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语文教学需要某种根本性变革 [打印本页]

作者: 酱香老范    时间: 2009-5-22 09:37     标题: 语文教学需要某种根本性变革

语文教学需要某种根本性变革

作者:赵健雄

(2009-05-21 07:44:14)





现行语文教学模式也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又在什么时候成形的——年月总不会太久吧,因为有新式教育至今不过百余年,此前中国人读书识字都进私塾——那是一种与今天很不相同的教育方法。就语文教学而言,采取反复朗读背诵而令其义自明,重的是经典灌输和让学生通过比较习染自己去体会理解,乃至深深地印在头脑中。先生也教字的读音和书写,但较少释义。
这么一种教学方法也有欠缺处,譬如不大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但更多付诸感性,与语文教育的内涵与本义可能是更适合的。
现行语文教学,识字只占课堂教学很少一部分时间,更多的时间由老师讲解,从介绍课文社会背景、划分段落归纳大意,到总结主题思想与写作手法,重的是理性分析,学生接触范文的时间一般少于听老师讲解,而老师通常根据参考资料来进行教学,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学生了解了一些相关知识,也被有意无意灌输了某些观念,自己却很难深入进去乃至有独到的体会。
教学模式是有潜作用与潜意义的,某种程度上,它对学生的影响甚于单纯的知识传输,像正点上下课就意味深长,传达了现代社会基本的准则,即守时观念。
有人把课堂上让孩子把手放在背后,端坐于课桌前听讲视为威权政治的产物,并通过试验得出这么个结论:如此操作后果之一,会把人的灵魂纳粹化。
那么,灌输式、分析为重的语文教学植根于何种体制背景,又在事实上对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至今还未见有人对此作过深入研究。
西方的语文教学视学生为接受主体,更注重参予和讨论,经常把很大很复杂的问题放在那些岁数不大的孩子面前,让他们自己去找材料,自己来做结论——意在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进取精神,这和我们有很大不同。
事实上随着现行教育体制的进一步僵化,现在从授课方法到考试模式也有进一步僵化之势,乃至成为一种游离其本义、几近荒唐的程式。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范文作者被“分析”难住,他感性地下笔,自己也弄不明白某一句或某一段被赋予的“用意”,其实对作者而言,常常只是把恰当的文字放在恰当的地方而已。
我不止一次碰到这样的事,即当场见证诸如此类考题请作者自己来解答的过程,几乎没有能符合标准答案的,甚至觉得这种“标准答案”不可思议,也无法理解。
既然如此,为什么大多数老师仍延续着这种方法?从众,还是缺乏创造力?
事实上近年有不少青年教师在试图与试验冲破它,也不是没有成功的例子。但一种模式既然形成,根本性的改变会很难。
我一直抱持这样一种看法,即同样在现行体制内,理科教学就远较文科教学更成功,理科教学总体上还是在力求把复杂的问题说得简单,让人易于明白,而文科教学则往往反其道而行之,把一个简单的问题搞得玄而又玄。
这与流行的意识形态有什么深层关系,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自己的学习体会而言,我觉得感性的濡染远较理性分析对人影响更大、也更长远;理性分析无疑也需要,但并非任何课文都需要:一些课文其义自明,另有一些则不一定需要明了。
语文恐怕不适合主要通过讲解来传授,至少也应当借鉴古人与西方的经验,把自己体会、大家讨论都更多地结合进来。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22 09:54

这位赵老师看来与语文课堂有点脱节,就我见闻所及,现在很多地方的语文课多是讨论课,生生互动,小组互动,讨论的花样百出,很是热闹。但效果还是不好。
作者: 酱香老范    时间: 2009-5-22 10:09

老赵不当老师至少已有20年。而俺上的是“DANG课”,亦不知当下情形。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22 17:16

原教学大纲已废弃,现在教学依据的是新课程标准。由北大的温儒敏、华师的巢宗祺、方智范等课题小组组织编写,语文课被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过,满堂灌没有了,满堂问出现了,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效率效果并不见得好。老师们要多才多艺,能导能演,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评比中胜出。很多老师当记者,做导演,排小品,才艺见长,文化素养却不见提升。可说是利弊参半。

[ 本帖最后由 tian295 于 2009-5-22 18:43 编辑 ]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22 18:49     标题: 谈谈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与“语文性”

——原载《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2006年7-8月(第72期)



新课程重视在母语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尤其关注对学生的人格培养,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加强了语文的人文性。可以说,这是语文课程自身的优势。课标“教学建议”认为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是:“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和很强的实践性。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为体现这一根本理念,并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中得到贯彻,新课标在教学目标方面,改变了过去侧重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单一维度,建构了三维目标。这相对于过去大纲主张“语文训练和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认识,是一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显著进步。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决定了新课标教材的编写模式,较多地采用了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导读和练习系统也更多地关注课文内含的人文精神,为语文教学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学科特点,为教师拓宽教学天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对这一导向,应在教学中充分肯定,认真实施。

但三个维度目标之间不是各自孤立的。课标要求“通过对语文知识、能力、学习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素的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作为学科教学内容,语文的知识和能力无疑是主干要素,离开了这一主干,情感态度价值观也好,学习过程与方法也好,都无所附丽,语文也就消泯了与其他人文学科的界限,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历史上曾将语文课从属于政治课的教训应该记取。在教学中 ,应该从文本出发,而不是从思想观念出发,防止离开语言文字的学习,架空讨论人文内涵;对课文人文内涵的解读,应该从文本里面呈现出来,而不是从文本外面加进去。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目标的第一条,就是总体上体现语文学科人文性的目标:“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但须注意,课标在这段话之前明明写着:“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这正是语文课程不同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前提。人文性的阐发,主要通过对文本的阅读鉴赏活动来体现。具体而言,必修课的教学,教师首先要花些时间和精力,研究所用教材的特点是什么,教材单元组合的整体功能是什么,充分利用教材的编写思路和提供的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鼓励教师敢于和善于对所用教材进行选择、重组,追求自己的教学个性。每堂课的教学,应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教材内容的剪裁,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安排等等,均要为实现教学目的要求服务。

与人文性问题相关,还有一个如何认识和处理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关系的问题。注重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将课外的学习资源、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引进课堂,这是新课改带来的新气象,使向来比较封闭的语文课堂教学面貌焕然一新,对此应予充分肯定。但语文要打破学科本位,与生活、社会相沟通,不是要用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践来取消语文活动,代替语文成为教学内容,而是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把语文学习与生活、社会联系起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体会语文的实践性真谛。有的教师在“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旗子下,以课文某一思想为 “引子”、“由头”,或抓住课文的某一点(背景、人物、景物、事件等)进行无限制的延伸,把语文教学内容切换成对社会现象或自然现象进行普泛的人文话题的讨论,离开文本,离开言语实践,离开对文本含义的基本理解,进行人文方面的“拓展”和“迁移”,或者进行不着边际的挑剔、批判,实际造成文本解读的浅化。这样的倾向应该予以纠正。

我们已经认识到,语文课程的功能是多方面的,然而我们也要明确这样一点,即语文的任何功能,都应通过语文活动来实现。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把正确、熟练、有效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放在最根本的位置,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运用。课标“教学建议“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注意汉语言文字的特点,重视培养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对语文课来说,语言是最基本的要素。而语言是意识、思维的载体,也是心灵、情感、人格的投射,语言和思维、情感同时发生,把语言与它表达的内涵剥离开来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才能进而感受作品的丰富内涵,领悟作者深寓其中的感情和旨趣。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基础功夫就是“咬文嚼字”,即课标目标中提出的“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也就是说,通过具体语境的辨析,去领悟课文词句中的复义、隐义、言外之意;以及在特定交际场合和写作背景下的意义,或者是文化积淀意义。

有经验的教师知道,有些文句表面平实,其实是全文的点睛之笔;有的文句在表达上的重要性和妙处,要成段、成片联系起来思考;有些课文的语言须通盘把握,只抽出片言只语,难以体会其中的意味。在我们强调对课文要整体感悟的时候,我们同样不要忘记,这种感悟应以理解语言文字为基础,关键词句、重点段落,要让学生咀嚼、品味,由对局部的理解导向整体。

还有一个如何看待知识教学的问题。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反对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要求对知识进行整合、筛选,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过去的高中大纲这样规定:“中学阶段,要学习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读写知识、语法知识、修辞知识、文学知识等。”这很容易导致将这些静态的知识直接当成教学的主要内容指向,变成抽象概念的区分、记忆和练习,把课文的解读变成若干语文知识点的对应和落实,在知识点和课文之间挂钩、对号。要知道,只靠死知识的记忆和堆积,是培养不出真正有用的语文能力的。

    在阅读教学中,适当的语文知识学习还是必要的,但本身不应作为学习的目的,而是对阅读文本时的理解和鉴赏起到辅助的作用。关于知识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课标的阅读目标,明确有着“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 “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等提示。也就是说,知识的学习服从于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结合着学习方法和策略的运用,而且与学习情境并存。而所谓语文知识,不仅指过去通常理解的具有直接可传达性的显性知识,语文知识的存在可能以隐性状态为主(有人称为“缄默知识”),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无法用明确的概念、术语表述,对语文知识的这一特性,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关注。但反过来说,显性知识有时可以起到引导和暗示作用,它是教学中师生实现对话的具体抓手,可以通向对难以言传的隐性知识的领悟。例如对“意象”、“意境”、“韵味”等本身具有模糊性和多义性的知识,在教学中并不需要给出确切的定义。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22 18:56     标题: 方智范谈语文性质

方智范(以下简称方):关于语文课是什么的问题,几十年来一直存在争议。经过上世纪80年代以来的讨论,语文教育界已基本达成共识,那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能很好地体现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当然,这个理念不是静止不变的,经过若干年后,人们对语文课有了新的认识,还会适时调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工具性不能离开人文性而存在;离开工具性,人文性将无所依附。语文不是纯粹的工具学科,它具有人文学科的特征,但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又带有工具性,所以两者是不能分离的。

语文本身传承着民族文化,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语文课肯定不是纯粹的工具课。目前,全社会都在关注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现代公民必须具有健康的精神世界,语文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健康和人格的健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钱理群先生所说的“精神成人”,鲁迅先生所说的“立人”,其实都是从教育的本质来看语文课程的。这次课程改革提倡的就是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工具性“占上风”,语文摆脱了政治附庸的地位,有了自身的价值,表现了自己的独特功能,这是非常大的进步。

进入21世纪后的这次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提高语文素养主要靠语文课来实现,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在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能力跟过去所理解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不一样的地方,它还包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文化的选择能力等等。现在的孩子喜欢看动漫,喜欢看图画,不喜欢看经典,变得越来越浅俗化。语文课就应该关注这些问题,特别应该关注儿童的文化选择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为此,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从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出发,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和语文能力的培养。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22 18:58     标题: 方智范谈语文素养

方:“语文素养”是新一代语文课程的核心概念。传统的语文课程是知识型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靠背诵记忆;20世纪80年代以后,语文教学注重能力培养;进入新世纪,语文的性质定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表明语文能力对一个人来说是整体性的。语文教学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抓住了语文具有整体性特征这一基点,因此“语文素养”这个概念的提出非常合适。现在新课改关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整合,重视“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其根本目的就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素养标志着新的语文课程走向整体性,关注人的整体发展。相对于过去知识型的、能力型的语文,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是素养型的课程。

新课程改革提到的“素养”是与“素质教育”相呼应的,素养强调养成,重视的是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不同,起点不一样,所以不能用一个硬性的标准去衡量他们。要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发展,在自己的起点上能有所进步,这才是教育的成功。我认为基础教育不应该存在淘汰制,基础教育面前不应该有差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不能只是口号。基础教育应该关注养成,重视人的发展过程。我们提的“素养”还和人的基本修养有关系,要鼓励每个学生树立自信心,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作者: 酱香老范    时间: 2009-5-22 19:53

原帖由 tian295 于 2009-5-22 17:16 发表
原教学大纲已废弃,现在教学依据的是新课程标准。由北大的温儒敏、华师的巢宗祺、方智范等课题小组组织编写,语文课被定性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过去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不过,满堂灌没有了,满堂问出现了,课堂上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效率效果并不见得好。老师们要多才多艺,能导能演,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评比中胜出。很多老师当记者,做导演,排小品,才艺见长,文化素养却不见提升。可说是利弊参半。
谢T兄多察!
俺虽不明就里,但看过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从这一至高“指挥棒”而言,俺认同老赵标题之立论。
作者: tian295    时间: 2009-5-22 21:42

是的,如果这种根本性变革包含系统性在内的话,那么变革是必须的。我们的很多改革举措,往往着眼于某一点,而缺乏通盘考虑,比如,语文强调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在具体考核考试中却得不到体现。因而,我们各级学校依然重视应试能力的训练,语文素质的培养,只是花架子,说说而已。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