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童储祥:且护春花养天年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只只    时间: 2009-6-9 17:25     标题: 童储祥:且护春花养天年

2009-5-4作者:吴珊来源:湘潭晚报
在市总工会的劳模资料库里,童储祥是我市仍健在的、年龄最大的全国劳动模范。

辽源二十八年
童储祥出生在宁乡县龙凤山的一个地主家庭,兄弟6人,“说是地主之家,其实是个空架子,家里一点点田地,每年收租收不了几担谷,还是靠父亲搞汽车修理赚钱养家。”受父亲影响,童储祥一直对理工科十分热衷, 1941年进入湖南大学学习冶金专业。在大学里,思想激进的童储祥在大一时就因参与护校运动而受到镇压,72名同学被捕,童储祥被勒令停学一年。1946年,他完成学业后先在长沙含光女中教了两年书,在一个同学的介绍下,他到了衡阳附近的永邵煤矿成为了一名工程师。1950年,由于成份不好,本应调往国家原料工业部的童储祥,被分配到了吉林省的辽源矿务局计划处。
刚到辽源局,童储祥发现所谓的矿务局除了伪满政府留下的一栋破旧的平房外再也找不到其他有用的东西,“所有的一切都迫切需要重建。”接手工作后,童储祥首先就是建立建全辽源局的资料库,他运用他所学的测量和冶金的知识,结合当地的情况,不分昼夜地绘制辽源局下属煤矿的分布图,哪里的煤层厚?哪里是断层?矿产储量是多少?他一边考查一边计算一边绘图,把辽源局煤矿的情况摸得清清楚楚。办公场所简陋缺乏,童储祥便提出在原办公楼的基础上加盖两层。结果房子建起来后,一用就用了几十年。
1954年5月,童储祥获“全国先进生产工作者”(后称之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在后来的20多年时间里,童储祥又先后创造了许多奇迹。中央竖井的建设、各大矿井的改扩建、水砂充填和人工假顶采煤方法的推行以及梅河新区的开发。辽源矿务局1993年编订的人物录上是这样评价童储祥的:“他工作起来不分白天黑夜,技术上精益求精,把所学的专业技术知识都运用到煤炭生产建设的实际工作中。”
偶然机遇重回故里
1978年,童储祥已满58岁,当时正是支援“三线”建设热潮,为此,东北三省调出了7000余名干部工人支援湖南的工业建设。离开故土28年的童储祥一听到湖南,便不由得勾起了他浓烈的思乡之情,和妻子商量后,童储祥决定回到家乡参加建设。可当他向辽源矿务局提出这个请求后,局里起了轩然大波,包括局党委书记在内所有的领导都不同意童储祥的请求, 但是思乡情切的童储祥决心已定,经过他再三要求,辽原矿务局终于同意放人,但吉林省工业厅却又卡住了,他们说:“这样的人才我们不能放。”
“大概是老天爷也可怜我一生漂泊在外,也是落叶归根的时候了。不是那次机会,我可能终生也回不了湖南。”说到回到湖南关键的一幕,童储祥仍历历在目。1978年7月,童储祥动身去长春找省厅申请调令,搭上公共汽车后车子居然路上抛锚,他急了,一路小跑到火车站,到站后火车要开了,列车员手中的旗帜正要打下去时,看见童储祥一边跑一边喊:“等一下!”列车员的旗子才没有打下去,童储祥这才顺利赶上了去长春的火车。火车到达长春时已是晚上,童储祥并没有停住脚步,他连夜赶到工业厅打听情况,知情人告诉他,主管调动的局长明天就要去外省开会,不知几时才回。童储祥听后马不停蹄地赶到了那位局长家中,深夜敲响了房门。在听过童储祥言辞恳切的请求后,该局长终于批准了他的调动要求。
第二天,童储祥就拿到了调令,他终于在58岁时,完成了重回故里的愿望,一家大小来到湘潭,成为了湖南省基建公司副总工程师,直到65岁时,他才离开了干了一辈子的工作岗位,真正地休息起来。
相濡以沫 携手白头
在对童老的采访中,有个小巧的身影在他身边忙前忙后,她就是童储祥的夫人,现年82岁的周洁名。周奶奶一会儿端茶送水,一会儿又翻出大本小本的资料给我们看,时不时补充几句,这对携手走过了60年金婚的老人,在会客中仍像孩子一样地斗嘴,但一转背,两人又手牵手相互搀扶着走到阳台,当中的恩爱与默契,让旁人羡慕不已。
结婚前,周洁名在辽源矿物局做统计工作,除了工作之外就是做好童储祥的贤内助,他们育有一儿一女,周洁名承担了大部分的家务事,让童储祥没有后顾之忧。“以前都是我照顾他饮食起居,这几年我的风湿病越来越严重了,走路不太方便,都是他每天帮我按摩,还主动承担了买菜的任务。”周洁名一边说一边笑意盈盈地看着丈夫。
童储祥的儿子在武汉工作,女儿也随丈夫去了武汉。在退休的日子里,童储详两老并没有选择和儿子、女儿住在一起,而是在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宿舍里过起了恬淡的生活。在他家的小院落里,有童储祥夫妇精心种植的各种花卉,娇艳的月季、素雅的三角梅、奔放的石榴花各自竞相吐艳。
在童储祥家客厅的墙壁上,挂着一幅童储祥八十大寿的即兴之作《八十书怀志念》:“人生如梦难求,少年壮志未酬,转眼垂年八十,双双体健无愁。辽源二十八载,矿史表述名留。最令老身欣慰,促我五八南归,儿女家兴孙健,十公恩泽千秋。放眼新禧千岁,茫茫世事悠悠。但愿国强民富,辈辈胜我长流。为人正直,成才自求,长寿秘诀,广阔心扉。” 如今,两位老人依然不吃猪油,饭菜清淡,每天看报,有兴趣时还打几手太极拳,生活很有规律。日子过得闲适而舒心。
作者: 老木匠    时间: 2009-6-9 21:02

衷心为老老童高兴!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