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难得一双“中国式眼睛” [打印本页]

作者: clairdelune    时间: 2008-10-3 20:55     标题: 难得一双“中国式眼睛”

  作者探寻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派的作家和艺术家如何“用中国眼睛”看中国,“介绍
中国作家及中国美学的方方面面在英国现代主义中的作用,同时也记录了英国作家参与
了中国现代主义发展的事实”。
  
  赵毅衡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
  [美]帕特丽卡·劳伦斯著
  万江波等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8年7月第一版
  609页,55.00元
  
  丽莉·布瑞斯珂是伍尔夫名著《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中的一个人物,
女画家,未嫁。女主人公拉姆齐夫人说她有一双“中国式眼睛”,劝她女大当嫁,可是
丽莉对男人不太感兴趣,因为艺术眼光独特。伍尔夫的另一本名著《达洛维夫人》(Mrs
. Dalloway),主人公的女儿伊丽莎白,“苍白的脸上有双中国人的眼睛,有着东方的
神秘感”,因为在伍尔夫笔下,她是一个有个性的女青年。文学史家说拉姆齐夫人和达
洛维夫人都是伍尔夫自己的化身,她的小说中这些女人的中国眼睛,是伍尔夫“看出来
的”。

  《丽莉·布瑞斯珂的中国眼睛》(Lily Briscoe's Chinese Eyes)这本书的作者帕
特里夏·劳伦斯教授,是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的英国文学专家。一个非汉学家写中英文化
交流,眼光应当自有独到之处。书名用名著妙句做比喻非常有趣,一个奇特的引语,一
个突如其来的比喻,一时称颂。原有副标题“布鲁姆斯伯里派,现代主义,中国”(Lil
y Briscoe's Chinese Eyes:Bloomsbury, Modernism, and China,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2003)副标题在翻译中省掉了,不知什么原因,甚至连版权页
上也没有出现。可能是出版者觉得中国读者不太明白什么是布鲁姆斯伯里派,会影响销
路。

  作者探寻英国布鲁姆斯伯里派的作家和艺术家如何“用中国眼睛”看中国,“介绍
中国作家及中国美学的方方面面在英国现代主义中的作用,同时也记录了英国作家参与
了中国现代主义发展的事实”。由此,她的立意“有别于前人的研究方向,有别于那些
敌视外国,视西方为‘异族’‘侵略’的文化认识”。这里的“别人” 是指谁呢?实际
上是所有其他研究中西文化关系的学者,尤其是写作《东方主义》的爱德华·赛义德。
萨伊德把东西文化交流,看作是西方霸权的文化侵略,赛义德开始的“后殖民主义”文
化批判浪潮,席卷了东西文化关系的研究。劳伦斯在多处提出后殖民主义的观点,没有
正面辩驳,却用整本书说明一种互补互利的文化交流,一种在东西方互动中发展的现代
性,不仅是可能的,而且实实在在地存在于布鲁姆斯伯里派与新月派之间。
 
  全书的架构是叙述布鲁姆斯伯里派与新月派的人事,写作,艺术关系。其中说的最
多的是三十年代青年诗人朱利安·贝尔与新月派小说家凌叔华的情事,朱利安是弗吉尼
亚·伍尔夫的外甥,著名美学家克莱夫·贝尔的儿子。书中也说到凌叔华与伍尔夫的文
字交往,徐志摩在二十年代与布鲁姆斯伯里派的政治学家狄更生,美学家罗杰·弗莱,
东方学家阿瑟·韦利的交往,以及四十年代萧乾与布鲁姆斯伯里派小说家福斯特的交情
,利顿·斯特拉其写慈禧太后的戏剧,朱利安的母亲瓦内莎与弗莱等人的美术与中国艺
术的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这两派关系的实证研究。

  作者用了不少篇幅讨论布鲁姆斯伯里派与新月派的对比:两个派别都是唯美的,试
图超越政治的。甚至两个派别的组成方式都有相通之处。布鲁姆斯勃里,是伦敦市中心
一个小区,著名的大英博物馆,伦敦大学的大部分学院,许多著名书店出版社,都集中
在这个地区。二十世纪初,范奈莎与弗吉尼亚姐妹,住在布鲁姆斯勃里地区的戈登花园
广场46号,成为一批知识分子的聚会地点。范奈莎的第一个儿子朱利安1907年出生在这
里。

  所谓布鲁姆斯勃里集团,实际上是一个松散的,经常聚会的知识分子群体,这个集
团永恒的核心,却是两位姐妹:画家范奈莎·贝尔,小说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到底谁
是布鲁姆斯伯里派的人,实际上没有一个确定的范围。我看了几本《布鲁姆斯伯里人物
传》,实际上都把曾经受两姐妹邀请参加聚会的人,全都看成布鲁姆斯伯里派。主要是
画家(格兰特,卡灵顿),作家(福斯特,加涅特),诗人(艾略特),美学家(贝尔
,弗莱),也有政治学家(狄更生,伦纳德·伍尔夫),经济学家(凯恩斯)等等,因
此没有什么正式与非正式成员之分,但是有经常来的核心分子,和偶尔来的“边缘分子
”(罗素,韦利等)。

  可以看到:“布鲁姆斯勃里集团”与“新月社”有许多相似:新月派,也是以文会
友的松散集合。只是布鲁姆斯伯里美术家为多,新月社以诗人作家批评家为中心(胡适
,闻一多,陈源,饶孟侃,梁实秋,沈从文,凌叔华,朱湘,卞之琳,陈梦家等),团
聚包括科学家(翁文灏,李四光,梁思成),政治家(张君迈,罗隆基),人类学家(
潘光旦),经济学家(张奚若),甚至军人(王赓,蒋百里)等,聚会形式也是沙龙:
开始是徐志摩家,后是闻一多家,其后是林徽因家。也出杂志,办书店,参与情况却因
人因事而变动不居。有的文学史家认为北京“现代评论派”与“新月派”,成员有重复
,却不是一个派别,实际上1923年的新月社,与1925年的新月社,与1927-1932在上海
的新月派(即新月书店作者群)成员也很不相同。在《新月》上发表诗的,为《现代评
论》写稿的,参加林徽音或闻一多沙龙的,被陈梦家编入《新月诗选》的人,基本上都
是徐志摩的个人朋友,因此都可以算新月派。所以我提出:徐志摩与谁交往,谁就是新
月派。
  
  一次大战时,布鲁姆斯勃利集团都登记为“良心反战者”,拒绝上战场,情愿下乡
做农活--英国对拒绝打仗的男人,一向用“插队”方式解决。布鲁姆斯勃利的集会,由
伦敦转往范奈莎的农场。由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他们大都持反战立场,范奈莎不得
不搬到乡下“劳动”。因此二三十年代,布鲁姆斯勃里的集会地点移到范奈莎在乡下的
居处“查尔斯顿农庄”。1937年朱利安战死于西班牙,对范奈莎打击太大,布鲁姆斯勃
里集团的集会渐渐终止。伍尔夫1941年自杀,应当说是这个社团的最后终结;徐志摩死
于飞机失事,也就是新月派的实际终结。

  的确这两个“派别”有太多的相似点,因此除了文学史的接触研究,还应当做平行
研究: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中,在完全不同的政治局势包围下,怎么会出现组成方式,
审美立场都非常相似的团体。难道“美学现代性”是每个民族必然要走过的路?如果必
须走过,人员和艺术品的交流故事,就是大潮流中碰巧过场的角色,历史共项的面具。
作者也告诉我们,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不可忽视,不然无法解释人物的行为。例如在剑桥
求学时,朱利安对英国新批评开创人瑞恰慈和艾略特的新古典主义倾向“ 嗤之以鼻”,
但是在武汉大学教文学,就不得不引导学生读这两个人的作品,因为他发现在中国文学
中“感伤主义”——无论是“现代派”徐志摩还是传统的鸳鸯蝴蝶派——弥漫文坛。
  
  作者说,她是偶然在一场拍卖会看到朱利安有关与凌叔华情事的艺术信件,突然找
到这个题目,然后到各种档案库阅读文件,力图从历史留下的痕迹找出全部故事。她发
觉困难在于信件本应当是有应有答,但是很多环节缺失:例如朱利安与凌叔华之间的事
,朱利安的信件极多,他在向他的母亲和朋友夸耀自己的中国情人,而凌叔华那边的文
件几乎不存在:作为一个已婚的中国女人,许多事羞于出口,也无处倾诉;五十年代萧
乾把福斯特的信件上缴给作协领导,从此不见影踪,福斯特因为萧乾不回信而愤怒地撕
毁先前保存的信件,因此故事不全。至于与徐志摩有关的事,由于那个著名的“ 百宝箱
”事件,大部分信件不知所终。因此,叙述不得不用推论和想象补上许多缺口。不过,
这也正是任何历史写作的题中应有之义:事件过程都留下大量难以解释的空缺,或不一
致之处。任何讲述者不得不以“故事化”方式补成一个连贯的情节,无人能声称在报告
绝对真相,哪怕言必有据也不足以保证真实:讲述者的选择本身就是“叙述化”。

  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羡慕作者的运气:作者靠了在十一个档案馆内发掘史料,才写
出这本书。西方大学和图书馆,把收藏著名文化人的“个人档案”(他们留下的全部碎
纸片)作为重要工作。不加整理的资料,会无法查索,无法使用,因此各图书馆收藏后
不得不用大量人力做整理。考虑到西方人工工资成本过高,“存档”工作能坚持下来还
真不容易。而且,由于许多图书馆都对此有兴趣,而各家的选取标准不一,保证了存档
人物的多元。

  人物或事件的重要性,在历史上会发生很大变化,只有多元选择,才能让后世的研
究者不感到太多的遗憾。目前这工作在中国几乎尚未开始,全国唯一的“文学馆”将使
档案选择标准单一。今日中国现代知识群体留下的文件即将消失殆尽,恐怕让各大学图
书馆都来参与,是在这个最后时间补课抢救的好办法。

  不过,从此书来看,作者幸运地找到这些书信材料,不一定是这些被收藏者的福气
。朱利安在给范奈莎的信中批评中国人“欣然接受浪漫主义最糟糕的作品,像沉溺于杜
松子酒的黑鬼”(89页);在另一封信里说:“多么高兴我是呆在人类(指中国人)之
中,而不是(福斯特)那些令人厌恶的黑人(指印度人)当中”。在朱利安牺牲后,193
8年他弟弟昆丁编出的朱利安书信集中,完全没有这些话,明显是删了。朱利安做梦也没
有想到,他给至亲好友的信中随手写下的话,会在大半个世纪后,被一个美国教授抄下
来公诸于世。朱利安是不是个种族主义者?我认为不是,因为心里说几句不恰当的坏话
,恐怕人所难免。不过上面这两段话,也让我们捏一把汗:他只是对印度人和黑人有所
侮辱,还没有说中国人的难听话,不然他的恋爱就成了自欺自。不过谁能保证他心中对
中国人绝对没有坏话呢?
  
  这就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场的题目:“中国眼睛”,到底是好话,丑话,还是客观描
述?所谓“中国式眼睛”,就是中国人说的“单眼皮”,英文叫"slit eyes"(眯细眼)
。从《到灯塔去》上下文似乎可以看出,不漂亮可能是丽莉嫁不出去的原因。

  十年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中国时,“王夫”菲利普亲王接见在北京学习的英国
学生,开玩笑说他们的眼睛成了"slit eyes",这些学生比亲王明白事理,对报社说亲王
在中国开这种玩笑,太过分了:英国女王的丈夫应当管住自己少惹事。这次奥运会,王
太子查尔斯本来要来北京,结果没有来,英国报纸就嘲笑说,他的父亲菲利普亲王害怕
他在中国变成“眯细眼”。

  奥运开幕的第二天,男篮劲旅西班牙队,在加时赛险胜中国男篮。赛后站在场中让
西班牙著名的体育报纸Marca拍照,他们竟然集体手指拉眼皮做“眯细眼 ”,表示庆祝
。中国人看了倒是没有说话,恐怕也没有弄懂这些家伙在搞什么鬼,国际奥委会却立即
抗议“太不像话”,西班牙正在竞争2016主办奥运会资格,连忙让篮球队道歉,说是没
有恶意,玩笑开过分了。

  就是中国人自己,恐怕也并不认为Chinese Eyes是好话,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女孩
子冒风险去划两刀开双眼皮?双眼皮比单眼皮好看,这个审美概念中有没有文化帝国主
义霸权意识?讨论到这种程度,恐怕文章越做越没有意思。但是劳伦斯教授反复强调,
伍尔夫让这个虚构的英国女画家得到一双“中国人的眼睛”,从而让中西现代性形成过
程中出现“美学上的相辅相成”。那么为了促进中西文化交流,中国艺术家是否早就换
上了“西方眼睛”?

  让我再虚构一步:在朱利安与凌叔华眼光突然擦出爱情火花时,他看到的是单眼皮
还是双眼皮?我承认这个问题无聊,但是读者诸君且慢指责!本书标题的妙引秒喻,实
际上带来许多问号——如果我们能从劳伦斯教授的对面方向考察这桩“两厢情愿”的罗
曼史的话。

  最后,我向文学史学者和出版家们提出一个建议:为什么不愿意直接翻译中西文化
交流史的关键文本?例如朱利安的书信日记,例如奥顿与依修伍德1938年访问中国写成
的《战地行》,例如艾克顿回忆北大教学生活的《爱美者回忆录》,例如赛珍珠的《自
传》。这样,我们中国人可以做出自己的叙述。
  
  延伸阅读:

  《到灯塔去》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瞿世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12月第一版

  《达洛维夫人》
  [英]弗吉尼亚·吴尔夫著,王家湘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东方早报·上海书评》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