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叶匡政:“明星股东”是知识经济的新动力
[打印本页]
作者:
邱晓云
时间:
2009-11-6 00:36
标题:
叶匡政:“明星股东”是知识经济的新动力
近来,明星和作家在资本市场的纷纷亮相,引来媒体和公众的强烈关注。演艺明星冯小刚、李冰冰和作家余秋雨等诸多明星,均因持有相关上市公司的原始股,有望快速成为明星富翁。在一片喧闹声中,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也高调发出了股权“招贤榜”,计划以“稿费+股票”的方式招募畅销书作家成为公司原始股东,为未来的上市积累人才资源。
有个人的暴富传奇,有公司的招贤计划,一场知识经济的大战似乎已经在电影、文学这样的传统文化产业,拉开了阵势。知识经济是上个世纪末就很流行的词。过去人们多以为知识经济对投资或产业结构的改变,只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21世纪初,新浪、搜狐等网络公司在纳克达斯的上市,使大家一夜之间意识到新技术与财富增长的关系,由此拉开了一轮轮对各类信息技术的投资浪潮。当知识可以变成股权,当知识可以转化成暴涨的财富时,人们才真正体会到知识经济的力量。
可以说,10多年来,像电影、文学这样一些相对传统的文化领域,一直被知识经济视为夕阳产业。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不被资本市场看好。再耀眼的明星、再畅销的作家,与那些信息领域的新贵比起来,财富增长速度都可谓小巫见大巫。多年来似乎形成了一种社会认知,所谓知识创新,就是技术的创新。资本市场对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创新,并不关注。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当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推动知识经济增长的动力,还是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创新。再好的传播平台、再便捷的信息技术,没有文化和知识内容的创新,仍然不可能带来巨量增长的使用和消费。所以,这一轮明星和作家在资本市场的高调登场,意味着国内对知识经济的认知开始趋向成熟。资本市场认识到,知识经济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还是体现在文化生产力上,如果没有文化内容和知识空间的创新,知识经济仅凭技术创新,依然后继乏力。
当技术创新的空间越来越小时,人们才意识到文化生产力的重要。而文化生产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对文化人才和文化品牌资源的竞争。谁拥有了足够多的文化人才和文化品牌,谁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的竞争中就越容易获胜。明星具有的文化特质,不仅容易被市场辨认,也更容易引发公众的消费欲望。专业的、特殊的、有名望的文化人才,将会成为未来知识经济增长的新源泉。这是像时代华语这类上市公司,开始注重吸纳作家股东和明星股东的真实动因。即使那些与文化产业关联很小的上市公司,也能因拥有明星股东,获得那些其他上市公司很难获得的品牌效应。
网络技术的发达,改变了知识流动和分享方式,这种改变也在催生着一些传统文化领域的变革。文化内容的创新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对经典文化和知识的认知方式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文化和资本、文化和权力的关系,也在被社会重新认知。一个静态的、等级化的文化空间,正在被一种动态的、多元的文化秩序所取代。可以肯定的是,文化的创造、分享和利用的方式,还处在它戏剧性变革的前夜。而资本市场对经典文化领域和人才的青睐,还只是开始。随着他们对这些经典文化领域的投入越多,所带来的文化秩序的变革也会越为深远。这一切,终将推动我们社会空间和结构的改变,对此我深信不疑。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