-22 19:01 发表
俺准备报考老木匠的研究生。
不敢当哩!

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电视剧本素材?
作者: 章星球    时间: 2008-3-22 22:00

确实是一部好电视剧,
希望下一集快一点出来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2 22:56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3-22 21:44 发表


不敢当哩!

这是不是一个很好的电视剧本素材?12d" />
我一记毒眼就看出来了,猪头说要考木匠的研究生就是冲着这一点来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3 09:32

公言私言

代王刘恒赶到了长安。这段路在今天的公路里程上也有5、600公里,在当时要走十几天。我们没有办法说明代王刘恒在赶路途中在想些什么,可是根据在他到达长安后的行动来看,他肯定拟定了一个行动计划,甚至还有一个应急计划。

到达长安北边的高陵县后,代王刘恒就暂停,让宋昌先进长安探路。宋昌赶到长安城外的渭河桥头,发现周勃已经带了群臣在桥头迎候。可见一路上代王来京的消息已经传到了京城。

当宋昌再陪同代王刘恒来到渭河桥头,群臣都跪地拜谒,自称为“臣”。代王刘恒赶紧下车还拜。太尉周勃拜见,说:“请允许我上前一步说话。”宋昌立即在旁边阻挡,说:“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意思就是你如果说的是公事,就应该公开讲;你如果要说的私事,国王不受私人私事的嘱托。这颇有点坚持政事公开性的原则。

太尉周勃于是只好跪在地上,双手高举,奉上“天子玺符”,就是皇帝的大印、符节之类的皇权的象征。代王回拜,并不接受,只是说请群臣到“代邸”去商议。——当时汉朝给每个诸侯王都在京城里修建了官邸,供他们到京城朝见时居住。

群臣到了代王的官邸,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宗正刘郢、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典客刘揭等一起再拜,说:“刘弘(就是吕后立的那个少帝)等人都不是惠帝的儿子,不应当奉宗庙。臣等经过和京城里的王侯宗室以及吏二千石(省部级干部)仔细商议,大家都认为大王是高帝的长子,应该即位为皇帝,请大王即天子位。”

到了这地步,代王刘恒还是要推辞一下,以示诚意的。于是他说:

“继承高皇帝的宗庙(就是当皇帝的意思),这是极其重大的事情。‘寡人不佞,不足以称宗庙。’(我没有才能,不足以当此大位)还是请楚王——这个楚王是汉高祖的弟弟,当时年纪已经很大,不参与政事——更合适,寡人不敢当。”

群臣都趴在地上继续劝进。代王刘恒“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当时人们座位很讲究,宾主的座位是宾客朝东坐、主人朝西坐,君臣的座位是君主朝南坐、臣下朝北坐,代王是先以主人(因为这是在他的邸舍)的礼节还礼推辞三次,然后再按照君臣的礼节推辞两次,表示逐步向正式的皇位靠拢。

群臣纷纷都说着“大王即位最合适”。丞相陈平就代表大家的意思,说:

“臣等慎重考虑,大王奉高帝宗庙最是相宜,就是天下诸侯的万民也都认为是最合适的。臣等为了宗庙社稷的大计,丝毫不敢马虎的。伏愿大王接受臣等意见。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

代王刘恒这才说:“宗室、将相王列侯都以为寡人最合适继宗庙,那寡人也不敢推辞了。”这虽然是客气话,意思里也隐含着:这是你们推我上台的,可别反悔。
代王收过了“天子玺符”,就算是“即天子位”,当了皇帝。这已经是政变发生后的第49天了。

可是他还不是皇帝,皇帝的宝座在皇宫,而皇宫里面还有一个皇帝。要把那个皇帝除掉是个脏活,代王自己是不能够、更是不愿意弄脏自己的手。

那么谁来赶这个脏活,如何把这个半推半就的皇帝正式推上皇帝的宝座呢?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3-23 09:45

可是他还不是皇帝,皇帝的宝座在皇宫,而皇宫里面还有一个皇帝。要把那个皇帝除掉是个脏活,代王自己是不能够、更是不愿意弄脏自己的手。
-------------------------------------------------------------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4 07:31

武力除宫
       
这件夺取皇宫宝座的任务,当然还是有人会自觉跳出来做的。当群臣在代邸按照朝见的礼仪排位置的时候,齐王的兄弟东牟侯刘兴居上前说话了:“诛杀吕氏,臣没有立功,请把这件除宫的事情交给我。”

刘兴居这么积极当然也是有考虑的。他的大哥齐王刘襄本来是最有希望当皇帝的,可是眼见得朝臣集团并不认同,而且这个朝臣集团也得罪不了:京城里的军队是朝臣控制的,和齐王停战的朝廷军队,是由和朝臣一个集团的功臣灌婴指挥的。他估计这个消息肯定会传到代王的耳中,因此不如直接为代王登宝座出一把力。

东牟侯刘兴居与太仆汝阴侯、老功臣夏侯婴带上一批军队一起入宫。夏侯婴当年是惠帝兄弟的救命恩人,因此在吕后掌权时位置仍然很稳固,在朝廷里有很高的威望。东牟侯刘兴居到了宫殿,上前对着少帝刘弘说:“足下非刘氏子,不当立!”指挥两边持戟的侍卫抗上兵器离开。有几个不愿意离开的,主管殿中事务的宦者令张释一番劝谕,那些侍卫也就撤去了武器离开。

夏侯婴叫皇宫里的侍卫们用皇帝坐的“乘舆”马车送刘弘出宫。刘弘早知道大势已去,心里害怕,问:“你们打算如何安置我?” 夏侯婴说:“让你出去住。”先把刘弘暂时安置在少府衙门里。

夏侯婴、刘兴居要殿里的侍卫们准备好全套皇帝出行的“法驾”——如果要更慎重的话,应该是准备“大驾”,动用81辆马车,由公卿开道,大将军陪同“参乘”。法驾公卿不参加,只由管辖京城的京兆尹、主管京城治安的执金吾、京城的地方官长安令开道,侍中参乘,一共是36辆车——到代邸去迎接代王,报告说:“宫谨除。”

可是实际上并没有清除好,这个时候已经是傍晚时分,代王刘恒到皇宫的未央宫门前,在皇宫的端门,又有10个皇帝的近侍“谒者”持着戟守卫,阻挡车列前进,说:“天子在也,足下何为者而入?”——你们要进去做什么?

代王刘恒仍然不愿意脏自己的手,立即派人去叫太尉周勃。太尉周勃赶来,劝告威吓一番,这10个谒者才扛着兵器离开,代王这才得以进入皇宫。

好不容易进了皇宫,这个上午才被推为皇帝的光杆皇帝,在这黑夜降临的时候才坐上了宝座的皇帝,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我们上述的过程就可以知道,盘踞在京城的以功臣为主的朝臣集团,是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希望皇帝是个容易受他们操纵的傀儡,所以才挑选了这个他们认为势单力薄的代王,那么他们的愿望能够实现吗?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4 09:45



进门先读连载,还好没落下多少,读来正好。
作者: 竹南    时间: 2008-3-24 10:01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4 10:09

原帖由 竹南 于 2008-3-24 10:01 发表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5 09:11

2、自有主张

上一次我们讲的是,功臣集团和皇族集团为了自身利益诛杀了吕氏集团,为了使他们的政变合法化,也为了保持势力均衡,他们推出了代王刘恒来当皇帝。

那么这位代王刘恒会成为一个愿意听任他们玩弄的傀儡皇帝吗?他被推上皇帝宝座后究竟会如何行动?他是如何来对付推举他上台的这两大集团的?还是他自有主张?

这个光杆皇帝,第一个当皇帝的晚上,是公元前180年阴历九月三十,是个没有月亮的漆黑的夜晚。这位皇帝如何“到夜权到手,便把令来行”,来个新皇帝上任三把火?

初露锋芒

黑灯瞎火时分登上宝座的代王刘恒——我们现在应该使用历史上的称呼,叫他汉文帝了——当晚就进行火速的慎密部署。

第一道命令就是夺取军权,当夜立即拜宋昌为卫将军,“镇抚南北军”,也就是迅速把中央军这两大集群的指挥权夺到自己的亲信手中。

另一道命令是保证皇宫的绝对安全,把赶来的自己原来的郎中令张武为主管皇宫守卫、指挥宫殿内警卫部队的朝廷郎中令,并要他立刻亲自带领皇宫卫队在宫殿巡逻检查,来一次自己亲信主持的、足以让人放心的“除宫”。

在这同时,朝廷的有关部门也派出了军队将刘弘等所谓的惠帝儿子,全部杀光。这是否是出于文帝的授意?史书上没有记载。如果我们推想一下文帝被推上宝座时不愿弄脏自己的手的“除宫”,那么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这应该是那些报复心重的皇族们的最后疯狂。

汉文帝自己也不闲着,他并没有入后宫休息,而是半夜里坐上前殿的宝座里,连夜起草诏书,一大早就立即发出。

这道诏书为什么要急着立即发出?

是不是要说明自己是刘邦的儿子、拥有全部的统治的合法性,来警告一切现实的或潜在的觊觎者?

或者是为了给那些拥戴他上台的功臣及贵族集团一点回报?

都不是。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5 22:18

是什么呢?
真急人啊。如果是现场讲,一集也只这么点?
真没想到文帝的皇位来得这么富有戏剧性。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6 08:52

给百姓实惠

这道急发的诏书,在《史记》里面有着记录。

这道诏书的内容是:

“最近以来,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企图危害刘氏的宗庙(皇权)。幸好被将相列侯、宗室大臣把他们灭了,这些人全都已经‘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我们现在不知道《史记》上记载的这道诏书是照录的原文、还是一个摘要。反正从这道诏书现在的这个文本来看,我们马上会发现这里有一个模糊的地方:就是文帝自己是怎么“即位”的这一点是完全回避掉的。只提到了皇族、大臣这两大集团消灭诸吕的功绩,至于这两大集团拥戴自己、把自己推上皇帝宝座这件事情根本不提。显然,他并不想使外界太清楚这件事,以免对自己的皇帝位置的合法性问题上存在任何的疑问。

下面一段完全是争取民心的政策,这却是完全明确的。

大赦是中国古代皇朝经常采取的政策,就是由皇帝宣布赦免全国(天下)臣民以前的一切罪过,一切在押待审、待决的罪犯全部不再追究罪责,释放回家;一切已经被判决服刑的罪犯也全部可以释放回家。当然实际上每次大赦令里都会有一些不得赦免的特列的罪名。从汉朝开始,已经形成惯例,每当皇帝去世、或新皇帝即位,总要颁布一次大赦。不过两个月前,吕太后死的时候已经大赦过一次。

爵位,是从秦国沿袭过来的制度,当时全社会都是实行严格的等级制度,所有的良民按照爵位分为20个等级:

士:“公士”、“上造”、“簪袅(zan niao)”、“不更”

大夫:“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

卿:“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或称“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

诸侯:“关内侯”、“彻侯”(后为避汉武帝刘彻的名讳改称“列侯”)。

有爵位的人就有相应的特权,比如在衣食住行、生婚丧葬等等各个方面都有特定的标准。平民(士伍)见了有爵位的人就要让路致敬,每一级爵位都可以从国家获得一定的耕地和住宅地(反过来,如果占有的土地超过了自己的爵位应有的面积,就构成“田宅逾制”之罪,严重的就是所谓的“豪强”),可以出任一定的官职。

爵位可以继承,但是除了彻侯、关内侯的爵位可以由嫡长子继承外,其余的爵位一律实行减等继承法,根据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西汉高太后时期的法律,当时有专门的《置后律》,明确侯爵以下至左庶长的嫡长子都一律降等为公乘,以下又一律减两等继承,五大夫嫡长子为公大夫,公乘嫡长子为官大夫,公大夫嫡长子为大夫,官大夫嫡长子为不更,大夫嫡长子为簪袅,不更嫡长子为上造,簪袅嫡长子为公士。以下两级爵位没有继承权。换句话说,即使是最高一级的“大庶长”爵位获得者,到了五代以后就没有特权地位了。

商鞅变法时规定战场上斩得敌军一名“甲士”(重装步兵)的首级,就可以获得一级爵位。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无论谁为国家做了一定的贡献,就可以授予一级爵位。可是汉文帝一上台,就前所未有的赐全体百姓一级爵位,这在当时对于百姓是一件很荣耀、很实惠的善举。除了得到荣耀外,更重要的是已有的超过了爵位限制的私有土地都得以合法化,不再是“田宅逾制”了。

“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男子赐予爵位,女子赐予牛酒,据说每一百户一头牛,十石酒(按照张家山出土的吕后时期的《赐律》,政府赐予百姓酒肉是有专门的制度的,每人一斗饭、五斤肉、大半斗酒)。古代民间不得宰杀耕牛,也不准吃牛肉,也不准在非节日的日子里聚众饮酒。只有在朝廷下令恩赐,才可以公开吃牛肉、聚众饮酒。

“酺”就是合法的公开一起饮酒,让百姓狂欢五天。这种举措在过去也是有过的,史书上记载最早的是推行“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在灭了中山国后,举行过这样的庆祝仪式。秦始皇在灭了楚国、以及全部统一六国后,也曾两次下达大酺令。不过仅仅因为皇帝即位就举行这样的仪式,却也是汉文帝的创举。

按照秦国以来奉行的法家理论,有功赏,有罪罚。现在文帝连夜下达的这道诏书,赏赐的是对他取得皇帝位置并没有任何功劳的百姓,他是在给全国发出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

我们可以有把握的来断言,他是在发出新的政治信号:他将在以注重民生、在给百姓实惠的基础上来巩固皇朝的统治;相对于功臣皇族这些既得利益集团,他更注重的是把拥护刘氏皇权统治的基础安置在普通的平民群众之上。

那么他的这种执政的理念是从哪里来的?他是在怎样的环境里度过他的少年时代的?他接受的怎样的教育?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6 09:29

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这条的细节应该是还包括了老百姓“亨”的待遇。汉初去礼俗不远,所有的“亨”都与“享”,即祭祀的等级相关。天下大酺,原来不是想“亨”什么就可以亨什么的,有礼制的规定。现在,新皇上允许全民腐败一次,为了让全民尽兴腐败,就特别同时提高腐败的等级。至于这次赐民爵是暂时性的为了腐败的需要,还是真的从此老百姓向上“爵”了一把,我不敢妄断,只是乌搞主义的提一下。
作者: 章星球    时间: 2008-3-26 09:59

全民爵一把,可不是一般的乌搞,我感觉这对中国进入平民社会有特别意义。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6 10:19

拿后来的历史反过来乌搞,十年文革期间,12月26 日也有过天下大酺。就是这一天有一些定量之外的猪头肉之类的可以亨一下,过了这一天,一切还是照定量制办事,该用粮票的用粮票。长寿面是不能天天吃的,虽然万岁还要天天喊。隔壁的金胖也是搞天下大酺,生日变成吃肉日,老百姓巴不得金胖天天过生日。后来,肉紧张了,天下大酺只好用豆腐代替肉,这就是我提到过的生日吃豆腐饭这一社会主义创举。历史上的爵位正如木匠老哥提到的是和土地,社会待遇和社会等级密切关联的,如果人人有份向上爵一把,该有多少土地被分了?相反,如果这里的加爵只是和五天的腐败相关,倒是成本合理,收效上也能达到皇上龙恩遍泽四方万民的效果。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6 11:38     标题: 搜来《汉书》里这段

闰月己酉,入代邸。群臣从至,上议曰:“丞相臣平、太尉臣勃、大将军臣武、御史大夫臣苍、宗正臣郢、硃虚侯臣章、东牟侯臣兴居、典客臣揭再拜言大王足下:子弘等皆非孝惠皇帝子,不当奉宗庙。臣谨请阴安侯、顷王后、琅邪王、列侯、吏二千石议,大王高皇帝子,宜为嗣,愿大王即天子位。”代王曰:“奉高帝宗庙,重事也。寡人不佞,不足以称。愿请楚王计宜者,寡人弗敢当。”群臣皆伏,固请。代王西乡让者三,南乡让者再。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计之,大王奉高祖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皆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代王曰:“宗室、将、相、王、列侯以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辞。”遂即天子位。群臣以次侍。使太仆婴、东牟侯兴居先清宫,奉天子法驾迎代邸。皇帝即日夕入未央宫。夜拜宋昌为卫将军,领南、北军,张武为郎中令,行殿中。还坐前殿,下诏曰:“制诏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间者诸吕用事擅权,谋为大逆,欲危刘氏宗庙,赖将、相、列侯、宗室、大臣诛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赐民爵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酺五日。”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6 20:59

赐爵的意义可以从老邓在1978后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员的提法来观察,一时间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感激涕零的,不过后来发现人人是工人阶级,也就是人人都不是工人阶级了。

在罗马帝国也是类似的,士兵出身的卡拉卡拉皇帝上台后,为了邀买人心,下达敕令宣布在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公民身份,取消原来的拉丁、外邦人的概念。也是一时间获得不少支持,一代人不到,就觉得做个公民还不如不做公民:税收提高了。
作者: 章星球    时间: 2008-3-26 23:26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3-26 20:59 发表
赐爵的意义可以从老邓在1978后宣布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员的提法来观察,一时间确实有很多读书人感激涕零的,不过后来发现人人是工人阶级,也就是人人都不是工人阶级了。

在罗马帝国也是类似的,士兵出身的卡拉卡拉皇帝上台后,为了邀买人心,下达敕令宣布在帝国境内所有的自由人都获得罗马公民身份,取消原来的拉丁、外邦人的概念。也是一时间获得不少支持,一代人不到,就觉得做个公民还不如不做公民:税收提高了。
由此异曲同工之妙,更能证明我的判断,文帝之举对中国转入平民社会(平民社会的标志是没有血统世袭等固定的等级,社会各阶层之间具有流动性,平民社会是阶层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有特殊意义。
邓小平的作法不管最后大家发现“不过什么”,“不过什么”的结果就是社会相对平民化了。政治决策的智慧不体现在大家最后发现它不过什么,而在于它当时导致了什么。所以曾经的“感恩零涕”和由此达成的政治合力比时过境迁的”不过什么“更为真实。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6 23:32

原帖由 章星球 于 2008-3-26 23:26 发表


文帝之举对中国转入平民社会(平民社会的标志是没有血统世袭等固定的等级,社会各阶层之间具有流动性,平民社会是阶层社会不是阶级社会)有特殊意义。
俺也是这样想来着。当然不仅仅是赐爵这一项举措。
作者: 章星球    时间: 2008-3-26 23:39

原帖由 老木匠 于 2008-3-26 23:32 发表


俺也是这样想来着。当然不仅仅是赐爵这一项举措。
我觉得这个故事实在太好了,如果能整成电视剧意义极大,值得木匠兄为此拼一把。而且应该直接与《汉武大帝》唱对台戏,这有利于挖掘中国文化中另一种传统,道家,这才是与现代文明更合谱点的元素。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7 09:07

与苦命母亲相依为命

刘恒人生中最重要的第一位导师,应该是他的母亲。

他的母亲姓薄,是个典型的“红颜薄命”的美人。她的父亲是江南一带原来吴国地方的人,秦朝的时候不知道为了什么原因盲流到了中原原来魏国的地方,结识了一个贵族子弟魏豹领地里的一名妇女,两人好上了。不过好象在极其有限的史籍记载里,并没有他们曾经正式结婚的记录。只是说在那个妇女生下了薄氏后不久,她的父亲就死了。她的母亲把她这个私生女拉扯大。

薄氏出生低微,不过天生丽质,长大后是个美女。到了秦末,乱世英雄起四方,魏豹被反秦武装推为魏王。薄氏被母亲献到魏王王宫当宫女。当年有个叫许负的著名的相面先生给薄氏相过面,说是这个姑娘现在命苦,将来大富贵,有当太后的命,应该会生一个天子。这话传到了魏豹耳朵里,这个野心家心中暗喜。

这时魏豹正在帮刘邦打项羽,他觉得按照许负的说法,将来薄氏可以为自己生一个天子,就没有必要帮助刘邦了。于是他乘着刘邦打了个败仗的机会,宣布“武装中立”,暗中却帮助项羽,打算刘项相争,自己可以渔翁得利了。结果这个如意算盘只是一相情愿,很快汉朝大将韩信出兵,曹参指挥军队攻进魏国国都。魏豹自己当了俘虏,国土被并入汉朝版图,为河东﹑太原﹑上党三个郡。苦命的薄氏作为女奴,被押到汉朝的“织室”(为宫廷提供纺织品的工场),成了一名女奴。

好色的刘邦偶然来织室视察,见薄氏长得很漂亮,就命令把薄氏带到自己的后宫作宫女。薄氏和另外两个宫女很要好,大家约好以后富贵了还要牢记这份情谊。过了一年多,薄氏还是没有被汉高祖召见过,而她的两个要好女伴,一个姓管的,另一个赵子儿都被“御幸”过了。有一次这两个美人陪同汉高祖在河南的成皋宫殿里游玩,两人记起了和薄氏的约定,相视而笑。汉高祖追问原因,知道了薄氏如此薄命,一时生了同情心,当天就把薄氏叫来陪了自己一晚上。

薄氏尽管命运坎坷,但却极其能够抓住改变自己命运的机会。当陪侍汉高祖时,她说自己昨晚上作了个梦,梦见有一条苍龙盘踞在自己的肚子上。汉高祖只当是玩笑,说:“这是得富贵的征兆,我来帮助你实现吧!”巧得不能再巧的是,就是这一个晚上的姻缘,薄氏果然怀上了汉高祖的“龙种”,这就是刘恒,后来的代王和汉文帝。

汉高祖的女人实在是太多,以后很少召见薄氏。后来知道薄氏替他生了个儿子,给薄氏一个妃子的称号“姬”(据说排在婕妤之下、八子之上),不过实际上却是把这位薄姬打入了冷宫,很少见面。

不过薄姬因祸得福的是:后来汉高祖一死,凡是汉高祖喜欢的、经常召见的妃子全都被吕后禁闭在宫中,不让到外面居住,以后又把她们全都杀光了。而这个几乎被汉高祖遗忘的妃子,吕后却没有嫉恨之心,允许她和自己的儿子一起居住,前往儿子的封国代国,还可以将自己的弟弟薄昭也带到代国。

薄太后对于汉高祖刘邦的薄情或许是有一点记恨的,对于迫害了众多妃子的吕后也是惧恨难消。后来她预先给自己另外造了个陵墓,有意不去和汉高祖合葬——因为吕后是在汉高祖的长陵合葬的。她给自己选好的陵墓地址,正好是在文帝的霸陵和高祖的长陵之间。她说的是 “东望吾子,西望吾夫”。即使死了,她还是和汉高祖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距离。

那么刘恒在远离权力中心的代国又是如何成长的呢?他这个王国的环境又是怎样的呢?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7 12:50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3-27 16:00

这个碑立得好粗糙,脏兮兮乱繁繁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8 08:07

在远离权力中心的地方成长
       
我们可以合理的推想,刘邦是没有闲心是关心这个偶然降临人世的儿子的,这个孩子一出生就是和他母亲相依为命,在皇宫的冷宫里冷清的成长。

在5岁那年刘恒被他父亲封为代王。

这原来是个多灾多难、位于边防前线的诸侯国。刘邦原来对于匈奴的防御战略是在边界设立诸侯王国,作为汉朝和匈奴的缓冲地带。公元前200年刘邦在平城白登被匈奴包围,好不容易得以脱身。他就把自己的二哥刘喜封在代国(今河北、山西交界的太行山北部地区,包括了云中、雁门、代这3个郡、53个县,都城“代”在今河北蔚县)。

这位汉朝的第一代皇族代王刘喜,原来倒是种田的一把好手,是刘邦老爸最喜欢的孩子,当年老爸老是拿这个好儿子做例子来教训刘邦,刘邦一直到当了皇帝还记得这事,为老爸进酒还问:“今天我和二哥谁的产业大呢?”

不过种田和打仗完全是两回事,我们有理由怀疑刘邦这样做很有可能是要出二哥的丑。果然刘喜这个代王才做了几个月,匈奴就打了过来,刘喜居然是弃国而逃,一口气逃到洛阳,不愿到京师了。

刘邦又立了自己的儿子刘如意为代王,但这个儿子也不敢去就国,仍然留在长安。
过了3年,公元前197年,赵国(今河北南部,都城为邯郸)的丞相陈豨(xi)发动叛乱,自立为“代王”,与匈奴遥相呼应,也是靠刘邦“御驾亲征”才镇压下去。
刘邦于是改封刘恒为代王,并把这第三个皇族代王的王国疆域改变一下,处在边境地区的云中郡(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分割出去,归中央朝廷直接控制指挥。把云中郡的东部地区分割出一个“定襄郡”,仍属于代国,再给代国增加一个太原郡,都城也迁到今天山西的中部,有的说是中都(今天的平遥县城西),也有的记载是晋阳(今太原市南的晋源镇)。这表明刘邦已经放弃了设立诸侯国为边防屏障的战略,改为设立直接由中央朝廷控制的边郡来作为边防前线。因此代国成为一个有4个郡、经济较为发达的大国。

刘恒在当代王的这段时间里,是他成年的过程。从5岁到22岁,他经历了儿童、少年、青年的人生过程。按照当时汉朝的制度,诸侯国的政治掌握在中央朝廷派出的诸侯国丞相手里,国王不用、也不可以多操心。

我们只知道在这段时间里,他长期和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非常的孝顺。据说有一次他母亲生了三年的重病,一般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可是这位国王居然连续三年陪伴在母亲床前,“不交睫,不解衣”,所有母亲要服用的苦药汤他都要亲口先品尝过再奉母亲。后来的大臣袁盎曾当面称赞汉文帝,说这样的孝行即使是古代最有名的大孝子、孔夫子的子弟曾参“以布衣犹难之,今陛下亲以王者修之,过曾参孝远矣。”由此他被后儒列入了“二十四孝”,成为永久的精神文明标兵。

那么我们不知道这这人生开始揭幕的重要的一段时间里,刘恒是如何学习治国的道理?他又有多少实践了治国的理念?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8 21:09     标题: 陈少梅先生图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8 23:04

这幅图属于严重瞎搞的说。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9 09:04

学习“黄老”之学

不知道代王刘恒的老师是谁,也不知道他在代国国王时期有什么好的政绩。所以我们只能从他成长时期汉朝统治者提倡的主导意识形态来推测他曾经受到的教育以及他的学习。

秦始皇以及他的继承人都推行法家高压政治,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迅速倾覆。汉高祖建立统治后,逐步开始进行调整。在恢复诸子百家合法讲学流传的同时,开始在朝廷提倡“黄老”学说。汉高祖的重要谋士张良是道家的人士,以后在惠帝、吕后时期长期当丞相的曹参、陈平都可以被划入实践道家思想的政治家。

道家在过去一般称“黄老”,有“黄帝”和“老子”两部经典。“老子”一直完整的保留到了今天,而“黄帝”这部经典后来流传不广,20世纪70年代出土的一批西汉初年的著作,有“经法”、“十六经”等,很多人认为是“黄帝”的一部分。

对于汉朝转变政治指导思想影响最直接的是功臣曹参。他在楚汉战争后期开始就一直在齐国担任相国、丞相的职务。据说他刚当政之初,就召集了齐国的“长老诸生”——就是当地有名望的学者、豪绅,征询如何施行治理的意见。齐国这个地方原来曾经是战国时期的文化中心,保留着强大的儒家传统势力,可是曹参征询了上百个儒家学者的意见,觉得他们的意见纷繁,没有办法统一看法。后来他听说胶西有个被尊为“盖公”的老学者,精通道家的“黄老”,就派了专门的使者、带了重礼去聘请。

盖公果然来到临淄,曹参很恭敬的向他请教,盖公为他陈说了黄老的基本的政治思想:“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也就是说推行政治的举措要少、不要使百姓觉得烦扰,百姓自然就服从统治。盖公还推而广之的举了很多实例,具体说明。曹参极其佩服,于是就请盖公在衙门里住下,自己不在正厅接见他,总是登门求教。

曹参在齐国主政了9年,使得齐国长期保持社会稳定,受到了政界的一直推崇,号为“贤相”。汉高祖死后的第二年,老丞相萧何死了。曹参过去和萧何在沛县是当书吏时的老同事,后来大家都是将相大臣了,关系却很僵。当曹参听说萧何死了,立刻叫家人收拾行李,说“我要到朝中当丞相了”,而萧何果然也向执掌实际权力的吕后推荐曹参接替自己的职务。不久曹参就得到了任命,来到朝中任丞相。继续推行黄老“清静无为”的政治指导思想,使黄老成为汉朝的政治指导思想,黄老成为官方主导哲学。

这种官方哲学的基本观点是:社会和自然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物极必反,没有什么可以永久的维持在统治地位,因此施行统治最重要的是保持均衡,不能过度压迫、不能过度

汉初统治集团提倡“黄老”的道家学说,自然也就会反映在皇子的教育过程中,给皇子请的教师,总是要符合当时政治思想“主旋律”的。比如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当时的政治书籍,主要都是道家的著作,如《老子》、《经法》(黄帝)。

那么这个黄老的思想主导是什么内容?它的具体政治含义究竟是什么呢?那么这种道家学说还在他的哪些处世方法中体现出来呢?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29 09:31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8-3-28 23:04 发表
这幅图属于严重瞎搞的说。
请梦大师详解。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3-29 20:38     标题: 回复 47楼 的帖子

打住,打住,木匠老哥的帖子不能再出现岔题了的说。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29 21:12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8-3-29 20:38 发表
打住,打住,木匠老哥的帖子不能再出现岔题了的说。
有点阅读岔路不更好!梦弟何不畅快言之!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30 09:11

“德”的提倡

如果我们读一下文帝后来当皇帝时期的诏令,我们就会发现,和前面的汉高祖、吕后,或者是他的儿子景帝、孙子武帝这些皇帝发布的诏令相比,文帝的诏令中用来评判事物的标准的政治术语“德”这个字,出现的频率要高得多。可见这是他心目中一贯的主张,这应该来自于他青年时代接受教育时期吸收的影响。也正是黄老思想的一个核心内容。

“德”是中国古代思想界普遍推崇的道德标准。“德”字的原来写法是上面一个“直”,下面一个“心”,意思很明显,就是一个人要把自己的心思端正了,不要动歪脑筋。后来这个字再演化,把笔直的“直”的中间部分横过来,归到表示步伐整齐、按部就班的行列意思的双人部首,加强表示自觉的循规蹈矩、不妄作非为的意思。

“德”字另外一个意思是通假得到的“得”,表示实惠、得到好处的意思。“德我惠我”,就是给我好处的意思。

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德”作为一个政治概念,被道家的黄老、儒家的孔孟、法家的商鞅韩非广泛使用,可是具体的含义、侧重点各有不同。

儒家祖师孔夫子提倡“德治”,强调的是统治者要以身作则,作为天下的表率,以道德的感召力来带动被统治者的服从与跟随。他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意思是统治者如果能够以身作则的话,就可以像北极星那样,让全天下都围绕着他来运转。他又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在人之上的上等人“君子”的“德”有强大的感召力,而社会下等人的“小人”的“德”是像草一样,只能被顺着风的方向弯腰服从。

法家也有“德”的学说。不过后来成为秦国政治指导思想的商鞅、韩非的学说里,“德”只是国王对于臣民的赏赐。有功赏,就是“德”;有罪罚,就是“刑”。合起来就是政治的两大抓手“二柄”。显然“德”仅仅是从“得到实惠”这个角度来说的。至于统治者是否要约束自己、成为臣民的表率,法家是反对的。认为这实在是太迂阔、太荒唐,没有办法实际做到。

黄老极其注重“德”,老子也叫“道德经”。黄老认为统治者的命运是由德决定的,“德积者昌,殃积者亡”。德被认为是统治者维持统治的最重要的因素。黄老的“德”包含了“德”字的两个含义,既要求统治者以身作则,自我约束,尤其是要爱护百姓;又要求给予百姓物质上精神上的好处,得到实惠。所谓“德者,爱勉之也”。而且还主张在统治中要结合法律手段与德治的手段,尤其是德治是第一位的,是主导性的,代表是“生长”的,是代表天地宇宙万物最基本的道理“阴阳”中的“阳”的力量的,所谓“春夏为德,秋冬为刑。先德后刑以养生”。“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章。”汉初提倡黄老,就是要矫正秦朝过度使用法律镇压力量来解决统治问题的倾向,强调法律只能起辅助的作用。

因此我们从汉文帝刘恒的一系列诏书中异乎寻常的对“德”的提倡,可以有把握的断定,他少年及青年时代接受的应该是“黄老”道家之学。

因此他才会在坐上宝座后第一要务是给百姓好处,来平衡过于强大的皇族、功臣集团的势力。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8-3-30 14:00

一直在看,老木匠说得很好。
现在想想似乎是这样的,中国的皇朝建立,先靠战争中选举出最有政治力量的人,然后就不选了,靠世袭,遗传这个东西就是不行,一定会退化,(优秀种子是随机的),于是皇朝政治腐败一代不如一代,再来一次战争选举。
而汉朝吕后在一定程度上把这个世袭中断了一下,在刘氏集团复辟过程中,居然出现了小范围的协商政治,选举政治。这样,在刘氏内部选举比长子世袭要好,结果汉朝出现了中国千年难遇的好光景。

呵呵,乱写一下,当然还有很多复杂因素没有提及,下次有时间再讨论。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3-31 08:17

伺机而动的智慧

还有一个很明显的迹象,说明刘恒从他的母亲那里受到了直接的影响。那就是道家提倡的“守柔曰强”,“柔弱胜刚强”的原则。所谓“守雌”、“守柔”,伺机待动。

我们提到他的母亲具有强大的忍耐能力,以及抓住机会的能力。长期被冷落,才和汉高祖刘邦的一夜恩情,她能够抓住机会,得到播下龙种的机会。以后在冷宫的长期忍耐,不加入宫廷内部为争宠、固宠的派系斗争,得以在吕太后掌权时候全身而退。

刘恒在这一点上与他的母亲实在是太相象了。

在吕后掌权的这段时间里,他默默无闻,从不出头反对吕后的专政。

吕太后连接杀了三个赵王后,曾经派出使者到代国,说是要打算将代王改封为赵王。

汉初赵王国位于今天的河北及山西南部地区,是原来战国七雄赵国的一部分,都城邯郸是中原战略要地。吕后连杀三个赵王,除了朝廷权力斗争因素外,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王国的战略位置。因此刘恒考虑再三后,很谦卑的给吕后的使者回话,说是感谢太后的美意,但自己愿意为朝廷守护边境,留在代国。不久,吕太后果然把自己的侄子吕禄封为赵王。

在长安发生政变后的他的表现,更是淋漓尽致的反映了他的性格特征。在采取行动前,他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准备,一旦决策后,则是行动极其迅速,真正做到了“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那么回到开头的那个问题,这个第一道诏书他决心要把刘姓皇朝的统治基础安放在争取百姓的认同上,不过现在这样的措施显然是难以为继的。如果人人都有了爵位,那么爵位也就没有了意义。国家财政更是不允许经常给百姓免费的节日盛会。必须要找到一个可以真正给百姓有解放感觉的措施。

这位深思熟虑的皇帝将会采取怎样的政策来作为礼物?

更紧迫的任务是,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盘踞着长安,功臣集团长期掌握着军权,这位新皇帝将如何来面对?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08-3-31 10:26

渐入佳境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3-31 20:26

坐下安安安静静听课~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 09:04

3、摆平功臣

发动政变、消灭吕氏集团势力、拥戴汉文帝上台的,主要是功臣集团。这个集团是汉朝的主要支柱,但是也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刘邦刚死,吕后的手下就曾经顾虑到这个集团势力太大,和刘氏皇族集团都是从平民起家,刘邦一死,就会试图取而代之。建议吕后将功臣全部杀光。

汉文帝是被这个集团选中的,他看见功臣集团在朝廷盘根错节的势力,尤其周勃进北军振臂一呼的那种在军事领域的巨大号召力。等到他上了台,如何对付这个集团,就成为他的主要课题。

论功行赏

汉文帝在博取民心向背的同时,对于推自己上台的两大集团利益,小心翼翼的尽量维持平衡的均势。

坐上皇帝宝座的后的第一个早晨,汉文帝还在继续工作。他又发出一道诏书,将在秘密会议上主张否定齐王即位、力推自己的琅邪王刘泽改封为燕王——原来的燕王刘建在前一年病死,儿子又被吕太后杀掉,没有了继承人,燕国被朝廷收回。现在文帝把琅邪王刘泽封到这个由原来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领有大片国土,既使琅邪王刘泽大为满意;同时也等于是给齐王一个好处,等于表示要将原来从齐国分出去的这片国土归还给了齐国。

另有一道诏书,是将被吕太后逼迫自杀的赵王刘友的儿子刘遂封为赵王。

显然,为了表示“亲亲”的意思,文帝首先照顾的是皇族集团的利益,而在照顾之中,力求保持微妙的平衡,消弭皇族诸侯王之间的不和,特别是长辈的刘泽与晚辈的齐王刘襄。

第三天,汉文帝举行了正式的“即阼”大典。他先去太庙拜谒了汉高祖的牌位,表示自己是从父亲那里继承了皇帝的权力,把惠帝、吕后的统治,以及功臣皇族的拥戴一笔勾销。然后他登上了皇帝宝座,接受文武群臣的三跪九叩大礼,这次他可是正襟危坐,不用再还礼了。

同样在这次朝会上,汉文帝还宣布原来被吕太后下令剥夺的齐国、楚国的部分封地,全部都归还给这两个王国。

第四天,汉文帝再次上朝,派遣自己的舅舅,已经封为“车骑将军”的薄昭,回到晋阳去迎接自己的母亲,预定上尊号为“皇太后”。

在这第四天的朝会上,汉文帝才开始对推举自己起到了最重要作用的功臣集团正式论功行赏。不过在诏书中,他也是只提这个集团的代表人物诛杀消灭吕氏集团的功劳,拥戴之功就“尽在不言中”了。

周勃加封为万户侯(可以获取1万户平民的赋税作为自己的收入,原来已经是8180户),还赐予5000斤“金”,表明肯定周勃为首功。

丞相陈平、大将军灌婴,封为三千户侯,赐予“金”2000斤。

替他干了脏活、杀光吕后立的小皇帝以及小国王的皇族也不能忘记,只是那个功劳实在是不好说,尤其是当时决定皇位的秘密会议上的言论也可能传到了文帝的耳朵里,于是笼统赏赐朱虚侯刘章、襄平侯刘通、东牟侯刘兴居这三个齐王的儿子,各封二千户的侯爵,“金”千斤。至于齐王刘襄首先起兵反吕的功劳就一笔勾销了。
封典客刘揭为阳信侯,食2000户,赐金千斤。

到了三个月后,薄昭迎来了文帝母亲、现在的薄太后。文帝接受了群臣的建议,把自己的长子封为太子,“顺便”给舅舅封了一个轵侯。

至于那些从代国随从而来的亲信,汉文帝一直到即位五个月后才予以赏赐。文帝三月间的一次朝会上宣布说:“当时大臣们诛杀诸吕、迎接朕,朕尚且狐疑未定,手下的众臣也都为了爱护朕而劝告朕不要来长安,只有中尉宋昌力劝朕,朕才得以保奉宗庙。现在尊宋昌为卫将军,封为壮武侯。当时跟随朕来长安的六位大臣,级别都要提高为九卿。”

不过也就在这次朝会上,汉文帝仍然谨慎的保持朝廷内势力的平衡,同时又宣布为当年跟随汉高祖进入汉中的68位已有侯爵爵位的功臣各加封食邑三百户,在高祖时期担任过二千石以上高官的10位功臣加封六百户,目前担任地方长官的申徒嘉等10位功臣加封五百户,担任卫尉之类九卿级别官员的10人加封四百户。在功臣集团之外,又给皇族的亲属们一些好处,封淮南王的舅父赵兼为周阳侯,齐王舅父驷钧——就是那个被刘泽形容为“虎而冠”的家伙——为清郭侯。

现在皇位基本坐稳了,不过政治实际权力是否在皇帝自己手中呢?

发动政变、消灭吕氏集团的主导人物是周勃。他是功臣集团的代表性人物,文帝如何对付他?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4-1 14:11

“金”,是什么金属?不是黄金吧?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4-1 22:06

铜,也就是后来所说的青铜。商周时称“吉金”,本来是呈金黄色,故有名。后人因为青铜锈,即把本来黄灿灿的“吉金”一律叫成青铜。战国以下,也曾流行铁礼器,因为颜色呈黑色,故把原料的铁叫做“恶金”。汉代仍然保留着赏赐铜的礼俗,并仍然用“金”称之。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4-1 22:13

我也猜测是铜。因为看到乌台诗案后,东坡的许多朋友被罚铜多少斤。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2 07:40

功臣并非社稷之臣

史书上说周勃“木强敦厚”、“重厚少文”,就是委婉的说他是一介耿直武夫。他和刘邦是同乡,原来是个织蚕簿的手工业者,有时也替人办丧事时充当一下吹鼓手。跟随刘邦起兵后,因为能够拉开强弓,战功卓著。帮助刘邦打下天下后,仍然不改武夫本色,“不好文学”。有时叫了读书人来给自己讲些道理,自己大大咧咧的坐在朝东的主位上,催促请来的读书人“快给我开讲!”不过刘邦觉得他很朴实,所以在临死前曾对吕后嘱咐说:“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就是要周勃担任执掌军事大权的太尉。后来吕后掌权的时候,周勃一直担任太尉,所以在军事领域有很大的号召力。

发动政变、迎立汉文帝后,周勃觉得自己的功劳很大,未免有点居功自傲,在和大臣的交往中难免会表现出来。聪明的陈平就故意让他一码。在汉文帝正式登基的第一次大朝会上,陈平出班上奏,表示愿意交出丞相的职位。文帝问他为什么要辞职?陈平回答说:“高祖皇帝的时候,周勃的功劳不如臣;但是这次消灭吕氏,臣的功劳也不如周勃,因此我愿意将右丞相的职位让给周勃。”——当时朝廷里以右为尊,设立两个丞相的话,右丞相为第一、左丞相为第二。于是汉文帝来个折中,下令陈平担任左丞相,周勃担任右丞相,原来的大将军灌婴为太尉。这是最高级的政、军两大职位。由功臣集团里资格最老的三个人来分担。

周勃在朝廷中成了万人之上的第一把手,更加志得意满,陈平故意谦让,经常称病不出。周勃的感觉越来越好,朝会结束时往外退出的时候,昂头挺胸,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而汉文帝也很尊重的样子,站在那里目送他出宫。

中郎袁盎劝告汉文帝说:“陛下以为丞相是个什么样的人?”

汉文帝回答说:“是社稷之臣哪。”

袁盎却说:“绛侯是所谓‘功臣’,但不是‘社稷之臣’。所谓‘社稷大臣’应该是和君主同进退的,君主在位他忠心辅佐,君主不在依然施行政道。可是过去吕后掌权,诸吕用事,擅自为相为王,刘氏就好比是将要断绝的破布带子,那时绛侯也是太尉,主掌着兵权,却不能匡正这样的局面。等到吕后死了,大臣一起商量消灭诸吕,太尉还是在主掌兵权,正好顺应,使之成功。因此他只是功臣,不是社稷之臣。现在丞相如果当着君主的面有骄傲神情,陛下还要谦让的话,作为大臣和君主就都在失礼了。我深为陛下惋惜。”

汉文帝于是在以后的朝会时,都做出威严的样子,对周勃不再客气。后来不知怎么搞的,周勃也知道了这件事,专门去指责袁盎,说:“我和你的大哥关系这么好,你这小子竟然敢说我坏话!”可袁盎也没有向他道歉。

周勃的气势被压了一下,可是他的职权并没有减少。

汉文帝能否推动功臣集团占据主导地位的朝廷按照自己的愿望推行政务?他的改革能成功吗?
作者: 菜农    时间: 2008-4-2 09:02

周勃在前面军中振臂时,有点类似叶剑英,不过叶居功不自傲,大事不糊涂。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3 07:37

监督皇帝的第一助手

不久后,汉文帝逐渐开始熟悉朝廷的事务,逐渐过问政务的细节,与两位丞相打交道的时间越来越多。

有一次召见丞相时,汉文帝突然问这位右丞相周勃:“去年全国一共判处了多少罪犯?”周勃没有准备,只好老实回答:“我不知道。”汉文帝又追问下去:“那么全国一年的财政收入是多少呢?”周勃又只能谢罪,他还是不知道。

周勃觉得很狼狈,“汗出沾背”,实在是下不来台。

汉文帝转过头去问左丞相陈平。陈平是老丞相,对于具体的政务应该是清楚的,可是如果他照直回答出具体数目,就损了周勃的面子。因此他也不正面回答,而是绕着圈子来忽悠汉文帝回答说:“这些都是各有主管的官员的。”汉文帝问:“由谁来主管的?”陈平不慌不忙的回答说:“陛下如果是要问审判的数目,应该是去问主管审判的廷尉;如果是问财政收入数目的,应该是去问主管财政的治粟内史。”
汉文帝见两个丞相都问不出名堂,被碰了个软钉子,心里有点不高兴了,带着点责备的口气追问说:“如果是各有主管职责的话,那你们是主管什么的呢?”

陈平一本正经的回答:“主臣!——这是一个感叹词,诚惶诚恐的意思——陛下不嫌弃我们两人智力平庸,让我们在宰相这个职位上待罪。而宰相这个职务,往上说,是辅佐天子顺应阴阳四时的自然之道,往下说,是让世间万物各得其宜;对外而言是镇抚四夷诸侯,对内而言是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

这一套大道理隐含有丞相应该是辅佐皇帝走正道、统管大事的助手,并非是皇帝的办理庶务的下属的意思。

汉文帝听了也没有了脾气,倒过来称赞说丞相说得好。等到两位退出的时候,恭恭敬敬的站立着目送。

周勃受了很大的窘迫,出了宫殿后指责陈平说:“你怎么平时不教教我怎么回答皇帝的问题!”陈平笑着说:“你坐着这个位置,难道还不知道这位置的责任?况且刚才即使是正面回答了问题,陛下继续追问长安城里的盗贼数目,你还打算照实回答吗?”

周勃这才知道自己比起陈平来还差得远。同时也有人劝周勃:“您是诛诸吕,迎代王的功臣,现在自以为功劳高,接受了重赏,居于尊位,要担心有灾祸及身。”周勃于是顺水推舟,也称病休息。左丞相陈平一人独揽政务。

这个回合的交锋以汉文帝的退让告终。

他能够甘心做一个永远被丞相教训督导的皇帝吗?秦始皇传下来的政体确实是这样运行的吗?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4-3 12:00

读来感觉是,陈平会做人,正是宰相肚肠。周勃知进知退。明主贤臣两相宜,这才有了文景盛世。——后面他们的命运又各是什么呢?等下文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3 23:50

原帖由 梅茗 于 2008-4-3 12:00 发表 明主贤臣两相宜,这才有了文景盛世。——后面他们的命运又各是什么呢?等下文了~~~
不好意思,我当时写这个系列的时候居心就是要打破“明主贤臣”有盛世的说法。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3 23:53

双手连环计

陈平执政了一年多后,就生病去世了。汉文帝再次起用周勃来执政,拜为丞相。

可就在周勃当丞相刚满一年的时候,汉文帝发表了一通诏书,说:“朕听说古代的诸侯建国长达千余年,各自守卫自己的封土,按时向朝廷朝贡,百姓也不辛苦,上下都和睦欢欣,德惠万民,没有遗漏的地方。现在的国家所封的列侯都居住在长安,自己的侯国封地都相隔很远,封地的百姓及官吏要向侯爵进贡物资,长途运输很辛苦。而且列侯们也没有办法教育训导自己封地的人民。现在下达命令,所有的列侯都应该到封地去居住,如果现在正在担任大臣职位的,或者是受到皇帝诏书停留在长安的,列侯的长子也要立即前往封地。”

这道诏书公布后没几天,汉文帝又下诏说:“前几天朕下诏,要列侯前往封地。可是有的列侯至今还没有出发。丞相是我最尊重的,请丞相带头,率先出发就国。”

于是顺理成章,宣布免除周勃的丞相职位。丞相的职位由另一位头等功臣、太尉灌婴来担任,而灌婴原来一直担任的掌握兵权的太尉官职,则宣布“省官”,不再任命,将军事指挥权力归并到丞相府。

就像上文已经提到的那样,长安地区的军事指挥权却早已被分离出来,归新设的卫将军、兼了中尉的宋昌来进行统管。

这好像是玩了一手连环计,一下子解除了功臣集团中最有权势、最有地位的两大标志性人物的职权。尤其这是两个长期掌握兵权的功臣,消除了再来一次军事京城政变的危险性。

周勃前往他的封地绛县——今天山西侯马市东北——时的心情如何?没有任何的记载。不过我们大概可以合理的推断,应该是有点悻悻然吧。

到了封地,周勃只是闲居而已。那时的侯国已经置于上一级官府“郡”的监管之下,没有了行政、人事的自主权力,只是侯国的赋税是由侯爵享用的。每年郡守都会巡行视察下属的侯国。周勃很紧张,总以为是来袭击他。每到河东郡守或郡尉来巡视,都全身披挂,家人都全副武装的出去迎接。这种待客方式,自然不会增加地方官府对他的好感。

河东地方DG给周勃是否有优待呢?周勃真的能够颐养天年了吗?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4 23:32

季布的插曲

当时河东郡守是季布,很奇怪的是,汉文帝就在周勃去河东封地就国的那段时间里,把这位郡守召到了长安。

按照《史记》的记载,说是汉文帝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有人推荐季布忠诚能干,于是汉文帝打算任命他为御史大夫。可是把季布召到长安后,又有人说这个人空有勇猛,好酒使性,难以接近。于是汉文帝就把季布晾在邸舍,让他足足等了一个月。

季布火了,上朝时上前进言说:“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这一定是有人讲臣的好话来欺骗陛下。现在臣到了长安,无所任命,又要臣离开,这一定又是有人讲臣的坏话了。陛下因为一人之称誉而召臣,又因为一人之毁谤而去臣,臣恐怕从此天下有识之士听说了就知道陛下的深浅喜好了。”

汉文帝无言以对,沉默了很久,才想出一句话来,说:“河东郡是我的股肱地域,因此特意召见你。”

季布大概觉得汉文帝是个实在太难伺候的皇帝,索性来了个辞职去官。

这个季布是个传奇式的人物。他原来就是楚国地方著名的义士,反秦起义时跟随项羽为部将,在楚汉战争期间,曾经率军几次打败汉高祖亲自指挥的军队,弄得汉高祖狼狈不堪。等到战争结束,汉高祖在全国通缉季布,悬赏“千金”,并威胁如果敢有隐匿季布的人,“罪及三族”。季布躲到濮阳周氏家族,这周氏也是很有侠气,说:“汉朝急着缉捕将军,既然将军来到我家,如果将军能听我的话,我才敢献计;如果不能听的,我愿意先自杀。”季布同意听取周氏的意见,原来周氏的主意是将季布的头发胡须剃个精光,脖子上套上戒具铁钳,穿上褐色服装,打扮成一个重罪罪犯,关进大栅栏马车,几十个奴隶一起被赶到山东去出卖,果然混过了重重关卡。

季布被卖到了山东朱家(人名)。朱家自己也是个大侠,知道季布是通缉犯,让他管理农田,并要自己的儿子每顿都要陪季布一起吃饭。自己赶到洛阳,去见汝阴侯滕公。朱家是滕公的老朋友,在滕公那里住了几天后,才询问:“季布犯了什么大罪,朝廷如此急迫的通缉他?”滕公说:“还不是因为季布当年为项羽几次打败皇帝,皇帝因此怨恨,一定要抓到他泄恨。”朱家说:“那你觉得季布是个怎样的人?”滕公说:“好人哪。”朱家说:“臣子各为其主,季布当时为项羽部将,那是他的职责。难道可以把项羽的臣民都杀光吗?现在皇上刚得了天下,就为了自己的私怨抓捕一个人,这不是宣示天下自己见识如此短浅吗!季布能力这么强,万一被逼北走匈奴、南走南越,就是忌壮士以资敌国,就好比当年伍子胥所以鞭楚平王之墓的故事。你为什么不劝告皇上?”汝阴侯滕公猜测到朱家隐匿了季布,于是答应了。不久果然劝汉高祖回心转意,赦免了季布,还召见季布,拜季布为郎中。

汉高祖死后,季布担任了中郎将,成为汉军的重要将领。当时匈奴单于曾写了信来联络,信中有调笑吕后的语句,吕后大怒,召诸将讨论。吕后的亲信、上将军樊哙立即表态:“我愿得十万军队,横行匈奴地界。”其他将领也都迎合吕后的意思,一致推崇樊哙的建议。只有季布坚决反对,说:“樊哙应该处死罪!当年高皇帝率兵四十余万,还是被匈奴包围在平城,现在樊哙居然号称能够以十万军队横行匈奴地界,当面欺君!尤其是当前战争创伤未平,樊哙想挑起大战,是要动摇天下!”此言一出,全场惊恐,太后下不来台,宣布退朝,不过以后再也没有讨论打匈奴的事了。

作为一员猛将,季布后来担任了地方长官,好像也不是担任御史大夫的适当人选。

所以这段插曲很值得玩味。我们从汉文帝的一贯处事方针来看,都是非常谨慎的。这样近于荒唐的人事安排与决定,好像与他一贯的方针有别。但是如果我们从另外的角度来推想,这或许也是汉文帝上台后决计排斥功臣集团、特别是武臣集团的既定方针的又一步骤吧。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季布这样的猛将假如和周勃联手的话,占据河东来反对朝廷,那就实在是朝廷的噩梦。因此或许是这位皇帝防患于未然的举措吧。

那么周勃到了封地后汉文帝是否也就将他淡忘了呢?
作者: 梅茗    时间: 2008-4-5 00:04

听说过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却不知道他还有这么精彩的传奇~
作者: 青云    时间: 2008-4-5 10:24

“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春秋战国大乱之后为秦,大治却在汉;魏晋南北朝大乱之后为隋,大治却在唐。


是不是也可以说过渡的秦、隋成就了汉、唐?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4-5 10:36

提问的事让人想到前前总理,据说还是周恩来的遗风,呵呵,只是不知周恩来会不会提那些“高难”问题哈?那段时间真正忙杀人,准确说是忙杀大小官官,各级官官都突然染上了提问症,人说官官提问,神也没法。
作者: 青云    时间: 2008-4-5 10:49

找不到大笑的表情,急死俺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5 21:45

狱吏的威风

周勃在封地才住了一年多,告发他在封地准备谋反的告密信就传递到了长安。汉文帝下令将周勃抓到长安来,由廷尉审讯。

周勃从来没有这样的经历,受审时不知道怎么来说清楚,被审讯的官吏百般侮辱谩骂。周勃害怕了,许诺审讯官吏“千金”的好处。那审讯官吏也不说话,只是在审讯时故意把记录审讯情况的木牍竖起来,周勃定晴看过去,只见那木牍的背面写着五个字 “以公主为证”。

原来周勃已经和汉文帝结了亲,他的长子周胜之,已经确定要娶汉文帝的女儿。审讯官吏是点拨周勃向薄太后求救。

说起来,实际上这并不用审讯官吏来点拨,周勃自己和汉文帝的舅舅薄昭的关系也很好。当年汉文帝给周勃的赏赐、加封的食户,周勃都是转给了薄昭的。周勃被捕后,薄昭立即去找了姐姐薄太后,而薄太后也以为周勃肯定不会谋反。

汉文帝前来探望母亲,薄太后没有给他好脸色,随手将身边的头巾之类的东西照着汉文帝没头没脑的扔过去,说:“绛侯当年拿着皇帝的玉玺,率领北军雄兵,也没有想到要造反,现在住在一个小县里,难道还会打算造反吗!”

号称天下第一孝子的汉文帝好像对于母亲大发脾气并不在意。虽然连连叩头请罪,可是口气并不软弱,还是说要看审讯的结果才能定案。

直到廷尉上报了审讯结果,记录了周勃不肯认罪的供词,汉文帝才派自己的使者,拿着代表皇帝的符节,到廷尉监狱里去赦免周勃,宣布恢复周勃所有的爵位待遇。

周勃被捕,在朝廷里引起很大的波动,大臣人人自危,没有一个人敢出头为周勃说好话。只有原来指责周勃只是功臣并非社稷之臣的袁盎,反复向汉文帝进谏,说周勃决不会谋反。

周勃出狱后,感叹说:“我曾经率领过百万大军,从来还不知道狱吏有如此的威风!”他听说只有袁盎为他说情,从此和袁盎结成了好朋友。

和以上对季布的安排相似,汉文帝在周勃案件上显然是相当的不光明正大。可以合理的推想,这位被功臣武将推上台的皇帝,最恐惧的也是功臣武将集团,他用了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逐渐将功臣武将集团势力削弱,看来他还认定需要用这样一个案件来威慑其他的功臣武将。

现在看起来,汉文帝处心积虑的提防并排斥武将功臣集团或许是做得有点过了头,当时或许并不存在武将们再次造反的紧迫性。不过当年局势的判断没有事后的从容,汉文帝应该总是有他的理由的吧。

排除功臣武将集团的潜在威胁的同时,汉文帝还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皇权的基础究竟还需要落实在哪些地基上?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5 21:57

可能太碎了点,好像一共将有10几节。诸位不耐烦逐页翻阅,也可以到俺的博客去看全节。
http://www.unicornblog.cn/user1/76/index.html
作者: 李兆苗    时间: 2008-4-5 22:30

这是怎么搞得涅?偶不急,天天等着且听下回分解,等的不急,反倒下回分解者急了,这个老哥不像上海银了,摆噱头摆得自己不耐烦,这叫偶到哪里去起哄去?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4-6 20:27

兆苗冒了个起哄泡,难道就把老哥得罪了,怎么不见更新了涅?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6 21:58

抱歉,这两天实在是太忙了,今天又是一天的面试,从早到夜。

原来是早上更新的,现在只好有空就发了。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6 21:59

4、法制改革

汉文帝被推上皇帝宝座后,考虑要争取民心来作为刘姓皇朝的统治基础。那什么才是最好的争取民心的途径?当时普通百姓最需要的究竟是怎样的“善政”?

严刑酷法的遗害

大家都知道,点燃秦末农民起义导火索的正是秦朝自己的法律。陈胜、吴广带的一批服兵役的农民走到大泽乡,因为暴雨,已经没有办法按时赶到服役地点。于是吴广号召大家说:根据法律,我们服役迟到就要全部被砍头。一样是死,大丈夫要死就死个轰轰烈烈,不如大家一起造反!

现在我们知道,吴广的这段话引的法律很可能只是他动员群众的手段,事实上根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国法律条文,服役迟到只是训斥、并延长服役期间而已,并没有直接的死罪。不过他这番话居然就使900多个百姓一致决心造反,说明秦朝的法律确实不得人心,早就给人们以过于严酷的深刻印象。后来陈胜、吴广发动的这场秦末农民起义,它的主要口号就是“诛暴秦,伐无道”。可见秦法与暴政确实是当时百姓痛恨的焦点。

刘邦入关后,宣称当时关中“父老苦秦苛法久矣”,于是来个“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这大概只是一个政治姿态,现在一般都认为“约法三章”本身或许只是对于刘邦所率领的楚人军队的约束,表示楚军有侵犯秦地百姓的,也要按照法律处理。后面那句全部废除秦国法律的说法,很可能只是后来史记作者的发挥,不会是当时的真实情况。试想,从秦国故地人们看来,操着鸟语的入侵军突然要废除本地已实行了一个半世纪之久的法律,难道会非常安心的拥护这支外来军队?

实际上刘邦集团的主要领导成员都是秦朝的低级官吏,他们熟悉的只是秦朝的法律。萧何进入咸阳秦皇宫,搜集了全部的户籍、地理资料,很可能也带走了秦国保存在皇宫的最权威的那部法律的抄本。因为按照《商君书》的说法,秦国的立法是这样的:宫中保留的法律文本为最权威文本,丞相府做一个抄件,让各地官吏抄写复制回到当地遵循。发生疑问的,到丞相府来查对,仍然存疑的,就要请求皇帝核对王宫保存文本,并以宫中的原本为最终文本。等汉朝的统治一稳固,萧何整编原来秦朝的法律,略加删改,就作为汉朝自己的法律颁布。

从现在发现的吕后统治时期的汉朝法律(保存于湖北张家山汉墓)来对比秦国的法律(保存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看,语言、风格极其相近,内容相同的条文连文字的变化也不大。有些史籍记载的、刘邦和吕后时期曾经宣布废除的一些秦朝法律大多仍然保留。

比如从当时的刑罚种类来看,秦律与汉律是完全一致的,主体都是残害罪犯身体的“肉刑”,主要有毁容的“墨刑”,割鼻子的“劓刑”,砍去罪犯前脚掌的“斩趾”,破坏罪人生殖功能的“宫刑”。所有的罪犯在接受肉刑后还要从事各种苦役。而且这些苦役都是终身服役,分为“城旦舂”:男犯为官府筑城,女犯为官府舂米;“鬼薪白粲”:男性罪犯派去从事伐木之类的苦役,女犯被发去从事粮食加工的苦役;“司寇”,就是要为官府担任侦查犯罪或在边境充当敢死队性质的侦察兵。这些苦役犯实际上都成为官府的奴隶,子子孙孙都没有人身的自由。即使被朝廷大赦赦免后,他们仍然不得居住在普通的村落里。必须被隔离,编成专门的一种户籍,“城旦舂”以及受过肉刑的编为“隐官”。

另外一个由秦朝延续过来的刑罚,就是严厉的犯罪连坐制度。比如有一部专门的《收律》,规定凡是被判处“鬼薪白粲”以上刑罚的罪犯的家属一律都要“收孥”,被收孥的罪犯家属号为“收人”,被分配到各个官府衙门去充当“隶臣妾”,就是为官府提供勤杂劳务的奴隶。当时的政府勤杂工作一律是由这些“隶臣妾”承担,以至于在专门的《仓律》里,有大量关于“隶臣妾”生活待遇的标准:夏天给多少口粮、多少服装的“治装费”,冬天给多少口粮、给多少“治装费”。而且还要区分“老”、“小”,以及工作性质等等来确定发放标准。

废除、改造这些残酷的法律,这是汉文帝所面临的第一大社会问题,也是铸造他以行仁政的形象出现的关键性因素。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6 23:18

在这张西汉初期墓葬壁画线描图里,可以看到被施刑的罪犯,有的没有腿,有的披头散发,有的被毁容,有一批手持刑具的行刑人员,也有围绕观看的官吏角色。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7 19:19

废除收孥连坐

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十二月,汉文帝即位后第三个月,在熟悉了朝廷政务后,他采取第一个重大步骤,便是发布了“尽除收帑相坐律令”的诏书。

他在下达的诏书里提出:“法律,应该是施行治理的最公正的工具,是用来禁止暴行、保护好人的。可是现在的法律却规定,凡是被认定为犯法的,就要连坐罪犯的无罪的父母、妻子、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并将他们收为奴隶,朕非常不赞同。有关部门讨论将这个法律全部取消掉。”

这时候他还远远没有在朝廷中建立起自己的威信,占据朝臣主体的是将他推上台的功臣集团,并不拿他的这个命令当回事。他下令有关部门讨论,而有关部门给他的报告全都是一样的:就是不应该废除这个法律。有关部门的意见都说:“百姓不能自己管好自己,所以才要用法律来禁止。连坐他们的家属,就是要使他们有所顾忌,不敢轻易的犯罪。这是很久以来的传统法律,还是不要更改的好。”

汉文帝立即予以严厉的批评,说:“朕听说法律正当的话,老百姓就遵守,判刑公正的话老百姓就服从。更何况引导百姓趋于向善的人,正是官吏。官吏既不能正确的施加引导,在老百姓犯了错后又用不公正的法律来加罪处罚,这不是反过来残害人民的暴行吗?怎么可能禁止百姓犯错?朕看不出保留这个法律有什么好处,请进一步讨论。”

朝廷的有关部门只得表态:“陛下对百姓施加莫大的恩惠,恩德宏大,实在是臣等所不及的。请按照诏书,废除收帑以及亲属连坐的法律。”

这些和汉文帝改革意志作对的“有关方面”,应该是在当时的两位丞相周勃、陈平的率领之下的。他们是既得利益集团,看不出有什么改革的必要,尤其是觉得没有了连坐,对于百姓的威吓手段就打了折扣,对于维护自己的权威实在是大大的不利。而汉文帝以施行仁政的大道理,很快赢得了对于朝臣集团的第一个重大胜利。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4-7 23:05

看来在这些“利益集团”的牵制下,“仁政”也施行不舒畅哈?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8 09:33

废除诽谤妖言罪名

秦朝设立诽谤、妖言罪名,用来对付被认为是批评朝廷、危害统治的言论,实行思想专制。秦始皇就是因为认为那些在背后议论他的博士及其弟子是在诽谤他,实行“坑儒”的大屠杀。

这些以人们的言论来定罪的法律,是秦朝法律最为人们痛恨的。汉朝统治者出于笼络民心的目的,曾经几次宣布要废除这项恶法,可是每次都是不了了之。比如吕太后掌权时,曾经下诏书说:“前日孝惠帝曾经打算废除三族罪、妖言令,讨论没有结果,惠帝就驾崩了,现在应该把这些法令废除。”这应该是她为了自己继续掌权而玩弄的一个政治手段。是为了加强对朝臣的控制,后来也就没有下文了。

汉文帝当政后的第二年,前元二年(公元前178年)的五月份,汉文帝又下令废除诽谤妖言罪。

他在诏书中说:“古代为了治理天下,在朝廷专门设立接受百姓建议‘进善之旌’,以及供百姓批评DG的‘诽谤之木’,用来使国家的治理政令畅通、表示欢迎批评的进谏。现在法律有诽谤妖言的罪名,使得群臣不敢尽情对国家提出建议,皇帝没有办法知道自己的过失。怎么能够迎接远方的贤良人士?把这些罪名废除了!另外,百姓之间有时因为怨恨互相暗中进行诅咒,有的人后来又去官府告发,官吏就当作了‘大逆’罪名来追查;在追查中听说百姓有其他的言论的,官吏又会作为诽谤来处理。这些都是小老百姓愚蠢无知而导致的死罪,朕很不以为然。从今以后,有告发别人诅咒的,官府不得受理。”

这是汉文帝发起的法制大改革的第二个重大步骤,这次没有受到什么阻碍,丞相周勃领导下的有关部门都很快贯彻了改革,正式废除了这项最容易被恶人、官吏用来害人的罪名。

到了他当皇帝的第七年冬十月,汉文帝又下令将司法权力进一步集中到地方政府,禁止列侯及其太夫人、夫人、以及诸侯王子,二千石级别的官员,不得擅自抓人捕人。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4-8 09:56

荫罩在所谓“仁政”后面的是皇权的韬晦。自从实行了郡县制,原来贵族特性的“利益集团”开始了走向成为皇权附庸的历程,其结果就是要在皇权的压制下,成为官僚特性的“利益集团”。在文帝的时代,贵族特性还有存在,皇权自然只能用韬晦之策,而能够配合这个时代特征的需要的,就是“黄老思想”。所谓的无为而治,实际是在利用仁政的幌子,行皇权韬晦之实,它的目的是要让皇权成长起来,能够达到无不为的境界。具体的做法就是通过与民休息的手段,来从经济实体的层面分割贵族的势力利益。等到皇权在操弄小民分割贵族势力方面,达到了自以为可以超然一切的实力,皇权就不再要韬晦了。那时就可以想怎么为就怎么为了。假以时日,如果文帝可以活上百岁,那么,他的孙子武帝干的勾当完全可以由他自己来完成,好在他死得早,短命保住了他的“仁君”的名声,他的儿子也是短命,照样光彩地做“仁君”,到了他的孙子武帝那里,韬晦的皇权就开始露出了狰狞,那时就听皇权发出的狰狞的“哼哼”声吧。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9 09:20

小女子上书引发改革契机

把这两个最为当时百姓所痛恨的残酷法律废除,只是汉文帝法制改革的一个起步。他仍然孜孜不倦的在寻找将法律推向文明、人道的机会。酝酿着要对中国传统以来的、以肉刑为主体的刑罚体系实行重大的改革。

这个机会终于他当政的第13年的时候来临。

汉文帝十三年(前166),齐国看守太仓的官员淳于意犯了罪,应当受刑。奉皇帝诏令而将他逮捕送到长安进行审判。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当被逮捕准备上路的时候,环顾四周哭成一片的母女,他骂道:“只怪我只生女儿不生儿子,遇到急难的事没有用处。”

他的15岁的小女儿淳于缇萦听后,很是悲哀,于是就跟随着父亲的囚车,长途跋涉,到了长安。

在长安,淳于缇萦向汉文帝写了申诉书,其中说:“小女子的父亲是个小官,在齐国为官时,人们都称赞他办事廉洁公正。现在偶然触犯了法律要被处判。我所忧伤的是被处死的人不能再生,受过肉刑的人不能再恢复原状,就是以后想要改过自新,也失去了改过的途径。小女子情愿没入官府为奴婢,来赎换父亲要受的肉刑,使父亲可以得到重新做人的机会。”

汉文帝看了她的申诉很感动,为此就下诏说:“我听说在古代圣王虞舜的时代,在罪犯衣帽上画某种图像,或给罪犯穿上与常人不同式样和颜色的衣服,就表示处以某种刑罚,然而百姓没有犯罪的,这是何等崇高的政治清明境界啊。现在法律有黥、劓、斩左右趾三种肉刑,然而犯罪却并不因此而减少,这罪过的责任在哪里?难道不是因为我的恩德浅薄,而且教化不明吗?我自己觉得非常惭愧。正是教化不明而使无知的百姓陷于法网。《诗经•大雅•洞酌》中说:‘和乐而平易近人的君子,百姓把他当成父母。’当今百姓有过错,还没有对他进行教化就滥施刑罚;即使罪犯以后想改行为善,却没有重新做人的机会,我非常怜悯他们。刑罚重到截断人肢体、深刻人肌肤,终身不能消除的地步,这是多么的惨痛而不道德啊!这难道是‘为民父母’的意思吗?应该废除肉刑,用别的律条来代替它;下令规定以罪行轻重判刑,在服刑期内不逃亡的,期满后释放为平民。把我的这些意思具体拟订为法令。”

这段言论提出了废除肉刑的三个理由:第一是肉刑威慑力并不足以制止或减少犯罪,第二个是百姓犯罪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化不够,应该给百姓在犯罪后有重新做人的机会和途径;第三是肉刑过于残酷,不道德、不人道。

汉文帝这个诏书还提出了改革方案的两大指导原则是:一是要用其他的刑罚来代替肉刑,二是对苦役刑罚也要规定时限,废除将罪犯作为官府奴隶的制度,所有的苦役刑徒都有可能重新回归社会。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9 21:15

汉律竹简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0 08:55

改革的方案

按照秦汉不成文的立法惯例,皇帝的一般性的指示“诏”或者“制”,只具有针对特定事项、特定对象,在特定时间内具有最高效力,各级官府必须遵循无误。但是官府并不能直接援引这样的指示来作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方针。如果皇帝觉得自己这项指示有必要成为一项规范性文件的话,他会在自己的指示后面加上一句话“具为令”或者“著为令”,有关部门就要按照皇帝的指示的范围拟订出一个法律草案,再报告皇帝,皇帝“诏曰可”(指示可以)后,这就成为一条叫做“令”的法律,具有了普遍的、长久性的规范。当然大臣觉得有必要为某些事项立法,也可以提出立法建议,由皇帝批示“诏曰可”后成为法律。不过凡是“令”的法律条文,一般都保持着原来的立法过程,谁建议的、谁提出草案的、最后皇帝如何批准的。等到发布这条法令的皇帝死了,如果他生前发布的“令”被认为有必要成为永久性法律的,就会被归并到法典“律”的有关篇目里,并删除原来的立法过程,成为单纯的法律条文。

汉文帝的这个改革指示,明确要求“具为令”,就是要有关部门来提出具体改革方案。于是丞相张苍、御史大夫冯敬拟订了法令条文,上奏说:“肉刑是用来禁止奸人的,已经由来很久了。陛下下达圣明的诏书,怜悯百姓万一犯了罪一受刑罚就终身受苦,打算改行为善也失去了途径,这是出于陛下的盛德,是臣等所不及。臣等谨慎讨论后请定律:改黥刑为髡钳(剃光头发胡须、脖子上戴一个6斤重的铁钳)城旦春五年,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斩左趾刑为笞五百。其他如犯斩右趾、杀人而自首、官吏贪赃枉法等罪名,或者在裁判确定后又犯笞刑以上罪名的,要全部弃市处死。完(保全罪犯头发胡须)城旦舂三年后转鬼薪白粲一年、再转隶臣妾一年,即可释放为民(总共5年);鬼薪白粲三年后转隶臣妾一年,即可释放为民(总共4年);隶臣妾二年后转司寇一年,然后可以释放为民(总共3年);司寇二年后可以直接释放为民;髡钳城旦舂一年后,转为完城旦舂,以后按照完城旦舂处理(总共6年)。臣等昧死请求皇帝批准。”汉文帝立即下诏批准。

这里将原来判处“斩右趾”的罪犯索性直接判处死刑,是因为当时初次犯罪要“斩趾”的,都是斩去左足的前脚掌,所以被判处“斩右趾”的都是再次触犯需要判处斩趾重刑的罪犯,说明罪犯犯罪受罚后依然毫无悔改之心,就不再给他改过的机会了。同样道理,犯罪被判刑不及执行就又犯要判处笞刑(原来的劓刑、斩左趾这样的重罪),也要直接处死。至于故意杀人后立即自首来试图保命的、官员贪赃枉法的,都是极其严重的犯罪,会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因此也不惜直接适用死刑。

这个代替肉刑的方案中有关被判刑的刑徒规定刑期的内容,是根据罪犯苦役的等级来考虑的,并不完全直接以时间来划分。但它为以后规整的有期徒刑制度奠定了基础,算得上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期徒刑制度。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1 07:58

进一步的改革

由于汉文帝的这次改革存在一些弊病,比如改肉刑为笞刑的数目太多,往往罪犯已被打死,还没有打够数目——实际上人并不很经打,按照明代小说里的说法,真正用竹板狠打,即使是“壮勇过人”也只要个七八十板子就足以致命。因此后来的班固曾经在《汉书•刑法志》里批评这个改革方案说:“名为轻刑,实则杀人。”

还有一件很令人疑惑的事情,就是在汉文帝废除肉刑的诏书、以及丞相、御史大夫提交的改革方案里,都没有废除宫刑的内容。可是据《汉书•晁错传》载汉文帝十五年,晁错在对策中称颂文帝的文句,有“肉刑不用,……除去阴刑”。可见汉文帝当年废肉刑应该是包括废除了宫刑。而《史记•景帝本纪》载景帝元年诏,称颂汉文帝“去肉刑,……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也”。因此从废肉刑诏书未提及宫刑问题来看,很可能在这之前汉文帝曾经下达过诏令将宫刑废除。

那么为什么司马迁在《史记》里并没有正面记载废除宫刑的事迹,难道这不是一件重大的值得歌颂他心目中最理想的君主的事迹吗?

这大概只好从司马迁这位记述者的倒霉遭遇去揣测了。司马迁为了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了几句,结果被汉武帝判处了宫刑。为了完成《史记》,他忍辱负重,没有以死抗争,但内心深处的伤害,大概是会阻止他来记述汉文帝废除肉刑的事迹。尤其是这样记述的话,很有可能被汉武帝认定是在以古讽今,批评朝政,会导致《史记》全书被毁,使他打算“藏于名山、传之后世”的下半生目的全部消灭。于是他只好曲折的记载汉文帝废除宫刑的事迹,而后来班固写《汉书》,好像也没有全面梳理汉武帝之前的资料,没有能够在文帝的本纪里明确废除宫刑的时间。在他特创的法制史篇目《刑法志》里,有关废除肉刑的那段记载还有漏简的可能,因为按照现在的版本,文字虽然能读通,意思却是有点跳跃的。日本学者滋贺秀三、中国学者张建国,都曾试图复原那段文字——本系列所引的就是张建国先生复原的。想来班固也不打算得罪依然保留了宫刑的东汉皇帝,有意识的将废除宫刑的记载模糊化。

以后汉文帝的儿子汉景帝进一步推进刑罚改革:先后两次减少笞刑的数目,斩左趾的笞五百下减为二百下,劓刑的笞三百下减为笞一百下。汉景帝还颁布一个专门的《箠令》,具体规定了执行笞刑的刑具尺寸、重量、规格,并且规定只能由一个人行刑,不准中途换人。这样才使得受刑人得以保全性命。景帝还废除了磔刑,改为弃市。并且规定被判死刑者可以选择改为执行宫刑,将宫刑作为死刑的代替刑罚。

汉文帝废肉刑,是世界法制史上的大事。在当时以及以后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在世界各地仍然流行严重残害人们身体的肉刑。中国率先废除了原始野蛮的身体残害刑,比欧洲几乎早了两千多年。比如在东罗马帝国时期,法定刑有砍手、砍脚、割鼻、割舌、阉割、刺瞎等残害刑。这些刑罚在1532年的神圣罗马帝国《卡特琳娜法典》中仍然被大量采用。欧洲中世纪时期还有“剪刑”,在犯人的身体上用剪刀剪开一个或几个V字形的口子,再往伤口处灌盐水,浇上熔化的蜡油或铅汁。这在法国大革命以前的欧洲是很常见的。和中国古代的墨刑相近的烙刑到18世纪末依然是最主要的附加刑,如法国在盗窃犯身上打上一个百合花烙印,英国在“羊吃人”的圈地运动时期,对流浪汉打S形烙印等。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触发这场改革的缇荧上书和汉文帝的诏书,都强调刑罚的目的在于使人“改过自新”,认定刑罚的目的应该是教育、教化,并不仅仅是一种对于罪人的报复、或者仅仅是一种对于潜在的罪犯的威吓。这在世界法律文化史上也具有重要的意义。让犯罪的人在承受处罚后,能够有朝一日回归社会,这是一种极其超前的观念。

俗话说“安居乐业”,汉文帝大规模改革法制,使人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免于来自于政府力量的恐惧,使朝廷得以“仁政”的崭新形象树立于民间,与直接行使管制、容易引起与民间冲突的地方官吏们拉开了距离。不过仅仅给予民众一个比较人道刑罚体系,能够“安居”,实惠好像还是不够,还需要一点更好的甜头,能够让人们“乐业”。这就是汉文帝的另一方面的施政方针。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2 09:33

5、轻徭薄赋

“德”的一个主要涵义是“得”,要给人有所得,才是“德政”。汉文帝深深的了解这一点,在进行法制大改革的同时,他的另一手就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据说西汉刚建立那时,社会处在长期战乱之后,壮年男子都被抓了当兵,老弱病残还被拉夫为当+局有司运送军需,从事生产的劳动力严重缺乏,整个社会物资极其匮乏。朝廷也很穷,连皇帝也凑不齐一色的4匹马来拉车,将相大臣们很多只好坐牛车上朝,百姓家里也都没有积蓄。有的时候粮食价格涨到每石要“万钱”,一匹马要卖到“百金”(理论上讲“一金”等于“万钱”,也就是说一匹马要卖到100万钱或者要用100石粮食来换取)。即使在战争结束的十多年后,马还是非常贵重的资源。比如在湖北张家山出土的吕后时期的《津关令》里,有一条是长沙国给中央政府的报告,请求将长沙国驿站的备用马匹额度提高到10匹。

汉文帝上台的时候,汉朝社会经济应该已经有所恢复,不过大的起色应该还没有,还有待于一个更好的时机。

三管齐下的剥削机器

战国时孟子已经说过,他那时的臣民要在三个方面为朝廷做贡献:粟米之征,布缕之征,力役之征。因此他建议有道德的国君应该“用其一,缓其二”,如果同时实行其中的“两征”,老百姓就要有饿肚子了;如果同时开征这三样,那老百姓就要妻离子散了。

孟子当然只是一厢情愿而已。不过他的这个说法大概是一种客观的描述吧。按照这个说法,各国君主对于臣民的剥削有三个方面:“粟米”是针对土地占有人的,只要有土地就要缴纳粟米,据说原则上是按照收获量的十分之一,号为“什一”。“布缕”是针对户头的,按照男耕女织的经济状态,家庭也是纺织品的生产单位,要向朝廷缴纳纺织品(布匹、绢帛)。“力役”针对的是成年男性,每年要为朝廷义务劳动一个月,以及为朝廷服兵役。

后来秦朝及汉文帝上台前赋役制度的详细情况现在还不太清楚,但可以认定的是,确实存在这三管齐下的既定方针。

战国时秦国商鞅变法,建立了以军功为本位的二十等爵位制。据说规定如果百姓能在战场上斩敌一甲首(甲士的首级)或告发一个奸者(罪犯)就可以升爵一级。而每升爵一级,就可以获得国家授予的100亩耕地、9亩宅地。从湖北江陵张家山汉墓出土的汉初(下限为高后二年,即公元前186年)《田律》和《户律》来看,这种向人户授予土地的作法至少一直维持到了汉代初年,有着非常完备的制度。

这两个法律规定的各爵位以及平民的每户受田数额为:关内侯95顷(每顷100亩),大庶长90顷,驷车庶长88顷,大上造86顷,少上造84顷,右更82顷,中更80顷,左更78顷,右庶长76顷,左庶长74顷,五大夫25顷,公乘20顷,公大夫9顷,官大夫7顷,大夫5顷,不更4顷,簪袅3顷,上造2顷,公士1顷半(150亩),普通平民公卒、士伍、庶人(被主人解放的奴隶、或者是主人都死亡后自动获得解放的奴隶)都是1顷,作为罪犯贱民的司寇、隐官都是50亩。宅地的标准是以30步见方的土地为一“宅”,彻侯可以得到105宅,关内侯95宅,大庶长90宅,驷车庶长88宅,大上造86宅,少上造84宅,右更82宅,中更80宅,左更78宅,右庶长76宅,左庶长74宅,五大夫25宅,公乘20宅,公大夫9宅,官大夫7宅,大夫5宅,不更4宅,簪袅3宅,上造2宅,公士1宅半,作为平民的公卒、士伍、庶人每户1宅,司寇、隐官半宅。

每年8月间进行户口申报。在立户前没有得到过田宅、或得到的田宅不足额的,可以请求补足,但是宅地只能补授接邻的。各地如果有立户后受田宅不足额的情况,各地官府汇总上报朝廷。在官府有新土地时(没收罪犯的土地)时,按照爵位及先后次序授予。所授予的土地应该是可以耕作的,否则受田者有权拒绝。受田后发现无法耕种的,允许退换。所受田宅允许买卖,但是将从政府获得的“受田”转让他人、或者出卖后,就不得再次申请。除非是官员或者是为皇帝服役的人员,其余人等买宅地必须是与原宅接壤的。

受田宅者承担向政府交纳田租和藁税(禾草)的义务。根据《史记》、《汉书》等史籍的记载,秦的田租按照收获量的征收十分之一,汉高祖登基后作为政治措施曾宣布“什五税一”(十五分之一),后来又恢复“什一”。汉惠帝登基的公元前194年,正式确定汉朝的田租为“什五税一”。汉代的藁税与秦国完全一致,也是每顷3石为标准。在当地政府刍藁(马料)已经够用的情况下,也允许受田者以铜钱缴纳,每顷55钱。只有相当于原来卿一级以上贵族(即左庶长以上的各级爵位)可以免除田租和藁税。

这种由政府向私人授予土地的制度不应该仅从其字面上的意义去理解。当兼并战争战火渐渐平息、人口逐渐恢复增长时,政府是否拥有足够的土地(包括荒地资源)能够按照这项制度来授予土地?这相当值得怀疑。但仔细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实际上这也可以是一种包容性很强的制度。它建立在政府拥有相当的荒地资源基础上,同时也是一种包容、承认民间私人已经拥有的私有土地,并且将这些私有土地纳入国家税收体制的制度。每户人户在立户时应“名田宅”,即申报已拥有的土地,如果按照其社会地位已经足额,就不发生土地的授予,而是承认所拥有的土地为合法的私有土地,并按照申报的土地面积征税。因此《户律》明确规定:没有向政府申报户口而拥有田宅、或者是将自己的名字附在他人户名后申报的、以及为他人附带申报户口的,都要处以“戍边二岁”的处罚,田宅则予以没收。因此我一直怀疑,实际上汉朝的所谓“田租”是按户征发的,以爵位占有土地的标准、以及一个常年的收获量来确定征收田租的数额。

秦汉时“布缕之征”转化为货币税,主要是“算赋”。史书上说秦“头会箕敛,以供军费”,很多后人以为是按照人头征谷物。现在根据云梦睡虎地秦墓竹简的资料,当时是按照人的身高来确定是否成年,政府征收的铜钱以“千钱一畚”(每1000钱装一个草包)来封存的,倒确实可以想象官吏到居民家中集合家庭人口,拿了丈量身高的标尺一一按身高点数、装钱进畚箕的样子。

汉高祖到了汉中称王后就开征“算赋”,15岁以上到56岁男女一律征收,每人每年120钱,商人和奴婢加倍征收(240钱/年)。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诏令"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未婚成年女子的算赋每年600钱。除了算赋外,其他的人头税种比较混乱。据说住在王侯封国的百姓要缴纳“户赋”,200钱/年/户;还要缴纳由封主转交给皇帝的“献费”,大约是63钱/年/人,如此一来,住在封国的人户实际负担与住在各郡的人户差不多。

秦汉时期最使人民感觉痛苦的,还是“力役之征”的徭役制度。所有的成年男子都承担兵役,和平时期的服役期为两年,战时不定期。据说一年到边防服役为“戍卒”,一年到各野战军服役为“正卒”。服役的时间不包括前往报到地点的路程时间。服役时期好像国家只配给作战盔甲服装,其他衣物是要自备的。云梦睡虎地秦墓里出土的一封士兵“惊夫”和“黑”的家书,说是他们服役的地方非常寒冷,请求家里为他们捎去钱财买棉衣。另外,每个成年男子每年要为朝廷义务劳动一个月,还得搭上来回的路程,这叫做“更役”。另外地方政府征发的修补城墙、修整道路、维护“禁苑”(皇帝打猎游玩的野生动物公园)之类的劳役,还不包括在内。

[ 本帖最后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8-4-13 01:34 编辑 ]
作者: showcraft    时间: 2008-4-12 14:35

学习。此处果然藏龙卧虎,呵呵。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3 14:03

非常抱歉,从第4节开始全部都需要重新来写,没有旧稿可以利用了,因此更新将不再定期 ,敬请各位原谅!
作者: 歪弟    时间: 2008-4-13 15:58

正看得来劲,停电断水,盼着吧
作者: 九船城    时间: 2008-4-13 16:21

静静地看到这,鼓个掌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3 16:29

轻徭薄赋

汉文帝上台后先是尽力使民众立即获得好处,在上台后的第二年借着立太子和立皇后的机会,宣布“赐天下民当代父后者”——就是所有的嫡长子都自动获得一级爵位,并且对于天下孤寡老人、孤独穷困、超过了八十岁的高龄老人、所有九岁以下的孤儿都赐予一定数量的布帛、米、肉。

不过他也很快意识到这样的直接恩赐是朝廷财政系统根本无法承担的,更好的办法是立刻展开对于这三大吸血系统的调整。

在登基后的第六个月,他就下诏:“令郡国无来献。”也就是宣布取消各郡国每年向皇帝的上贡。

需要解释一下的是,在汉文帝当皇帝的时代,“皇室宫廷”与“朝廷政府”是分离的。70多年前研究者已经指出,直到汉代初年,皇室宫廷仍然具有自己独立的财政系统,也有自己的管理队伍。皇室宫廷的财政收入是单列的,比如上述的“献费”,以及来自于皇室禁苑的收入等等是皇室宫廷独享的,皇室宫廷的费用都由此来支出。替皇帝管理财政的专门机关就是“少府”。在皇室宫廷服务的人员称为“宦皇帝”,替朝廷服务的称为“官吏”,也是并列的法律称呼。可以想象,为皇帝服务的“宦皇帝”者的报酬也是由皇室财政来开销的。

汉文帝宣布禁止各地对皇室宫廷的献费上贡,显然应该是做一个姿态,表示从皇室带头做起来为民众减轻经济负担。

到了下一年的正月,汉文帝下诏说:“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意思是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在京师设置“籍田”,由皇帝亲自率领农民耕种,收获的粮食用作供奉祖庙的供品。至于这个“籍”字究竟如何解释,各家注释观点不一,有的说是“帝王典籍”的意思,就是皇帝亲自耕种的“样板田”。也有人说“籍”就是“借”的意思,借助民力来帮助皇帝耕种。有人反对说,整件事情都是皇帝带头农耕,怎么是借用民力?因此这个“籍”是亲自“蹈籍”的意思。反正这是皇帝亲自出面作出的重视农耕的高姿态。

九月间,汉文帝再次下达“重农之诏”,要求各地政府重视农业,关心农业生产。并“赐天下民今年田租之半”。我们已经知道法定的田租率为十五税一,减半征收,实际就是“三十税一”。这就是要朝廷及各级官府都要实行财政紧缩了。

后来汉文帝经常使用田租减半征收的办法。比如在他即位十二年时,因为晁错的建议,宣布田租减半征收。下一年,借着废除肉刑的机会,又下重农之诏,并颁“除田之租税”的诏令,全部取消田租的征收,同时颁布“除戍卒令”,取消当年的戍卒征发。

另外根据《汉书•贾捐之传》的说法,汉文帝时,“丁男三年而一事”,即把成年男子每年应服的一月“更役”,减少为每三年服一个月的更役。而根据《汉书•贾山传》载其《至言》一文中的说法,汉文帝曾将国家仓库里的绢帛十万余匹赐予贫民,曾经立法规定,家里有九十以上老人的,可以有一个儿子免役免税;家里有八十岁以上老人的,全户只需要缴纳“二算”。

大幅度减少皇室及朝廷收入,皇帝及百官们的供应、军政事务的花销如何解决呢?汉文帝的方针是开源还是节流?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4-14 16:30

原来上古时代皇室是有自己的利益的,各方的帐看来也算得很好,还是承认有自家的利益的时候更好搞哈?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5 21:22

节流的措施

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政府要在财政上“开源”的途径并不多。汉文帝自己好像也没有什么思路,因此为了让民间得到实惠,汉文帝能做的只好是“节流”。
       
从登上皇位的那天开始,汉文帝就废除了自古以来贵族进餐时要乐队在旁奏乐的惯例。省下了宫廷的一笔开销。他入住的宫廷是他老爸在丞相萧何动用了大量民力建设的,到了他当皇帝,再也没有扩建。有一次他打算在宫廷的园林中修一个露台,他还要把土木工匠叫来,询问工价费用。土木工匠回答说大概要花“百金”。汉文帝一听,立刻说:“一百金,是10户中等人家的家产了。我奉用先帝的宫殿,一直怀着羞愧的心情,唯恐辱没先帝。还要这个露台干什么!”
       
秦汉时期的皇室拥有大量的超级大园林,这些园林分布在今天的关中、陕南、山西等地,每个都有上百平方公里,供皇帝在其中打猎游玩。汉文帝当了皇帝以后,不再圈占建立新的园林,相反,还经常在灾荒发生的时候,允许民间灾民进入禁苑打猎、采集野菜。
       
从出土的秦始皇时期的铜车马来看,当时一辆马车的技术含量非常高,可以合理的推想,马车的造价不菲。汉文帝减少了皇帝装备的车马数量,也没有增设皇帝的仪仗队,节省了皇室的开销。

汉文帝不是一个喜好奢侈的皇帝,他要求自己宠爱的妃子慎夫人,穿着短衣裙,裙裾不拖到地面上。他居住的卧室里,悬挂的帷帐也都没有刺绣装饰,又节省下大量的人工。这样形成宫廷风尚,推广到社会。

历代皇帝的一个巨大耗费是建造坟墓。汉文帝和所有的皇帝一样,一登基就照例建坟墓。但是他的见识比较高,下令他的“霸陵”开凿于山崖中,不另起坟丘。装饰物都是砖石的,陪葬的物品都采用陶器,禁止使用金、银、铜、锡。正因为如此,后来所有的盗墓贼都会霸陵失去兴趣。

汉文帝对自己皇室宫廷采取如此紧缩政策,对于朝廷政务自然也要尽力压缩。当然百官的俸禄是不能减的,那就是为自己树立了太多的敌人。能够着手节俭的,只能尽力减少政务开销,首当其冲的就是军费。

汉文帝登基之初,任命了自己的亲信为卫将军,统一指挥长安地区的驻军,号为“卫将军军”。不过到了下一年,汉文帝就认为军事形势已经缓解,宣布解散卫将军军,卫将军仍然设立,但是军队集群规模缩小,除留下小部分现役士兵外,大多数士兵退役复员,回家乡务农。

对于驻扎在各边疆的边防军,汉文帝也进行了很大的调整。首先是依靠对外关系的改善,来缓和边境局势。比如对于今天广东地区起兵反汉的南越国,没有急于派兵镇压,而派出老资格的外交家陆贾,与南越国王赵佗谈判,重新和解,恢复和平局面。对于北方的匈奴,汉文帝沿袭吕后以来“和亲”为缓兵之计的既定政策的同时,加紧向关中地区移民,增加兵源。为了加强边郡兵源,文帝十一年(公元前169年)接受晁错的建议,征募农民往边防线一带移民,号为“移民实边”。汉文帝将沿边各郡转变为战时体制,给予各边郡郡守军事指挥权,不仅可以指挥调动各地到边郡服役的戍卒,还有权在当地征发兵役,应付紧急情况。各郡由郡尉担任日常的军队组织训练,太守在战时为最高指挥官,有权临时决断,无须请示朝廷。尤其说太守是行政长官,还不如说是军区司令。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平日每5天宰头牛慰劳士兵,军营市场的租税给士兵改善伙食。得到士兵爱戴。有匈奴入侵就带兵反击。后来只因为上报战功多报了6个首级,就被逮捕判刑。说明对太守的考核是以边防为主的。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在哪一个边郡出现危机时就被紧急调任,在40多年里先后担任过7个边郡的太守,威名远扬。

西汉边郡军队主要任务是防御小规模的侵扰,军队分散部署,固守据点。在边境线设候、障之类的堡垒,有候官、障尉、候长。这些据点相隔白天目视所及的距离,发现情况白天燃烟、晚上点火,传递消息。汉文帝的军事战略是在判明匈奴的主要进攻方向后,朝廷再出动野战军。如公元前166年匈奴14万骑兵入侵,斥候到达距长安不足两百里的甘泉(今陕西淳化一带)。朝廷紧急征调军队,在长安、上郡(今陕西榆林一带)、北地郡(今甘肃庆阳一带)、陇西郡(今甘肃临洮一带)这4个地区集结,形成对陕北高原上匈奴军队的袋形半包围态势。但汉文帝的战略是避免与匈奴大规模会战,听凭匈奴饱掠月余后退走。公元前158年匈奴再次大举入侵上郡,汉军也相应集结于长安附近的霸上、细柳、棘门,以及北地郡、飞狐口(今河北涞源一带)、句注山(今山西代县一带),防备匈奴南下或东进。但当时汉朝的经济实力还养不起这些临时征发组编的大军,匈奴退走,集结的野战军也就解散。

通过运用这种“灵活反应”防御战略,大大节省了动员常备军的费用,减轻了民众的负担,为朝廷积蓄实力争取了时间。
作者: 金丝铁线    时间: 2008-4-15 22:45

这是第一个盛世,比比秦的同时发七十万人修骊山墓,三十万人戍边,五十万人修长城;文帝的废肉刑,三十税一,郡国无来献,天堂地狱之比啊。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6 16:18

自由经济的推动者

汉文帝当然不可能接受过经济学的教育训练,不过非常奇怪的是,从他当政后采取的一系列有限的社会经济政策来观察,我们今天甚至可以说他是一个市场经济的拥护者和实践者。

在汉文帝登基后的第五年四月,汉文帝宣布了一条意义深远的法令:“除盗铸令。更造四铢钱”。也就是说开放钱币铸造权,另外改变货币形制,将秦始皇以来的“半两钱”改变为“四铢钱”。

在秦国及秦代时期,铸币发行权由朝廷垄断。秦始皇建立起后人称之为“黄金铜钱并行本位”的货币制度。黄金、铜钱都可以起到货币的五大职能,不过黄金为“上币”,以“鎰”(20两)为单位,主要起支付(如皇帝的赏赐)作用,以及重大财产的价值尺度,和贮存作用;铜钱为“下币”,主要起流通作用。铜钱的形制统一为外圆内方的圜钱,重半两(当时以24铢为一两),铜钱上的铭文也是“半两”。汉朝建立后,沿袭这一制度,只是将黄金的单位从“鎰”改为“斤”(16两)。不过由于经济衰败,朝廷发行的货币有限。铜钱减重现象严重,市面上流通的半两钱大多经过剪凿,方孔越掏越大,圆廓越剪越小,形同“榆荚”,号为“荚钱”,重量根本不到半两,往往只有4、5铢重量。剪凿下来的铜都化作了民间盗铸的“私钱”。

按照当时的法律,货币犯罪处罚极重。比如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的秦国“封诊式”(司法文书格式样本),有一条关于告发、逮捕盗铸铜钱罪犯的“爰书”(司法笔录):某里两位士伍抓获了两个个盗铸铜钱的男子,缴获了110个新盗铸的铜钱、两组铸钱的模具,到官府来报告。虽然没有看到具体的判罪的法条,但从抓获的记录来看,这类犯罪属于重点打击对象。

按照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西汉初年的《钱律》,铜钱有磨损剪凿痕迹,只要能够看得出文字的、不是铅锡质的;黄金不是纯正的,仍然要流通,有借口拒收的,要“罚金四两”。故意销毁铜钱的为铜器的,要按照重量计算为赃,以盗窃罪处罚。伪造黄金的,“黥为城旦舂”。盗铸铜钱的,要“弃市”(死刑)。帮助他人盗铸、以及发行私铸钱的,都按照盗铸处罚。能够抓捕一个盗铸钱罪犯的,“予爵一级”。

现在汉文帝把这一整套法律全部废除,民间只要能够按照政府规定的铜钱形制、质地进行铸造,就是合法的货币,允许流通使用。而且铜钱的重量一举降低到民间实际流通中的“私钱”重量,却仍然维持“半两”的虚名,确认货币贬值三分之二。但是仍然严禁以铅、锡等金属铸造劣质货币,要处以毁容的“黥刑”。

这是非同小可的重大变革。它牵涉到国家控制的矿山要同步向民间开放,民间的交易完全依赖市场规律调节,支付结算完全依靠双方认定的货币媒介,政府不再干涉。可这是否是汉文帝深思熟虑、与廷臣周密讨论后采取的政策?在现在能够看到的史书里居然没有留下任何记载。我们只好合理的推想,因为这个自由铸币政策被历来的史学家认为是汉文帝的一个污点,所以史学家们都采取孔夫子传下的《春秋》笔法。司马迁索性就根本把这件事情忽略不记录,班固的《汉书》则采取这样简短的、四个字的记述。相反。倒是留下了贾谊、贾山极力劝阻汉文帝采取这一政策的一些言论。

贾谊的意见是这样的:他以为禁止发行劣质货币的刑罚虽然很重,可是面对丰厚的利润,铸造发行货币的人总是会情不自禁的以身犯法。他说过去禁止民间私铸时,有的严重的县份每年会上百起盗铸案件,牵连到上千人,现在放纵自铸就好比是悬挂法律来诱使百姓,使百姓坠入陷阱。另外,他以为百姓私铸后,各地的铜钱有轻有重,交易时或者要贴、或者是减,会使市场混乱,官府没有办法可以应对或者加以引导。他还以为放纵百姓私铸铜钱,农民就会不去耕种而去开矿,减少粮食生产,种地的好人越来越少——贾谊是激烈的从道德伦理角度论述问题的重农主义者——经营商业的奸民越来越多,只好用重刑来镇压奸民,伤害更多的民众。不过他也说,现在如果是禁止私铸的话,办法不妥当,也会伤害民众,所以关键是用铜做货币这件事本身就是大错,应该把全国的铜都收禁,不让流通。

很奇怪的是,汉文帝虽然一贯很佩服贾谊的才学,可是在这件事情上,几乎把贾谊这长篇大论放在一边不过问。

贾山的反对理由是:“铜钱,不是可以使用的器物,是用来转换富贵的。而富贵这件事,应该是人主操作的把柄,让百姓来铸钱,就是让百姓和人主共操权柄,不可长也。”这样高度政治化的、从皇帝权力高度立论的劝告,也没有能够打动汉文帝。相反汉文帝还认为他的意见过于“激切”,只是出于开言路的原则,才没有给他加一个罪名。

由于从现有的极其有限的记载来看,贾谊、贾山都没有说汉文帝放纵私铸是受了谁的欺骗,史籍的记载也没有说当时究竟是哪个谋士为汉文帝出了这个主意,我们只能相信这个政策是汉文帝自己的,是出于他自己的“圣心独断”。

能够从这个改革政策中得到好处的,显然应该是商人。商人有了自行铸币权利,可以自由投资手工业和商业,而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又将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不过这样的推论是有问题的,在当时的环境里,并没有同等的“求富”起跑点。史书里记载的最著名的铜钱发行者,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就是那个弃国而逃的第一位代王的儿子)吴王刘濞,另一个是汉文帝的“佞幸”、“弄臣”邓通,出现了“吴、邓氏钱布天下”状况。

刘濞控制着今天长江中下游的广大领域,在豫章有铜山。汉文帝废除盗铸罪后,刘濞组织了大规模的矿山开发,并且“即山铸钱”,招引各地的盲流到吴国来从事手工业,就在矿山附近建立起铸钱的工场,大量发行铜钱。

邓通,是蜀郡南安(今四川乐山)人,原来是个宫廷里划船的奴隶“黄头郎”。只因为有一次汉文帝做梦登天,梦见有一个黄头郎在自己身后推了一把。结果后来在宫廷坐船时见到邓通,与梦中的黄头郎形象一样。把他叫过来一问,名字正好又是邓通,不正是“登而通天”的吉兆!从此把邓通带在身边,宠信无比,直到把邓通提拔为“太中大夫”。邓通为人也比较谨慎,不乱说。偶尔在上朝的时候对群臣不礼貌,被丞相申屠嘉叫去臭骂一顿。汉文帝估计申屠嘉骂够了,才派了使节到丞相府去赦免邓通,传话说:邓通是朕的弄臣,请丞相这次放过他。后来汉文帝请了人给邓通相面,那相面的说邓通生来穷命,将来是要饿死的。汉文帝很不高兴,说:“能让邓通富的不就是我吗,怎么可能贫穷?”于是索性将蜀郡严道(今四川蓥经)的铜山赐予邓通,让邓通承包开发,发行铜钱。号为“邓氏钱”。

发展市场经济还有一个障碍:战国时代保留下来的重重关卡。秦汉时出于过去各国割据、军事对峙的传统,人员物资不能在各地区间自由通行,只有持有朝廷发放的证件“传”才可以过关。汉文帝在当政的第十二年,宣布撤销全国所有的关卡,过关不再需要通行证件,所谓“除关无用传”,以促进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和货物流通。

汉文帝对于自由经济的热爱一直维持到了他统治时期的最后阶段。在他死前一年,他还进一步放松对于社会经济的管制政策。规定各地诸侯停止每年的上贡,开放各地的皇室园林,允许百姓进入园林。进一步缩减宫廷服役人员的数额以及宫廷的开支。发放赈济贫民的粮食。甚至明确规定百姓可以买卖爵位。

一般都认为,汉文帝时期社会经济得到了恢复与发展。表现在农业方面,除了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个体小农经济获得了发展之外,还出现了专门种植经济作物而致富的单一经济经营户,正如司马迁在其《史记•货殖列传》中所说:在武帝之前,早已出现了许多拥有“千树枣”、“千树栗”、“千树楸”、“千亩漆”、“千亩巵茜”和“千畦薑韮”的单一经济作物经营者。随着单一经济作物经营者的出现,全国各地的农副产品也形成了地区分布的特征,如齐地“膏壤千里,宜桑麻,人民多文彩布帛鱼盐”;鲁地“颇有桑麻之业”;越、楚之地,也“通鱼盐之货,其民多贾”;燕代之地,善“田畜而事蚕”;渤海与碣石这些地区,也有“鱼盐枣栗之饶”;巴蜀地区,“亦沃野,地饶巵、薑、丹沙、石、铜、铁、竹、木之器”。这些不同地区产品特色的形成,一般都认为萌始于文帝时期。

由于各地区桑麻种植与养蚕业的盛行,就为纺织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仅以1972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前期的纺织品来说,就有绢、纱、绮、锦、刺绣与麻布等多种丝麻织品;在这些丝麻织品之上,还饰以各种动物、云纹、卷草及人物等花纹,其色彩之鲜艳,织、绣之精美,达到了巧夺天工的程度,说明西汉前期的纺织手工业的高度发展。

同样“千亩漆”的经营者的兴起,无疑是漆器制造业兴起后的产物。反过来,它又会推动漆器制造的发展。上述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五百余件包括食器、沐器、酒器和装饰性器皿的漆器,就是以反映出包括文帝时期在内的西汉前期漆器制造业的发达水平。

汉文帝实行弛山泽之禁、除关津检查制度和允许自由冶铸政策,直接导致了西汉前期冶铁与铸币业的发展,所谓“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工商业兴盛发达。

法制改革与“轻徭薄赋”是汉文帝施行“仁政”的两大举措。“仁政”的推行,大大改善了皇帝与民众的关系。不过在一个不知道投票选举为何物的社会,争取民心对于统治者的意义并没有我们现在想像的那般大,实际上所谓民心的向背,在未取得统治权力以前是进行战争动员的阻力大小问题,在已取得政权的前提下就成为间接的、防止民众支持反叛力量的问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转移民间不满情绪——由针对皇帝转向针对官员——的手段。民心并非是支持皇朝及皇权的直接的力量,皇权所需要的,是要在已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格局里进行“掺沙子”,将下层社会集团的一些人提升到高层,来平抑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防止这些集团势力过大,以至于威胁到皇权。

上文已经提到,汉文帝曾通过连环计将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周勃变相放逐,并收回长期被功臣集团掌握的军事指挥权。他将自己的代国带来的臣子一举提拔到九卿的地位,又将封了侯爵的功臣大多赶到封地去养老,他是否认为已经足够了?是否还需要更多的符合他要求的“沙子”来掺到朝廷中去?
作者: 章星球    时间: 2008-4-16 17:30

好啊,文帝还喜欢穿短裙的美女,原来迷你裙也是对文帝审美观的继承发扬嘛。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4-16 19:46

不过在一个不知道投票选举为何物的社会,争取民心对于统治者的意义并没有我们现在想像的那般大,实际上所谓民心的向背,在未取得统治权力以前是进行战争动员的阻力大小问题,在已取得政权的前提下就成为间接的、防止民众支持反叛力量的问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转移民间不满情绪——由针对皇帝转向针对官员——的手段。民心并非是支持皇朝及皇权的直接的力量,皇权所需要的,是要在已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格局里进行“掺沙子”,将下层社会集团的一些人提升到高层,来平抑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防止这些集团势力过大,以至于威胁到皇权。
-------------------------------------
这段太高,实在是高!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16 20:43

原帖由 自觉的梦游人 于 2008-4-16 19:46 发表
不过在一个不知道投票选举为何物的社会,争取民心对于统治者的意义并没有我们现在想像的那般大,实际上所谓民心的向背,在未取得统治权力以前是进行战争动员的阻力大小问题,在已取得政权的前提下就成为间接的、防止民众支持反叛力量的问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转移民间不满情绪——由针对皇帝转向针对官员——的手段。民心并非是支持皇朝及皇权的直接的力量,皇权所需要的,是要在已有的既得利益集团格局里进行“掺沙子”,将下层社会集团的一些人提升到高层,来平抑既得利益集团的势力,防止这些集团势力过大,以至于威胁到皇权。
-------------------------------------
这段太高,实在是高!
惭愧惭愧!

实际上这一段是在昨天开一个极其无聊的会议时忽然想到的,或许会议气氛影响的吧!
作者: 竹南    时间: 2008-4-17 17:30

天生就是怕等连载的人啊,还是好几集连起来看过瘾,上面那段引文 (找不到梦游人发的那个表情,那么多表情,看得我晕
作者: 自觉的梦游人    时间: 2008-4-17 21:45

原帖由 竹南 于 2008-4-17 17:30 发表
天生就是怕等连载的人啊,还是好几集连起来看过瘾,上面那段引文 (找不到梦游人发的那个表情,那么多表情,看得我晕
这个在淘宝表情的第二页。表情有很多选项,玩起来是很符合乌搞主义的立场的。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8-4-20 15:50

6、扶植新锐

维持均衡局面

汉文帝在当政后处心积虑削弱汉朝建立后权势过于强大的功臣集团,试图在几个既得利益集团之间形成更为均衡的局面。尽管他使用“列侯之国”的办法,把居住在长安的功臣集团主力排除出能够威胁到中央的位置。但是汉文帝并不想操之过急,他依然小心翼翼地继续让功臣集团在朝廷政治方面保持一定的地位。

最明显的标志是,汉文帝依然维持由功臣集团来掌握“三公”大位局面。总是将功臣集团的代表人物安排在丞相、御史大夫的位置上,依次替代。他任命的丞相,先是推他上台的大功臣周勃、陈平,以后换上另一个功臣灌婴。

灌婴为相一年后死去,汉文帝顺理成章的把长期为御史大夫的张苍任命为丞相。

张苍是阳武(今河南原阳)人,在秦代时是御史,是主管档案管理的,不知为了什么事情犯下罪过,弃官逃回家乡。刘邦率领军队经过阳武,张苍就投奔了刘邦军队。后来又不知什么罪过犯了军法,被判处腰斩,被剥光了俯身趴在处刑的“质”(垫板)上,正好刘邦的大将王陵经过,看到他身材长大,一身的白肉,吩咐把他拉起来看一下,觉得这人是为“美士”,杀了可惜。赶紧要侩子手刀下留人,自己赶去找到刘邦,请求刘邦赦免了张苍。张苍以后就在刘邦的朝廷里成为文职管理人员,长期担任的都是行政管理工作,接连担任了几个边国的“相”。被汉高祖封为北平侯,食邑1200户。吕后当政时,张苍在淮南国为相。就在周勃发动政变的期间回到京师,担任了御史大夫。

在张苍之前,汉朝的将相公卿都是武将出身的功臣。张苍算得上是第一个文官丞相,与汉文帝提防武将擅权的本意相符,而又不至于得罪功臣集团。而且他与武将功臣集团的关系因为王陵的缘故,也是非常的融洽。他本人一直将王陵当作自己的父亲,细心侍奉。王陵病死后,他仍然侍奉王陵的妻子。当了丞相后,每到官府“休沐”(公假日),总是先到王家侍奉王陵夫人后才回家。

张苍喜爱的是天文历法学术,酷爱读书。他以为汉高祖是在十月间进入关中的,因此沿袭了秦的“水德”,应该崇尚黑色,以每年的十月为岁首。他还按照“水德”进行推演,改革音乐的乐律,度量衡的标准。而汉文帝改革法律,他也是本着“水德”赞同并帮助施行的。

本来这样一位经常抬眼望天、沉迷天文大事的丞相,对于喜欢自己亲自施政的汉文帝来说,真是太合适不过了。可是想不到的是,在张苍当了多年丞相后,一些儒生开始吵吵汉朝应该有自己的“德”,汉朝灭了秦朝,按照五行相克的说法,应该是“土克水”,汉朝应该是“土德”。这大概是自我感觉越来越好的汉文帝本人也喜欢的说法,因此儒家的这个说法逐渐的开始被提到朝廷上来。

就在张苍当了14年丞相的时候,有个原来鲁国地方的儒生公孙臣上书,正式建议汉朝改奉“土德”,并预言将有“黄龙”出现。汉文帝把这个建议批给张苍,张苍当然予以驳回。可不久后,地方上果然上报说有“黄龙”现身,于是文帝下诏召见公孙臣,还任命公孙臣为博士,起草有关“土德”的历法制度。张苍觉得好没面子,就称病不出,撩挑子不管事了。

按照中国古代政治一般规律,一旦某一个大臣失宠了,很快就会有人站出来揭发他的罪行。张苍怠工没几个月,就有人揭发说张苍推荐任命的某个官员有重大犯罪行为。汉文帝下诏责备张苍,张苍只好自动提出辞职。

汉文帝原来打算任命自己的小舅子窦广国为丞相,但唯恐打破势力平衡,只好在犹豫了一个月后,又在功臣集团中选任了申屠嘉为丞相。

申屠嘉也是武将出身的功臣。刘邦起兵后,申屠嘉以“材官蹶张”(能够拉开强弩的弓弩步兵)跟从刘邦,汉朝建立后被封为关内侯。以后逐步升迁为御史大夫,处在三公位置上,按照惯例,应该继任丞相。汉文帝把申屠嘉任命为丞相,封故安侯。

申屠嘉为人廉直,从来不接受私人的拜谒。汉文帝对他也比较放心。当时汉文帝宠信太中大夫邓通,不仅给了邓通赏赐“累巨万”,还曾经到邓通家吃饭。有一次申屠嘉入朝,邓通站在汉文帝身边,对申屠嘉没有礼貌。申屠嘉很恼火,在谈完政事后,说:“陛下幸爱群臣,可以让他们富贵;可是朝廷的礼节,不可以不严肃。”汉文帝把这意见当场顶回去,说:“你别说了,这是我的个人爱好。”想不到申屠嘉回到丞相府,发出正式文件,要召见邓通,并说明,如果邓通不来的话,就要杀了邓通。邓通害怕了,先去看望汉文帝,请求庇护。汉文帝是个政治家,绝不会因为这些小事得罪功臣集团的代表。因此他要邓通立即去丞相府,说:“你先去,等一会我再派人来叫你。”邓通见丞相,除掉了头上的冠、光着脚给丞相叩头。申屠嘉端坐着,也不还礼,大声斥责说:“朝廷是高皇帝的朝廷,邓通你这小臣,竟敢在宫殿上没有礼貌,是大不敬的罪过,应该处斩。执法吏,给我把他拿下,立刻执行!”邓通吓得拼命磕头赔罪,一脑门子都是鲜血,申屠嘉还是不松口。汉文帝估计申屠嘉气也出够了,派出使节拿着代表皇帝权威的符节来召唤邓通,并传话向丞相道歉:“这是我的弄臣,请丞相放过他。”

显然,汉文帝时期功臣集团还是一个重要的势力集团,汉文帝并没有直接与之冲突的打算,那么他如何在既有的格局中来贯彻自己的政策?他依靠谁来进行决策?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