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棋的尊严 [打印本页]

作者: emmer    时间: 2008-12-13 17:31     标题: 棋的尊严

棋是有尊严的。

        这种尊严,其最初步的,要让现代的政治家来说,就是“在棋盘面前人人平等”。在棋盘上是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的,这是古人用故事给我们的教诲。在《世说新语补》中,记载着这样一则晋朝的棋事。

        尚书仆射江彪年少的时候,丞相王导召唤他一起来下棋,王导虽然位尊为丞相,棋艺却不如一个孩子,大约要江彪让两颗子。当棋盘摆开来的时候,小小年纪的江彪一见棋盘上双方摆的是平下的棋,就迟迟不落子。丞相问,“你为什么不下?”江彪回说:“恐伯这棋下不起来。”在一旁观看的人说:“这孩子的棋艺好。”王导慢慢把头抬起来说:“这孩子,恐怕不仅仅是围棋下得好。”

        后来,又有这样的故事:南齐高帝萧道成,是汉朝名相萧何的二十四世孙,他博学多才,当他成为皇帝之后,还常常和大臣们一起下棋。在《集事渊海》中记载:“齐高帝性宽,常与直阁将军周覆、给事中褚思庄共棋,累局不倦。覆乃抑上手,不许易行,其弘厚如此。”

        这两个故事,有其相同的一点,那就是在棋桌两面坐着的人,在社会的地位上是有很大的差别的。但是,因为在两人的中间是一个棋盘,他们两人的地位就变成平等了,这是围棋的奇迹。围棋的世界,不能不是一个平等的世界。“无贵无贱,无长无幼”,棋之所在,平等之所在也。围棋的性质是需要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就不能下好一盘棋,棋盘两面的力量如果不平等,就要想办法让它平等。在上一个故事中,江彪的水平高,就要让王导两子,哪怕王导是丞相。而在第二个故事中萧道成要悔棋,周覆把皇上的手按住,硬是不许动子。棋规面前人人平等。

        这样的故事,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里,会被人传颂,是因为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实在是不多的。这时,主动的一方,不是棋下得好的一方,而是在社会上地位高的一方。只要看一看在上面这两个故事中,谁是主要被赞美的就是了。在第一个故事中,被赞美的是王导。在某一些译本中,在说明这个故事时,特地说是王导为了试一试江家小儿,而来个“不让子”,而后的评语,才是这个故事的主题。在第二个故事中,最后的一句更是点了题,这就是“其弘厚如此”。谁“弘厚”?当然不会是大臣而是皇上了。

         所以,在棋盘上的尊严,体现出来的既是位卑者的要求平等的思想,也是位尊者的民主思想,虽然这种民主也是有限的,但是,有这种思想就颇有一点不易了。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是“尊重了对手”,在对手获得了尊严的时候,自己也获得了尊严。而在一般的情况下,破坏平等、不顾对手尊严的不是地位低的,而是地位高的。不幸的是,我们在围棋史中能找到的,更多的是那些高高在上的“棋手”,是破坏围棋的尊严的杀手。

        明帝好围棋,甚拙,去格八九道,物议共欺以为第三品,与第一品王抗围棋,依品赌戏,抗每饶借之。曰:皇帝飞棋,臣抗不能断。帝终不觉,以为信然,好之甚笃。《南齐书·虞愿传》在出自南北朝的这一段故事中,或许有人会以为是臣下的事共欺”造成了皇上的“蒙在鼓里”。宋明帝的水平,离开最低的智格”,还有八九颗子的差距,却被列为第三品。当时的第一手王抗,应是其中最狡猾的一个,在皇上下出“飞”这手棋的时候,他还要求饶,说是这棋如何的好,我是不敢断的。皇上越是得意,对棋就下得越是着迷。而我们却不难从围棋史中看到,宋明帝在宫中设“围棋州邑”,棋下得好,是可以当官的,王抗就成为能判围棋手等第的“小中正”。在棋盘上失去了尊严的棋手,是可以在官场获得“尊严”的。皇上如果是不爱好围棋,这一切就全完了。媚上,是将明帝放在最不能受尊敬的地位上。而明帝之不明,其实是他自己造成的,如果他能在下棋的时候清醒一点,将这当作治理国家大事之余的游戏,就不至于被人欺骗。

        南朝170年的历史一直在风雨飘摇之中,宋、齐、梁、陈四代更替,围棋在朝中之盛,堪称一大奇观。在今天,我们会说,这是围棋发展的一个急进的时代,一个在朝野普及的时代,留下了无数的佳话。但是,一和政治比照,便感到围棋的地位,是被大大地夸张了。

节选自 《境界——关于围棋文化的思考目录》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2-13 19:34

说境界或尊严,也是一种说法,但核心的制约,在于围棋中内蕴的游戏精神。我们知道,把人定义成“游戏的人”,也很有道理。人天然有遵守游戏的倾向,这也是帝王之尊愿意降尊纡贵的内在理由。
缺乏游戏精神以至破坏游戏精神的人,在人的品格上总是低下的。
据说,连动物(比如小狗)都有一定的游戏,并不会轻易破坏它们之间的“不成文规则”。
作者: 笑笑书    时间: 2008-12-13 21:11

可惜不懂围棋,深以为憾。
作者: 大悲    时间: 2008-12-14 13:08

当今时代,孔方兄占角拒边,大场空空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4 15:46

在棋盘上失去了尊严的棋手,是可以在官场获得“尊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似乎是这样。何止是棋手如此。文学,经济学,法学甚至自然科学领域的专家也是如此。也许对权力场而言,唯独可以幸免于此的,应该是医学了吧,呵呵。
作者: hyacinth    时间: 2008-12-14 16:26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12-14 15:46 发表
也许对权力场而言,唯独可以幸免于此的,应该是医学了吧,呵呵。
为什么?何以见得?
不过要是外科大夫也这样,有点可怕的说。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4 16:31

原帖由 hyacinth 于 2008-12-14 16:26 发表

为什么?何以见得?
不过要是外科大夫也这样,有点可怕的说。
你不是自问自答了么,呵呵
作者: hyacinth    时间: 2008-12-14 16:39     标题: 回复 7楼 的帖子

我没有自问自答,这只是一个假设,没有结论。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4 17:00

因为掌权者喜欢听好话,而不是真话。但对于涉及自己身体上的疾病,他知道好话是不顶用的,能见分晓的只有真话。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4 17:50     标题: 棋品代表不了人品

常听人提到“棋品代表人品”之类的话,有刀很不以为然。各式各样的棋都是以分出胜负为目标的,往大里说,棋是人与人在某一方面脑力和智慧的竞争比赛,往小了看,只是一种供娱乐的游戏。棋力天下无双跟拿下斯诺克、高尔夫或F1赛车的世界冠军一样,当然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这成就跟人品的高低关系不大。

江彪明知丞相王导的棋力远逊于己,若平手对局,王丞相绝无获胜的可能,他在这种情况下表示“这棋恐怕下不起来”,实际上等于在说如果双方都正常发挥水平,丞相必定会输棋丢丑,所以那场对局不必再比了。江彪固然是诚实的,但他也表现出了自负。王导贵为丞相,愿意通过对局实战向江彪学棋,同样很难得。

对棋手而言,待人真诚固然重要,但一个人要品行高尚、受人尊敬,仅具备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因为勇敢、坚强、善良、机智、宽容、勤勉等品德也非常可贵,另一方面,棋艺较量讲究兵不厌诈,它给棋手带来的直接熏陶,恰恰也不在于言行诚实。在日常生活中,棋力很高的人未必都品德出众,而棋下得很槽糕却能赢得公众钦敬的也大有人在,不是么?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8-12-15 19:04 编辑 ]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2-14 19:15

棋品与人品的关系,如果拘泥成对应关系,应该不能成立。说棋力高者人品必佳,是一个走钢丝的高危观点,论证到半途,还可能高空堕落。
不过,具体到围棋(只是围棋,不包括别的棋种)我很早就发现,弈道中包含着做人的道理,如果在其他地方谈论某些东西还像是一种说教的话,在围棋里告诫初学者不要贪婪、要有双赢观念(尽管最终一定是追求自己的胜利)、要有大观局,但也不要忽视小细节,等等,并非一种说教,而是符合获胜的原则。相反,一个嗜杀成性、拘泥于边角得失、妒人成空的家伙,他的棋一定不会高明,棋道本身会给予他惩罚。反过来,一名视野宏阔、心胸开阔、有进取心也有容忍心的棋手,假如对手与他在技战术方面不相伯仲,那么,他会因为这类疑似道德方面的特长,更容易获胜。围棋确乎是一项更容易培养斗士品格和君子品质的游戏,尽管我们无法用机械对应法来确证,某人棋下得好,他的人品一定上佳。
同样的情况在象棋里似乎不会出现。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4 19:58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12-14 19:15 发表
棋品与人品的关系,如果拘泥成对应关系,应该不能成立。说棋力高者人品必佳,是一个走钢丝的高危观点,论证到半途,还可能高空堕落。
不过,具体到围棋(只是围棋,不包括别的棋种)我很早就发现,弈道中包含着做人的道理,如果在其他地方谈论某些东西还像是一种说教的话,在围棋里告诫初学者不要贪婪、要有双赢观念(尽管最终一定是追求自己的胜利)、要有大观局,但也不要忽视小细节,等等,并非一种说教,而是符合获胜的原则。相反,一个嗜杀成性、拘泥于边角得失、妒人成空的家伙,他的棋一定不会高明,棋道本身会给予他惩罚。反过来,一名视野宏阔、心胸开阔、有进取心也有容忍心的棋手,假如对手与他在技战术方面不相伯仲,那么,他会因为这类疑似道德方面的特长,更容易获胜。围棋确乎是一项更容易培养斗士品格和君子品质的游戏,尽管我们无法用机械对应法来确证,某人棋下得好,他的人品一定上佳。
同样的情况在象棋里似乎不会出现。
泽雄兄:

说到在下棋的同时能从对弈过程中感受到某些人生哲理,我有同感,不过我同时认为这方面围棋所能带来的教益并不比别的棋种多。围棋的弈法是一对一,但现实生活中人可能遭遇的困境和挑战却很少一对一;对手摆在你面前的棋究竟是什么,围棋是全透明的,这也跟现实有很大分别——就这两点而言,传统的四国大战要比围棋更贴合实际,更能给人以启迪。另外,更在培养合作精神方面,围棋不仅无法与许多网络对抗游戏媲美,与四国相比也大大地不足。即使对手很强,但只要与对家默契协同,就仍有可能取胜。在我看来,围棋也许能够造就孤胆游侠,但却无法培养好的合作态度和领导者精神。

历史地看,单个的游侠或绝顶高手,从来都是微不足道的。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8-12-15 19:05 编辑 ]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4 22:08

有刀似乎跑题了。合作精神的培养从来不是棋类的目标,军棋的四国大战也是从一对一的对战扩大演变而来的,以此论证围棋比四国大战有这方面的不足,是有些滑稽的。是不是更有趣味性的四人围棋(例如混双比赛)比普通形式的围棋下法就更胜一筹了呢?

关于围棋与桥牌相比,缺乏了一些合作精神,倒是一种共识。但这是谈到棋外的事了。这和论证显微镜在望远方面比望远镜有所有不足是一个意思。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4 23:00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12-14 22:08 发表
有刀似乎跑题了。合作精神的培养从来不是棋类的目标,军棋的四国大战也是从一对一的对战扩大演变而来的,以此论证围棋比四国大战有这方面的不足,是有些滑稽的。是不是更有趣味性的四人围棋(例如混双比赛)比普通形式的围棋下法就更胜一筹了呢?

关于围棋与桥牌相比,缺乏了一些合作精神,倒是一种共识。但这是谈到棋外的事了。这和论证显微镜在望远方面比望远镜有所有不足是一个意思。
阿吕:

在这个帖子里比较一下不同的棋类游戏,有什么问题吗?

的确,大多数棋类游戏对培养棋手的合作精神没啥帮助,但四国讲究配合,而且这一点正是四国军棋最有魅力之处。至于两人对战的军旗,我并没有说它也具有这种功效啊。

四国是暗棋,对方的布局和出子是秘密的,不像围棋、象棋,每一招都显露在对方眼前,因此棋手除了要有推理、计算的能力,还需要运用假设和猜测。如果希望下棋对棋手在现实生活中应付各种矛盾斗争有益,那么四国给予的训练要比围棋价值高些,而且,这也能使对弈的过程中运气的因素发挥作用,事实上,那也增加了对弈的乐趣。

你说桥牌比赛中对家之间的配合很重要,我没有不同意见,但仅仅因为“围棋”有个“棋”字,而“桥牌”不属于棋类游戏,就把这两种游戏的关系看成了显微镜和放大镜,我认为并不妥当。一方面,从功能上看,显微镜和放大镜是相反的,不重合的,但围棋和桥牌却有不少共同点;另一方面,“棋”和“牌”工具形式上的差异也不能绝对化,有时这种差异是可以忽略的,比如我就见过好几次有人打纸牌式的麻将。我想那看上去是牌,实际仍是麻将,游戏中运气的成分比围棋和桥牌大得多。

总之,围棋和四国大战都属于棋类游戏,两者对棋手精神所起的作用是可比的。它们之间即使有所不同,也是比出来的不同。

围棋的比赛意味总是大于娱乐的,要下好围棋,棋手需要花很长的时间去训练和积累经验,对弈的时候,棋力低者也很少有机会取胜,俗语说“棋高一着压死人”,就是这个意思,也正是这一点,使我对学围棋始终提不起兴趣来,因为在我看来,它太硬碰硬了,用来娱乐的游戏,需要一定的不确定性。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2-14 23:01     标题: 回复 12楼 的帖子

有刀不谙围棋,恐怕有点想当然了。在我看来,围棋与其它棋类的差别是那样大,以至它们简直像是两类游戏。
最外道的参考是,复杂性不可同日而语,电脑已经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了,而中国象棋大师在电脑面前,现已呈屡战屡败之势,毫无招架之力。而电脑能否战胜围棋国手,现在最乐观的估计,也得下个世纪再说。
当然,我已经说过,不能机械地看待围棋与人品的关系,否则就可以得出聂卫平人品高于胡荣华的结论,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但是,围棋中的道理与做人的道理存在着毫不勉强的关联,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做事要有分寸,我就看不出在别的棋类活动中会有所体现:在象棋中同时可以吃车吃马,哪有分寸一说,必然是把车拿掉。
除围棋外(当然,五子棋、跳棋之类就不予考虑了,将棋我不懂),其他棋类都有严格的等级,大小之别井然,而围棋中毫无等级,每一颗子都是等价的,这个差异,简直就是天空与村社之别。
有刀举四国大战里的合作,那是另一回事,所有团体类活动中都会强调这个,而欧美人的游戏精神里还格外强调所谓TEAMWORK,据说,美国人喜欢棒球,就因为其中包含更多的团队精神。
要求两人间对抗的围棋里也有团队合作,过于苛求了。本来,围棋就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优点,缺乏有些优点,不构成对它具备另一些优点的质疑。不过,对围棋手来说,追求子与子之间的关系,避免相互打架,也是一项基础功课。把它联想成团队精神,也未尝不可。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4 23:46

老周说的清晰。
不过最后把围棋子与子之间的效率关系联想成团队精神,怕是牵强了些,如此车马跑之间的团队精神岂非更强,呵呵。
作者: 栏杆拍碎    时间: 2008-12-15 11:48     标题: 棋的平等和自由在围棋中明显

在象棋中,各子力量不一,在围棋中大家地位相同,作用不同。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5 18:58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12-14 23:01 发表
有刀不谙围棋,恐怕有点想当然了。在我看来,围棋与其它棋类的差别是那样大,以至它们简直像是两类游戏。
最外道的参考是,复杂性不可同日而语,电脑已经可以战胜国际象棋了,而中国象棋大师在电脑面前,现已呈屡战屡败之势,毫无招架之力。而电脑能否战胜围棋国手,现在最乐观的估计,也得下个世纪再说。
当然,我已经说过,不能机械地看待围棋与人品的关系,否则就可以得出聂卫平人品高于胡荣华的结论,那是万万使不得的。但是,围棋中的道理与做人的道理存在着毫不勉强的关联,则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做事要有分寸,我就看不出在别的棋类活动中会有所体现:在象棋中同时可以吃车吃马,哪有分寸一说,必然是把车拿掉。
除围棋外(当然,五子棋、跳棋之类就不予考虑了,将棋我不懂),其他棋类都有严格的等级,大小之别井然,而围棋中毫无等级,每一颗子都是等价的,这个差异,简直就是天空与村社之别。
有刀举四国大战里的合作,那是另一回事,所有团体类活动中都会强调这个,而欧美人的游戏精神里还格外强调所谓TEAMWORK,据说,美国人喜欢棒球,就因为其中包含更多的团队精神。
要求两人间对抗的围棋里也有团队合作,过于苛求了。本来,围棋就不可能穷尽所有的优点,缺乏有些优点,不构成对它具备另一些优点的质疑。不过,对围棋手来说,追求子与子之间的关系,避免相互打架,也是一项基础功课。把它联想成团队精神,也未尝不可。
回泽雄兄及阿吕:

不错,谈到下围棋,有刀绝对属于菜鸟,但你们可能把围棋看得过于神圣、崇高了。其实,围棋固然与别的棋类存在巨大差异,但一种棋和另一种棋总还是可比的,不管是从趣味性、娱乐性还是智力要求程度等方面着眼。就算拿围棋去跟麻将、扑克作一番比较,我也觉得不白花时间。

说到对弈的复杂性,我所了解的情况与泽雄兄差不多。问题在于,在将围棋与其他棋类进行比较时,复杂与否并不见得一项正面的评价指标。为什么最复杂的,就是最好或最有价值的呢?就算电脑要到下个世纪才能战胜围棋国手,那又说明了什么?难道可以由此推论围棋比别的棋类更利于培养棋手崇高的品德么?我认为不能。

再说,关于棋局变化的复杂性,我保守的估计是四国高于围棋(虽然我只是凭个人经验)。不知有没有人给电脑编写过下四国大战的程序,如果有,是不是两台电脑组成的对家就能敌得过一对配合默契的棋友?我对此高度怀疑。

回到先前讨论的话题上来,我赞成泽雄兄表达过的观点,即“不能机械地看待围棋与人品的关系”,我也同意“围棋中的道理与做人的道理存在着毫不勉强的关联”,但泽雄的进一步申说则有问题,例如“做事要有分寸”这一点,泽雄认为是围棋独有的,别的棋类活动中完全不体现,这肯定不对。莫说四国,就是象棋、斗兽棋,落子出招的时候只求勇猛,也肯定会输得很惨。棋手在下那几种棋的时候,我相信也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提点,学会注意分寸的道理。

至于棋子与棋子没有等级、大小之别,并不只是围棋的特点,除了五子棋、跳棋,应该还有飞行棋等棋种。在四国中,对弈双方之间同名的棋子,比如司令、军长、炸弹、工兵,也都是平等的。

总之,我强调四国大战能锻炼人与人的合作,并不是苛求围棋,事实上,棋牌游戏中还有很多种都偏重团体配合,比如大怪路子、找朋友、斗地主等等,那都是非常吸引人的。理解围棋作为一种比赛或游戏的固有局限,发现和认识其他棋类对人精神方面的积极作用,我认为不是无意义的。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8-12-15 19:00 编辑 ]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5 19:33

至于棋子与棋子没有等级、大小之别,并不只是围棋的特点,除了五子棋、跳棋,应该还有飞行棋等棋种。在四国中,对弈双方之间同名的棋子,比如司令、军长、炸弹、工兵,也都是平等的。
---------------------------------------------------------------------------------------------------------------------------------------
呵呵。一般看不到下棋双方拿着不对等子力下的。不过,我小时候曾经下过把四家的棋(除了军旗)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了下的四国大战,运气好的一个人可以摸到2-3个司令,4-5个炸弹,那倒是真的不对等了。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5 21:57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12-15 19:33 发表
、、、我小时候曾经下过把四家的棋(除了军旗)放在一个袋子里摸了下的四国大战,运气好的一个人可以摸到2-3个司令,4-5个炸弹,那倒是真的不对等了。
阿吕,你小时候下的那种棋,已经不是四国大战了,更像是摸彩。
作者: David    时间: 2008-12-16 00:20

有刀兄,泽雄兄,阿吕谈到的若干话题,拙著《围棋心理学(面面观)》均有涉猎。最初关于棋品与人品之说,陈村写过一篇短文,观点类似有刀兄,其中也有尔虞我诈云云。棋只是个载体,所以人怎么去接受它,没有定则。棋也不可能是一帖道德补药,一吃就成了正人君子。但没有求道的精神,单凭些诈术,让人中刀,棋大概也是不可能有大的出息的。高手有时也来些盘外招,但制胜之道,毕竟是棋手的境界问题,而境界是和为人是否大气,是否有长远眼光,是否沉得住气这些人格素养有关。能不能得到人品方面的熏陶,要看人的悟性,不是棋艺越高人品越好。

围棋所包含的哲学内涵,人生意蕴,它在经济,商业等方面的蕴含,我觉得其他棋类无法比拟。所以有人说象棋是一场战役,围棋是整个战争。四国大战我很喜欢下,也需要判断,推理,和想像力,但随机成分多了,有运气的成分。这一点,围棋的赢完全是实力。另外,认为围棋全在明处,其实是低估了围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围棋的最大魅力,在于你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这一点,它的悬念一点不比生活故事的悬念差。

[ 本帖最后由 David 于 2008-12-16 00:21 编辑 ]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2-16 11:58

有刀确实不了解围棋,如果他结合自己对四国大战、象棋等棋种的了解去揣测围棋,还会越偏越远。
围棋,是一种表面上限制最少的棋类,棋盘那么大,道理上讲,随便你怎么走,规则上都是允许的。只有极个别的不入子情况(那也是很能理解的)才会成为禁区。这块天地,简直就像做人一样广阔。
在别的棋类里面,难免也会有些与做人相关的内容,但实在太浅,也太勉强。且不说规则和等级上的种种限制,也使得这方面的空间被大幅压缩。
还可以说说责任感。对优秀的棋手来说,对自己所下的每一手棋负责,是一种基本的态度,这种情况,在其他棋类里也是难以想象的。落在棋盘上的每一颗子,就像自己人生的轨迹一样,你不能反悔,同时,它也一直在起作用,你还必须捍卫它们的价值。即使弃掉,也应该体现为一种得失转换,一种担当。在围棋里,白走一手棋通常是致命的,而在四国大战里,只有军旗被拔才需要起立,死掉几个排长、连长甚至旅长师长,常常不必太介意,无论它是有效牺牲还是莫名捐躯,都关系不大。
类似立二拆三、立三拆四之类分寸感,也是其它棋种所不具备的。它是一种分寸,但不是规则和限制,无论高手还是庸手,都可能下出立二拆八的棋,行还是不行,无法一概而论,它们都会随着棋手的棋力及境界,而显出种种变化。
围棋有求道派一说,其它棋种,则很难高攀得上这一说,而是单纯的技艺角逐。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6 12:01

原帖由 David 于 2008-12-16 00:20 发表
、、、
围棋所包含的哲学内涵,人生意蕴,它在经济,商业等方面的蕴含,我觉得其他棋类无法比拟。所以有人说象棋是一场战役,围棋是整个战争。四国大战我很喜欢下,也需要判断,推理,和想像力,但随机成分多了,有运气的成分。这一点,围棋的赢完全是实力。另外,认为围棋全在明处,其实是低估了围棋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围棋的最大魅力,在于你不知道下面会发生什么。这一点,它的悬念一点不比生活故事的悬念差。
呵呵,David兄说的也是围棋迷的话。

有刀之所以偏爱四国,正是因为四国与围棋有两点重要差别,一是讲究对家之间的配合,二是有运气的成分。我觉得这两点恰好是四国更有利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原因。为人处世,只靠个人的实力行吗?我认为不。乐于帮助朋友,善用朋友的帮助,懂得抓住机遇,比自我中心主义的硬碰硬要好得多。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8-12-16 12:14

作为一种圈地的棋,我们会说“金角银边草肚皮”,盖因角和边更容易被转化为决定胜负的目。但作为一种境界的棋,我们又会说高手在腹。围棋充满了辩证,缺乏大局观不行,只有大局观,更不行(初学者往往喜欢模仿宇宙流,以为来劲,结果输得特快);缺乏战斗精神,不行,好勇斗狠,更差劲。这些看上去疑似抽象的东西,在围棋上都会得到具体而微的落实。围棋的广阔还可以容纳不同的风格,围棋的境界也会自然地结合美学特征,丑陋的棋形,一般也会导致难看的结局,而美丽的棋形,也会直通胜利。——但即使如此,也不能一概而论,围棋的天地是如此广阔,以致我们很难说,哪些棋是一定不能下的(大概,开局走在一一或二二、是一定不能下的)。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8-12-16 12:25



迎接圣诞,建议David和周先生下一把围棋,MSN现场对燕谈直播,或者图片直播……
呵呵,起哄党好久没活动,今天透透风。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6 12:51

原帖由 周泽雄 于 2008-12-16 11:58 发表
有刀确实不了解围棋,如果他结合自己对四国大战、象棋等棋种的了解去揣测围棋,还会越偏越远。
围棋,是一种表面上限制最少的棋类,棋盘那么大,道理上讲,随便你怎么走,规则上都是允许的。只有极个别的不入子情况(那也是很能理解的)才会成为禁区。这块天地,简直就像做人一样广阔。
在别的棋类里面,难免也会有些与做人相关的内容,但实在太浅,也太勉强。且不说规则和等级上的种种限制,也使得这方面的空间被大幅压缩。
还可以说说责任感。对优秀的棋手来说,对自己所下的每一手棋负责,是一种基本的态度,这种情况,在其他棋类里也是难以想象的。落在棋盘上的每一颗子,就像自己人生的轨迹一样,你不能反悔,同时,它也一直在起作用,你还必须捍卫它们的价值。即使弃掉,也应该体现为一种得失转换,一种担当。在围棋里,白走一手棋通常是致命的,而在四国大战里,只有军旗被拔才需要起立,死掉几个排长、连长甚至旅长师长,常常不必太介意,无论它是有效牺牲还是莫名捐躯,都关系不大。
类似立二拆三、立三拆四之类分寸感,也是其它棋种所不具备的。它是一种分寸,但不是规则和限制,无论高手还是庸手,都可能下出立二拆八的棋,行还是不行,无法一概而论,它们都会随着棋手的棋力及境界,而显出种种变化。
围棋有求道派一说,其它棋种,则很难高攀得上这一说,而是单纯的技艺角逐。
泽雄兄:

我常在中游下四国,不过因为平日娱乐时间有限,我给自己订了条规矩,如果第一盘获胜,则可以再下一盘,如果首盘告负,那当日就不再下。按照这个规矩,几年下来,累计下过四千余盘,但只净胜了约五百盘,级别是连长。昨天,我跟一位负分的网友合作,很爽快地击败了一对团长和旅长的组合,赢得很有成就感。如果单挑,估计我和我的搭档都下不过对手。

退出的时候,我瞥了一眼中游的首页,跟往常一样,上面显示有四万多网友在四国版块里,而下围棋的,不超过三千人。

我对围棋外行,所以,关于围棋的种种妙处,体会自然比不上精擅此道的朋友,但我对围棋的看法却不是非理性的,更不是单凭“对四国大战、象棋等棋种的了解去揣测”的。围棋棋盘大,四国的又何尝小了?至于说到“责任感”,我只知道在中游,下围棋时若想悔棋,可以点击一个专门申请键,对方同意的话,棋也就悔成了,但四国的规则却禁止申请悔棋,真正做到了“落子不可悔”。你说“对优秀的棋手来说,对自己所下的每一手棋负责,是一种基本的态度,这种情况,在其他棋类里也是难以想象的”,前半句我同意,后半句我坚决不认可。如果你跟朋友下四国时悔棋,同样会大丢面子,若是在网上对局,那么技术上就缺乏悔棋的可能性。

关于下围棋的时候白走一手棋是否致命,我觉得不能一概而论,要看谁跟谁下。有刀在网上下过围棋,我乱投了很多手,最后对方还是输给了我,原因是他的棋力比我差。同样,如果高手对弈四国,也不是失去个把旅长、师长“不必太介意”的。会下四国的朋友都明白,旅长以上皆骨干,只能“有效牺牲”,万不可“莫名捐躯”。

至于棋手的分寸感,我想四国也需要,选择攻击还是策应防守,学问很深。

我试过在中游跟级别高的网友对弈,碰到“师长”以上级别的,几乎每一位都很恐怖,你想赢对方,恐怕主要得靠运气——例如对方勇猛了一回,司令白白撞了你的地雷。

(刀按:“中游”是“中国游戏中心”的简称)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8-12-17 12:59 编辑 ]
作者: 阿吕    时间: 2008-12-16 13:20

看来,有刀对围棋不是一窍不通啊。但未窥门径,是难悟其妙的。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16 20:03

原帖由 阿吕 于 2008-12-16 13:20 发表
看来,有刀对围棋不是一窍不通啊。但未窥门径,是难悟其妙的。
呵呵,阿吕兄,窥门径的难度过高,恰恰是围棋作为游戏的一个缺陷。你就容我不悟其妙吧,如何?
作者: 心中有刀    时间: 2008-12-29 14:07

隔壁有个帖子是谈电影《吴清源》的,引发我跟帖谈了谈吴的自传《中的精神》的读后感,觉得搁这里也许更妥当,就“一鸡二吃”如下——

毫无疑问,吴清源先生在围棋界是不世出的天才,但他是不是思想境界高超,可以在紧张的对弈过程中让棋局体现出“儒家哲学和精湛的道家思想”呢?我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我读过吴的自传《中的精神》,我只读到了他经历的故事和他的一些想法,没有感受到一点“中的精神”。

围棋不是一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学佛之人、修禅宗之人的“平常心”,通过弈棋也能修习和提升吗?肯定不能。这跟下围棋提升不了木匠活的技艺或音乐鉴赏能力是一个道理。下棋讲究克敌制胜,棋手落子不可能脱离胜负方面的考虑。至于眼光放长远,不看重眼前的小得失,那只表明棋手注重的是根本的胜负,而不是落子之际不必在乎输赢。

吴清源是一代围棋宗师,在他的鼎盛时代,他几乎打遍当世高手,无人能敌,所以在非常特殊的意义上,我们的确可以说吴清源有不看重胜负的本钱,就像钱锺书读书很可能不是为了求知。吴的不在乎棋局输赢跟比尔盖茨的慷慨大方有点相似,既不证明围棋的妙谛在于圆满调和,也不是普通人有必要学习的。把吴清源先生看成“围棋界的哲学家”,我觉得只是他的棋迷所做的格调高雅的奉承,但却是脱离实际,当不得真的。

http://www.yantan.org/bbs/viewthread.php?tid=88125&pid=310709&page=1&extra=page%3D1

[ 本帖最后由 心中有刀 于 2008-12-29 16:07 编辑 ]
作者: 流星雨    时间: 2008-12-29 15:40

有刀说得正点,赞一个!可能“吴清源们”下“围棋”正是为了“非吴清源们”可以不必去下,安安心心过好自家的小日子或者自娱自乐于别的游戏种类,好像跟我想的很一样,特别共鸣一下。呵呵。

前两天看见一个说法叫做:请不要折腾我们的日子!很有点有刀的风格。深刻!呵呵。

[ 本帖最后由 流星雨 于 2008-12-29 15:51 编辑 ]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