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转帖] 中国银行业并非“不差钱” [打印本页]

作者: 咖啡杯水仙    时间: 2009-7-17 09:25     标题: 中国银行业并非“不差钱”

崔宇

央行15日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货币供应量增长28.46%,上半年新增贷款也达到了7.37万亿的历史高位。这是一张商业银行交出的让央行爱恨交加的成绩单。

“爱”是因为通过商业银行的放贷让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制造了所谓的通胀预期,至少是超额完成了“政治任务”。“恨”则是因为尽管从年初央行就呼吁要控制信贷流向和风险,但商业银行仍然屡教不改。

尽管“信贷大跃进”导致了央行所说的“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但商业银行并非“不差钱”。 最近,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和交通银行等齐上阵,分别宣布了发行10年或15年期次级债的计划,用以补充资本金。实际上,商业银行未来还将面对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错配,以及有政府背景的中长期贷款的违约风险。

首先要明确的是,对什么是流动性充裕(过剩)并没有确切的定义,流行的定义是指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经济增长所需要的货币量,这可以用货币供应量与GDP的比值来衡量。但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大致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央行基础货币投放的增长,二是商业银行通过信贷来创造货币的增长。2003-2007年间中国经济的流动性过剩主要是由贸易顺差和资本项目顺差带来的基础货币投放过多造成的,而今年以来的流动性过剩则是因为商业银行通过信贷创造了大量信用货币。

区分这两点对解决流动性过剩之虞十分重要,如果是前者,就要考虑降低国民储蓄率从而降低贸易顺差,或者通过发行央票等手段收回流动性;而对于后者来说,考虑到信用货币创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债权债务累加的过程,所以仅靠发行央票难以奏效。

这种由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带来的流动性过剩,只会让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不断膨胀。如果听之任之只会让商业银行越来越“差钱”,不仅资本金会相应不足,而且一旦出现违约风险,就可能出现突然的流动性紧缩,从而让银行的收益堪忧。

商业银行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中国建设银行最先行动,在今年2月就发行了300亿元人民币的次级债券,用以补充其附属资本。据统计,目前14家上市银行中已有11家提出了次级债发行计划,上市银行发行次级债的计划已经达到了4300亿元。选择在最近一段时间发行次级债,商业银行还有一个考虑是降低成本,因为央行目前通过收紧流动性已经增加了货币市场利率升高的预期。

但是,由于次级债券这类的附属资本不能超过核心资本总量的50%,而且在距离到期日前的最后5年,作为资本金还需要打一定的折扣。所以,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为了保证资本充足率,还是需要在“风险加权资产”这个分母上做文章。

但是,这个分母恰恰让商业银行头痛不已。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中大多数流向了由地方政府提供显性或隐形担保的项目中,虽然这些贷款周期长,收益相对较高而且风险相对后移,可以暂时降低不良贷款率。但是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值得担忧。据瑞士信贷中国研究主管陈昌华的研究,到2010年底,地方政府(含地方政府下属企业)的总负债规模将达12.5万亿元,将占到当年地方财政收入的358%。总之,地方政府的偿债能力不太乐观,而作为最大债权人的商业银行将是最直接的受害者。

当然,这都是未来三五年后的事。目前,商业银行的燃眉之急仍然是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的问题,也就是存款活期化、贷款长期化。今年上半年,新增贷款中中长期贷款占比为51.2%,而从今年2月份开始,M1同比增速与M2同比增速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这说明存款活期化趋势加强。在2006和2007年,中国股市处在牛市过程中时,曾出现过存款活期化甚至储蓄存款大搬家的情况。今年5月份以来,也出现居民储蓄存款同比少增的情况,这表明这轮股市上涨又有让银行存款流向股市的趋势,而这将加大银行的流动性压力。

记得有一个笑话,如果甲借给乙1000元,乙到期不还那是乙的问题,如果甲借给乙1000万,乙到期不还,那么就变成甲的问题了。对于商业银行来说,“信贷大跃进”为其未来的“困难时期”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