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萌萌:诗是神秘的,如同命运 [打印本页]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10-17 23:18     标题: 萌萌:诗是神秘的,如同命运

1


人们无数次地、从各种角度给诗下各种定义。
谁能真正说清,诗是什么。
但人们依然在说着,还要说下去,一直说到生命尽头。



2


存在总保留着存在的根基——自然,人原本就是从自然中走出来的。
技术理性是人类文明的进步,但同时也导致了人与自然的分离与对抗,使人的存在成为一种飘浮无根的状态。
于是人们追寻着诗和艺术,仿佛追寻着自己失去的生存之根。



3


诗不是人用语言构筑的梦幻式的世界。
这种用语言构筑的梦幻世界固然是诗,而且曾长久地占据诗坛,但它远不是诗的本体。



4


诗不是,至少不只是人为着寻求生存的现实意义的产物。
任何为着具体目的而赋予的现实意义,都会使生存变成某一个意义的固置,诗也就随之堕落为这被固置的意义的工具。



5


诗不是单纯地为着表达情感而表达情感。
情感确如利科所说是一个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的问题,每一首诗,都是一次新的地平线的升起。但如果因此在诗和情感之间拉一条连接线,将诗被动地作为情感的载体,诗便成为以确定的、可证实的真理为前提和内容的东西。它只是把人们已知的世界用抒情的方式描述给人们看,本身却无生命.



6


诗不简单是语言的游戏,即不能仅仅强调语言的符号性,在语言任意留下的痕迹上去把握诗。
这种诗没有固定所指,用符号本身显示着符号的无根。



7


有人说:“诗之所以为诗,因为它属于理想。”
这是一个多么陈旧的套语。
具有明确的指向将来的目标的,是理想,却不是诗。因为确定性和目的性,从来不是诗的属性。



8


在诗中是不分真、善、美的,任何区别诗与真、诗与善、诗与美的论述,都是片面的、非诗的。
诗就是宇宙,就是人。
或许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站在那儿就是一首诗,只是这个人必须成为人才能达到诗的境界。



9


一个从来没有进入过现实中的虚空、梦想过、并忍受着梦想的痛苦的人,不是诗人,也不会成为诗人。
诗,无非是现实的梦想和梦想的现实。
梦想,也无非是从现实中释放出来的人的自由和自由的人。



10


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皮,用撕碎的语言去做诗。诗的语言是从诗的思中浮现出来的。
诗可能属于时间,随时间飘逝。
诗的思却在无中,在于无,它无时间地停留在那里。



11


诗没有什么普遍的、个别的之分。但诗一定是个人的,只有个人的才是普遍的存在和发展形式。
诗最忌讳普遍性。愈是独特的,就愈是普遍的。



12


诗和画一样,不是要说出看得见的东西,而是要把看不见的东西创造出来。诗是创造的。
诗人历来受人景慕(这不是讽刺,但小心成为讽刺)。
因为诗人创造一个新的语言世界——一个被潜抑的情绪创造出来了,人什1从这儿得到生活和表达的可能。
这一点太重要了。用这个尺度,中国的现代诗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多。



13


诗不是陈述既成的事实和这事实引起的直接情感。不管这情感的表达多么迷人。
当然这也不失为一种诗,特别是中国人需要联络情感的语言和表达,需要在别人的存在中印证自己的存在,需要生活在别人的眼光下,这眼光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
但就诗本身而言,这是诗的流产。



14


扬弃有用性,扬弃社会性,达到超越自然而又回复自然的自然性,达到超越生命而又回复生命的生命形式,进入诗。
诗是逃脱了时间追捕的一片陌生的居留地。



15


我喜欢诗,除了因为它曾伴随着我的童年的记忆,还因为它净化着、疏导着我的情绪。
它是祈祷,也是祝福。



16


我写过一点诗。但问我为什么写诗、怎么写诗,如同问我为什么思虑、怎么思虑,总使我惶惑——
是我写诗,还是我在被什么驱动或被什么召唤呢?



17


我的每一首小诗,都是我在瞬间的生命体验中深深沉落的痕迹。



18


有这样一类诗,它们附着在五官感觉的丰富上,呈现着光怪陆离的印象,涌来得快,失去得也快,仿佛总在流动和消逝中。
事实上,单纯的五官感觉,原本就是流动着、消逝着的。
这一类诗,缺乏渗透的东西,缺乏穿透力。
只有情绪的进入,才能打开诗的空间的层面。
诗的空白应是情绪的深层空间的现象学直观。
只有被情绪的风暴带到死亡的边缘,然后走出来,才有时间地平线的一次新的升起。在这个意义上,才能够说:“真正的诗人选择失去自我直至死亡”(杜夫海纳语)。



19


诗使人保留着人的直观的生命形式。
它不是自我意识和对象意识的形式化,也不是它们的直接感性表现——情感——的形式化。
诗是从原初的混沌中产生出来的,它无论走多远,都要返回到生存之根中,去获得它的不能蜕去的背景。它将这背景带出来。这背景即人的内在自然
——情绪。



20


将来的虚幻性、过去的因循惯性、现在的遮蔽性,这就是世界时间的常态、日常生活时间的常态。打破这种常态,必须带给它真实生命的活的源头——当下、此时、瞬息。
但瞬息被遮蔽着,诗是它的敞开。
能直面瞬息的人是大勇者、大思者。



21


诗从期待中流出。
期待,似乎向着未来,其实是常态生活的断裂,是当下、此时在意识层下面涌动着、搏动着心理时间节奏的找不到表达的情绪。它牵引了整个生命的注意,是能支撑自己在时间中展开的生命力量。因而它不是一个时间范畴内的概念。确切地说,它植根于最真实的、不自欺的生活感受留下的生存的深层空间,带着向时间引发、冲动的原生性。
这种情绪还没有被各种观念、意识到的情感,甚至没有被各种语言污染过。它不需要用精心追逐的语言或有意撕碎的语言来表达。它一旦作为自主的力量在召唤的时候,只需用日常语言,就可以带出它的涌流着的内在节奏和诗思的全部丰富性。



22


自然,即自然的虚无性。对于人自身来说,这自然,即情绪。
人的真实的生命体验,是人的情绪在感觉的升腾或净化的那一个瞬间所达到的生命的直觉,是历史意识的生命形式。
它才真正地更新着我们的地平线。
诗是这种生命直觉或生命形式的凝结。它包含着情绪、感觉和情感,只是情感永远是跟在后面和浮在上面的东西。
是如利科所说:“每一种感情都描述一种确定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和方向的方式。”这种情感是对象化了的,确定的,普遍可传达的,它所以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不可能完全斩断它同孕育它的母体——情绪——的生命联系。



23


世界总具有情感性质。我们就生活在世界中,恰好是情感,揭示着同时又覆盖着我们的生存。
用情感的语言喧哗世界的情感性质,是诗,但不是本真的诗。
本真的诗,应如杜夫海纳所说:“不指示它所表现的东西,它就是它所表现的东西。”
它不附属于什么,不附属于自我,也不附属于实存的世界。它本身就是一个独立自足的世界,是一种可见的存在。
它意味着无中生有,意味着新的东西的生成,而它正是这生成的新的东西的形式和表达。



24


当诗只是表达人的主体性的时候,它实际上更多地只是作为类的表达,而缺乏个性的差别,缺乏每一个个体把自己的经历、自己内心深处最深的搅动带进来的丰富的差别。
没有情绪在瞬息的进进出出,诗就会缺乏纵深的跨度和内涵的丰富。



25


情绪在“有一无”间的自由出入,使得任何方面的切入因素——无论来自自然或人的心灵世界——都可以自由组合。
这就是所谓具有抽象意味的诗。
其实这种诗的抽象不是做作出来的晦涩和艰深。它来自抽象的情绪。它的丰富、具体在于情绪本身是抽象中的直观,是纠结成团的人的感觉或感觉的人类性。
它呼唤着、寻求着相通的情绪和感觉,在相通的
情绪和感觉中得到补充和延伸。



26


诗是从地心中涌出来的。
人生活在纷繁、喧扰的世界上,当人们只是随时间的流逝在技术化的流程上被动地打发着时光时,其生命的节奏实际附着于外在世界的节奏,人们无法沉入内心在那儿稍事逗留,因而永远无法直面生存,也永远不知道诗是什么。



27


生命有多么奇妙,在哪一个瞬间,它能使你骤然落入时间的断裂处,于是整个喧嚣的世界退隐了,消失了,周围是如地心般地炽热、混沌,只有心的跳动展示着生命的活力。但它仿佛不再被时间所羁绊,也不再为时间所负载,你能感受的,只是来自各个方向的压力。你在莫名的躁动和挤压中全身心地体验着难以言说的孤独,体验着由孤独油然而生的使整个生命都紧张地聆听般的期待。
期待无中生有,期待获得一种表达,期待在一次探入深渊的冒险中去发现自然和人的奥秘,期待把自己的生命体验辐射为一个新的世界。
如同随时间的流逝而流逝体验不到时间一样,在世界的历史表象中匆忙行走的人实际上也是看不到世界的。每一首诗,都是一个世界的诞生,是一次新的地平线的升起,因而这世界,既是时问的拓展,也是空间的拓展。



28


诗,同音乐和绘画一样具有直接的形式性。
它直呈着生命的涌动带来的氛围、气质、节奏。
因而诗既是语言又不止是语言。
收缩的内聚力使情绪成为诗,成为被疏导的、有节奏的激情。



29


诗的即艺术的形式不是坚硬的现实外壳,即不是一个标记,不是为了指示充满空间的存在与现实:是什么,不是什么。
梦想模糊了现实的界限,透射出内和外的空无,因而也就打开了诗即艺术的封闭性,使它松动、开放,为了让人们把自觉的和压抑的、意识的和无意识的、说得出的和说不出的经历、感受和意向,自由地带进来。
——啊,我来了。
是的,是“我”,而不是“诗人”。
梦想中的我,常常是更真实的我,它超出了现实的异化和界限,而带出了时代精神的阳光和气息。
诗的即艺术的形式,就是通向我心灵的密林幽径。



30


诗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诗几乎和人类的语言一样古老?原始初萌,人刚刚成为人,刚刚学会表达,刚刚具有思维表象的能力,诗就成为祭司、巫祝用来与神交感的工具。
迷狂中为什么会有诗?如何看待这个人类史前或进入历史时的普遍现象?诗和人的原始存在、本初的存在即人类对自己本源的猜测、象征、神话有不解之缘。其实干脆可以说“神话一象征一诗”是一体的。理性的分析还是远远在后的事。那时的一切都交织着、融合着、互渗着,非如此不能表达存在的原始性和神秘性。所谓神秘,就是意义。对不确定的但永恒的意义的潜入,总是从这里走出和返回。



31


情绪具有先天预成的性质,这个性质决定了它比语言出现得更早,以及更早地起作用——这几乎就只是情绪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没有争议的论点。但实际上我们一旦进一步地追寻情绪和语言的关系时,我们的视野就完全超出了情绪心理学的范畴,因为正是情绪和语言的关系的两头,关联着另两个极其重要的问题,一头是诗和文字的起源,一头是活的言语之具有经久不衰的勉力的奥秘。这两个问题并不具有一种直接的逻辑关系,因而不可能在逻辑空间中来描述它。
它们的关系是纵向的。前者是后者深阔的背景,后者不断在回溯中超越前者。正是这种回溯和超越构成一种不间断的生命联系,使得在情绪氛围和节奏中复活的或生成的活的言语——诗——成为生命的事件和生存的本体。



32


字、词,从它们一诞生起就携带着隐喻。即在字、词的具体性和单一性的后面隐藏着它们与生俱来的、甚至是促成了它们诞生的象征性和隐喻性。
诗,或许就是对原始语言的追问、追逐。



33


日常语言是一种混沌的、未区分的力量。当诗用它凝聚起的整体感觉像闪电一般地照亮了这混沌的黑暗时,诗中日常语言的死去,就是它的复活。



34


诗有多么难。为了把日常生活中的意义,把死去了的诗的语言,还原成生动的东西——这原本是诗的天职;为了使纠缠的情绪获得生命的形式,许多年来,我在深深地沉落时,是怎样地期待着能携带我挣脱而去的感觉。



35


当模糊的意象浮现出来、却长时间地在情绪中沉浮无法找到语言时,我真的惶惑了。
在我的惶惑里——
没有色彩,没有声响,只有梦穴的冰冷和死寂。
什么是诗呢?
声音自己在莫名的躁动中聚拢,在形式的凝聚力下,意义闪现着,只是在意义的光照下,意象才成为可感觉、可触摸的。



36


找到情感的流,连续地表达一种情绪,讲究情绪的规定,声音、音节的排列,都可以成为一种动人的美。



37


没有情绪就没有诗。但仅有情绪也还没有诗。
情绪,只有在感觉的引导下化为一种声音的节奏,使情绪本身成为富有形式感的、被疏导的激情,诗才由此而诞生。



38


在喧哗的声浪里,我听见了一种独特的声音。它本身构成一种纷繁,一种丰富。
终于,它消失了,连喧哗的声浪都仿佛是被它席卷而去。一种静默在躁动不安中一阵阵袭来,使你凛然地感受到这静默的实体般的存在。
这静默分明是那独特的声音带给你的。你一次又一次地聆听,一次又一次地感受这静默。一种不可抗拒的诱惑驱使着你,直到你仿佛领悟了什么。
拥有这种诱惑的声音即诗。



39


生活的空间充满了噪音。诗要从噪音中浮现出来不得不借助于节奏、借助于声音的回旋。
在这一点上,诗和音乐是相通的。



40


从存在到语言,到活生生的言语,这是从时间向深层空间的纵向开拓。
在情绪的氛围和节奏中的活生生的言语即诗,即隐喻。
隐喻,一方面,它先于逻辑,充满原始性的真理——这真理以其在混沌中脱颖而出的意向成为投射着的光芒;另一方面,它较之人们熟知的象征,有着更活跃的、切近的生命。
人们往往只看到象征同诗的联系,却忽略了隐喻。
象征落脚于结果,是过程的凝结;隐喻却渗透过程。过程无疑是意义短暂、稍纵即逝的。但正是这种短暂的、稍纵即逝的意义敞开了此时、当下、瞬息。此时、当下、瞬息才真正是诗和生命的纵深领地。



41


这个世界为什么会有诗?这个世界为什么需要诗?多少探究诗的奥秘的人迷失于诗的技巧而忘了追问诗的本源。
诗的诞生同死亡一样是天涯咫尺的。
每一首诗的诞生都是对起源的追溯,都要回到那最原始的起点上。因而谈诗不能不谈隐喻,不能不谈支撑着隐喻网络、形成隐喻网络生命张力的情绪。
诗和隐喻,这个题目包含着起源和连接这起源的每一次诞生。它永远是瞬息的事件。
人们或者走得太远,忘了留在身后的这个题目;或者仅仅把它放在眼前,忘了它原本是天涯咫尺的。
它无疑是一个难题。



42


存在的意义是存在本身的,还是人所感悟的?为什么人往往愿为之赋予生命的意义忽然消失了?生命能够要求自己赋予自己意义的权利吗?
那冥冥中的主宰是谁?
意义之神太爱开玩笑了,它有着千变万化的脸谱。
连诗也难以追踪。



43


意义归根结底是应该和生存的整体性相联系的。在原初的诗中,意义和词语直接相关联,因为词语就是声音,这声音和人的身体相连接,和生命的节奏感相连接,和人的朦胧的整体情绪相连接。生存的整体性是一种笼罩着的东西。
当人们把诗作为一种艺术发展时,当词语和意义逐渐分离、意义被固置在具体的事物上而词却成为表达思想的工具时,声音和声音的节奏往往被割断了同情绪的生命联系,成为脱离了意义的形式因素。诗,不仅不再指向生存的整体性,反而分割着生存的整体性。
本真的诗靠情绪同生存的整体性建立一种生命联系。从深层情绪中自然涌流的声音、节奏使词语重新恢复了原始的感性的光辉。它本身就是意义,或更确切地说,它在通常意义的遮蔽下敞开着它和生存的整体性相关联的意义。而隐喻,正是这意义的瞬间浮现。



44


诗对于我是神秘的,如同命运。



转自www.mengm.com

[ 本帖最后由 丙辰龙 于 2008-10-17 23:21 编辑 ]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0-17 23:38

读到20,留一半明天读。
几乎每一条都是正确的。比正确更难得的,是文字里有篆香缭绕。
“诗人历来受人景慕(这不是讽刺,但小心成为讽刺)。”——唉,这不是讽刺,但已经成为讽刺了。
作者: 郭勇健    时间: 2008-10-17 23:41

看了半天了,一直等着沙发被占。
很佩服,但是太密集了,不可能一下子消化了。
似乎并不是每一条都是原创的,比如第23条,来自杜夫海纳。
作者: 栏杆拍碎    时间: 2008-10-18 00:02     标题: 有些见的

但还不是格言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10-18 00:10

原帖由 栏杆拍碎 于 2008-10-18 00:02 发表
但还不是格言
幸亏没被你当作格言读,要不,我担心文字主人会不依的!
作者: 栏杆拍碎    时间: 2008-10-18 00:28     标题: 但如果是写作成诗学

那就必须是格言
这是文体的需求
作者: 大悲    时间: 2008-10-18 09:30

诗就是和语法抬杠,和社会抬杠,和神鬼抬杠,和时间抬杠。

嘿嘿
这句是我说的~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10-29 22:07

……10点30分,主持人中山大学哲学系张志林教授宣布告别仪式开始,全场默哀。默哀时响起的不是通常的哀乐,而是萌萌生命最后阶段在朋友面前背诵的自己的诗篇《命运》。萌萌些许艰难却清晰地吟颂着,她的声音在灵堂上扣人心扉地萦绕、回响……

《命运》
  
   一个平凡的西西弗斯的神话,一个远离世界的
   纯然的想象,但在我的被“苦恼的追求”所判
   处的终生自由苦役,它却是一个比事实更持久
   的真实。多么想以此祝福我的所有那些被同样
   判处了终身自由苦役的同代人。
  
  
   那一个瞬间
   必然的锁链突然断裂
   你被抛出
   在高高离去的夜空的惊恐里
   孤独地一个人如同一个恍惚的梦
   跌入
   一个无望的找寻
   眼前无尽地展开的是岩石
   垒着岩石的长途
  
   在哪一天哪一个瞬间
   我用一个如同白昼般清晰的梦
   追逐
   你的脚步
   十年岩石般结实的时空
   犹疑着,消失在
   一个恍惚又清晰如白昼的
   梦中
  
   那飘拂而去的白披巾
   那上升的在岩石上铺满尖利碎石的
   路
   那永不能再停留的、我的
   一双
   血琳琳的赤足啊
   我的梦如同弥漫的空气
   一次次
   挤入死亡的窒息
  
   于是我的追逐而去的许诺
   像梦呓
   像垂死的呼喊
   像生命无声的抽搐
   于是我的没有父母没有孩子没有家的
   孤独
   像疯子一样追逐着
   你的一个即便坠落也不回顾的
   微笑
   你的梗在喉头的一声如叹息的
   歌声
   你的岩石摔打出的、岩石般坚硬
   岩石般深邃的
   沉默
  
   给我一个许诺
   一个或许永远不能兑现的许诺
   给我一个希望
   一个像绝望一样无望的希望
   如果你给了我这么多我还在
   黑暗里
   那就再给我一个想象吧
   一个能穿透黑暗
   照亮你和我的想象
  
   从此你带着我和岩石一起坠落
   升腾
   从此无论是坠落还是升腾我都没有
   离开过你
   离开过泥土
   饿了有石缝中生长出的绿色的和红色的
   果实
   渴了有大地夜哭的晶莹的
   泪珠
   也有过短暂的休憩
   那是匍匐在大地上、拥抱着
   岩石
   沾满泥土的休憩啊
  
   再拔地而起
   即便为了再一次坠落
  
  
   1985年9月作

[ 本帖最后由 丙辰龙 于 2008-10-29 22:10 编辑 ]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10-29 22:07

http://www.mengm.com/my.wmv

[ 本帖最后由 丙辰龙 于 2008-10-29 22:09 编辑 ]
作者: 郭勇健    时间: 2008-10-30 00:58

世间已无奇女子。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0-30 12:05

“多么想以此祝福我的所有那些被同样
   判处了终身自由苦役的同代人。”
——悲苦地接受萌萌的祝福。
好在,心是自由的,只要精神自由,人就不可能受到自由苦役。
如果这也是一种阿Q意识,我就认为,阿Q精神也有伟大之处。
作者: 兮兮    时间: 2008-10-30 12:23

1985年就写出这样的好诗,让我生妒呢。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