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争议《狼图腾》 [打印本页]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4-3 17:56     标题: 争议《狼图腾》

一个58岁的北京人写了一部50万字的小说,描写自己21岁时到内蒙古当“知青”的草原生活。小说首次印刷了2万册,号称5万册,但是很快成为畅销书。迄今4年里这本《狼图腾》卖了240万册。企鹅出版集团CEO皮特·费尔德(Peter Field)在2007年的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宣布:《狼图腾》是企鹅2008年最重要的一部书,有信心销售到200万册。
4年里,《狼图腾》没有登入主流文学界的界面,却在网络上被争吵不休。2008年初,《狼图腾》入围茅盾文学奖的评选,但是作者姜戎紧急取消了自己的获奖资格。



《狼图腾》企鹅英文版的三个封面,依次是英国版、澳洲版和美国版。



西方绘画中的狼。姜戎认为:“狼是东方民族的自由神。”
图片引自辽宁美术出版社《当代美国绘画技法丛书》



“不管我对小狼多么好,它总是想逃跑。” 本报资料图片



    对《狼图腾》最激烈的批评,来自德国汉学家顾彬。他说:“《狼图腾》对我们德国人来说是法西斯主义,这本书让中国丢脸。”还有批评者说:“《狼图腾》满足了大众对简单通俗的历史观的需求,可以说是一种慷慨激昂的媚俗。”
    50万字的《狼图腾》,有段话被引用得最多,“中国汉人崇拜的是主管农业命脉的龙王爷——龙图腾,只能顶礼膜拜,诚惶诚恐,逆来顺受。哪敢像蒙古人那样学狼、护狼、拜狼又杀狼。人家的图腾才真能对他们的民族精神和性格,直接产生龙腾狼跃的振奋作用。”
    姜戎书中观点和言论,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的争论,各持己见吵作一团。法国《快报》杂志评论(弗朗索瓦·布奈尔)说:“《狼图腾》是伴随着声声鼓点,在生态主义底色上绘就的启蒙小说,它所激起的热烈讨论尚未结束,包括在对地球的保护常常会与人们对生活略过于甜蜜的看法发生冲撞,以及西方不太接受的对狼的歌颂。”
    2007年11月,由葛浩文翻译的《狼图腾》英文书稿打败了240部来自亚洲的文学作品,获得了香港亚洲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加拿大前总督阿德瑞纳·克拉克森(Adrienne Clarkson)的评奖词说:“这是部景观恢弘的小说,讲述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内蒙古草原上的生活,对牧民与殖民、动物与人类、自然与文化等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有独具匠心的深切体会。”
    姜戎不希望人们把《狼图腾》只看作是小说,他在意的也不仅仅是故事。“我用亲眼目睹的事实来揭露和批判农耕文明对草原的破坏,唤醒国人来反思我们民族的弱点,学习狼顽强进取、友爱合作,为争取独立自由,不屈不挠的精神。”
    企鹅出版社的中国区总经理周海仑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像《狼图腾》这样的新奇故事,西方人很少碰到过,像一部风景电影,特别适合翻译成英文。应企鹅出版社要求,也为迎合西方读者的需要,葛浩文在翻译过程中,对《狼图腾》里的议论进行了删除,还去掉了小说背后的5万字总结。
    2008年3月,长江文艺出版社获得在中国大陆地区授权发行英文版《狼图腾》。在故宫的《狼图腾》英文版发布会上,南方周末记者看到,在美国售价30美元的《狼图腾》到了中国,价格下降了约一半,变成96元人民币。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4-3 17:58     标题: 还“狼性”一个公道——姜戎访谈录

3月13日,美国企鹅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在故宫联合举办了一个英文版《狼图腾》首发仪式。和以往一样,作者姜戎没有在发布会现场现身,《狼图腾》一书中主人公杨克的原型、曾和姜戎一起放羊11年的草原画家陈继群,还有内蒙东乌旗满都镇的牧民代表意外出现在了会场。被记者围绕的他们,在言语间反复提起的是不在场的姜戎。
    与《狼图腾》有关的现场,属于姜戎的座位总是空的。即使通过网络,也只能找到几篇通过电子邮件进行的专访。
    3月17日,姜戎和翻译家葛浩文同时出现在浙江莫干山的中英文学翻译培训会上,就《狼图腾》的翻译问题进行了对话。当天上午和次日,姜戎两次接受南方周末记者的专访,一一摊开《狼图腾》的精神底牌。


“大命小命”
    南方周末:你是个理论工作者和大学教师,用你自己的话说,是个“业余作者”。而一个学者却突然写出了一部小说,原因是什么?
    姜戎:其实,早在1960、1970年代,我也算是“文学青年”。我尤其喜欢前苏联小说《静静的顿河》,那是一部充满诗意而又严酷的草原小说,哥萨克人的文化和蒙古文化很接近,那种自由、豪放、刚强的民族性格,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我终于提笔写《狼图腾》的一个潜在原因,是因为我对草原的热爱。我亲眼见过原始草原的自然风貌,也目睹了草原的毁灭和整个游牧文明的毁坏,这样的剧变让我非常痛苦。离开草原几十年后,我看到更多的破坏,更大的灾难正在逼近;正因为如此,记忆中曾经美丽的草原离我越来越近,对它的感情和怀念越来越深。

    南方周末:你最初看到的草原,跟我们现在看到的草原有什么区别?
    姜戎:区别太大了。我们在草原插队的11年里,正好经历了草原的全盛期到最后衰败的过程。我去的时候,草原的草都是齐膝深。有一次我放羊没事的时候,在地上量了一量,在两个巴掌大小的草皮上,竟然采摘了三十多种野草,抓在手里,闻到扑鼻的草香。草原一到秋天,百花盛开,非常鲜艳,一层层一丛丛浓重的色彩,看上去就像油画一样。
    现在草原已经是草稀草矮,“草色遥看近却无”,地皮上全是沙子。我们那时候的草原是湿润的,人的脚踩上去草是有弹性的,草底下有很厚一层腐殖质,里头伸出很多像火柴头那样的细蘑菇。
    由于草密得不见土,那些蝗虫根本无法到土里产卵,所以蝗虫很少。可现在,沙化严重,越沙化越干燥的地方越容易产生蝗灾。我们在草原11年间,没有遇到过蝗灾。现在蝗灾不得了,这几年我去草原,到处都是蚂蚱。

    南方周末:在这本书里,你对狼有全新的观察和结论,比如狼是草原生态不可缺少的一环。
    姜戎:狼在整个草原生态中的作用,我书中已写得清清楚楚。我写的狼是你们没见过的狼。狼性就只有残暴吗?狼性中还有慈爱、温柔、维护草原生态平衡的一面。那时候,草原狼多得不得了,老鼠也特别大,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老鼠都有。狼主要是靠捕鼠为食,狼抓老鼠就是用爪子“啪”地一打,老鼠就转圈了,不知道东南西北,狼一口就吃下去了。小狼刚出生不久跑不快,必须远离人群羊群,那它吃什么?就靠母狼抓老鼠抓兔子。一只狼的胃口那么大,它要吃多少老鼠才能够吃饱啊?人家说,没有狼的话老鼠就成灾,我以前就不太相信,我想,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狼怎么吃老鼠啊?后来我养小狼的时候,弄了一只老鼠喂它,它见了老鼠喜欢得打滚儿,最后把整只老鼠囫囵个连尾巴都吃掉了。

    南方周末:你提出了草原“大命小命”的概念,这个观念是怎样形成的?
    姜戎:这是牧民直接教给我的。曾经有好几个蒙古老人对我说过:“人、马、牛羊、老鼠和狼,所有这些活物都是小命,但草和草原是大命。草原没了,你们统统没命……”蒙古人最心疼的就是草、草原,所以史书记载,谁破坏草原烧草场,就会受到“诛其家”的惩罚。蒙古人爱草如命。这个“大命小命”的关系,连西方读者都觉得很深刻,而蒙古人几百年前就有这种意识了。

    南方周末:在你描述的生物链里,草、羊、人、狼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把人从高高在上的主宰位置放下来。
    姜戎:人到了草原上,就感觉到自己很渺小。哎哟,尤其是你站在山头望,几十里人烟都见不到。人跟大自然比的话,你真的是连沙粒都不如。人的生命非常渺小,使你感觉到生命的脆弱生命的珍贵。
    我刚到草原的时候,牧民每年到秋天的时候,都要把羊分强弱,把一些过不了冬的羊挑出来——牧民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这羊过不了冬。挑出来就处理了,就杀掉,很便宜,一般都卖给解放军。
    有一次我放养的那个羊群,被这样挑了一轮,还剩一只很小的羊,估计是妈妈没奶,或者生病,就它没挑走,因为它太小了。我一看,这羊肯定过不了冬。一开始看不出来,后来天气越来越冷,雪越来越厚,这只羊总是落在羊群后头。后来再放羊,它也跟着走,后来越来越落在后头,有时候我还经常把它赶回去,它就根本走不动了。
    终于有一天,我出来放羊的时候,它没了。回家一看,那只羊就在羊圈里头,走不动,缩在那儿,感觉很瘦很瘦。第二天我回来,看到它在附近羊圈附近吃那个草,天一冷以后,它就缩到挡风墙后头,躲着。又过了几天,前头两条腿都不能走了,就跪着走,到雪地上去吃草,一根一根一根地吃……看它可怜,我就拿那个铲子铲出一片,那个雪底下有草,然后它就吃。最后两个膝盖都磨破了,毛全都磨破了,最后完全走不了。再后来有一天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其他羊已经全走了的时候,躺在那儿,就死掉了。
    那只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只小羊为了求生,可以这么艰苦地去吃草。我看了以后,心里头很难受。现在有的人还要去跳楼,还要自杀,你想想,那么弱小的羊,它也要爬到雪地里去吃草。那种生命的顽强啊,那种感人的事情啊,太多太多了。
    牧民老说,谁给谁都要留一条活路,在这个草原上活下来的动物都是很不容易的,能不打尽量不打。我在这个草原上,真的感觉到,每一个生命都不容易,每一个生命都在感动你。
    好多牧民都说,秋天羊抓秋膘要认认真真的,不能马虎。所以我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赶羊。羊特别奇怪,你只要一赶它吧,它就吃草,你不赶它,它就躺下。所以你必须得赶,你只要一停,它马上躺下。它会吃了再吃吃了再吃,甚至撑死,像填鸭一样。你要是抓不好膘的话,到秋天残酷无情,一半的羊群就会变成弱畜,就过不了冬。
    牧民看你羊群放得好不好,就看弱畜挑出来多少只。实际上你每一天付出的劳动啊,都是给一个生命在争取生命,所以当时我的劳动和生命是联系着的。牧民也是这样子的,牧民放羊放马都非常认真的。如果牲畜死了以后,赶上大灾的话,你人也得死在里头啊。



吃肉还肉
    南方周末:有人把这本书称为半自传小说,你同意吗?
    姜戎:也可以这么说。我这本书里所有的细节和故事大多都有出处,都是真实发生过的。等到我写这部书之前,我又参考了西方的一些史诗。史诗并不是编年史,往往是描述从巅峰到灭亡的那一段时间,所以我把故事浓缩在一年的四季,实际上却描述了草原几百年的生态循环。在草原的生物链里头,先是草原,再是不同的动物和人,最后是狼,它站在至高点上,在这个生物链里面起到中枢神经的作用。如果没有狼的话,这根链条就断裂了。
    草原上狼多,地形复杂,气候多变,总不断地出现新的狼故事。狼是牧民生活中茶余饭后的一个重要内容。他们说防狼的经验,吸取教训,各种各样的因素都能考虑到。游牧民族天天跟狼这个对手斗争,真是给你长智慧、长性格、长耐力,狼的优秀品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草原上,人的最大敌人是狼,狼的最大敌人是人,他俩之间的斗争就是可歌可泣的,传奇的故事特别多。我为什么觉得草原民族是个军事民族呢?他警觉性非常高,就是天天日日夜夜这么训出来的。
    我把“狼图腾”作为一种参照座标,就可以对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不同的文化性格、精神品格进行比较了。

    南方周末:你当时怎么会养一只狼呢?
    姜戎:书中小狼的故事都是真的。我对狼实在太入迷了,那么凶狠又那么狡黠,还有传说中“狼孩”的故事,狼的母性母爱又让人感动。我特别想解开这些谜团,所以想尽办法抓了一只小狼。刚抓到小狼的时候,它才手掌这么大,眼睛还没有睁开,有层蓝汪汪的眼膜,绒毛焦黄,绒毛里面长出蓝颜色的狼毫。我天天挤牛奶喂它,熬肉粥喂它,就像养了一个儿子一样。养狼的过程中,才使我对狼这种动物,真正产生了感情,因为我发现了它许多不为人知的优点。
    狼的生命力特别强,我养小狼的大半年中,它从来没有得过病。有时候下着瓢泼大雨,它浑身湿透了,浑身发抖,但天一晴,它的毛一干,又活蹦乱跳的,一点事没有,抵抗能力比人强多了。我放羊归来,它听到我的脚步声,一下子就抬起了头,眼睛盯着我,噔噔就跑到离我最近的圈子边上。它知道我会摸摸它,喂它一点吃的,它很高兴见到我,还舔我下巴。但不管我对小狼多么好,它总是想逃跑。往人气、牛气、羊气越少的地方跑。幸亏我发现及时,一次次把它抱回来了。因为它老是想跑,老是挣那根链子,把脖子勒破了,失血过多,当时实际上已经是活不下去了,只能用棍子把它打死,打死它的时候,我非常痛苦。但当地牧民说:“它是一个自由的灵魂,狼必须是战死的,成全它的灵魂。”这句话源自羌族,羌族人宁可战死,也不愿意病死。狼就体现这样的精神。

    南方周末:你提到有七条小狼仔因你而死,这是怎么回事呢?
    姜戎:狼不能够太多,必须控制在一定的数量。到了狼生殖期的时候,牧民会去掏狼窝。他们把小狼仔往天上扔,跟处理富余的狗仔是一样的:扔上天的是它的灵魂,落下地的是它的肉身,牧民用这个方式来处死多余的小狼仔,以控制狼害。当时我挖到了一个狼窝,里面有七个小狼仔,摔死了五个,另一个被牧民收养了,那条小狼长大一点,它野性不改,咬人,就被牧民打死了。现在回过头一想,因我而死的是七条狼。如果我不挖的话,七条小狼都不会死。

    南方周末:人和狼斗争,人死后把自己喂给狼吃完成天葬,这种习俗是真的吗?
    姜戎:当然是真实的。当地的牧民习惯全部是把尸体喂狼,没有例外。要讲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的融合,我觉得蒙古人那套生存观才是真正的人与自然相融合。他最后变成了狼的食物啊,就是“吃肉还肉”——所有的蒙古人都知道。他变成狼的食物——我把自己整个地奉献给你。这是对生命的一种尊重。蒙古人有一种信仰——狼总是仰脖冲天嗥叫,他们感觉到狼跟天有某种神秘的关系。在草原文化中,狼是上天派来保护草原的,将来狼死了以后会回到天上去,所以人喂给狼吃了以后,就会跟着狼一块儿飞回到天上。

    南方周末:可以说,这些经历改变了你的世界观。
    姜戎:对,改变了我的世界观。农耕民族眼皮底下就那么一小块土地,成天和植物打交道,眼光比较狭隘。植物跟动物比的话,它是属于低级的生物,动物绝对比植物要高级。因为它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能动会跑的。草原的生活经历,使我为游牧文化被埋没而感到惋惜。中国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一半游牧文化,一半农耕文化。华夏民族事实上发祥于游牧民族,汉族是由多民族混合而成的,若是把一半的游牧血统去掉了以后,汉民族就根本不能成立了。我把这些事实展示出来以后,触痛了许多狭隘的大汉族主义者,其实,他们也不能保证自己的祖先绝对没有游牧民族的血脉。炎黄子孙不要忘了自己的祖先是游牧民族。
    所以,我这本书不是一本书的问题,是一个体系,是一个席位,农耕文化有一个席位,而这个游牧文化也应该有一个席位,它这个席位跟你平起平坐了几千年。
    西方文化的源头,也是从游牧文化发展而来的。最近,我问了几个英美国家的作家和记者,问他们看完《狼图腾》之后,认为这本书中所描绘的草原文化,是更接近于西方文化呢,还是更接近于中国文化?他们都认为更接近于西方文化。后来我对别人说:我这部小说为什么在东西方都受到欢迎,因为这是“中国的故事,西方的精神”。



起诉顾彬
    南方周末:你提出“狼图腾”,现在引发了很多争议,德国汉学家顾彬对这本书有尖锐的批评,说如果在德国,就会被认为是法西斯。你怎么看待这些争论?
    姜戎:关于法西斯主义这顶“文革”式的大帽子,我只说一条:他根本就不知道“法西斯主义”的定义。法西斯主义是什么?法西斯主义是一种鼓吹本民族优越、实施种族灭绝和屠杀的政策、犯有反人类罪行的独裁专制主义。法西斯主义鼓吹自己的民族如何如何伟大,是世界上最优等的民族,而其他民族都是劣等民族。这个优等民族可以任意杀戮“劣等民族”,占领他们的土地,让他们服从“优等民族”的统治。但在《狼图腾》一书中,我却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我认为汉民族具有巨大的性格缺陷,是带有“羊性”“家畜性”性格的民族。难道,希特勒法西斯会说日耳曼民族是羊性民族吗?再则,在《狼图腾》一书中,我将游牧民族和汉民族称为兄弟民族,主张民族团结、民族融合、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在书中,牧民把汉族知青当作自己的孩子和朋友,而知青又亲切地称呼蒙古族老人为“阿爸”、“额吉”。难道,“法西斯主义”会叫犹太老人“阿爸”吗?即使牧民和外来户有文化冲突,但绝没有暴力流血行为,更谈不上种族灭绝和屠杀了。可见,《狼图腾》一书和法西斯主义有着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难道,对德国法西斯主义深有了解的德国人顾彬,连这种简单明显的区别都分辨不清吗?甚至还武断地给别人乱扣法西斯主义的罪名。如果这种行为放在德国法制体系里,完全是一种侵犯他人名誉权的违法行为。本人保留向德国法院起诉的权利。
    还有人认为,我的书具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我认为他们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解是片面的。事实上,在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两种社会达尔文主义。一种是鼓吹无条件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另一种是社会竞争的达尔文主义。我主张的是后一种社会竞争的达尔文主义,不能因为国际间、社会上存在着弱肉强食就反对竞争。竞争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弱肉强食。计划经济大锅饭,倒是没有社会达尔文主义的骂名,但它是否认竞争、没有活力的一种僵死体制,也是造成中国多年来落后的原因之一。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激烈竞争,“落后就要挨打”仍然是一条不可更改的铁律,一个民族如果不发奋图强,就会被欺负、被淘汰。当然,一个有全球意识、有责任感的强国,应该主动帮助落后国家,因为任何地区的落后,都会对人类和地球造成更大的灾难。

    南方周末:《狼图腾》实际涉及两个话题,一个是“世界话题”,一个“中国话题”。世界话题是蕴藏在你的文学故事之内,是其不可分割的意识形态,即大命小命哲学。中国话题是文学故事“本体”之外延展出来的一个观念讨论。对你著作的争议,实际很大程度上是围绕这个课题展开的。这个中国话题是否可以概括成中国(准确地说是汉民族的)国民缺乏“狼性”的问题。你所谓的“狼性”是什么?
    姜戎:我用整整十几年时间,对狼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实地观察和研究,甚至亲手掏狼养狼,零距离接触,慢慢发现这里头有文化问题、历史问题。为了研究它,我开始收集牧民们讲述的狼故事,最后累积了一两百个,都记在心里。若干年后,我用6年时间,写出50万字的长篇小说《狼图腾》,我就是要用最真实最典型的故事,告诉人们“狼性”究竟是什么。农耕文化中的“狼性”是邪恶和残暴的象征,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其无知和错误的认识。
    我书中所描述的“狼性”,从根本上颠覆了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对于“狼性”的偏见和歪曲。可以说,绝大多数汉人连一条野狼都没见过,信奉眼见为实的中国人,有什么资格妄言狼性呢?草原上真实的“狼性”,虽然富于攻击性杀戮性,但同时更具有自由独立、强悍进取、顽强竞争、聪明机警、善于团队合作、亲情友爱、富于家庭责任感等种种美德。我所发现的“狼性”,早已脱离并超越了那种传统的陈腐理念、幼儿读物的认识水准,还原给“狼性”一个公道的评价。而目前所有对《狼图腾》的批评,都依然套用原来那些陈旧的价值标准,用传统伦理道德的固定模式,来否定最新的田野考察的事实和结论。就好比用中国的老式16两秤,去称半公斤食物,然后和你死缠烂打,非说你缺斤短两。但是有更多的读者,由于读了这本书,从根本上转变了对狼的认识,并形成了一股爱狼崇狼的社会风潮。

    南方周末:你定义的“狼性”是这样。但是你列举的游牧民族的“狼性”又是什么?是否因为例证中的游牧民族的生命力生命权被理解为征伐力和统治权而引发了激烈的误会的讨论?
    姜戎:我在小说中描写的游牧民族的“狼性”,是一种捍卫自由独立的草原文化的生命力。又是一种勇敢顽强、团队一心地战胜白灾、黑灾、风灾、雪灾、蚊灾甚至狼灾等自然灾害的不屈不挠的民族性格。没有这种“狼性”,草原和草原文化就不可能保持到上个世纪末。历史上,草原民族的“狼性”,虽然有对农耕文明造成侵害的一面,但也有长期保护草原、避免沙漠侵略农区的贡献,还有通过民族交融,改造汉民族软弱性格的作用。因此,把游牧民族的“狼性”,完全等同于征伐力和暴力,是一种无知狭隘的民族偏见。

    南方周末:你个人对自己的著作被“主流”文学界排斥在界面之外是什么感觉?你为什么不愿参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是对评选体制有异议还是对这一奖项的文学理念有异议?
    姜戎:所谓“主流”,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的“主流”,一个是国际的“主流”。在全球化的时代,国际主流才是真正的主流,而某些所谓的主流,可能仅仅是支流。我在2007年11月获得国际主流文学界设立的“曼氏亚洲文学奖”。西方各大主流媒体,都对我的作品作出了广泛介绍和积极评价。
    长江出版集团在申报《狼图腾》参评本届“茅盾奖”之前,并没有征求我的意见。我在报上看到这个消息后,立即要求出版社停止《狼图腾》参评茅盾奖,并在申报日期截止之前已经取消了参评,但由于有些媒体不知情,因而报道有误。我之所以不参加中国“茅盾奖”的评选,因为我信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不参评”是一种选择的自由。

(责任编辑 孟汤  实习生 陈星)
来源:www.infzm.com
原文链接:http://www.infzm.com/enews/20080 ... t20080402_41740.htm

[ 本帖最后由 丙辰龙 于 2008-4-3 18:04 编辑 ]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4-3 18:09     标题: 姜戎:62岁的新作家

● 史诗。从内蒙古到北京,从文化大革命到自由主义,姜戎的历险正在征服全球。这部寓言性质的启蒙小说遍布着令人瞠目结舌的战斗场面和感人至深的情节。——法国《解放报》

● “这本书的文学价值引起了了激烈争论,部分原因是它不适合于任何传统体裁类型,几乎没有抒情性。相反,它是一种叙述,一种议论,是对作者与野生狼之间令人恐惧又感到亲切的遭遇的生动描述。”——英国《卫报》

● “在内蒙古的荒野上,在中国的退休学者姜戎的影响广泛的第一本小说里,《旷野的呼唤》与《德苏乌扎拉》相遇了。杰克·伦敦、黑泽明或法利·莫厄特的崇拜者,或是其他关注狼与人类关系的地方志和编年史作者将发现这是一个宝库。”——英国的《科克斯书评》

● 引人入胜的、复杂的小说。也许《狼图腾》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它的出版。小说中暗藏的寓言是人们应该从羊一样被统治的状态中摆脱出来,代之以仿效狼的独立,这在中国看起来格格不入。——《时代》周刊


1970年代东乌珠穆沁旗的牧民们 图片由姜戎提供



长在红旗下
    对《狼图腾》的畅销,62岁的姜戎并不感到意外。“我的小说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编出来的。它是我拿命换来的一个故事,从我的心里慢慢萌芽,带着我的血肉、感情和思考生长出来的。”
    1946年,姜戎出生于南京。父亲是苏北的老革命,建国后曾任江苏省卫生厅厅长,母亲是知识分子,因参加革命在战场上受伤致残。和那个年代所有干部子弟一样,姜戎从小接受的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精英教育。
    在南京,姜戎一家住的是民国时期美联社驻南京的办事处,房子是别墅样式的花园洋房。在普通人只能看《人民日报》和《毛泽东选集》、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年代,他能够看到专供干部阅读的内部书籍,还可以跟母亲去上海看“特供”的外国电影。
    那时候,姜戎经常和小朋友一起参加大院里的婚礼。“那个时候不兴吃饭,就摆一些糖和水果,有一次我玩得高高兴兴,抓了很多糖回家,我妈妈差一点揍我,把我两个鼓鼓的兜里头的糖抓出来扔在马桶里。金光闪闪的水果糖转啊转,最后把抽水马桶都堵塞了。”
    母亲后来死得比较早,她战争中受过伤,她半个乳房被子弹打掉了,姜戎小时候是没有奶吃的。
    后来,父亲因工作出色,调任北京,就任国家卫生部中医司司长。姜戎跟随父亲迁居北京。受父亲影响,读初中的他,不仅能看到专供干部阅读的众多书籍,比如被贴上“封资修”标签的《史记》、《资治通鉴》,还有被称作“大毒草”的《世界历史》、《红与黑》、《约翰·克利斯朵夫》、《简·爱》,还能够读到只对干部开放的《参考消息》等报刊。
    “文革”初期,姜戎在自己就读的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贴了第一张小字报,反对进驻学校的工作组。因为这张达一万多字的小字报,姜戎和另外两位同学在“四清”运动中被打成“三人反党小组”成员,在全校学生大会上挨斗。后来随着政治形势的变化,工作组撤出,姜戎和同学们成立了“革委会”,18岁时他就当上了“革委会副主任”。
    “没过多久,我就觉得没有意思,我父亲那一辈都经过枪林弹雨血流成河,我们什么苦难都没有经历就当官了,我认为天降大任于斯人也,我必须吃苦、流血,承受最大的苦难。”姜戎说。
    据姜戎的同学陈继群回忆,当时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满都宝力格牧场派人到北京,希望接收一批“革命小将”到牧场去搞革命,这个想法得到东城区革委会的支持。加上当时的内蒙古美协主席朝鲁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讲课,朝鲁说:“乌珠穆沁草原太美了,你们学画画的一定要到那里去。”几经商量,陈继群、姜戎和几个同学决定去内蒙古。


差点被狼吃了
    1967年11月16日,“上山下乡”运动的前一年,21岁的姜戎和120名北京知青离开北京,奔赴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十几天以后,他们到达了东乌珠穆沁旗。当时的牧场领导希望这些北京来的学生能留在场部领导牧民们搞革命,姜戎和陈继群却执意下到了离边境不远的满都宝力格牧场,直接住到了山脚下牧民的蒙古包里。
    当时呈现在他们眼前的草原,还带着千百年没有变过的面貌。无边的草原,除了他们和羊群、牛、马外,还有狼群。
    刚去草原不久,姜戎就经历了惊魂一幕:某日,姜戎和一位当地牧民去八十多里外的场部办事。牧民留下开会,姜戎骑马带着文件回大队。因为急着赶路,他没有按照牧民的叮嘱走大路,而是从草原上抄近路回家。
    在姜戎的驱策下,大青马哆哆嗦嗦地走进了一个山谷。姜戎突然发现,不到40米远处的山坡上,是一个40只左右的狼群。“什么叫作魂飞魄散,我真有体会,我感觉魂魄要从身体里挣出来,生命仿佛中止了。”最危险关头,姜戎想起了牧民教给他的经验,把脚踩的钢镫举到胸前,“当、当、当”对砸起来,并且大声呐喊当地牧民围猎狼时的呼语,总算吓走了狼群。
    草原上狼多。夜晚,姜戎打开手电筒,几十米以外,点点回闪的光亮都是狼的眼睛。回到帐篷里,他和牧民聊天,话题都是狼和羊。半夜,他和陈继群在蒙古包里睡觉,来偷袭羊的狼跟守夜的狗打架,激烈打斗时,曾把睡在一侧的他们撞醒。
    还有一次,某个夏日,太阳即将下山。姜戎从山沟里放羊回家,快到家时他才发现有只山羊头上脖子上都是血。不久,因为这头羊伤口溃烂,长蛆死掉了。牧民生气地教训他,“你的羊被狼掏了,幸亏是个山羊,要是绵羊早就被咬死了”。后来姜戎才知道,自己不应该骑马站在山腰上看羊,应该站到山顶上跟着羊群慢慢回家。
    有了这样的生活经历,姜戎慢慢对狼产生了兴趣,并把从牧民那里听来的狼故事记在日记本里。


不敢回草原了
    在草原的11年里,大多数日子都是这样度过的:白天,在远离北京的草原上,姜戎骑着马在蓝天白云下,自由地放牧羊群。姜戎从北京带去的浪漫革命理想与青春生命的热血,在荒芜人烟的大草原面前,渐渐地被阵阵北风吹凉。
    晚上,他们在蒙古包里,躺在被子里读从北京带去的两大箱子“禁书”,听着没有干扰的西方电台广播。在那段日子里,姜戎开始对理论研究发生兴趣,并写出了有关国家体制改革的论文。
    虽然离北京几千里,可政治的影响却一再袭来。在“文革”运动最激烈的时候,姜戎的日记不慎遗失,被人送到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驻东乌珠穆沁旗革命委员会。
    因为姜戎对林彪的“毛泽东思想是唯物主义的顶峰”的观点不满,革委会领导怀疑他们是“里通外国的反革命集团分子”,于是派荷枪实弹的战士包围了他们住的蒙古包,将姜戎、陈继群和另外20名知青抓起来,在监狱里关了3年半。直到林彪叛逃身亡后,姜戎才被放出来。
    在那段日子里,草原也在巨变。因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和发展,一条条新的道路在草原上延伸开去,一队队汽车把机械化工具输送进来,草原上的人员一下子多了起来,山上的树木被砍伐,草原被开垦成农田。
    很快,这些行为的恶果就充分显现出来:由于过度放牧,草原上的草由原来一膝深变成了浅浅一寸硬硬的草根;农田在短暂的丰收后产量急剧下降;因为狼的减少而导致草原鼠大量繁殖;土质沙化,气候越来越干燥。“我们刚去插队时,世界上有三大草原,美国有一块;前苏联哈萨克斯坦有一块;还有就是中国的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按理说我们应该好好保护,但是我们没有保护好。”姜戎说。
    1997年,姜戎曾经探访自己插队的锡林郭勒草场,但他已找不到自己30年前的记忆。整个草场,只剩下一块靠近边境的草场没有被破坏——它在边防公路外,属于国防军事禁区,不让放牧开垦。“这几年我经常去内蒙,但不是到我们插队那地方,而是去克什克腾旗等别的地方。我不敢回那儿去,很伤心,受不了。”姜戎对南方周末记者说。


半条命写《狼图腾》
    1978年,在知识青年返城浪潮中,姜戎离开草原回到北京。次年4月,以考试成绩第一和一篇关于国家体制改革的论文,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列所于光远、苏绍智、张显扬的硕士研究生。
    在社科院读书的3年,姜戎选择的硕士毕业论文讲的是“余粮收集制”和“新经济政策”,这篇论文在答辩时获得全票通过。毕业后,姜戎被分到北京一所高校执教,从此潜心研究学术。
    搞了一辈子的学术研究,姜戎自己也没想到会写小说。《狼图腾》动笔于1998年,整个写作过程被他称为“核裂变”。在自己插队的经历和草原生活基础上,姜戎把自己的人生哲学、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差异的一己之见写进了小说里。
    这部小说写了6年。“写稿的时候旁边必须要放一块干毛巾。我要极力的避免煽情,要以最朴素的东西来写,可是到了最后的时候,那个眼泪都哗啦啦的,根本就没有办法看那个屏幕了,所以要用毛巾不断的擦眼泪。”身体不舒服,到医院查,医生发现他的血压高达170。小说写到最后,筋疲力尽的姜戎对妻子说,“没准这部小说写完,我就爬不起来了。到时你帮我修改修改,也能发表了。”
    定稿时,姜戎在小说前加了两句话:“真诚地献给所有的草原狼和草原人,献给曾经美丽的内蒙古大草原”。虽然没有做大的宣传推广,2个月不到,《狼图腾》就开始脱销,接连加印,成了畅销书。书市上还出现了《狼道》、《狼性》、《酷狼》、《狼图腾启示录》、《从狼群争斗中学的经营管理》、《狼性规则》等近60本跟风书。目前,《狼图腾》已经签下二十多种外文翻译合约。
    不过,这些都不是姜戎关心的问题了。他现在着急的是,随着《狼图腾》的畅销,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纷纷前往乌珠穆沁草原,打破了草原的宁静。当地政府为发展旅游,还在姜戎插队的驻地立了一块碑,上面写着“狼图腾故乡”。
    为治理当地草原环境,姜戎把《狼图腾》两次获奖的奖金捐给了插队的同学陈继群,他们正在《狼图腾》里描写的满都宝力格大水泡子附近进行种草实验,期望恢复植被,防治沙化蔓延。

(责任编辑 孟汤  实习生 陈星)
来源:www.infzm.com
原文链接:http://www.infzm.com/enews/20080 ... t20080402_41741.htm
作者: 水色    时间: 2008-4-3 18:49

嗯,狼这东西,让人又爱又恨。
狼的智商很高,同样一个开门的动作,狗要看人做一百次才能记住,狼一次就学会了。
因此,西方曾经掀起养“狼宝宝”的热潮。
不过这些养狼一族的下场却不太妙,因为狼比狗记仇。你欺负狗狗一万次,只要下次对它好,它就能尽释前嫌。而你只要打过狼一次,他一辈子都会记仇。
所以,一切狼血统还未清理干净的狗(如狼狗),都随时有反咬主人的危险。
作者: emmer    时间: 2008-4-4 00:26     标题: 叶舒宪:龙图腾源于熊图腾

狼图腾引出熊图腾

    叶舒宪教授这样解释这一研究的由来:“2004年至2005年的国内图书市场,最响亮的书名是《狼图腾》。小说出版策划人在编者荐言中还不惜拿出耸人听闻的标题——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狼图腾》中还有明确的结论:中华龙图腾是从草原狼图腾演变而来的。在狼图腾和龙图腾之间,还有一个饕餮图腾的阶段。而跟随作者的思路,不少人还认可了书中的观点:龙所代表的封建精神,压抑了民族的生命,只有恢复狼的精神,民族的腾飞才有保证。这不能不引起学界认真的思索。”

    2006年4月,他在和几位学者一同考察了内蒙古东部和辽宁西部的红山文化区域时发现:熊应是中华北方的史前图腾。

    他对记者说:“熊有冬眠春出的特性,比如汉字‘能’,本义训熊,说的就是能量、能力、才能等。能字在金文中就被写作一只熊的形状。这足以说明,熊能够随季节而循环变化,成为体现生命与再生女神能量的动物意象。由于坚信熊具有这种自我复生能力,所以古人才视之为神力的化身,即超人能量的体现者。”

    熊图腾早于龙图腾?

    他认为,中国在多民族文化融合中,龙是较为普遍的一种崇拜物。但众所周知,龙并非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动物。作为远古神话想象的虚构生物,龙自然有其神幻意象的来源和基础。最近我国北方的考古学发现不断表明,龙确实来源于现实中的动物。这些动物原型包括猪、鹿和熊。其中熊作为崇拜偶像出现在5500年前牛河梁女神庙之中,尤其引人注目。而且,与神话传说中的华夏民族共祖黄帝直接有关联的,看来也是熊。再参照北方萨满教传承中有关熊的仪式、信仰和观念,可以说熊图腾要比龙图腾悠久得多。

    他进一步说明,我们审视其他古籍也会看到,与“黄熊”或“熊”有关的上古帝王神圣们不在少数。如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等。熊这种动物在史前图腾神话时代就已经充任了生命与再生女神的化身。

    而华夏第一图腾动物——龙,与熊有着直接关系。猪龙、熊龙和鹿龙等新的假说,就是建立在出土的玉雕像实物基础上的。他举例说,牛河梁女神庙下方的积石冢就出土一对玉龙,起初被当作“猪龙”,后来孙守道、郭大顺等考古学者改变看法,又提出“熊龙”说。结合至今在北方流传的熊祖神话,以及上古时期楚国君王姓熊的事实,熊龙玉像符号背后的意蕴是:“龙的传人”之中当有重要一部分为“熊的传人”。

    熊图腾分布很广泛

    他认为,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个欧亚大陆北半以及北美洲的史前文化都曾经流行熊图腾崇拜。在中国地区,先是集中分布在以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为源头的东北狩猎地带,那里或许就是传说中的神秘“有熊国”。自商周时代以来,熊图腾文化的势力虽然不再以国家政权的方式而存在,却以文化习俗和神话观念的形式延续下来,特别是以动物神像雕塑造型的传统一直延续在民间礼俗、丧葬明器、民间美术和出土文物中。

    而从世界范围看,熊图腾的分布非常广泛,如美洲印第安人和日本阿伊努人的熊祭仪式,韩国的和我国鄂伦春族、赫哲族、蒙古族的熊祖先神话。

    近20年以来的史前考古发现表明,中国境内的北方新石器时代文化将人工制成的熊形象作为神来供奉,已经形成了相当悠久的传统。当时人制作熊神偶像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石头的、玉的、蚌壳的、泥塑的等等。自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到5500年前的红山文化,再到4000多年前的小河沿文化,熊神偶像似乎都是作为人形的女神形象的象征对应而出现的。

    而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境内的出土文物也足以呈现出熊图腾传承的清晰历史。不仅史前文化中出现了石雕与玉雕、泥塑熊神传统,三代文明之后,古代艺术家们不仅构想出“熊龙”的神话意象,还创造了诸如“角熊”、“枭熊”、“鹰熊”等一批神话形象。商代玉器中就发现有坐熊,熊头鸟身的造型。西周玉器中也有大批熊造型。从春秋战国至西汉,熊形的玉器、陶器、铜器更是呈现为多姿多彩、层出不穷的局面。商周以后出现的双熊首玉佩,熊龙停熊龙璧,以及自卷尾熊抽象到熊龙的各种神奇造型,许多都是以往的古史学者们前所未见的。

红山文化引出熊图腾

  叶舒宪的观点根源于东北红山文化的考古发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山文化遗址开始挖掘之后,便迅速以迥异于中原地区文化遗址的文明引起世界考古学界的关注。

  2006年4月,叶舒宪和另外三名学者赶赴红山文化区域做田野调查。叶舒宪认为,尽管红山文化也受到考古学界的关注,但长期以来学界一直将考古重点放在中原,对那片土地并未有太多的了解。根据他对红山文化遗址文物的考察,红山文化存在着一种信仰:熊图腾。

  其中,红山文化祭祀遗址地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的发掘被叶舒宪看作最有力的证据。庙中除了出土泥塑女神像之外,还同时发现了真熊的下颚骨,以及泥塑的熊头下部残件。

  此前,考古人员先后在辽河流域发现20余件红山文化时期形似熊龙的玉玦,这种玉雕熊龙是红山文化玉器中最多的种类之一。“在红山文化墓葬中,这种玉雕熊龙更具神器性质,与女神崇拜联系在一起。这证明,史前熊是作为神庙之中的尊神而受到红山先民的特殊礼遇。”

  “牛河梁女神庙是红山文明最主要的代表,除此,在赤峰地区方圆二百多平方公里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中,也曾两次发现人工塑造的熊神偶像,而且几乎每次都是熊的形象与女神形象对应。”

  熊图腾进入了华夏文明?

  根据叶舒宪的观点,熊图腾崇拜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形成了数千年的深厚传统,而内蒙古南部地区又与河北、陕西、山西北部地区相互联系着,“距离内蒙古东南部不远的河北北部有涿鹿县,那正是传说中中华始祖黄帝与炎帝大战的地区。”在地缘上,存在着熊图腾崇拜进入华夏文明的可能。

  除了地区接壤外,叶舒宪还提出了另一个论据———从上古帝王名号中也可看出熊崇拜的脉络:如伏羲号黄熊,黄帝号有熊。“文化是连着的,古书中的一些记载,没人知道是怎么回事,以为是不值一提的神话。其实那些圣王、先祖们名号中的‘熊’符号恰是对逝去的远古时代的追忆,”叶舒宪指出此前就有考古学家提出过,黄帝时代的活动中心,只有红山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之相应。

  “更为重要的是,除了在红山史前文明发现熊图腾外,进入文明时代后,这种崇拜还一直延续着。”叶舒宪指出我们在进入三代文明之后的考古发现中,也看到丰富的熊的形象资料,特别是以动物神像雕塑造型的传统一直出现在民间礼俗、丧葬明器、民间美术和出土文物中。

  商代玉器中发现有坐熊,熊头鸟身的造型。西周玉器中也有大批的熊造型。商周以后的玉雕艺术品中,作为重要仪式礼器而出现的双熊首玉佩,熊龙玦,熊龙璧,以及自卷尾熊抽象到熊龙的各种神奇造型。“新近出版的15卷本《中国出土玉器全集》足可以构成强有力的实物证据,大大弥补文献资料的匮乏。”

  熊与龙实为一体?

  在提出熊图腾的同时,叶舒宪也没否认龙形象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在他看来,熊与龙恰恰是一体的。

  叶舒宪表示,长久以来龙一直被认为是虚构出来的动物,而熊龙一体,恰恰能解释龙的起源。

  红山牛河梁女神庙出土过一对玉龙,通常认为这对龙的形象来源于猪,而近年孙守道、郭大顺等考古学者却提出“熊龙”说,他们的理由是,这类龙的头形、吻部、眼睛形状,特别是有耳无鬃等主要特征,并不是猪的特征,而其短立耳、圆睛却与熊的一些特征相似。

  与双熊龙相对应的,牛河梁第十六地点积石冢还出土有双熊首三孔玉器。叶舒宪表示后来的考古发掘还出了一些龙的造型文物,在这些龙的造型中,很明显可看出熊的头。熊的身体是卷曲的,就像一个圆圈一样。然后嘴咬住尾巴,“对照这个线索看,龙的獠牙其实就是熊的牙齿。以往有说法认为是狮子的。实际上,狮子是以后才有的,并且是外国传来的。年代上并不吻合。”

  ■延伸

  熊图腾的天下

  “熊图腾崇拜并不仅仅限于中国”,叶舒宪称,熊图腾是欧亚大陆及北美史前宗教信仰的共有主题之一。与史前女神偶像的相关的熊崇拜,将冬眠春出的熊理解为死而复生的象征,体现了大地母神的自然节律。叶舒宪表示在欧洲,熊的神秘气息是从地窖里传出来的。熊因此代表黑暗,阴森:而在印第安人普埃布罗族的地下庙宇里,按惯例有一个炉灶被称为“熊”,因为这种动物与冥间的力量有关。

  叶舒宪称,从空间分布上看,整个欧亚大陆北半部以及北美洲的史前文化都曾经流行过熊图腾崇拜。“欧洲史前人类制作的灯台、陶器、人像和祭器上出现的大量的熊形象,比如克罗地亚发现的公元前6000多年前的陶制熊形灯台,都为他们的熊图腾崇拜提供了证据。”

  红山文化大争议

  红山文化,是距今五千多年前的农业文化,因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而得名。有考古学家认为,牛河梁发掘的五千年前祭坛、女神庙和积石冢群红山文化遗址说明,当时的红山文化已经出现了氏族部落制度。

  现代考古学自上世纪初建立以来,人们习惯性地把中原即黄河流域当成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尤其是绚丽夺目的河南仰韶彩陶文化的发现,更是支持了这一观念。然而以牛河梁遗址为代表的红山文化被发现以来,以苏秉琦为代表的一批考古学家提出,红山文化与中原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在文明起源史上处于“先走一步”的前导地位。

  不过这一理论并未取得学界的主流地位,还有很多学者坚持中原才是中华文化的真正起源和中心,他们认为,红山文化还没有进入文明时代,因为现有资料并不能证明红山文化已经具有了青铜器的铸造和应用以及城市和文字的产生。

  无论如何,红山文化引发了学者们对文明起源问题的思考,古史学者们终于摆脱了神话意识的影响,进入到了将考古实物引进到古史研究的阶段。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