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再论张爱玲文学在文学需求层级中的亚健康地位
[打印本页]
作者:
北海月
时间:
2009-4-22 09:27
标题:
再论张爱玲文学在文学需求层级中的亚健康地位
再论张爱玲文学在文学需求层级中的亚健康地位
2009-04-20 11:16:52
长短局
之所以起这个题目,是因为有的网友说“二流张爱玲”是标题党,其实这就是“张爱玲为什么是二流”的瘦身版而已,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能不标题党的名字,“下流张爱玲”怎么样?
上文因为赶着在出门前匆匆写完,所以有许多言不尽意之处,招致了一些误解。再说谁没有做过粉丝,粉丝的神经与偶像的声誉是一伙的,可怜天下粉丝心,张迷觉得伤自尊我也完全理解。其实,我本意的焦点并不在张爱玲身上,而是当下对于张爱玲的过度关注和全盘接受。 在我心目中,只有经典才能算是一流作品,这个“经典”其实用“正典”形容恐怕更为合适。它们是一些可以用“伟大”来形容的作品,作品的创作者则展示了超人的力量、关怀、才华、企图……它们构成了民族和世界的精神和文化遗产,从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人性和世界。 张迷恐怕也不会反对,张爱玲不属于这个级别。她不为人类困境写作,只为个人困境写作,但是她在下判断的时候,老是要兜上“人世”这个宏观字眼,这是一个认识上的缺陷,背后则影射出了她的无力。这些暂且不谈,有网友说,张爱玲恐怕也不屑于做一流,我深以为然,张爱玲对自己的定位其实很清楚,她并不想、也无法成为“正典”。如果将她放在某个楼道的角落里,她会幽香异常,如果将她置于大展厅上,她就会丧失味道。她自己说过,让戴眼镜的人当众脱眼镜就像脱裤子一样尴尬,我们现在的热捧,类似于用一面大镜子借着光晃她的眼镜,其实也就是变相地脱人家裤子。
我上篇文章说张爱玲不能跻身一流的原因主要是这么几点,缺乏力量、爱和关怀。这是从精神性上的概括,这是张爱玲显而易见又举足轻重的缺点,所以我只谈这些,不及其余。这会给人一种主题先行的错觉。当然不是这样,否则《雷锋日记》应该拿茅盾文学奖,最好的女作家应该是居委会大妈。让爱玲变成丁玲,我也不答应。文学自然需要自足之门,笼统地讲,就是文学语言和形式,张爱玲在这方面才华非凡,恐怕至今还无出其右者。这点也无需我多言,每年全国上下类似的研究文章不会少于三位数。
在这方面,喜欢张爱玲的人爱怎么赞就怎么赞,尽管她在这些方面就未必白璧无瑕,甚至有可能还缺点不少。我所要提醒的是,不要因此就想当然的,不加批判地把她那个苍凉的底色也接收下来,左一个苍凉的手势,右一个荒凉的pose。也不要因此就放低经典的身价,放低对文学更高的期待和召唤。
插一句,完全从语言和形式地解读也是一种短视,好比你进了一个超市抢劫,见到第一排的薯片花可乐生米就乐不可支,席卷一通,延长而去,但这些东西是不能当饭吃的。比如陈丹青和韩寒,因为巴金和冰心的语言不好看就否定之。约翰列侬也发不出海豚音,不是照样成了国宝?而巴金的大部头著作,故作高蹈的木心先生再怎么高蹈也写不出来,也就是老年才子卡门,还卡了三重门。
需要检讨的是,张爱玲未必就完全没有关怀。用卡夫卡来与其进行认识上的对比也不公平,因为西方文化还有一个形而上维度。张爱玲很形而下,她的文学就是一桌麻将,人物或争锋相对、或暗藏机锋、或投桃报李、或顺手牵羊,其实为的都是自己。牌局或跌宕起伏,或波澜不惊,最后都随着一阵华丽丽地推到而告“game over”,最后桌上只剩一个凌乱苍凉的残局。我明白了,那个“苍凉的手势”一定是一个胡牌推倒的手势。
张爱玲将人世看得很透,但看透不是认识,认识是活的,会对生活产生反作用,而看透是死的。看透并不难,难的是看透之后的建构,“见山不是山”不难,难的是“见山又是山”。我一个朋友的说法,张爱玲是一个能把任何事情都看作是伤害的人,而胡兰成是能把任何事情都看做是好的的人,对于张爱玲,可怜是比较合理的态度,而不是顶礼膜拜。
所以张爱玲作为作家,其创作的诚实和认真,也堪称“伟大”,但毕竟还不是大师。大师不是拿来疼爱的,而经典则是可以让心灵长肉的。可以这么说,当下的这些二流作家热,很大程度是由于书商操作所致,但本质上则是因为读者有这个需求空间。这倒也无妨,世界本是参差多态,但现实的不正常之处在于一流作品文人问津,二流作品大行其道,非主流成了主流。这当然跟我们本身的惰性有关,也和我们对于主流的成见,以及躲避崇高的时代倾向有关。但错过大师依旧是一件憾事,而不读经典而又妄图僭越,则就是一桩丑闻了。
如果我的文章有什么建设性的话,就是希望有更多人多读读经典,而不要短视,读张爱玲会让你叹息,活动到喉咙,而读经典则如纳博科夫所言,会让你活动到脊柱。文学中的精神性维度一直珍藏在经典作品中,如果你还有精神方面的需求,可以去里面找找。而只有在这样的寻找中,我们才可能期待有更伟大的作品到来。
谈论张爱玲逃避不了女性写作这个话题,我从来认为文学本质上与女性有着更为切近的关系,在更为遥远的时代,诞生过许多伟大的女性作家,比如萨福、紫式部、还有那个传说中写了圣经的所罗门宫廷女官。但这种切近有时反而又会对文学的发展起反作用,好比一个母亲与孩子有着血缘上更亲近的关系,但过分的亲密和宠爱,也会有损于他的成长。更令人遗憾的是,在外界环境和内里影射的双重影响下,太多的女作家以不同程度的或逃避或反抗的姿态,游离了爱和自然怀抱的写作,而这本来是她们的本能天赋和优势所在,她们或在私人感觉里画地为牢,或以知识武装与世界短兵相接,张爱玲虽然缺乏关爱,但与她们比起来,却要自然熨帖得多了。
[
本帖最后由 北海月 于 2009-4-22 09:35 编辑
]
作者:
北海月
时间:
2009-4-22 09:34
应原作者要求,将回帖也粘贴出来。
2009-04-20 11:59:10 Tea (别做我情人,做我爱人)
或以知识武装与世界短兵相接?这句话残忍了。
2009-04-20 12:46:52 安庆卢十四 (退出震、冷、恶心组。哦耶!)
前排
2009-04-20 12:54:26 inni
小说本来是为了好看,不过这年头文科泛滥,文学责任控到处都是,文学责任太虚幻了,就像上证综指一样
2009-04-20 13:12:46 phqq
真流畅啊!
2009-04-20 13:40:27 谢翔 (最好的少年)
自己定一个标准去衡量一切,却不怀疑这个标准本身。是为单纯。
“比如陈丹青和韩寒,因为巴金和冰心的语言不好看就否定之。约翰列侬也发不出海豚音,不是照样成了国宝?而巴金的大部头著作,故作高蹈的木心先生再怎么高蹈也写不出来,也就是老年才子卡门,还卡了三重门。”
此段更可看出其思甚简、
2009-04-20 14:19:54 Sean (我名字是Shaun生豆瓣一个月气) 对于作家、评论作家,什么词最残酷?
差距
什么词最准确、最现实?
还是差距
小学三年级的时候读高尔基,觉得高尔基像天一样大——太神奇了,边儿都够不着。然后过了几年,接触了陀思妥耶夫斯基... ...
老百姓的话说吧,那不一样就是不一样。你得承认差距这个令人厌恶的词
它最令人厌恶的地方就是你承不承认它就在那“在”着
2009-04-20 14:25:08 妲拉 (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
楼主不标题党的时候还是很靠谱的……
2009-04-20 14:44:30 小蛇电车女
呃。。小女子我觉得吧。。好看的书有很多种,分出一二三流来倒也无可厚非,但不同人、不同心情、不同的阅读目的,不过各取所需罢了,动气大可不必。
张的文字是美的,她的感怀和今天一些读者起的共鸣,也可做大时代下一类人物的心理现象观。
LZ舞文弄墨的说了半天,就是文学作品的 形式与内容 问题。画花鸟画的和画革命斗士的谁更高级? 我看大可以放宽心态,一二三流都可以欣赏,不见得只读“一流”书的人就是“一流”的人,更不见得喜读“二流”的人就必定是“二流”的人。
何必非此即彼,眉头紧锁出一个“人类命运”,看不惯精致细巧的“小女人情趣”?
再说了,“一流”和“畅销”原本就无必然联系(事实还往往相反),一部作品是学界认为的一流,那是成功;是大众欢迎的畅销读本,那也是另一种成功。两种“成功作品”的标准就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精英的,一个是大众的,这是有点矛盾,但要解决起来怕是要社会学家、哲学家们来深入探究,而不是简单的站在精英的立场批评错把流行当经典(这个词也有学术的和民间的两套标准,哎)的大众就能解决的。
所以,还是息怒吧~
2009-04-20 14:47:26 MyFareWellTime (我渴望一个注解) 博爱
虽然这词儿看起来挺虚伪的。
2009-04-20 14:51:07 MyFareWellTime (我渴望一个注解) 这小论的标题起的很好啊。
2009-04-20 15:47:27 庆元家的老大。 (觉得人能自恋也是一种道行。)
我们意识里总希望追求伟大,连读书也是一门心思想着怎样读那么伟大的作品.读完之后再去为那些作者,或正名或附庸,以验证他们的伟大与非伟大.
其实伟大如何定义,仍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2009-04-20 16:30:36 Marianne (去留肝胆两昆仑)
楼主还不如直接批判夏志清更对题。
张爱玲写就写了,偏偏夏志清把她抬得那么高,猛推到众人眼前,大家吃饱喝足终于有闲心矫情了,一看,哟呵,张女士还可以么,就跟着夏志清高抬张爱玲的灵牌吧……
2009-04-20 22:19:29 blueslan (想去种植葡萄。)
是天才的就得赞扬,不管他是否有什么关怀,爱啦!人各有志,又何必鼓噪,无非炫耀。
2009-04-20 22:30:32 谢翔 (最好的少年)
比如陈丹青和韩寒,因为巴金和冰心的语言不好看就否定之。
====================
大哥,人家陈丹青和韩寒也就说他们文笔不好。不喜欢。到此为止。你又何必借来发挥?但从此看,你已不行。哼!
2009-04-21 11:40:19 长短局
复一下:
文学没什么责任,责任只在于自己。对于一个有追求的文学爱好者而言,读好的东西,有营养的东西,就是一种对自我的责任。可以说小说需要好看,但好看的涵义很宽泛,好看有很多级别,琼瑶好看,起点中文网好看,但这不能反证出经典就不好看。在还没有亲近崇高之前,就逃避崇高,这是一种损失和盲从。
至于不直面问题,动辄就扣“精英主义”帽子的人,也是一种虚弱和专断。谁有资格说别人是“精英主义”?好吧,精英的对立面——大众。但是当一个人以个人的名义来代表大众说别人是“精英”的时候——他不自恃为精英又是什么?因此,这种将焦点由问题转移到身份的论争本身就非常无聊,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对于身份命名的合法主体只有一个——国家,因为国家自认代表了人民意志,所以可以给人加之以“走资派”、“黑五类”的名称,我们扣帽子的习惯很大程度是从那儿来的。
但我不是说不存在精英主义,而是说这种扣帽子的批评意思不大。尼采就说过大众是仅以数量来显示力量的一群人,凭什么要迎合他们?话又说回来,经典恰恰是最不精英主义的,说大一点,经典面向所有人,二流作品面向一部分人。鲁迅文章的倒影是整个中国,而张爱玲的身后恐怕也就是上海和香港而已。张爱玲是不是精英主义?
这篇日记并不是一篇有充足论证的学理文章,无非是一种态度和提醒。它最大的缺点是没有具体分析张爱玲小说的艺术形式,以致显得不够公允,同时又显得好像张爱玲的形式已经达到了完满,以致只能从内容上来批判的样子。事实上当然不是如此,对于张爱玲艺术形式上的批判也不少。但该说的已经被人说完了,也不必浪费体力。所以我说过,这篇文章并非针对张爱玲,而是张爱玲热。至于夏志清对于张爱玲的发掘,从历史的角度看,也是颇有功绩的。现在的张爱玲热,跟文学史家的评价有一定关系,但更跟时代精神、商业炒作和其人的话题价值有很大关系。
而这正是我不满的地方,当有那么多文学爱好者热衷于用张爱玲那种苍凉刻薄的调调行文,热衷于谈论她和胡兰成的那些八卦旧事时,不说可悲,也是让人审美疲劳的。
说到底,我们由于从小受惯了教育,对于道德教化和宏大叙事的语气有一种天然的逆反,矫枉过正,躲到小情感小涟漪里面乐不思蜀了。但教化或许是负面和强加的,教育则是必需和自然的,而我要重提的是,伟大的文学乃是一种养育。
至于陈丹青和韩寒的粉丝,陈和韩不管原意怎样,但他们的谈话一经媒体炒作给大众传递出来的就是这样的印象。我的评论就针对这现象(我是不是把他们名字隐为XX?),当然其中也可能隐含着我对他们的嫉妒,猴毛一吹,大叫一声变,就出来一大群粉丝。一有批评,他们本人毫发无伤,粉丝却心疼愤怒得不行。如果你有十个偶像,岂不是要比别人多出十倍的痛苦和愤怒,哎,可怜天下粉丝心。
2009-04-21 17:03:06 谢翔 (最好的少年)
楼主又一次证明了自己的不行。
不行的人,其特点就是当别人对他提出的批判有异议的时候,就先给人扣上对方粉丝的帽子(不管是不是,都不应该),然后按照普遍印象中脸谱化的粉丝形象进行回击。
抛开这点。楼主个自己扯来的解释也完全是不负责的说辞,韩寒和陈丹青其口只单纯说出了文笔不好的观点,于情于理都没有任何问题可言,而楼主自己却用“印象”到“现象”稀里糊涂简简单单地无众生有了一番。那么我要问,如果只是印象,是否可以拿来说事,并且现象又是指什么?
“而这正是我不满的地方,当有那么多文学爱好者热衷于用张爱玲那种苍凉刻薄的调调行文,热衷于谈论她和胡兰成的那些八卦旧事时,不说可悲,也是让人审美疲劳的。”
试问,这跟张爱玲有什么关系?我身边有很多毫无独立思想的三好学生终日沉浸在“经典”读本之中。我是否可以因此便否定掉“经典”呢?(当然,对于它们,我自然也或多或少有了审美疲劳)
楼主的观点,伟大的作品似乎必须遵从一种样式,一种的模式。我又想问问看,楼主是以什么样的标准去衡量一部作品对社会的意义的,这个标准又要如何确立它在各个层面和时空中能够保持不倒的地位的?
就我经验看来,若是把作品简单地靠语境大小,关怀天下的主动性,公于私的取舍来评判其价值,这是非常不“艺术”的艺术价值体系。
累了,不扯了。哼。
2009-04-21 17:44:51
谢翔
(最好的少年)
这是你说的啊。
楼主说不出来吧。
我倒不是为张辩护,因为就我现在而言,对张也只看到其30%的好处罢了。
我比较好奇,楼主怎么看巴金冰心的东西,看出了什么好来,虚心求教。
2009-04-22 01:22:30 长短局
批评很重要,这是我为什么把日志发到豆瓣上的原因,自然是期待一些反馈。事实上,我曾经是胡兰成的半个粉丝,也写过张爱玲的书评,最后以“苍凉的手势”作结。是我一个朋友严厉地批评了我的近视之后,我才逐渐开始醒悟的。不过对于我认为不得当的批评,我自然是要据理力争的。没必要摆出一个谦虚的姿态构造和谐氛围,谦虚有时候只是一种长时间享用赞誉的经营方式。陈和韩的言论,退一步讲,或许是我过度阐释。但你我都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虫虫,你对他们言论的解释也具有片面性。你怎么就知道他们心里不是因为文笔就否定了巴冰的文学地位?
2009-04-22 01:26:58 长短局
事实上,早在陈韩之前,李敖就曾经拿巴金的某个文段做例子,指出他重复用词太多,文笔差,大陆的大师不过如此,不如我李敖。可见,这样的看法早有先例,大有市场。这并
2009-04-22 01:47:24 长短局
不是我空穴来风的杜撰。因此,我看你不看问题,而对陈韩二人这个细节却异常敏感,所以认为你是他们的粉丝。或许错怪你了。做他们的粉丝也没什么错,我要嘲笑的是那种没有独立思想的粉丝。你旁边那些三好学生,也没有独立思想,显然不是经典教唆的,而是教育的问题。读什么书是一个问题,怎么读书又是一个问题,不在此讨论之列。谈到经典的一些问题,我在正文中已经略作解释。这个问题很大很广,恕我疏浅,无法解答,推荐看看布鲁姆《西方正典》之类的书。至于巴金和冰心的地位,就我所知的文学史定位,巴金应高于冰心,就是上面说的那个夏志清对巴金的早期作品评价也不低。至于冰心,还欠缺有份量的作品,更多的是以儿童文学作家,童心使者和长寿老人受人尊重。谢兄有兴趣可以自己阅读研究再下结论,比起独立思考来,我或者陈韩的看法算不了什么。在火车上,手机上网打字,所以断断续续。
2009-04-22 09:06:37
谢翔
(最好的少年) “但你我都不是他们肚子里的虫虫,你对他们言论的解释也具有片面性。你怎么就知道他们心里不是因为文笔就否定了巴冰的文学地位?”
这个说法多少有点牵强了。既然是批评,就要有公论为背景前提。谁心里没有早已有了“嘀咕”的大师呢?又有谁心里装着所有被外界认可的大师呢?所以,在我看,他们二人不过是说出了私人的“嘀咕”,所以没有说太多,也没法说太多,即便不管不顾说得再多,也只是说出了个人的“觉得”罢了,所以,就算在其心里否定的巴冰,也不可算过错。
但话说回来,如果有人把自己的“觉得”当作公论当作公共的道理摆放在外的时候,(比如李敖)批评当然是需要,且对门对嘴的。
至于没有独立思想的粉丝,我其实是想说一个观点,即不能通过看粉丝的表现来评判作者。
至于张,其实很多人的不喜欢,提前来自于“审美”。这在我早期对她的印象中也占有不少的比例。其实张爱玲是很容易被“没怎么看过”的人否定掉的作者。“有鲁迅那样沉郁顿挫的批评时代,也有沈从文那样游于造化的天然,也有如张爱玲那样对现状全是反叛,而因为写得柔和,是观察的,不是冲动的,许多人看不出来,甚或以为只写男女爱情”
用我朋友的话说:张爱玲的文,什么都不过是个情是个理。然而这“情理”的二字可不是简单,以张爱玲的聪明和藏于“小女人”之中的“大”才能成全。这也是张爱玲之所以能高于其他同类书写者的原因,不可以打入其中以样式化的眼光一并小看了。
[
本帖最后由 北海月 于 2009-4-22 09:39 编辑
]
作者:
杜雅萍
时间:
2009-4-22 11:55
文学的功能,不包括使人健康这一款,文学不是药方。抑或者说,文学本来就没有什么功能的,不该从满足某种需求入手讨论。
作者:
周泽雄
时间:
2009-4-22 13:20
虽然激烈了些,还是蛮有道理的。
不同的作家,给读者的感受不同。这本身是老生常谈,但对差异进行分析比较,还是有意义的。
即使同属第一流作家,也有让人敬畏、惹人怜爱、让人亲切等等区别。有些作家很伟大,但永远不会让人怜爱,有些作家谈不上伟大,偏偏容易调动读者的情感。如何面对这类作家的粉丝,是件头疼的事。
严肃的讨论,最好让粉丝情怀闪开。可有些作家,离开了粉丝的爱戴,他的价值也就难以评估了。
比如,遭受同等程度的误解,鲁迅的读者和沈从文的读者,表现截然不同。
作者:
黎戈
时间:
2009-4-22 16:21
标题:
有没有搞错
以自己的不健康和变态扭曲的心态影响历史的女人
肯定不是张爱玲
而是慈禧太后
这些人也太高估文艺的教化作用了
作者:
黎戈
时间:
2009-4-22 16:26
标题:
这是我的朋友苏三写的一段,我觉得理解的很到位
最近看了两部电影《色戒》《苹果》,相同点是都有床戏,不同点是前者的床戏很好,后者很糟。床戏这件事,没有对不对,只有好不好。我很奇怪,看删节版的《色戒》,有人居然能看懂。不过我看了完整版,也还是觉得怪怪的。这种怪感觉,就是李安去解释张爱玲。
张爱玲这个人,其实太正常了。年轻时一颗心热腾腾的,却板着小脸说狠话,说漂亮话,说聪明话,像是小女孩总爱幻想自己历尽风尘,聪明绝伦又身凉如水,原因不过是鄙夷那些浅薄的甜蜜青春。所以你看张年轻时的文章,多轻狂,多刻薄,又干脆,又彻底。等到她老了,经历了沧桑,不但身凉如水,连心都凉透了,一部短篇《色戒》,1万字,怎么看,怎么是天凉好个秋。
“他对战局并不乐观。知道他将来怎样?得一知己,死而无憾。他觉得她的影子会永远依傍他,安慰他。虽然她恨他,她最后对他的感情强烈到是什么感情都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
只有通过这一段,李安才能看出来,整个《色戒》里张爱玲在试图说什么。所以那三场床戏,想说明的就是个意思。如果删掉,讲的就是一个暗杀的故事,还不如去看《黑皮书》。原文里没有一个字表明易先生有虐恋倾向,但电影里就有。李安向来是不喜欢过度用力的人,却拍出来撕旗袍,抽皮带一场。那三段床戏,看的我累的要死,心下一直想:算了吧何必呢。
我想,如果我改编《色戒》,要怎么表现他们“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想来想去,除了这样惨烈的性爱,确实别无办法。
王佳之并不是因为易先生的性启蒙,发现了身体的快乐,从而爱上他的。这简直就是扯淡。她只是在第一次和他的性虐之中,沉醉于他的强势。这种强势是年龄上的,是手段上的,是态度上的,也是内心的黑暗程度上的。原文有一句话至关重要:她临终一定恨他。不过“无毒不丈夫”。不是这样的男子汉,她也不会爱他。
这是张爱玲的死穴。我每次看她都会气到发笑:聪明如此的小女人,也不免吊死在胡兰成上,想想确是小聪明,也是假聪明。但正是这聪明是假的,才显出张的可亲。我对张的文章感觉一直了了,倒是挺喜欢她这个人。
作者:
施国英
时间:
2009-4-22 18:29
原文里没有一个字表明易先生有虐恋倾向,但电影里就有。李安向来是不喜欢过度用力的人,却拍出来撕旗袍,抽皮带一场。那三段床戏,看的我累的要死,心下一直想:算了吧何必呢。
-------------------
爆点8卦,疟恋那场戏也不是李安的原意,而是梁朝伟的提议。
作者:
北海月
时间:
2009-4-22 18:39
那是虐恋吗?
我觉得不是。
SM不是说抽根皮带鞭子出来就是了。
作者:
北海月
时间:
2009-4-22 18:41
对女人来说,其实不存在吊死在哪儿的问题。
她在爱的只是一个她需要的男性的符号而已。只是人还有余下的欲望,就是在具体可感的男人身上体会这种男性的符号。但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如果说她有痛苦,仅仅在于自己的欲望。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