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帖] 看日本历史剧怎样写:NHK巨资拍甲午战争
[打印本页]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09-12-27 10:50
标题:
看日本历史剧怎样写:NHK巨资拍甲午战争
本帖最后由 猪头猪智慧 于 2009-12-27 11:31 编辑
文章提交者:吉米米 加帖在
猫眼看人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据日本媒体报道,根据司马辽太郎原作改编的NHK特别日剧《坂上之云》第一部13集于11月29日到12月27日播出,以20%的收视率夺下收视率冠军。 司马辽太郎是日本著名历史小说家,曾因专访李登辉引发中国网民怒火。《坂上之云》是他从1968年到1972年之间在《产经新闻》上连载的小说。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故事讲述在日俄战争中担任联合舰队参谋的秋山真之、号称“日本骑兵之父”的陆军军人秋山好古,以及真之的文学家好友正冈子规三个人的故事。第一部以中日甲午战争为背景,讲述三个人满怀抱负的青年时代。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该系列日剧是大制作作品,耗时三年,播出也要横跨三年,第一部的制作费就在十亿日元左右(折合人民币是7600多万),主演该剧的有本木雅弘、阿部宽和香川照之等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清朝北洋舰队访问日本。定远、镇远两艘亚洲第一巨舰驶入横须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意气风发的丁汝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强大的北洋舰队。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羡慕嫉妒、愤愤不平的日本海军官兵登上中国战舰参观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两国海军官兵敌意与对抗的眼神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定远、镇远激发了日本海军的野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舱下中国水兵的生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中国军官感到在日本人面前丢面子,训斥水兵。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丁汝昌与后来的日本“海军之神”东乡平八郎相遇。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这时的东乡还仅是一个基地参谋长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丁汝昌对东乡提出了中日携手,共同应对西方的建议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但中日战争已迫在眉睫,以朝鲜为爆发点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日本高层密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战争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剩下的无非是在什么地点以什么方式打响第一枪。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894年7月25日早上,护满载中国陆军的高升号及满载饷银弹药的操江号在丰岛洋面遭遇日本舰队――日本旗舰吉野率浪速、秋津洲三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浪速舰长就是后来著名的日本海军“军神”东乡平八郎。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东乡平八郎认定这艘英国船内必装有中国军队,便进行了拦截。9:15,浪速发出旗语命令:“停驶”(J.W.--to stop immediately)、“下锚”!(L.P.--to anchor)。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高升号是一艘由中国政府租借、载有1116名中国陆军的英国商船,在朝鲜附近洋面遭遇日本海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日舰命令该商船随其驶向指定地区,被船上的中国军人断然拒绝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秋山真之在日俄战争中担任联合舰队参谋,饰演者阿部宽在刚刚结束的《天地人》中饰演上杉谦信一角。另外两位演员都先后与中国导演有过合作,本木雅弘与赵薇在07年合作过《夜。上海》,香川照之不仅参演过《鬼子来了》、《暖》,还出演了因正面表现南京大屠杀而在日本遭到全面禁映的《拉贝日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日本军官回到浪速后,挂出第四次信号:“立刻斩断绳缆,或者起锚,随我前进!”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高升”号上的中国军官表示誓死不投降,并通过德国顾问汉纳根居间翻译告诉船长:“宁愿死,决不服从日本人的命令!”(rather die than obey Japanese orders)。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3:00,浪速向高升发射一枚鱼雷,未中,随即,再发射一枚,同时右舷炮齐射两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日舰不顾中日尚未宣战和该船悬挂英国国旗、由英国水手驾驶,悍然发射鱼雷及大炮,将该艘商船击沉。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高升号被击中后开始倾斜下沉。船上中国官兵用步枪勇敢地还击。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最后结果,“操江”被俘。“高升”号被“浪速”击沉,全舰中国官兵1116人,法、英、德三国军舰救起241人,漂流获救2人,被日军俘虏2人,共245人获生,其余871名官兵均壮烈殉国。高升号74名船员中,只有12人得救,余皆葬身海底。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6天后的8月1日,中日相互宣战,一衣带水的仇恨从此开始茁壮成长…… 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是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晨三时,日军第九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太原镇总兵马玉督队英勇抗击,日军官兵死伤惨重,无力再战,大岛义昌负伤,只得下令退却,午后二时全部撤离战场。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十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十八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玄武门指挥,亲燃大炮轰敌,官兵感奋,英勇杀敌。激战中,左宝贵不幸中炮牺牲,其部下三位营官也先后阵亡。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午后二时玄武门遂被日军攻陷。 其三为城西南战场。晨七时,野津道贯中将亲率日本第五师团本队,从平壤西南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清军马队进行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时对清军来说,战事尚有可为,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一部共13集,正在播出。
《坂上之云》主题简明地讲是不忘日本的“明治精神”,这是日本成为现代国家的原点。
《坂上之云》所处的时代是弱肉强食的帝国主义时代,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都是帝国主义国家,不单是日本进行了战争。“帝国主义”也在剧中一再受到否定。
人类进入了21世纪,“帝国主义”时代早已覆灭,而“明治精神”不能忘。
猪头:电驴下载地址
http://www.verycd.com/search/files/
坂上之云
现在出了4集都是配上字幕的RMVB视频。
作者:
猪头猪智慧
时间:
2009-12-27 11:12
剧中提到了高升号,把冬君姐以前写的一个帖子搬过来,参考一下。
大清帝国崩溃之始:“高升号事件”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3-09 00:17:26
“高升号事件”,在国内的近代史研究中的地位,仅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但最新的学术见解,譬如雪儿简思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对比中,发现“高升号事件”,在世界舞台上,是远比甲午战争更为重要的事件。
大清帝国崩溃之始:“高升号事件”
李冬君
1.至少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朝在东亚局势中还是一个举足轻重的大国。西方列强在亚洲殖民活动,还是以清朝帝国为重心,平衡各殖民国和被殖民国的力量。 “高升号事件”打破了大东亚的这种均衡。
从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到1894年,日本的近代化之路已经走了26年之久,日本人目标明确,这前三十来年的功夫,就是与西方列强修正不平等条约,走向世界,进入与世界列强平等的体系内。而韩国则是日本人走出列岛的出口,也是他进入世界的入口。
清王朝则无心进入近代化的大世界,只想将世界从自己的天下观里驱除出去。
从1848年开始,喊了将近五十年的师夷长技以制夷,长计也学了,就是治不了夷。结果在“高升号事件”中,日本人如愿以偿,第一个为它发放进入西方列强行列通行证的是英国。
老牌帝国主义英国,敏锐嗅到日本的青春朝气和野心,也日益感到清国的没落已不足以作为他在东亚殖民利益所能依靠的制衡力量,转而扶植日本,以抗衡俄国在东亚的土地和利益野心。
在开战前的7月16日,出乎日本意料,英国人竟然痛快地与日本签订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
“条约规定完全废除治外法权等,成为日本同西方列强签订的第一个比较平等的条约。条约签订后,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向青木周藏祝贺说:‘这条约的性质,对日本来说,比打败清国大军还远为有利。’日本自此实行替英国牵制俄国的远东政策,换来英国对日本的支持和放任。”远在澳大利亚的华人写作者雪儿简思在其最新的研究成果《大东亚的沉没——高升号事件的历史解剖》一书中说。
无疑,大东亚的沉没,是作者雪儿站在世界主义的立场上,睁眼看晚清帝国的地位及其没落。“高升号事件”涉及到清国以及清国的属国朝鲜、日本、英国、俄国、美国、德国、法国等等,英国人在远东的唯利是图、俄国人在东亚的扩张企图、日本人要走向世界主宰亚洲的野心、美国人利益均沾的原则,还有德国、法国的参与,这难道还不是一部世界史吗?
以世界史的眼光看,日本要走向世界的脚步,是谁也拦不住的。因为那是时代的趋势,是进步。晚清帝国就是不想前进,则必然衰亡。这就是历史宏大叙事的框架。也是我们常常追问的为什么日本成功了,而我们失败了?说的准确些,是晚清帝国失败了。
但是天下不会掉馅饼,日本人要将他们被殖民的代价,抵作进入世界史的学费,除此之外,他们还知道要进入世界史,不仅仅交点学费就够了,还要在任何细微处努力。
2.一个在总理衙门的记录中被忽视的细节,却在当时的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的报告中被重视:
“我告诉亲王……如果允许我以个人的名义坦言,我要问一下,一旦真的爆发战争,假使中国决定迅速出击,他认为是否有对敌手实行沉重打击的力量。亲王犹豫了数分钟,在环视同僚一周后,咕哝了一声,对他们目前是否能同日本进行成功竞争,表示怀疑。”这样的疑虑态度,对于英国公使以及随之而来的英国决策取向带来的重要影响,但是在总理衙门却浑然不觉,它们在向军机处和皇帝呈递的奏折里,根本没有提到英国驻华公使对清国战胜日本缺乏信心这一重要的外交情报。
贯于大而化之的总理衙门和李鸿章,依旧热衷于劝说英国联手对付日本。而且游说没有一丝的外交辞令的机智、含蓄与优雅,直奔主题。更为要命的是,他们竟一厢情愿地以为英国人已经被他们的说辞激怒了,肯定会趟这个浑水。英国人评价李鸿章“很善于在日本人侮辱英国一事上做文章”。随后,英国人则一边以太极功夫从容应对清国,一边倾倒在日本对英国“无微不至”的外交游戏中。
“日本人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极其认真;而中国,甚至不能协调自己的左右手来穿针引线。”这是美国历史学家特林·西格雷夫语。
的确,高升号事件后,日本人开始每一个细节的补救,日本外相青木周藏一再强调“必须制造日本行动的正当性”。
著名的“末松调查”,就为青木提供了尽可能详细的资料,为日本人向世界传播有利的舆论提供了足够的谈资。日本作为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已经有了新闻媒体,并与当时国际媒体连接,媒体与官方口径统一。
想起看过梁实秋《雅舍札记》(文化艺术出版社)中抄入美国打油诗人那施(Ogden Nash)的一首打油诗《日本人》:
日本人有多么彬彬有礼;
他总是说,“请原谅,对不起。”
他爬进了邻居的花园,
他微笑着说,“我请你多包涵”;
他鞠躬,很友善地咧嘴一笑,
把他一群饥饿的家人招来了;
他咧嘴笑,然后友善地鞠躬;
“真抱歉,现在这是我的园庭。”
正如这首诗所云,这位“卑怯的攻击者”,由开始的躲闪,在舆论准备之后,开始向英国致以隆礼,“为了目的随时可以将脸面和尊严放下”。拉着英国人一起拜会中国人,向英国人友善地“鞠躬”,向中国人说“真抱歉,现在这是我的园庭”。
清国懵然不知,大概还不懂得媒体手段的魅力。而当时清国仅有的几份报纸,都与清国官方没有关系。在上海英租界的《字林西报》,乃英文版,虽然言论自由,但毕竟是英国驻沪领事馆和租界当局的喉舌;《申报》也是英国商人在上海创办,聘用士人为主笔,适合中国读者的品味,高升号沉没后,派有战地记者采访获救者,但除慷慨陈词外,对于远在北京的决策者,究竟能有多少有用的信息,包括《字林西报》以及它的延伸《字林沪报》,实未可考量,相反,误导凿凿。
北洋舰队的老爷运输船操江号,同时被日军俘获。日本海军将这一“木质”战利品,改成训练舰。《字林沪报》极尽嘲笑讥讽之能:“且系试造之船,一切质料器具皆不甚坚固,中国已弃之勿用,倭人不加详察,蘧欲以我之矛陷我之盾,其想奇矣,顾其计亦左矣”。《申报》讥讽日人,更是不遗余力,“操江既小且旧,为中国所不甚爱惜,倭人得之乃视作珍宝,竟置之兵舰之列,亦可见彼国海军船只,漫无拣择矣,虽多亦奚以为。”“劫得我木质旧式操江递书船,即以为大获胜仗。”而此时正是叶志超讳败言胜之时,所以《申报》兴奋尤佳,继续夸诞,当“平壤败绩之信”来临之际,看日本人以何面目相向祖宗。却不究日本人的节俭品格,更不知这一改成训练舰寓意额外的教育意义,其误导影响极坏。
3 .出来谢幕的人是这场悲剧的主角,“高升号事件”的受难者,无论是后台的慈禧和军机处,还是前台的李鸿章和总理衙门,似乎除了“以夷制夷”之术外,别无他法。“以英制日”落空,李鸿章愤愤拿国际公法说事儿,但法术势三位一体,在术尽势弱时,法又奈何?清国充分体验了弱国无外交的滋味。
所谓运去英雄不自由呀,这个世界正是资本主义勃勃时代,中世纪的封建帝国正处于衰世之际。一个是在世界格局中正在走向没落的国家,而另一个是刚刚破茧重生的新生力量。胜败趋势已定,只是时间问题了。
清朝主宰的大东亚沉没了,日本明治维新后在清国的沉没中崛起。与清国在大东亚争正统,取代满洲人,继明朝之后的日本新帝国,与西方列强比肩,是日本人的天下观。“征韩”是关键的第一步,日本人一边在“高升号事件”中投石问路,一边进入并控制了朝鲜的局势。相反李鸿章和清国并不真正关心朝鲜属国,他们的注意力全在“以英制日”上。而且处于衰运的清朝,一开始就为上升气十足的日本所震慑。
租用挂有英国商船运兵,用日不落帝国的国旗作保护伞,李鸿章自以为得计,其实早已潜伏了一个“怕”字,“怕”字当头,助长了日本人的嚣张。
信息不对称、体制不对称、价值取向不对称,更为重要的是实力不对称,只好玩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术道,与长于自己的“夷”周旋,不可不谓心苦。
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给叶志超信,谈到增援朝鲜牙山的兵,几无可调动。“清军看似庞大,并非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和国防军三种职能。”当七拼八凑的士兵上船后,发现武器和饮食配给既不充分,也非常混乱。
“高升号事件”,在国内的近代史研究中的地位,仅仅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导火索,但最新的学术见解,譬如雪儿通过各种资料的收集对比中,发现“高升号事件”,在世界舞台上,是远比甲午战争更为重要的事件。西方帝国各种势力在远东的角逐,在“高升号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对“高升号事件”的处理结果中,各方都已经看到了中日之战的必然,大东沟海战,只不过是高升号事件的顺理成章的结果。
雪儿认为这是一场改变世界的战役,“高升号事件”本身已然改变了大东亚的世界格局,从中我们必须承认,一股旧势力在陨落,另一股新力量在升腾。我们必须面对,也必须承认历史趋势的不可扭转。但一直以来,近代史研究,笼罩在单纯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惯性情绪中,忽略甚至不愿承认“高升号事件”本身给我们的提示。
《中华读书报》2008年10月22日
欢迎光临 燕谈 (http://www.yantan.us/bbs/)
Powered by Discuz! 7.0.0