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聂辉华:中国版“常春藤联盟”流于形式 [打印本页]

作者: 李旧苗    时间: 2009-10-27 15:26     标题: 聂辉华:中国版“常春藤联盟”流于形式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系列奖项已经尘埃落定,中国人依然榜上无名,大家依然痛定思痛。一个共识是,因为我们的大学没有充分的学术自由,所以难以产生重大的原创性成果。我认为,没有学术自由的原因,是因为没有竞争自由。而没有竞争自由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长期形成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尚待变革,这一点可以理解;但一些大学作为既得利益者排斥竞争,这一点则难以原谅。
    不想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不是好大学。但因为深层次的体制和理念在短期内难以改变,于是我们的大学就努力学习表面的东西。因为表面的东西上面看得见,下面也看得见,而且便于有关部门“在数目字上管理”。所谓“数字出官,官出数字”是也。例如,美国有“常春藤盟校”(Ivy League),包括哈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等东北部7所大学。中国内地首批“985工程”高校北大、清华、浙大、哈工大、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中科大和西安交大,最近也搞了个中国版的“常春藤联盟”,而且是9所,在规模上就盖过了美国。据称,中国版“常春藤联盟”不仅要加强9校之间的学生交流和教学合作,更要走出国门,与美国正版的“常春藤联盟”进行国际合作。我估计,连哈佛大学都没有想过要搞“国际联盟”,但中国的大学它们就敢领先一步了。
    这当然是做秀。美国的“常春藤联盟”主要是一个体育联盟,基本无关学术。况且,美国“常春藤联盟”之间的学生交流是建立在差异化和优势互补的基础上。比如,哈佛的学生可以去耶鲁选历史课,可以去康奈尔选农业经济课,也可以去哥伦比亚选新闻课。而中国的高校都是有等级的,并且这等级决定了资源的绝对倾斜。例如,国家“211工程”四分之三的经费给了清华和北大,两校在高考录取时是“零批次”。西安交大的学生也许想来北大选中文课,但北大的学生会跑到西安交大去学工商管理吗?哈佛的教师经常在MIT、耶鲁和剑桥等顶尖大学之间跳来跳去,因为要想升职和提薪,就得有人挖你。大家比赛挖,因此大学就必须用优厚的待遇和条件留住真正有水平的教师。中国的大学之间别说国际流动和省际流动,就是同城流动都困难重重。内地高校要是真有心为学生提供一流教育,与其花钱送学生到中国版“常春藤联盟”去交流,何不花钱直接送到美国正版“常春藤联盟”去呢?
    这又不仅仅是做秀,中国版“常春藤联盟”的实质在于,它其实是一个排斥竞争的利益联盟。美国的“常春藤联盟”虽然在体育上联盟,但在学术上绝对不敢排斥其他大学。在美国经济学界,说哈佛和MIT“联盟”都是有可能,但要说哈佛和布朗、达特茅斯、哥伦比亚等大学联盟,纯属无稽之谈。重要的是,它们绝对不敢联合起来去向联邦政府争取更多教育经费。而中国的9校联盟,相互认可,其实就是想形成一个无形的进入壁垒,以便在资源博弈中获取更多谈判筹码。别忘了,中国大学的经费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拨付,而政府拨款的主要依据就是大学的等级。换言之,中国大学的竞争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而这9所高校正是“985工程”首批高校,谁能相信它们能够跟其他大学公平竞争呢?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自由竞争。没有竞争的自由,哪里来的学术自由?中国的教育领域总被人形象地称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
    然而,把所有责任都归咎于体制是不负责任的。否则,大学校长的作用在哪里?大学校长就应该是能够在体制内推进改革,推进公平竞争,推进学术自由。令人遗憾的是,中国的主要大学不致力于革故鼎新,却结成既得利益之联盟,转而加剧了中国高校的落后。吴敬琏教授说得对,改革的主要障碍不再是思想守旧者的反对,而是既得利益者的阻碍。
作者: 吹笛在湖北    时间: 2009-10-27 21:40

中国大学的经费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拨付,而政府拨款的主要依据就是大学的等级。换言之,中国大学的竞争一开始就是不公平的。 ...
李旧苗 发表于 2009-10-27 15:26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