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原创] 第六根指头——读《无法安宁》断想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残油记    时间: 2008-6-14 12:12     标题: 第六根指头——读《无法安宁》断想

第六根指头

——读《无法安宁》断想




读周实的《无法安宁》,却联想到顾长卫的《立春》,想起了片中的主人公王彩玲。我觉得两者有许多声气相通处,虽然一是文学随笔集,一是电影;一个是现实的人,一个是艺术形象。这样的联想似乎有些不着边际,但或许恰可以印证,不同的艺术门类、不同的人,在精神世界总有着曲径通幽、相互连通的暗道。



《无法安宁》辑录了作者日常劳作之余的零星感悟。这300多则随感,大多三五百字一篇。触发作者生出这样那样感悟的,大多是一些常人不察或习以为常的小动静。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片枯叶坠地,一缕轻风拂窗,甚或是内心没来由的一闪念,总能让作者产生一种捕捉、记录的冲动。作者不止悉心体验这类细微末节在内心引发的不安和振颤,而且还努力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追问其中的意义。于是,这些瞬间的断想与感悟,便有了几分细腻,几分凝重,一种如同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般很细腻的凝重。



王彩玲,这位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心中偏怀着在巴黎歌剧院演唱的梦,对于一位生活在小县城的普通教师而言,这样的梦想实在太过奢侈,而且注定难以实现。与此相关联的是,这位其貌不扬的女子,对爱情也怀有一种诗性的理解和追求。献身歌剧艺术,寻觅诗性爱情,既是王彩玲的精神追求,也是她的精神支柱。对自我精神世界的迷恋与执著,常常让王彩玲辨不清梦想与现实的边界,在现实中连连碰壁,屡屡受伤,也就成了王彩玲的宿命。世人的不解,与环境的格格不入,王彩玲并非毫无感觉,用她的话说,在别人眼中,她是个“六指儿”。

那异于常人的第六根指头,免不了成为旁人取笑的由头,却是王彩玲忍辱负重的理由。



在我看来,《无法安宁》的作者也是个“六指儿”,书中的那些断思片想,正是他第六指留下的活动印记。人手五指,曾被人引作上帝存在的证据。举证的理由是,五个指头,恰恰能满足人类取物的功用,少一指不便,多一指则为累赘,如此精密的设计,非人力可逮,只能作神迹解。

其实,真要论证上苍造人,证据不在人手五指,而恰在于人除具备能满足实用的五指外,还有着于改善个体物质生存状态无补的第六根指头。这第六根指头,看似无用,实有大用,它是超越了人的物质生存需求之上的精神活动能力。上苍赋万物以生存、繁衍的本能,唯独赋人以精神活动的能力。

第六指,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是人抵抗世俗、超越平庸的工具。《无法安宁》执著于与物质生活无干的那些细微末节,并发出无休无止的探寻和追问,当作如是观。



人皆有梦,人生多梦。少年心事当拏云,青春期更是造梦大工场,但人间烟火却是梦想的天敌。袅袅炊烟日复一日地如期升起,让梦想变得日益模糊和苍白。这是无可如何的事,毕竟,一人两手,两手十指,生存是第一要务。只是,日常劳作之余,我们不妨在内心为第六指保留一点活动的空间。

王彩玲以悉心教育从孤儿院领养的女儿,延续了她的梦想;《无法安宁》的作者,则一直用存留于心的第六指轻叩、轻抚心壁。

他们做的是同一件事。

写于2008年5月大地震救援期

(《无法安宁》周实著 花城出版社2008年版)


作者: 杜雅萍    时间: 2008-6-20 09:41

写得真好,日常琐碎的生活把梦想变成了笑话。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