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吴思 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
[打印本页]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18 11:50
标题:
吴思 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
吴思 历史原来是这个样子
读了杨天石先生的书,我有几点感想。
第一,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新视角。
我习惯于从共产党的角度看历史,在我所受的教育中,蒋介石是独夫民贼,是人民公敌。这本书让我们能够从国民党和蒋介石的角度看历史,这样就可以取得视角上的平衡,更加心平气和地带着对双方的同情和理解看问题,深入历史的真实性和复杂性。新视角来自蒋介石日记提供的新史料,我们在书中接触到了新史料,可以更加全面地观察历史真相。这是深入研究历史,理解历史的前提。
一般读者去读日记,很容易进入日记作者的思路,进得去,未必出得来。杨先生的写法是,一方面读日记,引用日记资料,另一方面又介绍介绍其他方面的情况,带着读者跳出来看日记。这种写法更有价值。即使蒋介石日记全文出版了,这本书仍然不可替代,既把我们带到蒋介石的视角里,又帮助我们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至于陷进去。
第二,国共分歧问题。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几次闪过一个念头: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区别,并不像我以前想的那么大,也不像惨烈内战所表现出来的矛盾那么不可调和。两党选择道路一度非常接近,统制经济或计划经济,以党治国的政治模式,一个主义,一个**,一个领袖等等。尤其是新民主主义和三民主义,在建国和发展模式方面非常接近。
这种接近也是大有道理的。历史选择必定要受到时代限制。如果把英国这种原发的资本主义看作现代化的第一波,后面的德国、日本、苏联都是模仿者,属于现代化的第二波。中国处在第三波的位置上。原发的历史条件难以复制,后发赶超的道路,无非是德国和日本模式,还有苏联模式。中国的选择空间非常有限:不管国共怎么选择,现实可行的道路选择已经被历史限定了,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空间。国共两党的不同,从后来的表现看,可能在于政府的主导性强一些还是弱一些,强到什么程度,弱到什么程度。另外,打天下和搞建设主要依靠哪个社会集团等等。这些选择其实也是二八开或四六开的问题,不是有和无的问题。大陆改革开放之后,这方面的差异更小了,几乎都是五五开了。
第三,选择差异的原因。
在改革开放前表现出来的差异又是如何造成的?比如毛泽东和蒋介石,在他们有限的选择范围内,似乎选择了两个极端,毛泽东最后又把他的选择推到了更极端的位置,全面国有化、大跃进、人民公社,最后发动文革。当然,后来走不下去了,又大量恢复了新民主主义时期的政策。那么,毛泽东和蒋介石的差异又该如何解释呢?
形成不同的结果,可能有无数种原因。我对其中一种个人经历方面的原因有一个猜想。比如蒋介石做过股票,具体做过投资经商的事,而毛泽东做过教师,却没有当过农民,没有经过商,没有务过工。不同的人生经历,可能对后来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有一定的影响。比如当过知青的,当过农民的,和打过仗的人就有所不同。打仗的胜利者觉得用军队打仗的办法也能搞好生产。当过农民或知青的就未必这么自信,他们知道生产者怎么偷懒耍滑,怎么怠工对抗,知道光靠思想教育不行,最后得向他们做利益方面的让步。
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国共的历史选择,会感到差异更小了,曾经有过的差异,竟然好像走了一段弯路,渐渐又并拢了,而且越靠越近。但这并不能给我们傲视前人的理由。站在后来的高点读历史,设身处地进入当年的选择境界,会感叹这些历史人物多么不容易。一方面,苏联号称取得了几个五年计划的伟大成就,另一方面,德国和日本的道路又让人爱恨交加。同时,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在理论上讲得那么清晰透彻,指引的道路那么光明宽广。设身处地为当事人想想,任何人都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走了几十年之后,回过头来看历史,才能在错误和失败中发现我们在哪里走错了路,或者认识到当时的选择有多少正确的成分,多少错误的成分,什么东西重要,什么东西不那么重要。有了这种同情和理解,我们就会非常谨慎,不敢对历史人物的选择妄加评判。
第四,如何看待国共之争。
如果当时国共选择的差异不那么大,为什么国共内战打得那么惨烈,几千万人命搭进去,你死我活,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才开始淡化?
其实,历史上每个朝代都这么打,朱元璋、陈友谅、张士诚,都打得你死我活,连亲兄弟之间都要杀个你死我活,他们之间的分歧在哪儿?是在建国之后要采取不同的主义,建立不同的制度吗?究竟是制度、路线之争,还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之争?
谁坐江山之争,在历史中的分量是很重的。用利益集团之争的性质,基本可以解释历代王朝建立过程中的各派矛盾。国共之争一向被看作制度之争、主义之争。确实存在路线之争和主义之争,但未必就没有利益集团之争。究竟采用哪一派的解释?恐怕应该博采各派之长,四六开或三七开地看问题。
第五,在写法上,我提一个修改建议。
我读的第一篇文章是重庆谈判。我心里的问题是:国共有没有可能在那时候开始合作,开辟民主建国的新路?中国在那时候进入改革开放,甚至比这个起点还要高,需要什么条件?我是带着这个问题读的,结果没有得到答案,因此感到不解渴。
可能我的期望值设得太高,不妥当,但我觉得不解渴,也不一定全是我的问题,作者可能也有问题。比如说,蒋介石认为共产党方面开的条件太高,高得无法接受,那么,为什么蒋介石会觉得条件过高?假设共产党的实力足以和他平起平坐,比如有六百万装备精良的军队,他肯定就会另有想法。
要知道蒋介石的感觉,就需要知道他手里有多少军队,对方手里有多少军队,各自的装备程度、战斗力怎么对比?我们还应该知道,蒋介石当时是如何估计这种实力?毛泽东又是如何估计的?在最扎实的实力计算中,才能明白他的内心标准,理解蒋介石为什么觉得某种要求过分,某种要求是否真的过分,判断的标准,全在硬实力的计算。像这样的大背景,如果多介绍几句,我们就知道蒋介石对毛泽东的看法为什么一变再变,为什么大发脾气,为什么国共合作最终破裂了。即使蒋介石误算了,我们也知道他错在哪儿。总之,背景介绍还可以再拉高一些,再扎实一些。
该文章转自 华程网
www.huachengnz.com
原文链接:
http://www.huachengnz.com/article/view_5354.html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