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李旧苗 于 2008-9-22 22:45 发表
看来我与周兄、木匠兄的差距,主要不在读书的数量,而在质量,大学时代的我,是一典型的追星族,只不过追的是学术明星而已,即以上海的学界名流为例,许纪霖、萧功秦、朱学勤、王晓明、陈思和等人的书,我几乎是见一本买一本读一本,甚至连陈思和策划主编的火凤凰新批评文丛十多种我也全部看过。我那时侯觉得某位学者不错,就一定要想方设法把他的书统统找来看,比如杨义,我先是购阅了他的三大卷《现代小说史》,觉得不错,又购阅了他和别人合著的上下两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图志》,仍觉不过瘾,再购阅了《京派与海派比较研究》和《中国古典小说史论》,全部是购阅,而不是借。现在回想起来,简直是脑子有病。像上面提到的萧功秦,我看他最近在南方人物周刊发表的访台系列,其见识浅陋之极,当年读他的书,完全是在浪费时间。
原帖由 李旧苗 于 2008-9-22 16:29 发表
其实,大学时代,我买书远较借书为多,读大学时我的零花钱几乎全用在买书上了,那时除了父母每月给我定额以外,外祖父母也不时私下塞给我钱,所以我的手头一直比较宽裕,买书也很大方,每个月买书至少超过20本。和木匠兄恰恰相反,我很早就读李泽厚的书,而且印象比较深刻,走我自己的路是在高一上半学期读的,美的历程是在高一寒假里读的,高二读了他的近代思想史论和华夏美学,另外两本思想史论则是在上大学前的那个暑假读完的。我大一时候的借书目录,可以很容易看出李泽厚对我的影响。
原帖由 李大兴 于 2008-9-23 12:08 发表
说起读书,我很幸运,小时候直接进入经典。比如《约翰克里斯朵夫》是1974年前后读的,罗素的《西方哲学史》是高中时读的。那时候可读的书很少,而且与木匠兄相似,“很少读同时代出产的书,以读旧书为主”。对革命时期的文字本能地觉得不美。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10-6 13:02 发表
书对人的影响方式,可能会很诡异。好书未必给人正面引导,庸书也未必不能给人积极提升。
在我眼里,类似《艳阳天》《欧阳海之歌》《征途》《万山红遍》《海岛女民兵》之类资质平平的长篇小说,都曾给过我积极影响。在此基础上,假如再幸遇一本好书,也可能让自己的成长速度一下子加快。俺在初一时觅到一本《今古奇观》,曾惊为天人。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10-7 12:20 发表
这个不叫诡异吧?极度饥饿时,麦当劳的食品绝对又好吃又有营养。但这不改变大家同意麦当劳食品是垃圾食品的共识。书作为精神食粮,其效益方式大致同理。老童对文革书籍的感情,和他在极度饥饿时吃到的麦当劳的感情是一样的。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 Powered by Discuz! 7.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