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李静:《幽默二十讲》 [打印本页]

作者: 丙辰龙    时间: 2009-2-20 20:09     标题: 李静:《幽默二十讲》

[attach]18526[/attach]

作  者: 李静(编)
出 版 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
字  数: 345000
页  数: 372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201060156
定   价:29.80


两个多月前,天津人民出版了我编选的《幽默二十讲》,乃是“大家西学”丛书之一本。此书前年定稿,一年多后出版。
转贴目录和朱航满先生的书评一篇,算是在此自卖自夸、广而告之一下吧。只因他评的不是我和我写的书,而是别人和别人写的东东,我遂能脸不变色心不跳地将其贴在这里。呵呵。

目录
第一讲     [古希腊]阿里斯托芬:鸟(节选)      
第二讲     [荷兰]伊拉斯谟:愚蠢是幸福的本源     
第三讲     [法]拉伯雷:写给宽大的读者      
第四讲     [西班牙]塞万提斯:堂吉诃德大战风车及其后     
第五讲     [法]莫里哀:强迫的婚姻               
第六讲     [英]康格里夫:论喜剧中的幽默         
第七讲     [丹麦]克尔凯郭尔:反讽的真理         
第八讲     [美]马克·吐温:火车上人吃人纪闻   
第九讲     [德]里普斯:喜剧性与幽默           
第十讲     [英]萧伯纳:巴巴娜少校(第一幕)   
第十一讲   [奥地利]弗洛伊德:幽默产生于情感消耗的节省  
第十二讲   [法]柏格森:性格的滑稽              
第十三讲   [英]罗素:尼采                     
第十四讲   [俄]巴赫金:诙谐与自由              
第十五讲   [波兰]贡布罗维奇:孩子气十足的菲利陀尔
第十六讲   [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第一幕)      
第十七讲   [法]埃斯卡皮:从“体液”到“幽默”   
第十八讲   [美]伍迪·艾伦:瓦加斯万岁!         
第十九讲   [美]梅尔文·赫利茨:幽默的六要素   
第二十讲   [英]西蒙·克里奇利:因身体而发笑



书评
献给王小波的礼物
??
?? ○朱航满
??
??
??很早以前读王小波的文章,就深深被他文字中弥漫的幽默感所震撼,这是我们这块土地上很难生长出来的气质,那种语言和智慧上的绝妙、机智、悲悯、温暖与爱意,都是中国作家少有的。读小波,会感到一个真正懂得幽默的人,其实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是一个心灵高贵而拒绝与世俗同流的理想主义者,是一个极为洞悉时代与历史真相的智者,也是一个能以自己独特方式来表达对这个时代的愤怒与批判的另类英雄。而王小波的文章之所以在汉语世界中能够独步而行,也许恰恰就是因为他的精神气质中所散发出来的那种真正的幽默感,读他的那些名篇诸如杂文《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或小说《黄金时代》,其中所恰恰反映的无不是这种包含着自由、关爱和批判的幽默精神。如果没有了这种幽默的神韵,我很难想象小波的文字会以什么样的面目出现?
??
??有很多人自称为"王小波门下走狗",而作为精神的知音,我以为甚少。在我的阅读印象中,李静对于文学的阅读挑剔而专业,当代中国文坛,王小波是她喜爱的有限的几个作家之一,而在我看来,她也是小波不多的精神知音之一。由她所编选的《幽默二十讲》,所选择的二十篇与幽默有关的文章都是来自于欧美的,因为幽默本身就是源自于西方的观念,而真正的幽默精神也恰恰是我们这个民族所缺少的稀有金属,这也正是为什么我们在王小波的身上能够发现那种气质是独一无二。在这册书的序言中,李静谈及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的幽默感,她有这样的论述:"现代中国有了鲁迅式的幽默,然而它沉郁有余,轻逸不足;有了老舍式的幽默,然而它失之油滑,不够质朴;有了张天翼式的幽默,然而它太过单调,缺少色彩;有了钱锺书式的幽默,然而它流于尖刻,不见暖意......幽默的内在双重性还未被现代作家所领会,他们能够做到的只是单面的讽刺、逗笑和滑稽。幽默在中国真正的成熟,是在当代作家王小波身上--他把笑与绝望、智慧与荒谬的对立共存表现得如此之妙,堪为马克?吐温、约翰?欧文的精神嫡裔。"也许这段话对于中国作家的评论还欠思量,但也恰恰是显示出王小波区别现代以来的作家们的关键与独特之处。也因此,我以为这册《幽默二十讲》,正是编选者献给王小波最好的礼物。
??
??幽默传播到中国以来,与林语堂先生的大力鼓吹是分不开的,但林先生的幽默小品,却曾经受到过鲁迅和钱锺书等人的非议,他们的批评我均读过,十分精彩,但读后却不免让人感到有些刻薄,甚至反而有些为林先生叫冤。由此可见,同是幽默之文,风格和特征却大相径庭。但无论是鲁迅与钱锺书,还是林语堂与老舍,或者是当代的王小波,他们之所以喜爱以幽默的方式频频出招,这大约与他们大多所遭受过的西方文化切身又深入的精神洗礼所分不开的。读这册《幽默二十讲》,无论是阿里斯托芬、拉伯雷、塞万提斯、莫里哀、马克?吐温、萧伯纳、罗素、贝克特等人幽默的文章,还是克尔凯郭尔、里普斯、巴赫金、罗素、弗洛伊德、帕格森、埃斯卡皮等人关于幽默内涵的理论阐释,我以为其实是在无形中形成了西方文化精神中的一个独特的文化血脉。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李静的编选,恰恰可能是从王小波开始来返身寻找资源,一个个的寻思与挖掘,于是就有了这样一个充满趣味的秘密精神谱系?
??
??那么,在王小波的身上,又为什么会散发着区别于他人的幽默精神?这大约是一个十分复杂且难以破解的谜语,但若是了解王小波的人生经历,或许多少能够得到一些答案。早年上山下乡的青春经历,留学异域的精神洗礼,加上他身上特有的气质与天赋,以及超越个体和自觉剔除自身原有的思维习惯,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读他的文章特别是那些杂文作品,会明显地发现他总是会以一种让人匪夷所思的智慧,来谈论他所经历的荒诞岁月,谈论他所经历和阅读过的异域文明,从而给你展示出一种夸张甚至是残酷与真实的荒谬感,由此,荒诞、可笑、滑稽、无奈、绝望、荒唐、智慧,都从纸上跳动起来,活生生地朝向你奔涌而来。每每读过,他笔下的文字都会让你从内心里发笑得颤抖,也让你会感到悲凉得清醒甚至绝望。
??
??相比王小波,为什么我们今天如此缺乏那种真正的幽默精神?如此参照一番,不难发现我们太无力去看清楚现实世界中的荒谬,即使身处于荒谬之中,却无法清晰地感受到这种荒谬感的无时不在,我们的思维与感官常常是自我封闭或者是处于被蒙蔽的麻木状态之中;另外,由于我们大多没有系统地接受到来自不同文明精神的思维锤炼,却总是在固守自己封闭的内心世界,没有那种与现有荒谬生活所截然相反的精神洗礼,缺乏与现实的荒谬形成强力冲击的环境熏陶;而更为重要的是,那些具备了前两者的许多现代人,他们因为自身的气质和天赋,导致无法摆脱来自自身因素的制约和缠绕,从而使他们所具有的那种可怜的幽默精神,往往陷入到令人惊讶或者低俗的滑稽、尖刻与嘲讽的地步,这种自身因素包括他们的视野、学养、品行、修为、性格、气质,等等。王小波恰恰具备了这一切的因素,因此他成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幽默大师。
??
??李静说:"如果'幽默'能够说话,我猜她宁愿声称自己是一种哲学或美学,一种艺术和人生的态度与趣味。"这个论断若是成立,对于不同的个体,幽默则具有了不同的精神向度,它或者如酒,或者似药,前者让人麻醉,后者使人得以疗救。王小波的幽默恰恰是后者,他以幽默作为武器,正如他将自己常常称呼为"愁容骑士"的堂吉诃德一样,幽默成为他反抗身处时代荒谬的高级利器。因而,他是我们时代的英雄。在西方,我们也可以找到如果戈里、契诃夫、布尔加科夫、哈谢克、赫拉巴尔、哈维尔、克里玛、昆德拉等等诸多这样的高手,他们在饱受苦难的境遇中能够将幽默这件利器挥舞得潇洒自如。然而,我们却只有一个王小波。因此,我期待着那些喜爱王小波的"走狗"们,他们能由狗成人,化酒为药。在文末,抄录李静在此书序言最后所写到的那段在我以为颇富有幻想的愿景,献给所有热爱生活和热爱王小波的朋友们:"当一个国家被无可救药的愚蠢所统治,它的国民最应当做的也许不是愤怒,而是学会热血和冷静、微笑与泪水相交织的幽默。幽默使人们看透荒谬,皈依智慧,不自觉地结成自由而自省的精神共同体。当所有人都步入这一共同体之中,那个禁锢而专断的外壳也就形同虚设了。"

转自李静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22037e0100bzcy.html
作者: 网事情缘    时间: 2009-2-20 20:43

丙凶终于出来发帖了。现占个沙发。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9-2-20 23:09

编得颇为别致,书名与目录之间,本身就有一种间离。这种间离即使不是幽默,也是一个蒸笼——假如幽默是馒头的话。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09-2-21 02:06     标题: 回复 楼主 的帖子

硬着头皮不屈不饶地猜测——要耗费多少幽默细胞,能让编者百里挑一地精选了这20只知名鸭子登上讲台?

PS 编者是鸡,讲者为鸭——鸡同鸭讲说幽默。

[ 本帖最后由 天边外 于 2009-2-21 13:04 编辑 ]
作者: 天边外    时间: 2009-2-21 13:03

即便说中国文化缺“幽默”精神,但中国文化人中一点不缺为“幽默学”编“讲义”的!
作者: emmer    时间: 2009-2-21 13:07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